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專業資料

《列夫·托爾斯泰》教案(精選5篇)

欄目: 專業資料 / 發佈於: / 人氣:2W

《列夫托爾斯泰》教案

一、教案的具體內容

一、課題(説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目的(或稱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説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説明屬新授課,還是複習課)

四、課時(説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説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説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點)

七、教學方法(要根據學生實際,注重引導自學,注重啟發思維)

八、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説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九、作業處理(説明如何佈置書面或口頭作業)

十、板書設計(説明上課時準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一、教具(或稱教具準備,説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十二、教學反思(教者對該堂課教後的感受及學生的收穫、改進方法)

二、《列夫托爾斯泰》教案(精選5篇)

教案包括教材簡析和學生分析、教學目的、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及練習設計等。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列夫托爾斯泰》教案(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列夫托爾斯泰》教案1

教學目標:

1.積累字詞

2.學習並掌握文中比喻和誇張的運用,學會品評重點語句。

3.感受作者對托爾斯泰的崇敬和讚美之情。

教具:

PPT

教學重點:

學習並掌握文中比喻和誇張的運用

教學難點:

賞析重點語句,理解人物形象

關鍵:引導學生通過查詢資料,瞭解托爾斯泰的生平,思想變化和精神追求,形成自己的認識。

教學手段: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自由交流

以四人小組為單位,以“我所知道的托爾斯泰”為題,進行交流。交流圍繞三個重點展開,生平、藝術成就、見解與思想,約5分鐘,5分鐘後,請同學代表發言。

二、教師小結並導入

托爾斯泰是一位文學巨匠,創作了世界文學中第一流的作品。他在俄國文壇馳騁了近60年,創作了大量的文學作品,題材廣泛,體裁多樣,可以説是浩如煙海,其中以《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最為著名。托爾斯泰一生都致力於尋求和諧的社會秩序,尤其是到了晚年,托爾斯泰堅決地站到農民的立場上來,強烈反對土地私有制,主張博愛,從宗教、倫理中尋求解決社會矛盾的道路,他逝世以後,遵照他的遺囑,遺體安葬在一個小森林中,沒有墓碑,沒有十字架,茨威格稱之為世間最美的墳墓。下面,就讓我們來近距離地觀察列夫·托爾斯泰。

三、自學檢測

1、給加點字注音:

黝黑 滯留 愚鈍 禁錮 軒昂 犀利 侏儒 酒肆 尷尬 熾熱 頷首低眉 廣袤無垠

2、解詞:

器宇、鶴立雞羣、正襟危坐、禁錮、頷首低眉、誠惶誠恐、無可置疑、黯然失色、廣袤無垠

四、研讀課文,品味語言、理解人物形象

(一)研讀課文第一小節:

1、師範讀課文,請同學們注意讀音和句子中的停頓。

2、請生齊讀課文

3、思考:這段文字寫了托爾斯泰哪一方面的外貌特徵?主要是通過什麼方法寫的?

明確:主要表現了托爾斯泰鬚髮濃密的特點,通過大量比喻和誇張來表現的。

4、品讀:請同學們找出文中使用比喻和誇張的語句,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明確:這一段文字抓住托爾斯泰面部多毛,鬚髮濃密的特徵反覆描寫,大量運用比喻和誇張,不僅生動寫出了託翁的特點,而且使人產生美的遐想。

(二)第2-5節

剛才我們集體研讀了第一小節,下面請同學們自主研讀第2—5節,看一看這幾節分別寫了托爾斯泰哪些方面的外貌特徵,是如何寫的。(學生自由閲讀,思考)

五、佈置作業

第二課時:

一、研讀第2—5節,理解人物形象、體會作者感情。

第2~5小節分別寫了托爾斯泰哪些特點?

