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作文素材 > 名人故事

紀曉嵐的有趣故事

欄目: 名人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2.16W

紀曉嵐是清朝著名的才子和學者,看過《鐵齒銅牙紀曉嵐》的都知道紀曉嵐絕非池中之物。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一下紀曉嵐的有趣故事,相信各位讀者會有興趣。

  一、巧解“老頭子”

紀曉嵐才思過人,辦事練達,但卻不修邊幅,熱天裏辦公時常常衣冠不整。一日,紀曉嵐正在軍機處裏光着膀子辦公,忽聽手下人通報“皇上駕到”。紀曉嵐惟恐光着膀子有褻瀆萬歲之罪,可要穿衣服又來不及了,情急之中,只得鑽到桌子底下。

乾隆皇帝早將一切看在眼裏。他不動聲色,故意在椅子上坐了下來。紀曉嵐躲在桌子底下,氣喘吁吁,大汗淋漓。過了一個時辰,他聽不見什麼動靜了,才壯起膽子問:“老頭子走了沒有?”乾隆皇帝一聽此話,板起面孔厲聲問道:“好你個紀曉嵐,你不接駕,還叫我老頭子,是何用意?”

紀曉嵐連忙叩頭解釋:“萬壽無疆稱為老,頂天立地稱為頭,至於子嘛,皇上為紫微星,天之子也,這就是老頭子的意思。”

乾隆皇帝轉怒為喜,得意地笑了,赦紀曉嵐無罪。

二、紀曉嵐妙語討球

少年時期,紀曉嵐就聰穎過人。一次,他和小夥伴們在街上玩球。恰好府官乘轎經過。一不小心,球被擲進轎內。孩子們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紀曉嵐壯起膽子上前討球。

府官戲弄地出了個上聯,“童子六七人,惟汝狡。”讓紀曉嵐對下聯。對得出,就還球給他。

紀曉嵐一尋思,“太守二千擔,獨公……”

“怎麼不説完?”府官問。“你要是還我球,就是獨公廉,不然就是獨公貪。”府官一楞,只得把球還給了紀曉嵐。小夥伴們都從心裏佩服這個機敏聰慧的孩子。

三、個個草包

清朝時,大臣和坤貪婪成性。一次他新修了一座竹園,知道紀曉嵐墨跡珍貴,便要他題個亭額。

紀曉嵐略加思索,揮筆在紙上寫了“竹苞”兩個大字。

和坤趕快讓工匠刻成匾額,懸掛在亭台上。

一天,乾隆皇帝來遊園子,見到亭台上“竹苞”的匾額,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和坤在一旁陪着笑,誰料皇帝説道:“好一個紀曉嵐。這竹苞二字,拆開來不就是個草包嘛!”

四、紀曉嵐楹聯趣聞

紀曉嵐幼時讀私塾,聰敏過人,過目成育,強記不忘,有小神童美譽。其師石先生甚愛之,只因功課對他毫無壓力,他便偷閒喂家雀塞進牆洞裏,再用磚頭把洞堵上,石先生髮現這個祕密,怪其不務正業,便偷偷將家雀摔死又放入洞中,然後在堵洞口的磚上戲題一上聯:

“細羽家禽磚後死,”

紀曉嵐下課又去喂家雀,見磚上對聯言明家雀已死,知是石先生所為,便在旁邊續對下聯:

“ 粗毛野獸石先生。”

石先生看到續聯大為惱火,手持教鞭責問紀曉嵐,為何辱罵先生?紀曉嵐,為何辱罵先生?紀曉嵐不慌不忙答辨説: “我是按先生的上聯續對的下聯。請看,粗對細,毛對羽,野對家,獸對禽,石對磚,先對後,生對死。是還這樣對,請先生指教。”

石先生無言對答,指袖而去。不幾天紀曉嵐去見石先生,石先生怒氣未消,面沉似水,穩坐太師椅,不迎不送。紀曉嵐又出了怪招,從先生屋走而復返,又請教“鬮”字的念法和寫法。石先生並無介意,等紀昀走後才醒過味來。原來“鬮”即“門內龜”,是罵自己不出門送客的,但又不好加責,暗罵:“豎生,歪才也!”

