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專業資料

《范進中舉》讀後感600字(精選21篇)

欄目: 專業資料 / 發佈於: / 人氣:7.48K

《范進中舉》讀後感600字

一、什麼是讀後感

讀後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然後將得到的感受和啟示寫成的文章叫做讀後感。

讀後感就是讀書筆記,是一種常用的應用文體,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簡單來説就是看完書後的感觸。

二、《范進中舉》讀後感600字(精選21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范進中舉》讀後感600字(精選21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范進中舉》讀後感600字1

走馬觀花地讀完了全文,忽然覺得頭腦裏好像有一件寒氣正侵蝕着我全身的各個血管。原來過去的讀書人是如此的貧困潦倒,原來在封建社會中生活的人們是如此的趨炎附勢。

范進在中舉前後人們對待他的態度真是不能相比較。起初,范進向老丈人借盤費去鄉試時,被老丈人一口啐在臉上,罵了一個狗血噴頭。可當范進中舉的消息一得知,這對待范進的態度就像是由一隻兇猛殘忍的老虎一下子變成了乖巧聽話的小綿羊一樣,不僅送給范進銀子,在起初時還説范進一無是處,而在中舉之後卻大為讚賞。鄰居也紛紛送給他東西,這些都真切地反映了人們趨炎附勢的醜陋嘴臉。再如,范進聽聞自己中舉,卻發了瘋了,拍手、大笑,頭髮散亂,滿臉污泥,一身的水,想像起他那副狼狽的樣子,忽然覺得他有點可憐。家境貧寒,寒窗苦讀幾十年,只為中舉,現在中了舉之後,難免受不了刺激。這都怨那罪惡的封建制度,它深深地毒害了知識分子,給知識分子們帶來了無盡的苦難。如果我是那時的君主,我一定不會讓封建制度再去毒害人。相反,只會推陳出新,制定出適宜人民安居樂業,人民生活會蒸蒸日上的法規。回想當時的狀況“做官的錢財夠吃幾輩”多麼龐大的數目,這些都是勞苦大眾的血汗錢呀!都讓當官的收進自己的口袋裏了,可見當時朝綱的腐敗,真是不堪入目。説到自己,現在環境優越,家庭情況良好,卻不安於自己的職責,不努力學習還讓父母擔心真感到羞愧萬分。

為了不再復古,也為了地球上生存的一切小生命,大家行動吧!用我們行動來的努力,讓世界的明天更加美好!

《范進中舉》讀後感600字2

范進是古代的一個學子,它雖然勤奮好學,可是屢考不中,真可謂“屢戰屢敗”。

就在范進50多歲的時候,事情發生了轉機。這一年,他認真學習,考試時一絲不苟認真對待,蒼天不負有心人,他終於考出了好成績,被皇上點中。

這一天,范進正在街上閒逛,他的一個好朋友跑來告訴他“范進,你中舉了!”范進以為好朋友在逗他,沒當一回事,依舊慢慢悠悠地往前走。他看到很多人圍在那兒看皇榜,也擠進去瞪大眼睛瞧瞧。突然,一個熟悉的名字“范進”跳入眼簾。這時,范進心中一陣狂喜,只見他一跳三尺高,嘴中高喊:“我中了!我中了!”然後在大街上狂奔。圍觀的人們驚呆了,也跟着羣跑看笑話。瘋狂的范進跑掉了鞋子,劃破了衣服,跑飛了帽子……一路狂奔。

范進的好友看到這種情況,心中十分着急,趕忙去告訴他殺豬賣肉的老丈人:“你的女婿中舉了,可他高興地瘋了,快去救救他吧!”他的老丈人也很着急,趕忙隨那人去追范進。

到了范進跟前,他也束手無策。這時一個人説:“他平時最怕你,趕快扇他兩個巴掌也許能救他。”圍觀的眾人也七嘴八舌的勸導。他的老丈人猶豫不決,但還是慢慢地舉起了那像扇子一樣的大手,壯了狀膽子,重重地打在了范進的臉上,嘴中罵道:“混帳東西!你中什麼中!”一巴掌打醒了瘋迷的范進。

眾人欣喜異常,有的大笑、有的吹口哨。可他的老丈人卻心中鬱悶,感覺自己的手在隱隱發麻發痛,心想:“他現在是天上的文曲星,真的打不得了!”

這個故事非常可笑,也很逗人,讀後細細一想感覺十分有意思,也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50多歲的范進能中舉確實不易,他的堅持不懈,他的拼搏進取,他的堅定信念不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范進中舉》讀後感600字3

《孔乙己》描寫了一個封建文人悲慘的一生,《范進中舉》寫了一個封建文人獲得功名的經過,雖然兩篇文章的內容不同,但思想都是一致的,都是揭示了封建科舉制度對舊社會知識分子的毒害。

孔乙己死了,他活着的時候是一個會説“之乎者也”的笑料,死了也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對周圍的人來説,只不過是少了一個可有可無的東西。范進成了名,他一下子從岳父的出氣筒變成了天上的星宿,成了鄉紳的世交,因為這他竟然瘋過。兩人結局不同,但都是科舉制度的犧牲品。孔乙己最怕別人説他沒中秀才,范進也總想着自古無場外舉人,可見他們想的都是中榜,他們把科舉看成是向上爬的救命繩。然而,像范進這樣的人,即使肉體還活着,精神卻早死了,他的成名只不過是從一個泥潭陷進另一個泥潭。

我們也在學習,也要考試,但與他們有着天壤之別。他們的學習是為了追求功名利祿,而我們卻有着遠大的目標,我們是為祖國而學,為社會主義建設而學。舊的科舉制度不存在了,但追求學歷的思想仍然存在,有的人不就是把進重點中學、考大學作為自己唯一的目標嗎?

