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字數作文 > 3000字作文

傳統文化3000字作文

欄目: 3000字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25W

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國人、海外華人引以榮耀和自豪,它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凝聚力;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傳統文化作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傳統文化作文3000字篇一

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國人、海外華人引以榮耀和自豪,它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國正在現代化,雖然中國人的思想觀念,思維、行為和生活方式都在發生着重大的變化,中國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轉換和發展,但是這種轉換和發展本身就是從傳統開始的。中國傳統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形態,本身具備文化科學價值。

那麼什麼是文化呢?又如何理解何謂傳統文化呢?

“文化”的定義,往往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據美國文化學家克羅伯和克拉克洪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義的批評考察》中統計,世界各地學者對文化的定義有160多種。從詞源上説,在西方,“文化”一詞源於拉丁文culture,原意耕作,培養,教育,發展,尊重。1871年英國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書中對文化的表述:“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慣等凡是作為社會的成員而獲得的一切能力、習性的複合整體,總稱為文化。” 康德在《判斷力批判》談到“在一個理性生物中,一種對任意選頂的目的(因而也就是按照他的自由選定的目的)的有效性的產生,就是文化。” 黑格爾“文化是絕對精神對自我外化出的人的教化過程,也即絕對精神自我認識的過程。”日本小學館《萬有大百科事典》(1974年版)表述:“日語的文化即文明開化”。《法國大百科全書》(1981年版)表述:“文化是一個社會羣體所特有的文明現象的總和。”

在我國,“文化”一詞,古已有之。“文”的本義,係指各色交錯的紋理,有文飾、文章之義。《説文解字》稱:“文,錯畫也,象交文。”其引申為包括語言文字在內的各種象徵符號,以及文物典章、禮儀制度等等。“化”本義為變易、生成、造化,所謂“萬物化生”(《易·繫辭下》),其引申義則為改造、教化、培育等。文與化並聯使用,則最早見於《周易·賁卦》之“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最先將“文化”合為一詞而用的是西漢的劉向,他在《説苑·指武》中寫道:“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晉束皙《補亡詩·由儀》稱:“文化內輯,武功外悠。”南齊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中雲:“設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遠。”中國古代的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屬於精神文明範疇,往往與“武力”、“武功”、“野蠻”相對應,它本身包含着一種正面的理想主義色彩,體現了治國方略中“陰”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內容,又有倫理意義。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將此詞作為一個動詞在使用,是一種治理社會的方法和主張,它既與武力征服相對立,但又與之相聯繫,相輔相成,所謂“先禮後兵”,文治武功。有必要説明的是,“文化”一詞在中國古代不很流行,現代意義的“文化”一詞源於日本。近代以來,人們對文化概念進行了多方面的探討。梁啟超在《什麼是文化》中説,“文化者,人類心能所開釋出來之有價值之共業也。”梁漱溟在《中國文化要義》中説:“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義,應在經濟、政治,乃至一切無所不包。”龐樸主張從物質、制度和心理三個層面去把握文化概念的內涵,其中“文化的物質層面,是最表層的;而審美趣味、價值觀念、道德規範、宗教信仰、思維方式等,屬於最深層;介乎二者之間的,是種種制度和理論體系”。20世紀40年代初,毛澤東在論及新民主主義文化時提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在觀念形式上的反映。” 《現代漢語詞典》則把文化定義為:“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

從以上關於“文化”的概念我們可以看出,其實“文化”內涵可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就廣義而言,文化是人類生活的總和,或如梁漱溟先生所説,是“人類生活的樣法”,它包括精神生活、物質生活和社會生活等極其廣泛的方面。狹義而言,文化就是人的全部精神創造活動,是意識、觀念、心態和習俗的總和。一般而言,我們更多的是在狹義文化的意義上使用“文化”這個概念。

以把握不同文化形態的特徵。如根據文化的不同功能,可以分為禮儀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等等;根據文化的不同形態,又可分為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心態文化;根據不同的地理環境,還可分為西方文化、東方文化、中國文化、美國文化、海洋文化、大陸文化等等;也可從文化的歷史演變,將其分為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現代文化、後現代文化等等。