五、紀大煙袋

抽煙是紀曉嵐平生三大嗜好之一,且吸煙成癖,煙癮奇大,所用的旱煙袋是訂做的,容量很大,有人説一次能裝三四兩煙絲,這雖有誇張之嫌,但在京中是獨一無二的,在全國也屬罕見。因此就有了“紀大煙袋”的綽號。

紀曉嵐煙癮大,旱煙袋常攥手中,口裏不停噴雲吐霧,倍感舒心愜意。但也有忍痛割愛的時候,那就是吃飯、睡覺和見皇上這三個時段。有一天,乾隆皇帝駕臨圓明園巡視《四庫全書》的編纂情況。

紀曉嵐正一邊吸煙一邊手不停揮地忙碌,碩大的一鍋煙剛吸到一半,忽聽“萬歲爺駕到”的喊聲,匆忙間把沒磕去煙火的煙袋隨手自己插入靴筒裏,跪地給萬歲爺請安。起身後覺得腳踝上火辣辣地疼,但皇上正説着話,又不好打斷,他只好咬牙忍着,疼的他腿直打顫。乾隆看他滿臉焦灼難耐的樣子,吃驚地問:“紀愛卿,怎麼了?”“臣......臣靴子裏失......失火啦。”話都成顫音了。

乾隆急忙揮手,“快點出去!”紀曉嵐急跑殿外,顧不得有失體面,坐在石階上一下子扒掉了鞋襪,靴筒裏即刻冒出一股黑煙,腳上皮肉已燒焦一大塊。乾隆皇上出來看時,煙袋鍋還探在靴筒裏冒着煙,人們一時被逗得笑彎了腰。此後一段時間裏,紀曉嵐成了地道的“鐵枴李”了。

紀曉嵐在當朝才高人緣好,在家養傷期間同僚們多去探望,看他手握大煙袋依然如故,勸他説:“既然深受其害何不戒掉。”“諸君只見我身受其累,卻不知道我深得起利啊!每天捉管之時,吸上幾口便思如泉湧,揮灑自如。缺少它便文思枯竭,寂寞難耐埃”紀曉嵐大言吸煙之利,頗有一番宏論。“我之吸咽實出有癖,不若那些趨附時尚之士為的是顯示高雅。”

六、紀曉嵐與老太監

一老太監在冬天看見紀曉嵐穿着皮衣,手執一把扇子(文人的習慣),感到十分好笑,遂説:“小翰林,穿冬裝,執夏扇,一部春秋可讀否?”

紀曉嵐聽老太監南方口音,對道:“老總管,生南方,來北地,那個東西還在嗎?”

七、酒席的賭約

清朝名士紀曉嵐,有一天和朋友一起上街。走在街上,看見前面有一家小店,店裏的老闆娘正忙着。紀曉嵐就和他的朋友打賭,“我會一句話讓老闆娘笑,再一句話讓老闆娘鬧。”

朋友們不相信,決定以一桌酒席為賭。

只見紀曉嵐走向小店,向店門前的看門狗鞠了一躬,叫道“爹!”,老闆娘“噗”地一聲樂了。紀曉嵐轉過身又衝老闆娘叫了一聲“娘!”。頓時,老闆娘勃然大怒,直罵紀曉嵐。

於是,紀曉嵐贏得了一桌酒席。

八、紀曉嵐題聯諷庸醫

相傳,有一個庸醫,醫道拙劣,常出事故,曾把紀曉嵐耽誤了好幾次,紀曉嵐對他十分不滿。這醫生偏偏再三來請求紀曉嵐的“墨寶”,其用意當然是相借紀曉嵐的名望地位來抬高自己的身價。

紀曉嵐一時卻不過情面,只好替他寫了一塊匾額:“明遠堂”。醫生看這字面很漂亮,就高高興興而去。旁人不解紀曉嵐題這三字究竟什麼用意,他解釋説:“經書上不是有‘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和‘不行焉,可謂遠也已矣’的句子嗎?象這樣的醫生,只好説他‘不行’。”聽的人為之啞然。於是又問他:“假如這醫生再來糾纏不休,定要配幅對聯,你打算怎樣?”