其實這是倒退的思想。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卻把自己束縛在一味“進大學”的小圈子裏,這算什麼呢?孔乙己、范進等等都已經全部死去,他們身上所帶的舊文人的氣質也不再復存。而我們不但肉體還活着,精神也要活着,而且要更充實。舊的科舉制度已毒死了不計其數的舊文人,難道在今天,我們還要自己給自己戴上“新科舉制”的枷鎖嗎?不,決不能!

《范進中舉》讀後感600字4

《范進中舉》是《儒林外史》的精彩篇章,圍繞着范進這個窮困已久最後一日“高中”的文人,一羣可笑可鄙之人躍然紙上。但是,當嘲弄和鄙薄的感情滑過,掩卷沉思時,我頓悟:他們都是受害者呀!

范進,這個滑稽劇的中心人物,無疑是科舉制度的受害者。他永遠沉浸在四書五經中,沒有什麼實用的本領。考了幾十年,青春年華都消耗在考場上了。在這幾十年裏,他對這個社會有什麼貢獻嗎?能夠説接近於零。非但他一個人窮得有上頓沒下頓,連帶着妻子和含辛茹苦養育他的老母親也飢一頓飽一頓。看,為了湊點盤纏去應鄉試,“家裏已是餓了兩三天”!老母親“餓得兩眼都看不見了”!若是不中,范進還會在科舉的栓桔中掙扎下去,直到死去;中了,這一飛來喜訊讓范進高興得發了瘋!何等可歎可笑!

胡屠户是一個典型的勢利小人,其嘴臉讓人作嘔。但其前據後恭的表現不也是由於封建科舉的巨大影響力嗎?他是怎樣看舉人的呢?“這些中老爺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你不看見城裏張府卜那些老爺,都有萬貫家私,一個個方面大耳!”。總之,覺得自我的女婿中個秀才已是宗師的恩典了,想中舉人純粹是“想天鵝屁吃”!范進在這位脾氣頗大的老丈人面前,每每都被罵得狗血噴頭。而范進一中舉人,立時在胡屠户心裏變成“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心理作用之大,竟然在打過范進之後,“把個巴掌仰着,再也彎但是來”!這封建科舉之毒,實在是毒人心扉呀!

其他如胡氏、范進母親、街坊等人,或直接,或間接,也都是科舉教育的受害者可憐他們身陷其中,尚不自知啊!……

《范進中舉》讀後感600字5

《范進中舉》這篇小説寫了一個封建文人獲得功名成就的經過。這是一篇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對舊知識分子的毒害。我們不應該受到封建制度的毒害的,范進成了名,他成了鄉紳的世交,也成了鄉紳的朋友。沒有功名,誰還和他來往了,有誰來和范進稱朋道友。

范進一心只想着自古今來無場外舉人,看來范進一心只想着中榜,能夠一步登天,讓他人能看得起他來。范進把科舉看得太重了。只要范進成了名中榜,那他的日子可以過得有滋有味,也不會像他以前過得日子幾年才吃得上油。然而,像范進樣子的人,把科舉看成向上爬的救命繩。受封建制度的毒害,雖然范進肉體還活着,但精神卻早已滅了,他的成名只不過從一個泥潭進入另一個泥潭。

我們現在也在學習,也要考試,但與他們有着天壤之別。在學習上他們為了自己的生活,生活也改善,而我們現在的考試為了個人的成績有沒有達標,是在檢驗自己的學習成績掌握得到底怎麼樣。他們的考試是為了追求功名利祿。他們那樣的考試為了生活高貴,而我們有着遠大的目標而學,為了祖國的未來而奮鬥,為了社會主義建設而學。雖然古老的科舉制度不存在了,但追求學習的學歷思想仍然存在,而就在現在有的人不就是把進重點中學、考大學作為自己水平的準繩嗎?其實這倒退的思想,我們不應該把這古老的思想帶到現在。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卻把自己束縛在一味進大學的小圈裏,這算什麼呢?范進他身上所帶的舊文人的氣質也不復存在。而我們不但肉體還活着,精神也啊喲活着,而且要有充實,不要被舊的科舉制度所毒害。

《范進中舉》讀後感600字6

我在這個暑假讀了《儒林外史》的其中一篇《范進中舉》,這個故事講的是范進中舉後一系列表現和家人變化的故事,即帶給了我們歡笑,又帶給了我們無盡的深思。

這個故事是清代著名作家吳敬梓的諷刺小説《儒林外史》的其中一篇,故事描述了范進參加鄉試中了舉人一事,運用誇張的手法生動地描繪了他那喜極而瘋的形象,深刻地揭露了這個士人的醜惡靈魂,同時通過他的命運變化反映了世態的炎涼,以及封建社會後期知識分子及官紳的活動和精神面貌。我主要講范進,他是一個科舉制度的受害人。主要體現了兩個方面:首先,他是一名博出名的人。范進在之前的科舉考試中都屢遭屢敗,但他依然堅持考試,直到五十四歲中了秀才。後來,他去考鄉試,卻被家裏人拒絕,儘管如此,他依然堅持考試,不理會家人。最後,他中了舉人,卻喜極而瘋,不是喜極而泣。很明顯,他根本就不是為了成績而讀書的,而是為了博出名而讀書的。這些人,如果真的考了好成績,那隻能是碰到好運到的吧!

