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專業資料

大學心理健康自我評價

欄目: 專業資料 / 發佈於: / 人氣:1.67W

一、心理健康的制約因素有哪些

1 先天遺傳的好壞;

2 外界刺激的優劣;

3心理素質水平的高低;

4 心理保健服務的有無。

二、自我評價的一般作用

自我評價是一種重要的評價形式。它屬於人的自我概念的重要內容之一。迄今為止,自我評價問題已經成為哲學、心理學、社會心理學、教育學、文化學、價值學等多個學科關注的熱點話題。自我評價不僅具有獨特的自我功能,促進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實現,而且具有重要的社會功能,極大地影響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方式。以多學科的研究成果基礎,綜合地探討自我評價的功能和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由於自我評價的功能發揮是以正確地認識自我為前提的,為了充分它的功能和作用,還必須探討正確地評價自我的途徑和方法。

三、大學心理健康自我評價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我們總免不了要寫自我評價,自我評價是自我診斷、自我調節、自我完善的過程。你所見過的自我評價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學心理健康自我評價,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學心理健康自我評價1

大學生常見的情緒困擾可以大致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在於學習方面,普遍存在平日懶散,隨意,期末之前幾天焦慮煩躁。其次在於生活方面,大學生宿舍問題近幾年來已經成為一個熱門話題,在宿舍裏經常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繼而產生一定的情緒困擾。最後還包括工作方面,在自己加入的組織中,會面臨林林總總的任務,以及社交問題,也會對大學生的情緒產生一定的困擾。還有就是大學生的情感問題,對大學生情緒的波動產生不小的影響。

在談及運用合理情緒療法上,首先我要先介紹下合理情緒療法,這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創立的一種認知心理治療方法。他將他長期觀察總結出的合理情緒療法歸功於古希臘斯多葛學派哲學家埃皮克迪斯特,而這位哲學家曾在公元一世紀説過一句有名的話:“人不是被事情困擾着,而是被對該事情的看法困擾着。”從這句話,我們也可以看出最初開始時“認知行為療法”的影子。

合理情緒療法是認知療法的一種。該理論認為使人們難過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對事情的不正確解釋和評價,即認知原因導致的。因此,必須改變認知,即通過理性分析和邏輯思辨,改變造成求助者情緒困擾的不合理觀念,並建立起合理的,正確的理性觀念,才能幫助求助者克服痛苦情緒,改變不良行為,維護心理健康,促進人格全面發展。

ABC理論的主要觀點是強調情緒或者不良行為並非由外部誘發事件本身引起,而是由於個體對這些事件的評價和解釋造成的。一般人總習慣於把自己的不良情緒歸結於環境條件,但情緒的ABC理論認為,情緒不是由某一誘發事件A直接引起的,而是由經歷這個事件的個體,對這一事件的看法、解釋和評價即信念B引起的。個體對事件的情緒和行為反應的結果是C。

ABC理論的獨特之處在於強調B的重要作用,認為A只是造成C的間接原因,B才是情緒和行為的直接原因。所以,人民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的想法和觀念B來改變、控制其情緒和行為結果C。這是治療實踐的核心,其中所用的重要方法是對不合理信念加以駁斥和辯論,是指轉變為合理信念,最終達到新的情緒及行為的治療效果。 這樣原來的ABC理論就可以進一步拓展為ABCDE的治療模式。一旦不合理的信念導致不良的情緒反應,個體就應努力認清自己的不合理理念,並善於運用新的理念取代原有的信念,這就是所謂的D,即用一個合理的信念駁斥、對抗不合理信念的過程,藉此改變原有的信念。駁斥成功便能產生有效的治療效果E,使求助者在認知、情緒和行為上均有所改善。

而對於不合理信念有三個特徵,包括絕對化的要求,過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極。在人們不合理的信念中,往往有上述三種特徵。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會具有不合理的思維與信念,而那些具有嚴重情緒障礙的人,具有這種不合理思維的傾向更為明顯。情緒障礙一旦形成,他們自己是難以自拔的,就需要進行治療。