紀曉嵐回答説,早已想好了兩幅對聯,一幅五言的,是把孟浩然一首五言律詩裏的“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兩句變換兩個字,成為:“不明財主棄,多故病人疏”(上聯中的“不明”是指醫道不高明,“財主”就是借求醫的病家,下聯中的“故”字解釋為“事故”);另一幅七言對聯,上聯是用杜甫《兵車行》詩裏的現成句子:“新鬼煩冤舊鬼哭,”下聯是用李商隱《馬嵬》詩裏的現成句子:“他生未卜此生休。”

想來這兩幅對聯後來是不會寫出去的,但就其對仗而言,就可以説是天衣無縫,而且引人發笑。

九、巧言釋褒貶

紀曉嵐常在皇帝面前揭和珅的短兒,弄得和珅好不尷尬。乾隆也是有意偏袒和珅,總是找個機會捉弄紀曉嵐。一天,乾隆在批閲奏章時,忽然發現一件參劾紀曉嵐的奏摺。奏摺上説,紀曉嵐寬於治民之説是有意收買人心,博取虛名,不如和珅嚴刑峻法,斂財富以利國家,堪稱治世能臣。乾隆看罷,眼前一亮,心想,待我逗一逗紀曉嵐,看他如何分解?

次日早朝,議罷政事散朝時皇帝把紀曉嵐與和珅這對兒逗口冤家留下。他先對紀曉嵐説:“紀愛卿,你天天説和珅如何*詐,如何貪婪,羣臣如何憤恨,敢怒而不敢言,還説天下皆曰可殺,可是你看看這個奏摺,有人稱和珅是治世之能臣,而你紀曉嵐只不過是好圖虛名罷了。”

紀曉嵐接過奏摺,用眼一溜就放在龍書案上,和珅連忙抓到手裏,一邊看,一邊得意洋洋。“紀曉嵐,你還有什麼話説?”乾隆故意敲山震虎。

和珅在一旁笑:“皇上,其實臣也沒有奏摺上説的那麼好,只不過為皇上盡職盡責,盡心盡力而已。至於紀曉嵐嘛,嘻嘻,雖然不是什麼好東西,可也不至於罪大惡極。我看皇上就開恩留下他這條小命,料他一條小泥鰍也翻不了大船,把他削職為民也就算了。”

紀曉嵐微微一笑:“啟稟皇上,臣有話要説。”

“説吧!”乾隆把臉一黑。

“臣雖下愚,亦知世間萬物,紛繁複雜。凡事不可一概而論。有人奏稱和大人為能臣,並詆譭臣下,不足為怪。譬如春雨如油,農夫喜其潤澤,而行旅之人則惡其道路泥濘;月光皎潔,佳人悦其舒朗,而盜賊則惡其光亮。上天尚且不能盡如人意,何況臣乎?至於和大人之能,臣亦明瞭其中道理。大糞臭污,其質倒可肥田;烏龜醜陋,皮肉卻能延壽。”

和珅聽了,自然氣得咬牙跺腳,指着紀曉嵐的鼻子:“你,你,你——”乾隆哈哈大笑,心中暗想,這個紀曉嵐,言語雖然尖刻。釋辯倒也得體,舉例妥帖,終是機智敏捷,於是趕緊圓場:“兩位愛卿,不要鬧了,你倆都是朕的股肱之臣,朕需要你,也需要他,一個也不能少,望你們能攜起手來,共保大清江山。”

十、明玕的慨歎

沈氏,字明玕,自幼神思朗徹,這位立志“不為田家婦、寧當貴家媵”的姑蘇女子,如願做了紀曉嵐的一個小妾。她的芳名明美如玉,在紀曉嵐的一妻三妾中,也大概是頂有才氣的。可惜,三十歲的她竟過早地受到閻君的召見,給紀曉嵐留下了“可是香魂月下歸”的傷感。明玕的名字遠遠不及她留下的一個曾難倒紀大學士的聯語響亮。

