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專業資料

古代誠實守信的故事(精選16篇)

欄目: 專業資料 / 發佈於: / 人氣:1.46W

古代誠實守信的故事

一、故事特點

語言富於動性。

故事不需要有過多的心理活動描寫、大段的對話和繁複細膩的景物描寫、人物形象的刻畫,作者不應該在故事中對人物或事件大加評論。作者始終要注意推進故事情節的流動,進展。語言富於動性,不需着意刻畫其中的人物就會鮮活起來。

愛情故事主要指男女之間相愛的故事,用故事記錄下來,發表在網絡或者雜誌。以描寫男女愛情為基調,愛情文章探討愛情意義,描寫愛情的形式。可以用真實的事件做為寫作背景,或是美化了的言情故事。

二、古代誠實守信的故事(精選16篇)

做人要誠信為本,古代流程着很多關於誠信的歷史典故,下面小編收集整理的古代誠實守信的故事(精選1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古代誠實守信的故事1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為新法。為了取信於民,商鞅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南門,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門的,給予十金。百姓對這種做法感到奇怪,沒有敢搬這塊木頭的。然後,商鞅又佈告國人,能搬者給予五十金。有個大膽的人終於扛走了這塊木頭,商鞅馬上就給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誠信不欺。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終於使老百姓確信新法是可信的,從而使新法順利地推行實施。

分析:“人無信不立。”一個人、一個團體,一個國家都是一樣的,言而無信則自取滅亡。

話題:“人無信不立”“誠信”“證明”。

古代誠實守信的故事2

季布,漢朝人,他以真誠守信着稱於世。時人諺雲:“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意思是説,季布的一句話,比金子還要貴重。後來,季布跟隨項羽戰敗,為劉邦通緝,不少人都出來保護他,使他安全地渡過了難關。最後,季布憑着誠信,還受到漢王朝的重用。

分析:只有誠信待人者,才能被別人誠信相待。

話題:“誠信與人生”“互助”“誠信的價值”。

古代誠實守信的故事3

李苦禪是我國當代著名畫家,他為人爽直,凡答應給人作畫,從不食言。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請他作一幅畫,李苦禪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時完成。不久,當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訃告後,面有愧色,即趨作畫,畫了幅“百蓮圖”,並鄭重其事題上老友的名字,蓋上印章,隨即攜至後院,將畫燒燬。事後,對兒子説:“今後再有老友要畫,及時催我,不可失信啊!”

分析:真正的畫家、藝術家都是些感情真摯而豐富的人。他的`不虛偽造作,講誠信,從不食言,真可謂畫品如人品。

話題:“誠信人生”“重諾”。

古代誠實守信的故事4

清代乾隆年間,南昌城有一點心店主李沙庚,最初,以貨真價實贏得顧客滿門。但其賺錢後便攙雜使假,對顧客也怠慢起來,生意日漸冷落。一日,書畫名家鄭板橋來店進餐,李沙庚驚喜萬分,恭請題寫店名。鄭板橋揮毫題定“李沙庚點心店”六字,墨寶蒼勁有力,引來眾人觀看,但還是無人進餐。原來“心”字少寫了一點,李沙庚請求補寫一點。但鄭板橋卻説:“沒有錯啊,你以前生意興隆,是因為‘心’有了這一點,而今生意清淡,正因為‘心’少了這一點。”李沙庚感悟,才知道經營人生的重要。從此以後,痛改前非,又一次贏得了人心,贏得了市場。

分析:人心是一筆無形資產,是一筆不可忽視的巨大財富。對於企業、商家而言,經營人心是事業健康、持續發展的關鍵。此事亦可看出鄭板橋的智慧與幽默。

話題:“經營人心”“誠信”“名人的智慧”。

古代誠實守信的故事5

公元前四世紀的中國,處在諸侯割據的狀態,歷史上稱為“戰國時期”。在魏國作官的孫臏,因為受到同僚龐涓的迫害,被齊國使臣救出後,到達齊國國都。

齊國使臣將他引見給齊國的大將軍田忌,田忌向孫臏請教兵法,孫臏講了三天三夜,田忌特別佩服,將孫臏待為貴賓,孫臏對田忌也很感激,經常為他獻計獻策。

賽馬是當時最受齊國貴族歡迎的娛樂項目。上至國王,下到大臣,常常以賽馬取樂,並以重金賭輸贏。田忌多次與國王及其他大臣賭輸贏,屢賭屢輸。一天他賽馬又輸了,回家後悶悶不樂。孫臏安慰他説:“下次有機會帶我到馬場看看,也許我能幫你。”