合理情緒療法強調認知過程對情緒對行為的重要性,這一療法對於年紀輕、智力和文化水平都較高的大學生,可以治標又治本。結合現實來看,現在的大學生,多是獨生子女,在成長過程中往往倍受關注,以自我為中心。“”有強烈的自我意識,但缺乏自我約束、自我監督、自我控制的能力,不會處理與他人、集體和社會的關係。運用合理情緒療法的理論,結合不同學生的具體問題,採用相關技術與學生一起找到其不合理信念,糾正其不合理的看法,進而形成合理的看問題方法,進而形成合理的信念,健全的人格。這不僅可以解決當前問題,而且可以用正確信念指導未來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增強社會適應性,保持健康的心理。

而合理情緒療法的亮點在於它要求對求助者完全接受和容忍,無論求救者的情緒和行為表現是多麼荒謬和不合理,諮詢師也要理解和接受他們,承認並尊重他們作為一個人的存在,而不是多厭惡和排斥他們。然後,提出質疑、進行辯論,引導求助者對這些觀念進行積極主動地思考,促使他們對自己的問題深有感觸。諮詢師抓住時機,及時提出合理化建議,與求助者一起討論,讓其自己選擇具體改變的方案,採用的行為技術。有了內在的驅動力,治療方案就容易得到實施,不斷幫助求助者形成合理的理念。同時在日常的大學生活中,我們自己亦可以依據此法解決自己的問題。

通過本次對合理情緒調控法的學習,我對於自己心理健康的認識又進步了一層,更敢於面對大學生活,享受大學帶來的樂趣,感謝宋老師的悉心教導。

大學心理健康自我評價2

每個人都希望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而健康之於人,不僅僅指生理方面,它還包括我們的心理狀況。跨世紀的一代大學生面臨的一個極其重要的任務就是:在全部意義上參與健康,做一個生理、心理都臻於完美的真正健康的人。

對於我們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包括:正常的智力、良好的情緒、健全的意志、和諧的人際關係、正常的自我觀念、成熟的心理行為等等。心理鍵康與一個人的成就、貢獻、成才關係重大,是大學生成才的基礎。

心理健康可以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健康的心理品質,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將來走向社會,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智力水平、積極從事社會活動和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重要條件。充分認識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和諧發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質作為基礎的,一個人心理健康狀態直接影響和制約着全面發展的實現。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學生克服依賴心理增強獨立性。

想要做一名合格的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但正確的自我認知是達成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實事求是的認識自己,評價自己,激勵自己,揚長避短,奮發上進。但作為一名大學生,很多的時候不能積極樂觀的生活。像我來説,以前很多的時候不切合實際,喜歡悲傷地歌曲、故事等,喜歡一個人獨處,有什麼事情都喜歡憋在心裏,所以心情有的時候很憂鬱,很悲傷,平時偶爾會有些消極,情緒消沉,我的朋友也很少。在進入大學後,有點不適應這樣的生活,後來我參加各種活動,積極鍛鍊自己,現在的我和以前真的很不一樣。現在,我覺得我不再是一個消極的人,我會樂觀的看待事情,能夠很好的調節自己的心情。但有的時候做事情太急躁,容易出錯,所以我還要在實踐中鍛鍊自己,磨練自己。

情緒是人對客觀事情態度的體驗,是人的需要得到滿足與否的反映。人在活動中,在接觸客觀外界時,並不是單純的認識事情,而總是對客觀事物抱有一定的態度,同時在內心深處產生一種特殊的體驗,這種態度、體驗就是情緒。良好的心境能促進人的身體健康,並有助於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相反不良的心境則讓人心煩意亂,且意志消沉容易激怒,對人的健康起着極大地危害作用。

青年大學生由於內心抑制和自我控制力尚在發展階段,表現更加突出。有的時候我們會因為一件小事而生氣、發怒。在我心情很煩躁的時候,就會經常説話沖人,因此不光讓朋友生氣,自己也很生氣,事後又覺得很對不起別人,但是説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怎麼能收回呢,雖然給別人已經道歉了,但畢竟給人家造成了傷害。所以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要學會剋制自己的情緒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遇到事情要冷靜,考慮周全,切莫圖一時之快,逞一時之勇。在大學這段時間,我覺得我的變化很大,能夠聽取別人的意見,接受別人的批評,而不會再生氣發怒。