中國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與鮮明的民族特點。探究傳統文化,首先應該全面考察中國文化生成與演進的環境。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西北深入亞洲內陸,是一個海路兼備的國家。中國傳統觀念上的“天下”是由四海之內的諸夏和“四夷”共同構成。《論語·顏淵》“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在傳統的“四海”範圍內具有多民族內向凝聚力,並且奠定了中國文化獨立發展的格局。《詩經·小雅·北山》中就寫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清史稿·陶彝傳》中:“普天率土,歡欣鼓舞。”中國古代歷史上由於歷代王朝總是以大國自居,並不重視在海洋的發展,在清朝時更是實施閉關自守的政策,從而形成了半封閉型的大河內陸文化。中國古代社會東部為農業區,西北部主要是遊牧區,也由此使中國傳統文化中農耕文化與遊牧文化並存又相互補充。東部的農耕經濟又佔優勢,這是中國傳統文化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主要經濟基礎。中國古代傳統農業經濟占主導地位,在宏觀上主要強調“以農為本”、“重農抑商”,從而也形成了輝煌的農業文明。

文化本身是一個動態的概念,是一個歷史的發展過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徵和民族特徵,又具有時代特徵。在歷史性意義上,中國文化既包括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也包括中國文化傳統發生劇烈演變的近代文化與現代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主體部分,也是我們從先輩傳承下來的豐厚的歷史遺產。它不僅記錄了中華民族和中國文化發生、演化的歷史,而且作為世代相傳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風俗習慣,滲透在每個中國人的血脈中,制約着今日之中國人的行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國傳統文化並不簡單地等同於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簡單相加,而是中華民族各種思想文化的總和,包括了各種觀念形態和物質形態的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然在其久遠博大之中,卻“統之有宗,會之有元”。若由著述載籍而論,經史子集、萬億卷帙,概以“三玄”(《周易》、《老子》、《莊子》)、“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周易》、《詩經》、《尚書》、《禮記》、《春秋》)為其淵藪;如由學術統緒而言,三教九流、百家爭鳴,則以儒、道二家為其歸致。東晉以後,歷南北朝隋唐,由印度傳入的佛教文化逐步融入中國傳統文化,釋氏之典籍〔1〕與統緒因而也就成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儒、釋、道三家,鼎足而立,相輔相成,構成了唐宋以降中國文化的基本格局。所謂“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南宋孝宗皇帝語,轉引自元劉謐著《三教平心論》),明白地道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這種基本結構特徵。

在長達兩千多年的中國封建社會裏,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識形態領域佔據着正統地位,對中國文化發生着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可以説,儒學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主流。儒家何以被稱為“儒”?據《漢書·藝文志》説:“儒家者,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就是説“儒”是舊時對學者、讀書人的稱呼。《後漢書·杜林傳》也曾説道:“博洽多聞,時稱通儒。”

儒家創始人為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人(今山東曲阜)。孔子思想裏,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禮”。所謂的“禮”只是綱常名教化的政治、社會秩序。《論語·子路》中孔子説:“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在孔子思想裏,“禮”是與“德政”相結合的。在《為政》中説:“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即主張禮治德化與政令刑罰相輔而行。另一重要內容即是“仁”。如《論語》中的“克己復禮為仁”、“仁者愛人”。“仁”既是孔子修己治人的根本原理,又是孔子實踐道德的最高原理。“仁”作為一種精神品質,包含了多方面的倫理道德原則。除了是一種使人們自覺、主動地遵循禮的道德素養之外,還是一種處理人際關係的道德倫理準則。天命觀,把天視為主宰一切的權威,並把它作為思想體系的終極依據,“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但另一方面,他也表現出一些理性精神,主張天人可以互相感通,強調在人事活動中去體認天命,強調人事有為。“不怨人,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憲問》)學習方法與認識論上也總結了不少經驗。但其中有些糟粕,如知識來源,他肯定有些人“生而知之”。真正精華的是關於學習的問題,孔子認為學習本身是不斷實踐的過程,強調要反覆地學習實踐才能鞏固所掌握所學的知識要“學而時習之”(《學而》)“温故而知新”(《為政》)。他還主張學與思並重,“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還有就是其的“執兩用中的中庸之道”,他在稱讚舜“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子思,名伋,是孔子的孫子,他繼承和發揮孔子的中庸之道,提出以“誠”為核心的人生哲學。孟子,名軻,子思的學生,提出了“性善”和“仁政”説。仁政裏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樸素的民本主義觀點。還有就是他的關於人的浩然之氣即“大丈夫”——“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荀子,名況字卿,他提出的是“性惡論”,人為人性本惡。主張隆禮重法。到了漢代的董仲舒,他有以儒家為中心,吸取黃老之學以及陰陽、名、法各家。提出了“天人感應”説,還根據他的神學的人性論,建立起“三綱”、“五常”的道德觀念,他在《舉賢良對策》中,提出“獨尊儒術,罷黜百家”。他所提出的這個思想文化專制方針,確立了儒家在我國封建社會意識形態中的核心地位。朱熹,字元晦,南宋徽州人。他集理學之大成,建立了理學系統。首先是“理本氣末”的理本體論。“形而上者,無形無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狀是此器。”其次,是“格物窮理”的認識論,即格物致知,要知道抽象的理必要通過具體的物。他在知行關係上主張力行致知,“論先後,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還有學而知新的創新理論,“新是故中之事,故是舊時底,温起來以尊德性,然後就裏面討得新意,乃為道問學。”朱熹特別強調“天理人慾之辨”,認為人性有兩重性,一方面人具有仁義禮智的天命之性,這是天理,即孟子所謂性善;另一方面,人又具有飲食男女的氣質之性,這是人慾,即荀子所謂性惡。二者是對立衝突的,主張“革欲復理”。