當又一次賽馬時,孫臏隨田忌來到賽馬場,滿朝文武官員和城裏的平民也都來看熱鬧。孫臏瞭解到,大家的馬按奔跑的速度分為上中下三等,等次不同裝飾不同,各家的馬依等次比賽,比賽為三賽二勝制。

孫臏仔細觀察後發現,田忌的馬和其他人的馬相差並不遠,只是策略運用不當,以致失敗。孫臏告訴田忌:“大將軍,請放心,我有辦法讓你獲勝。”田忌聽後非常高興,隨即以千金作賭約請國王與他賽馬。國王在賽馬中從沒輸過,所以欣然答應了田忌的邀請。

比賽前田忌按照孫臏的主意,用上等馬鞍將下等馬裝飾起來,冒充上等馬,與齊王的上等馬比賽。比賽開始,只見齊王的好馬飛快地衝在前面,而田忌的馬遠遠落在後面,國王得意地開懷大笑。第二場比賽,還是按照孫臏的安排,田忌用自己的上等馬與國王的中等馬比賽,在一片喝彩中,只見田忌的馬竟然衝到齊王的馬前面,贏了第二場。關鍵的第三場,田忌的中等馬和國王的下等馬比賽,田忌的馬又一次衝到國王的馬前面,結果二比一,田忌贏了國王。

古代誠實守信的故事6

古代,有個叫孟信的人,一次被罷免了官職以後,家裏很窮,甚至連吃的東西都沒有了。一天,家裏人趁孟信外出把家裏僅有的一頭病牛賣了,來換糧食。孟信回家後發現病牛被賣了,就把家裏人打了一頓,還去把病牛要了回來,他對買主説這是病牛,沒什麼用處了,這樣的病牛不能賣給你。

孟信不賣病牛的事很快傳開了,連皇帝都聽説了。皇帝認為孟信是個誠實守信的人,立刻派人召他進京,封他做了官。孟信直到年老才榮歸故里。

孟信不因家境貧寒而賣病牛,以其誠實守信贏得了皇帝的賞識,進宮為官,從而走出了貧窮的困境。由此看來,只有誠實守信才能在困境時獲得別人的幫助。一個人只有忠誠老實、誠信做人,才能夠取得別人對你的信任,只有講信用、守信義,才會建立自己的信譽;只有誠實守信才能在困境時獲得別人的.幫助。

古代誠實守信的故事7

漢朝的開國功臣韓信,處幼時家裏很貧窮,常常衣食無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齊,靠吃剩飯剩菜過日子。小韓信白天幫哥哥幹活,晚上刻苦讀書,刻薄的嫂嫂還是十分厭惡他讀書,認為讀書耗費了燈油,又沒有用處。於是韓信只好流落街頭,過着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為別人當傭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讀書,還每一天給他飯吃。應對老婆婆的一片誠心,韓信很感激,他對老人説:“我長大了必須要報答你。”老婆婆笑着説:“等你長大後我就入土了。”

之後韓信成為著名的將領,被劉邦封為楚王,他仍然惦記着這位以往給他幫忙的老人。他於是找到這位老人,將老人接到自我的宮殿裏,像對待自我的母親一樣對待她。

古代誠實守信的故事8

成語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原句“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避君三舍。”為什麼晉楚兩軍相遇,晉軍不戰而退避三舍呢?這其中有個故事:春秋時候,晉國國君獻公宏愛妃子驪姬。驪姬藉機讓晉獻公封自我為夫人,還要立自我的兒子做太子。但獻公原先的夫人生有申生和重耳二子,申生早被封為太子了,驪姬便害死了申生,追殺重耳。

重耳在楚國國君幫忙下,在外躲避十二年,幸保不死。楚王問重耳説:“你將來若能回國當了國君,怎樣報答我呢?”重耳説:“你什麼貴重東西、奴隸、完美都有了,我能給你什麼稀罕物呢?我若做了晉國君王,萬一日後同你在戰場上遭遇,就退避三舍作為回報吧。”

之後重耳果然做了晉國國君,並且真同楚王在戰場相遇了,重耳沒食言,確實退避三會以報楚王!

