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專業資料

愛耳日活動教案(精選7篇)

欄目: 專業資料 / 發佈於: / 人氣:2.45W

愛耳日活動教案

一、教案的內容

教案中對每個課題或每個課時的教學內容,教學步驟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板書設計,教具或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各個教學步驟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等等,都要經過周密考慮,精心設計而確定下來,體現着很強的計劃性。《倪煥之》十七:“她做這些事絕不隨便,都運用無可加勝的心思寫成精密的教案,先送與級任教師看過,得到了完全的讚許,還不放心,又斟酌再三,然後拿來實施。”

二、愛耳日活動教案(精選7篇)

教案包括教材簡析和學生分析、教學目的、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及練習設計等。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愛耳日活動教案(精選7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愛耳日活動教案1

班會主題:

珍愛聽力,健康成長

活動目的:

為有效開展聾兒預防工作,減少耳聾發生,通過愛耳班會活動,使學生知道愛耳的重要性,掌握愛護耳朵的一些知識,喚起學生的防聾意識,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活動準備:

學生查找歷次我國愛耳日的主題內容及瞭解相關的愛耳知識資料。

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情

(播放音樂,令學生陶醉在悠揚的樂聲中)

主持人:你們剛才聽到了什麼?是啊,悠揚的樂聲給我們帶來了美的享受。如果耳朵失聰了,那又會是怎樣呢?(指名回答)

二、珍愛聽力知識搶答

主持人:耳朵是語言交際、音樂欣賞所不可缺少的"接收器"。據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顯示,我國現有聽力殘疾人2004萬、言語殘疾人127萬,這是一個數量眾多、困難突出的社會羣體,聽力損傷與耳聾已成為影響我國人口素質的重要因素之一。青少年是社會發展的生力軍,聽力健康直接關係到我們的發育與成長。我們青少年一定要珍愛聽力,快樂成長。

問題1:“愛耳日”為幾月幾日?(3月3日)

問題2:我國愛耳日活動從哪一年開始?(2000年)

問題3:為什麼要設立愛耳日宣傳活動?(提高全民的愛耳意識,減少耳聾發生,提高人口素質)

問題4:今年3月3日為第幾個“愛耳日”?

三、珍愛聽力知識園

主持人:目前,我國聽力語言障礙人數高達2057萬,北京現有聽力語言殘疾人達20多萬,而這一數字,正在以每年2萬至4萬的速度遞增。在這些存在聽力障礙的人當中,因為不在意保護而造成後天失聰的佔80%以上。專家表示,耳部及聽力受傷害的羣體越來越趨向年輕化,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用耳方式都會對脆弱的耳朵產生傷害,如果不注意用耳健康,那麼您將遭遇名副其實的“無聲”。加強耳病防治,不在一朝一夕,也不僅僅是衞生部或殘聯的活動,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有誰通過查資料,知道耳的預防保健知識?

1、耳不妄聽不同的聲音或語言對大腦是一種刺激。因此,不聽對健康不利的東西,且音量要適宜。聽廣播也要有選擇地聽。

2、耳勿久聽如久聽噪音可發生噪音性耳聾。強烈的聲音對聽力損害更大,可閉口掩耳避免之。聽時間久應休息一會兒,避免聽力疲勞,如有時開長會,中間不休息,效果就會降低。

3、叩鳴天鼓靜坐閉目養神,用雙手心緊貼兩耳孔,五指貼耳後腦部,用示指、中指和無名指叩後腦部24次,然後快速將雙手掌離開耳孔,如此,連續做10次。此運動中國傳統醫學認為有醒腦強志、聰耳明目等作用,可防耳病。

4、耳常按摩用雙手按、揉摩兩耳廓,再牽拉兩耳廓,以其發熱發紅為度,反覆進行多次。可在鳴天鼓後進行。

5、防藥損耳有些抗生素如鏈黴素、卡那黴素、慶大毒素和氯黴素等,可引起藥物性耳聾,儘量不用或少用。

6、切忌挖耳欲話説:“耳不掏不聾”是有一定道理的。耳癢用火柴棒、頭髮夾和毛線針等硬物挖耳道,可引起耳道損傷發炎化膿,應當禁止。耳癢可用酒精棉籤洗擦,耳癢可用酒精棉籤洗擦,必要時可就醫耳科檢查處理。

主持人:其實,要保護您的耳朵,預防聽力損傷和耳聾,讓自己更聰一點,不算太難,注意、呵護有關耳朵的細節,就一定會讓你擁有一對健康的耳朵,享有健康的聽力。説説你以後會怎樣注意保護自己的耳朵?

