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字數作文 > 1000字作文

有關春節趣事作文1000字三篇

欄目: 1000字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75W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節趣事作文1000字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春節趣事作文1000字三篇

春節趣事作文1000字 篇1

春節就要到了,回想起春節的那些事,我就覺得很開心,因為春節總有那麼多的事情在我們的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們難忘。

——春節的燈

春節的燈,最能烘托出節日的氣氛。很小的時候,家裏面還沒有電燈,平日裏點一盞小油燈。春節了,也是點油燈,但與往日的油燈不同,是那種很大的、帶有玻璃燈罩與白玻璃燈傘的能掛起來的油燈,燈上有一個旋鈕可以調節燈的亮度。記得每年的除夕下午,父親都早早的把那盞等拿出來,灌滿油,燈罩與燈傘擦的鋥明瓦亮,掛在屋天棚的中間。天一黑,就把燈點亮,調的燈火大大的,照的滿屋通明。從除夕到正月十五,每晚這盞燈都亮起來。在我童年的記憶中,這盞燈是最重要的春節的標誌。

童年的春節,還有一種燈讓人難以忘懷,就是那些現在看來很簡單,當時卻帶來無窮樂趣的燈籠。父親的手很巧,每年的春節前,都要找來一些秸杆,用小刀削削刻刻,幾支秸杆做成了燈籠的骨架,再用五顏六色的糖紙把四面糊好(這些糖紙都是一年中慢慢攢下來的),就成了一個別致的燈籠。節日裏,天一黑,就與弟妹們每人提着一隻燈籠,出門與鄰居家的孩子們玩兒,那時別人家孩子的燈籠多數是彩紙糊成的,而我們的燈籠用糖紙,即透亮又鮮豔,引得別人好生羨慕。

現在的燈籠多是專業化製作出來的,比起過去的更精緻更漂亮,但感覺卻少了些什麼。

——春節供奉的家譜

小時候在家過春節,每年供奉家譜是一項重要的儀式。除夕那天,父親都要小心翼翼的把收藏了一年的家譜請出來,掛在一面牆上,下面擺上供桌。供桌上兩邊各放一個大的蠟燭台,很漂亮的紅蠟燭點燃後,把一面牆都照亮了;中間放上一個香爐,香爐裏面插上香點燃,香煙裊裊升騰起來。蠟燭台與香爐之間擺上裝滿供品的碗碟。供品都上母親做的,有雪白的饅頭,上面用麻果點出紅的花點兒;有切成大片的肉,擺成圖案;有油炸成金黃色的面魚,有染成彩色的寬粉,嫩黃的雞蛋餅……每當母親擺供品的時候,我在旁邊看着出神,想不出這麼多好吃的放在這裏,那些先祖們是如何吃,而且吃過了還看不出變樣。

供奉的家譜是三幅畫兒。中間一大幅,上邊是坐着的兩個人像,一男一女,年長而且很慈祥,下邊是許多站立的人像,各種姿態,空白的地方寫着家族先祖們的名諱;兩邊是條幅,畫有美麗的花卉與裝飾圖案。每到除夕夜吃年夜餃子前,伯父就帶領着堂哥們來家裏與父親、弟弟們會合,那時爺爺還在世,由爺爺帶頭一起在家譜前磕頭跪拜。給先祖跪拜磕頭是家裏男人與母親那樣的媳婦們的必修課,而女孩子們是不做的。有時候好奇問大人們,回答説是女孩兒膝下有黃金,不能下跪的,現在想來滿不是那麼回事。

家人們每年的春節都能供奉先祖,能面對先祖們的名諱,默默的拜望。對於家裏等女孩子們來説,結婚後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按祖上的規矩,出嫁的女兒是不能與家譜照面的,所以即使春節回父母家也是過了初三,那時供奉的家譜已經收起。在先祖的眼裏,嫁出的女兒也許真像是潑出的水,不值得眷顧吧。現在的人們不再講究過去的老規矩了,在春節的時候,出嫁的.女兒們都可以回家。但許多人還是遵循過去都做法,也許認為先輩們流傳下來的規矩還是很神聖的,不想去破壞吧。

關於春節,我還有很多的記憶,相信此時此刻的你也一定是浮想聯翩了。春節就要到了,希望每個人都有一個歡樂開心的春節!

