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作文素材 > 哲理故事

義薄雲天的“神話”哲理故事

欄目: 哲理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2.6W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五千年華夏曆史長河中,許多英雄人物被後世銘記,多是因為“義”。

義薄雲天的“神話”哲理故事

“義”是什麼?

義謂天下合宜之理,道謂天下通行之路。本指合宜的道德、行為或道理。管仲最早提出了“義”,《管子》第一卷即提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

義是儒家倫理思想的重要範疇,孔子説:“君子義以為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孔子的話對後世影響深遠。在孔子看來,義不僅是理想人格即君子所應該具有的重要品質,同時也是人生所追求的一種精神境界。

古往今來,多少忠義之士,他們為了一個“義”字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這其中,有一位英雄猶如夜空中那顆最閃亮的星,讓我佩服和敬仰。他就是關雲長。

義在他那裏,是一種忠誠,一種堅持。公元200年關羽被困下邳,曹操派關羽同鄉張遼勸其投降,關羽為保皇嫂安全與曹操約法三章,其中最重要的便是降漢不降曹。後曹操贈關羽金錢、美女並授其官職,關羽都不為所動。直至曹操將呂布所騎赤兔馬贈予關羽時,他才給予重謝。曹操問其緣由,他答道:“吾知此馬日行千里,今幸得知,若知兄長下落,雖有千里,可一日而見面也。”曹操聽後十分後悔,但也更加敬重關羽之忠義。後關羽知劉備下落,不計千難萬阻,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歷經無數困難險阻,內心只懷揣桃園三結義時曾許下的`誓言,帶着一身正氣與忠義勇往直前,終與劉、張兩兄弟重逢。

義是一種感恩,一種釋懷。赤壁之戰對於關羽及其所處的蜀漢來説是一個轉折點,他們顛沛半生終獲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關羽被孔明安插在華容道等候曹操敗軍的到來。一生從未對敵人有過同情的關羽在憶起昔日曹操兑現了自己與其約定的誓言,並讓自己重回劉備身邊,不免帶着一絲感恩。這次帶着釋懷的放行並不是對蜀漢不忠,而是在亂世中那種源於內心的大義讓關羽做出了改變天下大勢的重要決定!

義是一種信念,一種精神。關雲長在樊城水淹七軍後威震華夏,到達人生新的巔峯,內心不知不覺地滋生了些傲慢,在遭遇呂蒙偷襲後兵敗被俘,站在自己曾諷刺過的孫權及東吳眾將面前,他沒有一絲畏懼,用一種大義凜然的態度結束了自己傳奇的一生。關雲長的一生,忠於蜀漢,那種義薄雲天的精神,深深地影響和感染了他人。

“武聖”,是後人給予關羽最響亮的一個稱號,不僅是對他武功蓋世的一種肯定,也是對於他一生忠義的一種褒獎。關雲長獨守着屬於自己的“義”,馳騁千里,最終成為一種神話,千古流傳!

每每想到這個義薄雲天的“神話”,就會反觀自身。當道義與利益、德性精神與感性慾求發生衝突時,應該怎麼辦?這是一個永恆的命題,需要我們終其一生去歷練和抉擇。理想的人生不能為了榮華富貴而踐踏仁義道德,在物質利益之上,更應注重道德修煉。這是古人“義利之辨”的價值起點,在今天仍然燭照我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