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字數作文 > 2500字作文

尋找紅色足跡話題徵文2500字

欄目: 2500字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55W

沿着紅色之旅,我們尋找着先烈的足跡,跟着紅色的旗幟,我們健康的成長,前行的路上,一定會留下我們堅韌不拔的腳印。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尋找紅色足跡徵文的內容,歡迎大家查看。

敬仰紅色,那是革命先驅的生命和鮮血。在我的心目中,銘刻着一首首生命和鮮血交織的讚歌。我熱愛紅色。因為紅色象徵鮮豔,象徵美,象徵活潑和朝氣,更象徵着我們青少年在成長的健康之路。

我們中學生,更應該走紅色之路。紅色之路是一條必勝的道路,是一條美好的道路,是一條光輝的道路。紅色之路指引我們前進,指引我們愛國,指引我們走向美好的未來!

革命先烈們為了祖國,為了我們今天美好的生活拋頭顱,灑我熱血。我們應當從小就有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的遠大理想;肩負着愛國愛民的崇高信念;發揚革命的英雄主義精神,這就是愛國的根本。我們現在更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抓緊時間,好好學習,長大後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棟樑之材。

什麼是“紅色之旅?”“紅色之旅”就是要沿着革命先輩的奮鬥足跡,去參觀、瞻仰那些革命紀念地、標誌物,緬懷先輩們的革命業績,體驗他們的革命經歷,學習他們的革命精神,使我們受到心靈的震撼,思想的啟迪,意志的激勵,從而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堅定共產主義信念,立志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努力奮鬥!這就是“紅色之旅”。就讓我這個“紅色”導遊,帶你們走進這些革命紀念地,去聆聽一個個動人心魄的革命故事吧!

“開天闢地,黨的創立”中國共產黨是在上海的望志路106號和浙江嘉興的紅船上宣告成立的。它昭示着:一個苦難的中國要永遠成為過去,一個光明的中國將出現在世界的面前。“桃花紅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今日神州看奮起,陵園千古慰忠魂。”這是詩人趙樸初在龍華烈士陵園,為紀念龍華殉難烈士做的一首詩。他們臨危不懼的大無畏精神向世人宣告:中國共產黨員是千錘百煉用鋼鐵打成的,是永遠殺不完的……

“革命搖籃,領袖故里”説到領袖,我們就會想起領袖毛澤東。毛澤東生於湖南省湘潭縣韶山沖的一個農民家庭裏。“我要以救國救民作為自己崇高的責任!”這操着湖南鄉音的話語,飽含着深深的愛國激情,是那樣熾熱的把“民族精神”的光譜,燃燒得何等明亮!為了紀念烈士們,解放軍就把:8月1日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百色風雷,兩江紅旗”所謂白色,就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白色市。在這裏有“著名的白色起義”;“鄧小平的馬鞭故事”……1894年出生在廣西東蘭縣一個壯族民族家庭的一名共產主義者——韋拔羣。他是白色起義的領導人之一。他的事蹟是那樣充滿魅力地把“民族精神”的光譜燃燒得何等蓬勃……

“歷史轉折,出奇制勝”“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使紅軍和黨中央得以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保存下來”是我們黨歷史上的一個偉大轉折。所謂的出奇制勝就是“毛澤東正確的作戰原則”、“四渡赤水出奇兵”《長征組歌》裏的響亮歌聲,再現了紅軍四渡赤水的神氣行動……

“堅苦卓絕,革命奇蹟”“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毛澤東的這首詩生動地概述了二萬五千里長徵的`艱難歷程,讚頌了中國的工農紅軍的革命英雄主義和樂觀主義的精神。

“延安精神,革命聖地”延安精神就是指:中國人民在艱苦的革命鬥爭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勇於獻身、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等革命精神)。革命聖地:⒈延河——暗指人們在延安度過的革命歲月;⒉棗園——暗指毛澤東等領導人從事的革命活動;⒊南泥灣——指大生產運動體現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⒋楊家嶺——這裏召開過多次決定中國命運的重要會議指黨中央的正確領導……

沿着紅色之旅,我們尋找着先烈的足跡,跟着紅色的旗幟,我們健康的成長,前行的路上,一定會留下我們堅韌不拔的腳印。

“最後一碗米,送去做軍糧;最後一尺布,送去做軍裝;最後一個娃,送他上戰場”這是一首民謠,也是2015年9月3日世界反法西斯勝利70週年大閲兵時主持人説的一段話。這句話顯示了抗戰的決心,也表現了中華民族寧死不屈的精神。當我聽到這句話時,我被深深地感動了。

大閲兵時,當抗戰老兵乘車通過天安門時,一位老同志,一直敬着禮,天安門城樓上的習近平主席都站了起來。這位老戰士是誰呢?他應該是一位八路軍吧?帶着種種疑問,媽媽幫我上網查了資料。

原來,這位老戰士是一位八路軍戰士,他還是我們山東人呢。他叫張玉華,現100歲高齡,曾是山東魯中軍區後勤部政治委員。現在,當年敵人從他右邊腋下打入腹部的一顆子彈仍然留在他的身上。但是,面對記者的採訪,他對自己身上的傷總是輕描淡寫,他説,自己只是滄海一粟,一切榮譽應該歸於黨,歸於人民,他還説,沒有人民就沒有戰爭的勝利。多麼樸實的話語。

這位張玉華將軍20年間捐款40多萬做慈善。在我們山東捐建了兩所希望小學。他説:“我有三個媽媽,生我的母親,養育我的人民,培養我的黨。對於黨和人民,我能做的很有限,只能在有生之年,盡我的微薄之力。”

從張玉華老人我想起我姥姥家的一個姥爺,聽姥爺講,這個姥爺已經將近九十歲了,他的一隻眼睛留在了抗美援朝的戰場上。老人因為疾病所致,精神狀態也不太好。他斷斷續續地向我們講述了他的故事。

“抗美援朝戰役中有一次我們一個營的軍力戰鬥到只剩下兩個人。我的眼睛受傷了,躺在屍體中間,我已經失去了意識,什麼也不知道了。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有戰士清理戰場發現了奄奄一息的我。”説到這裏,這位姥爺的眼睛含着淚水,眼神似乎又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尋找紅色足跡,讓我們從老一輩革命戰士的身上學習我們在學校中學不到的知識,從他們身上汲取更多的力量。讓我們為我們的中國夢而積蓄力量吧!

Tags:徵文 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