其次,他是一個迂腐無能的人。家裏窮得無飯吃,范進手足無措,要等母親“吩咐”,才慌忙出去賣雞,可是他在集上一踱一步,東張西望,老半天仍未能把雞賣出。看得出來這個人只會讀書,不會做事,跟無所事事沒什麼區別。他考出來的好成績,可能也只是碰到好運氣的結果。如果他能夠改變那種無能的情況,那麼喜極而瘋的事情就不會發生。

在清朝生活中,像這種因為成績好卻喜極而瘋的人有很多。歸根結底的原因是清朝科舉制度的僵化,“文字獄”、“八股文”已經影響了考生的神經,限制了他們的自由發揮。這個故事,乃至整部小説,作者用了搞笑且幽默的手法對這個現象作了無比的諷刺,這也間接推動了後來科舉制度的廢除。回到現在,長期的應試教育也給我們帶來了痛苦,如果不及時改變教育方式,恐怕也會像小説中那樣喜極而瘋。所以,這個故事對於我們來説也一樣合適。

《范進中舉》讀後感600字7

有人批評我為什麼痴迷於科舉考試?尤其是那個吳敬梓。

你們是不知道當時的社會風氣啊。是社會風氣逼得我非考不可。

就説我的老丈人吧,我只中個秀才的時候,罵我是癩蛤蟆,罵我是現世寶,所罵語言無所不用其極。我也是堂堂男子漢,我心裏很生氣很委屈。但是他就是等級觀念特別嚴重,瞧不起我。我在他面前彎腰作揖瞧見他又晃晃的衣袖和褲子時候,心裏暗自發誓,我要做人上人,我要這老傢伙在以後發達的我面前温順如狗。

我去趕考了,懷揣着我的`不屈不撓的雄心和金光閃閃的夢想。

你是不知道,那些村民多麼的冷漠,因為我只不過是個窮秀才而且是絕對不可能中舉的窮秀才。也不知道是哪個現世寶傳出來的,説我考中秀才是主考施捨給我的名額指標,結果呢,這些個村民斷定我不會有飛黃騰達的一天,他們冷冷的待我。我去趕考這三天,家裏沒有米吃,隔壁的王家知道我的媽媽和我的老婆正在忍飢挨餓,也吝嗇的不施捨一點米麪。而且王家的第八個兒子,也就是王八,還口口聲聲的説:“範家小子是神經病,整天忙活着猴子撈月亮的事兒。”我回到家看着餓得眼睛都看不見的媽媽和有氣無力的老婆,我就悲從中來,恨從心生。我一定要趕考勝利,不然的話在這趨炎附勢的社會裏就不會有我生存的機會。

我每天晚上都在做夢。做着中舉人的夢,我夢見中舉之後我的老丈人對我如春風一樣温暖;我夢見村裏的人們對我如夏天一樣火熱。原來的家鄉貴人與我稱兄道弟,並且開始與我合計如何編織新的升官發財的人際關係網。

我一定要中舉,因為:“十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我一定要中舉,因為在這世道里,銀子是友誼親情愛情這些嬌豔花朵的雪白的土壤,銀子是微笑尊敬誇獎這些美麗花朵的結實的枝幹。

我厭惡這樣的社會,我也沒辦法,我只能適應它。

吳敬梓呀,你如果是生活在我家,你就是我,我丈人就是你丈人,我鄰居就是你鄰居,你難道會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嗎?

《范進中舉》讀後感600字8

最近我們學了課文《范進中舉》,我在學習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明白了許多道理!故事情節的發展大致可以劃為五個層次:

范進中秀才後回到家裏,丈人胡屠户前來賀喜。這其實是前面情節的尾聲,放在這篇節文裏卻跟某些小説裏的背景有幾分相似,因為范進中了秀才,這就取得了考舉人的資格。此外,從胡屠户教訓范進的話裏可以看出,中了秀才並未從根本上改變范進的社會地位,還不能滿足他追求功名的願望。

范進為去省城參加鄉試向胡屠户借盤纏,反遭辱罵,他不甘心,居然瞞着丈人前往應試。范進此舉固然是受到了他宗師的鼓勵,但如果不是急切地豔羨功名富貴,斷然不會有這麼大的膽量——從他置老母和妻子捱餓於不顧,也可以看出這一點。這是情節的開端。

發榜之日,在斷炊的情況下,范進奉母命到集上去賣雞。去了將近兩個時辰,中舉的喜報忽到,鄰居趕緊去集上把他拉了回來。這是情節的發展,因為范進的命運從此將發生巨大的變化:從被人藐視的“現世寶”變成受人尊重的“老爺”。但范進本人此刻尚未見到喜報,他不敢信以為真,還要靠賣雞來“救命”,這又曲折地反映了他自20歲開始應考以來一連串的失敗在心頭留下的沉重的屈辱感。

