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專業資料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通用30篇)

欄目: 專業資料 / 發佈於: / 人氣:1.64W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

讀後感要點

所謂“感”,可以是從書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書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讀書而引起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讀書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醜惡現象的抨擊、諷刺。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範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讀後的基礎上發感想。要寫好有體驗、有見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讀後感,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要讀好原文。

“讀後感”的“感”是因“讀”而引起的。“讀”是“感”的基礎。如果是走馬觀花地讀,囫圇吞棗地讀,可能連原作講的什麼都沒有了解,哪能有“感”?讀得膚淺,當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並感得深刻。如果要讀的是議論文,要弄清它的論點(見解和主張),或者批判了什麼錯誤觀點,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啟發,還要弄清論據和結論是什麼。如果是記敍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節,有幾個人物,他們之間是什麼關係,以及故事發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會背景,還要弄清楚作品通過記人敍事,揭示了人物什麼樣的精神品質,反映了什麼樣的社會現象,表達了作者什麼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節使人受感動,為什麼這樣感動等等。

其次,排好感點

只要認真讀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寫成讀後感的方面很多。如對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寫成讀後感,對原作其他內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寫成讀後感,對個別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寫成讀後感。總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內容,只要你對它有感受,都可以寫成讀後感,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示出來,這樣才能寫好讀後感。

第三、選準感點

一篇文章,可以找出許多感點,但在一篇讀後感裏只能論述一箇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緊接着便是對這些眾多的感點進行篩選比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現實針對性最強、自己寫來又覺得順暢的一個感點,作為讀後感的中心,然後加以論證成文。

第四、敍述要簡

既然讀後感是由讀產生感,那麼在文章裏就要敍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實,有時還要敍述自己聯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話,讀後感中少不了“敍”。但是它不同於記敍文中“敍”的要求。記敍文中的“敍”講究具體、形象、生動,而讀後感中的“敍”卻講究簡單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學寫讀後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敍述不簡要,實際上變成複述了。這主要是因為作者還不能把握所要引[1]述部分的精神、要點,所以才簡明不了。簡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簡還要明。'

第五,聯想要注意形式

聯想的形式有相同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同性)、相反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反性)、相關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關性)、相承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承性)、相似聯想(聯想的事物之間具有相似性)等多種。寫讀後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聯想與相似聯想這兩種聯想形式的運用。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通用30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育類書籍讀後感(通用3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1

我有幸讀了《學學孔子怎樣當老師》這本書,深受啟發,真是受益匪淺。只感覺自己教學的心旅又多了一份堅定和從容。讀完此書,如沐春風,豁然開朗。做教師若不學孔子乃是一種缺憾。孔子不僅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政治理論家,而且是我國古代的教育家,曾被評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所積累的豐富教學經驗,形成的博大精深、獨具風采的教育思想,是我國傳統教育思想中的寶貴遺產。

孔子的教育思想十分廣泛而全面:從教育理念到治學理念,從治學原則到教學目的,從教學態度到教學方法,從教師修養到教育手段,形成一套他獨創的、完整的教育思想體系。這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教育思想源泉。

通過讀《學學孔子怎樣當老師》這本書,我覺得在今後生活、教學工作中應該像孔子一樣誠實守信、以身作則、像孔子一樣約之以禮、重視自省、做到終身學習、不斷進取。像孔子一樣誨人不倦,對待學生一視同仁,關愛每一位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啟發式教學,讓學生自主學習。像孔子一樣學思並重,因材施教。像孔子一樣教學相長、重視實踐,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科學的思維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積極的人生態度,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中學到知識,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

總之,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取其精華融於現代教育的實踐中,這是保證我們的教育,特別是教育健康、持續發展的寶貴財富。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2

假期裏我有幸拜讀了著名教育家魏書生主編的《如何做最好的教師》一書。如何成為最好的教師?引用編者的話就是:“我們教師應努力提升自我,修煉教師之賢,做最好的自己,成為最好的教師。”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不斷地向‘最好的教師’的境界靠攏。我想只要我爭取每天多讀些書,每天都有點進步,每天都做得更好,每天都比前一天有進步,我想我一定會有很大的提高。正如書中所提到的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説過:“倘若當教師的,自己天天去研究,有所得的,即隨時輸入於學生,如此則學生受益較多,即當教師者也覺得有無窮的樂趣。所以學生求學,固然要學而不厭,就是當教員的,也要真正做到學而不厭”。

那麼如何才能真正“做最好的老師”呢?編者在《如何做最好的教師》一書中將影響教師一生的中外教育家經典感言分別進行了闡述,對於我們教師具有深刻的借鑑和指導意義。作為老師的我也不由地思考了從教十幾年來,在教學實踐中的得失,並將其與讀完本書後的感悟深入地融合在一起,得到了一種體會,即“如何做最好的教師”最基礎、最根本的是要做到兩點:(1)時刻保持對學生的愛;(2)始終堅持將這種愛付之實施的心態與行動。

本書中提到狄德羅提出:“教師要有豐富的情感——熱愛孩子,是教師生活中最主要的東西。不允許漠視學生的情感,因為教師的漠視就是一種摧殘,這是不能容忍的。情感淡漠使人平庸,情感衰退使傑出的人失色,有意摧殘情感是絕對的蠢事。我們當以自勉——不論對自己還是對學生。”在教師素質的諸多因素中,對學生的奉獻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責任之心等教師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

因此,教師的責任首先在於發現並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讓它不斷壯大,最後排擠掉自己缺點的雜草。如果我們用成人的冷漠去對待孩子的真誠,那麼一切“語重心長”的教育都無濟於事。都説人沒當母親之前看學生是一種心態,當了母親之後又是一種心態,以我的理解,可能當了母親,有了自己的孩子,對待學生便有了孩子自己母親的心境。不管聽話的、不聽話的、漂亮的、不漂亮的、聰明的或是不聰明的孩子,在母親的眼中都是有無數優點的。我們常説要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我想,如果有了母愛之心,我們就會發現,原來這種“閃光點”無處不在。並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這種對學生的愛絕不是遷就縱容學生,絕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着要對學生的成長以及未來一生負責,所以教師不能憑個人好惡只喜歡那些自己認為“可愛”的孩子,而應該懷着一種責任把欣賞和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包括“差生”。

