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專業資料

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通用30篇)

欄目: 專業資料 / 發佈於: / 人氣:2.73W

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

一、清正廉潔重要性

清正廉潔有利於營造崇廉尚廉社會風氣。黨風正則民風純,政風廉則社會公。鄧小平同志曾指出:“端正黨風,是端正社會風氣的關鍵。”黨風正,就能在人民羣眾中發揮巨大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就能在整個社會中形成凝聚力,形成團結一致幹事創業的氛圍。假如黨風不正,政風不純,貪污嚴重,就會影響整個社會風氣奉承權力至上,崇拜物質第一,沒有進取意識。因此,只有營造“以廉為榮,以腐為恥”的濃厚氛圍,才能增強黨的凝聚力和引領力,才能形成“人人思廉,全民崇廉”的社會風氣。

清正廉潔有利於興黨強國。縱觀古今,中國歷史上因為統治集團嚴重腐敗導致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從革命戰爭年代對貪污犯肖玉璧的判決,到新中國成立初期對劉青山、張子善的嚴懲;從改革開放後堅持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懲治腐敗,到新時代堅持全面從嚴治黨……黨的百年曆史,就是我們黨不斷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歷史。百年砥礪奮鬥的進程中,不斷湧現出焦裕祿、孔繁森、楊善洲等一大批清正廉潔的優秀共產黨員,他們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他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忠誠、乾淨、擔當的崇高品質,贏得廣大人民羣眾的擁護和愛戴,推動黨和人民事業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只有清正廉潔,才能使黨員幹部保持思想上的先進性和道德上的純潔性,不斷提高拒腐防變能力,不斷為興黨強國增添力量。

清正廉潔有利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個民族的復興不僅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而且更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慎獨”的廉潔自覺到“天下為公”的廉潔自信,正是清正廉潔文化對民族文化形成了強力支撐。因此只有加強黨的建設,加強廉潔文化建設,才能在當今之大變局中堅定文化自信,強化內生動力,凝聚推動我國發展進步的磅礴力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二、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通用30篇)

清正廉潔意思是品行端正,為人正直廉潔無私。因為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所以人們常用荷花來比喻,清正廉潔的人。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通用3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1

春秋時期,宋國有一個人上山採石時,採到一塊寶玉,他擔心別人會來搶,想拿出去賣,又怕被商人佔了便宜。想來想去,他決定把這塊寶玉送給京城裏的大官。

於是,他帶着寶玉,來到京城掌管工程的大官子罕府中,獻上寶玉。子罕覺得很奇怪,便問道“我和你素不相識,你為什麼要獻寶玉給我?我可從來不收別人任何禮物的。”那人以為子罕懷疑這是一塊假玉,就答道“這塊玉我請玉匠看過,確實是一塊真玉,價值連城,所以我才送給你的。”子罕説“我把不貪的品格當作珍寶,你把這塊玉石當作珍寶,如果你把玉給了我,我們倆人都喪失了珍寶,不如你我還是各自保存自己的珍寶吧!”那人跪下懇求道“我們小百姓,拿着這樣珍貴的東西,是不敢出門的,我把它獻給你,是為了免於禍患。”子罕就讓那人暫時留下,請玉匠把那塊寶玉雕琢加工好,然後幫他把玉賣掉,把所得的錢全部交給那人,並派人送他回家。

這個故事見於《左傳·襄公十五年》。後來,人們就用“不貪為寶”這句成語來形容清正廉潔的高尚品質。

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2

唐朝貞元年間,著名詩人白居易考中進士後,被派往陝西周至當縣令。

他剛上任,城西的趙鄉紳和李財主就為爭奪一塊地跑到縣衙打官司。為了能打贏官司,趙鄉紳差人買了一條大鯉魚,在魚肚中塞滿銀子送到縣衙。而李財主則命長工從田裏挑了個大西瓜,掏出瓜瓤,也塞滿銀子送了來。收到兩份“重禮”後,白居易吩咐手下貼出告示,明天公開審案。

第2天,縣衙門外擠滿了看熱鬧的百姓。白居易升堂後問道:“你們哪個先講?”趙鄉紳搶着説:“大人,我的理(鯉)長,我先講。”李財主也不甘示弱説:“我的理(瓜)大,該我先講。”白居易沉下臉説:“什麼理長理大?成何體統!”趙鄉紳以為縣太爺忘了自己送的禮,連忙説:“大人息怒,小人是個愚(魚)民啊!”白居易微微一笑説:“本官耳聰目明,用不着你們旁敲側擊,更不喜歡有人暗通關節。來人,把賄賂之物取來示眾。”

衙役取來鯉魚和西瓜,當眾抖出銀子,聽審者一片譁然。白居易厲聲喝道:“大膽刁民,膽敢公然賄賂本官,按大唐律法各打40大板!”眾百姓無不拍手稱快。至於這些行賄的銀子,白居易就用來救濟貧苦百姓了。

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3

東漢時,楊震在赴任途中經過昌邑時,昌邑縣令王密山來拜訪他,並懷金十斤相贈。楊震説:”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沒聽明白楊震的責備之意,説:“天黑,無人知曉。”楊震説:“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王密這才明白過來,大感慚愧,怏怏而去。

