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專業資料

五年級下冊語文《草船借箭》教案(精選10篇)

欄目: 專業資料 / 發佈於: / 人氣:1.78W

五年級下冊語文《草船借箭》教案

草船借箭的內容簡介

周瑜故意為難諸葛亮,要求他十天造十萬支箭。機智的諸葛亮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在三天內便用幾條草船借到了十萬餘支箭,立下奇功的故事。

周瑜十分妒忌諸葛亮的才幹。一天周瑜在商議軍事時提出讓諸葛亮趕製10萬枝箭,並説不要推卻。諸葛亮説,都督委託,理應照辦,並答應三天造好,立下了軍令狀。諸葛亮事後請魯肅幫他借船、軍士和草把子。第三天,諸葛亮請魯肅一起去取箭。這天,大霧漫天,對面看不清人。

天還不亮,諸葛亮下令開船,並讓士兵擂鼓吶喊。曹操下令説,霧大,看不清虛實,不要輕易出動,只叫弓弩手朝來船射箭。太陽出來了,霧還沒散。船兩邊都插滿了箭。諸葛亮下令回師,這時曹操想追也來不及了。10萬支箭“借”到了手。周瑜得知借箭的經過後長歎一聲:我真不如他!

五年級下冊語文《草船借箭》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五年級下冊語文《草船借箭》教案(精選10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五年級下冊語文《草船借箭》教案1

教學要求:

1.理清課文內容,分清事情的前因後果,瞭解諸葛亮能如期交箭的原因,從而瞭解他的才能。

2.能簡要地根據板書概括全文內容,瞭解課文中人物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課文的第三段是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由表及裏地瞭解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準備:多媒體電腦及教學軟件、幻燈機及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瞭解了草船借箭的大概情況,知道這個故事中最主要的人物是諸葛亮。今天,我們要深入學習課文,弄清草船借箭的真正起因,瞭解諸葛亮的才幹具體體現在哪裏?

二、新授

㈠學習一、二段

1.幻燈出示三個問題,學生帶着問題輕聲朗讀一、二段課文。

①周瑜妒忌諸葛亮的原因是什麼?

②為什麼要趕造十萬枝箭?

③諸葛亮為什麼答應三天造十萬枝箭?找出反映諸葛亮胸有成竹的詞語。

2.讀後討論。

3.用先……然後……最後……的句式説説周瑜是怎樣設計陷害諸葛亮的?

4.分角色讀周瑜與諸葛良亮的對話。

㈡學習第三段

諸葛亮顧全大局,答應趕造十萬枝箭。在魯肅的幫助下,作好了草船借箭的準備。諸葛亮是如何利用草船借箭的呢?

1.指名分節朗讀,並概括每段意思。(板書)

2.讀了這一段,你覺得諸葛亮是個怎樣的人?(出示卡片)

(神機妙算、識天氣、懂地理、知己知彼)

3.默讀課文,劃出表現以上幾點的語句,

4.讀後交流。

教師相機出示7、8小節,劃出有關語句。

5.齊讀7、8小節

電腦顯示:船一字兒擺開受箭的情形,幫助學生理解諸葛亮計算的準確與計謀的絕妙。

6.引讀第9小節

㈢學習第四段

教師讀第10節,學生齊讀周瑜的話。

1.諸葛亮到底神在哪裏,妙在何處呢?

2.朗讀全文,體會諸葛亮的傑出才幹。

三、總結全文

這堂課我們通過討論,懂得了草船借箭的真正起因是(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幹),而諸葛亮神機妙算,根據天氣、地理、人的性格決定借箭的策略,最後取得了成功,周瑜只能自歎不如,這是草船借箭的結果。同時我們還從字裏行間體會到了諸葛亮的傑出才幹。他是個顧全大局、胸懷寬廣的人。

五年級下冊語文《草船借箭》教案2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本課“瑜、諸、葛、督、懲、罪、寨、吶、丞”等會認字,“委、懲、吩、咐、罪、私、擂、吶”等會寫字,能夠正確地讀寫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能夠體會人物的性格、語言特點,分角色朗讀課文。

3.瞭解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領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學習課文

《草船借箭》這篇課文是根據我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有關“草船借箭”的情節改寫的,故事發生在東漢末年,正值孫劉聯合抗曹之時,諸葛亮奉劉備之命到孫權那裏幫助作戰。東吳都督周瑜心胸十分狹窄,妒忌諸葛亮的才幹,要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十萬支箭,以此來陷害他,諸葛亮巧用妙計向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的陰謀。課文通過草船借箭一事,讚揚了諸葛亮的聰明才智。