並且真正的教育之愛,並不是遷就學生,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而是要給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提供幫助和服務,我們要給與學生的,是他們走出校園多年以後仍然保留在身上的,深入骨髓的習慣和性格。這種帶有養成良好文明習慣的“養成教育”必然帶有“強制性”,離開了嚴格要求,便不是真正的愛。同時,這種愛對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內容,如對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懷着一顆愛才之心;對淘氣、不守紀律的學生懷着一顆寬容之心;對學習較困難的學生懷着一顆關懷之心……這些愛是成為最好老師的基礎。作為班主任的我,要從“喜歡學生”向“愛學生”發展!要為學生的成長以及未來一生負責!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因此,對於懷着“做最好的自己”心願的老師們,為達成所願“做最好的教師”,還應該把這些愛化作“潤物細無聲”的“愛心之雨”通過教學實踐“灑向”所教授的所有學生。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一個老師創造一個感人的場面並不難,但一個老師,能夠長期像書中所提到的教育家們對待每一個學生,難!因此,只有把教育作為一種事業,始終如一地把對學生的愛進行到底,才能真正地“做最好的教師”。

在現實生活中,最好的老師,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想當,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當上,這是為什麼?難道説做最好的老師、成為名師真的就這麼難嗎?我想不是這樣的,只是我們缺少了勇氣與自信,更缺少了作為純粹教育人的那種激情!要做最好的老師,那就要帶着“愛”這個教育理念行走在教育道路上,愛教育事業,把教育當作自己的一項事業,愛學生,用真正的愛——師愛,去對待學生,為學生的的未來服務!

由此我也感到,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還要在自身的工作生活中學會適時適度對自己進行心理調節,快樂地面對自己的人生和事業,面對你的學生和家長,只有保持這種積極向上的心態,你就會感動自己的每一天都是充實幸福的。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3

暑假期間,我閲讀了《做不抱怨的教師》一書,我感受頗深。一直以來,教師這一職業被認為是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可是隨着時代的發展,獨生子女是越來越多,家長對教師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這就無形之中給我們教師帶來壓力。所以我們教師要調節好自己的心態,對生活充滿信心,對工作有較好的滿意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這樣才能生活的簡單而充實。

抱怨產生不了任何喜悦,也不會讓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添姿加彩,反而會讓我們的負面情緒不斷疊加,從而產生更多的不快。教育是一種智慧,教師要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拋棄讓學生人人“燦爛”的想法,順應自然,那麼孩子們的笑臉會不會更多些呢?就像有些老師,學生考了96分還是不夠,似乎只有100分才能算優秀。我們教師總是不滿足於孩子的成績。就像有的學生上課稍不認真,一旦被老師抓住,馬上就會被批評一頓;下課跟同學有些小摩擦,又被認為是打架。其實冷靜下來,仔細想想,一堂課40分鐘,誰能保證什麼小動作也不做。只要學生改正過來就行了。“很多時候,學生之間的小摩擦,也不那麼緊要。”這正如自然萬物的生長一樣,在摩擦的過程中,學會了與他人相處的藝術。因此,我們教師讓學生在摩擦中學會生存,在摩擦中成長,這是一種自然選擇的過程,而在此過程中,我們教師不必代勞。

我們教師經常也會抱怨:現在的孩子怎麼那麼不聽話?怎麼那麼坐不住?怎麼那麼難教?怎麼那麼不愛學習?家長怎麼也不管管?其實,冷靜想想,可能是我們教師有些小題大做了,上課思想開小差,我們提醒一下就行了;和同學鬧矛盾,告訴他們要友好相處,不能太沖動。其實轉臉他們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有的同學作業沒做齊,可能確實是家裏有事,給耽誤了,也只是偶爾沒有完成。有的同學考試沒考好,因為他就只能考成那樣,也就那水平,他已經盡力了。當面對學生的問題時,我們教師要試着相信自己的學生,試着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一來,不但問題能迎刃而解,師生雙方都學會了好多道理。

有的事情,我覺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説説就行了。畢竟沒有不犯錯的孩子,關鍵是他不要放棄學習,繼續努力,我們沒必要嚴加管教,另眼看待,不能帶着有色眼鏡看學生,對學生要多加鼓勵,少些批評,鼓勵他們。

每個孩子成長階段的需要不盡相同,懵懂無知的時候要知道灌輸引導;漸漸長大些便要放手;等他完全獨立了還有鞭策鼓勵。愛不是隻用單一的方式一路貫徹到底,愛是講層次的。只要善於引導,靈活多樣的使用教育方法,對症下藥,天才可能就出現我們的手中。我們應該更用心的去教學生,去感受學生。去感受生活帶給我們的另一份財富。如果用心,是可以教給學生很多東西的,不僅僅是學科知識!學生成不了博士不要緊,使他們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意義更大一些!我們給學生希望,他們就成為我們的希望了。你是笑着面對自己的希望呢,還是苦着面對自己的希望呢?笑着面對希望,希望會越來越多,你會找到越來越多的快樂!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時時注意,保持快樂的心情,做個陽光老師。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每一個孩子!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4

《愛的教育》讓人深受感動,裏面的所有日記都體現出對老師、父母、同學的愛,讓人倍加感動。

《愛的教育》全文采用了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恩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記錄了他十個月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和他家人的信和老師講的動人的每月故事。

愛就像空氣,雖然天天都在我們身邊,但經常被我們忽略。《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羣快樂,可愛的少年。他們的身份各不相同,有出生於富裕家庭的,有出身於貧窮家庭的,但他們互相尊敬,互相關愛。這些孩子身上卻都有着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