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4

清康熙初年,原廣西羅城縣令于成龍,被兩廣總督金光祖舉薦為全省唯一“卓異”,升任合州知州。其子從山西老家來看他,他僅有一隻還捨不得吃的鹹鴨,乃割下一半作為讓兒子帶回老家的禮品,因此人稱“半鴨知縣”。離開羅城時,堂堂一位縣令,竟然連赴任的路資也沒有。當地百姓聽到于成龍離去的消息,一片哭號,依依不捨,相送數十里。後來他出任堂堂兩江總督,赴任途中只住旅館不住公館。在總督府每餐只吃青菜,時人稱之“於青菜”。當他逝世後,南京“士民男女無少長,皆巷哭罷市。持香楮至者,日數萬人”。康熙帝破例親為撰寫碑文,稱他是“天下第一廉吏”。

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5

説到廉政故事,不得不提餘杭文化名人豐國需。

今年58歲的豐國需,從小就喜愛民間文學。他18歲開始創作故事,迄今發表故事作品300多篇,共100餘萬字。喜歡寫故事的豐國需分別是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三級民間文藝家協會理事、副主席和主席。他在塘棲古鎮創辦的故事沙龍,是中國第一個民間故事創作團體。為了推動故事創作不斷髮展,他還創辦故事派對網站和網絡新故事創作培訓學校,免費在網上教學。

故事,來自民間的“草根文學”,羣眾喜聞樂見,很接地氣。故事能教人甄別是非功過、辨別善惡良莠,如果搭上合適的載體,激發的正能量不言而喻。

2005年底,浙江省作協一位副祕書長應邀參加浙江省紀委召開的廉政文化建設座談會,專門提出將故事創作列入廉政文化建設的建議。浙江省紀委採納了這條建議,決定以“中國(浙江)廉政故事大獎賽”的方式推動廉政故事發展。

於是,豐國需和他的團隊接受餘杭區紀委的邀請,開始為廉政文化“量身創作”。

從2006年至今,餘杭區紀委書記換了3任,開展廉政故事徵集和宣傳的活動始終沒有放鬆,愈搞愈紅火。故事的創作隊伍從起初的50餘人,擴大到現在的近400人,不少機關、鎮鄉幹部也參與到創作當中,以故事“日三省吾身”。故事的演出場地從機關到社區、從工地到學校、從圖書館到電視台演播廳,廉政故事的聽眾從十多人到幾百人再到場場爆滿,“粉絲”從老百姓到領導幹部再到慕名而來的文人學者,題材從廉潔説起直至社會無所不包。遇到一些專場,廉政故事的擁躉們甚至有些“瘋狂”。

餘杭的廉政故事火了,跳出了區域界限,走向了上海、華東乃至全國,成為浙江省廉政文化建設的一張“金名片”。7年來,餘杭連續承辦三屆中國(浙江)廉政故事大獎賽,徵集作品累計6751件,144人獲獎,活動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

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6

唐朝開元年間,吏部尚書魏知古要去洛陽一帶考察官員政績。宰相姚崇有兩個兒子在那兒當官,離京前,魏知古特地到姚府辭行,不料姚崇對他十分冷淡。魏知古是姚崇一手提拔起來的,他到洛陽之後,私下接見了姚崇的兩個兒子。姚崇之子請求他在皇上面前為自己美言。

玄宗皇帝接到魏知古的奏摺,見他極力讚揚姚崇的兒子,便宣姚崇進殿,對姚崇説:“你的兩個兒子很有才幹,政績不錯,朕有意提升他倆。”姚崇坦然地説:“我這兩個兒子才識平平,又不善理政,不足以提拔。”

唐玄宗見姚崇能秉公處事,十分高興地説:“魏知古徇私妨礙公事,辜負了你對他的教導,我也不能原諒他。看來只有罷了他的官以正朝綱。”姚崇復奏道:“我教子不嚴,罪該受罰。如果陛下因此事貶謫魏知古,那人們就會説他是當了我的替罪羊了。”

唐玄宗聽後十分讚許,遂令魏知古改任工部尚書。姚崇歷任武則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宰相,有“救時宰相”之稱,是中國歷史上的名相。個性是在玄宗時期,對“開元之治”貢獻尤多,影響極為深遠。

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7

春秋時,宋國司城子罕清正廉潔,受人愛戴。有人得到一塊寶玉,請人鑑定 後拿去獻給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説:“您以寶石為寶,而我以不貪為寶。如果我接受了您 的玉,那我們倆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寶物。倒不如我們各有其寶呢?

