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專業資料

秦始皇兵馬俑導遊詞(精選17篇)

欄目: 專業資料 / 發佈於: / 人氣:1.59W

秦始皇兵馬俑導遊詞

一、導遊詞格式

1、一篇完整的導遊詞,其結構一般包括習慣用語、概括介紹、重點講解三個部分。

2、見面時的開頭語:開頭語包括問候語、歡迎語、介紹語、遊覽注意事項和對遊客的希望五個方面,放在導遊詞的最前面。

3、概括介紹:概括介紹是用概述法介紹旅遊景點的位置、範圍、地位、意義、歷史、現狀和發展前景等,目的是幫助旅遊者對景點先有個總體瞭解,引起遊覽興趣,猶如“未成曲調先有情”。概括介紹應根據時間和遊客情況,可長可短,可詳可略。

4、重點講解:重點講解是對旅遊線路上的重點景觀從景點成因、歷史傳説、文化背景、審美功能等方面進行詳細的講解,使旅遊者對旅遊目的地有一個全面、正確的瞭解。這是導遊詞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5、離別時的告別語:告別語包括感謝語、惜別語、徵求意見語、致歉語和祝願語五個方面,放在導遊詞的最後面。

二、秦始皇兵馬俑導遊詞(精選17篇)

作為一名樂於助人的導遊,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導遊詞,導遊詞的主要特點是口語化,此外還具有知識性、文學性、禮節性等特點。那麼應當如何寫導遊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秦始皇兵馬俑導遊詞(精選17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秦始皇兵馬俑導遊詞1

大家好!

我是夢幻旅行社的一名優秀導遊.很榮幸,今天能帶領大家一起去已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坑遊玩.那麼現在我們就出發吧!

秦兵馬俑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由一號/二號/三號坑組成.今已建成博物館.兵馬俑排列成陣,氣勢壯觀.兵馬俑分將軍俑/騎兵俑/武士俑/陶馬等.館內還展出了大型彩繪銅車馬.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兵馬俑展示了古長安往日的輝煌。

現在我們已經到了目的地----一號坑.一號坑在三個俑坑中面積最大,東西有230米長,南北有62米寬,總面積有14260平方米呢!坑裏的兵馬俑也最多,有6000多個呢!

那麼現在我就帶領大家一起去看看類型眾多的兵馬俑吧!請大家在遊覽過程中不要亂丟垃圾,隨地吐痰,破壞公共文物等……

看!這就是將軍俑.它身材魁梧,頭戴鶴冠,身上披着鎧甲,手裏還握着寶劍,看它那若有所思樣子,好像在考慮如何打退匈奴大軍呢!

那個兵馬俑名叫武士俑.它身穿戰袍,披掛鎧甲,腳上還穿着前端向上翹的戰靴,手裏還拿着兵器,瞧他那神氣的樣子,準能把敵人嚇的屁滾尿流!

看這個身披鎧甲騎在馬上的青年,就是騎兵俑,他手持弓箭好像在等將軍一聲令下,就去與匈奴大軍作殊死拼博!

這個兵馬俑是陶馬,它的大小跟真馬差不多,個個形體健壯,肌肉豐滿.看它那躍躍欲試的樣子,好像一聲令下,就會撒開四蹄,騰空而起,踏上征程哩!

今天,我的講解就到這,謝謝大家對我的支持與信任.拜拜!

秦始皇兵馬俑導遊詞2

各位遊客:

大家好!

我是你們今天的導遊—秦導。非常高興,由我來為大家服務。我們今天要去遊覽的是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兵馬俑。

秦兵馬俑位於我國西安的臨潼。兵馬俑規模宏大,已發掘的三個俑坑,總面積近兩萬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個籃球場那麼大,坑內的兵俑將近八千個。請大家隨我走進大廳,讓我們站在高處鳥瞰。你們看,坑裏的兵馬俑一排一排,一列一列,十分整齊,排成了一個長方形軍陣。將軍俑身材魁梧,頭戴鶡冠,身披鎧甲,手握寶劍,昂首挺胸。那神態自若的樣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經沙場,重任在肩。武士俑平均身高均1.8米,體格健壯,體態勻稱。它們身穿戰袍,披掛鎧甲,腳登前端向上翹起的戰靴,手持兵器,整裝待發。騎士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緊口褲,足登長靴,右手執韁繩,左手持弓箭,好象隨時準備上馬衝殺。那些陶馬與真馬一般大小,一匹匹形體健壯,肌肉豐滿。看它那躍躍欲試的樣子,好象一聲令下,就會散開四蹄,騰空而起,踏上征程。