《愛的教育》裏到處都體現了愛。最讓我感動的就是每月故事——萬里尋母記,講述了主人公馬爾可的媽媽為了讓家裏付起債務,便遠渡重洋,孤身一人來到了阿根廷共和國的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一個富人家去做女傭,後來斷絕了聯繫。13歲的主人公馬爾可,不顧去美洲的危險毅然向他爸爸提出了一人去美洲找母親的請求。這件事一開始雖沒成功,可兩天後他父親的一個船長朋友聽説了這件事後,便去找到了他父親告訴他可以免費帶馬克爾去美洲。於是,馬可爾開始了萬里尋母的旅程。途中,他歷盡了各種艱難險阻,嚐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憑藉着馬可爾堅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們的幫助,終於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識的奄奄一息的媽媽。馬可爾的出現使母親找到了生命的價值,在醫生的幫助下,馬可爾和媽媽終於重逢了……

掩卷沉思,馬爾克是這樣的愛媽媽,為了媽媽,他甚至不顧一切危險,遠渡重洋,從熱那亞來到阿根廷共和國的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真另人佩服。

愛的教育真是一本經典的書籍。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5

讀過了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書中的第11條"思考新教材是上課的一個階段"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條實際是説在課堂上要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時間,讓學生思考,學生才能把知識理解透,掌握好。

蘇霍姆林斯基説了每一位教師都到過的現象:昨天上課時,大家都很好地理解了所學的規則(定義、定理、公式),回答得也很好,還舉出了例子;可是今天上課時,你瞧,班上大半的學生對學過的'東西就有些模糊了,個別的竟把教材全忘了。還發現,許多學生在完成家庭作業時遇到了很大的困難。而在昨天上課時,並沒有察覺到這些困難呀。

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懂得還不等於已知,理解還不等於知識。為了取得牢固的知識,還必須進行思考。怎樣進行思考呢就是學生對所感知的東西要想一想,檢查一下他理解得是否正確,並且嘗試把所獲得的知識運用於實踐。留出時間讓學生思考什麼呢這裏指的是要思考教材中的一些"點",這些點實質是知識的重點、難點、關鍵點,知識的因果關係,新舊知識的聯繫等。這裏是説不管教材是怎樣的純理論性材料,都要佈置一些實際作業。我對"實際作業"的理解是實踐性的作業,操作性的作業,知識運用的作業。讓學生在實踐中、操作中、運用中思考知識,掌握知識。

這條建議就是説要在課堂上給學生留出一定的"空白",學生可以用這些空白來思考自己不理解的知識。這樣看來一堂塞得滿滿的課,也許不是好課。要張弛有度。

還有讀到《給教師的建議》的29條"怎樣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對我深有啟發。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6

今天,我和我的孩子貝貝一起看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有一首歌唱的好:“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一書就充分體現了核心就是愛。

讀完這本書給我的最大感觸是處處充滿愛,整本書是以一個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記給我們講述日常生活中發生在學校、班級和和家裏的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他的日記裏雖然只是樸素平淡的語言、平凡的人物。例如,故事中安利柯媽媽的希望裏講述瞭如何做一個有愛心的人,每天都要做得比前一天更好。每一天早晨都要對自己説:“今天,我要做更多的好事,要讓我的父母、同學、老師、兄弟,還有其他人都更加喜歡我!”安利柯的媽媽告訴他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公共場所都要對他人以禮相待,這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也是自身良好素質的體現。我們要關愛家人、老師、同學,拒絕自私。這個世界需要愛的力量,我們要有遠大的理想,也要有勇於奉獻的精神。這樣的生活才會多姿多彩。這是一個多麼可敬的媽媽啊!再例如安利柯的好朋友卡隆,他不僅品學兼優,而且樂於助人。他非常愛他的媽媽,他會花幾天時間給媽媽寫一封長達八頁紙、四周用心畫上美麗花邊的信,作為生日禮物獻給媽媽。這是一個多麼有孝心的孩子啊!

讀着《愛的教育》,我的感動頗多,書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感染了我,教育了我。想想自己,有那麼多地方需要向他們學習。朋友們讓我們一起向安利柯的媽媽、卡隆他們學習吧,多獻出一些愛,懂得什麼是愛,教育孩子做一個充滿愛心的孩子!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7

逛書店偶得李鎮西的《愛心與教育》,斷斷續續的讀完,有很多感觸,其中,漫溢書中的是濃濃的“愛心”,讓我回味和反思。

他認為有兩類人是不能辦教育的,一是那些急功近利的人,一是商人。急功近利者勢必追求短期效果,無視教育規律;商人重利輕義,把教育作為賺錢工具。我想,如果每個人都能象李鎮西那樣愛學生,或者學到他一半,那我們的教育或許會發達得多。

我也很愛學生,尤其愛那些眼睛清純透亮的學生,那些心地善良、積極向上、有獨立思考能力、善於溝通合作的學生。可我對學生的愛還沒有達到他那樣的境界,還沒有達到向學生“還債”的程度。李鎮西在書中,反覆強調他的學生請他吃什麼東西,或在畢業多年後給他寫信、寄賀卡、打電話,等等等等。所有這些對一個老師來説,都是極大的安慰,也是教師價值的體現,更是教師非常在乎的東西。由此我想到一個問題:“愛,真的不求回報嗎?”很多人,包括父母、老師、戀人們在發表愛的宣言時,都會強調:“我愛你,我不期望從你那得到什麼!”事實上,當子女忤逆,當學生忘本,當情人反目時,凡正常人都會有悔不當初的感覺,對對方都有許多怨恨,對人生也會生出許多悲觀、痛楚的幽怨。因此成功的愛的教育,不僅是老師愛學生,更應是“學生在感受到老師無私的愛後”,養成一種愛的素養,將“小愛”發展成“大愛”,將“獨愛”發展成“眾愛”,在這些愛中,當然也包括“愛的回報”!

