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字數作文 > 1200字作文

【推薦】學生描寫小學的作文1200字7篇

欄目: 1200字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46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生描寫小學的作文1200字8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推薦】學生描寫小學的作文1200字7篇

學生描寫小學的作文1200字 篇1

一直鬧嚷嚷着要進行的騎遊計劃終於得以實現,謝謝親愛的乖女,夢甜,至於黑妹嘛,沒有必要謝了,她還不會,雖説前前後後有四大高手親自指點教導,但她資質的確有點…難以“馴化”,作為她的師父之一,我實在羞於面對眾人。每次説到騎車,她是最積極的,也是讓我們最可樂的,無論我們如何洗刷打擊仍舊影響不了她對騎車的熱愛,就這一點就值得我們學習。於是乎看到她是我們可樂對象的份上,我們也就忍了每次搭載她三位數體重帶來的痛苦。

學校的確是最吸引我們的地方,每小時2塊錢的租車費讓我們雀躍不已,比起外面第一小時20塊來説,太巴適了!基本方向定了,但是對於離開學校太久的我們來説該如何順利的混入學校呢?於是乎,我就開始想方設法的討好咱們坤哥,讓他每週去學校上課的時候把我們捎帶上,這樣我們就可以利用他的學生們的關係順利的租到便宜又好用的自行車了。於是乎,在我使盡渾身解數,獻媚拍馬之後,坤哥終於答應了。於是乎,才會讓咱們每週一次的校園生活的重温機會,所以我們該謝謝坤哥!

週六,七點我把乖女,黑妹從牀上叫醒,整理,吃飯。八點準時出發,近一小時的行車,咱們就到了學校。天空依舊是固有的灰色,但絲毫不曾影響到我們的興致。其實咱們隊伍原本更壯大的,成兒週五晚玩了個通宵,早上才告知來不了,夢甜凌晨三點多才到家,説給他幾小時儲存點能量後再過來找我們,所以上午我們三個女人就自由活動先--坤哥在九點的時候就去上課了。我跟乖女先打乒乓球,黑妹拒絕參加,理由是不會,我估計她是忙於跟某人彙報近況啥的,因為手機一直不曾離手。於是乎一小時的乒乓球,閒逛一會兒,再一小時的羽毛球(這個黑妹參與了),基本上就到中午了,等待坤哥下課,等待侯哥前來請客。中飯吃得超級過癮,五個人,八個菜,加上一大盆飯,上桌不到20分鐘就全部被我們吃光光,吃飯的時間,遠沒有我們找這地兒花的時間多。吃罷,我們就往學校趕,因為夢甜已經到校等我們了。在坤哥教學的樓下我們匯合,坤哥小盹一下,儲備下午的能量;侯哥有事要忙;夢甜還未吃飯,我們陪他去吃飯,順便買了頂遮陽的帽子(此刻太陽已經肆虐橫行了)。

四個人三個車,我跟乖女一人一輛,夢甜搭載黑妹,三點鐘終於出發了,出校門,過天橋,然後到了綠道。這次與上次感覺不同,綠道又重新修葺了一下,兩旁的綠化更漂亮,夢甜打頭,我隨後,乖女掃尾。久違的痛快感在蜿蜒迂迴的綠道中一點點的找了回來,我們大聲説話,大聲唱歌,大聲吼叫,用手機窄窄的屏拍下我們的怪相,仿若回到了從前,天地之間只有輕鬆與快活,完全不在乎周圍人的詫異,充分享受着他們羨慕眼光。在這裏,只有我,只有我們的簡單,只有我們的自在,只有我們的快活。在中途休息的十分鐘裏,黑妹突然開了竅,居然能晃晃悠悠的騎行一小段了,雖説只會傻傻的直行,不懂得轉彎,更不懂避讓,但總算可以勉強滑行了--這預示着距離我們擺脱搭載她的日子不遠了。可喜可賀呀!鼓掌~~~