明確:

第2節、面部輪廓 平庸粗鄙

第3節、面容表情 醜陋可憎

第4節、面部特點 毫無特色

第5節、客人來訪 大失所望

你能説説,在讀了這段文字之後,對托爾斯泰的印象嗎?(學生自由發言)

托爾斯泰其貌不揚,作者如實地予以描繪,從這些描述當中,你能體會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嗎?請同學們仔細地品讀課文。

(“因為他與全體俄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可以看出作者對托爾斯泰的尊敬、熱愛)

二、研讀課文第6~9小節,進一步理解人物形象,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聽讀第6~9小節,思考問題:

自主探究:

1、這部分寫的是什麼?(托爾斯泰的眼睛)

2、這雙眼睛有什麼特點?(目光犀利、感情豐富)

3、作者是如何刻畫這一特點的?(比喻和誇張)

請找出你最喜歡的句子,讀一讀,並説説你喜歡的理由。

合作探究:

1、結合全文,説一説作者為何要寫托爾斯泰粗鄙的外貌?

2、你是如何理解作者重點描寫眼睛的用意?

明確:

1、欲揚先抑,突出眼睛的威力,這樣描寫使人物形神皆備,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讚美托爾斯泰犀利的眼光,揭示托爾斯泰觀察社會、人生、時代的廣闊和深細,以及批判的廣度和深度,同時揭示他人生的不幸。

三、語言賞析

輕聲朗讀課文,將自己喜歡的語句打上星號,有疑問的語句打上問號,全班集體交流,教師適當總結。

四、延伸訓練

仔細觀察自己,用100~150字寫一幅自畫像,只寫頭部,描寫要逼真詳細,獨特處更不能忽略,適當運用比喻和誇張,寫作時不署名,不註明性別,寫好後交給老師,再進行全班交流。

五、總結

六、佈置作業

《列夫托爾斯泰》教案2

教學目的:

1、學習文中細緻的肖像描寫。

2、體會文章涉及深廣的人文背景。

重點難點:

1、對托爾斯泰進行肖像描寫。

2、托爾斯泰的思想變化和人生追求。

教學方法:

和諧教學法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用具:

小黑板、錄音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準備、身心放鬆

欣賞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二、導入新課、明確目標

1、導入新課:

列夫·托爾斯泰是世界文豪,他長相平平,卻有一雙鋭利異常,能夠洞察世事的眼睛。現在,就讓我們跟隨作者,去凝視托爾斯泰的眼睛,並由此進入他那深邃而豐富的內心世界。

2、展示學習目標

學習文中細緻的肖像描寫。

三、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檢查預習情況。

2、介紹作者情況及時代背景。

3、閲讀課文,整體感知。

4、閲讀課文,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分小組討論“導學提綱”中的問題,然後回答。

導學提綱:

作者通過描寫托爾斯泰的外表,怎樣揭示他的內心世界?

(一)找出文中對托爾斯泰外貌描寫的句子,體會其作用。

(二)重點理解文中描寫托爾斯泰眼睛的句子。

四、精講點拔,釋疑解難

結合學生自學和討論結果,稍作點拔:

(一)找出文中對托爾斯泰外貌描寫的句子,體會其作用。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作者對托爾斯泰外貌的描寫,運用了誇張的修辭手法。誇張是在描寫人或事物時,故意言過其實,儘量作擴大或縮小的描述。

例如:

作者對托爾斯泰的目光的描寫,形容它“像槍彈穿透了偽裝的甲胄,它像金剛刀切開了玻璃”。這種擴大、誇張的描寫,把托爾斯泰目光的敏鋭、犀利表現得極為生動形象,而且能引起讀者豐富的想像和聯想。

作者對托爾斯泰的鬍子、眉毛、鬚髮、皮膚是這樣描繪的:

“長髯覆蓋了兩頰,遮住了嘴脣,遮住了皺似樹皮的黝黑臉膛。一根根迎風飄動,頗有長者風度”。

“寬約一指的眉毛像糾纏不清的樹根,朝上倒豎。”