下面請大家一邊遊覽,一邊再聽我説説相關的歷史:公元前221年前,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時刻。這一年,秦國吞併了其他六個諸侯國,第一次完成了對中國的統一。在統一中國後,秦始皇統一了貨幣、文字、法律、度量衡,對中國的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秦始皇13歲登上皇位後就開始為自己修築陵墓。據《史記》記載,當時從全國各地來的藝術家和數以千計的工匠、軍官,大約有70萬人,為秦始皇修阿房宮和陵墓,總共修了37年。曾經主宰一切的秦始皇,也同樣歸於黃土。他生前喜好巡遊,在統一中國後的十年裏,五次遠途出巡,大部分時間都在車軲轆上度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在路上,只有49歲。入土時為防止泄密,數千名參與建陵的能工巧匠被活活坑殺在墓中。1974年春天,陝西臨潼縣農民在打井時,偶然發現了兵馬俑的祕密。於是,2200多年以後,秦代藝術家們的傑作終於重見天日了。

在我的講解中,想必大家已游完了1號坑,還有2號坑就請你們自由參觀了。遊覽時大家要注意以下事項:

1、請保管好你的貴重物品。

2、請不要隨地亂扔垃圾,有垃圾要丟在垃圾桶。

3、在11點的時候到拱形大廳門口集合。祝大家玩得開心!謝謝。

秦始皇兵馬俑導遊詞3

嗨!大家好,我是“xx旅遊團”的x導遊。這天,我將帶大家前往西安城東30公里處,在秦始皇陵東側1.5地帶(驪山腳下)的秦始皇兵馬俑。

在當年,秦始皇登基後,就開始營建陵園,由丞相李斯負責主持規劃設計,大將章邯監工,修築秦始皇兵馬俑的時光長達38年,工程之浩大、氣魄之宏偉,開創了歷代封建統治者奢侈厚葬的先河。當時,秦朝的總人口約2000萬,而築陵的勞苦役工到達了72萬之多。修陵家用土,取自現今陵園以南2000米的三劉村到縣採石場部之間,有高達5~25米的多級黃土崖。而修陵園所用的超多石料大多取自渭河北的仲山、峻峨山,全部靠人力運輸到臨潼,工程十分艱難。工程量之大可想而知,仲山,峻峨山下死屍成片,側面顯示了整個工程的殘酷。它還被稱為“世界八大奇蹟”之一呢!

秦兵馬俑分為3個坑,總面積2000平方米。兵馬俑個個健壯,形態各異,多若有所思的樣貌!俑分為:將軍俑、鞍馬俑、跪姿射俑、騎兵俑、武士俑……其中,1號坑最大,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約5米。武士俑大約有500件,戰車6乘,駕車馬24匹,還有青銅劍、吳鈎、矛、箭、弩機、銅戟等實戰用的青銅兵器和鐵器。傭兵們個個面部神態、服式和動作各不相同:有的若有所思,好像思考着怎樣配合,戰勝敵人;有的深深的吸了口氣,好像在想,作為秦國的人,必須要幫皇上打敗天下所有的地方;有的往遠處望,好像在思念遠方的親人……説了那麼多兵俑,該説馬俑了:陶馬雙耳豎立,有的張嘴嘶鳴,有的閉嘴靜立。所有這些秦始皇兵馬俑都富有感人的藝術魅力。如果你屏息凝視的看着它,你就會發覺它肌肉豐滿,比真馬還要逼真!

哦,此刻我們的旅行到此為止。這次旅遊,你們痛快嗎?期望大家多參加“快樂旅遊團”的活動,多謝!

秦始皇兵馬俑導遊詞4

大家好,我是李濤。今天帶大家參觀兵馬俑。

我身後是拱形大廳,這是眾所周知的名勝古蹟。你猜它是什麼樣的名勝古蹟?它是被稱為“世界八大奇蹟”的兵馬俑。

兵馬俑位於我國陝西省臨潼縣廬山北麓哈哈哈村附近。現在已經發掘出三個坑。我們來的是其中最大的兵馬俑坑,也就是一號坑。你可以拍這些。哦,你一個人來了。我給你拍一張有兵馬俑背景的照片。哇.一,二,三!