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8

東漢時,一位叫劉寵的人任會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廢除苛捐雜税,為官司 十分清廉。後來他被朝廷調任為大匠之職,臨走,當地百姓主動湊錢來送給即將離開的劉寵 ,劉寵不受。後來實在盛情難卻,就從中拿了一枚銅錢象徵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稱為“一 錢太守”

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9

晉代名臣陶侃年輕時曾任潯陽縣吏。一次,他派人給母親送了一罐醃製好 的魚。他母親湛氏收到後,又原封不動退回給他,並寫信給他説:“你身為縣吏,用公家的 物品送給我,不但對我沒任何好處,反而增添了我的擔憂。”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10

晉代人吳隱之任廣州太守,在廣州城外,見一池泉水名“貪泉” 。當地傳説飲了貪泉之水,便會貪婪成性。他信這些,照飲不誤,飲後還寫了一首詩:“古 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他在任期間,果然廉潔自律,堅持了 自己的操守。

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11

蘇東坡是我國北宋時期的一位著名詩人。他在擔任徐州知府時,以為官清廉、剛正不阿、不畏權勢,執法嚴明著稱,受到徐州百姓的稱道和傳頌。至今徐州城鄉還流傳着他不少的佳話。蘇東坡五十歲的時候,家人要為其祝壽,蘇東坡一再製止,並囑咐家人不準宣揚。誰料,壽辰這一天,來了一個送禮人,雙手抱着一盆盛開的月季花,家人便問:“請問尊姓大名,有何事?”來者説:“我叫趙錢孫李,來祝壽的。”家人聽罷,奇怪地笑道:“那有這樣的名字呢?”來者説:“我本姓趙,右鄰姓錢,左鄰姓孫,對門姓李,知府大人今年五十大壽,大家推薦我送一盆月月紅,給知府大人做壽禮。”

家人聽後,知是百姓心意,本想收下,但大人從不收禮,只好叫來者説出理由,那人思忖片刻,道出:“花開花落無間斷,春去春來不相關。但願大人常康健,勤為百姓除贓官。”家人把詩寫在紙上,叫僕人把詩送給蘇東坡看,讓他來處理此事。不一會蘇東坡出來,親自收下那盆月季花,笑着詠詩道:“趙錢孫李張王陳,好花一盆黎民情。一日三餐撫心問,丹心要學月月紅。”

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12

隋朝時,趙軌曾任齊州(今濟南市)別駕,東面鄰居家有桑樹。有一年,桑葚熟了,又大又紅的桑葚落在他家的院子裏,滿地都是。他叫家人把桑葚撿起來,送還給鄰居,並告誡兒子説:“我並不是要以此來求取名譽,只是覺得這不是自己的,享用了心裏也會不安。”趙軌在齊州為官四年,每年考核,政績都是最好,得到皇帝的嘉獎,被徵入朝任職。離開時,父老鄉親們都灑淚送別。一位長者代表百姓捧着一杯清水,顫巍巍地敬奉到趙軌面前,説:“別駕在此任官,從不受賄納物,有如水火不相交。如今您要走了,我們不敢以壺酒相送,您清廉若水,特獻上一杯清水為您餞行。”趙軌非常感激,接過杯水,一飲而盡。後來,趙軌任原州(治今寧夏固原)總管司馬,注意嚴格約束部下,對百姓秋毫無犯。有一次,趙軌領人結隊夜行部下不小心,馬踏入田中,踩壞了禾苗,他即令停止前進。天亮後,查到了田主,賠償了損失後才率隊起程。原州的百姓、官聽説此事後,無不感動,並從此以趙軌為榜樣,注意自己的操行。

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13

南宋大臣張浚因與奸相秦檜政見不和,被貶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他出發 時,帶了幾箱書隨行,有人誣告他與亂黨有關係,結果被高宗檢查書信和破舊衣物,高宗歎 息道:“想不到張浚貧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憐他,於是派人騎快馬追上張浚,賞賜他黃金三百兩。

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14

三國及西晉初期,胡質、胡威父子倆都以清廉著稱於世。

在曹操當政時,胡質還只是個不起眼的小吏,日後他之所以官職顯要,既不靠逢迎拍馬,也不靠賄賂開路,而是靠自己的清正廉潔和勤勉政績。魏文帝曹丕在位時,胡質任東莞太守,他在東莞九年,政通人和,上下稱頌;到荊州任刺史後,他的政績依然卓著。他任職之處,形成了“廣農積穀,有兼年之儲”的富庶局面。公元250年,胡質病逝時,“家無餘財,惟有賜衣書篋而已。”朝廷思其一生為官清廉,體恤民情,特下詔褒獎其清廉品德,並“賜其家錢穀”。

胡威受父親胡質的影響,年少時就有繼承和發揚其父的清廉美德的志向。有一年,胡威從洛陽去探望在荊州當刺史的父親。由於胡質為官清廉,其家自不富裕,以至於胡威去看望父親時,沒有一車一馬,也沒有僕人隨從,只有他獨自一人騎着毛驢上路。途中住宿客棧時,胡威自己劈柴、做飯、放驢。同住客棧的得知他是荊州刺史胡質之子後,無不驚訝而欽佩。在荊州小住幾天後,胡威向父親辭行,胡質很想拿點什麼東西表示一下做父親的心意,翻來翻去,總算從家裏翻出了一匹絹。他對兒子説:“兒啊,父親雖官居刺史,但我一生只食俸祿,這匹絹你拿着,就算父親給你的路上的盤纏吧。”可沒想到胡威不但不領情,反而責問父親:“人們都説您清正廉潔,為官不貪不佔,那不知此絹從何而來?”胡質先是一愣,然後解釋道:“這是我節餘下來的。”胡威這才放下心來。

後來胡威歷任徐州刺史、青州刺史等職,他也同父親一樣廉潔自律,克己奉公,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晉武帝司馬炎聽説胡氏父子為官清廉的事蹟後,很感動,馬上召見胡威,對他父子兩人的廉潔奉公行為大加讚賞。期間,司馬炎問胡威:“你和你父親相比,誰清廉?”胡威答道:“我不如我父親。”晉武帝又問:“為什麼?”胡威回答説:“我父親清廉不願意讓人知道,我是恐怕別人不知道,所以我比我父親差遠了!”