古代誠實守信的故事9

選自《韓非子外儲説左上》,這個故事生動地告訴人們:家長對孩子不能信口開河,要言必信。只有言傳身教,才能使孩子誠實無欺,否則父母將失信與孩子。

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兒子跟隨着她在她後面邊走邊哭。曾子的妻子對兒子説:“你先回去,等我回來後殺豬給你吃。”妻子從集市上回來,曾子就想抓只豬準備殺了它。他的妻子阻止他説:“我只不過是跟兒子開了個玩笑罷了。”曾子説:“你不可以與兒子開玩笑。兒子什麼都不懂,他只學習父母的,聽從父母的教導。現在你欺騙了他,這就是在教育他欺騙人。母親欺騙兒子,兒子於是不相信他的母親,這不是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啊。”於是曾子就煮豬給孩子吃了。

古代誠實守信的故事10

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點起烽火——烽火是邊關報警的信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

結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兵將們匆匆趕到,弄明白這是君王為博妻一笑的花招後又憤然離去。褒姒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子,終於開心一笑。五年後,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諸侯未到——誰也不願再上第二次當了。結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虜。

古代誠實守信的故事11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説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着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一諾千斤”的由來)後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

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綞使他免遭禍殃。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反過來,如果貪圖一時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於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實惠”。但為了這點實惠他毀了自己的聲譽而聲譽相比於物質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於朋友,無異於失去了西瓜撿芝麻,得不償失的。

古代誠實守信的故事12

宋濂小時侯喜歡讀書,但是家裏很窮。也沒錢買書,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書,他都講好期限,按時還書,從不違約,人們都樂意把書借給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書,越讀越愛不釋手,便決定把它抄下來。可是還書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連夜抄書。時值隆冬臘月,滴水成冰。他母親説:“孩子,都半夜了,這麼寒冷,天亮再朝抄吧。人家又不是等這書看。”宋濂説:“不管人家等不等這本看,到期限就要還,這是個信用問題,也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如果説話做事不講信用,失信於人,怎麼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又一次,宋濂要去遠方向一位著名學者請教,並約好見面日期,誰知出發那天下起鵝毛雪。當宋濂挑起行李準備上路時,母親驚訝地説:“這樣的天氣怎能出遠門呀?再説,老師那裏早已大雪封山了。你這一件舊棉襖,也抵禦不住深山的嚴寒啊!”宋濂説:“娘,今不出發就會誤會了拜師的日子,這就失約了;失約,就是對老師不尊重啊。風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當宋濂到達老師家裏時,老師感動地稱讚説道:“年輕人,守信好學,將來必有出息!”

古代誠實守信的故事13

古往今來,凡是品德高尚的人,都是誠實守信的。

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晏殊,14歲被地方官作為“神童”推薦給朝廷。他本來可以不參加科舉考試便能得到官職,但他沒有這樣做,而是毅然參加了考試。事情十分湊巧,那次的考試題目是他曾經做過的,得到過好幾位名師的指點。這樣,他不費力氣就從千多名考生中脱穎而出,並得到了皇帝的讚賞。但晏殊並沒有因此而洋洋自得,相反他在接受皇帝的複試時,把情況如實地告訴了皇帝,並要求另出題目,當堂考他。皇帝與大臣們商議後出了一道難度更大的題目,讓晏殊當堂作文。結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誇獎。

晏殊當官後,每日辦完公事,總是回到家裏閉門讀書。後來皇帝瞭解到這個情況,十分高興,就點名讓他做了太子手下的官員。當晏殊去向皇帝謝恩時,皇帝又稱讚他能夠閉門苦讀。晏殊卻説:“我不是不想去宴飲遊樂,只是因為家貧無錢,才不去參加。我是有愧於皇上的誇獎的。”皇帝又稱讚他既有真實才學,又質樸誠實,是個難得的人才,過了幾年便把他提拔上來,讓他當了宰相。

晏殊受到皇帝的賞識和重用的故事説明,一個人為人的誠實,表裏如一,不弄虛作假,對於取得別人的信任是多麼的重要啊!