坤哥來電問我們在哪裏?我們才發現原來已經五點多了,天色都有些微暗有點要下雨的樣子。於是乎我們開始尋找回去的路。路上黑妹問我們晚上是如何安排的?是不是還可以騎車?我們三個一齊説NO,很久不騎車的我們腳已經微酸,不能一次性透支,留點能量先。不死心的她小心翼翼的提出,就在學校裏,騎慢點,兜幾圈行不?--可以呀,不過你自己去吧,我們不奉陪。儘管黑妹超想,但終不敢在沒有師父們在旁自己騎,最終放棄。

一個架,兩個輪,串起來的卻不單單是自在快活,還有久違的笑臉。於是乎我們約定,儘量每週一次。用最簡單的方式,充填我們生活的空白,讓它温潤起來。我們的隊伍還需要壯大,成兒,王主席,侯哥,東哥,曉燕,秋秋都是有待開發的隊友,至於遠在南京的李醫生和將要出去工作的慶兒嘛,估計只得落下眼慕的份兒了吧,哈哈~

學生描寫小學的作文1200字 篇2

過年回家,今年沒有在城裏的新家過年,我們一家人和叔叔一家在養育我的小山村裏過年。那個記憶裏的小山村變了樣,再也見不到鄉里鄉親淳樸的笑臉,他們搬進了城裏。再也見不到裊裊炊煙了,三四百人的大村院已經沒有多少人了。再也聽不到狗吠聲了,它們也不見,或許是走了,或許是餓死了。河水也沒有小時候清了,魚也漸漸少了。真讓人免不了一番傷感,感歎韶華易逝,一切已經物是人非了。

爺爺和奶奶還一直生活在這裏,院子裏還住了十幾户人家。從前一到晚上,家家户户點起了電燈,昏黃的燈光照亮了院落,很是温暖。在這樣的燈光下奶奶給我納過鞋底,爺爺看過我寫過作業。而現在夜幕降臨,已經是漆黑一片。仔細看會有那麼幾盞燈光,像是頑皮的孩童在玩耍,忽明忽暗的。月亮還是像小時候一樣,又圓又亮的安靜的守護着村子。小時候我們在月亮下奔跑,捉螢火蟲,聽稻田的蛙聲,一切是那麼的美好。

鄉村變了,爺爺也變老了,歲月侵蝕了他,被太陽曬的古銅色的膚色還是記憶中的顏色。俏皮的皺紋多了,眼窩深陷,身影也不再挺拔了,背也被歲月壓彎了,不再高大。記得我小時候,爺爺一早上能挖幾畝的地,挑着一兩百斤的玉米從一兩裏的山路回來,道路崎嶇不平,扁擔壓紅了肩膀,滲出血珠子。一切髒活累活都是爺爺一個人幹。那些歲月爺爺真的很幸苦。幾個兒子外出打工去了,我留在家由爺爺奶奶撫養。現在爺爺六十多了還在外面打工,辛辛苦苦做了一年,等到拿工資的時候老闆卻説沒有錢。爺爺幾次找老闆,都被拒之門外。打電話不接,發短信不回,找到家老闆又不在。爺爺這麼大歲數的人,一直為了自己的幸苦錢不停的奔波着。在心裏想想,真是刺骨的疼。

我還在外面讀書的時候,爺爺就説要給我買一台電腦。當時我聽媽媽對我説的時候,心裏有一些高興,還有一些難過。高興爺爺對他的大孫子還是那麼喜歡,難過的是這些錢是爺爺的血汗換來的。我沒有給爺爺買過一包煙,一斤酒,或是給爺爺盛一碗飯,想想就感到有一股自下而上的涼意襲上心頭,有液體在眼眶打轉。作為學生的我還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只是伸手問家裏要錢,也談不上給爺爺買酒買煙了。現在只要有孝敬他的心就夠,等到有能力時再好好的孝敬爺爺。