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15

東漢年間,有一個有名的清官,名叫楊震。

一年,他居官荊州,發現王密才華出眾,便向朝延舉薦王密為昌邑縣令。數年之後,他調任路過昌邑。王密親赴郊外迎接恩師,安頓膳宿,照應得無微不至。

晚上,王密前往楊震官邸拜謁,他見室中無外人,迅即從懷中捧出黃金十斤,端放於楊震的`案桌上,説道:“恩師難得光臨,特備小禮相贈,以報栽培之恩!”

“不可,不可!”楊震見狀,連連擺手拒絕。他想不到王密會來這一手,便語重心長地説:“以前正因為我瞭解你有真才實學,才推薦你擔如此重任,可你這樣做,是太不知我的為人了。”

王密自討了沒趣,但仍想力爭,於是輕聲輕氣地説: “反正是黑天,又無外人知道。”

楊震更氣了,他正色地説:“你送金子與我,外人怎麼會不知?即使沒人知道,也是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以為無人知道,就寬容自己,這是很要不得的。”

王密一聽,羞愧難言,只得挾起金子,謝罪而去。

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16

其實教育並不只存在學堂之中,生活中許多不經意的瞬間都會成為人們傳道授教的機會。范仲淹在一次遊覽山水的時候,遇到了一羣好學的牧童,范仲淹藉機給他們上了一課,牧童們也努力爭取到了一次可以學習的機會。

一天,范仲淹和他的好友滕子京遊觀天柱山。清晨,范仲淹見東方已露出魚肚色,便獨自一人出門去了。順着彎曲大路,一路觀賞,山清水秀,綠草如茵,他看得好不入迷。

此時,范仲淹見一羣牧童圍着一個扎着朝天辮的小牧童一聲不吭,不知在幹些什麼。他走上前去,只見這個扎着小辮的牧童手拿牛鞭,在地下一筆一劃地 寫着。仔細一看,原來這羣牧童正在聽小辮子講課。鞭杆作筆,大地當紙,在地下寫個“刁”字。寫好以後,還十分神氣地説:“你們知道這個字怎麼念嗎?這個字 念‘刀’,砍柴的刀……”,小辮子還沒説完,就聽身後有人説:“不對,你教錯了。”小辮子一驚,轉身一看,呆住了。

原來站在他們身後的'是個穿着十分講究,氣魄非凡的官人。牧童都呆呆地不敢作聲,范仲淹笑了,上前拍拍小辮子的肩膀,和藹地説:“你教錯了。”

小辮子見這官人滿面慈祥,這才膽大了點,辯解説:“昨天在學堂門外,我見先生就是這麼寫得,先生説是‘刀’字。”

范仲淹説道:“筆畫你沒看清,就是錯了那麼一點。”

小辮子急問:“哪一點?”范仲淹走上前去,説:“我寫給你們看。”邊説邊將小辮子的牛鞭拿過來,在地下寫着,還一邊解釋道:“一個是一撇,一個是一提。”

小辮子不服氣地説:“這兩個字不都像‘刀’字嗎?”范仲淹繼續耐心地解釋説:“看來像,仔細看就不像,關鍵就在這一筆,一個上,一個下,朝上一提是‘刁’,朝下一撇是‘刀’字。”小辮子口裏念着説:“刀刁刀刁,念快了和刀的音差不多呀!”

范仲淹説:“不是差不多,而是差很多啊!別看‘刀’、‘刁’二字相似,音也相似,但刁比刀厲害得多,弄不好,還要殺頭的。”

牧童們聽了,十分驚奇:“這麼厲害,還要殺頭?”

范仲淹説,不信,我説段故事給你們聽聽:

過去山上有座破廟,廟裏只有一位年輕的尼姑。這尼姑苦鑽學問,長得又美,十分惹人喜愛。就是一點,不守清規戒律,喜歡結交朋友。一天,他遇到一 個很有學問的窮秀才,馬上就與他成了朋友。於是窮秀才就邀請尼姑到他家作客,兩人非常要好。後來,這個尼姑就經常跑到窮秀才家去串門。日久天長,你來我 往,朝夕與共,情同手足。有時候談出興致來,竟忘了吃飯,睡覺,連五更天都不知道。他們的行為很快就被傳出去,人們紛紛議論。不久,傳到財主呂員外的耳朵 裏,他以為這樣的事情有傷風化,進縣衙就把小尼姑和窮秀才告了。這一狀果然就告中了,衙役立刻把小尼姑壓倒大堂上審問,小尼姑好像沒事一樣,冷笑不語。這 下縣太爺氣極了,命人抬上刑具。正要施刑,小尼姑趕忙説:‘不必動刑,小人招供。’衙役立刻遞過紙筆,只見小尼姑提筆寫道:‘刀刁相像,瓜爪難分,戊戍胸 中一點,齋齊足下分明。’小尼姑寫好之後放在地上。差役忙吧供詞呈上。縣太爺一看供詞,又大量了一下尼姑,怒容頓減,點頭説:‘原來如此!’。便走下堂 來,朝小尼姑上下一看,接着禽獸扶起小尼姑,並向小尼姑施一大禮,送出衙門。”

説道這裏,范仲淹問牧童們:“你們想想,這是怎麼回事啊?”