概括而言,儒家思想體系充分體現在《大學》所講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條目中,總的説起來就是,究天人之際,明修身之道,述治國方略,求天下為公,最終實現天人和諧的境界,即從哲學的高度認識宇宙,以倫理準則規範人生,落實到治國平天下,最終實現天人和諧。

道家是中國思想史上的主要流派之一,它是中國哲學抽象思辨的奇葩,逍遙灑脱人生的精神資源。道家特別是《老子》的思想對中華民族的思想外化發展影響極大,可以説,《老子》五千言,上呈古代文化,下啟白代之學,中國歷史上各家學派,無不從其汲取學術思想養分。例如,它的天地觀,經過孔子的發揮,成為魏晉玄學,又影響到宋明理學;它的無為觀,應用於西漢政治,成為歷代之;它的玄德觀,經孔子發揮,成為中國兩千多年來德治主張的主要內容;它的用兵之道,經過孫、吳的發揮,成為變化莫測的軍事理論;它的柔雌觀,成為詭辯家的理論基礎,造成了蘇秦張儀為代表的縱橫家;甚至中華武術、內家武功以及歷代氣功家,也無不從中受益。

什麼是道家?所謂道家,最初見於漢代司馬談《論六家要旨》。司馬説:“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瞻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採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知變,因變,應變”可謂道家之特長。

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老子。關於老子的姓氏與生活年代,歷來説法不一,一般認為老聃即是老子,大約生活在春秋末年。“道”是老子思想體系的核心。關於“道”,《老子》二十五章中有簡明的概括:“有物渾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名之曰大。”“道”的本位論,“道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謂“道法自然”,是説“道”是按自己的樣子為法則的。老子還有其樸素的辨證思想。關於對立統一方面,“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關於量變質變,“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之事必作於細”“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關於否定之否定方面,“曲則全,枉則直、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感”。以“靜觀”、“玄鑑”為特徵的直覺認識論。還有其特有的政治哲學,包括無為而治,所謂“小國寡民”,“不得已”而用兵。“無為而治”就是統治者應該少一點慾望,少一點作為,對人民聽其自然,這樣,統治才能穩固。

佛教於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在中國的歷史條件下,開始生根、發展,成為中國封建社會上層建築的一部分。佛教是一種倫理道德色彩相當濃厚的宗教。佛教以人生為苦,因而它就把追求人生的解脱作為自己的最高理想,為了實現理想便提出了一套去惡從善的理論學説和倫理道德準則,形成了有關宗教倫理道德的思想體系。佛教自傳入中國以後,它的道德倫理思想,尤其是它的眾生平等、出離家庭和超越當前社會秩序的觀念與中國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及儒家倫理道德觀念形成了尖鋭的矛盾,引發了不斷的摩擦鬥爭。佛教由於受到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政治、經濟狀況的制約和決定,也受到儒家傳統觀念的抵制和左右,從而沿着適應中國文化特點的軌跡演變和發展,形成了調和儒家思想、宣傳忠孝觀念的中國佛教倫理道德學説。佛教的'一套心性修養途徑也為唐以來儒家學者所吸取,並熔鑄為儒家的道德修養方法。佛教從出世的角度論述了孝的極端重要性,從人生解脱角度闡發了禁慾主義思想,還從認識論和人性論相聯繫的角度提出了知、智慧是人心之體、人的本性以及一整套的修行方法。佛教以大慈大悲、利己利他作為倫理道德的出發點,這種道德訓條和儒家的“惻隱之心”、性善論相通,和我國的國家本位與民本思想的文化傳統相近,因而在歷史上影響頗大。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中國古代社會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比較穩定的文化形態,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歷史遺產在現實生活中的展現。這個思想體系藴涵着豐富的文化科學精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凝聚之學,中國傳統文化是內部凝聚力的文化,這種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諧,把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羣體、人與自然有機地聯繫起來,形成一種文化關係;二是兼容之學,中國傳統文化並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儘管在中國古代對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條件下,還是以開放的姿態實現了對外來佛學的兼容,三是經世致用之學,文化的本質特徵是促進自然、社會的人文之化,中國傳統文化突出儒家經世致用的學風,它以究天人之際為出發點,落腳點是修身、治國、平天下,力求在現實社會中實現其價值,經世致用是文化科學的基本精神。

