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專業資料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精選22篇)

欄目: 專業資料 / 發佈於: / 人氣:6.86K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

一、什麼是實習報告

實習報告是指各種人員實習期間需要撰寫的對實習期間的工作學習經歷進行描述的文本。它是應用寫作的重要文體之一。

二、工程地質實習報告(精選22篇)

接地氣的實習生活已經告一段落,這段時間裏,我們一定有不少啟發,這時候,最關鍵的實習報告怎麼能落下!但是實習報告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工程地質實習報告(精選22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1

一、實習目的

通過參觀實際建築,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建築文化、建築知識以及建築施工、建築材料的認識,鞏固和擴大所學理論知識,提高學習積極性。通過實習,瞭解建築工程施工工藝,熟悉房屋構造,瞭解建築材料的特性及應用。培養學生勞動的觀點,發揚理論聯繫實際的作風,為今後從事生產技術管理工作奠定基礎。

二、實習地點

1、廣西大學體育中心

是常用的鋼筋混凝土結構,並遵循大型公共建築的設計標準。樓梯能容納多人並排行走,能做到快速疏散人羣,並且坡道是無障礙設計。體育中心主樑與次樑佈置合理,且預埋電線和水管。在牆體的需要的位置佈置構造柱,以及在建築物中間部分設置伸縮縫。體育中心看台為大跨度施工的折線樑,能較好的滿足建築使用要求。

2、南南鋁廠

南南鋁廠大部分廠房為鋼結構,參觀順序遵循工廠的生產流水線。在大型工業廠房中,最常見的是吊車樑。鋁廠的結構形式為雙框鋼管和剛桁架的形式,所用鋼材為工字形型鋼,在滿足48m大跨度安裝吊車的同時,也形成了一個空曠的施工作業場地,在房頂設置的採光帶也很好的解決了建築的採光和通風的問題,且屋面使用的壓型鋼板能減輕屋面自重。需要注意的是,在吊車樑每隔一段距離需要佈置斜向柱,形成三角形狀,避免吊車慣性所產生的傾向力。且在屋面總部也要設置相應的斜向受力鋼索或型鋼。

3、南寧大橋與廣西體育中心

南寧大橋是大跨徑、曲線樑、非對稱外傾拱橋,南寧的標誌性建築。南寧大橋是典型的預應力混凝土大橋,橋墩是大體積的現澆混凝土,連接兩根巨型主樑,向外傾斜的主樑與橋面由鋼索連接,雖然增加了建築成本,卻實現了橋樑的建築美學特點,成為南寧市地標。

廣西體育中心是大型公共建築,包括體育場、體育館、游泳館以及網球館。主體育場棚頂是由鋼結構及混凝土構成,多曲線屋面形成了形狀對稱的兩片葉子。體育中心首要問題是人羣的疏散以及消防,所以,眾多的樓梯和樓道成為了體育中心的基礎建築。看台部分由斜向支撐構成,綜合運用空間結構。其用途也是多樣的,能承辦各類體育賽事以及演唱會。室內籃球館四周採用的是可消音的多孔材料,地板為有彈性的木地板,且通風和採光也較好。

4、南寧機場新航站樓

新航站樓總面積xxxx萬平方米,有32個機位,是主要由鋼結構組成的大型標誌性建築。新航站樓地處溶巖地質,採用樁基礎,個別基礎深度達到了70米,整體結構由xxxx15根樁支持。其四周傾斜10度且彎弧形狀的鎖屏牆不僅施工難度高,也是國內首創的施工技術,鎖屏牆與雙曲屋面形成了流線型的整體,增加了建築的美感。內部結構下部為鋼筋混凝土,33米跨度的魚腹樑截面中間大,兩側小,按照截面的彎矩增加截面高度,能有效節省材料。直徑2米的圓柱也是結構受力的關鍵。其牆體為砌塊磚,並間隔一定距離設置構造柱。上部結構是鋼結構。屋面採用壓型鋼板,加保温層,能防水,天窗是三角形和稜形組合,中間留縫採光,並且預留有排水溝。承載屋面的是空間鋼桁架結構,杆件由鋼球連接,形成鑄鋼結點,做成單元之後再進行安裝組合。整個屋面的是由Y字型的雙叉圓柱鋼進行承重,原理是上側荷載形成的彎矩形成自平衡,達到穩定狀態。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在設計位置佈置由基礎到屋面全程斷開的伸縮縫。

5、廣發重工廠房

該廠房由於有了一定的歷史,舊廠房區都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吊車樑是保留受拉壓翼緣的薄腹工字形樑,由工廠預製好後進行組裝。其屋架是桁架式屋架,有自重輕的特點,分受壓上杆與受拉下杆,相當於普通樑,承載的是鋼筋混凝土屋面板。同時在屋架頂部處佈置採光帶,達到採光節能目的。由於需要避免廠房的幾何可變,需要間隔一定位置在兩柱之間加柱間支撐,形成X型,穩固建築。同時,屋架也需要間隔一定位置佈置X形的受力鋼杆,兩相鄰屋架佈置一根受力鋼管,穩固屋架結構。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在某兩柱之間開了一個門,所以將這兩柱之間的樑設置為變截面高度的魚腹樑,達到節省材料的目的。大型廠房都需要使用吊車,不可避免的需要吊車樑,而設計一根承載吊車樑的柱子時,需要考慮四台吊車同時運動的受力荷載,並結合實際進行設計。

6、北部灣基地

北部灣基地是一個建築集羣,A區由51層辦公樓和8層的配套商業中心組成;B區由4棟16—26層的總部辦公樓和1棟15層的四星級商務酒店組成;C區由兩棟分別為22層和30層總部辦公樓以及一棟41層五星級酒店組成,並且包含了兩層的地下室。由於各部分建築存在高差,因此設置了一條800mm寬度的後澆帶,保證各建築的沉降均勻。在某一建築6層處,由眾多長工字鋼條伸出建築外,形成懸挑結構,用於支撐腳手架。而該建築在弧形處設置的樑為懸挑樑,並且下部使用斜樑進行支撐,可優化。需要注意的是,該建築羣使用的是深樁基礎,多用三角形和稜形截面,並且各樁之間使用鋼筋混凝土樑進行連接,達到整體性。

7、江南汽車城

江南汽車城還在建設基礎部分,是獨立的樁基礎,其樁數為500多根。在某些部分,由三個樁基礎外加布置的鋼筋網形成了一個成三角形面的三樁承台,並且各樁承台之間使用鋼筋進行連接,之後澆築混凝土。需要注意的是,江南汽車城設計為鋼結構建築,因此在佈置樁承台鋼筋網時,需要添加固定鋼柱的帶螺栓鋼筋。

綜合:在每個工地,必不可少的就是腳手架和塔吊。腳手架的安裝和塔吊的位置設置都需要工地人員的設計。腳手架是安裝在建築的外圍,現在多用的是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其特點是承載力大,裝拆方便,同時也較為經濟。塔吊位置的安裝需要經過規劃,能保證塔吊能將建築材料運輸到工地各處有需要的地方。

三、實習總結

經過這三天半的參觀實習,我對建築工程的現場施工和管理有了直觀地認識,增強了對所學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的感性認識。由課堂轉入工程實際,理論聯繫實際,將所學到的知識靈活運用到實際工程之中。所以,我的收穫是很大的,雖然還沒有參加工作,但是,我相信,通過這次的認識實習,對於我將來的學習工作將會有積極的作用。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2

本次實習為期一週,實習的主要目的是激發和提高學生土木工程和交通工程專業的熱情和興趣。實習包括課堂講解和實地考察兩部分。在課堂中,導師簡單講解實習內容及各種地質相關內容,在現場根據具體情況姚老師深入分析,精心講解,不僅使我們掌握了野外實習的基本要領,還使我們對課程理論知識有了感性認識並加以鞏固和深化。

本次實習我們利用羅盤在多處測量了巖石的走向、傾向和傾角,在這些過程中,我對羅盤功能的認識和操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此外,我還熟練了產狀三要素的各種表達方法——方向法、象限法和圖示法。地質實習本質就是研究各種地質情況,其中一大塊內容便是巖石和及其構成邊坡的工程地質問題,因此,此次實習最大的內容就是觀察各種巖石和分析其構成的邊坡情況。實習中我們幾乎每天都跟巖石和邊坡打交道,姚老師也花了大半部分的精力講解這部分的知識。

為期一週的地質實習很快的就結束了,通過這次實習,我不僅培養了對大自然的熱愛,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對地質科學的熱愛和興趣,而且還在實習的過程中加深了對地質知識的瞭解,尤其是工程地質學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概念的理解,從之前的感性認識昇華為如今的理性認識,這種質的飛躍,應該歸功於實踐的作用。

此外,在此次實習中我在導師身上學了不少的東西。體會最深的就是做事要認真、不能懈怠,更不能放棄,爬鼓山時,在導師的激勵下,我堅持下來了,所以要銘記:做事要認真,即使不喜歡的,也要努力去做,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抱負,讓自己造福於人類!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3

《地質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基礎學科,許多地質理論和知識都必須經過實踐的過程,才能加深我們對它的理解和認識。因此,地質學的野外實習是不可缺少的實踐環節。通過這次在昆明、武定、元謀地區的教學實踐活動,使我們有了一次理論聯繫實際的機會,使我對《地質學》的有關理論知識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對地層、構造、巖石、礦物等地質學基本概念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一、實習目的,任務和要求

(一)實習目的

通過實習,使我們進一步鞏固課堂上所學的地質學基礎理論知識。運用這些知識去觀察、研究、分析和判斷各種地質現象解決實際問題。培養我們理論聯繫實際,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鍛鍊我們吃苦耐勞,不畏艱險的地質精神。樹立熱愛專業以及勤奮學習的思想和決心。

(二)任務

1、在野外對各種內、外地質作用進行初步觀察分析,着重點是外力地質作用的觀察分析。

2、初步對三大類巖石、地質構造和礦產進行觀察認識,瞭解它們在自然界的分佈狀況。

3、學會地質羅盤的使用、手標本採集、地質現象觀察和描述記錄等野外地質工作的基本方法。

(三)要求

1、實習前認真學習實習指導書,做到心中有數,有條不紊。

2、實習中聽從老師安排,認真聽指導老師講解。

3、認真細緻觀察各種地質現象,作好記錄,多提問、多思考。

4、採集3~5塊有代表性的巖石、礦物或化石標本。

5、實習結束後,編寫一份地質實習報告。

二、實習的基本情況

(一)組織形式

以班為單位進行。每個班作為一個小組,由一名實習教師指導,組長和安全員協同老師工作,同時還有班主任負責學生生活、交通等管理。

(二)實習過程

本次實習地點為昆明、武定、元謀地區。時間為一週,具體安排如下:

第一天昆明西山

第二天上午由昆明至武定縣五孔橋;

下午芭蕉箐採礦場、雷鋼廠;

第三天上午人民渡至獅山石棉廠至獅山風景區;

下午由武定縣至元謀縣;

第四天上午元謀縣朱布超基性巖體;

下午元謀縣黃瓜園大橋;

第五天上午元謀縣德大大橋至那化大橋;

下午元謀縣彎堡土林;

第六天返回昆明。

三、任務完成情況

對各種內、外地質作用有了初步認識,如地質構造的識別、對風化作用及地表流水作用現象的認識等;對三大巖類能進行初步識別;能使用地質羅盤測巖體的產狀;採集了有代表性的巖石、礦物和化石標本並作了詳細的野外記錄。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4

本次實習地點主要分佈在南京幕府山、燕子磯、湯山、排山、棒槌山以及鎮江焦山所在的寧鎮山脈。

寧鎮山脈是江蘇省的主要山脈。長江中下游平原丘陵地帶南京、鎮江間的一條山系,略呈東西向向北突出的弧形山脈,位於長江南岸。西起南京市江寧區淳化鎮青龍山,經句容市、鎮江市丹徒區、鎮江市城區、丹陽市境內,東止武進縣孟河鎮黃山,綿延100公里。寧鎮山脈的地質構造是由震旦繫到三疊系巖層構成,經長期風化、侵蝕和斷裂活動,並伴有火成巖多次侵入噴出,最終形成破碎鏈狀山脈。山前和山間谷地廣泛掩覆第四紀下蜀系黃土。礦產有棲霞山鉛、鋅、錳礦,銅山鉬銅礦,巢風山鐵礦,湖山煤礦。寧鎮山脈是中國地質研究最早、最詳的山地之一,多種地層名稱皆出於此。

南京處於地層發育齊全的寧鎮山脈,從震旦繫到第四系均有出露。其中,蘇州地區花崗巖周圍,為泥盆紀的石英砂巖所圍繞,在西南及西部與花崗巖體相接觸處出現有二疊紀的砂頁巖。而南京地區山脈在西段多呈北東向,到終端逐漸轉向近東西向延伸;山脈大多為褶皺山,但已達到相當的剝蝕深度,“地形倒置”現象比較普遍;還有一些因巖層軟弱受侵蝕而形成的次生谷地。湯山,在南京麒麟門外湯山鎮西,距南京城約30公里。湯山地處寧鎮山脈西端,由小湯山、雷公山等7座近東西走向的山峯組成。我們在此地所觀察的是從寒武系的觀音台組到泥盆系的五通組。排山,臨近湯山,我們在此地所觀察的是從泥盆系的五通組與石灰系金陵組的地層分界線至二疊系的龍潭組。棒棰山,位於排山附近,我們在此地所觀察的是從三疊系的下青龍組至三疊系的上青龍組。以湯山地為中心,北至陡山,南至走家山,南起候家塘,東至湯山鎮一線的大致範圍稱為湯山地區。湯山地區又是一處古生代地層剖面寶庫。這裏古生代地層出露齊全,地質歷史時限長達3億年(距今5-2億年),由寒武系至三疊系地層組成,反映了一個完整的海陸變遷過程。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5