1、避免長時間待在太嘈雜的地方,如歌廳、迪廳、演藝酒吧。

2.在高噪聲的環境下工作,要配戴適當的護耳罩及耳塞。

3.耳朵發炎或耳鳴,要立刻看醫生。

4.用耳機聽CD、MP3等時,不要把音量調得太高,時間別太長。

5.耳垢是一種天然保護外耳道的分泌物,不需特別清理,每天只要清洗耳廓便可。不要以為棉花棒是較佳的潔耳工具,其實這隻會將大部分耳垢推得更深入耳孔,形成嵌塞,而棉花球也可能遺留在耳道內。

6.洗頭或沐浴時,可用棉花球塞耳,防止污水流入耳道。游泳時要用防水耳塞。

主持人:珍愛聽力,快樂成長。我們平時一定要注意做好耳朵的保健。

愛耳日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在説説、聽聽、玩玩、畫畫中瞭解耳朵的功能,學習保護耳朵的方法。

2、知道“愛耳日”的涵義,學做一名愛耳宣傳員。

活動準備:

請保健老師進課堂、音樂、繪畫材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你們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

2、為什麼要把保護耳朵特別設立一天呢?

3、交流:耳朵有什麼作用?如果耳朵聽不見我們會怎麼辦?

4、小結:耳朵是我們身體重要的器官,我們身邊的所以聲音都是依靠耳朵的聽覺來完成的。

二、耳朵的祕密

1、聽保健老師介紹耳朵的構造。

2、討論:我們怎麼樣來保護耳朵?

3、小結:我們不能把髒東西塞入耳朵,也不能大聲吵鬧,很大的聲音耳朵聽了會不舒服的。

4、設疑:什麼時候耳朵會聽不到聲音?

三、遊戲體驗:

1、遊戲1:這是誰的聲音?

請全部幼兒蒙上眼睛,然後請其中一個幼兒説一句話,其他幼兒猜猜剛才説話的是誰?

2、遊戲2:好聽的聲音:

播放各種動物的叫聲,幼兒説説,學學動物的聲音。

3、遊戲3:我説你聽

兩個幼兒距離一米遠,其中一個幼兒拿起紙質的“話筒”輕輕的講一句話,另外一個用小耳朵聽出同伴講的內容。

4、小結:生活中有各種聲音,我們只要安靜地傾聽就能發現和感受。

四、表達表現

1、保護耳朵很重要,我們把保護耳朵的方法畫下來,告訴弟弟妹妹。

2、幼兒自由繪畫:保護耳朵

3、把保護耳圖畫送給弟弟妹妹,並介紹保護耳朵的方法。

愛耳日活動教案3

教學目標

1、懂得保護自己的耳朵,並學會正確的自護方法

2、知道3月3日是愛耳日,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教學準備

各種動物的聲音。

教學重點與難點

知道耳朵的作用,懂得保護耳朵的方法。

教學方法與手段

談話討論法;聲音輔助教學。

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趣。

1、請幼兒猜謎語:左一片,右一片,隔座山兒看不見。

2、幼兒猜出後,請幼兒摸摸小耳朵。

從猜謎進入活動,使幼兒能夠簡單感知耳朵。

二、討論耳朵的作用。

1、介紹耳朵的作用:小朋友你們知道耳朵是用來幹嗎的嗎?

2、請幼兒講感受,知道耳朵的作用很大,可以聽出不同的聲音。

3、播放各種動物的聲音,讓幼兒聽辨。

4、請幼兒閉上眼睛,請本班阿姨説一句話,讓幼兒猜測,再次體會耳朵能聽見聲音。

5、教師小結:耳朵的作用很大,可以聽見不同的聲音。

先用耳朵去聽音樂,然後用雙手捂住耳朵,感受一下能否聽到聲音。

從閉眼傾聽、分辨的活動中感知、體驗耳朵能夠聽到不同的聲音。

三、討論如何保護自己的耳朵。

1、師:耳朵對我們重不重要?

2、耳朵真的很重要,那我們在生活中要怎樣去保護自己的耳朵呢?

3、我們要怎麼樣保護耳朵呢?