傳統文化作文3000字篇二

這幾天,我懷着極其濃厚的興趣讀完了《我們的節日》這本書,我知道了許多節日的起源和關於節日的文化。書中給我們介紹了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的由來與風俗,不難看出,貫穿着這些節日的正是:樹正氣、揚美德、顯智慧、懲惡揚善的民族精神,這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是需要我們傳承和弘揚的內容。從傳統的節日中,我深刻地認識和領會到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先説春節吧,它是我國最隆重,也是最熱鬧的民族傳統節日。我喜歡春節,因為春節總要貼春聯、貼年畫和窗花、放爆竹煙花、拜年祝賀……我們倒貼“福”字,拿壓歲錢、包餃子、吃年糕……在春節的前一天晚上我們都 “守歲”,除了吃年夜飯,人們還要進行各種遊戲,如下棋、玩紙牌、玩麻將、看春節晚會等等。在擺放的節日供品中,必備一大盤蘋果,這叫做“平平安安”。還有些地方在守歲時準備的糕點食品富有討吉利的諧音、口彩:吃棗表示春來早,吃柿餅表示事事如意,吃杏仁表示幸福人,吃長生果表示長生不老,吃年糕表示一年更比一年高。所有的這一切是多麼有趣和富有意義,這些習俗顯示了中國人的智慧,代表着我們淵遠流長的民族文化,我也為這些習俗的誕生而自豪。

再説中秋節吧。“中秋節”又名“祭月節”,農曆8月15日,有悠久的歷史,早在《周禮》中,已有中秋一詞記載。到了春秋戰國,每逢中秋節,大家都要舉行賞月和祭月的儀式。中秋節在這個時期已經初見規模了。明、清時代的中秋節,賞月依舊,一輪圓月東昇時,幾乎家家户户都在庭院、樓台,擺出月餅和各種水果,邊賞月,邊暢談。中秋賞月的習俗流傳至今。瞧,月光下,人們在自家小院品嚐月餅、欣賞月色。我們這些小孩子則在一旁拿月餅來照月亮,比較哪個更圓,還擔心着月餅會被月亮吃掉呢,真是其樂融融。

一個節日,就像一個故事,情節美妙動人;一個節日,就是一種文化,內容絢麗多姿。在當今很多洋化了的節日文化的衝擊中,願我們更多地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歡度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節日。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説,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説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説;紀念伍子胥説;紀念曹娥説;起於三代夏至節説;惡月惡日驅避説,吳月民族圖騰祭説等等。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紀念屈原之説了。

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把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竹筒裝米,投入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吃粽子和賽龍舟的習俗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我國各地都有吃粽子和賽龍舟的習俗。

人們都知道,這種世代相傳的古俗是為了紀念屈原的。可為什麼要用這種方式紀念屈原呢?原來在屈原故鄉流傳着這麼一個有趣的故事。

屈原投汨羅江之後,有天夜裏,屈原故鄉的人忽然都夢見屈原回來了。他峨冠博帶,一如生前,只見面容略帶幾分憂戚與憔悴。鄉親們高興極了,紛紛擁上前去,向他行禮致敬。屈原一邊還禮,一邊微笑着説:"謝謝你們的一片盛情,楚國人民這樣愛憎分明,不忘記我,我是死而無憾了。"話別談舊間,眾人發現屈原的身體已大不如過去,就關切地問道:"屈大夫,我們給你送去的米飯,你吃到了沒有?"謝謝",屈原先是感激,接着又歎氣説:"遺憾哪。你們送給我的米飯,都給魚蝦龜蚌這般水族吃了。"鄉親們聽後都很焦急:"要怎樣才能不讓魚蝦們吃掉呢?"屈原想了想説:"如果用箬葉包飯,做成有尖角的角黍,水族見了,以為是菱角,就不敢去吃了。"