一、實習目的:

1)使理論聯繫實際,加深和鞏固課堂知識,提高在野外識別各種地質現象的能力同時增加感性認識,擴大視野,培養提高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鑑別和觀察常見的巖石,礦物特徵及工程性質。

3)學習運用羅盤儀器測巖石的走向、傾向和傾角。

4)瞭解三大巖石的形成過程,產生年代、結構、產狀、形成原因及現象以及流水的地質作用對巖石的影響和沖刷成河谷的過程。

5)瞭解地質構造的內容,實踐其現場的判斷方法。

二、實習內容:

地質概況:

區內出露的地層主要有下元古界寬坪羣和從中更新統到全新統的第四系。另外,還有少量第三系出露。該區出露的侵入巖包括酸性、基性和超基性巖,主要有花崗巖、輝長巖和輝石巖。該區位於北秦嶺加里東褶皺帶的北緣(黃邦強等,1984),寬坪羣具多期變形特徵。早期褶皺近東西向,呈同斜緊閉褶皺,局部出現平卧褶皺,發生軸面片理s1及腸狀褶皺、勾狀褶皺等,伴隨早期中基性脈巖侵入,為前寒武紀變形。中期褶皺也為近東西向,與早期褶皺樞紐交角不大。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6

一、實習目的:

本次實習是地質課程的野外認識實習,其目的旨在通過短期的野外實踐是同學們對地質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和特點有一個比較全面的、概括性的瞭解,鞏固和掌握地質科的基本內容和方法,初步具備分析、解決在實際工程中出現的簡單條件下的地址問題的能力,為以後的工作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主要目的有三:

(1)認識各類地質現象,瞭解華北地台基本地層層序。

(2)瞭解各種內外力地質作用。

(3)初步掌握一般的野外地質技能,從野外觀察、記錄、描述羅盤儀的使用。

此外,通過實習是同學們充分認識到地質實踐對於地質學科的重要性及其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從而逐步樹立艱苦奮鬥的思想作風和勇於探索的科學求實精神。

二、實習時間:

xxxx年xxx月xx日到xxxx年xx月xx日

三、實習地點:

秦皇島石門寨地質實習基地

四、人員組成:

五、實習路線:

亮甲山—潮水峪—山羊寨—石門寨—上莊坨—大石河—小傍水崖村—吳莊—花場峪

六、實習簡介:

1、實習區位置及交通

這次我們的實習區域在我國北方的不凍港所在的美麗的海濱城市—秦皇島市及撫寧縣、青龍縣境內,南起北戴河海濱秦皇島,北至花場峪、義院口,東起山海關,張崖子,西至瓦家山等地,總面積約為1xxxxK㎡。秦皇島市石門寨北方地質實習基地位於秦皇島市北28KM。該區自然地理位於燕山山脈東段,南臨華北平原和渤海灣,行政屬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縣石門寨鄉管轄。

實習區交通十分方便,(北)京——沈(陽)鐵路貫穿實習區南部,並有地方鐵路秦(皇島)——青(龍)線,能通往山區。公路以秦皇島市為中心,四通八達,客運可通省內的青龍、承德、平泉、灤縣、遷安、撫寧、興隆、昌黎、盧龍等地,省外可達遼寧綏中、建昌、咯左、凌源朝陽和天津等地。海運目前尚無客運,但新建的油港及煤港貨運從秦皇島港可同我國沿海各綱和世界各地。

2、實習區地形

實習區南鄰渤海,北依燕山、東接遼寧綏中、西與昌黎接壤,地處燕山山脈東段,北、東、西三面羣山懷抱,山脈接近南北走向延伸,地勢由北向南漸低,屬冀東北的中底山區和低山區,點為石湖山,海拔926米,最低點南部沿海地區,海拔僅0.8-5米。

3、實習區氣候

實習區屬温帶大陸季風性氣候,年平均氣温為10.1℃,一月份平均氣温為-5℃,七月份平均氣温為24.5℃,年平均降水量769mm,多集中在7-8月份,達全年降水量70%左右。全年無霜期179天。實習區因受海洋影響較大,氣候比較濕潤温和,海濱地帶夏季涼爽宜人,古為避暑勝地。

4、實習區水文情況:

實習區主要河流有大石河、湯河、北戴河,除大石河發源於青龍縣牛心山區以外,其他均源於撫寧縣北部山區,各河均為獨流水域,河源短、流急,流量隨季節變化教大,平均水深0.5米左右,洪期水深可達2-3米。燕山塞湖位於山海關城西北6KM山口處,在燕山腳下,是一個人工湖,於1994年建成,蓄水量為7000萬立方米。

5、實習區的經濟情況。

實習區工業非常發達,以秦皇島為中心,有造船、機械、建材、煤炭、紡織、食品加工等,山海關橋樑工廠,秦皇島耀華玻璃場在全國享有盛名。實習區農業,主要是北方乾旱的農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麥、高粱、穀子、紅薯等為主。山區盛產水果和藥材。實習區沿海產魚、蝦、蟹等,是我國北方主要水產基地之一。

6、實習去地形簡介

本實習區出露地層屬華北地台型(包括前古生界及古生界)。除較普通缺失中上奧陶統至下石炭統、下中三疊統、白堊系、第三系外,就華北型地層而言,該區地層出露較全,化石較豐富,各單位地層劃分標誌清楚,地層特徵具有一定代表性。全區範圍內所有出露的地層有元古界的青白口羣,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下奧陶統,上古生界的中石炭統至二疊,中生界的上三疊統至侏羅系、新生界的第四系。

七、實習內容:

1、地層:

本實習區出露地層屬華北地台型(包括前古生界及古生界)。除較普通缺失中上奧陶統至下石炭統、下中三疊統、白堊系、第三系外,就華北型地層而言,該區地層出露較全,化石較豐富,各單位地層劃分標誌清楚,地層特徵具有一定代表性。全區範圍內所有出露的地層有元古界的青白口羣,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下奧陶統,上古生界的中石炭統至二疊,中生界的上三疊統至侏羅系、新生界的第四系。

(一)元古界青白口羣

(1)龍山組

分佈於張崖子至東部落,南部雞冠山等地。由兩個沉積韻律組成。不整合於下元古代之前形成的綏中黃崗巖之上。主要是紫紅色、黃綠色、灰黑色及蛋清色等雜色頁巖,底部為砂巖。屬典型濱海相沉積,與下伏的綏中花崗巖呈沉積接觸關係。厚91米。

(2)景兒峪組

主要分佈在區內的`東部地區,出露剖面在李莊北溝,在黃土營村東也有出露。巖性由粗至細,由碎屑巖—粘土巖—碳酸巖,構成一個完整的韻律,具有海侵沉積的特點。與龍山組呈整合接觸關係。其分界標誌是其底部黃褐色或鐵鏽色的中細粒鐵質石英砂巖,其中含大量海綠石,其底部的中細粒長石石英淨砂巖具大型海成風暴波痕。本組地層屬濱海相至淺海相沉積。厚38m。

(二)寒武紀

(1)府君山組

(2)饅頭組

該組由於巖體的侵入破壞和構造破壞,出露零星,東部落的北部和西部都有出露,可作為標準剖面。本組上下界限明顯,與毛莊組的分界是以頂部的鮮紅色泥巖作為標誌層的。巖性特徵是鮮紅色泥巖、頁巖為主,頁巖中含石鹽假晶,並夾有白雲質灰巖。沒有發現可靠的化石依據。與下伏的府君山組呈平行不整合接觸;與上覆毛莊組為整合接觸。厚71m。

(3)毛莊組

(4)徐莊組

分佈較廣,東部落西剖面出露較好,化石十分豐富,本組地層上下界限清楚,可作為標準剖面。巖性為淺海相的黃綠色含雲母質粉砂巖,夾暗紫色粉砂巖、細砂巖和少量鮞狀灰巖透鏡體或扁豆體。含有三葉蟲化石。與下伏毛莊組的分界是以黃綠色粉砂巖與暗紫色粉砂巖互層為標誌。厚101m。

(5)張夏組

受到覆蓋和破壞較少,是寒武系地層在區內分佈最廣的地層之一,幾乎盆地周圍都有分佈,在揣莊北288高地以東的山脊上出露,是區內較好的標準剖面。下部為鮞狀灰巖夾黃綠色頁巖;上部以鮞狀灰巖為主,夾藻灰巖、泥質條帶灰巖。三葉蟲化石最豐富。本組與下伏地層為整合接觸。厚130m。

(6)崮山組

本組與張夏組在區內的分佈相仿,比較好的有288高地上的剖面,可為標準剖面。下部和上部都以紫色礫屑灰巖及紫色粉砂巖為主;中部則是灰色的灰巖與張夏組界限明顯,接觸部位兩者巖性差別很大。化石十分豐富,幾乎每層都可以採到。主要三葉蟲化石有:蝙蝠蟲未定種、帕氏蝴蝶蟲。厚102m。

(7)長山組

出露較好的剖面在揣莊北288高地,為標準剖面。巖性為紫色礫屑灰巖、粉砂巖與頁巖互層,夾有藻灰巖及生物碎灰巖。三葉蟲化石主要有:蒿里山蟲未定種、長山蟲未定種、狀氏蟲未定種。與下伏地層為整合接觸兩者分界清楚。本組在區內出露厚度較小,只有18m左右。

(8)鳳山組

本組分佈與崮山組、長山組相同,出露較好的揣莊北288高地可作為標準剖面。主要巖性為黃灰色泥灰巖夾礫屑泥灰巖。黃綠色鈣質頁巖及薄層狀泥質條帶狀灰巖。泥質成分增多,容易被風化,風化往往形成黃色土狀物。化石豐富三葉蟲化石垂直分帶明顯。礫屑形成小團塊,本組與下伏長山組為整合接觸,分界是以底部的青灰色礫屑泥灰巖為標誌層。厚92m。

(三)奧陶系

(1)冶裏組

分佈於區內東、西部,主要分佈在東部地區。出露較好的是在潮水峪至揣莊一帶。下部為灰色微晶質純灰巖夾少量礫屑灰巖及蟲孔狀灰巖;上部為灰色礫屑灰巖夾黃綠色頁巖。所產化石有三葉蟲、筆石、腕足類等。與下伏的鳳山組為整合接觸,其分層標誌是以灰色礫屑灰巖作為底界,此礫屑灰巖很薄,厚度不到0.5m,其上是純灰巖。厚125m。

(2)亮甲山組

位於石門寨亮甲山。屬淺海沉積。主要巖性是中厚層狀豹皮灰巖,下部夾少量礫屑灰巖和鈣質頁巖。含有頭足類、腹足類和蛇卷螺未定種等化石。與下伏冶裏組為整合接觸,分界以亮甲山底部的中厚層狀豹皮灰巖為標誌,風化後呈泥質條帶狀,局部含泥質結核。層厚118m。

(3)馬家溝組

本組分部與亮甲山組一致,以亮甲山及北部茶莊北山發育較好。屬淺海相沉積,較深水環境。本組巖性以白雲巖和白雲質灰巖為主,底部具微層理、含角礫、含燧石結核黃灰色白雲質灰巖。化石有:頭足類和腹足類。與下伏亮甲山組為整合接觸,界限十分明顯。白雲巖具"刀坎痕"。層厚101m。

(四)石炭系

(1)本溪組

中石炭本溪組在本區的東、西部分佈都很廣,發育和出露的是半壁店191高地、小王莊一帶發育較好,小王莊剖面可作為本區的標準剖面。有2—3個由陸相到海相的完整沉積韻律。本組巖性特徵與華北地區一致,是一套海陸交互相沉積。陸相粉砂巖中含植物化石:鱗木、科達、蘆木等。下部為鐵質砂巖、褐鐵礦和粘土巖,平行不整合與馬家溝組之上;上部為細砂巖、粉砂巖及頁巖,夾3—5層泥灰巖透鏡體。石門寨西門—瓦家山剖面地層厚度為70.7m。

(2)太原組

在半壁店、小王山一帶發育較好。本組巖性比較穩定以灰黑色砂巖含鐵質結核為主要特徵,夾少量煤線及灰巖透鏡體,由兩個韻律組成,是海陸交互相沉積。含植物化石:脈羊齒、鱗木,動物化石:網格長身貝、古尼羅蛤。與本溪組呈整合接觸,分界明顯,本組底部青灰色鐵質中細粒長石巖屑雜砂巖,具小型球狀風化。瓦家山剖面厚48m。

(五)二疊系

(1)山西組

主要分佈於東部黑山窯至曹山一帶,西部也有出露。有兩個韻律,第一個韻律含煤層,第二個韻律的頂部含鋁土礦。本組是區內重要的含煤地層,屬近海沼澤沉積。主要巖性為灰色、灰黑色中細粒長石巖屑雜砂巖,粉砂巖炭質頁巖及粘土巖。含植物化石:蘆木未定種、帶科達、纖細輪葉。與下伏太原組呈整合接觸關係。厚度變化較大,約在35m至60m。

(2)下石盒子組

分佈於黑山窯至石嶺一帶,西部有零星分佈。由三個韻律組成。屬湖泊相沉積。主要巖性為灰色中粗粒長石巖屑雜砂巖。含植物化石:多脈帶羊齒、山西帶羊齒、帶科達。層厚115m。