“一綹綹灰白的鬈髮像泡沫一樣堆在額頭上。不管從哪個角度看,你都能見到熱帶森林般茂密的鬚髮”。

“……他那天父般的猶如捲起的滔滔白浪的大鬍子”。

“我們見到的是一隻寬寬的、兩孔朝天的獅子鼻,彷彿被人一拳頭打塌了的樣子”。

透過托爾斯泰平庸甚至醜陋的外表,我們可見這位大文豪的不凡之處。

(二)重點理解文中描寫托爾斯泰眼睛的句子。

例如:

1、托爾斯泰這對眼睛裏有一百隻眼珠。

2、……這對珠寶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間的物質吸進去,然後向我們這個時代放射出精確無誤的頻波。

3、當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轉而對準它們的主人時是十分可怕的,因為鋒刃無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窩。

明確:

“眼睛是心靈的窗户”,托爾斯泰的眼睛充滿智慧,讓人感受到的是一位品格高尚的偉人,是一位給人類創造巨大精神財富的偉人

五、課堂小結,推薦作業

1、課堂小結:

體會文中運用誇張手法對托爾斯泰外貌的描寫。

2、推薦作業:研討與練習一。

第二課時:

一、課前準備、身心放鬆

欣賞歌曲《外婆的澎湖灣》。

二、導入新課、明確目標

1、導入新課:

由上節課的內容導入。

2、展示學習目標

體會文章涉及深廣的人文背景。

三、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介紹有關托爾斯泰的生平傳記和作品。瞭解他思想變化和人生追求

四、精講點拔,釋疑解難

結合學生自學和討論結果,稍作點拔:

學生蒐集有關資料,在班上交流。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最偉大的文學家,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傑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學作品在世界文學中佔有第一流的地位。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戰爭與和平>、<復活>以及自傳體小説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他作品還有<一個地主的早晨>、<哥薩克>、<塞瓦斯托波爾故事集>、<琉森>等。他以自己漫長一生的辛勤創作,登上了當時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高峯。托爾斯泰出身於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貴族,但他一生始終不渝地真誠地尋求接近人民的道路,多次在自己的莊園進行改革,不過都沒成功。五十年代開始文學創作。<戰爭與和平>是他前期的創作總結。(安娜卡列尼娜>代表他創作的第二個里程碑。(復活>是他長期思想探索的藝術總結,是他對俄國地主資產階級社會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長篇小説。

☆<戰爭與和平>

以戰爭問題為中心,以庫拉金、保爾庫斯基、羅斯托夫、別竺豪夫四家貴族的生活為線索,展示了19世紀最初15年的俄國曆史,描繪了各個階級的生活,提出了許多重大問題。小説的中心思想在於表現人民是推動歷史的決定力量,肯定了1812年俄國人民反拿破崙入侵戰爭的正義性質。

☆<安娜卡列尼娜>

交織着安娜追求愛情自由和列文探索社會出路這兩條平行發展的線索,通過這兩條情節線索,小説不僅形象地反映了俄國社會的變動,同時也鮮明地暴露了托爾斯泰世界觀的尖鋭矛盾。

☆<復活>

托爾斯泰在<復活>中,對地主資產階級社會進行了尖鋭無比的批判,表達了他對國家、教會、土地私有制和資本主義的看法。他以強烈的憤怒,揭發專制制度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主人公:瑪絲洛娃、聶赫留朵夫。

教師引導學生體會托爾斯泰人格的美及他的形象宏偉,品格感人。

五、探究活動

課文一方面説托爾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個世界及其知識財富”,可見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説他得不到“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幸福”,這是否矛盾?你怎樣理解作者所説的“幸福”的含義?聯繫托爾斯泰的生平(主要是晚年的思想變化),與同學討論:托爾斯泰究竟幸福還是不幸?