課文內容環環緊扣,引人入勝。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先寫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寫了諸葛亮作草船借箭的準備;然後重點寫了草船借箭的經過;最後寫了事情的結果——十萬支箭如期如數交付周瑜,周瑜自歎不如。

教學前,先讓學生弄清故事發生的歷史背景,還要弄清故事中寫了哪幾個歷史人物,人物之間的關係是怎麼樣的。通過課前的預習,學生大致瞭解,三國鼎立時,孫劉聯合抗曹,曹操是漢室的丞相,周瑜是孫權手下的大將,諸葛亮是劉備手下的軍師,魯肅是協助周瑜統率三軍的,諸葛亮和魯肅都是主張孫劉兩家聯合抗曹的人。

文章篇幅較長,教學時,教師放手讓學生默讀課文,自讀自悟,培養學生從文中迅速提取相關信息的能力。對於重點部分,教師可組織學生從讀中感知,引導探究、啟發學生思維,進行探究性閲讀,進而培養學生感悟理解、欣賞、評價和積累語言的能力。課文中着力讚美諸葛亮這一人物,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就是引導學生領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教師先讓學生充分閲讀,在熟悉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主要表現:知人心、通曉天文地理、安排巧妙。

諸葛亮對周瑜的險惡用心瞭然於胸。當週瑜提出請他十天造十萬支箭時,他已看透了周瑜想要加害自己的用心,十天是無論如何也造不出十萬支箭的,但他不動聲色,反而提出只要三天,並按周瑜的意願立下軍令狀。周瑜大喜,以為陰謀得逞,實際上諸葛亮早有妙計在胸。

諸葛亮知道魯肅忠厚守信,特向他尋求幫助,知道周瑜聰明過人所以不讓魯肅向周瑜提借船之事,知道曹操謹慎多疑,不瞭解虛實不會輕易出兵,因而大張旗鼓,霧夜佯攻曹營。甚至算到了周瑜取箭後必然疑惑,所以請魯肅同船取箭,做個見證。讓周瑜清醒地看到自己的陰謀慘敗。

諸葛亮通曉天文地理,他算準了天氣,知道第三天四更時分有大霧;借箭返回時,船順風順水。借箭妙計安排巧妙,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條船以繩索相連,一字排開,兩面受箭。

在談笑風生中,諸葛亮輕鬆取勝,沒有和周瑜發生正面衝突,顧全了孫劉聯合的大局。從而讓學生對諸葛亮這一人物形象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學生在對全文內容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之後,再讓學生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複述課文。

課文中出現的這四個主要人物,性格鮮明,語言各具特色。周瑜心胸狹窄,狡猾陰險;諸葛亮從容鎮定,胸有成竹;魯肅忠厚老實;曹操謹慎多疑,課文中體現得很充分。通過人物的對話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點和內心活動。如:周瑜表面客氣,內心暗藏殺機;諸葛亮明知周瑜不懷好意,卻以大局為重,從容鎮定,胸有成竹。在讀通順的基礎上,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不同的語氣,體現出人物不同的性格特點,學生可邊讀邊議。

詞句積累

生字中,注意諸葛的“葛”字讀音,應讀“gě”。

妒忌:對才能、名譽、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懷怨恨。

懲罰:嚴厲地處罰。

吩咐:口頭指派或命令。

神機妙算:驚人的機智,巧妙的謀劃。形容有預見性,善於估計客觀形勢,決定策略。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教師活動

1.今天我們學習的《草船借箭》這篇課文選自《三國演義》,誰來談談,你對《三國演義》瞭解多少?

2.結合預習,教師鼓勵學生質疑,啟發學生從課題、從內容中提出不懂的問題。

學生活動

1.學生簡單交流《三國演義》。(故事發生的背景,人物及其關係。)

2.學生質疑,能夠解決的可以當場進行交流解決。

二、自讀課文,把握內容:

教師活動

1.讀通課文。自學生字詞(畫出生字詞,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聯繫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義)。

2.瞭解課文內容。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3.指名逐節朗讀課文。(注意糾正錯誤讀音。)

4.教師指導學生認真讀課文,看看草船借箭這件事的起因是什麼,經過怎樣,結果又如何。

學生活動

1.學生自讀課文,自主學習生字詞。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

2.學生能夠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瞭解課文大意,清楚課文的脈絡。

3.按照事情的發生、發展的經過,口述“草船借箭”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

4.草船借箭的起因是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幹,結果是周瑜慘敗。

三、深入理解,分析人物:

教師活動

1.體會諸葛亮是怎樣的一個人。他的神機妙算是從哪兒來的'?