范進見到了喜報,因歡喜狠了,痰迷心竅,昏倒在地,救醒後又發起瘋來,拍着笑着,不顧一切地走到集上去;多虧一位報子出了個好主意,找來胡屠户,狠狠地打了他一個嘴巴,這才清醒過來,不瘋了。這是一場喜劇,是這個故事的高潮。范進在發瘋過程中始終只説着一句話:“噫!好!我中了!”反映了他幾十年來追求功名富貴達到了神魂顛倒的地步。胡屠户在這場喜劇中對范進畢恭畢敬,把范進捧上了天,充分暴露了他趨炎附勢的嘴臉。

范進剛從集上回家,舉人出身、曾做過一任知縣的張靜齋來訪,贈金又贈房。這是故事的結尾,説明範進的社會地位陡然上升,真是“今非昔比”了。

在這個故事中我明白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錦上添花”的人,但是,“雪中送炭”的人卻少之又少,所以,在我們的生活中不要去依靠和“賄賂”那些有錢、有勢的人,我們要依靠自己,正所謂“求人不如求己”,自己的力量勝過一切,所以各位同學、朋友,請相信你自己,不要被他人的話語擊倒,要學會堅強!

《范進中舉》讀後感600字9

范進費盡一生心血追求功名利祿,終於在經歷了34年的煎熬與努力後考中了舉人,而從他的身上,我們看出了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毒害和人民的趨炎附勢。

范進在中舉後就瘋了,獨自跑到破廟中,在路上又摔了一跤,沾了一身的黃泥,還不忘説:“好了,我中了。”可見,那時的人們把自己的一切希望。都放在了通過考試來改變命運上。科舉考試,本是封建君主用以選拔人才的方式,可如今卻成了束縛人們的思想,約束人們自由和靈魂的囚籠。范進,不過是千千萬萬被科舉考試毒害的讀書人中的一員。

而范進中舉前後人們對他的態度也是天差地別。起初,范進去向老丈人借錢去鄉試時,被胡屠户罵的狗血噴頭,而當范進中舉後,又是送錢,又是大加讚賞,更有的是,在范進發瘋好了往回去的路上,作為一個殺豬的粗人,竟然注意到了自己的“賢婿”的衣服皺了,還在路上給捋了好幾回,巴結之意不用多説。最可笑的是張鄉紳,在范進中舉前,恐怕連聽都沒有聽説過范進這個人,而在范進中舉後,又是送銀子又是送房子的,還以世兄弟相稱,説什麼“你我親如骨肉”。

這是為了什麼?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為了自己卸甲後有一個好的出路。當官的拼命巴結上司,徵求在仕途上更進一步;百姓拼命巴結權貴,徵求處處高人一等;讀書人拼命考取功名,徵求那吃不盡的山珍海味,享不盡的榮華富貴。然而,只是一個省的前十名便擁有如此榮耀,那麼朝中大臣呢?皇帝呢?這些人享受的不都是老百姓的勞動成果嗎?百姓為了不受剝削,便努力通過科舉來做官,而做了官後又來剝削百姓,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試問,一個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考取功名的人,會是一個為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的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的好官嗎?

科舉制度不失為一個選拔人才的好辦法,但幾乎所有的封建君主都只看到了它對自己的好處,卻沒有看到它對社會造成的危害,於是便擁有了千千萬萬范進式的人物和趨炎附勢的百姓。這看似是因為科舉,是因為封建君主的大權獨攬,可是為什麼到了現在,人與人之間依舊爾虞我詐?只是沒有古代那麼普遍罷了。原來,這些都只是次要的,最根本的,還是人性的自私與貪婪。

范進中舉,讓我又一次看到了人性的陰暗面。

《范進中舉》讀後感600字10

學完《范進中舉》之後,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當時的科舉制度,從而也讓我略懂學習為何。

文中的范進開始已是秀才,後又中了舉人,期間發生了一穿令人哭笑不得的事。從這些事情中讓我看到了封建社會的世態炎涼。人們的欺貧愛富與麻木。

范進54歲才中的秀才,接着還要考,為的就是做大官,做大官的好處大概是從老百姓身上貪銀子比較容易。這一點文章也表現出來了,范進剛一中舉,胡屠户的態度立刻改變了,眾鄰居趕緊拿來雞,米,錢,張鄉紳又送房子又送車,真是收穫不小啊!我想當時大部分讀書人是為官清廉,願為民請命的,可是這種人必定是少數,又怎麼改的了當時的風氣。所以當時的科舉制度足以使知識分子的精神受到摧殘,變的麻木,只知為官為財而學習考試。

本篇文章寫的是明朝之事,但事實作者吳敬梓用明時的事情來反映當時清朝的現狀。後來我通過查資料得知科舉考試的內容主要是八股文。他主要是從《詩》《書》《禮》《易》《春秋》這五經中選定寫作作為題目。而文章的格式也是有規定的:八股文中有四個段落,每個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句子稱作四比。後來又叫八股。按當時來看,為了考上大官,就只要練好八股文了,連作文都要定格式,不知自己的想法有沒有表達出來,可要是這樣學習又有什麼意義呢?

