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字數作文 > 2500字作文

水滸傳讀後感2500字(精選5篇)

欄目: 2500字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9.23K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水滸傳讀後感2500字(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水滸傳讀後感2500字(精選5篇)

水滸傳讀後感2500字 篇1

水滸傳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宋朝時期,前前後後共有108位所謂好漢,入夥梁山泊與朝廷對抗。最終在老大宋江的帶領下招安。先後兩次為朝廷立功。最後被高俅,蔡京等奸臣陷害的故事

原以為要看一部可歌可泣的史詩般鉅著,可看了以後很失望,書中的眾好漢在我看來大多都不是什麼好人,太多的濫殺、濫搶、放火殺人使我對他們失望透頂。誰才是真正的英雄呢?

帶着這個疑問,我在書中尋找着。

宋江,是整本書最重要的人物。他能否算英雄呢?

宋江樂善好施,儘管他僅僅是一名押司,卻恪守職責。宋江一向支持朝廷,且具有突出的戰略眼光,也許他早看出梁山終究不是久留之地,所以他制定了招安的發展方向,也算是領導梁山流氓團伙走出一條路。宋江的政治力也很敏鋭,就實現他的招安理想來説,他知道什麼時候應該招安,而什麼時候時機還不成熟。他知道招安應該怎麼做,不該怎麼做。

宋江也很有個人魅力,除樂善好施外,他很清楚如何在梁山樹立威望、拉攏人氣,使自己在和晁蓋的較量中漸漸處於上風。當有戰敗將領被俘虜時,他都會親自去為他鬆綁,並且好言相勸,還會喝酒為他們壓驚。儘管有做秀的成分,但這仍然會維護他們的自尊心,使他們一心一意為梁山出一份力。

可宋江並不仁義,在爭奪黃信的過程中使用下三濫的手段殺光村民,為了立威和搶奪些錢糧而去攻打祝家莊並殺光村民等這些事情,使我認識到,匪終究是匪。

另外,他的武力太差,幾乎為零。一般而言,英雄總得會點武功,所以,我認為宋江不是英雄。

李逵,算不算英雄?

李逵是一個匪性和奴性十足的人,他弒殺、愛打架、魯莽、不講理,他嘴上奉行的是先打後商量的原則,實際上處事既無是非,也無規則,一言不合,老拳相向,暴力是他唯一標準。他確一直莫名其妙地忠於宋江,體現了其奴性。其實也未必,也許李逵沒有想象中那麼魯莽,他也懂得要跟對人的道理。

李逵的嗜殺是出了名的,甚至對小孩都不放過,為了爭取朱仝入夥,李逵把朱仝看管的小孩帶走,一斧子把孩子的天靈蓋剁碎,使朱仝沒有了退路,只好上山。這也算是被“逼上梁山”。

他武力一般,智力,魅力,仁義,都幾乎為零。

他跟英雄這個詞根本不沾邊,只是在這裏作為一個反面教材放進來。

林沖,英雄嗎?

作為80萬禁軍總教頭,他武功高強,身負重任,一直恪守職責,對國家忠心耿耿。無奈遭人陷害,弄得家破人亡,算是真正走投無路,被逼上梁山。

但他有一個污點,就是殺了王倫。無論如何,王倫畢竟是早期收留他的人。王綸是早期梁山之主,他收下了林沖坐第四個頭領。雖然對他有些嫉妒,可不管怎麼説,畢竟是對他是有恩的。再怎麼説都是罪不至死的,可林沖卻同晁蓋等人勾結,親手殺害了王綸。這種弒主行為並不光彩。

所以,他也不是英雄。

魯智深,是英雄嗎?

他一直擁有一顆仁義之心,從未見他濫殺無辜。他殺的人不多,而且他殺的人都是惡人,即便是打死鎮關西,也是誤殺。

他有狹義精神,拳打鎮關西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和他並不相關,可他就是具有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精神。

他並不是魯莽行事,他有智慧,在鎮關西的事情上,他充分想好了前前後後該怎麼處理。

他有很大的個人魅力,要不怎麼能成為二龍山之主?