4、根據幼兒講述的進行小結。

(1)防藥物中毒。亂吃藥可能會造成聽力下降,甚至耳聾。因此,一定要按照醫生規定的數量和時間服用,千萬別多吃亂吃。

(2)防噪聲。過大的聲音,刺耳的聲音都是噪聲,它們能損害人的聽力。要注意遠離噪聲,不聽耳機。

(3)防進水。游泳或洗澡、洗臉時,應特別注意,防止水進入耳內。

(4)防揪打。耳朵不能揪也不能打。

(5)不挖耳。不用手、其它東西挖耳朵,更不能往耳裏塞放異物。

(6)不戴耳環。

(7)瞭解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增強保護耳朵的意識。

講講自己保護耳朵的方法,或者是自己知道的方法。

學習用手把耳堵住,並張大嘴巴

愛耳日活動教案4

活動目標:

1.懂得保護自己的耳朵,並學會正確的自護方法。

2.知道3月3日是愛耳日,增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一、導入激趣。

摸摸小耳朵,猜謎語:左一片,右一片,隔座山兒看不見。

二、討論耳朵的作用。

1.介紹耳朵的作用:小朋友你們知道耳朵是用來幹嗎的嗎?(幼兒回答)先請幼兒用耳朵去聽音樂,然後請幼兒用雙手捂住耳朵,感受一下能否聽到聲音。

2.幼兒講感受,知道耳朵的作用很大,可以聽出不同的聲音。

3.播放各種動物的聲音,讓幼兒聽辨。

4.請幼兒閉上眼睛,請一位小朋友們熟悉的老師説一句話,讓幼兒猜測,再次體會耳朵能聽見聲音。

5.教師小結:耳朵的作用很大,可以聽見不同的聲音。

三、討論如何保護自己的耳朵。

1.那耳多對我們重不重要啊?

2.耳朵對我們來講真的很重要,那我們在生活中要怎樣去保護自己的耳朵呢(請幼兒回答)3.我們要怎麼樣保護耳朵呢?

(1)防藥物中毒。藥雖然能治病,但有些藥有很強的負作用,吃的量過大或不適當,會造成聽力下降,甚至耳聾。因此,小朋友吃藥一定要按照醫生規定的數量和時間服用,千萬別多吃亂吃。耳疼或不舒服應馬上去醫院檢查。即使沒毛病,每年也應去體檢一兩次。

(2)防噪聲。過大的聲音,刺耳的聲音都是噪聲,它們能損害人的聽力。要注意遠離噪聲。當突然出現噪聲時,可用手把耳堵住,並張大嘴巴。兒童不用耳機聽收音機。

(3)防進水。游泳或洗澡、洗臉時,應特別注意,防止水進入耳內。如感覺耳裏進水,應立即側耳單腳跳,讓水流出來,或用棉球棍輕輕放進去,把水吸出來。

(4)防揪打。耳朵不能揪也不能打。揪耳朵,打嘴巴都對耳有害。

(5)不挖耳。有些小朋友愛用耳勺或髮卡、別針等物掏耳,這是不好的習慣,應避免。更不能往耳裏塞放豆子、小球等其他物品。

(6)不戴耳環。有些小女孩喜歡扎耳朵眼,佩戴耳環、耳墜等裝飾物,這對耳朵也是有害的。耳朵皮肉很稚嫩,上邊掛個金屬物,玩時容易將耳朵拉扯壞。

(7)瞭解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增強保護耳朵的意識。

師: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我們發現班上有個別小朋友喜歡將紙塞到耳朵裏。今天,小朋友們要懂得保護自己的耳朵,不能將東西塞進耳朵,説話要輕聲,不大聲説話等。

愛耳日活動教案5

教學目標:

1、瞭解愛耳日

2、孩子為什麼會聾?

3、怎樣防治?

教學重點:

人的耳朵由哪幾部分組成

教學難點:

預防耳聾

教學過程:

一、愛耳日

每年的3月3日為全國的“愛耳日”,其目的是為了樹立全民愛耳意識,減少耳聾的發生,加強耳病的防治,提高國民的健康水平和人口的整體素質。

二、為什麼會耳聾

孩子為什麼會聾?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先天的,有後天的。有由於遺傳、感染、疾病、環境噪音污染、意外事故等等原因致聾而藥物中毒又是危害最大的。在每年新增的3萬多名聾兒中,大約有一半是由於藥物中毒導致的耳聾!一個健康的孩子因為在發燒或其他疾病中打了卡那黴素、慶大黴素或鏈黴素,病好之後卻發現孩子耳朵聽力下降了,做父母的'真是追悔莫及。

三、耳朵的組成

人的耳朵由哪幾部分組成?

1.人有外耳--中耳--內耳三部分組成。

2.外耳、中耳具有集音、傳音、擴音作用;

3.內耳具有位置覺、平衡覺和感音作用。

四、耳聾能遺傳嗎?