爺爺從不問他的兒子們要錢花,我家買房和我上學欠了一些債,父母要外出打工還賬。就算是二叔家也一樣,三個上學讀書的孩子全靠二叔一個人,經濟壓力也大。三叔也有壓力。他總會自己出去找事做,掙點煙錢和酒錢。他説那時家裏窮,沒有讓爸爸和兩個叔叔讀書,所以要我多讀點書。語氣裏有一點自責與無奈,讓我覺得爺爺是很愛很愛他的兒子們的,只是那個年代,那時家裏的條件決定了爺爺的別無選擇。

爺爺喜歡抽煙,他有一杆煙袋鍋,記得每次都會看見爺爺在門口抽。抽的是自家炕的土煙,還有生煙葉子。閒暇時,爺爺會把煙葉子切碎放在眼袋下的布口袋裏,為了下次抽方便。有時也會用紙卷一支煙愜意的抽起來。自家地裏原來還種了幾棵煙樹,大大的葉子,青翠碧綠。葉子上也會爬上一些蟲子,爺爺就會用小噴水壺噴灑一些農藥殺蟲。嘴裏念着:還更我搶着吃呀!該死。現在爺爺沒有種煙樹了,煙袋鍋也不用了,抽一些便宜的盒裝紙煙。爺爺喜歡喝酒,因為喝酒沒少和奶奶吵架,喝醉了坐在別人摩托車上摔了下來,頭部縫了好幾針,現在還看得到印記,自己身體也大不如從前了。

村莊好像變老了,爺爺也老了。而我愛你的心卻是永遠不會變。

學生描寫小學的作文1200字 篇3

春節最主要的活動就是去親戚與本家拜年。年初一就在村裏給直系親屬拜年,一大早起來就去爺爺、奶奶家拜年,還要帶上禮品,精果、紅糖什麼的,都可以;接着是其他的長輩家拜年,也要帶上禮品。初二就要到母親的孃家拜年,包括外公的哥哥弟弟、侄子家等。

每去一家,首先得受鞭炮。大方的人家就放長一點的鞭炮,要不就放短一點的,意思一下。鞭炮放完了,拜年的人還得高喊:“拜年了,恭喜發財!”對老人要説:“恭喜您哪,越活越鮮健!”老人家會親暱地在頭上摸一下,迴應道:“也恭喜你越來越聰明的,將來考上大學!”接着就到一杯糖水;走的時候當然還會給一點壓歲錢,或者五毛,或者一塊,兩塊。一般會在祖父祖母家吃一頓團圓飯,這頓飯叫做喝年酒。擺了一桌豐盛的菜,魚圓子、肉圓子、紅燒肉、海帶、合菜(是用蓮藕絲、豆腐絲、芹菜絲、肉絲、黃花),魚圓子一般是所有人都愛吃的菜。一般一大碗是不夠的,所以會盛上兩碗。看廚藝的水平,主要就是看魚圓子做得好不好吃。我們都喜歡吃嫩脆的,那證明魚的含量比較多;如果有些粉,就是兑的澱粉較多,我們都叫這種圓子為“做得太假了。”

舅公在家裏地位極高,父親、叔父、姑姑們還有我們晚輩都要先給他老人家拜年。從記事起,直到上初中,每年初一一大早,我就要起很早,和父親、叔叔、大姑和小姑到幾十裏外的舅公(也就是父親的舅父家)拜年。

記憶中的初一早晨總是籠罩着迷朦的輕霧,父親帶着我們一大幫人長途跋涉去舅公家拜年。據祖母説,她的父親,也就是父親的外祖父是很有錢的地主,後來打牌全輸了,幸虧如此後來才沒有被化成地主富農。但是,她的父親並不主張孩子們讀書,雖然舅公貴為獨子,但卻是文盲。

舅公一般並不理會我們,大約父親會和他進行一些交流與溝通。舅婆據説年輕時是個美人,即便老了,依然乾淨清爽。舅婆對我們卻很熱情,滿口的“兒呀,兒”的叫個不停。這是我們家那邊是少有的,父母自然不會這樣親暱地稱呼我們的,祖父母也不會這樣稱呼我們,他們只是喊我們的名字,有時候甚至是我的綽號“太陽”,或者很正規地“新梅大姐”。僅僅如此,我們都覺得舅婆非常和藹。臨走時,她還塞給我們每個小孩兩毛錢的壓歲錢,説是買鞭炮放着玩。