他識大局,知道二龍山終非長久之地,後來毅然加盟梁山。

他忠於梁山。武力高強,在後面的戰鬥中立下赫赫戰功

在征討方臘結束後,他毅然告辭了宋江,不接受招安,回到了原來的寺廟,繼續做和尚。説明他其實輕視功名利祿,已經看破了這些東西,按書中的話説,是一個有慧根的人。

最終,得道,圓寂。從生到死,過程結束了,他的形象一直留存。他是我心目中真正的大英雄。

梁山的人物眾多,但真正的英雄很少,我真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眼光來評判這本書,我該從中學到什麼?在尋找英雄的過程中,我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也許在這個過程中我學到的,才是真正有價值的。

對於水滸傳許多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説是講兄弟之間的情誼的,有的人説是英雄傳,有的人説是講農民起義的,又有人説是俠義,想來都對,卻又顯得有些奇特。

所謂兄弟情,可是在水滸傳中淋漓盡致的表現的出來,雖然在別的小説裏也是常見的事,但卻在水滸中顯得格外奇特,一羣人死心塌地的跟着宋江,為的不是別的,也許是理想,就像是理想,小時後可能是一塊糖,長大了又或許是過生活,當所有都完成了以後,便沒了目標,也許有很多人還有着遠大理想,但是在水滸中,好多都是粗莽大漢,長大了也許也只有碌碌無為,但宋江卻給了他們一個目標,或者是理想,又或是給了他們一種實現自己自身價值的機會,在梁山各個兄弟的心上,總讓人覺得是這樣:既然認作了哥哥,就聽哥哥的,在宋江招安上,弟兄都明白宋江的想法,就像親生兄弟一樣,即使明白了,但還跟着做,裏面的意義,其實並不重要。

水滸傳在某一方面來講,其實很單純,沒有江湖上過多的爾虞我詐,就是一羣人因為“兄弟”一詞而走到了一起,呼嘯山林,歷史上有許多爾虞我詐,兵戎相見,如此純情的情誼也不多,有亦或是沒有,就像是一個遐想,一個美好的願望。

所謂俠義,或許説到俠,大部分的人第一反應就是金庸、古龍的一些小説,都會聯想起“白衣飄飄、一劍渺渺,他的手是冷的,他的臉是冷的,他的心是冷的”……從某一方面來講,真的有些不一樣,水滸給人的印象粗獷豪邁,但對於俠而言卻只是沾邊。

所謂英雄傳,所謂農民起義,大多説法都出於他們對朝廷的反抗

我個人是這樣理解的,因為朝廷的逼迫,有或是自己內心的火熱,有些人是不得不,有些人是依附着贊同,有些人或許因為“兄弟”,在一場場收攏和火拼後,卻以“招安”收場,有些意外,但卻又是必然,他們是否做得對,對於他們而言,是對的,而對於朝廷而言,這莫過於造反,造反若是成功,或許成為英雄,若是失敗了呢?

“招安”或許是最好的結果,人心難測,世事難料,或許一開始是一場蕩氣迴腸的起義,也許因為他們的本質,也許只是因為對於現在而言,只是一場淡淡的鬧劇,在當時,他們也並無這個實力去推翻,若是推翻,並不能表示他們會做的更好。

可能水滸真的是一部純真的小説,有着淳樸的兄弟情,有着純真的夢想,但卻終究逃脱不了最後內定的結局。

水滸傳讀後感2500字 篇2

李逵。李逵這個名字,就是理虧。因為李逵確實做了許多理虧的事情。李逵第一次出場就是賭錢輸了,碰到了戴宗和宋江。戴宗一看李逵,頭就痛,認為李逵的行為討人厭惡之極。宋江一看,此人了得,正好將來作為打手和殺手,要把此人降伏了。如果是一般人,見到李逵這種人,儘量避開他,不要與他扯上關係。如果是幹大事的人,這種人是不可少的,他可以幫你出面做許多你不能出面做的事情。李逵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戴宗和宋江兩個人的眼光和水平。

李逵是成人世界裏的孩子,所以當他犯錯後,大家都不會與他計較,往往對其所犯之錯網開一面。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事情只好找李逵來做,而其他人就不那麼合適了。