(3)上石盒子組

主要在黑山窯、歡喜嶺至大石河西側有出露。發育較好的剖面是歡喜嶺,可作為標準剖面。巖性特徵以河流相的灰白色中厚層狀含礫粗粒長石淨砂巖為主,夾極度少量紫色細粒砂巖及粉砂巖。本組未獲得化石資料。與下伏下石盒子組為整合接觸關係。層厚72m。

(4)石千峯組

最初的命名地點在山西省太原市西25km的石千峯。本組是二疊系最上一個組。出露較好的剖面是歡喜嶺至瓦家山一帶,可作為標準剖面。主要巖性是一套河流相的紫色巖層,包括粉砂巖、泥巖、夾少量礫巖、粗至中細粒淨砂巖和雜砂巖。含植物化石:太原帶羊齒、尖頭輪葉、朝鮮羽羊齒。與下伏上石盒子組為整合接觸關係,兩者可以從顏色上區分。厚150m以上。

2、巖石:

(1)巖漿巖

①花崗巖

出露於東部張崖子村附近,或西南部雞冠山下,沉積不整合在馬嶺組石英砂巖之下。巖石為肉紅或灰白色,但巖體分佈很不均勻,結構構造變化很大。西部花廠峪至温泉堡一帶的花崗巖,根據接觸關係和同位素年齡,屬於中生代晚期侵入的花崗巖。巖體很大,呈肉紅色,由正長石、斜長石、石英和少量黑雲母組成,具中細粒顯基斑狀結構,所以稱中細粒斑狀花崗巖。

②花崗斑巖

出露於石嶺東南等地,呈細粒基質的斑狀結構,巖牆狀產出,侵入在晚寒武世至中奧陶世的地層中,常見被基質熔蝕的鉀長石和石英斑晶,潮水峪村西有一寬達5m以上的花崗斑巖牆。

③灰綠巖

亮甲山採石場比較集中,巖石呈暗綠色,細均粒結構,具典型輝長結構,部分輝石已綠泥石化和硅酸鹽化。

④閃長玢巖

分佈於潮水峪村西北,砂鍋店東等地,呈巖牆狀產出,隱基斑狀結構,斑晶主要是斜長石,有時含角閃石較多,有的基質中含少量石英,有的可見球粒結構和流線結構等。

⑤安山巖

分佈於柳江向斜核部的中侏羅統地層中,類型相當豐富,有玄武安山巖、輝石安山巖、角閃安山巖、閃輝安山巖、斜長安山巖、粗安山巖和英安山巖等。絕大多數都具隱基斑狀結構。顏色以灰綠色為主,少數為暗紫紅色,一般都呈塊狀構造,少數有氣孔構造和杏仁構造。

(2)沉積巖

①含海綠石的石英砂巖

位於張崖子的青白口羣龍山組含有表面被風化成黃褐色內部為灰白色的中粗粒石英淨砂巖,淺海相沉積,含海綠石和少量雲母。

②純灰巖

以方解石為主要成分的巖石,灰黑色、性脆,硬度不大,小刀能划動。本次在石門寨觀察到的亮甲山組純灰巖含有礫屑,為盆地內生成的隱晶灰巖或微晶泥巖碎屑。

③豹皮狀灰巖

主要分佈於亮甲山組地層內。花斑由白雲巖組成,呈淺黃色或褐黃色,與周圍灰色或深灰色灰質組分界線明顯,特別是那些花斑狀似蟲孔的,兩者界限平直。巖石風化面上,常有蟲孔和花斑共生,是豹皮灰巖的標誌。

④含微層理的白雲質灰巖

分佈於下寒武統府君山組地層內,張崖子一帶發育較好。花斑僅限於一定層位層巖內,與巖層層面無切割關係,説明交代作用是在成巖階段完成的。層內構造均勻,形成於淺海深水環境。

(3)變質巖

斷層角礫巖又稱壓碎角礫巖、構造角礫巖。是巖石因構造作用發生破碎所形成的角礫狀巖石,角礫大小不等,具稜角,巖性與斷層兩側巖石相同,並被成分相同的微細碎屑及後生作用水溶液中的物質所膠結。

3、地質構造:

(一)工作區的構造位置

本區位於燕山沉降帶東段,山海關隆起的東南邊緣,又因現代燕山隆起與渤海拗陷的過渡帶以及燕山山脈由東西轉轉向北東向的肘狀部位,應力比較集中,故新、老構造均比較發育。據地礦部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資料,本區斷裂構造發育,其中以

NNE向斷裂最為發育,其次為NW向斷裂、NE--NEE向斷裂和EW向斷裂,此外,在山海關之北尚發育有環狀斷裂。

(二)構造概況

本區出露地層屬華北地台型(包括前古生界及古生界),而侏羅系屬太平洋火山活動帶

,除普遍缺失中奧陶統至下石炭統,三疊系,白堊系及第三系之外,其他時代地層發育良好

,出露較全,各地層單位劃分標誌明顯,化石豐富,很具有代表性,全區範圍內出露的地層有上元古界青白口系,下古生界寒武系,下奧陶統,上古生界中石炭統,二疊系,中生界侏羅系以及新生界第四系。

上古生界青白口系龍山組以角度不整合沉積在綏中花崗巖上,標誌着華北地台經歷了劇烈的呂梁運動,結束了早元古代地槽發展階段,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地質發展階段。

新生代時期有明顯的上升運動,全區遭受剝蝕,第三紀末因氣候較熱,有紅色土形成,其後繼續上升.但南部的海岸區則下沉,遭受海侵。因此,山區河谷內有階地形成,並普遍向南,即向海洋方向傾斜。至第四紀末,海水有一定撤退,因而在山海關至秦皇島一帶的海岸上遺田有礫石堤,並且有海蝕台出露水面。

(三)主要斷裂構造描述

(1)潮水峪斷層

在潮水峪一帶,斷層走向Nxxxx°E,傾向東南(實際上傾向為東西向擺動)。上盤為鳳山組泥質條帶狀灰巖;下盤為冶裏組厚層灰巖。斷層面無論在傾斜方向上,還是在走向方向上均表現為舒緩波狀。斷面上鏡面,垂直擦痕,階步以及斷裂帶內擠壓透鏡體等特徵明顯。此斷崖為一個平移斷層的一盤,其另一盤因風化剝蝕基本看不到了(腳下所踩的),此斷層是冶裏組灰巖,存在明顯的橫豎擦痕和鏡面,此斷層先平移後產生正斷層,其產狀與亮甲山的產狀基本一致。在潮水峪村斷崖東是斷層的另一盤的一部分,含明顯的斷層角礫巖與粉沙巖還有明顯的橫豎擦痕,但產狀和亮甲山的產狀不一致,所以説可能是另一盤。在亮甲山的馬家溝組也有一個小斷層有明顯的擦痕。

(2)雞冠山

①沿途見肉紅色綏中花崗巖,見一大型出露巖石剖面為典型的沉積交錯層理,屬震旦紀原古界頂部,主要成分為石英砂巖,上下呈水平層理,中間呈交錯層理,存在黑色紋理的磁鐵礦。

見含有泥質的夾層,反映了濱海地區沉積環境的變化,影響生物生長環境,不反映氣候變化,地質條件,也不能作為時代劃分的依據

②典型底礫巖:下部為底礫巖(石英),抗風化能力強,為陸相沉積,中間為含有礫石英砂巖,上部為石英粗砂巖,再往上為石英細砂巖(沉積規律:由上至下逐漸變細),中上部是海相沉積,沒有形成完整的泥質韻律。

成因:由於風化和河流搬運作用,最終沉積.由下至上巖石由粗到細,底礫巖體原本膠結在一起,膠結物為二氧化硅和少量的鐵,後來整個底礫巖體出現正斷層,導致與上部底礫巖體出現高度差。

③正斷層:發生斷層時,相對上升的下盤經過風化侵蝕,使得出露地表的巖石被風化磨圓,造成斷層兩盤高差不大,斷層成層性好.由於形成時間短,故成層理,若形成時間長,則為不整合面。傾向:243度

傾角:48度。

波痕:為鐵質石英砂巖,內含海綠石,對稱性好,波痕比較寬大,波長相等,反映了濱海沉積環境.推斷當時海底波動較大,水深較淺,波痕延伸方向與海岸線平行。

⑤地塹谷在雞冠山與大平台問的河谷中,由於幾條正斷層的影響,兩側青白口系下馬嶺組石英砂巖相對上升,中間石英砂巖下降。斷層面近於南北走向,傾角較大,河谷東側斷層面西傾,河谷西側斷層面向東傾,成一地塹構造,河谷本身位於地塹構造的中心部位。

4、地質作用:

(一)風化作用:指巖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由於温度變化、水及水溶液的作用、大氣及生物等的作用下發生的機械崩解及化學變化過程。風化作用一般分三類:物理風化、化學風化和生物風化作用。

(1)物理風化作用:在温度的變化下,表層與內部受熱不均,產生膨脹與收縮,長期作用結果使巖石發生崩解破碎。

(2)化學風化作用:巖石中的礦物成分在氧、二氧化碳以及水的作用下,常常發生化學分解作用,產生新的物質。這些物質有的被水溶解,隨水流失,有的屬不溶解物質殘留在原地。

(3)生物風化作用:植物根素的生長,洞穴動物的活動、植物體死亡後分解形成的腐植酸對巖石的分解都可以改變巖石的狀態與成分。

(二)河流作用:河流地質作用分為侵蝕作用、搬運作用和沉積作用。

河流沉積作用主要發生在河流入海、入湖和支流入幹流處,或在河流的中下游,以及河曲的凸岸。但大部分都沉積在海洋和湖泊裏。河谷沉積只佔搬運物質的少部分,而且多是暫時性沉積,很容易被再次侵蝕和搬運。

(1)侵蝕作用:河流的侵蝕作用包括機械侵蝕和化學侵蝕兩種。河流侵蝕一方面向下沖刷切割河牀,稱為下蝕作用。另一方面,河水以自身動力以及挾帶的砂石對河牀兩側的谷坡進行破壞的作用稱為側向侵蝕,而河流化學侵蝕只是在可溶巖地區比較明顯,沒有機械侵蝕那麼普遍。

(2)搬運作用:河水在流動過程中,搬運着河流自身侵蝕的和谷坡上崩塌、沖刷下來的物質。其中,大部分是機械碎屑物,少部分為溶解於水中的各種化合物。前者稱為機械搬運,後者稱為化學搬運。河流機械搬運量與河流的流量、流速有關,還與流域內自然地理地質條件有關。

(3)沉積作用:當河牀的坡度減小,或搬運物質增加,而引起流速變慢時,則使河流的搬運能力降低,河水挾帶的碎屑物便逐漸沉積下來,形成層狀的沖積物,稱為沉積作用。

(三)巖漿作用

:巖漿巖是由巖漿凝結形成的巖石,約佔地殼總體積的65。巖漿是在地殼深處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揮發組分的高温粘稠的硅酸鹽熔漿流體,是形成各種巖漿巖和巖漿礦牀的母體。巖漿的發生、運移、聚集、變化及冷凝成巖的全部過程,稱為巖漿作用。巖漿作用主要有兩種方式:

(1)巖漿侵入活動→侵入巖。巖漿巖主要有侵入和噴出兩種產出情況。侵入在地殼一定深度上的巖漿經緩慢冷卻而形成的巖石,稱為侵入巖。

(2)火山活動或噴出活動→噴出巖(火山巖)在巖漿從上地幔或地殼深處沿着一定的通道上升到地殼形成侵入巖或噴出到地表形成噴出巖的過程中,由於温度、壓力等物理化學條件的改變,巖漿的性質、化學成分、礦物成分也隨之不斷地變化,因此,在自然界中形成的巖漿巖是多種多樣、千變萬化的,如基性巖、中性巖、酸性巖,還有鹼性巖、碳酸鹽巖等巖類,也充分説明了巖漿成分的複雜

八、實習總結:

短短五天的野外實習很快結束了,我們從中學到了不少東西。增加我們對工程地質學這門課程的認識,瞭解了工程地質對實際工程建設的重要性。本次實習親眼見到了很多課本中描述過的地質構造以及巖石,學會了羅盤的使用方法,練習了利用地形圖使用後方交會法確定自己的位置,練習了通過讀地質圖來判斷當地巖層的年代、產狀等,深刻地感受了僅有課本上的知識是不夠的,還要通過實踐才能真正地將知識化為己用。本次實習真的收穫了很多,感謝兩位老師一路辛苦的教導。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7

1、實習概況:

xxxx年10月,我們土木工程專業進行了工程地質實習,工程地質實習是整個工程地質學教學中十分重要的實踐環節,使學生在課程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對基本地質現象的野外實地考察和現場實踐,獲得感性知識並鞏固和深化課程理論,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為畢業以後的設計、施工中應用有關地質資料打下一定的基礎。

2、實習目的

理解基本的地址概念,瞭解基本知識,學會基本技能。通過簡短的野外地址實習,鞏固學過的《工程地質》內容,加深對課程有關內容的理解;此外,通過實習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陶冶情操,提高隨地址科學的興趣:同時充分認識到地質實踐對地質科學的重要性。同時,培養學生吃苦耐勞、艱苦努力、遵守紀律、團結協作等優良品質和增強集體觀念,掌握實地操作技能和編寫實習報告的能力,總結此次實習與我們所學專業的聯繫。

3、實習內容:

昌樂火山口

昌樂火山口,距今1800萬年是新生代第三紀玄武巖火山口。火山口呈圓錐形,石頭呈紅褐色,氣勢極為壯觀,數萬根六稜石柱,由山底到山頂,直插雲天。

此火山口是火山筒內充填的玄武巖栓,經過多年的長期風化剝蝕,被剝露出地面,巖栓柱狀節理髮育,呈輻射狀,向上收斂,向下散開,形象地記錄了當時火山噴發的自然景觀,展示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據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考證認定,該火山口為第三紀玄武巖火山口,距今約1800多萬年,它的發現,對地求物理和地震科學研究都有很大參考介值。一色的紅褐圓稜柱石,豎指蒼天,凡經開鑿者皆顯露出明顯的噴發紋理,表明其成因於火山噴發,近百平方公里內的幾十座山包構成了蔚為壯觀的遠古火山羣。

山東山旺國家地質公園

山東山旺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山東省臨朐縣城東約22公里處,面積約13平方公里。地質公園地處魯中隆起區中的臨朐凹陷,公園內總體由兩個次級小盆地組成,即解家河盆地和包家河盆地,其外圍均為由玄武巖組成的低山丘陵,地形起伏較大。為季節性河流。地質公園以聞名世界的山旺古生物化石及反映其形成環境的火山地貌為特色。

公園內各種地質遺蹟豐富,一是第三紀中新世時期距今1800萬年山旺瑪珥湖沉積巖層(科學上劃分為山旺組地層---硅藻土),沉積厚度25米左右,具有標準的層型剖面,現已成為國際上中新世生物建階的重要依據。由於層薄如紙,稍加風化即層層翹起,宛若書頁,被古人形象地比喻為"萬卷書"。大量古生物化石含在其中。尤其是山旺地層層型剖面所處位置,是由早期的牛山組玄武巖、第三紀中新世時期湖相沉積巖(山旺組)、第四紀黃土和晚期的火山巖浸入等地質現象組合而成。二是新生代時期(距今xx萬年)火山作用形成的古火山錐、熔巖流動特徵等各種火山地質現象,如黃山、堯山、擦馬山、靈山等都是典型的古火山口,因此亦是研究新生代火山巖區的理想場所。特別是擦馬山玄武巖柱狀節理,直徑近於80cm,規模宏大,氣勢壯觀。堯山西側,火山作用形成了高高的台地,經長時間風化剝蝕,形成了自然景觀,人們稱之為"石樓"。

山旺組地層中的化石,形成於距今1800萬年的第三紀中新世時期。目前已發現的動、植物化石有10幾個門類700多種,其中大部分是已絕滅的物種。植物化石包括真菌、硅藻、苔蘚、蕨類、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及藻類。動物化石有昆蟲、魚、兩棲、爬行、鳥及哺乳動物。特別是山旺山東鳥、齊魯泰山鳥等鳥類化石的發現,填補了中新世時期的空白,山旺成為我國鳥化石豐富的產地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發現鹿類化石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化石產地。新發現的帶胚胎的犀牛化石是世界上的,在國際學術界引起了轟動。植物化石枝葉最多,花、果實和種子也保存得非常完美。

山旺古生物化石主要保存於中新世山旺組硅藻土層中(距今約1千4百萬年),其種類之多、保存之完整為世界罕見,目前已發現的化石有十幾個門類600多種。動物化石包括昆蟲、魚、蜘蛛、兩棲、爬行、鳥及哺乳動物。昆蟲化石翅脈清晰,保存完整,有的還保留絢麗的色彩,已研究鑑定的有11目46科100屬182種。山旺鳥類化石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完整鳥化石最豐富的產地,三角遠古鹿化石和東方祖熊化石是世界上中新世該化石保存最完整的標本。植物化石有苔蘚、蕨類、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及藻類。除100種藻類外,其它植物有46科98屬143種。它們在世界上研究古生態、古氣候、動植物演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被中外專家譽為研究中新世的“綜合實驗室”。

山東地下大峽谷

高峽深澗,鬼斧神工。飛瀑流泉,濺玉噴珠。天賦幻境,兆年孕育。暗河漂流,驚險刺激。管軌滑道,激越航程。江北溶洞,魅力所在。

山東地下大峽谷位於沂水縣城西南8公里龍崗山下,是一座風貌奇特的溶洞王國,洞體長度6100米,是江北第一長洞,中國特大型溶洞之一。洞穴沿290-3xxxx度方向延伸,由一條西北/東南走向的巨大喀斯特裂隙發育而成,形成於約0.65億年至2.3億年前。

特點:

一、氣勢雄偉壯麗,峽谷深切近百米、兩壁如削、寬處百餘米、窄處僅可容身,成具體而微之地下三峽。洞內有一河、九泉、九宮、十二瀑、十二峽等景觀100餘處,構成了一幅氣勢恢宏的洞中峽谷雄奇畫卷,令人歎為觀止。

二、地下暗河漫長而曲折,水量充沛,四季長流,地下河瀑布十分壯觀,在我國北方溶洞內實屬罕見。

三、利用暗河水勢開發的1000米漂流項目,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記錄總部認證為“中國最長的溶洞漂流”項目。漂流道的設計充分體現了溶洞內的幽深莫測,起伏高下,波激浪湧,抑揚頓挫的特點。將地下河漂流的原生野始,驚險刺激演繹的淋漓盡致。

4、實習總結:

短短一天野外實習很快結束了,不過我們從中實在學到了不少東西,在實習過程中能把所學的知識靈活的理解。增加我們對工程地質學這門課程新的認識。實際觀察到各種地理特徵。本次實習令我們加深了對地質學的瞭解,更深刻認識到了學習地質的意義,鞏固了學習成果,體會到“學以致用”的道。知識從感性認訓昇華到了理性認識,從抽象變得具體起來,我學習到了很多書上沒有的東西,瞭解了工程地質對實際工程建設的重要性。在這裏深深的感謝老師在的認真指導。

在實習中學會了一定的觀察地質地貌的方法要領和細節。例如,出外實習要對考察對象做一定的瞭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內容,注意研究的方法,一些考察的細節,充分認識到地質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艱苦性,激發了我們自己考察地理和各地典型地質地貌的興趣。同時,懂得和組成員合作的重要性。這些都將對我們日後的學習乃至工作起到積極的作用。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8

一、實習區域概況:

皇島

二、實習的主要內容:

㈠張家口—北戴河沿途:

⒈地形變化:冀西北間山盆地—山前平原—濱海平原。

⒉業生產特點:一年一熟—一年兩熟。

⒊民建築:均坐北朝南但張家口房屋北無門窗,而秦皇島的則南北均有門。

㈡鷹角石下海灘上:

⒈岬角、海灣的侵蝕、堆積:山海關—北戴河間海岸形態為岬灣相間狀。受波浪折射作用,岬角處波能匯聚受到侵蝕,海灣處波能副散形成堆積。鷹角石所在處為岬角,其由花崗偉晶巖脈組成,抗侵蝕能力強,形成突出的岬角。

⒉海蝕、海蝕崖、海蝕平台:在海水與海岸巖石相交接的地帶,致使巖石沿節理及抗蝕性弱的部位發育成凹槽而形成海蝕_。由於海蝕_的發展,上部巖體懸空、墜落,形成陡峻的海蝕崖。由此可見,海蝕崖的形成過程實際上就是海岸的後退過程。在海蝕崖後退的同時,在其前方留下一個向海微傾的基巖平台,稱海蝕平台。

⒊波浪在淺水區的變形:迎水坡平緩,背水坡陡。

⒋波痕性質:屬於流水波痕,形態不均勻,在潛水沉積環境下形成。

⒌巖石的三維節理:此處的巖石節理較發育,其橫向、縱向、斜向三方面節理共同發育,三向節理相交處的巖石脆弱,加劇了巖石遭受侵蝕的程度,為形成海蝕地貌提供了有利條件。

㈢雞冠山:

⒈雞冠山東南坡中部:早元古代綏中花崗巖的巖性特徵為酸性巖漿巖,呈深成的巖基侵入體,屬下元古界前的產物,為肉紅或灰白色,等粒結構。主要礦物有鉀長石(肉紅色)、斜長石(灰白色)、石英(透明狀)、角閃石、黑雲母(黑而薄)等。

⒉雞冠山東南坡近頂處:晚元古代青白口系景兒峪組與下伏綏中花崗巖的接觸面處有很明顯的界線,並且是個較平緩的接觸面,兩者並沒有參差不齊或相互穿插的現象。花崗巖體中未發現上覆巖層的俘虜體存在。發育在下面的巖石中的節理也沒有延伸到上覆巖層中去;下伏花崗巖其近接觸面處和遠離接觸面處巖石特徵有明顯的變化,特別是在巖體的表面產生高嶺土化、綠泥石化等,説明花崗巖體已遭受變質作用;上覆沉積巖未見有變質或任何烘烤現象。底部還有很薄層的小角礫巖,碎塊的主要成分卻是下伏巖體表面的產物。由此判斷其接觸類型為沉積接觸。

⒊雞冠山頂採石場:

⑴晚元古代景兒峪組巖性特徵:本組的主要巖性特徵是石英砂巖。其新鮮面呈灰白色,風化面為黃褐色,並帶鐵鏽色,石英含量很高,含有一定量的鉀長石,淺綠色海綠石礦物往往肉眼可見。中細粒結構。其底部含少量礫石及小角礫。下粗上細的巖性變化反映了當時的海侵沉積環境。

⑵浪成波痕構造:浪成波痕形態對稱,波峯尖鋭,波谷圓滑,形成於靜水條件。

⒋雞冠山北側懸崖邊:

⑴地塹的構造特徵及地貌表現:該地塹由三組傾向相向的正斷層形成。大平台與雞冠山的巖性組成是一致的,即上部為景兒峪組石英砂巖,下伏綏中花崗巖。前者抗風化能力強,後者抗風化能力弱,致使斷面的上下坡度出現不一致,石英砂巖形成陡崖,綏中花崗巖形成緩坡。地塹構造在地貌上表現為谷地形態,稱地塹谷。

⑵斷層崖的形態特徵:我們看到的斷層崖是剝蝕後退的陡崖,而並非原來的斷層面。斷層面一般來説應為直線形,但由於後期溝谷的發展,常使斷層崖在不同部位產生差異性後退。溝谷處後退快,崖面內凹,溝間部位後退相對緩慢,斷層崖外凸,這樣就使原來直線形的斷層崖變得彎彎曲曲。

⑶方山與單面山:通過觀察大平台與雞冠山的巖層為水平巖層故其屬於方山。

㈣石門寨:

⒈石門寨西門外xxxx0米小採石坑:通過觀察奧陶統冶裏組頂部的小斷層,在確定斷層面後我們發現其上盤巖層相對下降,下盤相對上升,故判斷其為正斷層。

⒉石門寨養雞場北小溝:下覆的下奧陶統亮甲山組為豹皮石灰巖,為中厚層石灰巖,上覆的中石炭統本溪組的一套粉砂巖、頁巖.此處巖層露頭不好,只是分界線不明顯,從區域上看二者接觸關係應為假整合接觸。

⒊百印台北100米處探槽西口:⑴接觸關係:中石炭統本溪組巖性為細砂巖粉砂巖,顆粒細;上石炭太原組巖性為長石石英砂巖,粗砂結構,顆粒相對較粗。二者接觸面上下的兩層巖層相互平行,接觸面產狀緻密,巖層沉積沒有間斷,故屬於整合接觸。⑵巖性特徵:本溪組下部主要以細砂巖、粉砂巖為主,上部則為細砂巖、粉砂巖夾泥質灰巖透鏡體,底部含鋁土質粘土巖,整套地層中巖石的顏色以深灰色、灰褐色為主。太原組底部巖性為長石石英砂巖,顏色為淺灰,礦物主要成分為石英、長石、巖屑砂粒、泥基質。粗砂結構,塊狀結構。其沉積環境變化方向為從南向北侵入。

⒋百印台西南100米處:太原組長石石英砂巖的巖性特徵及球狀風化現象:太原組的地層是伴隨海退過程形成的。受地殼抬升的影響,具有層次構造的長石石英砂巖突出於地表,因太陽輻射熱量的晝夜和季節變化,使地表巖石產生膨脹和收縮,並且巖石表層和內部冷縮有差異,致使巖石表層和內部產生了裂隙,並一層一層地剝落下來,這種作用就是物理風化作用。但這種風化作用,巖石突出的尖角部分三面遭受風化,速度最快;而稜處的兩面風化次之;面上風化最慢。這樣開始不規則的巖塊逐漸會趨於近圓狀或橢圓狀。之後風化速度各處基本一致,產生均勻的同心圓式的層狀剝落。這種現象稱之為球狀風化。

㈤上莊砣與小傍水崖間的石河河流階地上:

彎曲河岸凹岸和凸岸的地貌特徵:此處為石河河谷的一個彎曲河段。由於河流橫向環流的作用,凹岸形成陡崖,凸岸發育了河漫灘,河谷橫剖面呈不對稱狀。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9

一、實習位置、交通、地貌概況

實習位置:實習地點位於北碚嘉陵江觀音峽左岸水北公路朝陽橋至屋基村段,渝碚公路沿峽谷右岸通過。

交通:東南距牛角沱車站約35公里,西北距北碚車站2公里。而從學校乘校車出發,經由收費站上重慶主城區外環高速,最終抵達北碚實習地點,其中乘車大約需要1個小時。因而交通還是比較便利快捷。