居里夫人曾這樣説過:“人要有毅力,否則將一事無成。”而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則指出:“優美的性格和鋼鐵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愛更為重要。”如果説信念給人以奮鬥的動力的話,那麼意志則直接控制人的事業成功,沒有頑強的意志也就沒有成功。意志品質是指建立在意志目的性和驅動性這兩個基本特徵之上的各種品質特點。主要包括:自覺性、堅毅性、果斷性、自制力和勇敢。而意志的標準就是這些品質的綜合。

對於我,我覺得我是一個堅毅的人。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做事情能夠堅持到底,能夠克服一切困難、戰勝挫折,但也不是一個我行我素,固執己見的人。自覺性貫穿於整個意志行動的始終,是產生堅強意志的精神支柱,有的時候做事情的確要自覺遵守一些制度,但並不是盲從和獨斷。有些人缺乏主見,行動易受別人的影響和發生動搖的傾向。這點有的時候和我很符合,不能夠很果斷的做出一些決定,而且很容易改變主意,受別人的影響,事後也很苦惱。因此在平時的生活中,要學會自己作出決定,對於別人的意見要先思考,先判斷是不是符合自己,然後再決定。同時作為一名大學生還要有自制力。沒有制動器就不可能有汽車,而沒有剋制就不可能有任何意志。與自制力相反的品質是任性衝動。當然,我們肯定有自制力,但有的時候我們也會放縱自己,感情用事等等。有的時候的確我們不用對自己要求太高,偶爾的放鬆一下對我們也有好處。但在對待一些嚴肅的事情時,我們要嚴肅對待。

和諧的人際關係對於我們大學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現實的人是不可能離羣索居的,總是生活和活動於一定的羣體之中。同時,社會本身也需要一定的團體和組織。在大學這個特定的環境裏,大學生的人際關係要怎樣處理很重要。在平時的生活學習中,我通常團結同學,樂於助人,是同學的好朋友。而且性格開朗、熱愛生活,而且能夠保持和諧的人際關係樂於交往心理健康的學生,樂於與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寬容、友誼、信任和尊重的態度與人和睦相處。通過與別人交往,使我能夠認識大學生的社會責任,增強心理適應能力,能與他人同心協力、合作共事,與集體保持協調的關係,更好的健康發展。在學習之餘我還積極參加業餘活動,豐富多彩的業餘活動不僅豐富了大學生活,而且為我的健康發展提供了課堂以外的活動機會。比如我加入愛心學校,在愛心學校中,我收穫頗多。現在能夠很好的與那些頑皮的小學生溝通交流,能夠了解社會上的一些現狀等等。

因此,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們應培養多種興趣,發展業餘愛好,通過參加各種課餘活動,發揮潛能,振奮精神,緩解緊張,維護身心健康。通過社會交往才能實現思想交流和信息資料共享。發展社會交往可以不斷地豐富和激活人們的內心世界,有利於心理保健。

十全十美的個性人格或許並不存在,但我們完全可以通過不懈的努力,自覺地克服個性弱點。塑造一個愉快而健康的'自我。人格與人的心身健康密切相關。許多心理疾病都有相應的人格特徵,並且這種疾病在發展的過程中,其相應的人格一直髮揮着重要的影響。健康的人格對人的一切就可能具有非凡的支助力量。所以我們要完善自己的個性。

大學生正處於身心發展逐漸成熟的時期。經常會遇見很多的矛盾衝擊。如學業情況。在這一學期,我覺得我一直沒有進入學習的狀態,很多的時間都是迷茫着度過,如今考試將近,所以我的心裏不免有些着急。總是臨時抱佛腳。但是也怨不得別人,總是以為只要自己看書就可以了,誰知道現在落下了那麼多的課程。所以在這為數不多的時間我要抓緊每一分每一秒。現在再抱怨自己已經沒用,最重要的是學習,爭取把落下的補回來。還有戀愛,求職的成敗等等。

我們大學生應該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優化心理素質,增強心理調適能力和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預防和緩解心理問題。處理好環境適應、自我管理、學習成才、人際交往、交友戀愛、求職擇業、人格發展和情緒調節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進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但是要怎樣做到這些呢?