宋江降伏李逵的方法很簡單,那就是給錢。不過,宋江的給錢與柴進的給錢不同,宋江是在人走投無路時,才給錢,讓人覺得宋江是大救星,並且時不時抬高自己,説自己是他的老大,有事找我。間接了駕馭了他人。而柴進則不同,誰來都有飯吃,都給錢,讓人覺得只是收買人心,而且得來容易,也就不珍視這份情誼了。柴進對武松就是如此,柴進接待了武松,宋江只是見一面而已,但是武松認定宋江,而對柴進就沒有深情厚誼了。

宋江題了反詩,李逵就來照顧宋江,這時就發現李逵的用處了吧。戴宗去梁山求救,可惜事情敗漏。宋江、戴宗要被殺了。這時,晁蓋來救宋江了,這也是為了報上次宋江報信之恩。晁蓋劫了生辰綱,事情敗漏了,宋江救了晁蓋一命。而李逵,也是單槍匹馬來劫法場,要交待一下,這次劫法場,李逵可是殺了不少平民百姓,真是人擋殺人,佛擋殺佛。後來,兩撥人一合夥,共同上梁山了。這次上梁山的過程,宋江可是拉了不少人入夥,以顯示自己的功勞,為將來取代晁蓋打下基礎。

宋江上了梁山,宋太公也費了一番勁接到了梁山。公孫勝也要回家看望老母。這時,李逵鬧着也要去接老孃。沒辦法,那就去吧。但不放心,暗地裏叫朱貴跟着。這時的故事想必大家非常熟悉,李逵碰到了李鬼,真假李逵就此上場。而李鬼,也成了冒牌貨的代名詞。剛開始,李逵被李鬼戲弄了,後來識破了真相,殺了李鬼,卻被他老婆逃了。這裏有個小細節,李逵可是在這裏吃人肉的。小説裏有,電視劇因為擔心對小朋友產生不良影響,沒有拍。

就這樣,李逵接到了老母,準備接老母親上梁山,卻出了差錯。在途中,因為老母口渴,叫李逵找水喝,李逵就去了。就在此時,老母被老虎吃了,李逵回來後,怒火中燒,直接打死四隻老虎。這事驚動了周邊。想想也是,武松才打死一隻老虎,就做了都頭。李逵打死的可是四隻,想低調都不行,因為實力不允許他這麼做。結果,樹大招風,竟然被李鬼老婆認出來了,告發了,被曹太公捉起來了。後來被李雲和朱貴朱富兄弟解救,一起上了梁山。上山前,李逵可是把李鬼老婆、曹太公都殺了,因為殺了才甘心,才解恨。

後來,李逵就成了殺人機器。在攻打祝家莊時,殺祝龍、祝彪,除了扈三娘倖免,殺了扈太公一家,滅了祝家莊。為了讓朱仝上梁山,李逵聽了吳用的計謀,殺了滄州知府之子小衙內。朱仝沒法,只好上梁山,不過深恨李逵,一定要與李逵決裂,無法做到和平共處。李逵因此留在柴進府上暫避。

期間,柴進的叔叔柴皇城被高俅的叔伯兄高廉的妻舅殷天錫仗勢欺壓而氣死,李逵一怒之下打死了殷天錫,導致柴進入獄。梁山為了救柴進,攻打高唐州,卻因高唐州會嬌法而受阻。於是,李逵和戴宗受命去請公孫勝來破高廉。

戴宗用神行法捉弄了李逵,把李逵降得服服帖帖的。到了薊州,見到公孫勝的師傅玉羅真人,羅真人不讓公孫勝下山。李逵就用板斧劈羅真人,結果被羅真人用法術整得好慘。後來,羅真人同意了,公孫勝與李逵他們一起下山,路上還與湯隆結拜,上了梁山。此後,公孫勝用法術破了高廉。李逵為補過錯,到井下救起了柴進。

宋江和吳用想拉盧俊義上山。因為盧俊義位高權重,是權威的一個象徵。拉擾一個這種身份的人,對梁山大有益處。可是,對盧俊義,那可真是噩夢的開始。吳用扮成算命先生,李逵扮成啞童,到了盧俊義家裏題了一首藏頭反詩。又叫人告發了。結果盧俊義下獄,老婆家產被管家接管了,唯一有情有義的是浪子燕青了。這時,梁山軍再打過來,救了盧俊義。盧俊義也只好上梁山了,順帶捎上燕青。