地貌概況:實習地區屬低山峽谷地貌,地貌初始行程時間是中生代末四川運動。地貌受巖性及構造控制,觀音峽的低山位於背斜軸部,高處海拔800~850米,頂部較為平坦,是一古老的夷平面,兩翼山坡由於巖性影響,硬質巖石凸起,軟質巖石凹下,灰巖處溶溝、石芽、溶洞、溶槽等發育。在山頂與山頂之間常形成背斜張裂帶埡口。

嘉陵江由北西320度向南東140度方向深切橫穿背斜,兩岸巖石高聳,氣勢磅礴,相對高度差達600米(海拔850~165米)。

河谷谷坡陡峻,河牀寬僅100米,有一級較窄的高出枯水面約30米的基巖階地(公路所在處)。

二、地層巖性、構造特徵

(一)地層巖性

實習區出露最老地層為二疊系上統長興組,而在公路上可見到地層是三疊系下統飛仙關組、嘉陵江組,三疊系中統雷口坡組,三疊繫上統須家河組,在山坡及河谷中有第四系分佈(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1.二疊系長統長興組(cP2)

灰色厚層一塊狀含燧石團塊灰巖,錘擊後有臭雞蛋味,含腕足類、瓣鰓類化石。僅在白廟子大橋公路下江邊可見。

2.三疊系(T)

(1)三疊系下統飛仙關組(fT1)紫紅色——暗紫紅色泥灰巖、泥巖、頁巖,夾有青灰色、紫紅色灰巖,自下部向上頁巖厚度增加。

厚度400~500米。

(2)三疊系下統嘉陵江組(jT

1)以石灰巖為主。底部是灰——深灰色,薄——中厚層狀砂巖,中上部灰巖中夾有米黃色白雲質灰巖

及灰色角礫狀灰巖及泥灰色。厚度500~600米。

(3)三疊系中統雷口坡組(lT

2)以泥灰巖為主,夾泥巖,地表因風化作用多呈泥狀。厚度小於10米。

(4)三疊繫上統須家河組(xjT

3)灰白——棕黃色、厚色一塊狀,中一組粒長石石英砂巖夾頁巖和煤。

3.第四系(Q)殘積、坡積、沖積物。

(二)構造特徵

1.褶皺

觀音峽背斜屬川東南弧型構造帶華鎣山複式帚狀褶皺帶中南延最長之長軸背斜。自三江壩南延橫穿

嘉陵江,經中梁山,終於長江貓兒峽,延長約150餘公里,實習區是在橫穿嘉陵江部分的一小段。但該

背斜由於風華侵蝕等外力作用嚴重,背斜樞紐並未形成山頂,而是變成了埡口。

實習區的背斜(觀音峽背斜一部分)軸線10~15度,西北翼陡(傾向300~305度,傾角60~80度),東南翼緩(傾向100~105度,傾角30~35度)。通過實際測量,屋基村段的石英砂巖傾向大致為140度,傾角是40度。

2.斷層

實習區內有斷層分佈,主要分佈在背斜軸部和翼部,其中軸部由於地層產狀亂,垮塌嚴重加之修建了擋牆,所以出露不好。但在兩翼可以見到一些小斷層,如在甘硐子一帶小斷層還是比較發育的。由於沿着斷層面可以看見上盤的下端巖石大致是傾向下的,所以上盤上升,此斷層為逆斷層。但這

個斷層的形成並不是由於大型的地質運動所引起的,原因是這個斷層面兩端並不是無限延伸,切斷山體的。

(三)地下水

區內可見到上層滯水、潛水、承壓水、孔隙水、裂隙水、巖溶水,以及地下暗河。

(四)不良地質現象

在渝碚公路三溪口——施實樑可見到滑坡,在長生橋可見到垮塌現象。

三、實習收穫和體會

通過此次工程地質野外實習,我學到了很多在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比如巖石的巖性、產狀、結構構造,以及層理層面等等特徵,有了初步的瞭解和加深。

在以前的課本理論學習中,老師講巖層的產狀時,拿出一個地質羅盤,告訴我們怎麼測巖層的走向、傾向、傾角。雖然聽的時候知道怎麼測,但到了實際的情況,看到實習地點裏的很多巖石,拿着手裏的羅盤,就變得手忙腳亂了。最後通過老師的指導,和自己慢慢地理解,終於成功測出了巖層的產狀,並掌握了羅盤的使用。

同時,在這次實習中,我認識了石灰巖、泥巖、泥灰巖、石英砂巖、頁巖等等許多的巖石,以及造巖礦物。雖然無論是在課堂中,老師的講解,還是實驗中,我們觀察了巖石的手標本,但是畢竟現實與實驗還是有所差距,面對由各種巖石組成的山坡,突然感覺所學知識變得不適用了,分辨不出這是什麼巖石,這是什麼構造,還有出露地層的情況。但在老師的耐心細緻的講解下,逐漸有了認識,並且得到了掌握,加深了對知識的印象,讓我受益匪淺。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10

第一章:緒言

(1)實習地區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狀況

少華山自然地理概況:少華山山勢主體呈現為中細蜂腰形。腰部為巖漿侵入的火成巖、變質巖構造,即屬於太白、華陽巖基組成的秦嶺主體東秦嶺位於華北板塊與揚子板塊之間的拼合帶———秦嶺造山帶的東段。該區構造巖漿活動強烈。少華山區的巖石大部分為玄武巖和花崗巖等火成巖,同時又有少數的沉積巖和變質巖。其褶皺形態多樣斷層形式多樣其中南坡嚴重北坡稍好。其中的植被多為温帶落葉及闊葉林。

(2)實習任務

①掌握野外觀察,描述巖石的一般方法,觀察描述實習區域常見巖石的物質組成,結構,構造特點。

②觀察少華山地貌及地理現象:河流山體特徵。

③觀察巖層產狀要素,褶皺和節理。

④使用地質羅盤測巖層產狀。

(3)實習目的

通過野外實習,一方面使我們獲得實習區基本地理現象的感性認識。另一方面,使我們在野外工作方法和技能方面受到初步訓練,培養和提高我們觀察分析野外地理現象的特點。

(4)實習工具:

鐵錘、地質羅盤、放大鏡。

(5)實習要求

認真觀察地理現象,實習期間大膽細心。合理使用測量儀器,要有科學嚴謹的實習精神。野外注意安全,進入山區注意防火事宜。

(6)實習地點:陝西省渭南市華縣境內少華山,

第二章:巖石。

少華山由於是火山噴發而形成的,所以那裏的巖石多以火成巖為主,其中白色花崗最常見,也有肉紅色的花崗巖,少華山區的巖石主要為玄武巖和花崗巖等火成巖。其中玄武巖是典型的噴出巖多呈黑色風化面黃褐色或灰綠色。細粒或隱晶結構呈斑狀結構並長有氣孔、杏仁等構造。火成巖根據其化學成分及礦物成分排列,分為超基性巖.基性巖.中性巖和酸性巖;根據巖石產狀,分為深成巖.淺成巖和噴出巖。花崗巖是分佈最廣的深成巖類,也是酸性巖,主要由鉀長石.富鈉斜長石.石英組成,並含少量黑雲母或角閃石。花崗巖是分佈最廣的深成巖類,也是酸性巖,主要由鉀長石.富鈉斜長石.石英組成,並含少量黑雲母或角閃石。

第三章:構造。

實習地區構造概況:少華山在大一級地質構造中屬於秦嶺構造帶,進一步劃分屬於東秦嶺地質構造帶。

少華山隸屬於秦嶺山系,是由於渭河地帶地殼下陷同時又由於上古時期形成古地台時的加里東運動、海西運動、以及印支運動等,其中海西運動的影響之為明顯:在晚古生代末期伴隨着廣泛的巖漿侵入活動秦嶺及其周圍山脈相繼隆起。少華山山體呈現為中細蜂腰形。腰部為巖漿侵入的火成巖、變質巖構造,少華山區域內地質構造較為複雜,斷層構成複雜,背斜較易觀察,向斜成山不明顯。巖層層理較清晰。巖石表面風華嚴重,節理較為明顯。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11

一、實習目的與任務

1.實習目的:

通過野外實習,使我們鞏固,充實《資源環境地學基礎》或《普通地質學》、《構造地質學》、《礦物巖石學》、《古生物地層學》、《測量學》、《水文地質學》等基礎地質學的理論教學內容,加深對課程相關內容的理解,學會典型地質現象的觀察、描述、綜合分析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基本技能,以及團結互助、吃苦耐勞的精神。

2.實習任務:

(1)通過巢北鳳凰山地區自然露頭和人工揭露的地質點進行系統的觀測,收集各種地表地質信息等有關資料,研究地表地質規律,包括地層劃分和層序、巖性組合及巖相特徵、地質構造及構造變動、巖漿活動以及有用礦產的賦存規律等。

(2)繪製相應的地質圖件,如綜合地層柱狀圖、地質剖面圖、地形地質圖、構造綱要圖等。

(3)編寫文字報告。對測區內的地層層序的沉積環境的變遷、古生物的演化、構造形態組合及變動歷史作綜合分析研究。

二、實習要求

1.掌握實習區內地層層序、巖性巖相、厚度、標誌層、接觸關係以及地質體的變化規律,對測區內的地層層序的沉積環境變遷、古生物演化、構造形態組合及變動歷史作綜合分析和研究。

2.掌握實習區內各類巖石、古生物化石的野外觀察、鑑定、描述和命名方法。

3.掌握各種野外地質現象(如地層接觸關係、褶皺構造、斷裂構造、典型沉積特徵、各種地質作用現象等)觀察、描述、記錄和分析的方法。

4.掌握實測地質剖面和野外地質填圖的步驟、方法和要求。

5.掌握編制地形地質圖、地質剖面圖、綜合地層柱狀圖等主要地質圖件的方法、格式和要求。

6.學會在地質觀察、編圖基礎上進行綜合分析,掌握地質報告編寫的要求和方法。

三、工作方法

每個階段進行之前,都要上課對本階段的要求以及方法進行介紹。

第一階段:由老師帶隊進行踏勘,分別到麒麟山東南麓以及麒麟山和鳳凰山交匯處、7410工廠及甘露寺一線、馬家山、平頂山、姚家山、和177高地等地,共計5天。

第二階段:分組進行實測地層剖面(包括繪製地層剖面圖、編寫地層剖面説明書),共計5天。

第三階段:地質測量填圖,共計5天。

四、成果

(1)、區域地質調查報告1份;

(2)、實測地層剖面圖3張;

(4)、1:10000地形地質圖1張;

(5)、1:10000構造綱要圖1張;

(6)、1/2千綜合地層柱狀圖1張;

(7)、1:10000圖切剖面圖2張。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12

一、實習地點

佛山市高明區西坑水庫,佛山市南海區丹灶鎮建設泵站工程

二、實習目的及要求

1、培養學生吃苦耐勞、艱苦努力、遵守紀律、等優良品質和增強集體觀念,總結此次實習與我們所學專業的相關聯繫。

2、認識瞭解水工建築物中的工程地質條件和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a.地形地貌條件

b.巖石與土的類型及其工程地質性質

c.地質構造

d.水文地質條件

e.物理地質作用

f.天然建築材料等方面。

3、通過實習鞏固課堂所學的基本理論,聯繫現場實際,驗證和拓寬視野,培養和實際工作能力。

4、通過實際考察,瞭解各種地質現象,增加感性認識。

三、實習內容

西坑水庫及其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簡介

西坑水庫(中型)位於高明區楊梅河上游,水庫集雨面積為10.5km2,庫容為1030萬m3,興利庫容為798萬m3,大壩為均質土壩,壩頂設計高程為114.2m,頂寬5.0m,最大壩高29.5m。溢洪道為開敞式,底高程為110.3m,寬15.0m。在壩後建有一座發電站,裝機發電功率為320kw。水庫在1997年安全鑑定為二類水庫,但是經過幾年的觀察,前期所進行的除險加固措施未能徹底消除水庫的安全隱患,主要還存在壩體滲漏嚴重、放水涵管漏水、大壩壩體單薄、反濾體存在失效跡象等安全隱患。另外移民工作也留下一些問題。水庫下游西坑村的村民未能遷往他處,這樣不但給水庫的管理帶來了不少的麻煩,更嚴重的是,羣眾在水庫管理範圍外,溢洪道尾水兩側承包責任田裏興建住宅房屋,逐漸遍及了整個大壩下游的泄洪區域,涉及房屋1.3萬m2,人口300多萬人。由於下游泄洪渠道僅1.0m寬左右,加上淤塞嚴重,一旦水庫泄洪將淹浸和沖刷下游農田和這些房屋,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嚴重威脅。

該工程任務以灌溉為主,兼有防洪、發電等綜合利用。工程等別為ⅲ等中型工程,主要建築物為3級,次要建築物為4級,臨時建築物為5級。水庫永久性主要建築物防洪標準按50年一遇設計,1XX年一遇校核;溢洪道消能防衝防洪標準按30年一遇設計。“十一五”期間計劃對西坑水庫進行除險加固,工程需土方11萬m3,石方1.7萬m3,混凝土0.2萬m3,計劃總投資3000萬元。主要建設內容為大壩壩體採用高壓擺噴防滲,上游壩坡坡腳增設拋石壓腳,下游壩坡坡腳新建排水稜體,重建輸水涵管,重建壩後電站,整治溢洪道下游歸河段長1040m,完善大壩觀測和水庫自動化監測等。本工程招標範圍為水庫部分、排水渠部分、水土保持專項部分及電站部分。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13

一、實習時間:

20xx—20xx學年第一學期第9—10教學周

二、實習地點:

1、實體模型參觀——模型室

2、實際工程參觀——京娘湖(口上水庫)

三、實習目的及意義:

通過實習讓我們在大腦中建立起水利水電工程模型,對水工建築物的外觀、規模、作用及特點有了初步的瞭解,瞭解水利建設的程序:規劃、設計、施工、建設及管理和運用。

同時對水工建築物和水電站的工作模式有一個直觀的感性認識,為以後的專業學習打下基礎。

四、實習報告內容

(1)預習內容:在這短短的學習中我認為水工專業培養具有水利水電工程的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能在水利、水電等部門從事規劃、設計、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所必需的數學、力學和建築結構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使學生得到必要的工程設計方法、施工管理方法和科學研究方法的基本訓練,具有水利水電工程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同時還應該具備較強的計算機和外語應用能力,水利水電工程所必需的製圖、計算、實驗和測試等基本能力,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獨立獲取知識、信息處理的基本能力。

我們還必須熟悉國家有關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和管理的方針、政策與法規,瞭解國內外本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

(2)現場參觀總結:

水利樞紐的組成及其綜合效益:口上水庫建於1966至1969年,最大水面2500畝,庫容量3200萬立方米,是一座以防洪、灌溉和供水為主,兼有發電、旅遊等綜合效益的水利樞紐工程,水庫大壩為漿砌石結構,壩高74m,溢流面覆蓋30cm,材料是混凝土,閘門採用平卧式。

壩基為石英砂巖,硬度達10~12級。

口上水庫是由擋水建築物大壩,啟閉室,泄水口,涵管和發電廠房組成。

其中啟閉室是仿古建築造型。

車谷水庫是由擋水建築物大壩,泄水口,涵管和發電廠房組成。

a、防洪。

水庫可以調節其出庫的徑流量,因此水庫下游洪災的概率就會減小。

這個效益一般在南方發揮的作用大,因為南方的降水量大,雨量充溢,而北方卻降水量少,不易產生洪水。

故此,防洪的效益在北方不是十分明顯。

b、灌溉。

與防洪相對,在乾旱的季節或年份,可以適當調節水庫的蓄水量,滿足農業對水的需求。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14

一、前言

主要説明實習的時間、地點、目的、任務及路線安排,實習隊的組成,工作的方法,工作量以及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二、實習區概況

1.實習區的範圍、地理位置、交通概況等,最好附上“工區位置圖”。

2.實習區的區域地質概況

3.實習區自然地理概況,如地形、地貌、河流、氣候等概況。

4.實習區社會經濟概況。

三、地層

實習區的地層層序、時代、接觸關係、厚度及分佈狀況。按照地層的新老關係,由老至新敍述各個時代地層的巖石組合特徵、古生物特徵、沉積特徵、分佈和出露情況、接觸關係、厚度、地貌特徵及特殊的識別標誌。

四、巖石

敍述實習區出現的巖石類型,詳細描述其特徵。可按沉積巖、巖漿巖、變質巖的順序分別敍述,要説明成分、結構、構造、產狀、成因、時代等。

五、內動力地質作用

1.地殼運動及地質構造

概述實習區的大地構造位置、基本的構造格局、地殼運動、具體構造的類型和特徵。對褶皺構造與斷裂構造分別進行詳細描述,並應附有素描圖、構造剖面圖等。

褶皺構造要描述構造的位置、範圍、規模、長軸方向,核部的地層時代、巖性,兩翼的地層時代、巖性、層序,兩翼巖層的產狀,軸面和樞紐的產狀,最後確定褶皺的類型、褶皺的形成時期及形成機制。

斷裂構造要描述斷層的位置、方向、規模,斷層面產狀及形態變化,斷層面、斷層帶的特徵如擦痕、斷層泥、斷層角礫、斷層崖等,斷層兩盤的地層時代、巖性,兩盤巖層的產狀,地層的牽引現象,伴生節理及構造巖等。

2.巖漿作用

按巖漿作用時代、作用方式及產狀等進行描述。分析柳江向斜的形成與巖漿作用的關係。

3.變質作用

按變質作用方式分別進行描述。

六、外動力地質作用

1.風化作用

風化作用的類型、方式、產物及特徵。

2.河流地質作用

描述河流的侵蝕作用、搬運作用和沉積作用特徵。

3.海洋地質作用

描述海洋的侵蝕作用、搬運作用和沉積作用,三角洲的形成及沉積特徵

4.內動力地質作用與外動力地質作用的關係

內動力地質作用與外動力地質作用的辯證關係

七、礦產

簡述實習區內所出現的各種主要礦產資源,説明每一種礦產的賦存層位、規模、找礦標誌、礦物組合和礦產應用等。

八、地質發展簡史

根據實習區的地層、巖石、地質構造、巖漿及火山活動資料,綜合分析本區的地質發展歷史。從古到今按地質時代連續論述各時期發生的地質事件,包括古地理、古氣候、古生物、沉積演化、構造演化、巖漿活動、地殼運動等。

九、結束語

概括性地總結野外實習的主要成果,自己的收穫和體會;野外實習方法上有哪些提高;哪一部分實習收穫最大;野外實習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將來參加工作的意義,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對今後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等。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15

一、實習目的

1、通過實習鞏固課堂所學的基本理論,理論聯繫現場實際,再回歸到理論上來,培養我們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現場判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瞭解礦物和巖石的形成過程、結構、產狀等,掌握野外判斷能力,初步建立對某一種巖石的工程地質評價。

3、參觀工地,瞭解工程地質條件對基坑設計與施工的影響和地質災害與邊坡工程的治理。

4、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團結協作、積極主動的優良品質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

二、實習日程安排

1、2009年12月12日上午跟車前往湖山地區,陡山頂採石場,沿盤山公路步行下山;

2、12日下午前往陽山參觀斷層地質;

3、13號上午參觀南京地質博物館。

三、實習內容

第一天12.12

今天上午下了不小的雨,雨中的山頂採礦區更加泥濘不堪,湖山地區位於南京城東28km,地形上由三列山組成,走向北北東。北列山海拔120~169m,包括排山、棒槌山。中列山山勢較高,包括黃龍山、團山、紗帽山、十山、陡山、狼山等,主峯孔山海拔341.8m。

此次實習由於天氣關係,我們着重參觀了泥盆系的茅山組。參觀實習過程中,指導老師十分詳細的為我們解説有關茅山組的地形地貌。茅山組總厚度達115m,與墳頭羣整合接觸。孔山北側採石公路東端出露厚度約20m。為紫紅色間夾灰黃色之砂巖、粉砂巖、粉砂質頁巖,中厚層狀,沿層面常見白雲母片。巖石原生色為灰黃或灰白色,巖石因氧化作用而出現紫紅色。

下午,緊接着到了南京周邊的湯山,有陽山碑材景點,已上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天下第一碑,陽山位於湯山鎮西北,由於獨特的地質環境和其它一些得天獨厚的條件,盛產石材且品質甚好。

進得景區,迎面是一塊巨碑,上書“陽山問碑”四個大字,為江蘇女書法家孫曉雲所書,字好,寓意更好。導遊説,陽山碑材給後人留下太多疑問,所以有“問碑”之説。這塊碑同時也是一個參照物,神功聖德碑如樹起來,整個高度會是此碑的十倍沿着山路台階走了二十多分鐘進到山裏面,終於依次見到已沉睡六百年的碑材。映入眼簾的先是碑座,再是碑額,最後是碑身。從介紹文字可知,碑座石材高17米,長23米,重達1.6多萬噸;碑額石材高10米,長22米,寬10.3米,重約6千噸左右;碑身石材長51米,寬4.5米,高14.2米,重約8800噸左右。若此碑立起總高為78米。關於碑材的“身高”、“體重”説法很多,爭論了半個世紀,這裏取景區的介紹。

第二天12.13

早上我們乘車前往南京地質博物館,展開我們第二天的實習,此站主要目的是認識礦物和巖石,增進我們對礦物和巖石的感性認識。

博物館裏的巖石和礦物琳琅滿目地陳列在展櫃裏,有關地球科學的圖畫也掛滿了牆。這裏的巖石和礦物有的在學校的實驗室裏見過,但更多的是從未見過的,只見於書本上介紹,自然也沒有那種感性的認識。這裏有常見巖石,如花崗巖、玄武巖、石灰巖、片麻巖、輝綠巖、混合巖、大理巖等。也有常見的礦物,如石英、螢石、長石、剛玉和雲母等。我們一邊仔細觀察這些礦物和巖石的顏色和形狀,一邊聽研究員和老師講解關於這些礦物和巖石的結構和構造,以及他們的工程地質評價。不過這裏最吸引眼球的要數沙漠玫瑰了,沙漠玫瑰又稱“戈壁石”、“風雕石”,常見的有球狀的和塊狀的,主要產於浩瀚隔壁,沙漠玫瑰是自然形成物,是沙漠的細石經風吹雨打後形成類似玫瑰般的結晶石,這種巖石在天然奇石市場上佔有特殊的地位,具有極其珍貴的研究和收藏價值。科普館裏同樣陳列這大量的生物化石,有大型的恐龍化石和恐龍蛋化石,以及第四紀全新世的鹿角,也有小型的植物和動物化石,如距今數億年的震旦角石、萊德利基蟲、創孔海百合、狼鰭魚、擬蜉蝣等,不一而足。

四、小結

為期兩天的工程地質實習很快便落下了帷幕,但這次地質實習給我們留下的印象卻是極為深刻的,在實習過程,從理論到實際,再從實際迴歸到理論上來,把書本上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上來,再從觀察到的實際對比理論,分析其中的異同,知識得到了運用、加深和鞏固,這是我們實習的主要目的。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16

一、前言

通過這六天的實習,加深了我對工程地質這門課的認識,讓我從書本中走了出來,親眼見到了真實的地質現象,瞭解了斷層、背斜和滑坡等重要的地質現象,親自觀察了和體驗了各種巖石的分佈和形態,讓我從本質上對三大巖石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實習讓我們在自然中更好的理解了原來抽象的概念,使知識具體化,印象更深刻。實習豐富了我們的學習生活,為我們以後的工作和學習都有一定的幫助,同時實習的過程激發了我在將來學習的熱情。所以,實習對我來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我們對這次實習也做了縝密的部署:

1、時間:20xx年5月4日—20xx年5月9日

2、點:河北省秦皇島市柳江盆地國家地質公園

3、路線:

1)秦皇島市石門寨鎮

2)秦皇島市祖山東門

3)秦皇島市北戴河區鴿子窩公園海灘

4、目的:

1)使理論聯繫實際,加深和鞏固課堂知識,提高在野外識別各種地質現象的能力同時增加感性認識,擴大視野,培養提高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鑑別和觀察常見的巖石,礦物特徵及工程性質;

3)瞭解三大巖石的形成過程,產生年代、結構、產狀、形成原因及現象以及流水的地質作用對巖石的影響和沖刷成河谷的過程;

4)學習運用羅盤儀器測巖石的走向、傾向和傾角;

二、實習地區概況

1、柳江盆地地質概況

柳江盆地為我們在秦皇島地區野外地質實習的主要區域。它位於秦皇島市區北側,其中心距秦皇島市28km,屬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縣管轄。

區內有縱貫南北的公路及地方窄鐵路與秦皇島市區相通,交通極為方便。該盆地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區,其北、東、西三面為陡峻的高山所包圍。貫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區最主要的水系,自西北流向東南,出盆地後在山海關的南側入渤海。盆地內丘陵一般海拔200—300m,最高的山為老君頂,海拔493。7m。本區年降水量為400—1000mm,其中70%集中於7、8月份,所以山洪也主要集中在這個時期。

2、祖山國家地質公園概況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地質公園和國家級稀有植物及瀕危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位於河北省秦皇島市西北部。京沈高速秦皇島西出口沿秦青公路北行12公里即到,距秦皇島市區23公里。屬原始森林峽谷型自然風景區。因燕山以東、渤海以北諸峯均以它的分支延綿而成,故名“祖山”。1996年開發至今,形成五大景區,100餘處自然景點,是淮河以北少有的南派山水。

祖山原始森林峽谷總面積118平方公里,主峯(天女峯)海拔1428米,區內千米以上高峯20多座,植被覆蓋率96%以上。象形奇石、雲海、日出、古洞、原始叢林、溪流、飛瀑、奇花、高山天然草原、樹掛構成景區十大景觀。祖山原始森林峽谷是侏羅紀至白堊紀末地殼運動而成。在長期風化剝蝕和流水衝擊下,形成了多處絕壁幽谷和造型地貌。

祖山,山勢跌宕,峯巒陡峻,因渤海以北、燕山以東諸峯都是由她的分支盤撥而成,故以“羣山之祖”名之。她立峭巖作脊樑,以瀑流注血脈,搽嬌花飾容顏,披葱蘢為秀髮。景區內山勢陡峻,溪水跌宕,可謂立峭巖作脊樑、注瀑布為血脈、披茂林作秀髮,裁白雲作霓裳,集雄奇嫵媚於一體。峯奇水異,洞幽石美,林豐草茂,歷史淵源,是觀光旅遊、避暑度假、科普考察的絕好場所。

3、鴿子窩公園海灘概況

鴿子窩公園又稱鷹角公園。由於地層斷裂所形成的臨海懸崖上,有一巨石形似雄鷹屹立,故名鷹角石。該石高20餘米,過去常有成羣的鴿子或朝暮相聚或窩於石縫之中,因此得名鴿子窩。鴿子窩公園是觀賞海上日出的最佳之處,每逢夏日清晨,這裏雲集數萬名遊客觀賞“紅日浴海”的奇景。