第一,培養良好的人格品質。培養悦納自我的態度,揚長避短,不斷完善自己。其次應該提高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對挫折有正確的認識,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樹立科學的人生觀,積極參加各類實踐活動,豐富人生經驗。

第二,養成科學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已為科學研究所證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規律、勞逸結合、科學用腦、堅持體育鍛煉、講究衞生等。大學生的學習負擔較重,心理壓力較大,為了長期保持學習的效率,必須科學地安排好每天的學習、鍛鍊、休息,使生活有規律。避免用腦過度引起神經衰弱,使思維、記億能力減退。

第三、加強自我心理調節。自我調節心理健康的核心內容包括調整認識結構、情緒狀態,鍛鍊意志品質,改善適應能力等。

第四、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有了學習興趣就能夠自覺地躍入浩瀚的知識海洋裏邀遊,拼命地吸取新知識,發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第五,積極參加業餘活動。大學生應培養多種興趣,發展業餘愛好,通過參加各種課餘活動,發揮潛能,振奮精神,緩解緊張,維護身心健康。通過社會交往才能實現思想交流和信息資料共享。發展社會交往可以不斷地豐富和激活人們的內心世界,有利於心理保健。

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掌握文化科學知識的重要保證,有了良好的心態,不僅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而且有益於終身的發展。如果離開良好心理的培養,就培養不出具有先進文化知識的合格大學生。綜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提高大學生整體素質的要求,而且也是大學生全面發展,成為“四有”人才的重要保證和基礎。

大學心理健康自我評價3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經濟的不斷進步,健康對現在的人而言已不僅僅指身體健康了,健康的現在內容包括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對於我們每個生活在當下的人而言心理的健康已經嚴重的影響我們的生活的質量。怎樣才能更好的生活呢?怎樣才能使自己有一個平衡的狀態呢?怎樣使自己有個不錯的朋友圈子呢?怎樣使自己看起來更加的有自信有魅力呢?怎樣使自己對自我能力有個良好的評估呢?這些問題是大都是當代大學生迫切想解決的,而這些問號的本質就是怎樣使自己有個好的生活質量。答案正確的自我認知。只有對自己有了正確的定位分析我們才能更能適應大學生活,也才能更好的享受我們大學生活。

我是誰、我是個怎樣的人這樣的問題,都是不能完全正確回答的問題。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説過一句很有名的話,“認識你自己“。自我認知也就是認識你自己的另一個通俗的説法。可見關於自我認知是從古到今的一問題,需要我們每個人去探討。自我認知,即對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觀察和自我評價。自我觀察是指對自己的感知、思維和意向等方面的覺察;自我評價是指對自己的想法、期望、行為及人格特徵的判斷與評估,這是自我調節的重要條件。

心理健康,從廣義上講,是指一種高效而滿意的、持續的心理狀態。從狹義上講,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動的過程內容完整、協調一致,即認識、情感、意志、行為、人格完整和協調,能適應社會,與社會保持同步。如果一個人沒有正確的情境與情緒反應的統一,那麼他的言行就會紊亂,從而出現心理問題。

對大學生而言,自我認知水平的高低及正確程度是影響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的因素。不能對自己有個充分的判斷,那麼不管是在學習生活中還是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都在起着微妙的作用。如果一個人不能正確的認識自我,不到自我的不足,覺得處處不如別人,就會產生自卑,喪失信心,做事畏縮不前……相反,如果一個人過高地估計自己,也會驕傲自大、盲目樂觀,導致工作的失誤。因此,恰當地認識自我,實事求是地評價自己,是自我調節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 那麼我們就拿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組例子來説吧——自卑與過度自信。自卑與過度自信都是自我認知中最簡單的內容之一,但他們對我們心理健康的影響卻不那麼簡單。貫穿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顧名思義,主體自己瞧不起自己,它是一種消極的情感體驗。在心理學上,自卑屬於性格的一種缺陷,表現為對自己的能力和品質評價過低。自卑和自滿正好是兩種完全相反的心理品質,卻都是年青人常有的心理表現,通俗一點説,這種心理表現為對自己缺乏一種正確的認識,在交往中缺乏自信(主要因素),辦事無膽量,畏首畏尾,隨聲附和,沒有自己的主見,一遇到有錯誤的事情就以為是自己不好。這樣導致他們失去交往的勇氣和信心。一般來説,大學生的自卑心理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1、對自己評價過低。這是自卑的實質。如認為自己的外貌、身高以及學習、交往能力不如他人。一個人對自我評價過低就會產生自卑。