學生討論、交流,鼓勵發表獨特的看法。

六、拓展訓練

教師向學生推薦羅曼羅蘭《名人傳》一書,讓學生更多地瞭解托爾斯泰的苦難和坎坷的一生,理解偉人艱苦奮鬥的精神。

七、課堂小結,推薦作業

1、課堂小結:

本文是奧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傳記作品中可以獨立成篇的一節。作者用他力透紙背而又妙趣橫生的文筆為我們描繪出一幅世界級大文豪托爾斯泰的“肖像畫”,揭示出托爾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學習這篇課文,我們猶如與兩位大師對話交談,悉心品味,自然能體會到文中豐富而深厚的人文內涵。

2、推薦作業:

研討與練習二。

《列夫托爾斯泰》教案3

【教學目標】

1.學習運用比喻、誇張等修辭手法進行肖像描寫,並體味其作用。

2.學習欲揚先抑的寫法。

3.感悟托爾斯泰深邃而豐富的精神世界。

【教學重點、難點】

1.文中的肖像描寫及其作用。

2.理解由外貌透視心靈的手法,感悟托爾斯泰的深邃而豐富的精神世界。

【課前準備】

熟讀課文,掃除文字障礙,佈置學生查閲托爾斯泰生平傳記和作品,以及有關資料,通過媒體,查閲茨威格描寫托爾斯泰的另一篇作品《世間最美的墳墓》,尤其是對托爾斯泰的思想變化和人生追求要有所瞭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在19世紀下半葉的俄國,階級矛盾空前尖鋭,人民生活困苦不堪許多進步作家被陷害、監禁或流放而列夫·托爾斯泰以他犀利的筆鋒解剖和批判了那個病態的社會他的作品引起沙皇政府的惶恐,曾有人這樣評價説:“俄國有兩個沙皇,一個是俄國當政的統治者,另一個就是托爾斯泰,真沙皇對托爾斯泰無可奈何,而托爾斯泰卻在動搖着他的統治”一個作家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影響?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尋找這個答案吧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讓學生介紹列夫·托爾斯泰及其作品,交流、補充、歸納:

列夫·托爾斯泰是十九世紀俄國最偉大的作家,主要代表作有長篇小説《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復活》使托爾斯泰達到了藝術高峯,是他實踐了“最清醒的現實主義標誌”。

2.放映幻燈片,檢查預習生字詞情況,正音、鞏固,重點詞語列舉如下:

(1)給加線字注音

鬍髭 長髯 鬈髮 禁錮 頷首低眉 鋥亮 廣袤無垠

(2)解釋下列詞語

器宇 禁錮 鶴立雞羣 正襟危坐

軒昂 頷首低眉 誠惶誠恐 廣袤無垠

三、整體感知

生自行朗讀課文思考:

1.課文主要可分幾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在描寫過程中,為什麼重點描寫他的眼睛?

要求:朗讀課文時,要在書上作出必要的標記,並思考問題,然後小組討論,之後互相交流

放映托爾斯泰的肖像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用心體會(沒有條件的地方,可結合前面的彩色插圖加以體會)

閲讀、觀賞和討論後明確:

1.可分兩部分:

一、(1~5)段主要刻畫列夫?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徵

二、(6~9)段描寫列夫?托爾斯泰的那雙非同尋常的眼睛

2.因為眼睛是心靈之窗,托爾斯泰豐富的精神世界,通過眼睛充分的表現出來作者對托爾斯泰的眼睛的描寫,已經不再限於肖像了,而是含蓄地揭示了托爾斯泰作為偉大的文學家,對他所處的時代作出準確、深入、全面地描繪,成為時代的代言人

四、精研第一部分

指讀:找五名學生每人讀一段,思考:

1.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刻畫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徵的?

