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大自然的奧祕500字作文

欄目: 大自然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24W

【篇一】

今天我在老師的帶領下到自然博物館去參觀。因為那裏正在舉辦古生物化石展覽。

大自然的奧祕500字作文

那裏的化石可真多呀,有植物化石、動物化石,還有隕石。大部份的化石都是已經滅絕的物種,象恐龍、狼鰭魚、滿洲龜、太平洋麗龜等等。不過,也有現在仍然存在的物種,例如銀杏,所以人們稱它為活化石。當然,這些知識都是我從講解員阿姨那裏知道的。阿姨還告訴我們:古生物化石,是指人類史前地質作用形成並保存於地層中的.生物遺體或活動遺蹟,不可再生的自然遺產,可珍貴了。它還攜帶着豐富的地球變遷信息,對研究地球歷史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比如,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們這裏是很熱的,連非洲象都來過,後來氣侯變得很冷了,許多生物適應不了,所以就滅絕了。而且,天外來客—隕石的到來也成為生物滅絕的原因之一。

大自然的奧祕可多了,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可能還只是一小部份,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將來去探索更多大自然的奧祕。

【篇二】

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中,其實大自然中存在着許許多多的奧祕。例如:生雞蛋為什麼不能像熟雞蛋一樣立體旋轉?為什麼我們呼吸的氧氣會用不完?……

我們生活中的氧氣用不完,是因為有花草樹木來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然後利用光合作用製造出氧氣,使空氣變得更加新鮮。

為什麼把柳枝去了枝梢,取中間的一段插在路邊一個向陽的`空地上,柳枝便會長成一棵茂密的柳樹。只是一種生命的力量。也是因為柳樹的性格好,到哪裏都能成活,就像我們人類一樣,無論把你派到什麼地方工作,你都能幹好。

為什麼魚兒不能在陸地生活,而只能在水裏生活?那是因為魚兒是用腮呼吸的,二我們人類是用肺呼吸的,所以魚兒不能離開水。同樣道理,我們如果到水中去沒有了氧氣,也會窒息而死。

大自然就像一本大大的教科書,只要你認真研讀,就會有不同的收穫和發現。所以,與此同時,我們就要做好大自然的保護工作,不要污染破壞環境,不要亂砍樹木。如果亂砍樹木,地球上就不會有新鮮空氣了。

我們要使每個人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破壞大自然是一種不折不扣的自殺行為!如果肆意破壞大自然,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要想從大自然裏面得到奧祕和規律,首先要懂得保護大自然!

【篇三】

每到星期六、日,我一早起牀都會先到陽台上,深深地呼吸幾口新鮮空氣,欣賞媽媽栽培的太陽花,這種感覺是特別舒服的。

一天早上,當我在欣賞太陽花時,忽然發現了一隻可愛的小螞蟻,正在一片金黃色的花瓣兒上爬來爬去。我再仔細一看,呀!原來是花瓣上面有一隻小蚜蟲。我想:説不定螞蟻是來吃蚜蟲的呢。這時,只看見那隻小螞蟻不停地在蚜蟲的屁股後面轉呀轉,蚜蟲卻一動不動地卧在“牀”上睡覺。我心裏非常着急,忍不住大喊:“快吃呀!快吃呀!”可是,那隻小螞蟻一點兒都沒理會我,還是在那兒轉悠。突然,蚜蟲排出了一堆糞便,那隻小螞蟻就很快地逃走了。我想:這傢伙可真不爭氣,聞到一點臭味就受不了了。

我看了一會兒,覺得沒勁。當我正想走的時候,突然發現花盆底下爬出一羣螞蟻,排着長長的隊伍,向那片花瓣兒進發。一定是剛才那隻螞蟻叫了一大羣夥伴來的,真是聰明的傢伙。我不禁又仔細地觀察起它們來。螞蟻們很快來到蚜蟲的身邊,奇怪,它們並沒碰那隻蚜蟲,而是吃蚜蟲糞便,而且吃得津津有味。我忍不住笑起來,真是一羣蠢東西,放着美味不吃,卻吃屎!

但是,它們為什麼愛吃蚜蟲的糞便呢?好奇心使我決心要把原因弄清楚。我查了《十萬個為什麼》,終於知道了:原來蚜蟲吃了花的嫩葉以後,排出來的糞便有甜味,螞蟻很愛吃;另外它們還會把蚜蟲的卵抱回自己的.窩裏,到了春天,螞蟻又把小蚜蟲放回葉子上讓它汲取葉子的汁,讓自己吃到蚜蟲的甜糞便。

啊!大自然的奧祕真是無窮無盡呀!

【篇四】

大自然都有其生存之道,都有其躲避災難之本能的祕密。

那是在夏季時,我和導遊團去海邊露營。我們突然看到一羣食肉鳥向一隻幼小海龜伸去“魔爪”。

這是大部分人都同意向小海龜伸去“援助之手”。但嚮導的一番話讓我們相當的生氣,他説:“管他呢!”最後導遊還是被我們説服了。

我們將那隻海龜抱了起來,放入大海,我們的帽子被食肉鳥啄走了。之後,我們才知道我們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那隻小海龜原來是一個“偵察兵”。當它遇到危險時候,它就會吧頭縮回去。這就是龜巢裏其他小海龜的一個危險信號。而我們卻把小海龜放回了大海,這樣其他的小海龜接到了一個錯誤的“安全”信號。使它們全部出巢。這是小海龜們陸陸續續的出來了,突然天空中飛來了很多食肉鳥,小海龜被食肉鳥一隻一隻的叼走了,儘管我們已經很努力的`挽回了幾十只,但是還有二十多隻被食肉鳥捉走,這是我們的內心非常愧疚。

這件事告訴我們,不要阻止動物的行為,不要傷害動物,當然,也不可以隨意的改變或破壞生態環境。否則如果自作聰明的用人類的思維,去改變動物的生存規則,就會事與願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