三、實習內容

1、柳江盆地保護區石門寨西門180米處

該處巖石以沉積巖居多,由地質構造形成。亦有石灰巖,主要成分為碳酸鈣,經長期風化作用,裸露在外表的部分呈深灰色,巖層為中厚型,中間夾有薄的灰巖。灰巖呈竹葉狀,較破碎,屬碎屑結構,這些碎屑物質經膠結後形成灰巖。此處巖石約5億年前形成,屬下奧陶世紀,粘土礦物發黃,巖石經強烈的構造運動,由水平變為傾斜,產生背斜現象,並有正斷層出現。用地質羅盤測該處巖石的產狀,走向為北偏東10°,傾向為北偏東100°,傾角為30°。

由此處向西約200米處巖石出露於地表,經驗證為砂巖,其結構為碎屑結構,此處不整合現象明顯,由砂巖和灰巖組成,屬沉積接觸,砂巖約2億年前形成,灰巖約5億年前形成,由於形成年代不同,説明為不整合。此現象説明秦皇島地區至今至少經歷了2次地殼運動,因為3億年間隔形成的不整合面應在海平面下形成,至少經歷2個循環,而該處巖石現在又出露在地表。在不整合面上有礦物,是地質學家發現地下礦物的依據。不整合面處強度差,不適合在此面上施工。

2、砂鍋店東北200米處

該處為石灰窯產石場,觀察此處巖石,巖溶現象明顯,有溶溝、石芽、天生橋等。其原因是地殼運動抬升到潛水地表以下,潛水地表共同作用形成的巖溶現象,因巖石中有裂縫,有空間且水有徑流通道。巖溶現象是因為水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與巖石經長期化學反應,使巖石具有可溶性。該處向西北走約100米處,發現大面積的巖石間侵入接觸現象,石灰巖中夾有巖漿巖,説明此處經歷過火山噴發。該處亦發現有巖牆,較長,寬約3-4米,其走向為南北方向320°,由花崗巖、長石、石英、雲母組成。靠近地表的巖石經長期風化,產物為第四紀土,巖石中還發現有巖洞。此處向東南方向約200米處,有大量石灰巖形成的巖層,呈單斜,基本走向為南偏北。在砂鍋店東等地,發現石英斑巖,它是花崗斑巖的又一種變種,具隱基斑狀結構,石英斑晶特多,普遍具有熔蝕現象。此處也有閃長玢巖,呈巖牆狀產出,具隱基斑狀結構,斑晶主要是斜長石,有時含角閃石較多,有的基質中含少量石英,有的可見球粒結構和流線結構等。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17

一、實習目的及任務:

鞏固和加深第二章關於巖石和礦物的理論知識,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教學效果;瞭解不同礦物的分類、形態、顏色、解理、硬度和鑑別方法;學會分析不同的巖石,清楚不同分類巖石的形成原因及構成和結構;為後續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實習時間:

20xx年5月22日

三、實習地點:

土木工程學院樓巖土標本室

四、實驗內容:

1)礦物的肉眼鑑定方法

(1)礦物的形態。包括礦物單體和礦物集合體

(2)礦物的主要物理性質。

a)顏色:礦物的顏色是礦物對不同波長可見光吸收程度不同的反應,是最明顯、最直觀的物理性質。

b)光澤:是礦物表面的反射光感。有金屬光澤、半金屬光澤、金剛光澤、玻璃光澤等等。

(3)硬度。礦物抵抗刻劃、研磨的能力稱為硬度,一般用小刀或指甲刻劃來大概瞭解礦物的硬度。小刀為6~6、5,指甲為2~2、5

(4)解理和斷口。礦物受外力打擊後,嚴格按一定方向裂開成光滑平面的性質為解理。

2)礦物的鑑定步驟

(1)首先應先找到礦物的新鮮面,只有礦物的新鮮面才能真是的反映出礦物的化學成分和特徵。

(2)其次觀察、鑑別礦物的形態和物理性質。

(3)最後,根據觀察到的礦物的物理性質,結合常見造巖礦物的特徵,對礦物進行命名。

(一)六種礦物的鑑定過程

1、正長石首先找到正長石的新鮮面,然後觀察他的形狀,短柱狀、板狀,顏色是肉紅色(可以確定為正長石),在日光燈下或陽光下,有微弱的反光成玻璃光澤,先用指甲刻劃,刻劃不動説明硬度比2大,再用小刀刻劃,和小刀硬度差不多,所以為6,觀察解理面有兩向完全解理,近似正交

2、橄欖石首先找到該礦物的新鮮面,然後觀察它的形狀,粒狀,顏色為淡黃綠色至黑綠色,在陽光下觀察,有玻璃光澤,用指甲刻劃,劃不動,所以硬度在2以上,在觀察解理面時無解理,貝殼狀斷口。由顏色、硬度、形態可知該礦物為橄欖石。

3、白雲石首先找到該礦物的新鮮面,然後觀察它的形狀,粒狀,顏色為灰白色,在陽光下,有微弱的亮光反射為玻璃光澤,用指甲刻劃,和指甲硬度差不多,所以為2~3之間,在觀察解理面時有三組完全解理面,斜交呈菱面體。綜上所述可確定為白雲石。

4、滑石首先找到滑石的新鮮面,然後觀察他的形狀,片狀、塊狀,顏色白色、淡黃色、淺灰色,在日光燈下或在陽光下,反射光亮不明顯,成蠟狀光澤,用指甲刻劃就能刻劃的動,所以硬度比2要小,即為1(可確定為滑石),在觀察解理面只有一組即完全解理面。可確定為滑石。還有就是在實驗室中,用手摸滑石會感覺有點滑。

5、石榴子石首先找到石榴子石的新鮮面,然後觀察他的形狀,粒狀、菱形十二面體、二十四面體,顏色為棕、棕紅色,在日光燈下或陽光下,有亮光反射,成玻璃光澤,用指甲刻劃,刻劃不動説明硬度比2大,再用小刀刻劃,也刻劃不動説明比6大(也就只有石英、橄欖石和石榴子石硬度比6大在實驗室),最後觀察解理面,發現無解理面、不規則斷口。可確定為石榴子石。

6、方解石首先找到方解石的新鮮面,然後觀察他的形狀,塊狀、粒狀、菱面體,顏色為白色、灰白色,在日光燈下或在陽光下,有亮光反射,成玻璃光澤,用小刀刻劃,能刻劃的動,説明硬度比6小,再用指甲刻劃,刻劃不動,説明比2大,最後觀察解理面有三組完全解理,斜交成菱面體(有方解石和白雲石),綜上所述可確定為方解石。

(二)三大類巖石各描述兩種巖石的鑑別過程

三大類巖石的總體的步驟是:先觀察構造,再觀察結構,最後觀察成分。

(1)巖漿巖

1、流紋巖先觀察他的構造,巖石中不同顏色的條紋、拉長了的氣孔,以及長方形礦物按一定方向排列所形成的流紋狀構造,很明顯發現他是最典型的流紋構造,可知道他是噴出巖。再觀察他的結構,顯而易見是斑狀結構。顏色為肉紅色(正長石)、灰白色(石英),可知其礦物成分為長石和石英組成。

2、正長巖先觀察他的構造,礦物在巖石中分佈比較均勻,無定向排列,為塊狀結構,可知為深成巖。再觀察他的結構,巖石全部由結晶礦物所組成,為全晶質結構。顏色多成肉紅色、淺灰色,可知其主要礦物成分為正長石,其次為黑雲母和角閃石。

(2)沉積巖

1、碎屑巖鑑定碎屑巖時着重觀察其巖石結構與主要礦物成分。首要的是看碎屑結構,抓住這一特徵,就不會與其它巖石相混淆了。要仔細觀察碎屑顆粒大小:粒徑大於2毫米的礫巖,2~0、05毫米是砂巖,0、05~0、005毫米的是粉砂巖。粉砂巖顆粒肉眼難以分辨,用手指研磨有輕微砂感。對於礫巖,還應注意觀察其顆粒形狀,顆粒外形呈稜角狀的是角礫巖,由磨圓較好的礫石膠結成的稱為礫巖。其次,看碎屑巖的礦物成分。礫巖類的碎屑成分複雜,分選較差,顆粒較大,一般不參與命名;砂巖,主要成分有石英、長石和一些巖石碎屑。

2、化學巖及生物化學巖最常見的是由碳酸鹽組成的巖石,以石灰巖和白雲巖最為廣泛。石灰巖顏色呈深灰色、淺灰色多成緻密狀,用指甲可以刻劃動,所以硬度較小,解理面無解理,在常温下滴加稀鹽酸劇烈起泡初步斷定為石灰巖。白雲巖顏色呈淺灰色、灰白色,呈隱晶質結構用指甲可以刻劃動,硬度較小比灰巖略大,觀察解理面為不完全解理,具有刀砍紋,即交叉成45度左右的普遍的裂紋,在常温下滴加稀鹽酸不起泡,但加熱或研磨成粉末後則起泡。

(3)變質巖

1、片麻巖具有清楚的帶狀,麻巖的顆粒較粗,有些含有大量石英和長石。片麻巖上的條狀是由巖石中不同比例的礦物分佈形成的,比如深色條帶中含有鎂鐵質礦物,淺色條帶中含有長石、石英物質多。另外,顆粒大小也可產生條帶狀。認為他們是變質沉積巖,根據是一些含石榴子石等富鋁礦物的長英質片麻巖與比較均勻的、含黑雲母和角閃石的灰色片麻巖,呈互層狀共生。認為他的主要是英雲閃長巖、奧長花崗巖、花崗閃長巖等深成侵入體經變質和變形作用形成。

2、大理巖各種大理巖除純白色外,有的還具有美麗的顏色和花紋,常見的顏色有淺灰、淺紅、淺黃、綠色、褐色、黑色等,產生不同顏色和花紋的主要原因是大理巖中含有少量的有色礦物和雜質。大理石具有粒狀變晶結構,粒度一般為中、細粒,有時為粗粒,巖石中的方解石和白雲石顆粒之間成緊密鑲嵌結構。大理石的構造多為塊狀構造,也有不少大理巖具有大小不等的條帶、條紋、斑點或斑塊等構造。

五、實習總結

經過這次的實習,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加深了對書本上老師所講內容的認識,讓我對三大類巖石和造巖礦物有了更深一步的瞭解,使我意識到學到的都是死的,只有通過實踐才能使知識變活,還有就是在實習中,老師通過實物講解,使我明白了許多在課堂上不懂的地方。所以我覺得這次實習時間有點短,學校應該多組織些這樣的實習,把時間延長些,這樣就能更好的學習工程地質。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18

為了適應人才需求,即理論、實際結合型人才,我係組織了一次工程地質實習。

實習地點在秦皇島市北二十八公里處的石門寨地區,實習時間為XX年7月8日至7月12日。此次實習的目的是掌握巖石基本類型及特徵。認識巖溶地形,瞭解滑坡、崩塌等重力地質作用和現象的形態特徵等等。

一、實習基地交通位置及自然經濟概況

石門寨地區位於秦皇島市北二十八公里,屬河北省撫寧縣石門寨地區,區內有公路,與秦皇島相通,從秦皇島市去北戴河,海濱、山海關等,又有公共汽車往返行使,所以交通極為方便。

工作區坐落在柳江盆地,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區,北、東、西三面為陡峻的高山所包圍。貫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區的最主要的水系,它流向東南,在山海關以南入渤海,盆地內最高的山峯為老君頂,海拔493.7m。南部大石河河谷內的南刁部落海拔70米左右,盆地的中西部的火山巖分佈區是本山區山高陡峻的部分。一般都在海拔200到500米左右。

本區年降水量為400---1000毫米,多集中於七、八月份,可為全年降水量對70%,山洪也主要集中在這個時期內。

二、地質概況

本區地層屬華北型,除較普遍缺失中上奧陶統至下石炭統,下中三疊統,白堊系、第三系外,就華北型地層而言,該區地層出露較全,化石較豐富。各單位地層劃分標誌清楚,地層特徵具一定代表性,全區範圍內所出露的地層有元古界的青白口羣,下古生界的寒武系,下奧陶統、上古生界的中石炭統至二疊系,中生界的上三疊至侏羅系,新生界的第四系,本區的地層順序,地層單位的劃分和各地層單位的主要特徵以及它們間的接觸關係,河北省撫寧縣石門寨地區綜合地層柱狀圖

本區地層,自下至上簡述如下:

(一)元古界青白口羣

1)下馬嶺組

下馬嶺組是區內出露最老的沉積巖,地層單位不整合於綏中花崗巖r2之上,在張崖子一帶,發育良好,出露全,張崖子西剖面可作標中剖面本組厚91米,主要巖性為雜色頁巖(包括紫紅色,蛋青色、灰黑色,黃綠色等)。下馬嶺組的層型剖面,在北京西北昌平縣境內,最早的稱為下馬嶺頁巖,後又稱下馬嶺頁巖組等。其實下馬嶺組的巖性不都是頁巖,與本區一樣還有部分砂巖,區內本組地層有兩個韻律組成,第一韻律的底部是灰白色粗粒長石石英淨砂巖可作玻璃原料。