大聚義後,宋江提出招安之事,李逵大鬧錶示不滿,招安招安,招甚鳥安!沒法,先放放。第二年,宋江藉故去東京看燈,李逵要跟着去。到了東京,宋江與名妓李師師見面。李逵大怒,打了楊太尉,大鬧東京。幸得梁山軍馬到城下接應,將眾人護送出城。

接下來的李逵還有很多故事,不過與全書主線關聯甚少,多數取材自元劇。黑旋風喬捉鬼、梁山泊又獻頭、黑旋風坐衙、燕青打擂,都是以李逵和燕青為主角。

第一次招安,朝廷態度惡劣。李逵憤怒,將詔書扯得粉碎。這件事情也只有李逵做才合適。後來,招安成功了,李逵就替宋江南征北戰,立下了不少功勞。

徵方臘結束後,李逵成為少數存活的梁山頭領,獲封鎮江潤州都統制之職。後來蔡京、高俅要用毒酒害死宋江。宋江已飲毒藥,擔心自己身故後,李逵會反,所以叫李逵來,在李逵不知道的情況下喝下毒酒,事後宋江告知李逵真相,讓李逵死得明白。李逵聽後:罷!罷!罷!生時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個小鬼。

吳用。本來是晁蓋陣營的人物,後來發現宋江更有才能,更適合自己,就倒向了宋江陣營。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就是對晁蓋有點殘忍,感情上不是太能接受。不過,這種事情是很正常的,習慣了就好。

總得來説,吳用的計謀還是不錯的.,教書先生果然是鬼點子多。比如,逼盧俊義上梁山,就是吳用的計謀。逼得盧俊義家破人亡,還得把仇人叫哥哥,想想真是窩囊。其實,被宋江吳用看上的人,都是很倒黴的人。被災星看上了,怎麼能有好事呢!

水滸傳讀後感2500字 篇3

《水滸傳》繼承與發展了中國古代小説與講史話本的傳統特色。故事極富傳奇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起伏跌宕,變化莫測。每一故事的高潮,都緊扣讀者的心絃。如“拳打鎮關西”、“智取生辰綱”、“宋江殺惜”、“武松打虎”、“血濺鴛鴦樓”、“江州劫法場”、“三打祝家莊”等等,數百年來一向膾炙人口。但《水滸傳》並不是單純為了追求故事情節的離奇而迎合羣眾的,而是緊緊圍繞着“民反”這一思想,把故事情節和人物性格融合在一齊。武松、林沖、盧俊義三人都武藝高強,是梁山第一等好漢,三人都受過官府的陷害,被充過軍,而武松和林沖、盧俊義的表現卻大不相同。林沖、盧俊義在充軍的路上受差人任意擺佈,忍氣吞聲,有時還向差人乞憐哀告。兩人又都是受騙被捆在樹上低頭受死。武松則相反,第一次充軍孟州,一路上反而是兩個差人服侍他。二次充軍恩州,押解他的兩個差人被人收買,再加蔣門神的兩個徒弟,合謀在半路上害死他,四個帶刀的兇手,對付他一個帶枷的犯人,反被他輕而易舉地給收拾了。他還不解恨,一口氣奔回孟州,殺了張都監、張團練和蔣門神等,才算出了一口惡氣。林沖、盧俊義不是武藝不精,原因在於,他們一個是北京首富,一個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各有家

室,不幸遭受冤枉,只期望服刑期滿,重振家聲。兩人又是懂法度的人,又存有幻想,在公人面前是懷怒未發,忍一口氣。而武松,無家室之累,久走江湖,養成強悍的性格,無所顧忌,也就無所畏懼,加上他受欺被誣,不斷被人暗算,所以報復心強,手段也狠。林沖、盧俊義和武松,表現截然不一樣,但他們二人也有些不一樣,林沖的反抗性還較盧俊義為強。