很明顯,在教育這條路上,我還需要不斷的探索,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思索……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8

在我八歲時,曾讀過《愛的教育》一書。當時,我只記得,它是一部日記體小説,記錄了小主公埃瑞克生活的點點滴滴。這幾天,我又讀了一遍《愛的教育》,才明白,這部書的真諦就讓我們學會去關愛別人,快樂自己。

這部書展現了一幅幅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的動人畫面。雖然風格樸素,但是卻有着深刻的含意。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書中的《小愛國者》故事。文章內容大概是這樣的:

在一艘從西班牙的巴塞羅那開往意大利的熱那亞市輪船上,有個身無分文、衣衫襤褸的青年。幾個旅客聽了他的遭遇後,給了他一些錢。

後來,這幾個旅客侮辱了少年的祖國——意大利。少年毅然將錢幣扔給了他們。

身處困境的少年多麼需要幫助啊!可當他聽到別人侮辱了他的國家時,他卻把手中的錢幣礽了!因為在他心中,祖國的榮譽高於一切!我已經被他熱愛祖國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

其中有一個故事讓我記憶深刻:普雷克西是一個鐵匠的兒子,他的爸爸不但酗酒,而且無所事事,全家人都跟着他忍飢挨餓。不僅這樣,他父親還無緣無故地打他。有些時候還把普雷克西的作業本到處亂扔,甚至還燒了他的作業本。既便這樣,他還是竭盡全力地刻苦學習,從不向同學和老師述説家裏的情況。我想到自己家裏,環境是那麼好,爸爸媽媽又那麼照顧我,可我卻沒有十分用心地努力學習。想想可憐的普雷克西,他是那麼地熱愛學習!

我一定要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向熱愛學習的普雷克西學習。

我想,正因為《愛的教育》這部書告訴了我們怎樣關愛別人和作者精彩的文筆,這部書才能成為19世紀最偉大的著作。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9

最近,劉校長向我們薦讀了《生本教育》,我們在平台上學習了好多教育教學理論及心理學等知識,不但拓展了我的視野,而且更有意義的是使我再次認識到:上課是一門藝術,除了有一定的知識結構外,還要有一些技巧和方法。要善於引導學生自己去學,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而其中的生本教育使我受益匪淺,茅塞頓開。

作為教師,我體會到要終身學習,平時要勤讀書、勤思考、勤動筆。只有及時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面對競爭和壓力,我們才可能從容面對。同時還要學會以誠待人。良好的師生關係是要靠自己用心經營的,和家長真誠地溝通,懂得顧及家長的感受,有責任心、公平心,這樣家長就會慢慢地信任你,對待學生要公平、平等、不高高在上,要有威嚴、言出必行,做孩子的表率。

我們教師,要先做人,再教書。做人要有一個好心態,一個好心情。心理健康,身體才能健康,工作才能愉快。好心態成就一切事業。愛學生,愛同事,輕輕鬆鬆地當老師,快快樂樂地當老師,簡簡單單地當老師,放下包袱,拋卻沉重,讓微笑永遠綻放在您的臉上!我們要善待學生,尊重生命。要善於引導,能理解、寬容。我覺得在一天上班的時間內,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快樂度過這一天就覺得是很有效的一天!

《生本教育》從根本上改變了我的教學思想及方法,讓我感受到教育是一種享受,是一種創造。今後我們將生本教育深入開展下去,真正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努力構建積極、歡樂、自主的課堂。同時,自己也要學着做一個魅力老師,從而讓我們的課堂更加有精彩!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10

愛是什麼?愛,宛如一盞孔明燈,明亮的燈火温暖着人間,給予了我們信心和希望。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我更是對“愛”的偉大深有感觸。

走進《愛的教育》,我彷彿到了愛的天堂,是愛,撥動了心靈的旋律;是愛,讓我們有勇氣面對挫折,坎坷;是愛,給我們的生命增添了活力和關懷!

愛有很多種,有同學之間的友愛;有長輩對晚輩的父愛,母愛等。每種不同的愛都令人無比的温暖,“愛”是世間多麼重要,多麼美好的東西啊!

《愛的教育》中,老師對學生的愛深深打動着我,老師的愛是無私的,她們為我們辛勤的奉獻着。人們都説:“同學們是小苗,老師是培育小苗的辛勤園丁,老師猶如一支蠟燭,用最温暖,最明亮的燈光照亮了我們前行的道路,她們不圖回報,默默的燃燒着自己!”

長輩對晚輩地愛是那樣地令人感動,他們為了自己地孩子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在嶄新地教室裏一起學習,一起玩耍,為了自己地孩子,拼命工作,幹各種各樣地粗活,為了賺錢來養活自己地孩子,有地把自己累病了,年青地臉變得滄桑了,有地皺紋增多了,手也變粗糙了。但在孩子們地眼裏,無私奉獻地爸爸媽媽是世界上最美地人!所以我們一定要孝順自己地父母,為他們端上一杯熱茶,為父母捶捶背揉揉肩,父母都會感到非常地欣慰!

在《愛的教育》這本書中,我們吮吸着愛的乳汁,享受着藴含道理的故事,感受着愛的芬芳!

愛,猶如一股永恆的暖流,流入我的心窩,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珍惜別人給予自己的愛,同時也要給予別人愛,讓我們播灑下愛的種子,讓人間沐浴在愛的陽光裏,生根發芽,枝繁葉茂!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11

我讀了《文明禮儀》一書後非常感動,這本書通過許多生動的事例給我講述了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禮儀方面的小故事。

要做一個講文明、守禮儀的好孩子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如:在升國旗時,我知道了為了表達對國旗的尊重必須穿着整齊、保持肅靜、行少先隊隊禮、唱國歌;上課時除了認真聽講外,還應注意不能發出噪音影響老師上課;上學途中遵守交通規則,乘車時要給年紀大的爺爺奶奶主動讓個座;外出集體活動要講公共秩序,保護環境,注意好安全;在家裏要尊敬長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讀了這本書,我還知道了其它很多禮儀:如電話禮儀、節日禮儀、家庭禮儀等。我覺得不僅在家裏我應該幫奶奶多做一些家務,在學校中要做一個講文明、懂禮儀的好學生,遇到老師主動問好,與同學們應玩有意義的遊戲。那麼,我就是講文明禮儀的好少年了。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12