本組除主要在東部落近南北向分佈外,在西南部的雞冠山一帶也有分佈,其與綏中花崗巖的沉積接觸關係,在雞冠山和張崖子西一樣明顯,波痕、泥裂等現象亦易見到。

2)景兒峪組

本組主要分佈在區內的東部地區,出露的最好剖面在李莊兒溝,厚約28米,巖性由粗至細,由碎屑巖至粘土巖,至石炭酸巖,構成一個完整的韻律,與下馬嶺組整合接觸,與上覆下寒武統府君山組為平行不整合接觸,上下界限明顯,巖性標誌石以其中上部分的粉紅色薄層狀的泥灰巖為主要特徵,與下伏下馬嶺組的分層標誌,則以本組底部的砂巖作為分界,此巖的特徵石顏色黃褐色和帶鐵鏽色,粒度較細,含鐵質及海綠石較多。

(二)古生界

1.寒武系

1)府君山組

府君山組是區內寒武系最下部的地層,在東部發育良好,東部落北剖面,可作為標準,剖面厚146米,巖性主要為灰綠色豹皮狀含瀝青質白雲質灰巖,含較多的萊得利基蟲化石,頂部含核形石化石,本組屬淺海相沉積,其與下伏景兒峪組,上伏饅頭組均為平行不整合接觸,,頂底界限和分層標誌都十分清楚,底部為暗灰色,含瀝青質白雲質結晶灰巖,局部含礫屑,併產三葉蟲化石,與景兒峪組頂部地層相差懸殊,與饅頭組得分界則以本組頂部暗灰色含核形石得白雲質灰巖或以饅頭組底部的紅色碎屑巖和泥巖。

2)饅頭組

饅頭組由於巖體侵入,構造破壞和風化剝蝕產生出零心,出露較

好的地層是在温莊以北一帶,但距離較遠,東部落北出露也較好且完整。可作本區的標準剖面,本組厚71米,巖性特徵是鮮紅色泥巖、頁巖為主,底部具有角礫巖和礫巖,頁巖中含石鹽假晶,並加少量白雲質灰鹽,本組與下府君山組呈平行不整合接觸,與上覆毛莊組為整合接觸,本組上、下界限均明顯,與毛莊組的分界是以本組頂部的鮮紅色泥巖層作為標誌層,泥巖的特點是顏色鮮紅,成塊狀、無層理。這一分層標誌在整個華北地區都相當穩定,是典型的標誌層,本組沒有發現可靠的化石依據,但從巖石地層特徵,尤其是頂部分層標誌,結合層位來考慮本區下寒武統饅頭組的存在是無疑的。

3)毛莊組

本組的分佈特點是與饅頭組相仿,但後者稍廣,在沙河寨的西,毛莊組出露較好,化石也較豐富,可作為本區毛莊組標準剖面,本組厚約112米,巖性特徵以紫紅色頁巖為主,頁巖含少量白雲母小片,就其顏色而言,比饅頭組要暗一些,俗稱豬肝色,與徐莊組相比,則又鮮豔一些,以褶頰蟲類三葉蟲為主。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19

地點:XX市XX縣東湯峪

、實習目的:

1)使理論聯繫實際,加深和鞏固課堂知識,提高在野外識別各種地質現象的能力同時增加感性認識,擴大視野,培養提高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鑑別和觀察常見的巖石,礦物特徵及工程性質。

3)學習運用羅盤儀器測巖石的走向、傾向和傾角。

4)瞭解三大巖石的形成過程,產生年代、結構、產狀、形成原因及現象以及流水的地質作用對巖石的影響和沖刷成河谷的過程。

5)瞭解地質構造的內容,實踐其現場的判斷方法。

、實習內容:

地質概況:

區內出露的地層主要有下元古界寬坪羣和從中更新統到全新統的第四系。另外,還有少量第三系出露。該區出露的侵入巖包括酸性、基性和超基性巖,主要有花崗巖、輝長巖和輝石巖。該區位於北秦嶺加里東褶皺帶的北緣(黃邦強等,1984),寬坪羣具多期變形特徵。早期褶皺近東西向,呈同斜緊閉褶皺,局部出現平卧褶皺,發生軸面片理s1及腸狀褶皺、勾狀褶皺等,伴隨早期中基性脈巖侵入,為前寒武紀變形。中期褶皺也為近東西向,與早期褶皺樞紐交角不大。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20

一、實習目的

1.學會地質羅盤的使用方法

2.學會對工程地質的基本判別方法

3.學會用地質羅盤測量巖層的產狀

4.瞭解巖石種類及物理性質和巖石標本

二、實習儀器

地質羅盤鐵錘

三、地質羅盤的使用方法

巖層產狀測量,是地質調查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在野外是使用地質羅盤直接在巖層的層面上測量的,工程地質實習報告。

測量走向時,使羅盤的長邊緊貼層面,將羅盤放平,水準泡擊中,讀指北針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巖層的走向。

測量傾向時,將羅盤的短邊緊貼層面,水準泡居中,讀指北針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巖層的傾向。因為巖層的傾向只有一個,所以在測量巖層的傾向時,要注意將羅盤的北端朝向巖層的傾斜方向。

測量傾角時,需將羅盤橫着豎起來,使長邊與巖層的走向垂直,緊貼層面,等傾斜器上的水準泡居中後,讀懸垂所示的角度,就是巖層的傾角。

四、實習的內容和過程

12月11日上午十點,統一學習使用地質羅盤的,下午1點半去往金牛山進行地質勘探,12日早上到倉山校區觀看巖石標本。

1.金牛山的簡介

金牛山位於福州鼓樓區北側閩江鄉新建村,海拔163米,一路上山就可以看到滑坡,崩塌,斷層及不均勻沉降對山體與道路的影響,例如馬刀樹,公路裂縫等。

2.測定巖層產狀

確定山體旁兩顆很明顯的大樹為盆架,記做樹1和樹2.測定圖中的斷層位置為對樹1的位置為N308E,對樹2的位置為N279E,上盤相對下降,下盤相對上升,可知道是正斷層,實習報告《工程地質實習報告》。

根據要確定位置測得的巖層的產狀為:N330E,N247E,<50

3.斷層巖石(樣品)結構及成分的分析

1)結構金牛山的巖石大部分都是巖漿巖,而且都是粗粒結構和中粒結構

2)構造金牛山的樣品分析看可知道該巖石是塊狀構造,礦物在巖石中分佈雜亂無章,2.不顯層次,呈緻密塊狀,富含花崗巖及花崗斑巖等系列淺成巖的構造。

3)成分從樣品看巖石是淺色的,那就可能是花崗巖或正長巖的酸性或偏酸性的巖石。但從全晶質中粒和粗粒結構,塊狀構造,就可以判斷是淺層巖。

4.斷層地理環境情況

金牛山地質相對複雜,在上山途中發現了很多滑坡斷層及不均勻沉降等地質現象。僅大家用於觀測的一面山體,比較大的斷層就達7處之多。金牛山斷層現象千姿百態,產狀各不相同,並帶有多出滑坡現象產生,是因為金牛山主要由巖漿巖構成,巖漿巖分化後,風化殼表層間的滑動引起的風化殼滑坡。

5.巖石標本的賞識

實驗室中,陳列了大量的巖石標本,可以分為礦物光澤標本,礦物斷口標本,礦物硬度標本,礦物解理標本,礦物比色標本,礦物形態標本等類型。

理論的學習,已經讓我們對這些巖石有了一些初步的瞭解,經過這次的標本參觀,使我們對巖石有了更深的瞭解,讓我們開拓了視野。

6.實習總結

兩天的實習非常短暫,但我們的收穫是重大的,學到了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學到了地質羅盤的使用及利用地質羅盤測量巖石的產狀,對真實的地質現象有了一定了解。從標本室裏我們更認識了許多未見過的巖石,擴大了我們的視野,充實了我們對大自然的認識。實習結束了,而我們對實際動手的渴求依然很強烈。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21

早上我們步行至xx地化所,展開我們第二天的實習,此站主要目的是認識礦物和巖石,增進我們對礦物和巖石的感性認識,以及經過參觀同位素年代重點實驗室,瞭解科研人員的科研過程。

我們首先進去科普館參觀,接待我們的是地化所裏的三個研究人員,我們將在接下來的參觀裏和他們還有教師一齊交流和學習。科普館裏的巖石和礦物琳琅滿目地陳列在展櫃裏,有關地球科學的圖畫也掛滿了牆。那裏的巖石和礦物有的在學校的實驗室裏見過,但更多的是從未見過的,只見於書本上介紹,自然也沒有那種感性的認識。那裏有常見巖石,如花崗巖、玄武巖、石灰巖、片麻巖、輝綠巖、混合巖、大理巖等。也有常見的礦物,如石英、螢石、長石、剛玉和雲母等。

我們一邊仔細觀察這些礦物和巖石的顏色和形狀,一邊聽研究員和教師講解關於這些礦物和巖石的結構和構造,以及他們的工程地質評價。可是那裏最吸引眼球的要數沙漠玫瑰了,沙漠玫瑰又稱“戈壁石”、“風雕石”,常見的有球狀的和塊狀的,主要產於浩瀚隔壁,沙漠玫瑰是自然構成物,是沙漠的細石經風吹雨打後構成類似玫瑰般的結晶石,這種巖石在天然奇石市場上佔有特殊的地位,具有極其珍貴的研究和收藏價值。科普館裏同樣陳列這很多的生物化石,有大型的恐龍化石和恐龍蛋化石,以及第四紀全新世的鹿角,也有小型的植物和動物化石,如距今數億年的震旦角石、萊德利基蟲、創孔海百合、狼鰭魚、擬蜉蝣等,不一而足。

在科普館參觀的過程中,我們也看到了一些老科研人員在以前搞野外科研的時候所用過得的物品,很難想像他們是如何在那麼惡劣的環境下去從事科研工作的。可是也正是因為他們幾十年來為發展地球化學事業做出的努力,才有今日的成果。

一個半小時後,我們參觀同位素年代重點實驗室。此實驗室是國內最早成立的同位素地球化學專業研究室,建立了我國第一代同位素年代學實驗室,開創了我國同位素地球化學研究領域。研究方向主要以同位素地球化學的學科優勢為依託,發展適用各種地質對象的同位素定年和同位素示蹤方法,加強多元同位素體系理論研究,並與當前地球科學前沿領域-大陸動力學和全球變化密切結合;經過同位素年代學與地球化學研究,為解決大陸動力學、殼幔演化及其相互作用、資源構成和勘探以及全球變化等重大基礎問題作出具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究成果。

此實驗室擁有精良配套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學分析儀器和實驗室,不僅僅能夠進行各類地質和環境樣品常規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放射性同位素、固體和氣體穩定同位素以及稀有氣體同位素分析,並且大部分儀器還配備了激光探針進樣系統,加上最先進的電子探針,還能夠進行各類樣品的微區原位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分析以及圖象分析。

今日的參觀和學習確是拓展了視野,認識了更多的礦物和巖石以及它們的結構和構造。對於同位素實驗室的參觀,雖然沒有深入去了解,也不可能去深入瞭解各個實驗室的所從事的科研工作,但能夠從實驗室裏的那種靜謐的氣氛去感受做科研的嚴謹。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22

經過一個多學期的學習,我們對工程地質與土力學有了深刻的認識與瞭解,掌握了關於工程地質與土力學中的基本知識,但是書本上的知識與實際情況往往有很大的差距,所以為了更好點的認識地質現象,加深對其瞭解,我們08級土木工程專業在六月三號在劉傳孝老師的帶領下開始我們的地質實習,地質實習報告。

一、地質實習的目的

1、學會對巖石的肉眼判別

2、瞭解饅頭山沉積巖的每一層的巖石組成及其顏色、厚度等

3、學會地質羅盤的使用方法

4、用地質羅盤測量實地測量巖層的產狀(走向、傾向、傾角)

5、掌握褶皺的基本知識和判斷背斜、向斜的能力

6、現場認識斷層、滑坡、巖層,背斜、向斜等地質現象

二、地質實習的過程

我們的實習分為兩天(六月三、四號),六月三號實習地點是長清張夏鎮滿壽山和靈巖寺,實習項目是滿壽山的巖層構成和滑坡、斷層現象,六月四號的實習地點是蘇莊,實習項目是背斜構造和地質羅盤的實習,六月四號下午我們結束地質實習,返回學校,實習報告《地質實習報告》。

三、實習的內容

1、認識滿壽山的巖層

饅頭山,海拔408米,位於濟南市長清區張夏鎮境內,當地老百姓習慣稱此山為“饃饃山”、“滿壽山”,或者高雅的稱為"曼壽山"。2003年,饅頭山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第三地質名山,當年又被列入省級地質自然遺蹟保護區。饅頭組主要由紫紅色、黃綠色等雜色頁巖及泥質、白雲質灰巖組成。底部不整合於泰山雜巖的肉紅色片麻狀花崗巖之上。下部灰巖中含磁石結核和條帶,上部頁巖中具微細水平層理,中部頁巖含有三葉蟲化石~中華萊德利基蟲。厚度119米。

在開始實習前,劉老師將此次實習分為三組-饅頭組(十層)、毛莊組(六層)、徐莊組(五層)。

饅頭組

第一層是由頁巖組成,厚約兩米,巖層呈現黃綠色,局部呈現灰色,風化程度非常的嚴重,裂隙發育大,我們在工程中應儘量避開

第二層是由石灰巖組成,該層巖石深入山體,厚約四米,巖石呈灰綠色,此處的裂隙極有可能發育成溶洞,所以工程中應注意勘探。

第三層是頁巖,厚約八米,巖石呈現黃綠色,局部呈現褐色

第四層是由頁巖組成,厚約十三米,顏色顯紫色

第五層是由石灰巖組成,厚度約六米,顏色呈現土黃色,裂隙發育輕微,有利於工程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