大姨婆,祖母的姐姐很能幹。大姨婆有兩個孩子,大的是女兒後來嫁到了甘肅,做了工人,是我們這個家族唯一的吃商品糧的人的,總給大姨婆寄藥什麼的,母親總是羨慕極了。小的是兒子,我們叫表叔,卻也是讀書人,在一所中學裏教書。娶的太太是極厲害的角色,大姨婆老和她吵架,偶爾也住到我們家。

細姨婆是祖母的妹妹。她總是最我們到她家拜年的。小姨婆有四個孩子,大的是個女兒,跟大姑姑一樣大的年紀,長得也很漂亮,人更是機靈,大約是外祖父做的媒吧,後來嫁了外祖父家裏的一個親戚家的兒子,後來成為一個非常有錢的男人的。大兒子二兒子卻跟小姑姑差不多大,小女兒秋芝則比我只大一歲。我還得稱呼她“秋芝姨”。

聲勢浩大的遠來的親戚,其實宣示了某種地位的。村裏人總是很羨慕小姨婆家有這麼多親戚。小姨婆總要招呼我們一頓年酒,想來對她那並不富裕的家來説,是一個不小的負擔。可是,我們卻渾然不覺,直到我自己獨自一個人生活,發現招待一大批客人是多麼辛苦的事情時才理解她那熱情的可貴。

我最喜歡小姨婆的是她的大方。每年到她家拜年,她總是給我們嶄新的一塊錢的鈔票,比祖母給五毛錢自然要大方多了。只是到很久以後,我才知道,其實小姨婆也是家境艱辛。後來她病入膏肓時,我也曾到她家給她拜年,她拉着我的手,熱情地説着話,那麼慈祥和藹。我那時沒有掙多少錢,給了她50塊錢,她執意不要,在我的堅持下,她接受了,口裏直唸叨我的好,依然滿口“兒呀,兒”的叫着。

學生描寫小學的作文1200字 篇4

穀雨是“雨生百穀”的意思,每年4月20日或21日為穀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説,“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於水也……蓋谷以此時播種,自下而上也”,故此得名。穀雨時節,南方地區“楊花落儘子規啼”,柳絮飛落,杜鵑夜啼,牡丹吐蕊,櫻桃紅熟,自然景物告示人們:時至暮春了。這時,南方的氣温升高較快,一般4月下旬平均氣温,除了華南北部和西部部分地區外,已達20℃至22℃。華南東部常會有一、二天出現30以上的高温,使人開始有炎熱之感。低海拔河谷地帶業以進入夏季。

我國古代將穀雨分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鳴鳩拂其羽;第三候為戴勝降於桑。”是説穀雨後降雨量增多,浮萍開始生長,接着布穀鳥便開始提醒人們播種了,然後是桑樹上開始見到戴勝鳥。

穀雨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這時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所以説“春雨貴如油”。這時,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東部這時雨水較豐,常年4月下旬雨量約30至50毫米,每年第一場大雨一般出現在這段時間,對水稻栽插和玉米、棉花苗期生長有利。華南穀雨前後的降雨,常常“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是因為“巴山夜雨”以4、5月份出現機會最多。“蜀天常夜雨,江檻已朝清”,這種夜雨晝晴天氣,對大春作物生長和小春作物收穫是頗為適宜的。