討論明確:可用課文原句,也可用自己的話概括,擇要如下:

(1)鬚髮:多毛、鬍鬚濃密

(2)面部輪廓結構:失調、崎嶇、平庸,甚至粗鄙

(3)面部特徵:憂鬱、愚鈍、壓抑

(4)長相:長相平平、普通

(5)拜訪者失望之情

2.刻畫這些特徵時,作者運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找出來並説説作用

(此處要明確誇張的含義以及作用,並從課文中找出運用誇張、比喻等手法來描寫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徵句子,並仔細體會其表達效果)

作用是:比喻和誇張聯袂運用,不僅使“畫面”氣韻生動,而且使人產生豐富的聯想,使人物形象生動可感。

3.讀了這一部分,再次觀看肖像圖片(或彩色插圖)思考:你如何評價托爾斯泰的相貌?交流討論,總結如下:

長相粗鄙:多毛、濃鬍鬚、矮身材,普通、平凡

五、教師總結

本部分前幾段細緻入微地描繪了托爾斯泰的外貌,生動描述了拜訪者心目中的托爾斯泰與親眼所見的托爾斯泰的巨大反差同時通過閲讀,我們又全方位的瞭解了托爾斯泰的身材特點、言行特徵以及待客方式,因而對托爾斯泰的形象的認識又加深了一層這樣描寫非但沒有損害托爾斯泰在讀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相反相成的藝術效果,相互襯托,使托爾斯泰的外貌包括眼睛給讀者留下強烈的印象

六、佈置作業

1.你覺得作者在對托爾斯泰的外貌刻畫中,最精彩、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麼?為什麼?

2.熟讀課文,找出表明代表作者思想傾向的語句,並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課時:

一、課前檢測

1.前一部分主要描寫的內容是什麼?突出的特點是什麼?

前一部分主要描寫的是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徵,突出的特點是:

(1)托爾斯泰的外貌平庸醜陋;

(2)和普通人一樣,混在人羣裏分辨不出來

2.找出表明代表作者傾向的語句,並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舉例如下:

(1)“有長者風度,天父般地如捲起滔滔白浪的大鬍子”

(2)“長相平平,是俄國普通大眾的一員”“他與全體俄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等

擇要概括:慈祥、善良,並揭示出托爾斯泰的人生追求和心路歷程

二、感悟研讀文本

學生推薦朗讀能力強的同學朗讀第二部分,其他同學聽讀思考:

1.本部分是從哪幾方面來描寫托爾斯泰的眼睛的?

2.課文通過描寫眼睛,還寫出了什麼?(標畫原文回答)

3.在寫法上,與第一部分異同點是什麼?

學生結組討論、交流,並確立中心發言人在全班討論、明確:

1.都寫了托爾斯泰非同尋常的眼睛,擇要概括:

(1)寫犀利目光;

(2)寫目光藴情豐富;

(3)眼睛有威力;

(4)讚美目光犀利,同時揭示他人生的不幸。

2.這道目光就像一把鋥亮的鋼刀刺了過來,又穩又準,擊中要害——目光犀利,有準確的洞察力

“這對珠寶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間的物質吸進去,然後向我們這個時代放射出精確無誤的頻波……”——寫出托爾斯泰觀察社會、人生、時代的廣度和深度,展現了時代的本質和要求

“托爾斯泰這對眼睛裏有一百隻眼珠”——引用高爾基的話,誇張地道出了托爾斯泰那種能把萬事萬物盡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觀察力

(相關的語句還有很多,要求學生細加體會,討論交流)

3.這個問題要做重點研讀:

(1)相同點是比喻和誇張聯袂運用

(2)對不同點的'研讀,結合課下學生查閲茨威格的描寫托爾斯泰的另一篇作品《世間最美的墳墓》討論進行:

讓學生討論:最美的墳墓到底是怎樣的?為什麼説是最美的?