牧童們都聽迷了,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怎麼回事。

范仲淹説:“縣太爺是有學問的人,看了招供,才知道小尼姑學問很深。所以,才下堂朝小尼姑反覆大量,知道自己差點把案子斷錯了,只好向小尼姑賠禮,放回廟裏。”

牧童們齊問:“錯在哪裏呢?”

范仲淹説:“小尼姑不是説:‘齋齊組下分明嗎?足就是腳啊。”

“腳?”牧童們還是不解。

“對,就是腳。”范仲淹接着説:“原來這個尼姑是個大腳,本身卻是男子。他為了逃避包辦婚姻,住進破廟,研讀經書。他和秀才是在一起研究學問, 所以往來密切。這個縣太爺十分愛才,問明情況之後,還常去向他們請教,從此,他們三人成為了好友。你們看相形字中僅一點點區別,就有這樣大的不同,一定不 能寫錯,唸錯,一個人作學問就講‘認真’二字。”

小辮子聽到這裏,撲通朝范仲淹跪下,懇求他説:“先生,你就做我們的先生,教我們認字吧。”牧童全都朝范仲淹跪下,異口同聲地説:“好先生,求求你,你就教我們認字吧。”

范仲淹被這樣勤奮好學的牧童們所感動,恨不得將滿肚子的學問都教給他們,只是在此不能久住。正在猶豫不知如何回答的時候,滕子京找他來了,範仲 淹把此事簡要地向滕子京説了。滕子京一直就有創辦學校,開啟民智的想法,也很喜歡這些好學的牧童們,便一口答應下來,興辦學堂。

就這樣,滕子京花錢在山上蓋了座“范仲淹書堂”,牧童從此有了先生,也有了書堂,白天放牧,晚上識字。他們時時不忘范仲淹給他們講的故事,認認真真,格外用功,其中一些人後來還成為了國家的棟樑。

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17

春秋時代,魯國的季文子官居宰相,生活卻十分儉樸。他的全家老小都不着綢緞,而只穿布衣;他家的騾馬不喂粟米,而飼以青草。有人譏之為“吝嗇”,季文子答道:“我何嘗不願穿綢着緞、乘車騎馬呢?可眼看着黎民百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我心中不安啊。我只知道用自己的高風亮節為國家贏得榮譽,沒聽説用自己的美妻良馬能給國家帶來光榮的。”這樣,原來譏笑季文子吝嗇的人,也模仿季文子的做法。當時,因為受季文子的影響,魯國上下崇儉戒奢,蔚然成風。

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18

范仲淹的兒子範純仁深知他的習慣和家規。因此,結婚前夕,範純仁對婚禮大操大辦自然不敢妄想,他想來想去,最後決定只買兩件稍微好些的衣服,這樣於父親.妻子兩邊都能説得過去。於是,範純仁將計劃購置的衣服列出清單,壯着膽子交給父親審定。

誰知范仲淹看過單子,立即板起了面孔,説道: “婚姻自然是人生大事,但這與節儉有什麼矛盾?怎麼可以藉口“人生大事”而奢侈浪費呢?”

父親的一番話説得範純仁滿面羞愧,他鼓足勇氣對父親説: “範家節儉的家風,孩兒自幼熟知,購置奢華貴重用品,兒子知錯。可是如實稟報父親大人.新人想以羅綺做幔帳,孩兒知道這不合範家家風,故不敢答應,可她的父母又出面提出,孩兒礙於他們的情面就沒敢再堅持下去。”

范仲淹聽後勃然大怒: “你知錯認改,我不再追究。但是範家幾十年來,以節儉自守,以奢侈為恥。用羅綺做幔帳,豈不壞了家風?情面事小,家風事大,你可以告訴,如若堅持以羅綺做幔帳,那我范仲淹就敢把它拿到院子裏燒掉!”

由於范仲淹的堅持,範純仁的婚禮辦得十分儉樸,既沒有購置貴重奢侈的物品,也沒有舉得隆重奢侈的婚禮,不僅范仲淹的家風得以維持,同僚們也從中受到很大教育。

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19

三國時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官居蜀國宰相,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他事奉節儉,力戒奢侈。他的家業僅存錢800銖、田15頃,作為妻室兒女的生活來源。他本人的衣食用度,由朝廷配給,俸資之外,分文不取。更為難得的是,他在暮年立下了這樣的遺囑:“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據史料記載:“及卒,如其所言。”諸葛亮在《誡子書》中寫道:“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話已成為千古箴言,被後人奉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20

朱德同志不僅告誡全黨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而且自己始終如一地保持克勤克儉,清正廉潔。凡是同他有過接觸、瞭解他的人,沒有不被他的精神深深感動的。

廚師鄧林回憶:“一般人認為朱老總是中央領導,吃飯是特灶,標準一定很高。可實際上,老總、康大姐和我三個人加起來的伙食費平均每月都不過五十元,就是按當時的標準,也勉強稱得上是中層幹部的水平。平時,如果飯菜剩了,朱老總不讓倒掉,下一頓還要接着吃。有時來了客人,就囑咐我添一兩個簡單的菜,從不鋪張。”