穀雨節的天氣諺語大部分圍繞有雨無雨這個中心,如“穀雨陰沉沉,立夏雨淋淋”、“穀雨下雨,四十五日無干土”等等。

還有穀雨節氣如氣温偏高,陰雨頻繁,會使三麥病蟲害發生和流行。農村要根據天氣變化,搞好三麥病蟲害防治。

民間流傳着“穀雨過三天,園裏看牡丹”和“芍藥打頭,牡丹修腳”的説法,還有“月季花落只去蒂,花朵隨開無停滯”的諺語,形容這一節氣百花盛開的人間春色。

對於漁家而言,穀雨節流行祭海習俗。俗話説“騎着穀雨上網場”。為了能夠出海平安、滿載而歸,穀雨這天漁民要舉行海祭,祈禱海神保佑。

舊時,山西臨汾一帶穀雨日畫張天師符貼在門上,名曰“禁蠍”。陝西風翔一帶的禁蠍咒符,以木刻印製,可見需求量是很大的。其上印有:“穀雨三月中,蠍子逞威風。神雞叼一嘴,毒蟲化為水……”

南方穀雨摘茶習俗,傳説穀雨這天的茶喝了會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穀雨這天不管是什麼天氣,人們都會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來喝。

北方穀雨食香椿習俗,穀雨前後是香椿上市的時節,這時的香椿醇香爽口營養價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絲”之説。香椿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健胃、理氣、止瀉、潤膚、抗菌、消炎、殺蟲之功效。

穀雨前後也是牡丹花開的重要時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稱為“穀雨花”。“穀雨三朝看牡丹”,賞牡丹成為人們閒暇重要的娛樂活動。至今,山東菏澤、河南洛陽、四川彭州多於穀雨時節舉行牡丹花會,供人們遊樂聚會。

穀雨是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氣温升高降水多,做好穀雨養生對順利過渡到夏季有重要意義。

穀雨暮春,萬物生長漸旺,天氣也漸熱。中午氣温較高,但早晚氣温仍較低,因

此早晚時要適當加穿衣服,尤其要注意切勿大汗後吹風,以防感冒;過敏體質的人外出時還要預防花粉過敏,預防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的發作。

此時陽氣漸長,陰氣漸消,要早睡早起,不要過度出汗,以調養髒氣。另外,由於穀雨時節雨水較多,要防濕邪侵入人體,出現肩頸痛、關節疼痛、脘腹脹滿、不欲飲食等病症。

在情志、運動方面也如清明節養生一樣,保持心情舒暢、心胸寬廣,聽音樂、釣魚、春遊、太極拳、散步等都能陶冶性情,切忌遇事憂愁焦慮,甚至動肝火。

此時,肝臟氣伏,心氣逐漸旺盛,脾氣也處於旺盛時期,正是身體補益的大好時機,但不能像冬天一樣進補,應當食用一些益肝補腎的食物,以順應陰陽的變化,為安然度過盛夏打下基礎。

學生描寫小學的作文1200字 篇5

教學設計

為學生提供材料,在感同身受中誘發學生的情感體驗,引發學生的獨特感受,激發學生的表達慾望,引導學生從人和動物和諧相處的深層次去思考、去表達。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根據材料運用個性化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並有機滲透語言訓練,提升表情達意的能力。

2、瞭解大自然是人類與動物的共同家園,激發學生熱愛動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啟動情緒

1、師問:同學們,今年多大了?屬什麼?狗、雞是動物中的兩種,下面考考大家,你能説出多少有關動物的成語或歇後語呢?

2、學生交流成語或歇後語。

3、小結:描寫動物的語言還真多。今天我們上一節以“人與動物”為話題的作文訓練課。

二、感受動物,激發情感

1、師述:剛才我發現,一説起動物,你們的眼睛就亮了。下面,我們一起走進動物世界感受一番。有個要求,請用積累的詞語正確地描寫你看到的畫面。

△課件出示一段趣味盎然的動物錄像片。

△畫面定格:各種姿態各異的動物。

2、學生用積累的詞語正確地描寫看到的畫面,老師隨機點撥,適當評價,鼓勵學生説得準確、生動、形象。

3、師述:一個個形象生動的詞透着你們對動物的喜愛,來,拿起你的筆,用一二句話描寫一下你眼中的動物世界。

△學生寫話,老師巡視。

4、學生交流,老師立足動物世界的特點進行簡評。

三、感悟材料,表達情感

1、師述:你們眼中的動物世界是那麼豐富多彩、趣味盎然、令人神往。下面我們再次走進動物世界感受一下。想想哪一個畫面最感動你?