我們現在,有時也在為考試學習,象作文會有幾種模式,它或許能保險些,讓你在考試中少扣幾分,比如寫作開門見山,當然這是最好的方法,可以讓你的主題更加的明確,但總不能寫的所有文章都是這樣吧?我承認我這篇文章就是開門見山的,所以寫作時我們要有所選擇,掌握一定的技巧,模式是為了讓自己的文章更精彩,而不是為了讓老師覺得更貼近那張死的評分標準而給分的。

我們學習一定是為了自己學,而不是像范進那樣為了做官,貪大財,當然也不只是為了考大學,找工作而學。有時我們真該自私些,為自己的喜好,為使知識更加實用,更精去學,培根説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學習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文學使人善辯”,可見不管學什麼,對我們自身都是有好處的,而且並沒有什麼名人説過學習只為考大學。

科舉制度沒了,但有些風氣還在,我們萬萬不可被它們所迷惑,一定時刻記住我們為什麼而學。

《范進中舉》讀後感600字11

今日學了《范進中舉》一課,雖説前幾次讀的時候覺得煩瑣的很,只不過是些描寫罷了,但讀的次數多了,方才體會到吳敬梓的用心。

有人説這是一部喜劇。當然,文中人物滑稽的動作、表情、神態都刻畫的惟妙惟肖,也確實會讓人不禁大笑,再加上最後大團圓的結局,就更證明了這是一部徹徹底底的喜劇

但大笑之後,卻也不得不去挖掘文章所包含的更深奧的意味。范進在中舉之後就瘋了,口中還不時地説着:“噫,好了,我中了……好了,我中了”。他獨自跑到一個破廟中,在路上又摔了一交,沾了一身黃泥,甚至都把頭髮摔散了,蓬頭垢面的。然而這時也不忘説:“好了,我中了”從這一點看來,他又是那麼可悲,可悲的不是那讓人不堪入目的外表,而是他早就失去了的靈魂。他只不過是那個時代中眾多科考文人的一個,而他也很具代表性,那時的人們把自己的一切希望都放在了通過考試來改變自己的命運上。科舉考試,的確束縛了人的思想,也包括人的靈魂和自由。為了自己的幸福人生,他們不得不去十年寒窗來換取後半生的榮華富貴。那麼我們現在呢?在審視過去那個時代的死板的時候,又有沒有發現其實我們現在的教育和那時候沒有什麼區別呢?是的,雖説我們現在的個性可以張揚,但是我們又擁有多少自由呢?每天11門課程,學得人頭大,更可憐的是,每天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竟然成了我們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求……

在政治課上,我們也曾學過:當今社會,各國之間激烈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是教育的競爭,我們要盡一切努力發現教育,始終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在語文可上,我們學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修辭之學使人善辨…… 似乎我們現在是在充實自己。

也許吧!

其實現在仔細想想,如果我們是范進,説不定會比他還瘋的厲害,因為他的毅力是許多人所無法做到的,花費整整34年的時間去學習,一般人根本不可能辦到。范進——古代版的孔乙己。

換個角度來看看吧,范進的老丈人,就是文中的胡屠户,在范進中舉後所表現出來的差別,讓人判若兩人,簡直不敢相信,他那勢力、虛偽的性格也就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了。是典型的市井小民的形象。他的變化其實也不足為奇,因為直到現在,我們這個所謂的文明社會,這樣的現象又何足為奇呢?

《范進中舉》讀後感600字12

范進從可以開始考秀才起,一直考到了五十歲,每次都沒考中,所謂屢考屢敗。

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周進。那一天,范進去考秀才,寫答卷時,身上的衣服意外被撕破。周進看到了他,見他很蒼老的樣子,便把他叫上來問:“你今年幾歲?”范進上前叩了個頭説:“今年三十歲。”“你考過幾次?”“考過二十次,都沒中,沒人知道我的才華。”“你下去吧。”“好”范進本是五十歲,可因為年紀太大不能當小官了。考後,周進叫范進留下來,問清楚了他的經歷。范進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周進很同情范進:“你的身世和我很相似。”説罷便拿來一件衣服給范進換上,把那件穿了幾十年的破爛不堪的衣服換下來了。周進檢查考卷的時候,把范進的考卷讀了三遍,終於讀懂了他的文章的含義,並把范進提上了秀才。

范進回家,他的岳父説要慶祝他中了秀才。來到范進跟前,説:“我後悔死了,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你這個書呆子,只會些嘴皮功夫。我前輩子積了德,才讓你當上了秀才。”於是吐了一口口水到范進臉上。

這哪是慶祝,明顯是諷刺!

過了一段時間,范進要去考舉,他的岳父説:“你哪考得上舉人呀。”岳父不但不給盤纏,還打了他一巴掌。

考完後回來,范進看了皇榜,上面有熟悉的兩個大字“范進”。范進竟然高興得瘋了。周進新送的衣服被刮破了,布鞋也被刮破了。他的鄰居把他岳父找來告訴他這件事情,並要他打范進一巴掌。他岳父(胡富才)把手舉起來可又慢慢地放下去,心想,天上的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聽説打了要下八十層地獄。可岳父還是狠下心來打了一巴掌,並説他根本就沒考上。岳父的手打完後根本就動不了,伸不直。好不容易找一箇中醫,貼了膏藥才好。相對之前的隨便諷刺和使喚范進,有了很大的差別。成了恭恭敬敬的下人——吹牛拍馬。