春節趣事作文1000字 篇2

沉甸甸的饅頭,熱氣騰騰的年糕,喜滋滋的心情,在雪花飄零的冬日,穿梭着忙碌的身影。日月更迭,季節變換,又是一年歲始時,陽光暖暖的,時光慢慢的,周圍的空氣彷彿都在微笑着,笑着督促我該拾掇起閒散的心情,伸出庸懶的雙手,稍稍書寫下這個節日裏的瑣碎與喜悦。

年前那場雪已然過去,久違的太陽從大年初一開始頻頻眷顧芸芸蒼生。在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中,20xx年的春節假期即將結束,但不曾結束的是我心底湧動的幸福。望向陽光普照的大地,我看見幸福隨着每一片陽光在閃耀。轉身,我開始幸福地寫字,幸福地微笑。

春節前,人們個個喜氣洋洋,個個精神飽滿。逛街的人絡繹不絕,有的在買年畫,有的在買年貨,有的坐着火箱圍着火爐看電視,還有的人在打麻將打撲克,等等不一而足。街上五彩繽紛,各種各樣的人都有,各種各樣的貨物都齊全,琳琅滿目,洋溢着親力而為,事事參與的熱鬧。

春節前,家家户户都燈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別具一格,各有各的個性。他們把買來的年貨放得滿地都地。買來的年畫怎麼貼,各有各的風格和喜好了。有的正着貼,有的倒着貼,還有的歪着貼,各有千秋。人們把買來的菜全部都準備好,只等春節一到,一飽口福。家家備有鞭炮,人們準備好新衣服,準備迎新年,在春節前,人們一出門,遇上了好朋友,總是口中不忘説一句:“新年好!”人們殺豬宰羊,忙碌地準備着春節大吃大喝一番。

春節即將來臨了,大家一定非常喜歡過春節,期冀着貼春聯、看春節聯歡晚會、走親訪友……春節到了,小朋友們早早起牀,來到爸爸媽媽的房間,開始了傳統的拜年儀式了。小朋友們對父母説些吉祥話兒,爸媽就拿出壓歲錢,犒勞犒勞小孩子們。大家都希望來年吉祥如意,招財進寶。一些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品嚐着美酒佳餚,談着一些開心的話兒。其中興的則是我們,大把大把地攢取壓歲錢,然後歡天喜地跑到街上去瘋狂shopping,如小文具、玩具、零食、水果等,而我們只要嘴巴甜一點,多説些祝福的話兒,就可大賺一筆了!

春節到了,人們一直玩到深夜,嘴裏啃着美味水果,手裏燃放鞭炮煙花……黃髮垂髫載歌載舞,忘情地玩個痛快!

盼啊,盼啊!終於盼到了春節。!新年到來,往事如風,把我以前的記憶全部都帶走了,這一年又開始了我的新生活。“新年到,新年到,我們大家放鞭炮……”你看,多愉快的春節啊!家家户户都是紅通通的一片,貼對聯,掛燈籠,包餃子,一家人忙都忙不過來。吃完年夜飯,跑到街上,街上氣勢非凡,人山人海,車水馬龍。在街上東遊西逛。“正月裏來,是新年囉……”一陣悦耳動聽的聲音,婀娜多姿的舞蹈看得人們眼花繚亂。我們盡情地欣賞着,勝似夢境之迷離,許多節目惹得人們開懷大笑。處處皆是歡聲笑語。