△課件播放一段大象母-子情深的感人錄像。

2、學生交流感受。

3、師述:動物之間的這份愛感動了你們,也感動了老師。還有兩則故事,我想把它推薦給大家,請你認真讀讀,用心感悟,相信你的感悟會越來越深。

△提供文字材料,學生自主閲讀(材料附後)。

4、交流對第一則故事《義鼠救主》的新感受與新發現。

5、師小結:我們發現動物不僅有親情,還有靈性的,它也會知恩圖報。從《海豚領航》的故事中,你又有新的發現嗎?

△學生交流對《海豚領航》的新感受與新發現。

6、師述:由此看來,動物不僅有感情有靈性,還可以幫助人類,它們是人類的好朋友。可是,我們有的人是怎樣對待這些可愛又可敬的生命呢?

△課件播放盜獵者殘殺野生

小學生作文範文:

牡丹鸚鵡

我家裏養了兩隻牡丹鸚鵡,它們每天都快樂地生活着。

牡丹鸚鵡身上的羽毛顏色十分鮮豔。頭部以紅色、黃色的羽毛為主,其中還夾雜着一些灰色的羽毛,脖子是淺黃顏色的;身子主要是綠色的,背部是翠綠色,腹部是淺綠色;翅膀末端還有一些黑色的羽毛。除了漂亮的羽毛,小鸚鵡還有更美麗的地方呢!它的眼圈是純白色的,就像帶了一副白眼鏡;它灣灣的鷹鈎嘴是大紅色的,好象剛塗過口紅;它的爪子是灰白色的,站立時可緊緊抓住小木棍兒。各種顏色組合在小鸚鵡身上,使它顯得十分漂亮,就像一朵盛開的牡丹花,難怪大家都叫它“牡丹鸚鵡”。

小鸚鵡愛吃小米了。每次我餵它們小米似的時候,把頭深深地扎進小碗裏,一下接一下地點頭,小米就一粒接一粒地進了她們的嘴,到了她們的肚裏。

每天早上天還沒有大亮,小鸚鵡就起來了,她們梳理完自己的羽毛就吃東西,然後,一整天她們都唱着動聽的歌,互相追逐,做着遊戲。等天完全黑下來了,她們才肯鑽進我為它們做的小木房子裏休息,緩緩進入夢鄉。

小鸚鵡 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歡樂。每當我做完作業,我都會搬來小椅子坐在鳥籠旁,與她們一起玩。小鸚鵡,你們是我的好朋友,我喜歡你們!

指導後記:

這篇作文達到了這次寫作要求。小作者觀察細緻,全文層次清楚,描寫具體、生動。

寫小鸚鵡樣子的時候,按由上到下的順序抓住了鸚鵡羽毛顏色的特點。描寫小鸚鵡習性的時候,突出了她們最愛吃什麼和她們怎麼吃。文中的比喻很形象。

但文章積累的觀察材料不十分豐富,如在寫鸚鵡一整天的活動情況時,內容不夠充實,特點也不突出。

學生描寫小學的作文1200字 篇6

在畢業前夕,很多人都沒那麼愛惹是生非了,都做着的試卷好像永無止盡,一部分人仍那麼愛開玩笑,但在開玩笑時多加了幾種情緒,幾乎每個人都有捨不得的東西,都有值得留念的東西,我捨不得母校,捨不得恩師,捨不得同學,這裏的情景都讓我值得留念。這裏,我收穫了真摯的友情,人生的哲理,以及整體的團結。但這些,都將成為我記憶中的重要部分,很開心,這些別人偷不走也搶不到。