古代誠實守信的故事14

出自《伊索寓言》:從前,有個放羊娃,每天都去山上放羊。

一天,他覺得十分無聊,就想了個捉弄大家尋開心的主意。他向着山下正在種田的農夫們大聲喊:“狼來了!狼來了!救命啊!”農夫們聽到喊聲急忙拿着鋤頭和鐮刀往山上跑,他們邊跑邊喊:“不要怕,孩子,我們來幫你打惡狼!”農夫們氣喘吁吁地趕到山上上一看,連狼的影子也沒有!放羊娃哈哈大笑:“真有意思,你們上當了!”農夫們生氣地走了。

第二天,放羊娃故伎重演,善良的農夫們又衝上來幫他打狼,可還是沒有見到狼的影子。

放羊娃笑得直不起腰:“哈哈!你們又上當了!哈哈!”大夥兒對放羊娃一而再再而三地説謊十分生氣,從此再也不相信他的話了。

過了幾天,狼真的來了,一下子闖進了羊羣。放羊娃害怕極了,拼命地向農夫們喊:“狼來了!狼來了!快救命呀!狼真的來了!”農夫們聽到他的喊聲,以為他又在説謊,大家都不理睬他,沒有人去幫他,結果放羊娃的`許多羊都被狼咬死了。

古代誠實守信的故事15

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於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古代誠實守信的故事16

皇甫績是隋朝有名的大臣。他三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一個人難以維持家裏的生活,就帶着他回到孃家住。外公見皇甫績聰明伶俐,又沒了父親,怪可憐的,因此格外疼愛他。

外公叫韋孝寬,韋家是當地有名的大户人家,家裏很富裕。由於家裏上學的孩子多,外公就請了個教書先生,辦了個自家學堂,當時叫私塾。皇甫績;就和表兄弟們都在自家的學堂裏上學。

外公是個很嚴厲的老人,尤其是對他的孫輩們,更是嚴加管教。私塾開學的時候,就立下規矩,誰要是無故不完成作業,就按照家法重打二十大板。

有一天,上午上完課後,皇甫績和他的幾個表兄躲在一個已經廢棄的小屋子裏下棋。一貪玩,不知不覺就到了下午上課的時間。大家都忘記做教師上午留的作業。

第二天,這件事被外公知道了,他把幾個孫子叫到書房裏,狠狠地訓斥了一頓。然後按照規矩,每人重打二十大板。

外公看皇甫績年齡最小,平時又很乖巧,再加上沒有爸爸,不忍心打他。於是,就把他叫到一邊,慈祥地對他説:“你還小,這次我就不罰你了。不過,以後不能再犯這樣的錯誤。不做功課,不學好本領,將來怎麼能成大事?”

皇甫績和表兄們相處得很好,小哥哥們都很愛護他。看到小皇甫績沒有被罰,心裏都很高興。可是,小皇甫績心裏很難過,他想:我和哥哥們犯了一樣的錯誤,耽誤了功課。外公沒有責罰我,這是心疼我。可是我自己不能放縱自己,應該也按照私墊的規矩,被重打二十大板。

於是,皇甫績就找到表兄們,求他們代外公責打自己二十大板。表兄們一聽,都撲哧一聲笑了出來。皇甫績一本正經地説:“這是私塾裏的規矩,我們都向外公保證過觸犯規矩甘願受罰,不然的話就不遵守諾言。你們都按規矩受罰了,我也不能例外。”

表兄們都被皇甫績這種信守學堂的規矩,誠心改過的精神感動了。於是,就拿出戒尺打了皇甫績二十大板。

後來皇甫績在朝廷裏做了大官,但是這種從小養成的信守諾言、勇於承認錯誤的品德一直沒有丟,這使得他在文武百官中享有很高的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