又如魯智深、武松、李逵三人,他們都是性情剛直,好打不平,不畏,不避危難;但他們又各有其特點,魯智深是軍官出身,閲歷較深,富有正義感,痛惡社會的不平,他雖然性格急躁,行動莽撞,但在鬥爭中有時又很細心機智。拳打鎮關西,沒想到三拳把他打死了,他立刻想到要為此吃官司坐牢,自我單身一人無人送飯,於是假裝氣忿,“指着鄭屠屍道:‘你詐死,灑家和你慢慢理會。’一頭罵,一頭大踏步去了。”這樣便脱身而去了。在大相國寺菜園子裏,幾個潑皮要算計他,故意跪在糞窖邊不起來,引起他的疑心,走到跟前沒等潑皮上身,一腳一個把兩個為頭的踢到糞坑裏去了。這些都説明他是個粗中有細的人。武松性情剛強,好打那些不明道理的人,死也不怕。在行動上有時表現得粗魯蠻橫,象是有意的尋釁生事,如快活林對蔣門神;有時是裝出假象迷惑與麻痺對手,如十字坡對孫二孃。他為了替兄報仇,思考得極為周密,從調查狀況入手,到殺嫂逼取口供,殺西門慶,自首縣衙,一步步按着他的安排都作到了。這又説明他很有心計。而李逵則和兩人大不相同,憨直、剛強、粗心、大膽,極忠於梁山事業,反抗性最強,打起仗來,赤膊上陣,勇猛無比。他是個真正的粗人,一味蠻幹,不計後果,又有幾分天真,好管閒事,又常常惹

出事端,在江州因奪魚和張順撕打,被張順騙到水裏,淹得他兩眼發白;去薊州搬取公孫勝,路上偷吃酒肉,受到戴宗的懲治;斧劈羅真人,被真人罰到薊州大牢裏受苦;打死殷天錫,連累柴進坐牢,差點送了性命。作者對這個人物的性格特點把握得十分準確和細緻。《水滸傳》對這些英雄人物個性特點的描繪,真正作到毫髮不失,這就更加強了這些形象的動人力量。

《水滸傳》的語言是以口語為基礎,經過加工提煉而創造的文學語言。其語言特色是明快、洗煉、準確、生動。無論是作者的描述語言,還是作品人物的語言,許多地方都惟妙惟肖,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寫景、狀物、敍事、表情,極為靈動傳神。《水滸傳》敍事,善於白描,簡潔明快,沒有滯拙的敍事和宂長繁瑣的景物描述。偶有寫景文字,又極精彩。如武松不聽酒家勸告,乘着酒興單身上山,看了廟門上的告示,才知真的有虎,他稍為猶豫了一下,還是硬着頭皮上了崗子。那裏作者只用了兩句話襯托此時的氣氛和情緒:“回頭看那日色時,漸漸地墜下去了”,武松“踉踉蹌蹌直奔過亂樹林來”,既寫出了老虎活動的時光,又寫出了老虎出沒的環境。兩句話就把一種恐怖悲涼的氣氛和情緒和盤托出,讓人感到此時此地不知什麼時候會突然跳出一隻活老虎來。《水滸傳》的敍事,要言不煩,恰到好處,而又繪聲繪色,鮮明生動。“武松打虎”是歷來傳誦的好文章,寫得極為傳神,寫人虎相搏,寫老虎一撲、一掀、一剪三般拿人的本事,和聲震山崗的吼聲,一隻活生生的真老虎就躍然紙上。幾經搏鬥,老虎威風漸減,最後如何被武松按住,如何掙扎,如何被武松打死,寫得活靈活現,十分逼真。透過這些描述也就更好地突出了武松的英雄形象。

《水滸傳》人物語言的性格化,到達了很高的水平,透過人物的語言不僅僅表現了人物的性格特點,而且對其出身、地位以及所受文化教養而構成的思想習慣有時也能準確地表現出來,所謂“人有其性情。……人有其聲口。”如李逵第一次見宋江,就問戴宗:“哥哥,這黑漢子是誰?”戴宗責備他粗魯,他不服,等戴宗向他介紹了狀況,他還説:“莫不是山東及時雨黑宋江!”他心裏怎樣想,口裏就怎樣説,他是個粗人,見人不懂得什麼客套和應酬之事,不受禮節的約束,他剛上梁山便大發狂言:“便造反怕怎地,晁蓋哥哥便作大宋皇帝,宋江哥哥便作小宋皇帝……殺去東京,奪了鳥位。”象大宋皇帝、小宋皇帝等話,只有李逵才説得出,是極富個性化的語言。其他如阮小七的心直性急,吳用的足智多謀,宋江的謙虛下人,透過他們的對話,無不令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魯迅以前指出:“《水滸》和《紅樓夢》的有些地方,是能使讀者由説話看出人來的。”