酸甜苦辣鹹我們必將經歷,它們點綴了我的人生道路,只有經歷挫折、失望和難過,才會使自己成長。在經歷小升初後,我在短時間內感受到真正的酸甜苦辣鹹,在離開母校的最後一刻,我不想長大了,長大後很累,不能再和父母撒嬌。時間,是冷無情情面的,在我極力不情願成長的情況下,“逼”着我成長,我也後悔在最後“黃金時期”沒有努力,考試沒有考到父母的期望。

考試前,我遊意未盡,仍在電腦上玩遊戲。突然,媽媽對我説:“臨近考試,應該好好複習,別玩遊戲了。”我正急着闖關,漫不經心的説:“馬上,馬上,馬上就好。”媽媽就一直待着,過了一些時候,,媽媽説:“可以了,關掉。”我剛想為爭取時間玩電腦而反駁時,轉過頭看着媽媽的`我,心突然顫抖起來,這幾年我一直和夥伴一起玩,來家只不過匆匆後又跑出去,從未在意在家呆着用期望的神情看着我又用失望的神情看着我的媽媽。媽媽,與以前比起,至少為我們多了一絲白髮,一些疲倦,我不願玩遊戲了,我抱着着媽媽,感覺好幸福,我想媽媽也同樣吧!媽媽先前奇怪地看着我,慢慢的,嘴上抹上了一絲難以察覺,但是真真正正的微笑。我要考好試,為媽媽爭光!我暗暗的想。

我不想沉浸在這種複雜,緊張的複習節奏,這種節奏使我的腦袋緊繃,我特地週六去較遠的地方玩耍,放鬆一下“期末考試現象”,瘋玩了一天,回家後又立刻被籠罩在緊張的氣氛裏,愉快的心情雖然被蒙上一層灰,但還是回味無窮。我可能是女生中把大眾“期末自然現象”的禁地第一個打破的吧。

考試終於開始了,由於我打破“禁地”,自然受到處分。我發現,沒認真努力的我,在“戰場上很難抵擋槍林彈雨”,可想而知,分數自然不能名列前茅,“打完戰後”,我開始後悔,為什麼沒有努力,如果書再讀一會,一些題目也就迎刃而解了。回到家裏,只有想哭的衝動,想一個人呆在房間思考。

考試結束,自然逃不了“戰爭情況報告”,打我這聽來的不利情報後,就開始給我上補習班,學習壓力迎面撲來,一直纏着我不肯放來,所以自由被壓力封鎖了,愉快被壓力了,除了跟父母聊天和補習班的同學玩,幾乎找不到樂趣了。

休業室那天,考試分數出來了語文91數學92英語98,謝天謝地沒考很糟。今天,是全班聚在一起的最後一天,看着同學們,想起了全體的比賽,想起了可笑的話語,想起了朋友胡説的小祕密,想起了曾經朝夕相處的老師們,往事一樁樁,一件件都映在心頭,刻在深處。這天,即使再頑皮的同學,也不禁露出了傷感,留戀的神情,母校、恩師、朋友的離別讓我假裝的笑怎麼都笑不自然。我知道那是為什麼,因為我心裏充滿了算出,鹹澀。雖然跟同桌説終於不用再看見你了,很開心,但那都是假的,朋友分別,哪能愉快呢?再見,母校,再見,恩師們,再見,朋友們,我會記着母校帶給我的點點滴滴的。

人生必經歷“五大調味料”,人只經歷好的,就感受不到真正的幸福,而通過挫折、困苦的洗刷後,才能感到來之不易,幸福的來之不易。人不可能一直一帆風順,在去挑戰挫折時,就如同打Boss,只有成功後,你才能升級,進入下一關。失去酸甜苦辣鹹,人生便暗淡無趣了,加油!不要先甜後苦,要先苦後甜!