看了《感恩教育》視頻後,使我受到了很大教育。看後,我心裏非常難過,非常慚愧。

因為我明白了以前我有些地方做得不對,做事往往任性,只考慮自己,惹爸爸媽媽生氣。他們為我辛辛苦苦,供我上學。以前我不知道什麼是感恩,不聽大人的話,讓他們生了不少氣,經常因對我的嚴格要求而有牴觸情緒。例如:有時讓我先完成作業,然後再玩,我還不滿意。有時考試沒考好,家長對我提出批評我還有反感,這確實太不對了。

通過看了這《感恩教育》後,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父母、爺爺奶奶的愛是無私的愛,他們的批評與關愛都是為了讓我健康的成長。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我一輩子也報答不了的,父母對我的愛是最偉大無私的。

從今以後我一定要正確對待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對我的教誨和幫助。並且更要尊重老師,因為老師和父母一樣辛苦、偉大。他們都為我付出了很多心血。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把各門功課學好,以實際行動來報恩父母,報恩老師。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13

偉大的母愛永遠是孩子的庇護所,她就是孩子長大成人的保障!母愛是一處港灣,讓我們離開危險,享受安寧;母愛是指路的燈,讓我們看見明天的路,充滿信心去開拓自己的天空;母愛是雪中的炭,無私地奉獻了自己,給予我們温暖,帶給我們信心。

讀完這篇文章,我不僅體會到主人公和母親之間的親情,更體會到了母愛的無私和偉大。每當我們還站不穩時,是母親扶着我們,一步一步地練習走路,教我們説話。

等我們長大了一些,母親便握住我們的小手,拿起筆,練習寫字。現在,母親教我們懂得道理,懂得與別人交流,懂得做人的真諦。母親的一生都盡職盡責地站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無聞,無私地奉獻,不求多大的回報。我們應該帶着感恩的心,來回報無私的母愛!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14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通過小學生安利柯寫的日記記述了他在一個學期中他的所見所聞。

故事中經常有着感人的地方。讓我深受感觸的故事是《萬里尋母記》。

《萬里尋母記》的主要內容是:一位工人的妻子為了這個家,去了美洲。一開始,他與家人保持着聯繫,每隔三個月便往家裏寄一筆錢。一年過去了,他一次給家人的信中説身體不適,後來在無消息。小兒子馬爾可很擔心母親,就一個人去了美洲。他去了很多地方,吃盡了千辛萬苦。最後終於在薩拉第洛河畔找到了她的母親。才知道母親生了病,要動手術。母親見到了馬爾可,很開心,很激動,又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萬里尋母記》給我的啟發是:讓我發現了母親是多麼得愛她的孩子,我一定要孝敬父母,報答父母。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15

最近在《學前教育》上讀到一篇名為《班上來了實習老師》,使我想到了我們日常生活中是否也存在着相同的問題呢?

回想我剛進入社會時,總是跟在班主任老師後面輔助,而那些比較調皮的都會被領到前邊,排在後邊的是一些平時話比較少,比較內向的,其實他們並不是不喜歡説話,只要你耐心的聽她們説,時間長了他們也會主動和你説話。做遊戲的時候,其他老師可能因為年齡的原因不能和孩子一起跑,作為年輕的我們,喜歡和她們一起跑跑跳跳,做遊戲。他們也越來越喜歡和我在一起。實習期到了,我要回到學校,孩子們都説:老師你還回來嗎?有時間我一定會來看你們,你們可別把我忘了呀。轉眼間幾年過去了,他們也都成了小學生,路上遇見了也會高興的和我打招呼。

在幼兒園裏能出現多少個實習老師呢?讓我們一起來當孩子們的實習老師,和他們一起遊戲,認真傾聽每個孩子的每一句話。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16

最近在《學前教育》上讀到一篇名為《班上來了實習老師》,使我想到了我們日常生活中是否也存在着相同的問題呢?

回想我剛進入社會時,總是跟在班主任老師後面輔助,而那些比較調皮的都會被領到前邊,排在後邊的是一些平時話比較少,比較內向的,其實他們並不是不喜歡説話,只要你耐心的聽她們説,時間長了他們也會主動和你説話。做遊戲的時候,其他老師可能因為年齡的

原因不能和孩子一起跑,作為年輕的我們,喜歡和她們一起跑跑跳跳,做遊戲。他們也越來越喜歡和我在一起。實習期到了,我要回到學校,孩子們都説:“老師你還回來嗎?”“有時間我一定會來看你們,你們可別把我忘了呀”。轉眼間幾年過去了,他們也都成了小學生,路上遇見了也會高興的和我打招呼。

在幼兒園裏能出現多少個“實習老師”呢?讓我們一起來當孩子們的“實習老師”,和他們一起遊戲,認真傾聽每個孩子的每一句話。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17

《愛的教育》這本書主要記錄了安利柯每天接觸的人。它是以日記的形式來記錄每一個感人的故事與愛!愛是那麼的閃亮;人們去追求與擁有愛;愛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好!我們要擁有它並共創出人間最美好的`愛!我相信這本書表達的就是這一點。

讀了愛的教育,我認為裏面有一個見義勇為的卡隆布蘭諦,克洛西把墨水瓶咂了,卡隆勇敢的站起來保護他,讓我最懷念的是老師説的那句話:你的心靈是最高尚的!