我們去參觀一下秦始皇陵吧。請給大人帶好你們的孩子。同時,請不要亂扔垃圾,好好管理自己的手。我們進去看了秦始皇陵,是仿照秦始皇以前居住的宮殿建造的。秦始皇陵是南北長、東西寬的矩形。整個墓地被兩個圍牆包圍,呈“回鶻”字形。這就是它的神奇之處。

我們來到了地宮的大致位置。因為地宮埋得很深,裏面有射箭機關,所以我們不能參觀。但是根據《史記》,地宮的天花板上畫着太陽、月亮、星星和山、花草和河流。河水由水銀製成,閃閃發光,非常美麗。

各位,這次旅行結束了。你們一定要幸福,對吧?大家玩得這麼開心,希望你們能記住我。

秦始皇兵馬俑導遊詞5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歡迎來到秦兵馬俑觀光。今天很高興和大家一起參觀。我姓林。你們可以叫我林指南。希望大家在陳炳馬勇度過愉快的一天。這是一號坑,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約5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在1號坑中,武士刺了500多分,發現了6勝戰車、24匹駕駛馬、青銅劍、奧胡克、矛、箭、弩、銅矛等實戰中使用的青銅武器和鐵器。坑的東端有210名與人高度相同的道士,面部表情、服飾、髮型各不相同,各有生動、形狀逼真、排成三行,每列70人,其中3人穿八甲,其餘人都穿短棕色,腿系腿、鑲邊、不投球2號坑位於1號坑的東北和3號坑的東面,進行彎字形方陣,東西長96米,南北寬84米,總面積約6000平方米。坑裏的建築物像一號坑,但皰疹更復雜,兵種更完備,是三個坑中最壯觀的一個。2號坑建有1萬700平方米的展廳,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現代化遺址展廳。然後我們去參觀3號坑吧。3號坑,1號坑西端25米,面積約520平方米,呈凹形。門前有一輛戰車,裏面有68個武士用的。從3號坑的部署來看,總指揮部、指揮官左、右、中軍,只是沒有建起來而已。啊!古代粘土藝術的寶庫!秦始皇兵馬俑以現實生活為題材,藝術手法細膩明快,手勢、面部表情各異,具有鮮明的個性和強烈的時代特徵,展現出泥塑藝術的巔峯,為中華民族燦爛的古代文化增添光彩,為世界藝術史增添了光輝的一頁。遊客:謝謝你能來,有機會的話,你應該參觀秦國兵馬俑博物館!

秦始皇兵馬俑導遊詞6

大家好,我是李xxx。今天帶大家參觀兵馬俑。

我身後是拱形大廳,這是眾所周知的名勝古蹟。你知道什麼樣的名勝古蹟嗎?它是被稱為“世界八大奇蹟”的兵馬俑。

兵馬俑位於我國陝西省臨潼縣廬山北麓哈哈哈村附近。現在發掘出了三個坑。我們來的是其中最大的兵馬俑坑,也就是一號坑。你可以拍這些。哦,你一個人來了。我給你拍一張有兵馬俑背景的照片。哇,一,二,三!

我們去參觀秦始皇陵吧。請給大人帶好你們的孩子。同時,不要亂扔垃圾,好好管理自己的手。我們去看秦始皇陵,是仿照秦始皇以前居住的宮殿建造的。秦始皇陵是南北長、東西寬的矩形。整個墓地被兩個圍牆包圍,呈“會亭”字形。這就是它的神奇之處。

我們來到了地宮的大致位置。因為地宮埋得很深,裏面有射箭機關,所以我們不能參觀。但是根據《史記》,地宮的天花板上畫着太陽、月亮、星星、山、花草和河流。河水由水銀製成,閃閃發光,美麗。

各位,這次旅行結束了。你們一定要幸福,對吧?大家玩得這麼開心,希望你們能記住我。

秦始皇兵馬俑導遊詞7

各位尊敬的遊客:

你們好!

歡迎大家來到世界文化遺產地-秦兵馬俑博物館,我叫何昱呈,很高興成為大家的導遊!