學生描寫小學的作文1200字 篇7

行走在蒼老的金水橋上,帝都遺存的斑駁在腳下掠過,一寸又一寸地被磨平。斜陽下,琉璃打着餘暉,撐亮一小方檐牙,暴露出未經修復的事實。浮雕上,鶯鶯燕燕昂頭向天,但已不再歌唱。這是故宮,這故宮,古老的紫禁城,已故的皇宮。

累於在人羣中梭逡,我隨便找了塊安靜的石頭坐下,歇歇自己麻木的腳和麻木的眼睛。洶湧的人羣澆滅了我的熱情,覆滅了我先前美好幻想。但有一處,也唯有那一處,偷偷的告訴我的從前輝煌太和殿屋頂當中正脊的兩端的琉璃吻獸,穩重有力地吞住大脊。歷史的輝煌,歷史的燦爛,全部寫在這丹楹刻桷上。漢白玉的莊嚴肅穆,撐起帝王的龍椅,撐起瀝粉金漆的蟠龍柱,撐起的不可觸及的君主權威,撐起一統九州的無形權力,撐起萬畝江山的無際版圖。

而今這一切,皆已變作了塵土,也或許是飄忽在空氣中,不為人知罷了。大宮門上的硃紅淡褪了,門釘上的金漆被剝落,昔日的浮華鉛塵淹沒在一片喧囂中。我踩在中軸線上,抬頭仰視威嚴壯麗的大殿,犯下大逆不道的罪行,我本該被拖出午門,可現在是在當世。黑壓壓的人影擠在太和殿唯一開放的的窗口,沒頭沒腦地向內張望,伸出扭曲的手,企圖觸碰一下這輝煌的墓碑,多少沾上些龍氣。

珍妃井前,成了遊客休息的場所,三三兩兩,噓談笑鬧,好不熱鬧。喧囂深處,唯有井邊一簇從草能召告往日的面孔。遮去那示意遊客的牌子,你才能感受到那股涼意。深不見底的枯井被攔腰割斷,似乎想要阻止我們探詢那帶血的歷史,台前幕後,總是要演繹着不同的的故事。似乎六宮粉黛、三千佳麗都藏在這井裏,連同那熒熒的粧鏡,擾擾的綠雲,漲起的脂水,和那漸行漸遠的車聲……

種種所有,在我眼前晃盪,又在我眼前消失,又變成現在這副樣子。時間的長河已淌過百年,卻讓我覺得措手不及。就像那種感覺當觀眾都都已離散,當演員都已退場,只有你還站在原位,不知道是在等待下一場演出的開場,還是在等待那一聲落幕的鐘聲。

我不知道如何是好,我不知道是喜是悲。像什麼東西忽地被抽離軀體,永遠的消失,一種空虛感,一種不存在感,讓我覺得不塌實,讓我感到焦慮。曾經的碧瓦朱甍,曾經的高歌曼舞,曾經的不可一世,卻仍以蜉蝣之身寄予天地,以一粟之形寄予滄海,轉眼便消逝在歷史的里程碑上,凝結在歷史拐角的風口。

懷着一腔思緒,驀地才發現自己已走到故宮博物館,帝王宮人們的遺物,皇宮大殿的綴飾扯着我的腳往裏走。一件件攝人心魄的器物被陳列在玻璃展櫃,詮釋了美學的一大境界禁錮。我的腳步最終停留在一對玉扳指上,百年的沉澱,玉上的翠斑似欲傾瀉而出,令人不得不敬畏恭敬,就像後生出於對長者的謙誠崇敬。在我看來,之於某一角度而言,最能代表一國之君的不是方正威嚴的玉璽,而是這圓滑感温的玉扳指。它象徵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它象徵億萬蒼生,攀於國君之手,縈於國君之胸,發出誓與天下共存亡的吶喊。歷代的史書、卷張也被展列出來,墨跡幹了,凝了,最終融於殘損泛黃的張頁上。層層的歷史在書頁上跳躍、翻滾,記錄下歷史的成與敗,記錄下歷史的必然和偶然。

歷史正是由無數個偶然和必然所構成的,也當以偶然或必然的形式存在下去。有些東西如江水滔滔,逝去了,便是必然,無法追溯;然而,有些東西如亙古長存的氣息,偶爾一絲喘息,被你發現了,便是偶然,但它的存在卻是必然。

古人不曾見今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