2、有泛化的特點。泛化性的特點是指大學生由於某種原因造成的自卑情緒容易泛化到其他方面上去。如,一位男同學,因身材不好引起自卑,並認為同學看不起他,使他感到自己的言談舉止及社交能力均不如別人,這就是不合理的泛化;具有敏感性和掩飾性。他們好從別人的言行中“尋找、發現”於自己有利的評價;由於擔心被別人知道,對自己的缺陷常常加以掩飾或否認,表現出較強的虛榮心。 研究表明,自卑嚴重的大學生,有以下心理缺陷:

⑴缺乏穩定的自我形象。常把自己封閉起來,以掩飾自己的弱點。

⑵對一切事物敏感,因而很容易遭受挫折。

⑶傾向於超脱現實而陷入幻想世界,缺乏社會活動的積極性,有嚴重的孤獨感。⑷缺乏競爭意識。產生這種自卑心理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通過調查我們初步知道自我認識不足,家庭經濟因素,成長經歷,個人性格特點等有關。而自我認識不足又排在第一位,因此,我們不難看出,正確的自我認識對自卑心理的嚴重影響。打破這一原因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正確的認識自己。

每個人總是以他人為鏡來認識自己,如果他人對自己的評價過低,特別是較有權威的人的評價,就會影響對自己的認識,從而過低評價自己,產生自卑心理。對自我形象不認同,覺得長的不好。或者是對自己能力的懷疑,進入大學後的優越感降低甚至沒有了,自己沒有贏得別人尊重的本錢,於是產生了極強的失落感,原有的優越感一下子就成自卑感 。認知法,就是通過全面、客觀的認識,辯證地看待別人和自己。自卑者往往有很強的自尊心和抱負,自我評價協定高,當在學習生活中,由於自己方法不當,或缺乏處世能力而陷入困境時,自尊心受到損害、優越感嚴重失落,於是從一自尊自信者走向另一個極端,變成一個完全失去自信的人。常言説:“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和優點,我們應該坦然地接受自己的優點,但也不忌諱自己的缺點,沒有缺點優點也能以浮出水面。這樣就能正確地與人比較,在看到自己不如人之處時,也能看到自己如人之處或過人之處,偉人之所以難以高攀,是因為你跪着看的緣故。

其實,最重要的比較是自己跟自己比。每個人應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點等等來確立自己的事業和人生道路,為此發奮努力,為斷進步,最後實現人生的價值。這樣的人生才是積極的、有意義的人生。

過度自信是指人們的獨斷性的意志品質,是與自覺性品質相反的一種心理和行為偏差。過度自信的決策者總是對自己的決定具有獨斷性,堅持己見,以自己的意願代替實際客觀事物發展的規律,當客觀環境發生變化,也不肯更改自己的目的和計劃,盲目行動,一概拒絕他人的意見或建議,是缺乏自覺性和意志薄弱的表現。 過度自信,在一定意義上,也是一種認知偏差,投資者認為自己所擁有知識的精確度要比實際上所具有的精確性更高,所以他們對事件發生概率的估計總是走向極端。過度自信一般會出現在自己擅長的專業上。過度自信在學業中也是阻礙我們發展的一個不好的因素,他是我們驕傲自滿,他是我們得意忘形從而丟了自己,他是我們沒有正確的前進方向,因此,自信,我們需要,但是,過度的自信我們堅決抵制。

總而言之,正確的自我認知有助於我們張揚自己的個性,有助於我們處理好人際關係,也有助於我們改正自己的缺點。當代大學生只有對自己有了充分的瞭解,才能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才能夠擁有一份美好的大學的回憶,才會獲得一支美好的青春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