水滸傳讀後感2500字 篇4

今年暑假,我花了兩個月的時光讀完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它產生於元末明初,是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章回小説,作者就是路人皆知的作家施耐庵。

也許有人會問我:“俗話説的好:‘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你年紀輕輕,為什麼要看這《水滸傳》呢?”這原先是老師佈置下來的暑假作業,我也本來是隨手讀讀,閒時看看,但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本書竟然具有如此強大的魅力,讓我讀的是“廢寢忘食”。

每一天晚上吃過晚飯,就拿起它讀到十點多鐘,但是經過媽媽的再三催促,才把書放下睡覺;每一天早晨起來就在牀上看書,直到肚子飢餓難忍都不去吃早點,最後是飯菜涼了,被媽媽痛訴一頓,方才吃飽也。

《水滸傳》是作者以見於史書的材料為主要資料依據,再結合民間的傳説、戲曲文化、兒童畫本等中形形色色的故事,又經過長期的加工與創作而寫成的。他透過描述北宋末年的一向已送交帶頭,並且有眾多英雄豪傑加盟參加的農民起義軍那一段可歌可泣的事蹟,形象生動的解釋了當時官府的邪惡與現實的黑暗,生動的再現了民反的事實,寫出了各路英雄對官府的仇恨結交在一齊變為燎原之火,同時也寫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原因。

全書以高俅的升官發跡作為開端,披露了朝廷的,再現了封建王朝腐朽的生活,而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就是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的腐朽與殘暴、亂由上作,將一條條好漢逼上梁山,走到了“替天行道”那面杏黃色的大旗下,讓我對當時封建王朝的黑暗而感到憤怒。

農民起義軍中有農民因為打傷或者打而被朝廷追殺被迫參加起義,如魯莽的黑旋風李逵,樸實、性急的花和尚魯智深;阮氏三雄、浪裏白條張順等等,還有一種就是官員、教頭之類的社會地位高等的人物,他們因為遭到官府一些奸臣貪官的迫害而不得不起義,其中林沖就是典範。

在起義軍中,最講究的就是“忠義”二字,你看着一百單八將中那個不是為了山寨死而後已。但是這一百八人更追求忠,尤其是及時雨宋江,他時時刻刻都盼望着朝廷早日招安,就連酒後吟詩也道:“忠心願,平虜保國安民。日月常懸忠烈膽,風塵障卻奸邪目。望天王將詔早招安,心方足。”宋江他們一夥人都是為了“替天行道”,只反朝廷、官府中的奸臣、貪官,而不反皇帝,他們並不期望統治,只是盼望早日為國家效力,而這也是這一百單八將名送黃泉的主要原因。

招安後,因打仗陣亡了五十九員好漢,病故、殘疾不計其數,上皇得知後,感歎道:“卿等一百八人,上應星耀,今止有二十七人見存,又辭去四個,真乃十去其八也!”同時我也十分惋惜,這八十一人死的死,去的去,當年那股豪邁之氣如今已去,都是招安惹的禍呀!

皇帝見此悲壯之象,對其也有愧,於是隨降聖旨,將這已死於王事者,正將、偏將各授各爵。正將封為忠武郎,偏將封為義節郎。如有子孫者,就今赴京,照名承襲官爵。無子孫者,敕賜立廟所在享祭。唯有張順顯靈有功,敕封金華將軍。僧人魯智深,擒獲方臘有功善修坐化於大剎,加封義烈昭暨禪師。

武松對敵有功,傷殘折臂,見於六和寺出家,封贈清忠祖師,賜前十萬貫,以終天年。已故女將二人,扈三娘加封花陽郡夫人,孫二孃加封旌德郡君。見在朝覲,除先鋒使另封外嚴將十員,各授武節將軍,諸州統治;偏將十五口,各授武義郎,諸路都統領。管軍管民,省院聽調。女將一員顧大嫂,封授東源縣君……