朱老總經常對鄧林説:“我不讓你每天做大魚大肉,不是怕花錢,主要是要養成儉樸的習慣,一切從六億人民出發,生活上不要太超乎老百姓水平之上。”

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21

北宋時期的大文學家蘇東坡,曾官至翰林院學士。因為他抨擊朝廷橫徵暴斂,結果被貶謫黃州,薪俸也隨之鋭減,每月僅有4500個銅錢。蘇東坡樂道安貧,節儉度日。

一天,他的一位老朋友來訪,見客廳的大梁上懸掛着31個竹筒和一個大竹筒,心裏十分納悶。這時,蘇東坡囑咐家人備一席酒菜,要與老友痛飲三杯。家人應諾後用叉挑下那個大竹筒,退到內屋去了。這位老友見狀,忍不住向蘇東坡發問:“東坡兄,不知你這屋樑上掛的是啥?”蘇東坡沒有馬上回答,只是起身又叉下一個竹筒,倒出筒中數十枚銅錢置於桌上。這位老友仍是不解。蘇東坡朗聲大笑,説出了竹筒之謎。原來,蘇東坡為了做到計劃開支,量入為出,把每月領到的薪俸分為31份,然後裝入竹筒中掛在屋樑上,每天早上用木叉挑下一個竹筒,作為當日開支。每日節餘部分,集中貯放在大竹筒中,逢年過節或有來客才從大竹筒中取出備辦酒席。這位老友聽了,十分感動,稱讚不已。

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22

明朝名臣于謙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時,人們買 些當地的絹帕、蘑菇、線香等土特產回京分送朝貴,他沒有接受。同時還寫了一首詩表明心 跡: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指百姓)話短長。”

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23

明朝時,嘉興知府楊繼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一次,一名太監經過這裏, 向他索要賄賂,他打開府庫,説:“錢都在這兒,隨你來拿,不過你要給我領取庫金的官府 印券。”太監怏怏走了,回京後,在明英宗面前中傷他。英宗問道:“你説的莫非是不私一 錢的太守楊繼宗嗎?”太監聽後,再也不敢説楊繼宗的壞話了。 ?手好不要錢

清乾隆進士王傑為人剛直敢言,不附權貴。當時和坤在朝中專權,大臣 都不取得罪他。惟王傑每每與其據理力爭。有一次,議政完畢,和坤有意戲弄王傑,拉着他 的手説:“好白嫩的手啊!”王傑正顏厲色地回答道:“王傑手雖好,但不能要錢耳!”和 坤羞愧而去。

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24

東漢時,南陽太守羊續,他憎惡當時官僚權貴的貪污,奢侈鋪張。他為人謙潔、生活樸素,平時穿着破舊衣服,蓋的是有補釘的被子,乘坐着一輛破舊馬車。餐具是粗陋的瓦器,吃的粗茶淡飯。

府丞焦儉,是他的下級,為人也很正派,與羊續關係很好,他看自己的上級生活太清苦了,他聽説羊續喜歡吃生魚,就買一條魚送給羊續。焦儉怕羊續拒收,就笑着説:“大人到南陽時間不長,可能不知這就是此地有名的‘三月望餉鯉魚’所以我特意買一條送給您,平時您把我當作兄弟,所以這條魚只是小弟對兄長的一點敬意,您知道的,我絕非阿諛逢迎之輩,因此,務請筆納!”羊續見焦儉這麼説,覺得不收下倒是見外了,於是笑着説:“既然如此,恭敬不如從命。”

等焦儉走後,羊續便把這條魚,掛在室外,再也不去碰它。第二年三月焦儉又買了一條鯉魚,心想一年送一條總可以吧,知道買多了,羊續不會要。到羊續府上,焦儉剛説明來意。羊續便指着那條枯乾了的“三月望餉鯉魚”,説:“你去年送的還在這裏呢!”焦儉愣住了,搖搖頭歎口氣,帶着活魚走了。

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25

北宋包拯,他為官清廉公正是婦孺皆知的,老百姓稱之為“包青天”。

包拯一生,身居高位,廉潔無私,痛恨貪官污吏,到了晚年,擔心後人會出不肖之徒,於是就在家中立了一塊石碑,上面鐫刻着著名的《誡廉家訓》以警戒後人。其意大致是:“凡是包氏後代子孫中有貪污受賄者,不能被稱為包氏後代,甚至死後,也不能葬入其家族的墓地中。不遵從此訓令者,一概不是包公子孫。”

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26

我國現代著名經濟學家、社會活動家馬寅初解放前曾擔任浙江省財政廳長。有一天,德清縣有一個想當縣長的人託人將一千大洋送給馬寅初,請馬寅初開開後門,讓他就任某縣縣長。馬寅初勃然大怒,罵道:“不要臉的東西,這種人今天能用錢打關節,真的當了縣長,一定是個貪官。憑這一條,他就不能當縣長。立即吩咐來人把錢退回。

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27

包拯以公廉著稱,剛直不阿,執法如山。他在晚年為子孫後代制定了一條家訓,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豎於堂屋東壁,以詔後世。”