先天聾的發病率約佔我國聾人的50%,而遺傳聾約佔先天聾的85%,其大多數為常染色體穩性遺傳。具有關文獻報道,在正常羣體中,近親結婚率僅為2‰為近親結婚。可見近親結婚是併發遺傳聾的主要因素。

五、預防耳聾

先天遺傳聾應以預防為主,首先要做到:

(1)嚴格執行婚姻法,絕對禁止近親結婚。

(2)兩名先天遺傳聾人之間不應結婚,如各種原因非婚不可者,婚前一定絕育。

(3)先天遺傳聾人可與非遺傳後天聾人或正常人結婚。

(4)如果先天遺傳聾人與非遺傳後天聾人或正常人結婚,第一胎為先天聾兒,絕不能再生第二胎。

(5)耳聾青年男女,通過耳聾遺傳諮詢,判定其是否具有家族遺傳史。

愛耳日活動教案6

教學目標:

1、瞭解耳朵的功能,知道耳朵的基本特點,增強保護耳朵的意識。

2、瞭解噪音,糾正不良行為,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教學準備:

1、錄音機,磁帶,棉花。

2、有關靜音標誌。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播放動聽的兒童歌曲、各種動物叫聲:你聽到了什麼?感覺怎樣?

師小結:耳朵如同收音機一樣,它能讓我們聽到世界上一切美妙的聲音。

2、在耳朵內塞上棉花再聽:你聽到了什麼?

師:塞上棉花就好像我們的耳朵受到了傷害,它就聽不到剛才那動聽的歌聲、動物叫聲,也聽不到別人的説話聲。如果這樣,對我們的生活會有哪些不便呢?

3、揭題:保護眼睛

二、瞭解噪音

1、哪些事情會傷害耳朵呢?(自行用硬物挖耳朵、噪音……)

2、播放事先錄製的噪音:你聽到了什麼?感覺怎樣?

你還在哪裏聽到過這樣的聲音?是怎麼來的?

師:這就是噪音。如果我們長時間地處於這種環境中,會怎麼樣呢?

三、認識靜音標誌

1、逐一出示P7的三個標誌,分別説説有什麼作用,它應該出現在哪裏。

2、你還看到過什麼其他類似的標誌嗎?

小組活動:畫畫、寫寫、説説。

小組彙報,全班交流。

四、爭當“噪音控制員”

師:僅僅在需要保持安靜的地方掛上標誌就行了嗎?

倡議:減少噪音,從我做起,爭當噪音控制員。

1、小組討論,制訂噪音控制員行動計劃。

2、展示計劃,全班評議,評選出“小小噪音控制員”。

五、課堂小結,完成判斷題。

六、課後延伸:

“噪音控制員”在行動。

愛耳日活動教案7

活動目的:

通過愛耳班會活動,使學生知道愛耳的重要性,掌握愛護耳朵的一些知識,提高學生身體素質。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猜個謎語:東一片,西一片,隔座山頭不見面。猜不着,你再聽我説一遍。(耳朵)

二、講授耳朵結構

由外向內依次是,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聽小骨、鼓室、咽鼓管;內耳:(前庭、半規管)、耳蝸。

聽覺的形成:外界聲波被耳廓收集,經過外耳道傳遞,引起鼓膜振動。振動波通過聽小骨增大振動力量,刺激耳蝸內的聽覺感受器產生神經衝動。神經衝動沿着聽神經,傳入到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形成聽覺。

三、保護耳朵的方法

1.洗澡時,用棉花球輕輕堵住耳朵,防止水流入。

2.感冒時不要老吸鼻涕。

3.有聽力的同學,聽到巨響,要迅速張開口,捂住耳朵。

4.不要隨便掏耳朵。

5.經常捏耳垂,促進內耳血液循環。

四、助聽器的作用

助聽器只是一種輔助裝置,它能幫助人們聽到聲音,從而有力的幫助人們學習語言,但不能代替人們學習掌握語言。助聽器的作用是讓我們“聽到”聲音,而“聽懂”(也就是我們平常説的聽得清楚)聲音則是由大腦的語言識別中樞系統來完成的,而不再是耳朵的功能了。

五、正確佩戴助聽器

初步帶助聽器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先在家裏這樣安靜的環境下帶,一天帶兩三個小時,每天佩帶的時間逐步增加,大約一個月左右就可以全天佩帶。之後就可以去大街上等一些嘈雜的地方佩帶就沒有問題了,佩帶助聽器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急功近利。最好是天天佩帶,一方面解決您的聽覺困難,言語分辨不清的現狀;另一方面可以保護自己的殘餘聽力,免受過大聲音的刺激;第三方面就是可以長時間刺激大腦神經,恢復大腦對某些頻率聲音的記憶功能,提高分辨率。有利而無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