秦兵馬俑博物館位於西安市東35公里處。法國前總統希拉剋曾留言説: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國。從這些高度凝結的話語中,我們不難看出秦俑的歷史價值及藝術價值。 兵馬俑的規模宏大。目前已發掘了三個俑坑,總面積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平時的50個籃球場那麼大,坑內有兵馬俑8000個左右。

現在我們來到的地方是一號坑,也是三個坑中最大的一個俑坑,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你看都了佔三個俑坑總面積一半還多呢!既然面積那麼大,那麼數量也非常多,有6000多個。

你們請看,那身材魁梧,頭戴曷冠,身披鎧甲,手握寶劍,昂首挺胸的就是將軍俑。看他那神態自若的表情就知道是久經沙場,重任在肩。

再看那些武士俑,平均身高1.8米,體形勻稱。他們身穿戰袍,披掛鎧甲,腳登前端向上翹起的戰靴,手持兵器,整裝待發。 瞧,騎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穿着緊口褲足登長靴右手執韁繩,左手持弓箭,好像隨時準備上馬衝殺。

遊客們,我就介紹到這裏了,現在給一個小時的自由時間讓大家慢慢觀賞。大家在遊玩的時候請愛護文物,不要亂丟垃圾。謝謝大家的合作,祝大家玩的愉快!

秦始皇兵馬俑導遊詞8

秦始皇是第一個統一中國的皇帝,他的陵墓在西安城東30公里處。1974年2月,當地農民在秦始皇陵東側1.5公里處打井時偶然發現了與真人真馬一樣大小的兵馬俑。從此,一個埋藏了兩千多年的地下軍陣被挖掘出來,並建成博物館。

秦兵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由一、二、三號坑組成的,今已建成博物館,兵馬俑分成將軍俑、騎士俑、武士俑、陶馬等……館內還展出大型彩繪銅車馬,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兵馬俑展示了古長安往日的輝煌。

一號坑在三個俑坑中面積最大,坑裏的兵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個。

看!這就是將軍俑,他身材魁梧,頭戴鶡冠,身披鎧甲,手握寶劍,昂首挺胸。那神態自若的樣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經沙場,重任在肩。

這個是武士俑,武士俑平均身高約1.8米,體格健壯,體形勻稱。它們身穿戰袍,披掛鎧甲,腳登前端向上翹起的戰靴,手持兵器,整裝待發。

這個是騎兵俑,他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緊口褲,足登長靴,右手執韁繩,左手持弓箭,好像隨時準備上馬衝殺。

現在我們看到的是馬俑,馬俑與真馬一般大小,一匹匹形體健壯,肌肉豐滿。那躍躍欲試的'樣子,好像一聲令下,就會撒開四蹄,騰空而起,踏上征程。

各位遊客,時間不早了,我們也該回去了。感謝大家來參觀其兵馬俑,希望大家下次再來,祝大家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秦始皇兵馬俑導遊詞9

秦兵馬俑是世界上八大奇蹟之一。兵馬俑位於西安臨潼出土,是享譽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 兵馬俑規模宏大。已發掘的三個俑坑,總面積達19120平方米,足有50多個籃球場那麼大,坑內有兵馬俑近8000個。現在我們參觀的是一號坑,在三個俑坑中,一號坑最大。一號坑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坑裏的兵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個,一號坑上面現在已經蓋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廳,對保護兵馬俑有着很大的作用。

你們看,坑裏的兵馬俑一行行,一列列,多麼整齊,它們排成了一個巨大的長方形軍陣,真像是秦始皇當年統帥的一支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大軍。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

你瞧,將軍俑,武士俑,騎士俑,陶馬,每個兵馬俑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品。我們仔細端詳,就會發現它們神態各異:這個頷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慮如何相互配合,戰勝敵手;這個目光炯炯,神態莊重,好像在暗下決心,誓為秦國統一天下作殊死拼搏;這個緊握雙拳,好像在聽候號角,待命出征;這個凝視遠方,好像在思念家鄉的親人……走近它們的身旁,我們似乎能感受到輕微的呼吸聲。

秦兵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擬軍陣的排列,生動地再現了秦軍雄兵百萬、戰車千乘的宏偉氣勢,形象地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和英雄氣概。

秦始皇兵馬俑導遊詞10

秦兵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是上是絕無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擬軍陣的排列,生動的再現了秦軍雄兵百萬、戰車千乘的宏偉氣勢。