中舉之後,他們家買了大房子,戴了金銀手飾,招了下人。岳父還常出去炫耀自己的女婿中了舉人,是天上的文曲星,平常人是比不上的。岳父豬也不殺了,周圍的鄰居也跟着享福。

從一開始,罵范進書呆子,到中間説自己積了點德讓范進當了秀才,再到後面原本被自己隨便打的人現在不敢打了,好不容易打了一下,還心裏作用手伸不直。這是多麼大的差距呀!突出了清朝後期政府的腐敗及人們的無知和無恥。

《范進中舉》讀後感600字13

考試,恐怕是咱們中國人,尤其是中國的“讀書人”最耳熟能詳、也最驚心動魄的一個詞了。不是嗎?追根溯源,正規的科舉考試早在隋朝就開始了,一千四百多年過去了,各種各樣的考試非但從未間斷,反而越來越多。問一問任何時代的學生,哪一個不是身經百戰呢?可考試多了,怪事也就多了。古代有,比如范進發瘋;現在也有,高考落榜自殺的事情不是屢見不鮮嗎?紙上筆下的事情竟然會有這樣驚人的結果,讓人心驚肉跳之餘,也不禁若有所思。

本來,考試應該是一件大大的好事。以科舉取十而論,它的產生實是中國人才選拔和官僚休制的一大進步。在實行利舉制度之前,任命官職的制度稱作“九品中正制”,其實就是按門第高低往下排,根本不用考試。這與兩晉南北朝時盛行的士族門閥制度是相適應的。只要出身高門,即使無才無德也有大官等着你去做;但如果出身平民,無論多麼才華橫溢,也不可能有出頭之日。所以科舉制度的實行,實際是給下層的人民開闢了施展才華的途徑,於國於民都是一大進步。唐宋的社會繁榮、人才輩出,與科舉制度的設立是分不開的。

然而歷史好像總有一種變壞的趨向,當事情好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必然下落科舉制度到了明清,體系變得空前完備,但內容也變得空前僵硬。體栽分三段,有八股,考試必須一級一級向上掙,文章必須中規中矩地按框寫。十年寒窗,無數次考試,其實都是在死記硬背、斷章取義、陳詞濫調地寫文章、讀經書。這個制度基本上已經失去了選拔天下人才的積極作用,考生們的腦筋都被那些條條框框僵死了,都是為了考試而去考試,還有幾個人能有心思去鑽研真正的“微言大義”、真正地去憂國憂民?於是在明清的科舉場上,出現了難以計數的悲劇和瘋魔。范進的發瘋儘管有文學的誇張,卻也是真實的寫照。

事到如今,考試的陰影似乎並沒有從中國學生們的頭上完全消散,只不過是考試的形式變了而已。看一看,中考的時候,剛剛十五六歲的學生就嘔心瀝血,擠着去上重點高中;然後是最令人膽寒的關口―高考,千軍萬馬,誓死拼命,掙扎着湧向那些為數寥寥的名牌。而近兩年的高校擴招,本科生的學歷也不“吃香”了,大家又一擁而上地去考研究生。考啊考,怎是十年寒窗就能夠了結?

看來,千載之下,仍有科舉的遺風。但如果忘卻了考試的本來意義,縱然再考到一千年後,又會有什麼真正的意義?我為考試感到悲哀―不能消除的悲哀。

《范進中舉》讀後感600字14

《儒林外史》主要描寫了封建社會後期知識分子和官紳的活動與和精神。充滿諷刺意味的《范進中舉》中,主人公范進在經過三十四年的科舉考試後才中了個秀才,緊接着中舉人後還喜極而瘋,引出了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悲喜劇。在我看來,范進是可憐的也是值得我們所學習的。

34年,一個人一生中最多隻能擁有三次。把那麼漫長的時間都花在同一件事上,鍥而不捨,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范進。雖然他虛偽狡猾,熱衷於功名利祿,但有頭髮,誰又會想當癩痢;同樣是人,誰又甘願只能看着別人過着“視錢財如糞土”的生活;同樣是人,誰又願意一輩子活在社會的最底層,碌碌無為過完餘生。范進的。行為還是很符合人性常理的,他的身上還是有着許多可與之處,不是嗎?一次的失敗,我們都需要花很多的時間與精力去修補受傷的心靈。兩次失敗,我們惆悵,我們痛惜,但仍然有勇氣爬起來,重拾信心,再上戰場!但多次的失敗,仍能夠堅持下去,仍能夠不斷的為自己的夢想而奮鬥。這需要有多麼強大的毅力才的做到的事情。而這位被無數人唾棄的可憐兒卻做到了!在面對胡屠户的惡言相對;眾鄉鄰的冷漠勢利、嫌貧愛富,我對范進的敬佩盡不在言中。如果我生活在當代,如果我也受當年的社會風氣所沾染,我必死無疑。

幾十年來,我們只會站在一旁訕笑范進的懦弱,不自量力和瘋癲,但我們是否又有把我們的生活和他進行對比。人生漫漫長路中,我們有二十多年必須在學校中度過。中國的應試教育為的只是應付考試,拿去文憑。這和科舉制度又有什麼區別。我們出來社會後,努力工作,生兒育女,再重複這可怕的輪迴。我們的這一生都只是為了功名利祿,都只是為了更好地生活,為了給身邊的人帶來幸福。這樣的范進和我們錯了嗎?我曾多次想過,如果我奮鬥多年的夢想,在我想要説放棄的時候,又得到了一個如此讓人震撼的消息,我也會瘋掉。這樣的我們又錯了嗎?