明確:

因為托爾斯泰到晚年一直致力於“平民化”:持齋吃素、從事體力勞動、耕地、挑水澆菜、製鞋;並希望放棄私有財產和貴族特權,因而和他的夫人意見衝突,家庭關係變得緊張起來,後來他終於祕密離家出走,途中感冒,於1910年11月20日(俄歷11月7日)病逝在阿斯塔波沃火車站遵照他的遺囑,遺體安葬在亞斯納亞?波利亞納的森林中加上在《復活》中反對上帝,不信來世,被官方教會革除了教籍,墳上沒有豎立墓碑和十字架,但托爾斯泰以他深邃而豐富的思想,給人類留下了豐富的精神食糧,因而最簡陋的墳墓被稱為“世間最美的墳墓”由此和課文進行比較,學習欲揚先抑的寫法,擇要概括為:

不同點是前者寫粗鄙、平庸甚至醜陋的外表,後者寫眼睛是珠寶、精美絕倫,正是寫他靈魂的高貴,前後構成對比,是欲揚先抑的手法,因此取得了鮮明的藝術效果

三、教師總結

托爾斯泰是一位文學巨匠,創造了很多世界第一流的作品作者不僅為我們展現了托爾斯泰獨特的外貌特徵,更為我們揭示了托爾斯泰深邃而豐富的精神世界文章的字裏行間滲透着作者對托爾斯泰的崇敬讚美之情只有當我們閲讀了他的有關作品,才會理解茨威格為什麼會對托爾斯泰的眼睛做出如此的評價

四、質疑問難

可結合課後練習第二題進行,以討論的方式解決,言之成理即可

五、探究討論

課文一方面説托爾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個世界及其知識財富”,可見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説他得不到“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幸福”,這是否矛盾?你怎樣理解作者所説的幸福的含義?

(答案不唯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參考答案如下:

不矛盾幸福的標準是能認識事物,認識世界,那麼托爾斯泰這個智者能看清真相,他是幸福的從另一方面説,托爾斯泰看透了暴政、醜惡、虛偽和苦難,看清了造成人間種種罪惡的原因,並盡最大的努力去改變它卻徒勞無功,這是痛苦的托爾斯泰是不幸的,從托爾斯泰晚年厭棄貴族生活,毅然放棄財產,以致於和家人產生矛盾,最後離家出走,客死在火車站這一經歷可以看出這一點)

六、拓展延伸

1.查閲有關資料,寫一篇小論文,論題為:托爾斯泰是幸福還是不幸

2.課外閲讀羅曼·羅蘭的《名人傳·托爾斯泰》並進而有計劃地閲讀三大代表作長篇小説《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

《列夫托爾斯泰》教案4

一、教學目標

1、瞭解托爾斯泰的生平和作品,包括思想變化和人生追求。

2、通過文本的閲讀,感悟托爾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3、掌握比喻、誇張、排比的修辭方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

感悟托爾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三、教學課時

3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導入

請學生介紹列夫·托爾斯泰(你對托爾斯泰瞭解多少?)

列夫·托爾斯泰是19世紀俄國的偉大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説《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課文中還提到了另外一位意大利文藝復興時的偉大雕塑家、畫家、建築師和詩人,主要作品有浮雕《階梯旁的聖母》、雕塑《大衞》、壁畫《亞當與夏娃》等。

2、整體感知

給學生五分鐘通讀全文,思考:

1)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大體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本文是列夫·托爾斯泰的“肖像畫”(可參看前面的彩色插圖)大體分為兩個部分:

(1-5)刻畫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徵;

(6-9)描寫托爾斯泰那非同尋常的眼睛。

2)讀完全文後,你有什麼疑問?

3、精讀文本

集體朗讀第一部分(1-5),思考:作者從那些方面來刻畫托爾斯泰的外貌特徵?(1-鬚髮2-面部輪廓結構3-面部特徵4-長相5-拜訪者的態度。)

1)第1段主要寫了什麼?請你找出文中比喻和誇張的句子。寫列夫·托爾斯泰鬚髮的特點。

面部輪廓的總體特徵:多毛,濃密的鬍鬚(反覆描寫)比喻和誇張鋪排兼用:

植被多於空地——喻“臉龐多毛”;皺似樹皮——喻黝黑的臉膛;糾纏不清的樹根——喻眉毛;泡沫——喻鬈髮;

像熱帶森林般濃密——鬚髮;捲起的滔滔白浪——大鬍子。

作用:濃墨重彩的描繪,使人產生美的遐想。(比較插圖)

2)第2段的主要內容?託翁給人的印象是什麼?寫法上有什麼特色?