但是最終這一百單八將仍無一倖存,在封官之後仍然是死的死,去的去。

宋江最終回到了老家,臨死時是和李逵共同自殺的,正如詩曰:“宋江飲酒已知情,恐壞忠良水滸名。便約李逵同一死,蓼兒窪內起佳城。”然而之後花榮和吳用也自縊而死。

死後宋江累累顯靈,百姓四時享祭不絕。梁山伯內祈風得風,祈雨得雨。又在楚山蓼兒窪內亦顯靈驗。彼處人民重建大殿,添設兩廊,奏請賜額。汝望神像三十六員於正殿,兩廊七十二將侍從人眾。楚人行此誠心,遠近祈禱,無有不應。護國保民,受萬萬年香火。年年享祭,歲歲朝參。萬民頂禮保安寧,土庶恭祈而賜福,至今古蹟尚存。

太史有唐律二首哀輓,詩曰:“莫把行藏怨老天,韓彭赤族已堪憐。一心報國摧鋒日,百戰擒遼破臘年。煞曜罡星今已矣,讒臣賊子尚依然!早知鴆毒埋黃壤,學取鴟夷范蠡船。生當鼎食死封侯,男子平生志已酬。鐵馬夜嘶山月暗,玄猿秋嘯暮雲稠。不須來源求真跡,卻喜忠良作話頭。千古蓼窪埋玉地,落花啼鳥總關愁。”

在這一百單八將中,我最欣賞李逵,他的革命徹底性,他雖然做事魯莽,戰鬥不講究策略,但是卻十分忠義,他飲毒酒時對宋江説過:“罷,罷,罷!生事服侍哥哥,死了也是哥哥部下的一個小鬼。”可見這個黑漢“黑旋風”的忠義與勇敢,令人敬佩。

當讀完水滸傳,我被他們的勇氣所震撼了,我膽小,時常被黑夜嚇的裹緊了被褥,抱緊了枕頭,回想起來我自愧不如;他們百折不撓、勇往直前,而我卻時常因為困難而灰心失望,我無地自容……他們是我的榜樣,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去吸取。

這就是梁山泊好漢,這就是那一百單八將,他們只但是是普通老百姓、小小生產者,然而這些零星的復仇火焰卻能夠結合為一股巨大的燎原之火,這一百八人是偉大的、是無畏的,是值得我們去歌頌、去傳唱的,我們會永遠的記住他們,這批英雄豪傑,他們是替天行道的天神,是劫富濟民的好漢,是我們歷史上的驕傲!

水滸傳讀後感2500字 篇5

《水滸傳》作為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幅璀璨的篇章,而我在讀了這部名著之後,更是深有體會,大有裨益。

梁山泊一百單八將個個身手不凡:花和尚魯智深倒拔垂楊柳,景陽岡上武松打虎,小李廣花榮神箭無雙,智多星吳用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在那八百里水泊之上,可謂是各類人才齊聚一堂,行俠仗義,造福一方,好不樂哉!

説起梁山好漢,其中有一個人便不得不提,那人便是梁山頭領——山東及時雨宋公明。

記得我初讀水滸之時,心中總是有一個疑惑,那便是那宋江憑何能做梁山的頭一把交椅呢?在小説之中,宋江既沒有什麼武功,又不能像吳用,公孫勝那樣神機妙算,也沒有像時遷,安道全,蕭讓那些人一樣有特殊本領,只不過平時喜歡仗義疏財罷了,如果這樣算的話,那麼柴進身為後周世宗柴榮之後,豈不更適合做那梁山之主?

後來,隨着時間的推移,我閲歷的不斷增加,我明白了宋江成為梁山之主是理所應當的。

昔漢初時,劉邦曾問韓信自己能統領多少兵馬,韓信説最多不超過十萬,接下來劉邦問韓信能帶領多少兵馬,韓信回答説多多益善。這時侯,劉邦就問他既然他能帶那麼多兵馬,那為什麼會還會被自己管轄呢?韓信便只好回答説雖然劉邦不擅長帶兵,卻是擅長馭將。

宋江也是如此,他平時素愛扶危濟貧,凡是與他結交之人都會被他的仁義所感染,就比如説李逵,他平日裏橫衝直撞,為人十分莽撞,但卻是對宋江幾乎言聽計從,由此可見宋江的人格魅力是多麼的大了。

另外,每次宋江率兵在外作戰,凡是抓獲的敵方將領,他都是以禮相待的:親自給人鬆綁,並且與那人一起喝酒。雖然是如此簡單的幾個動作,但對於一個本以為自己將要被羞辱或被殺頭的敗軍之將來説,不僅沒有被殺,反而還受到對方主帥的禮待,那將會是多大的感動啊?因此,這些人怎麼會不死心塌地的跟隨宋江,為他鞍前馬後,效犬馬之勞呢?