《范進中舉》讀後感600字15

我國的諷刺文學有着久遠的傳統。早在先秦諸子的散文中,就已有頗具諷刺意味的作品。《儒林外史》繼承並發展了我國諷刺文學的優良傳統,《范進中舉》就是《儒林外史》中比較出色的一篇文章。

《范進中舉》講述的是一個叫范進的老書生在他五十四歲那年考上了舉人,周圍的人包括他的親人,由先前的冷嘲熱諷到對他熱情恭維起來,就連平時動不動打罵他的丈人也對范進獻起殷勤來。

當我看到,范進對他的老師説,他年齡五十四,已經考了二十次科舉時,我不禁嚇了一跳,怎麼考到這麼老,難道沒有別的出路了嗎?如果是我,兩考不過就別的活了,不可能考幾十年還這麼固執。媽媽告訴我:“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封建時期的大家都認為只有讀書才能功成名就。考過了,就能當官,當官就有了權,有錢人再和有權人進行錢權交易,名和利就雙豐收了。所以,范進張進李進王進等書生才拼命地考試。

果然,范進考過沒多久,就有地主鄉紳給他送錢送物,不久他就過上了人上人的好生活,很快就融入了官場,學着別的官員借視察的名到處打秋風了。這就是諷刺,《儒林外史》的作者用這本書諷刺了當時的社會現狀,向大家展現了一個病態的社會。

《范進中舉》讀後感600字16

《范進中舉》是選自《儒林外史》中一篇文章,吳敬梓將封建科舉制度毒害讀書人的描繪的淋漓盡致。在嬉笑中,讓人流淚。

詼諧幽默的描寫是文章的一大亮點。人物秒惟妙惟肖,刻畫入木,看到作者描寫的可笑的場景,我忍不住笑出聲來了。一個寒窗苦讀的讀書人在得知自己中舉之後卻瘋了,藴含的諷刺意味不言而喻。但是范進瘋了之後,卻仍然口中喃喃的説着:“我中了,我中了……”,這是受到了封建科舉制度毒害的結果,連瘋了的時候,腦袋中還滿是科舉。他失去的不只是正常的大腦,而是個人的靈魂。幾百年來,科舉一直是讀書人唯一的仕途途徑,多少知識分子深受其害,它束縛了廣大的讀書人的思想。因為這是他們的希望,“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經榜提名也作為人生的最開心的事情。范進就是這樣的一個代表性的例子,這是由於長期的抑鬱在一時刻得到了迸發,於是他瘋了。

現在封建科舉制度已經不復存在,現代教育先進而適用,現代讀書人得到了全面的發展。應試教育也不是人唯一的人生途徑,教育只不過是讓人學知識學做人。孩子們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同時,他們的負擔變重了,家長的經濟負擔同樣也變重了。孩子們的學藝變成了“校場”,比的是樣樣精通。有時候他們沒有問過孩子們自己的想法,這會讓他們失去了童年的樂趣。在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家長過多的干涉可能會泯滅了孩子的天性。我們不做“范進”,但是咱們也不要對“孩子”過度開採。

《范進中舉》讀後感600字17

《范進中舉》運用了鮮明的對比手法和高度的諷刺藝術,同時,也讓我們深刻意識到揭示了封建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精神摧殘,以及對人們思想上的腐蝕和扭曲,足以體現當時社會存在的卑污靈魂,文章譴責了追求功名的骯髒思想和封建社會的醜陋的道德風尚。

課文主要以范進中舉前和中舉後兩部分進行的鮮明對比,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就是范進的丈人,胡屠户在范進中秀才後,盛氣凌人地辱罵他,説他是“現世寶”、“窮鬼”、“爛忠厚沒用的人”,他只是唯唯諾諾,還説“岳父見教的是”;他向胡屠户借盤費,胡屠户用不堪入耳的説話罵他,甚至罵他母親是“老不死的老孃”,他也毫不生氣,充分表現出范進逆來順受、怯懦麻木的性格。當他考好試,家裏窮的得沒有飯吃了,等到母親叫他去賣雞,他才匆忙抱着雞去賣,這一點説明他平時只是死讀書,作事情不懂得變通。

但他知道他知道自己中了舉人了,喜極而瘋,鄰居請來了他的丈人,讓他打醒他,這時,老丈人又換了一副截然不同的嘴臉,説什麼“雖然是我女婿,如今卻做了老爺了,就是天上的宿星,打不得”,並且在他得知范進中了舉人了,特意拿了七八斤肉,四五千錢來道賀,這又與前面只拿豬腸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這些不難看出胡屠户是一個欺貧愛富,趨炎附勢的人。

所以我們要時時保持一顆公平公正的心去對待一切,不能做像胡屠户那樣勢利眼的人。

《范進中舉》讀後感600字18

最近,我學習了《范進中舉》這篇運用了鮮明對比手法的課文。

課文主要以范進中舉前後周圍眾人對他的態度進行了鮮明對比。

合上課本,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這篇課文給我的啟示有很多。

范進在中舉之前,家裏貧困,經常揭不開鍋。但對此,他的鄰居們也毫無同情心,不曾向范進伸出援助之手。作為丈人的胡屠户,也常盛氣凌人地將范進罵得狗血噴頭。范進對此表現出了逆來受順、忍氣吞聲。