那是一個暑日,她用一種很薄的類似於紗布的夏布糊窗,陽光透過橫豎相間的.窗櫺,自然讓每個櫺格里都很亮堂,她偶得一句:“夏布糊窗,個個孔明諸格亮。”句中,巧妙地鑲嵌三國人物諸葛亮字孔明,切“葛”與“格”又為諧音,明白如話,自然有趣,可謂妙手偶得,精巧之致,難怪聯壇不倒翁紀曉嵐為之卻步。

後世文人對此絕聯產生了濃厚興趣,一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似乎能對出下聯,就可才超紀學士。有人乾脆把紀曉嵐拽進聯裏,曰“山神望天,片片石雲霽曉嵐”。霽與紀諧音,石雲又是紀曉嵐的晚號。聯意為山神看天,見片片繞石的雲彩攪着雨後山裏的霧氣。聯以紀曉嵐對諸葛亮,一個蜀漢的丞相,一個大清的協辦學士,正不相上下。

十一、君臣下江南

自康熙至乾隆,是整個清朝的鼎盛時期,史稱康乾盛世。乾隆在位六十年,不僅治國有方,而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可以説乾隆一生既日理萬機,又風流倜儻。紀曉嵐能在清朝眾多才子裏面脱穎而出,絕非偶然,只有在那樣的年代,有了那樣的皇帝,才能造就出紀曉嵐這樣的人物。

乾隆一生多次去江南巡遊。乾隆下江南的真正意義除實地考察一些民情外,更主要的便是遊山玩水。因此在扈從官員中,少不了紀曉嵐、劉墉、袁枚等文人雅士們開心湊趣,開心解悶,而每次下江南都能給後世留下一些可資談笑的風流佳話。説話這年,乾隆皇帝在宮裏住得煩悶,又想出來走走,決定再次下江南,隨行人員中依舊有紀曉嵐、袁枚、和珅等人。

出得紫禁城,拋卻宮中的繁雜事務,立刻覺得神清氣爽,格外舒暢。不多時間即到了通州。乾隆打起轎簾一看,通州道路寬暢,行人來來往往,車水馬龍,一片熱鬧景象。立刻來了興致,召紀曉嵐至轎前説:“紀愛卿,通州乃京門首驛,一派繁華,你可知江蘇也有一通州,也是交通要道,這真是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紀曉嵐一聽,知道乾隆無意中出了一個上聯,要自己對下聯。剛出京,可千萬不能掃了皇帝的雅性。可這個上聯説的巧,下聯很難對。紀曉嵐往路左右一瞅,看到有好多當鋪,便有了主意,説:“萬歲,你瞧這路東西兩側,東當鋪、西當鋪,東西當鋪當東西。”

乾隆一聽,説:“紀愛卿果然名不虛傳,此聯對得即景生辭,自然天成”。隨後君臣一行棄馬登舟,沿着京杭運河興致勃勃地繼續南行。

來至滄州地界,遠遠看到運河東岸有一寺院,飛檐斗拱,亭台樓閣,氣派宏大。乾隆説:“紀愛卿,到了你老家滄州了,這是什麼寺院如此恢弘?”

紀曉嵐馬上回答:“啟稟萬歲!此乃滄州名剎的水月寺。”

乾隆説:“水月寺,好啊!紀愛卿,我有一聯,你何不對來?”

紀曉嵐説:“請皇上賜聯!”