此刻已發掘出三個俑坑,每個俑坑中都有兵馬俑,共八千多個。一號坑最多,兵馬俑近六千多個。

此刻一號坑上已蓋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廳。請大家向前看,這就是我所説的拱形大廳。大家請隨我來到大廳上。請往下看,這些兵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齊,排成了一個巨大的長方形軍陣。

大家此刻看到的兵馬俑似乎“一摸一樣”,但是,如果仔細端詳,就會發現它們神態各異。下方我就來介紹幾種兵馬俑:

這是將軍俑,他身材魁梧,身披鎧甲,手握寶劍,昂首挺胸,一看就是久經沙場;這是武士俑,他們身高有1.8米,體格健壯,手持兵器,整裝待發;武士俑一旁就是騎兵俑,騎兵傭上身穿短甲,下身穿着緊口褲,右手持韁繩,左手持弓箭,好像隨時準備上馬衝殺。

下方,大家自我遊玩,我提幾點要求:1、大家不要在兵馬俑上亂寫亂畫。2、果皮紙屑不要亂丟。3、小朋友不要騎在陶立刻。

每個兵馬俑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精品,請你們仔細觀看,它們是千姿百態的:看,有的神態莊重,好像已經做好了思想準備;有的面帶掛意,好像在想什麼;有的向遠處遙望,好像在想勝利後的情景;有的昂首挺胸,神態自若,好像已經明白誰勝誰負了。

此刻,我的解説完畢,祝大家遊玩愉快。

秦始皇兵馬俑導遊詞11

各位遊客,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歷史文明的秦始皇兵馬俑參觀,希望在我的引導下大家玩得開心。

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並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蹟”。兵馬俑多用陶冶結合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蓋一層細泥進行加工刻劃加彩,有的是先燒後接,有的是先接再燒,火候均勻、色澤單純、硬度很高。俑坑佈局合理,結構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東西向的承重牆,兵馬俑排列在牆間空檔的過洞中。秦陵內共有3個兵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

我們先進入一號兵馬俑坑,此坑面積最大,兵馬俑數量最多。你們看排在最前面的是將軍俑,他們頭戴金盔、身披鐵甲、手握兵器,每個將軍都神態自若,沉着冷靜的指揮戰爭;後面的武士俑個個體型健壯、昂首挺胸、精神抖擻;最後面的是騎兵俑,他們身穿戰甲,左手持弓箭,右手拉韁繩,個個威武健壯,他們所騎得陶馬,肌肉豐滿,毛色鮮亮,兩耳豎立,雙目圓睜,張鼻嘶鳴,躍躍欲試,和騎兵俑相搭配真可謂兵強馬壯了。

不知各位是否注意到兵馬俑的表情,你們看這些兵馬俑們眉頭緊皺,目光鋭利,好像在考慮戰術,如何打敗勁敵;那些兵馬俑們仰視天空,彷彿在對天發誓,若為統一中國而戰,情願獻出寶貴生命;還有這些兵馬俑們,好像在遙望家鄉……

秦兵馬俑形象的表達了秦始皇嬴政時期,親自統帥的大軍,戰無不勝、所向披靡,請大家慢慢感受,謝謝合作!

秦始皇兵馬俑導遊詞12

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秦兵馬俑觀光遊玩我是大家今天的導遊,我姓段,大家可以叫我段導。

秦始皇陵兵馬俑,被稱為世界上第八奇蹟,它是1974年在陝西省臨潼縣秦始皇陵東南一公里處發現的。已發掘出陶製武士800多個,木質戰車18兩,陶製戰馬100多匹,這些兵馬俑威風凜凜,排列整齊展現了秦軍的編制、武器的裝備情況以及古代戰爭的陣法。一號坑內,車、步兵相間以步兵為主。二號坑內主要是車兵,也有騎兵、步兵,形成車、騎、步兵聯隊。三號坑內出土了一輛鬃漆彩繪華蓋戰車,兩側有儀仗隊。兵馬俑向人們展現了二千多年前壯闊的軍容陣勢。

現在,我們來到坑內再仔細看。先看陶馬,高1.5米,長2米,體型健碩,肌肉豐滿,表情機警敏捷,匹匹都像奔馳戰場的駿馬。再看騎兵俑,一手執韁繩,一手持弓箭,身着短甲、緊口褲,足蹬長筒馬靴,準備隨時上馬廝殺。這些兵傭各個傳神,栩栩如生。

謝謝大家今天來此一遊,剩下的時間請大家自由觀賞,記住不要亂扔垃圾、紙屑等,我們一個小時後在大門口集合。

秦始皇兵馬俑導遊詞13

各位遊客:

大家好!