讀了《愛的教育》我走進了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怎樣生活、學習,更重要的是怎樣去愛別人。我覺得安利柯是個孝順的孩子,也是個善良的孩子。他活潑好動,天真可愛,我發現在他生活的周圍有許多好的朋友,時常鼓勵他,安慰他,所以他才可以順利成長!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18

《愛的教育》是一部日記體小説,篇篇都倍感温暖,扣人心絃,鈎起我的內心深處,讓我一次次敞開心靡,投入到書本中。《愛的教育》是獻給我們孩子的。故事的主人公帶領着我們與情節一起起伏。父母親寫給安利柯的信,讓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與處理事情的方法。他和同學們的情誼,讓我明白:珍惜與同學相處的時間,團結友愛,不再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消除友誼,朋友之間沒有憎恨、嫉妒,將心比心,一起聊心。

這本書改變了我許多,我不再為了一點瑣事而與父母吵架、頂嘴,每次看到父母疲憊的身影,忍不住鼻子一酸,淚水滑落。我也不再亂花錢,把零錢捐給沒有錢上學的孩子,圓他們一個上學夢。與他們相比我幸福多了,想到這,便一臉羞愧。

這本書像磁鐵一樣吸引着我。翻開它,它會改變你。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19

《愛的教育》是“一個意大利市立小學三年級學生寫的一學年之紀事”,通過所記一件件事,一遍遍地抒寫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師生同窗等種種親情、友情、人情之愛。全書氰氯着温馨慈藹的人性之美,煥發着熱誠博大的人道精神。第一人稱日記。貼近切身生活,讀來可信可親,很能打動人心。特別是對赤子,這種發自內心的呼喚,更容易引發他們純樸的感應書中最令我感動的是有一則“每月例話”—“每月例話”是《愛的教育》裏的“愛的教育”,老師每月都給學生講一則高尚的少年故事—講的是一個孝心少年。一路歷艱險,“六千里尋母”。由於兒子來到身邊,垂危的母親起死回生。

這個故事感動得我泣涕漣漣,從而更懂得愛,珍惜愛。渴望愛,讓愛潤心田。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20

《愛的教育》是一本記錄以一個孩子的日記形式來寫的書,每篇文章都很感人,雖然文章簡短,但是它是通過生活的樸實,真實的描述,讓人感到互相關心,互相理解,裏面描述着作者和小夥伴們玩的開心,學的快樂,並從開心和快樂中得到教育,裏面的人物各種精彩,小石匠,小鐵匠,賣碳人的兒子,少年鼓手,這些平凡的人卻有着不平凡的生活和故事。

同時,書中也表現從家庭,學校到社會,卻在營造一種良好的環境,培養着孩子愛家,愛祖國,愛人民的感情!《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今自己經歷過的類似感情,可我們對待的態度行為可能完全不一樣,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愛的一種思索。

這本書教育了孩子做人的道理,讓我們家長也受益匪淺,真是一本值得看的好書本!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21

這個星期,我看了一本叫做《生命教育》的書,我的感想很大。

《生命教育》是一本教育我們生命是什麼的書。它分為三個部分:1、生命的歷程。2、生命的尊嚴。3、生命的力量。我讀第一部分時,第一課是我們的身體,才知道原來我們的身體的結構是很複雜的,就像一個精密的機器,每一個器官和組織就是這台機器的零部件,它們不分晝夜、互相密切地合作着。我還深入地知道了我是從哪裏來呢:首先是爸爸的精子進入媽媽的身體,然後精子穿越卵子的外殼,受精完成後卵子的外殼會硬化阻止其他精子進入,第七天新生命便誕生了,過了9個月,媽媽便誕下了我們。我不僅知道了這些,還知道了青春的密碼,聽了很奇怪吧,青春的密碼?難道我知道了長生不老的祕密?不是的,青春的密碼不是這個意思,而是——青春期。嘻嘻,女孩子的青春期會面臨初潮,什麼是初潮?初潮是月經的一種。初潮過後,女孩子會臉色紅潤、乳房隆起,會變得更漂亮!哈哈,這是女大十大變嗎?説説其他吧,嗯,第十五課吧,太難忘了!

第十五課是説校園安全的,還有故事呢,是保護費:小學生小武回家的時候被一些人打了,那些人自稱是什麼幫派的,要收取保護費,小武不服氣找到了哥哥以前的同學小海,幫自己出氣,小海也是什麼幫派的人,最後兩幫派打起來,小武的胳膊也骨折了,小武家支付的醫藥費極多!這種事雖然沒發生過但也防不勝防啊!

《生命教育》真好看!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22

以前人們總認為:師德高不可攀,師德遙不可及。所謂的師德楷模大多是讓我們自愧不如和望而生厭的“苦行僧”,更談不上什麼優美和陽光。讀過《修優美師德做陽光教師》後,才知道師德可攀,我們的教育實踐就是攀登的階梯;師德可及,它與我們的生活朝夕相伴;師德可為,它給我們創造的靈感、操作的智慧;師德可賞,它給我們心靈的感動、美的享受。

真正的師德更多的表現是植根於普通的、具體的、甚至是有些瑣碎的職業生活,能夠回答以人為本的顯現實生活世界的種種拷問。真正的師德尊重和張揚個性人格,充滿創造性。即使同為對學生的愛,在不同的老師那裏,卻有不同的理解和表現:有對學生生命的尊重和關懷,有對學生過錯的寬容和理解,有對學生髮展的責任和義務。好老師是形形色色的,他們的“好”以不同形式體現在職業生活的不同領域。

正像前蘇聯一位著名美學家所説的那樣:付出與獲得平衡是最高的境界,稱之為“優美”,略高於則是“崇高”,付出大大高於獲得則成為不折不扣的“悲劇”。因為這其中有許多我們應該盡力避免的無謂和不必要的犧牲,過分弘揚和宣傳這樣的師德會讓老師們對師德望而卻步。只有優美的師德才是陽光的、親切的、有趣而有效的,因而也是充滿快樂的。

對我感受最深的一點是: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師德修養,我要做一個陽光教師,我要以我的快樂去快樂我的學生,我要以我的陽光去陽光我的學生,我要以我的品德去影響學生的品德。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23