第二年端午節,鄉親們便用箬葉包成許多角黍,投入江中。可是端午節過後,屈原又託夢説:"你們送來的角黍,我吃了不少,可是還有不少給水族搶去了。"大家又問他:"那還有什麼好法子呢?"屈原説:"有辦法,你們在投放角黍的舟上,加上龍的標記就行了。因為水族都歸龍王管,到時候,鼓角齊鳴,槳橈翻動,它們以為是龍王送來的,就再也不敢去搶了。"角黍,就是現在的粽子。從此端午節包粽子、划龍舟的習俗,就由屈原的故鄉傳向全國,由古代傳到今天

粽子的由來

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世界各地的華人,無論是本地、中國、台灣、香港,還是海外的唐人街,都會按傳統,在農曆五月初五前準備各式粽子應節。

但你知道嗎,粽子的由來已久,漢代許慎的《説文解字》一書中,已有“粽子”的記載,是一種用蘆葉裹米的食品。

不過,在古代,粽子可是稱為角黍。

明清以後,粽子多用糯米包裹,這時就不叫角黍,而稱粽子了。

因地區不同,由材料以至粽葉,都有着很大的差別,連“裹”的形狀,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早期人們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漢晉時的粽子,多做成角形,作為祭祖用品之一。此外,一般還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形等各種形狀。而粽子的口味,也依地方的不同,而有差異,唐代時,長安街有許多粽子鋪,有多種果仁餡。

棕子的名稱也經過很多變化,西晉周處《風土記》説,端午節用菰葉裹黍米慄棗,叫做筒粽,也叫角黍。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清楚説明用菰葉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櫚葉形狀食物,所以稱“角黍”或“粽”。

傳統文化作文3000字篇三

中國具有2500多年悠久歷史的孔子、老子傳統文化,事實5000多年前中華大地就是文明於世、地上沒有的、超出世界的──神州。

春秋中文網文章説,清代道光24年甲辰11月,樑廷楠《海國四説》:“溯天主教之始,蓋原於摩西。而耶穌後出,始則推衍之,繼乃漸變之(語詳下。)摩西既死,其子孫乃出所遺書以行於世,半傳於亞細亞洲之西希伯國,半傳於歐羅巴洲之東希臘國,合而全之,謂之《古經》,亦曰《古遺詔書》,謂摩西得天之詔示,所言自夏訖漢,皆耶穌未生以前時事。其曰《新經》,亦曰《新遺詔書》者,謂如大民遷複本國時,師士再得天啟之語,預指耶穌救世之事。兩者並尊之曰《聖書》,曰《真經》。其摩西后耶穌前諸信奉者所纂兩詔之意,則謂之《經錄》。……”

一九六八年遺傳學家發現,全人類來自同一個祖先。偉大的中國文化從漢字上預先給中國後人留下“道”文化證據到今天;

“禁”《聖經》伊甸園中有生命樹和知識樹,當初上帝向亞當示明:知識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你吃的日子必定死,所以雙木下一個示,叫“禁”;

“婪”《聖經》“二木之下一女”,當初伊甸園中有生命樹和知識樹,女人夏娃受蛇的誘騙,見知識樹上的果子好看好吃又給人智慧,一時貪婪心起,就摘下來吃了。漢字就當“婪”字,那果子又叫“禁果”也有人叫“蛇果”;

“船” 字,為什麼舟加八口呢? 因《聖經》大洪水中只有挪亞遵從上帝的命進了方舟,上帝救了挪亞和他的妻子、三個兒子和三個兒媳,一共八口,舟加八口不就變成“船”字。

“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學者樑燕城訪談:太初有道、道(Logos)是信息的意思。造物主的話成為萬有的根據,也成為萬有的規律。當代的量子力學就非常奇妙地發現,萬有事實上是根據很多信息的秩序組成。這主要是由戴維·玻姆(DavidBohm)著名的量子力學大師提出的學説:萬有有一個看不見的秩序叫“ImplicateOrder”,裏面都是非常複雜的信息系統,造成我們看見的秩序,叫作“ExplicateOrder”。