我是宜導。今天,由我來帶領你們去遊秦兵馬俑。它可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呢!好,話不多説,跟我去看看吧!

大家隨我往這邊走,到大廳來。你們往下看,兵馬俑排列得多整齊啊!大家知道嗎,當年秦始皇就是率領着這樣一支所向披靡的大軍統一天下的。

大家猜猜我們看到的一號俑坑有多大?告訴大家,這一號俑坑是三個俑坑中最大的,總面積有14260平方米,坑內的兵馬俑也最多,有6000多個。

我們到坑內看看:這裏是將軍俑,它們平均身高1.8米,手持寶劍,站在隊伍最前面。這是武士俑,它們的數量最多。那是騎兵俑,有的騎在馬上,有的準備上馬。那是馬俑,與真馬一樣大小。還有駕馭俑、跪射俑等,我不做詳細介紹,給大家15分鐘,遊客們你們自己走走、瞧瞧吧。

( 遊客們,謝謝你們準時回來集中。)

遊客們, 你們知道秦兵馬俑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嗎?它們是用陶冶結合的方法制成的。就是先用陶模做出初胎,再覆蓋一層細泥進行加工、刻劃、加彩而成的。

説到色彩,大家可能會產生疑問:並沒有什麼顏色呀?其實當年的陶俑個個都有鮮豔和諧的彩繪,由於出土後空氣乾燥,顏色就慢慢地脱落了,我們現在能看到的只是殘留的彩繪的痕跡。

啊,時間過得真快呀,午飯時間到了。大家一起前往秦俑餐廳就餐,品嚐一下我們為貴客們精心準備的風味大餐吧。我們下午再見。

秦始皇兵馬俑導遊詞14

大家好!我是大港一小四年五班的一名學生,我叫許寶洋。很榮幸,今天能帶領大家一起去已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兵馬俑坑遊玩。那我們現在就出發吧!

秦兵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由一號、二號、三號坑組成。現在已經建成博物館。兵馬俑排列成陣,氣勢壯觀。兵馬俑分將軍俑、騎兵俑、武士俑、陶馬等。館內還展出了大型彩繪銅馬車。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兵馬俑展示了古長安往日的輝煌。

那麼現在我就帶領大家一起去看看類型眾多的兵馬俑吧!請大家在遊覽過程中不要亂丟垃圾,隨地吐痰,破壞公共文物,也不能……

現在我們來到的目的地是一號坑。一號坑在三個俑坑中面積最大,東西有230米長,南北有62米寬,總面積有14260平方米呢!坑裏的兵馬俑也最多,有6000多個呢!

看!這就是將軍俑。它身材魁梧,頭戴鶴冠,身上披着鎧甲,手裏還握着寶劍,看它那若有所思的樣子,好像在考慮如何讓大腿匈奴大軍呢!那個兵馬俑交武士俑。它身穿戰袍,披掛鎧甲,腳上還穿着前端向上翹的戰靴,手裏還拿着兵器,瞧他那神氣的樣子,準能把敵人嚇得屁滾尿流!

看這個身披鎧甲騎在馬上的青年,就是騎兵俑,他手持弓箭好像在等待將軍一聲令下,就去與匈奴大軍作殊死拼搏!

這個兵馬俑是陶馬,它的大小跟真馬差不多,哥哥形體健壯,肌肉豐滿。看它那躍躍欲試的樣子,好像一聲令下,就會撒開四蹄騰空而起,踏上征程哩!

今天,我的講解就到這裏,謝謝大家對我的支持與信任。拜拜!