讀完《新教育》第二章,使我對新教育的認識又上了一個新台階。

蘇霍姆林斯基一直説要培養大寫的人。有了特色,我們的孩子就是一個大寫的人。你考試考得好,我舞跳得好,他字寫得好,誰也不比誰差。一個人有特色,就有了許多深層次的東西,他的社會行為也會相應地有了自我規範。

新教育實驗講“為了一切的人,為了人的一切”而不是“為了一切學生”,是因為教育是一個大的概念,教育不僅要關注學生,而且要關注教師,關注校長,關注父母,關注一切和教育相關的人,無論他是貧困的,還是富有的;是愚昧的,還是睿智的;是健全的,還是殘疾的。沒有教師的發展就沒有學生的發展,沒有父母的發展,也不可能有孩子的發展。

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對於“行動”也是十分重視的,他説“行動是中國教育的開始”,他把“在勞力上勞心”稱之為“有思考的行動”,他説“人類與個人最初由行動而獲得真知,故以行動始,以思考終,再以有思考之行動始,以更高一級融會貫通之思考終,再由此而躍入真理之高峯。”行動在反思中進行,讀書與寫作無疑是一條光明大道,是一條走向深刻幸福的道路。新教育實驗強調行動。新教育實驗主要是通過教師撰寫教育日記、教育敍事、教學案例、教育案例、教育隨筆等,使教師在行動中不斷成長。

在新教育行動的召喚下,我們很快駛入航道,並收穫着充實與快樂。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24

《愛的教育》這是一本日記體的小説,記載了小學生安利柯整整九個月的四年級生活。愛是整篇小説的主旨,就在最平實的字裏行間,融入了種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老師之愛、學生之愛、父母之愛、兒女之愛、同學之愛……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的,但卻感人肺腑、引人深思。整部小説以一個小學生最不染世俗的眼光審視着身邊的美與醜、善與惡。這裏有讓安利柯深以為傲的好友卡隆的俠義之舉,有品學兼優的班長代洛西的助人為樂;也有華梯尼的虛榮狹隘,諾琵斯的傲慢無禮;還有樸實可愛的“小石匠”,堅強不息的克洛西……完全在用愛去感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最讓我感動的是老師生病時,主人公去探望他,一間狹小昏暗的小屋子裏的一張小牀上,躺着他的老師,老師看到他來,很是高興,但高興轉瞬即逝,取而代之的是悲傷,憂愁。老師還説他自己已經半截入土了,能治好是最好,但是如果治不好的話……老師在重病之時還惦記着學校的那些孩子,他問安利柯:“學校還好吧。孩子們怎麼樣?你們沒有我這個老教師,是不是也很好?”安利柯趕緊否認,老師卻説:“別説了,別説了,我知道你們不想讓我難過。”老師還給他看了牆上的那些照片,都是他以前學生的,可見老師有多麼愛他的學生。

我以後一定要成為像故事裏的老師一樣的人,無時無刻給予學生們他平常卻又特別,不失真摯的愛。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25

讀《新教育的一年級》,讓我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因為我對孩子是沒什麼耐心的,寒假陪孩子看了一、二月份的《新教育的一年級》,深深的被書裏花兒老師和家長們的教育智慧感動。每一個小故事都像是發生在我們的身邊,但是對孩子的引導和教育我們卻總是“勁使不到正地方”。而這本書可以稱得上育兒指南了。

書中《誰的官最大》中,牛妞的媽媽就曾問過牛妞班裏選班幹部的事,就像我們一樣,很關心孩子是否會當上班幹部,也很希望孩子能當上班幹部。但是牛妞告訴媽媽,她們班沒有班幹部,只有負責人。她們班每人都有事做,有幫老師擦黑板的、有幫老師管午讀的······,班長是大家輪流做,叫“值周班長”,是為全班同學服務的。而且她們班還自己根據自己的興趣成立自己的社團,有講故事的社團、有讀書會、有花草俱樂部、有鋼琴國······看到這裏,我想所有的家長都會露出會心的一笑!因為我們經常説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的,都是優秀的,但是,我們又有幾人能看到每個孩子的獨特呢?

這本書的每一篇小故事,都能為生活中發生在孩子和家長身上的,一些一樣的事情解惑,平凡真實的故事讓孩子看的開心,也讓我學習到教育孩子的心得!讓我也懂得了美好,就在身邊,幸福,就在當下!我要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美好而短暫的時光,當孩子慢慢長大時,我能不留遺憾!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26

今天,在網上無意中看到《有效教師》一書,便抽時間大略讀了起來。在讀的過程中,既獲得了知識,又有所感悟。時也使自己的心靈得到了淨化,人格得到了完善。

一、博大而熾熱的愛心

名家説:“熱愛是最好的老師。”是的,對於教師來説,愛是不可須臾或缺的。只有以熱愛奠基,教師才會傾盡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熱情,甚至生命獻給她所熱愛的事業和學生。名師魏書生、李吉林都向教育、向學生獻出了最寶貴、最有價值的愛。這也是他們實現人生價值、人生追求的原動力。我們也應該向他們一樣把全部的愛與熱情獻給學生,獻給我們所從事的教育工作。

二、樂學善學的智者

現代社會是需要終身學習的社會,教師更是需要不斷學習的職業。陶行知先生説過:“教師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讀了這本書以後,我深深地體會到一名教師必須成為學生的源頭活水,必須通過地斷地學習:向書本、向實踐、向各種信息渠道學……引千道清泉,聚萬座富礦、集萬家之長,豐富自己,充實自己,才能用淵博的學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發展學生的興趣,成為學生的“活字典”和“百科書庫”。

三、永不未泯的童心

書中的每一位教師都具有一顆未泯的童心。怎會不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學生又怎會不親其師而信其道呢?中只有讓童心生根發芽,才能做一名“有效教師”,才能實施有效的教學,這應該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的從業追求。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27