終於,幾年的苦心孤詣令范進金榜題名,高中舉人。此時,他身邊的人們對他的態度開始發生巨大的轉變。原本冷淡的鄰居,變得熱情起來,有的拿米,有的拿酒,前來恭賀;胡屠户也一改往日的兇態,對范進稱讚不已,畢恭畢敬;鄉紳地主更是和他攀親結戚,巴結討好。

這前後因范進中舉發生的強烈變化,令我認識到了當時社會的世態炎涼,趨炎附勢、嫌貧愛富之類黑暗風氣的盛行。

雖説祖國現象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但從中我也感悟到:只有自己有本事,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

作為一個新時代的中學生,我要做一個公平公正、表裏如一、擁有真才實學的人,為祖國更好地建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范進中舉》讀後感600字19

我今天看了《范進中舉》這篇文章,這篇文章講了范進年年考舉人,到54歲時,才考到舉人。

范進本來就家境貧寒,所以因為他堅持要每年去考,所以家裏變得越來越窮。當聽到范進決定要考舉人時,他的丈人就罵了他一頓,范進就悄悄的去考了,回去之後他丈人知道就又罵了他一頓。

當范進考上舉人時,家裏人的態度對他轉化了,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他丈人不敢打罵他了。説他是天上的星宿。相鄰們説他是新貴人,還從説叫他范進到叫他範老爺。他我看到范進高興瘋了的那一點,我覺得很好玩。范進是個虛偽的人,當張鄉紳給他銀子時,他再三推辭,最後還是收了,然後立即叫渾家打開看看,可見剛才的再三推辭是假的。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封建社會對讀書人的毒害。我對范進丈人的評價是他對范進毒害一開始還罵他現世寶,可當范進中上舉人時,對他態度就不一樣了。我突然想到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道理,它的面意思就是一個人出名,連他家的雞和狗都會出名。就像孔乙己那樣,偷了丁舉人家的書,被打折了腿。丁舉人家的書,在那個社會是不同的。

范進和孔乙己的命運是一樣的,都是封建社會科舉制度的犧牲品。我們目前的社會比那好多了,那時考試叫童生試、鄉試、會試、殿試,都是寫一篇文章。現在考試都是語數英、物理化等。這就是社會的進步,這就是考試科舉的進步。

《范進中舉》讀後感600字20

從范進中舉想到的碳與花,范進一家住的是毛草棚,吃無隔夜糧。偶與鄉試還沒盤纏,可謂清貧之極。其丈人胡屠户雖白眼於他,但屢屢接濟,送米送面,也稱的上“雪中送炭”了。假如沒有雪中送炭之火(四、五千錢),一家幾口又如何生活,又如何讀書參試中舉人。

一旦中舉,何等風光。鄰居們有的拿雞蛋,有的拿酒,有的背米,也有的捉雞。更甚者,從來沒有來往的張鄉紳趨炎附勢送銀五十兩,還許諾借房一所。試問:“范進中舉之前這些人那裏去了。”

此書雖是文學,世間也確實如此,本人經歷亦如此。從中體會到在日常生活中窮人善送碳,富人愛送花。這是環境、友情、地位和個人需要所決定的。

碳乃能源,生活之必須,缺之乃影響温飽,寒冷之時有人送碳,真乃神助。花為美之裝飾,是在生存基礎上的再提高,是生活的昇華。穿錦戴玉僅缺花,不妨大雅,此時有人來送花,只能謂之人助。一般人只要回顧自己的經歷,無不深感碳與花的秒用。

綜上所述,奉勸世人爭做送碳翁,不做或少做錦上添花人。

《范進中舉》讀後感600字21

在古代,科舉考試就是進入仕途的唯一正規途徑,同時,科舉的難度也是非常人所能夠輕易戰勝的。很多的人終其一生也只是成為了一個秀才,功名利祿未曾看見。所以説,科舉相較於今天的高考其實是更加殘酷和現實的。這樣的一項制度究竟是利處多還是弊端比較多,相信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從范進中舉的故事當中也是能夠得到很多的不同的信息。

作為一名數考不進、年過半百的老秀才來説,范進在中舉之前的壓力確實是非常大的。用他老丈人的話來説的話,就是“現世寶”。同時,在世俗的眼中,也是飽受着“百無一用是書生”的輿論的壓迫。所以,整個的生活狀態在現實當中是沒有任何的經濟支持以及精神支持的。

但是,從范進中舉之後的情況來看的話。老丈人提肉進門,一口一個女婿的叫着,再也不是曾經的現世寶了。同時,當地的富商大腕也是相繼上門拜訪,曾經沒有半毛錢關係也是都是成了恩師乖徒。從這裏,我們也是看到了現實的一種諷刺。

但是,這樣的一步登天的情況之下,中舉之後的范進卻瘋了。這種瘋是來自於高度的喜悦以及一種夢想實現之時的心靈無法承受。所以説,通過這樣的一種行為,我們也是清晰地看到了科舉的瘋狂。這份瘋狂已經讓一個正常人的精神世界發生了顛覆,所以説這也是一種對於人性的極度摧殘。整個的故事最初看就是一個笑話,但是,再看的話,就是一出莫大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