夜深了,街上的人漸漸少了,儘管如此,我還是意猶未盡,媽媽呼着我,這才依依不捨地離開。妹妹早就睡下了,她被春節的喜氣帶入了甜美的夢鄉……

我回憶着今天的趣事,迷迷糊糊才進入了夢境。

春節趣事作文1000字 篇3

今年春節,我獨自一人乘坐飛機回到了我的故鄉濟南。

剛下飛機,我就感覺到了一股濃烈的北方氣息,和我生活了8年的上海截然不同。我覺得有些温暖,又覺得有些陌生。

到了春節前夕,家裏非常熱鬧,所有人都忙活了起來,外婆忙着做飯,外公則出去買米買面,連我的兩個小表妹都幫着忙洗菜。

春節那天,城裏的氣氛真可謂是喜氣洋洋。北方和南方不同的是,這裏會下雪,很大的雪,把這些小房屋都裹了起來。妹妹們忍不住雪的誘惑,穿着羽絨服就出去堆雪人,打雪仗;外公則是在紅紙上寫春聯,貼在門前,外婆和姨媽則是在準備今晚的年夜飯。

這時,我偷偷溜了出來,走到了街上,也就是城裏醉熱鬧的地方。“買冰糖葫蘆呦!”“香噴噴的年糕!”這種叫賣聲此起彼伏,叫人忍不住停下腳步買一串嚐嚐。嘴裏吃着美食,腳下踩着軟綿綿的雪,看着地下被我踩出的一個個腳印兒,我不由得高興的笑出生來。

晚上,這兒的年味兒就更濃郁了。隨着餃子的出爐,我們都迫不及待的拿出了筷子,品嚐起香噴噴的年夜飯。我總是那個吃了最多餃子的人,一方面因為我平常吃不到這麼地道的睡覺,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們這兒有個習俗,會把一個銅錢和一個紅棗包在餃子裏,吃到紅棗的,今年就能有福氣,吃到銅錢的,自然是有財氣了。但是,這餃子我就從來沒有吃到過,一般都是在外婆碗裏。嗨,我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外婆是得來全不費功夫啊!

吃過飯,我和家裏的其他孩子,總是聚在一起商量怎樣去要壓歲錢。而我那個最小的表妹,總是被我們指使着去問大人要紅包,我們教她説: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大人聽了這話,全都笑開了花,紛紛掏出紅包,而這紅包裏的錢,都是大孩子的,至於小表妹,只要個紅包玩玩就心滿意足了。

第一個嚷嚷着出去放鞭炮的也是我。於是,我總是拿着打火機,拿着禮花,下去放煙火。為什麼不放鞭炮,是因為我對它沒什麼興趣,聲音沖天響,還沒有什麼花樣,這有什麼意思?至於煙火,其實也不是看它的花樣,只是圖個好玩。晚上滿天的煙火,滿天的炮竹聲,有誰會注意到我的禮花呢?

春節晚會開始了,大人們總是會想讓小孩子們先睡覺。由於我比較聽話,年齡也不小了,也就能逃過一劫。但是,我就是想讓比我小的孩子先去睡覺,她們待在房間礙手礙腳的。於是,我會騙他們説,姐姐也去睡覺,他們就會跟着我乖乖的進房間。等他們進了房間,我再跑出來和家人一起看春節晚會。外婆還會把麪粉,肉餡和麪板拿出來,大家一起邊包餃子邊看春晚。我包的都是非主流造型餃子,屬於一下鍋就露餡的那種,但我會堅持説這叫個性。倒不是春晚怎麼好看,也不是我想包餃子,而是全家人聚在一起,説説笑笑的氣氛,屋子裏盪漾着的年味兒,使我陶醉其中。上海的禮花再漂亮,也比不上大家放的,買的水餃再好吃,也比不上家人包的,紅包裏的錢再多,也不是自己要的,飯館裏的年夜飯再豪華,在我看來只不過是華而不實的裝飾品罷了。

大年三十,我們幾乎是睡不着覺的,鞭炮,禮花,人們歡笑的聲音一直要持續到十五才會結束。

回到上海後,我覺得我無比幸福,我家過的春節才叫真正的春節,只有家人聚在一起才叫過年。我家這樣過春節,過的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