在牛津的博德萊安圖書館裏有一份手稿,作者名叫馬斯——烏迪。他在這份手稿中宣稱所謂胡夫的金字塔是埃及王蘇里特叫人建造的,而這個蘇里特是在大洪水前統治埃及的。根據其它文獻記載,這位目光深遠的蘇里特王命令他的僧侶們,寫下他們的全部常識,藏在金字塔裏,給洪水後的人們留下必要的知識。

《聖經》創世記前11章,關於人類早期共同史的記述,在中國古經中幾乎都可以找到印證:

《周易》也神祕地説:七日來複,天行也;

《聖經》説:上帝造物的工已經完畢,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

《淮南子》上説:天下有四水,凡此四水者,帝之神泉,以和百藥,以潤萬物;

《聖經》説:伊甸園裏有四條河,流出珍珠瑪瑙。

《山海經》上説:當初有不死樹和聖樹,聖樹又叫睿木,“食之令人聖智也”;

《聖經》説:伊甸園中有生命樹和智慧樹。

《尚書》和《國語》上説:人犯了罪,上帝命令重黎堵絕天路,上下不相來往;

《聖經》説:人類始祖貪吃了智慧樹上的果子,被上帝趕出伊甸園,並有基路伯和火焰之劍,阻斷了人神通路。

中文“道”這個字也有信息、語言的意思。老子那個時候非常奇妙地體會到,宇宙背後是有真理的信息存在。

《老子》説:天地之母,萬物之根,眾妙之源,從無中生有,乃天地之始;

《莊子》説: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

《聖經》説:太初有道,道就是上帝,生命在他裏頭,這生命是人的光。

中國最早文化的古經《尚書》和《詩經》記載着:中國人來自上帝。早在老子古經中便記載舊約《聖經》預言中的“耶穌”。而且兩千多年來,舉凡太平盛世,竟無一不是遵循了老子之學説。順天道治國的皇帝,囊括了僅有的幾百年輝煌時代。文景之治、光武中興、貞觀之治、開元之治等等。孔子傾注畢生心力宣揚敬天愛人的忠恕之道,當代多個皇帝均尊純了老子“天道”的統治方式,那麼老子的神學知識是那裏來的呢?就目前世界不管任何一種教門的國家,他們的統治方式都在努力提高到上帝的道上來,這又是為什麼?

古人老子、孔子、孟子對“道”的認識,已如此入神境界,實令人難以置信。其代表着中國的古人,代表着中國的文化。他的“道”影響着整個中國盡至世界的每個人的行為和思想。

可悲的是現今一輩自己不進去,卻連急俗得到真知走進真理的下輩也擋在門口。而至今只能在未接觸過這批“貴人”的最低層中找到蛛絲馬跡:

《廣東新聞網》2011年10月21日10:12王華報道:10月13日晚,兩歲女童小悦悦在佛山市某市場內被兩輛車相繼輾過,肇事車輛逃逸。18名路人陸續經過均對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的孩子視而不見。讓人想不到的是,最後伸出援手的竟然是一位俗世裏被視為生活在最底層的人,撿垃圾的阿婆。期間,阿婆想向附近店主要塊紙皮為孩子遮擋有些涼意的秋雨,亦被拒絕。

歷史以來,司機駕車交通肇事撞傷了人,傷者都是理直氣壯責令司機賠償,司機都是禮虧連連道歉。可是現今被車撞傷者爬起來就逃,問曰何故?答:我怕又是高校大三的大學生藥家鑫!老輩人們看到讀書人都會誇耀説:“讀書人講句話都特別有道理,不像我們斗大的字不識一籮筐的文盲,開口就只知道講女人、男人那一點東西”。可是現今算是文化的中國,耳朵聽到的、眼睛看見的,千篇一律。都是男人、女人的那點東西“愛”。

公安不辭辛苦天天在掃黃,而名牌的幼兒用、小兒科教片打開就聽見“談戀愛啦!” 2010年4月8日《杭州日報》B11版告訴人們:開發商的賣房廣告:“卵巢尋找精子”、“如果你不能給她一個名分,那就送她一套房子”、手提紅裙露出大腿的靚女畫旁“要提,還要往上提”等雷人廣告已經出現。60歲的人答不出的有關男女問題,現今6歲的孩童都能回答。不論看的、聽的若不加上男的女的哪些事休想出版、上架。歷史以來關於男、女哪些事,沒有一個朝代能寫得如此透徹、細膩,比現今更精粹了。

樣東西中,最神聖重點卻放在信仰上;信仰將保佑你,指引你……。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