秦始皇兵馬俑導遊詞15

同學們,你們聽説過世界八大奇蹟之一,守衞秦始王陵墓的兵馬俑嗎?如果沒有,那麼就讓我帶大家去陝西西安遊覽一番吧。

首先,我帶大家去兵馬俑博物館參觀一下,那個鎮館之寶,非秦始王的四馬青銅戰車莫屬,馬車設計巧妙,簡直是當代的寶馬和奔馳都無法比擬的。導遊特地為我們演示了一件仿古銅器,即可當古時候的箭,幾支多發,又可當傘架撐。真讓人不由地感歎古代中國人民的智慧。還沒有看到真正地兵馬俑,就有這麼多神奇的發現,你一定會迫不及待地親眼去會會那些沉睡在地下幾千年了的兵馬俑。

隨着隊伍快節奏地來到第一展廳,這裏是發掘兵馬俑原址的1號坑。我的心忽然緊張起來,不知道傳説中的兵馬俑,廬山真面目會是怎樣?哇!神奇、壯觀……我都不知道用什麼形容詞了。要知道那是幾千年前的傑作和眼前的我相對。個個兵馬俑都是按照真人的比例雕刻起來,全部穿着盔甲,整裝待發。現在看去泥土都發白了,據説出土時是彩色的,都氧化了。兵馬俑神態各異,有等級之分,還有戰馬陪在旁邊,可見昔日的秦始王軍隊是何等的壯觀。

在現場,我看到有許多考古人員在細心地修復出土的兵馬俑。還有2號坑,3號坑,由於現代的科技無法保留原貌,只出土了一小部分,留到下一代在繼續開發。中國的歷史都是那麼燦爛輝煌,我們當代的還有什麼理由不繼續發揚呢?

秦始皇兵馬俑導遊詞16

親愛的遊客們,你們好!很榮幸和你們見面,我是帶你們參觀兵馬俑的導遊,——小趙,本次參觀不要亂扔果皮和塑料袋,以免破壞自然環境。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坐落在距西安37千米的臨潼縣城東,南倚驪山,北臨渭水,氣勢宏偉,是全國重點的文物保護單位。 1974年,在秦始皇帝陵東發現三個大型陪葬的兵馬俑坑,並相繼進行發掘和建館保護。三個坑成品字形,總面積22780平方米,真是一個巨大的數字呀!坑內置放與真人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馬共約7400餘件。三個坑分別定名為一號、二號、三號兵馬俑坑。

下面我們來看看一號坑,一號坑最大,坑深5米,面積14260平方米,現在坑內有6000餘陶人陶馬,井然有序地排列成環形方陣。坑東端有三列橫排武士俑,手執弓弩類遠射兵器,似為前鋒部隊,其後是6000鎧甲俑組成的主體部隊,手執矛、戈戟等長兵器,同35乘駟馬戰車在11個過洞裏排列成38路縱隊。南北兩翼的後衞部隊。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身高1.7米左右,最高的1.9米。陶馬高1.5米左右,身長2米左右,戰車與實用車的大小一樣。人、馬車和軍陣是通過寫實手法的藝術再現。秦俑大部分手執青銅兵器,有弓、弩、箭鏃、鈹、矛、戈、殳、劍、彎刀和鉞。青銅兵器因經過防鏽處理,埋在地下兩千多年,至今仍然光亮鋒利如新,它們是當時的實戰武器,身穿甲片細密的鎧甲,胸前有綵線挽成的結穗。、富軍吏頭戴長冠,數量比武將多。秦俑的臉型、胖瘦、表情和年齡有差異。統一六國之後實行全國徵兵制,兵源來自全國各地,這恐怕是他們在臉型、表情、年齡上有差別的主要原因。工匠們用寫實的藝術手法把它們表現得十分逼真,在這個龐大的秦俑羣體中包容着許多顯然不同的個體,使整個羣體更顯得活躍、即真實又有生氣。

坑中步兵俑的數量最多,約7000件,以地位高低區分,有軍吏俑和一般士兵俑兩大類。軍吏俑中又有高級軍吏俑(俗稱將軍俑)、中級軍吏俑和下級軍吏俑的區別。一般士兵俑中又有輕裝步兵和重裝步兵的區別。區別上述各類俑的主要標誌是冠飾、甲衣和履等。

將軍俑也叫高級軍吏俑,是目前所知俑坑中級別最高者。將軍在戰爭中起舉足輕重,因而秦俑坑中將軍俑的發現也屈指可數。將軍俑和軍吏俑、一般士兵的最大區別是:將軍俑頭戴箸冠,軍吏俑頭戴版冠和雲長冠,一般士卒則沒有以上兩種帽子,則戴介幘或束髮挽髻。將軍俑除具有以上特點外,還身材魁偉、高大,上身戴有領花、肩花呢。