乾隆吟道:“水月寺魚遊兔走。”這個上聯看似平常無奇,實則構思巧妙,水中有魚,月中有兔,月映水中,兔伴魚動。又是本地風光,現成之景。

紀曉嵐聽後,略加思索,便説:“山海關虎躍龍飛。”山海關對水月寺,虎躍龍飛對魚遊兔走,而且山中有虎,海中有龍,山海關本身又依山傍海,上下呼應,自然貼切,乾隆聽後拍手稱妙。

君臣一行過了長江,大自然也換了個天地,一改江北遼闊粗獷的面貌,處處山青水秀,景色怡人,乾隆不住稱好。

這時江南大才子袁枚上前説:“萬歲,我們南方是多山多水多才子。”乾隆稱是。

紀曉嵐上前説:“袁大人,你們南方雖是多山多水多才子,但我們北方有一天一地一聖人。”

乾隆聽後説:“紀愛卿真是厲害,連開玩笑也不讓過。”説完三人哈哈大笑,繼續前行。

到了杭州,已是黃昏時分,君臣一行下榻行宮。

第二天一早,暢遊西湖。西湖的早晨別有一番景緻:四周裊裊的炊煙,湖面上一層薄霧,水中的紅鯉成羣結隊地游來游去。遠處有一艄公頭戴斗笠,身披蓑衣,划着小船,唱着漁歌,悠哉遊哉,自得其樂。見此情景,乾隆興致大增,問到:“眾位愛卿,誰能就眼前景象用十個‘一’字做一首詩?”話音落後,沉默了很長時間,無人答話。

乾隆説:“論文才,有‘南袁北紀’之説,袁愛卿先説説看。”只見袁枚搜腸刮肚,一臉的木訥,説:“萬歲,微臣愚鈍,一時想不起來。”

乾隆説:“那紀愛卿呢?”

其實紀曉嵐早就想好了,只是一路上出盡了風頭,這次不願佔先罷了。聽到皇上欽點,才輕輕吟道:“一篙一櫓一漁舟,一個艄公一釣鈎;一拍一呼還一笑,一人獨佔一江秋。”吟罷,大家一數不多不少,正好十個“一”字,乾隆讚歎到:“論才華還是紀愛卿勝大家一籌啊!”

到了湖心,但見紅蓮映日,綠葉接天。船兒輕輕劃過,一隻青蛙從水中跳到一個荷葉上。這時一直悶悶不樂的和珅詭祕一笑,心想紀曉嵐一路上算是風光夠了,這次我也要在皇上面前露一手,捉弄捉弄他。於是指着剛剛跳起的青蛙對紀曉嵐説:“出水蛤蟆穿綠襖。”紀曉嵐時任侍郎,着綠色官服,和珅此句是把紀曉嵐比作蛤蟆加以戲弄。

紀曉嵐聽後,立刻面帶微笑地説:“和大人,落湯螃蟹罩紅袍啊!”和珅當時為尚書,着紅色官服。紅曉嵐回敬的這一句不僅對仗工整,而且把和珅比作橫行霸道的螃蟹,暗含譏諷。眾人聽後都忍俊不禁,大笑不止,弄得和珅面紅耳赤。

君臣等人一唱眾和,妙語連珠,氣氛高漲,時不時地傳出一陣笑聲。不覺已到傍晚,豔紅的晚霞照在湖上,波光鱗鱗,樹影倒立,給美麗的西湖增加了一層誘人的光環。

突然,一隻白鶴長嘯一聲飄然飛過。乾隆本來興猶未盡,見此情景,臉上更是流光溢彩,起身道:“紀愛卿,朕要你以此鶴為題,做詩一首助興。”

紀曉嵐哪敢怠慢,上前吟到:“萬里長空一鶴飛,硃砂為頂玉為衣。”

剛吟到這兒,乾隆靈機一動,指着遠去的黑點説:“紀愛卿,你説錯了,那鶴明明是黑色的。”

紀曉嵐微微一笑,接着吟到:“只因覓食歸來晚,誤入羲之洗硯池。”

乾隆和眾大臣一聽,都為紀曉嵐的靈活機智讚歎不已。

後來,乾隆遊錢塘江邊之六合塔時,又出一聯:“寶塔六七層,四面東西南北。”紀曉嵐以“憲書十二月,一年春夏秋冬”對之,再次博得了乾隆的歡心。

Tags:紀曉嵐 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