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作文素材 > 名人故事

彭德懷的故事

欄目: 名人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1.46W

彭德懷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和政治家,是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卓越領導人之一;小編收集了關於彭德懷的故事,歡迎閲讀。

彭德懷開田的故事

1961 年11 月,彭德懷回到了故鄉——湖南省湘潭縣烏石寨。他看着童年時代就十分熟悉的家鄉的山水草木,看着闊別多年的父老鄉親,感到格外親切。回想在戰爭年代,鄉親們跟着共產黨鬧革命,拋頭顱,灑熱血,承受了極大的犧牲,終於盼來了全國的解放和革命的勝利。想到這裏,彭總不由得感慨萬千:“是呵,苦了多少年的鄉親們該過過好日子啦!”

彭德懷來到了響塘區南谷公社的陳蒲大隊調查。午飯的時間到了,彭德懷沒有到“公共食堂”去吃大鍋飯,而是撇開隨同人員,獨自一人來到離食堂不遠的賀老伯家裏。剛跨進屋,迎面撲來陣陣煙霧,只見賀老伯正蹲在灶下燒火做飯。彭德懷關切地湊上去問:“老伯,為什麼不到食堂去吃飯?”

老伯沒好氣地説:“有什麼飯吃!只因彭德懷要來調查,大隊才開食堂飯的,還要工分高的人才有得吃。我不去湊這個熱鬧,真是打腫臉充胖子!”彭德懷一聽,話出有因,順手將鍋蓋揭開,只見鍋裏蒸的是糠粑耙。彭德懷抓起糠粑粑就吃,那粗糙、苦澀的糠直刺喉頭,確實難以嚥下去,他的心痛了,眼窩裏充滿了淚花。

回到故居,彭德懷召開了社員大會,他説:“我是討過飯的,是餓怕了的,可那是舊社會。如今,我們當家做了主人,我們應該抓緊時機開荒種糧,生產自救,把窮隊變為富隊,不應該再有人餓肚皮了。我這次回來是當社員的,隊上要安排我出工,不安排的話,我就邀請婆婆姥姥上山砍柴去。”説幹就幹,從那以後彭德懷就與社員一起參加集體勞動,他特別提倡開田,在工餘時間還動員侄兒一道去開田。侄兒望着兩鬢斑白的伯伯勸道:“你老人家年紀一大把了,還開什麼田囉?”彭德懷風趣地回答:“年老骨頭枯,正好做功夫!別説我年老,做起事來,還可以跟你們小青年比一比呢!”説完就捋起衣袖,用他那曾指揮過千軍萬馬的手,揮鋤猛幹起來,像個標準的老農。

在彭德懷的帶動下,家鄉一塊塊新田被開發出來,種上了綠油油的莊稼。

彭德懷歡歡喜喜地與鄉親們一道收棉花,種麥子,撒下了無數的汗珠。他説:“從今年起,我每年回來參加勞動一個月,別的重活幹不了,幫生產隊看牛,看湖鴨。如果不能回來,就投資一百元交隊上。”就這樣,彭德懷在家鄉立了個不計勞動報酬的特殊社員的“户頭”。

彭德懷的青年時代

彭德懷於1898年10月24日出生於湖南省湘潭縣石潭鎮烏石寨彭家圍子,按族譜所排,彭德懷取名清宗,字懷歸,號得華;原名得華,號石穿;他幼年讀過兩年書,因家貧輟學務農,下煤窯做工;15歲時參加饑民鬧糶,被官府通緝,逃到洞庭湖當堤工。

1916年入湘軍當兵,痛恨帝國主義侵略和軍閥黑暗統治,萌發富國強兵思想。1919年在連隊祕密組織“救貧會”,後因派會員殺死一惡霸被捕,在押解途中逃脱。

1922年改名彭德懷,考入湖南陸軍講武堂,畢業後回湘軍任排長、連長、營長;1926年隨部隊編入國民革命軍,參加北伐戰爭,結識共產黨人段德昌,開始接受共產主義思想。1927年1月於所在營成立士兵委員會,訂立反對帝國主義、封建軍閥和維護士兵權益的會章。

1928年1月升任團長,4月在大革命失敗的革命低潮時期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7月22日與滕代遠、黃公略等領導平江起義,組建軍第5軍,任軍長兼第13師師長;率部在湘鄂贛邊轉戰數月,建立三省邊界革命根據地,後率5軍主力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朱德領導的第4軍會師。

1929年1月為了配合第4軍主力向贛南、閩西進軍,擔負留守井岡山、鉗制湘贛敵軍的艱鉅任務;1930年6月任第3軍團總指揮,率部在平江擊敗國民黨軍的進攻,乘勝攻入長沙,佔領十日。

彭德懷教育子女的故事

彭德懷(1898—1974)一生沒有子女,他把弟弟彭金華烈士的女兒彭梅魁當做親生女兒,他們長時期生活在一起。

1959年7月,在廬山會議上彭德懷因為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談了自己對國內形勢的不同看法,受到了錯誤的批判,並且被罷了官。

不久,彭德懷搬出了南海,住到吳家花園。在那裏,彭德懷親自開荒種菜,挖塘養魚種藕,把一個殘牆斷壁、草木凋零的荒園,改變成了一個真正的'花園。梅魁看到伯父年紀大了,勞動有些吃力,便勸他説:“你不能這樣不顧身體啊!”彭德懷説:“孩子,勞動對我來説是需要的,再説國家還很困難,我不能為黨工作,還可以為人民減輕一點負擔啊!”

彭德懷住的地方叫掛甲屯。這兒的老鄉世世代代喝土井裏的水。他把自己院子裏的水接到街上,使家家户户用上了自來水。老鄉們住的房子有的是土坯壘的,遇到下雨,他就戴着草帽,捲起褲腿,走街串户,看看這家屋頂漏不漏,問問那家房子牢不牢,並把房子有危險的人家,搬到自己院裏來住。誰家的孩子病了,他總要去看看;誰家的孩子結婚,他就跑去祝賀;誰家老人去世,他也要去悼念……伯伯的行動,使梅魁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一天,伯伯帶着梅魁走到院子的牆跟前,指着牆外的一棵樹問她:“梅魁,你看這樹為什麼沒有葉子?”

梅魁知道是因為自然災害,老鄉生活困難,把樹葉打下來吃了。可是,又不知道怎樣回答才好,只好望着伯伯,不開口。走了幾步,彭德懷又問:“你們廠裏有沒有人得浮腫病?”梅魁説:“沒有。”

其實,她沒照實説。彭德懷又帶她到自己的茄子地裏,指着茄棵對她説:“茄子不開虛花,小孩不講假話。”然後又用手指着自己的前額説:“我這個老頭子就像小孩子一樣不説假話。我要實事求是,堅持真理。梅魁啊,我希望你長大以後,不要追求名利,搞那些吹牛拍馬、投機取巧的事。要做老實人,心裏裝着人民,時刻想到人民的疾苦啊!”

對於伯伯的教導,梅魁感動得熱淚盈眶。她激動地説:“伯伯,我一定向你學習,不説假話。”

對子女的教育是在每一件瑣碎事情上,在你的每一次舉動上,每一個眼色上,每一句話上。

Tags:彭德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