應試教育制度下的校園日漸使得學生的身體疲憊,心靈營養缺失,精神萎靡不振。“新教育注重與人類的崇高精神對話,強調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閲讀史,並通過晨誦、午讀、暮省的兒童生活方式,讓學生擁有一顆博愛而敏感的心靈,重塑他們的精神世界的藍圖。”繁重的學業與重複的生活,需要在日常中找到一個可以宣泄,可以寄託的突破口,讀書是最合適的突破口,讀書可以使人的精神世界激情而又充滿活力。閲讀使得學生的世界既增長了知識和見識,又有了心靈的寄託。晨誦在經典中吸取古人的思想精華,或思索或感動。午讀使學生徜徉於名家名篇,或想象或帶入情境。暮省又可以使學生的所思所感能得到抒發。由讀到寫,完成了自我感情的抒發和昇華,這樣一種讀書習慣一旦養成,學生便個個成了小作家,再也不用擔心學不好語文,語文又是所有學科的基礎,學好語文便有了學好其他科目的能力。

應試教育的枯燥學習與訓練模式,使得學生覺得學習既無趣又勞累。學生缺失靈活的學習知識的能力。而讀書既是一種美好的旅程,又是長期的精神源泉,使得學生既能學到知識,又能長久地獲得發展,既滋養了心靈,又得到了學識與見識,這是一種理想而又美好的教育。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非常贊同這種教育方式,我希望自己的學生能保持旺盛的求知慾,有長久獲得發展的能力,能對學習保持興趣,能自覺的學習,而新教育幫我實現了這一理想。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28

《愛的教育》是我最近讀的一本感人的名著,它從一個四年級小學生的日記展開記敍,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安裏柯的小男生。他關心同學,別人遇到困難時,他從不袖手旁觀,總是挺身而出非常熱心地去幫助那些同學和朋友。有強壯有力的蓋隆,堅強的克洛西等許多夥伴。有一次,他和一些朋友一起去看生病的小石匠,路途中一拍腦袋,奔向了商店,買了三個帶葉子的大橘子,又去樹旁邊撿了幾塊大石頭,才走向小石匠家。雖然禮物極少,但代表了他那顆真誠細膩的心啊!

安利柯在平時也特別尊重老師,與老師之間產生了深厚的感情!也深得老師的喜愛!讀四年級的時候,曾經教過他的一位女老師去世了,他和夥伴們悲痛萬分,留了好幾天的淚水。

對父母更是體貼,並且他能知道父母內心的感受:一個朋友去他家做客,一不小心把身上的污物抖到了沙發上。安利柯想把土撲掉,但父親用嚴厲的眼光制止了他。等朋友走後才打去土灰。後來他也理解了父親只是不想讓朋友尷尬。從這一件小事中,可以看出爸爸在教育他任何時候都要尊重別人,不能傷害別人的自尊心。

讀完這本書,感觸很多:安利柯和同學之間那種無私奉獻、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尊重師長,關心和體貼父母也讓我的內心充滿感動!在以後學習和生活中我以後也會學習他們,做一個懂得尊重別人、充滿愛心的人!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29

拜讀了周弘老師的《賞識教育》,讓做班主任的我受益匪淺,賞識教育就是一種以尊重學生人格為前提,通過表揚、肯定學生的某些閃光點,實現對學生有效激勵作用的教育;是在承認差異、尊重差異的基礎上看到學生的每一點進步,用欣賞的眼光發現學生的可貴之處,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閃光點,每天都能進步和成長。每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渴望獲得尊重、肯定、信任和關懷。老師希望學生具有哪些品質,那麼,你就説他已經具備哪些品質,不斷地被賞識和肯定,學生就會越來越優秀。

從這本書中我學到了教育學生的方法----賞識我的每一個學生。

賞識教育的最重要原則是信任。我們要從每個孩子的身上找到他們的閃光點,從心底深處去欣賞他們,孩子們會有很大的改變。這使我想起了我們班的王耀恆同學,記得在一次數學課上,我面對全班學生表揚過他上課回答問題很積極,不怕説錯。從那以後,我經常看到王耀恆在課上踴躍舉手,其他老師也向我反映他最近有進步,我也及時的對他進行表揚,從那以後他的作業完成質量高了,成績自然也有所提高。

我們對學生獲得的成功和進步應給予真誠的肯定與讚揚。鼓勵是流淌的小溪,是教師手中的太陽。喜歡鼓勵學生的教師,像是清晨的一縷曙光。往往我們一句體諒的話能使學生情緒穩定下來,恢復信心,幾句表揚鼓勵的言語能改變學生的行為習慣。

所以,讓我們用賞識的眼光對待每一個孩子。

教育類書籍讀後感30

今天早上陽光燦爛,我在陽台上邊喝着水,一邊愜意地看《愛的教育》。其中一篇文章令我深有感受。

這篇文章主要寫孩子們在雪地裏打雪仗,大雪球打中了老人的眼睛,接着講卡羅菲在卡羅納的鼓舞下承認了自己的過錯,最後講老人及在場的人都原諒了他。

讀了這篇文章我知道了做錯事不要緊,要勇於承認和改正錯誤才是好孩子。古人曾經説過:“人非聖賢,孰能無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説的也正是這個道理。是啊,我們不是聖人,在成長過程中誰會沒犯過錯呢?但我們要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就像故事裏的卡羅菲那樣勇敢地向老人承認錯誤,並且認識和改正錯誤。

我也曾遇到過類似的事情,我也勇敢地去向別人道歉,所以別人原諒了我。事情經過是這樣的,記得二年級時,我和同學搶書,我們一人拿着一端,你不讓我,我不讓你地搶來搶去,最後我和他吵架甚至打架,我還把他打傷了。老師來上課時看到那個受傷的同學,就問誰和他打架了。那時我怕得直髮抖,也不敢站起來承認,但我想到大人們都説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要知錯能改,我最終都站起來了······老師瞭解事情後,她並沒有太嚴厲地批評我,而是耐心得教育我。我也認識到同學之間要互相禮讓互相關心。

知錯就改的好意義,不但不會讓你失去尊嚴,而且還會讓你得到尊敬。朋友們,快快做一個知錯就該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