“珙”者即包拯的兒子包珙。包拯的這則家訓是他生前對子孫的告誡,並讓其子包珙鐫刻在石上,豎於堂屋東壁,以照後世。這寥寥數字,凝聚着包公的一身正氣、兩袖清風,足為世人風範。

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28

三國及西晉初期,胡質、胡威父子倆皆以清廉著稱於世。

胡威受父親胡質的影響,年少時就有志繼承和發揚其父的清廉美德。有一年,胡威從洛陽去探望在荊州當刺史的父親。在荊州小住幾天後,胡威向父親辭行,胡質很想拿點什麼東西表示一下做父親的心意。翻來翻去,胡質總算從家裏翻出了一匹絹。胡質望着臨行的兒子,深有感觸地説:“兒啊,父親雖官居刺史,但我一生只食俸祿,這匹絹你拿着,就算為父給你路上的盤纏吧。”可沒想到胡威不但不領情,反而責問父親:“人們都説您清正廉潔,為官不貪不佔,不知道此絹從何而來?”胡質先是一愣,然後解釋道:“這是我節餘下來的,用來給你作盤纏。”胡威這才放下心來。

晉武帝司馬炎聞知胡氏父子為官清廉的美名後即召見胡威,對他父子二人的廉潔奉公大為讚賞,並隨口問道:“你和你父親相比,誰清廉?”胡威答道:“我不如我父親。”晉武帝又問:“為什麼?”胡威回答説:“我父親清廉不願意讓人知道,我是恐怕別人不知道,所以我比我父親差遠了!”

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29

魯迅和許廣平僅有一子,即周海嬰。兒子出生時,許廣平出現難產跡象,當醫生向魯迅徵求意見是留大人還是留孩子時,他果斷回答:“留大人。”結果母子平安。

在兒子成長過程中,魯迅基本按照《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的思想來實行,讓他“完全的解放”,其中又説:“我現在心以為然的,便只是愛。”據周海嬰所著《魯迅與我七十年》介紹,魯迅的教育方式是“順其自然,極力不多給他打擊,甚或不願拂逆他的喜愛,除非在極不能容忍,極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內”。有一天,周海嬰死活不肯去上學,魯迅用報紙打他屁股。後來,魯迅向母親寫信解釋道:“打起來,聲音雖然響,卻不痛的。”

錢基博乃一代國學大師,是學者、作家錢鍾書的父親。

錢基博對兒子管教極嚴,錢鍾書十六歲時,還痛打一頓。1926年秋至次年夏天,錢基博北上清華任教,寒假沒回無錫。此時的錢鍾書正讀中學,沒有温習課本,而是一頭扎進了小説的世界。等父親回來考問功課,錢鍾書過不了關,於是捱了打。

1929年,錢鍾書考入清華大學外文系後,錢基博還時常寫信給他。一封信中説:“做一仁人君子,比做一名士尤切要。”隨後一封信則表示:“現在外間物論,謂汝文章勝我,學問過我,我固心喜;然不如人稱汝篤實過我,力行過我,我尤心慰。”希望錢鍾書能“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我望汝為諸葛公、陶淵明;不喜汝為胡適之、徐志摩”。

錢基博對當時的新文化運動保持距離,埋首國學,他這樣告誡錢鍾書,不過出於一個儒者的文化立場。

梁啟超有九個子女,在他的教育、引導下,個個成為某一領域的專家,甚至還產生了“一門三院士”的佳話。這“三院士”是建築學家樑思成、考古學家樑思永、火箭控制系統專家樑思禮。另外,四兒子樑思達是經濟學家,次女樑思莊是圖書館學家,三女兒樑思懿是社會活動家。

梁啟超對於子女的愛,是全方位的,不僅在求學,而且在為人處世,甚至理財、時政等諸多方面,皆以平和、平等的態度展開。閲讀《梁啟超家書》,就會了解在寫給孩子們的信中梁啟超教育子女的表現堪稱典範。

寫信時,梁啟超毫不掩飾自己的愛。1927年6月的一封信中,他寫道:“你們須知你爹爹是最富於感情的人,對於你們的愛情,十二分熱烈。你們無論功課若何忙迫,最少隔個把月總要來一封信,便幾個字報報平安也好。”

在求學這一方面,梁啟超根本不看重文憑,而是強調打好基礎,掌握好“火候”。他對樑思莊説:“未能立進大學,這有什麼要緊,‘求學問不是求文憑’,總要把牆基越築得厚越好。”並教孩子們求學問、做學問的方法――“總要‘猛火燉’和‘慢火燉’兩種工作循環交互着用去”。

同時,梁啟超強調責任的重要。1923年,他寫給長女樑思順的信中説:“天下事業無所謂大小,只要在自己責任內,儘自己力量做去,便是第一等人物。”當然,寫信教導自己的孩子之餘,梁任公沒忘了誇一誇女婿、兒媳。

1918年11月7日,自殺前三天,樑濟問兒子梁漱溟:“這個世界會好嗎?”時在北京大學任哲學講師的梁漱溟回答:“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裏去的。”“能好就好啊!”説罷,樑濟離開了家。