而對於宋江,人們對他最大的非議莫過於他在梁山最強盛之時選擇接收朝廷的招安,最後導致眾好漢的悲慘結局。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有人認為自從座次排定之後,宋江就變了,一心只想着被朝廷詔安,加官進爵,享受榮華富貴。

我不敢苟同這種觀點,山東呼保義豈是這種貪慕富貴之人?如果是的話,當年他就不會冒着生命危險給晁蓋等人通風報信了。我認為首先是因為他受三綱五常這種傳統思想所約束(不僅他如此,梁山上的絕大多數人都是這樣的),想着要忠君,現在迫不得已落草梁山是由高俅,蔡京等奸臣造成的。他認為如果反叛宋朝就是大逆不道。

更重要的是,他身為一山之主,必須要為眾人的命運着想。李逵當初主張“殺上東京,奪了鳥位”,但立刻被宋江拒絕了。仔細分析一下便可知道宋江這個決定是正確的。

雖然説梁山曾經一敗童貫,二敗高俅(兩人都是率領眾兵而來),但不能否認的是,梁山是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但如果梁山真的要出去攻城略地,且不説他每攻下攻下一座城池後都要留兵駐守,就算他一路殺到東京城下,一路上至少也應該有一兩萬的損失吧,而梁山總算是不超過十萬的,那麼殺到東京城下頂多就只有七八萬了,而且經過一路征戰之後定是疲憊之師了,既然是攻城,那麼就不佔地利了。

再説“人和”吧,一般人認為梁山是正義之師,必是得人和的。但我認為不然,梁山雖然一直劫富濟貧,但畢竟只限於山東一帶,而東京與山東距離遙遠,那裏的百姓可就不一定那麼瞭解梁山好漢了,再加上官府肯定會在百姓中宣傳梁山好漢是殺人不眨眼的惡魔,那麼那些不知情的人可就不會來熱情的歡迎梁山大軍的到來了。

還有一點那時正是宋徽宗在位期間,著名的《清明上河圖》畫的正是這一時期的東京汴梁人民生活富裕,既然人們生活的快樂,又是在首都,自然受王化的程度比較深。試想一下,在這種情況下,又有多少人會來幫助梁山好漢呢?

那宋朝軍隊的實力又如何呢?小説中説林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那麼就可以知道東京城內有多少軍隊了,就算八十萬是虛數,那麼至少十幾萬還是有的吧。再説説宋軍的戰鬥力。講句實話,宋軍的戰鬥力的卻很不怎麼地,但是他們的武器裝備卻是世界最先進的,尤其是京城的御林軍。再加上東京城的堅固城防,梁山豈是輕易能打進去的?

另外,那時正是北宋末年,那麼那時北面的遼金可是虎視眈眈啊,在民族大義面前,宋江豈能做這種“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呢?

那宋江也可以選擇讓大家一起在梁山一起大塊吃肉,大碗喝酒,論秤分金銀,那豈不逍遙自在?又何必接受朝廷的招安呢?

道理很簡單,現在梁山雖然擋得住官軍一時,卻擋不住官軍一世,畢竟以一山之力對抗一個國家是不太現實的,而且就算是英雄也有老去之時。等他們都到了英雄暮年之時,又怎能抵擋官軍的進攻呢呢?

還有一點,那就是現在大宋烽煙四起,北方有契丹女真,南方又有方臘等人造反。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梁山好漢大多都是有志之士,又豈會坐視不管,置身事外呢?

很多人都認為梁山好漢的結局是悲慘的,但我認為不盡然。就算是“悲”,那麼也應該加上個“壯”。在南征方臘的過程中,梁山好漢死傷過半,很多人為之惋惜。但自古為將者為國建功立業,馬革裹屍是最好的歸宿,因為他們這才是真正的“替天行道”,他們之死比起在梁山上終老一世來是重於泰山,而且都會青史留名,萬世受人敬仰。悲哉!更壯哉!

“大江東去浪淘盡”,斯人已去,但他們的精神仍在,梁山好漢的“忠義”必將激勵着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報效祖國,為了國家的強盛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