(大量的排比:整個面部像粗製濫造的小屋;額頭像樹柴;皮膚像村舍外牆那樣粗糙。“給人的印象:失調、崎嶇、平庸,甚至粗鄙。

3)第3段重點寫了什麼?作者細緻刻畫樂面部特徵,那麼託翁美嗎?)面部特徵——重點寫面容表情,毫無避諱地展示了託翁外貌醜陋的一面。

4)第4段突出托爾斯泰“長相平平,是俄國普通大眾的一員”,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寫的?

穿戴方面、職業方面、社會角色方面——意在表明托爾斯泰屬於俄國普通大眾。關鍵句:他與全體俄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揭示這一點,也就是揭示出托爾斯泰的人生追求和心路歷程。

5)第5段的分析:寫托爾斯泰的外貌令拜訪者感到失望。

寫心目中的托爾斯泰與親眼所見托爾斯泰的巨大反差,描寫了拜見時哪些方面?(身材特點、言行特徵、待客的方式)

4、佈置作業:

你覺得茨威格在對托爾斯泰的外貌刻畫中,那些地方描寫得最精彩?為什麼?假如請你來對托爾斯泰進行刻畫,面對他的圖片(或者課文前的插圖),你還會怎樣描寫?

第二課時:

1、複習舊課

你覺得茨威格在對托爾斯泰的外貌刻畫中,那些地方描寫得最精彩?為什麼?假如請你來對托爾斯泰進行刻畫,面對他的圖片(或者課文前的插圖),你還會怎樣描寫?

前半部分對托爾斯泰的描寫,突出了哪兩個特點?

(一是托爾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醜陋;二是他和普通人一樣,混在人堆裏分辨不出來。)

2、感悟文本

精讀6-9段:(都寫托爾斯泰那非同尋常的眼睛)

1)第6段:寫托爾斯泰犀利的目光。

用了什麼修辭?找出相關的句子(神奇的誇張和連珠的比喻)寫出了托爾斯泰眼睛深刻、準確的洞察力。

2)第7段:寫托爾斯泰的眼睛藴藏着豐富的感情。(眼睛是心靈的窗户,托爾斯泰豐富的內心世界,通過眼睛充分表示出來。)

除了大量的比喻和誇張外,還用了什麼修辭?

(連續用兩組排比句式,寫托爾斯泰的眼睛可以抒發各種各樣的感情。)引用高爾基地話作結,有什麼作用?

(運用誇張,乾脆有力,耐人尋味,很好地表現了托爾斯泰眼睛的觀察力、敏鋭性和豐富性,寫出了托爾斯泰那種能把萬事萬物盡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觀察力。)他的

作品反映了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課文中有一句話可作對比的註釋:再小的事物藉助這副透鏡都能看得清清楚楚,這對眼睛連最微不足道的細節都不放過,同樣還能揭示廣袤無垠的宇宙。

3)第8段:寫托爾斯泰眼睛的威力。(關鍵語句的分析)

思考:犀利與威力是否重複?為什麼不描寫眼睛的其他特點?