梁漱溟亦兩度欲自殺,但最終,現實中國的問題和人生問題縈繞着他,他不停思考,積極奔走。梁漱溟育有二子樑培寬、樑培恕,對於他們,給予最大自由空間。接受採訪時,樑培恕説:“我們受到的可能是最自由的教育,擁有了別人沒有的最大的自主權。”這種教育,也與梁漱溟受到樑濟的影響有關,樑濟對他就是“信任且放任”的。可以説,這也是一種“中國式傳家”。

樑培寬追憶梁漱溟時,時常會提到一次考試。當時,樑培寬考了59分,內心忐忑地拿着學校要求補考的通知給父親看。“他只看了一眼,就又還給了我。”樑培寬説,他後來明白父親的用意,“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

相比於課堂成績,梁漱溟更在意教人過社會生活,“生活本身的教育”。

胡適和妻子江冬秀育有三個子女,女兒五歲時夭折,長子胡祖望、小兒子胡思杜圍繞在江冬秀身邊,胡適忙於公務,無暇顧及。江冬秀雖然出身官宦之家,但僅讀了幾年私塾,又酷愛打牌,對於孩子的管教,少投入精力,多有責怪,不甚得法。

家庭教育中,胡適雖然倡導“獨立、合羣、重學”,但自身也有不懂得如何愛孩子的嫌疑。1929年,胡適給胡祖望寫信,希望鍛鍊他過獨立、合羣、用功讀書的生活,其中説:“功課及格,那算什麼?在一班要趕在一班最高一排,在一校要趕在一校最高一排。功課要考最優等,品行要列最優等,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這才是有志氣的孩子。”這時,胡祖望十歲,離開父母,獨自在外上學,父親如此高的期望,恐怕只會感到“壓力山大”。次年,胡適即大失所望,接到學校發來的“成績欠佳”的報告單,怒道:“你的成績有八個‘4’,這是最壞的成績。你不覺得可恥嗎?你自己看看這表。”

最終,胡祖望雖然上過大學,但遠未達到胡適對他的期望;胡思杜讀了兩所大學都未能畢業,卻染上了不少壞習氣。晚年,胡適對祕書説:“娶太太,一定要受過高等教育的;受了高等教育的太太,就是別的方面有缺點,但對子女一定會好好管理教養的。母親有耐心,孩子沒有教不好的;孩子教不好,那是做母親的沒有耐心的關係。”可謂沉痛之語,意味深長。

在給江冬秀的信中,胡適亦自我反省道:“我真有點不配做老子。平時不同他們親熱,只曉得責怪他們功課不好,習氣不好。祖望你交給我,不要罵他,要同他做朋友。”

豐子愷育有七個子女,他認為童年是人生的黃金時代,極力反對把孩子培養成“小大人”。

在生活中,豐子愷稱外出做事為“無聊”,和孩子們在一起則內心充滿歡喜,抱孩子,喂孩子吃飯,唱小曲逗孩子,畫畫引孩子笑,和孩子們特別親近。有一次,長子瞻瞻要豐子愷抱他到車站去買香蕉,“滿滿地擒了兩手回來”,到家時,卻熟睡在父親肩頭,手裏的香蕉早已不知去向。豐子愷在《給我的孩子們》一文中感歎:“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與熱情!大人間的所謂‘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來,全是不自然的、病的、偽的!”

除了讓孩子在愛的空氣中自由成長,豐子愷還重視培養孩子的獨立精神。1947年,他步入知天命之年,與子女“約法”,強調最多的便是“獨立”,其中一條寫道:“大學畢業後,子女各自獨立生活,並無供養父母之義務,父母亦更無供給子女之義務。”同時,子女獨立後,要與父母分居,“雙方同意而同居者,皆屬鄰誼性質,絕非義務”。

清正廉潔的歷史小故事30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出生在蘇州吳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童年時代清貧的生活使他養成了勤儉節約的習慣,入朝為官後,他依然如此。

范仲淹的兒子範純仁深知他的習慣和家規。因此,結婚前夕,範純仁對婚禮大操大辦自然不敢妄想,他想來想去,最後決定只買兩件稍微好些的衣服,這樣於父親。妻子兩邊都能説得過去。於是,範純仁將計劃購置的衣服列出清單,壯着膽子交給父親審定。

誰知范仲淹看過單子,立即板起了面孔,説道:“婚姻自然是人生大事,但這與節儉有什麼矛盾?怎麼可以藉口“人生大事”而奢侈浪費呢?”

父親的一番話説得範純仁滿面羞愧,他鼓足勇氣對父親説:“範家節儉的家風,孩兒自幼熟知,購置奢華貴重用品,兒子知錯。可是如實稟報父親大人。新人想以羅綺做幔帳,孩兒知道這不合範家家風,故不敢答應,可她的父母又出面提出,孩兒礙於他們的情面就沒敢再堅持下去。”

范仲淹聽後勃然大怒:“你知錯認改,我不再追究。但是範家幾十年來,以節儉自守,以奢侈為恥。用羅綺做幔帳,豈不壞了家風?情面事小,家風事大,你可以告訴,如若堅持以羅綺做幔帳,那我范仲淹就敢把它拿到院子裏燒掉!”

由於范仲淹的堅持,範純仁的婚禮辦得十分儉樸,既沒有購置貴重奢侈的物品,也沒有舉得隆重奢侈的婚禮,不僅范仲淹的家風得以維持,同僚們也從中受到很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