立射俑在秦俑中是一個較為特殊的兵種,出土於二號坑東部,所持武器為弓弩,與跪射俑一起組成弩兵軍陣。立射俑位於陣表,身着輕裝戰袍,束髮挽髻,腰繫革帶,腳登方口翹尖履,裝束輕便靈活。此姿態正如《吳越春秋》上記載的“射之道,左足縱,右足橫,左手若扶枝,右手若抱兒,此正持弩之道也。”立射俑的手勢,與文獻記載符合,説明秦始皇時代射擊的技藝已發展到很高的水平,各種動作已形成一套規範的模式,併為後世所承襲。

武士俑即普通士兵,作為軍陣主體,在秦俑坑中出土數量為最,可依着裝有異分為兩類,即戰袍武士和鎧甲武士。他們作為主要的作戰力量分佈於整個軍陣之中。戰袍武士俑大多分佈於陣表,靈活機動;鎧甲武士俑則分佈於陣中。兩類武士皆持實戰兵器……

兵馬俑坑中的每乘戰車前都駕有四匹陶馬。陶馬的大小和真馬相似,身長約2.10米,通高1.72米。四馬的造型基本相同,均剪鬃縛尾,舉頸仰首,張口作嘶嗚狀。中間的兩匹服馬雙耳前聳,目光前視;兩側的驂馬脖頸分別向外側微微扭轉。

秦始皇陵文官俑是兵馬俑中的一個奇特種類,數量稀少。文官俑恭謙而立,低眉頷首,腰掛書刀、背背砥石,整裝在崗。

今天的旅行到此結束,我們度過了愉快的一天,歡迎你們再來美麗的西安,再來看着舉世無雙的兵馬俑,希望我還做你們的導遊!再見!

秦始皇兵馬俑導遊詞17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秦始皇兵馬俑,今天就由我來為大家講解這裏出土的兵器。我叫周祺雲,大家叫我周導好了。

首先,我給大家介紹一下。秦始皇兵馬俑出土的兵器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進攻型兵器。進攻型兵器又分為短兵器、長兵器和遠射程兵器。短兵器主要就是秦劍;長兵器主要是矛、鈹、戈、戟、殳;遠射程兵器主要是弓弩和弓箭。第二種是防禦型兵器,主要是盾和甲胄。

現在請大家仔細看展櫃裏的這些兵器。左邊第一把兵器就是秦劍。兵馬俑的俑坑裏總共就出土了24把這樣的秦劍。秦劍的全長大約在90.2釐米——95.5釐米之間,比一般的劍要長,為什麼要加長呢?英國的理查·波士頓曾經説過:“在短兵器格鬥當中,刺比砍更具優勢,因為刺更逼近對手。”劍加長,更利於刺出,攻擊力更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説過“刺死砍傷”這個成語?從這個成語中,我們能清楚地體會到,刺比砍更致命。大家如果看過電影《荊軻刺秦王》的話,可以回想一下最後秦王殺死荊軻的場景,就是拔出腰間的秦劍刺死了荊軻。

請大家再看下一件,這件兵器叫秦鉞,也是屬於短兵器。在秦俑坑裏出土了1件,在文官俑坑裏出土了4件,一共5件。《説文解字》有這樣一句話“大者稱鉞,小者稱斧。”意思是形狀大的叫秦鉞,形狀小的叫斧頭。

我們繼續往前走,現在展示在大家面前的是套甲胄,是防禦型兵器。請大家仔細看一看甲胄的甲片,有沒有什麼發現?是的,這套甲胄身體部分的甲片是上層壓下層的,而兩條胳臂的甲片是下層壓上層的。秦人為什麼要這樣設計呢?原來呀,這樣設計可以在作戰中方便行動呢!你們説,秦人是不是很聰明呢?可見,秦始皇可以統一天下,靠的不僅僅是武力,還有不可缺少的智慧啊!

好了,今天我們關於秦始皇兵馬俑之兵器的介紹就到此結束了。感謝大家的聆聽。下面的時間大家可以繼續去參觀一下長兵器展櫃和遠射程兵器展櫃,可以拍照留念,也可以去購買您想要的紀念品,但請注意安全,不要亂扔垃圾,保持館內衞生。祝大家遊玩愉快,期待我們的再次見面,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