A、“托爾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鬍子、眉毛、頭髮,都不過是用以包裝、保護這對閃光的珠寶的甲殼而已。”——先抑後仰

用粗鄙的外表來保護精美的珠寶。(眼睛)

B、“這對珠寶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間的物質吸進去,然後向我們這個時代放射出精確無誤的電波……”

對托爾斯泰眼睛的描寫,已經不再限於肖像描寫了,而是含蓄地揭示了托爾斯泰作為偉大的現實主義藝術家,對他所處的時代作出準確、深入、全面的描繪,成為時代的代言人。因為他的文學創作,既來自對社會生活、人間世態的觀察、研究,同時又用他的藝術巨筆把它們準確地表現出來,展示了時代的本職和要求。

C、“當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轉而對準它們的主人時是十分可怕的,因為鋒刃無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窩。”

這句話寫出了托爾斯泰作為“清醒的現實主義作家”,對現實的批判是及其深刻而準確的。作為19世紀俄羅斯現實主義頂峯的代表,托爾斯泰的筆鋒幾乎指向了社會的各個方面,特別是對沙皇的專制、法律的虛偽、貴族的腐朽、農民的貧困原因,無不給予深刻的揭示。這在他晚年的長篇鉅著《復活》裏表現得尤為充分。他的作品引起沙皇政府的恐慌,曾企圖將他監禁或流放,但懾於他的聲望和社會輿論而中止。

4)第9段:讚美托爾斯泰犀利的目光,同時揭示他人生的不幸。(結合課後練習四,理解“幸福”的含義)

介紹托爾斯泰世界觀的轉變和晚年的經歷。

“具有這種犀利眼光,能夠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個世界及其知識財富。”——這樣的人可以成為整個世界及其知識財富的主宰和主人。

“能夠看清真相的人”常常是痛苦的,這就是我們常説的智者的痛苦。如果托爾斯泰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麼他的痛苦將是雙倍的。托爾斯泰正是這樣的人,他看透了暴政、醜惡、虛偽和苦難,也看清了造成人間種種罪惡的原因,並盡其畢生努力去改變它。但事實總是事與願違,這才是最大的痛苦。晚年的托爾斯泰厭棄貴族生活,決然放棄財產,以至和妻子家人產生矛盾,最後毅然離家出走,而客死於途中。

《列夫托爾斯泰》教案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積累文中“軒昂、器宇、犀利、鬱鬱寡歡、正襟危坐、誠惶誠恐”等詞語。

2、瞭解列夫·托爾斯泰的生平和人生追求及其精神境界。

能力目標:

1、感知課文對列夫·托爾斯泰的獨到細緻的刻畫,體會作者的崇敬、讚美之情。

2、體會課文采用欲揚先抑手法的藝術效果。

3、品評語言,學習課文運用神奇的誇張和連珠的妙語描寫形貌的手法。

德育目標:

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從中受到人文精神的薰陶。

教學重點:

誦讀,感知課文對列夫·托爾斯泰外貌的刻畫,理解本文獨特的藝術手法

教學難點:

聯繫背景材料,滲透理解列夫·托爾斯泰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

教學方法:

誦讀法聯想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今天,讓我們跟隨奧地利作家茨威格,走進這位磨難中造就的偉人—列夫·托爾斯泰,探訪他深邃而豐富的內心世界。

二、資料助讀

作者簡介

三、誦讀,整體感知文意

1、範讀後學生自讀,要求:聽準字音,體會感情,理解詞語含義。

(1)注音

髭(zī)髯(rán)鬈(quán)黝(yǒu)黑

滯(zhì)留禁錮(gù)頷(hàn)首低眉鋥(zèng)亮

犀(xī)利廣袤(mào)無垠尷尬(gān gà)炙(zhì)熱

(2)釋義

犀利:(武器、言語等)鋒利,鋭利。

器宇:氣概、風度。

禁錮:束縛、限制。

軒昂:形容精神飽滿,氣度不凡。

尷尬:(神色、態度)不自然;處境困難,不好處理。

滯留:停留不動。

鶴立雞羣:比喻一個人的才能或儀表在一羣人裏頭顯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嚴肅莊重的樣子。

頷首低眉:低着頭顯得很謙卑恭順的樣子。

誠惶誠恐:惶恐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