2.你對其他的幾個人物是怎麼看的?

3.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

學生活動

1.進一步瞭解諸葛亮是一個聰明、機智、以大局為重、從容鎮定、胸有成竹……的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是平時多觀察、多思考的結果。

2.學生討論,分析:周瑜心胸狹窄,狡猾陰險;諸葛亮從容鎮定,胸有成竹;魯肅忠厚老實;曹操謹慎多疑。

3.分角色讀課文。

五年級下冊語文《草船借箭》教案3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妒、督、魯”等14個生字,會寫“商議、探聽、推卻”等詞語,理解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

2、認識學習以記事為主的課文,抓住課文中事情發展的線索,理清它的起因、經過及結果,並能按事情的發展給課文分段。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讀懂課文,在讀的基礎上認清事件發展的因果。

教學準備:

大字課文(三國演義)赤壁之戰部分影像資料ppt

教學過程:

一、介紹名著,瞭解大勢。

1、觀看赤壁之戰影像資料,瞭解相關人物形象。

師: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裏面的人物或機智,或勇猛,人物塑造特別成功,其中諸葛亮這個人物尤其生動,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篇以諸葛亮和周瑜為主的課文。

2、板書課題:草船借箭。

二、初讀課文,審題激趣。

1、什麼叫草船?草船借箭是指什麼意思?

2、解決生字詞障礙。

妒忌(jì):對才能、名譽、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懷怨恨。

周瑜:三國時東吳的名將,總督東吳兵馬。

諸(zhū)葛亮:字孔明、三國時蜀國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才幹:辦事的能力。

軍令狀:接軍令後寫的保證書,表示如不能完成任務,願依軍法處罪。

懲(chěng)罰(fá):嚴厲地處罰。魯肅:字子敬,三國時東吳的名將。罪(zuì):作惡和犯法的行為。甘受:心甘情願地接受。

幔子:帳幕。自有妙用:自然有巧妙的用處。翎(líng)毛:鳥翅上、尾巴上的長羽毛。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師:誰借箭?為什麼要借箭?怎麼樣借箭?用什麼借?最後借到箭了嗎?

2、師:我們把草船借箭事情發展的過程分為原因、準備、過程、結果,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完成填空。

草船借箭的原因:周瑜設套三天趕造十萬支箭

草船借箭的準備:二十條快船草人軍士

草船借箭的過程:逼近水寨----一面受箭-------另一面受箭------駛回南岸草船借箭的結果:如期交貨、周瑜歎服

3、師:據此提綱給本文分段:

一(1、2自然段)二、(3—5自然段)三、(6—9自然段)四(10自然段)

四、熟讀課文,總結全文。

本文是寫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曹操劉備孫權各據一方,當時曹操剛剛打敗劉備,又派兵來進攻孫權,於是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劉備派諸葛亮到孫權那裏幫助作戰,借箭是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萬支箭),機智的諸葛亮一眼識破是一條害人之計,卻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孫權和劉備聯合抗曹的時候發生的。

五年級下冊語文《草船借箭》教案4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第一段,分析諸葛亮周瑜的幾輪對話,感知周瑜妒忌甚至要加害諸葛亮的表現。

2、緊扣課文語言,感悟文中周瑜、諸葛亮等人物的性格特點、思想狀況。

教學重、難點:

分析對話,體會文中周瑜、諸葛亮的人物特點,感知周瑜的妒忌之心。

教學準備:

(三國演義)草船借箭部分影像資料ppt

教學過程:

一、創設意境。

1、播放三國演義主題曲。

2、朗讀課文,檢查課文分段情況。

(1、2自然段) (3—5自然段) (6—9自然段) (10自然段)

二、學習課文第一段。

1、齊讀第一段,找出第一段中你最喜歡的句子。

(1)領悟“妒忌”。什麼叫“妒忌”?(對才能、名譽、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懷怨恨。)

(2)、觀看(三國演義)草船借箭周瑜與諸葛亮對話部分影像資料。

2、齊讀第二自然段,提問:從第二自然段的人物對話中我們能看出周瑜對諸葛亮的“妒忌”嗎?

(1)、學生分為兩組,分角色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師讀旁白。

(2)、學生3人一組,分角色讀課文,並記錄共有幾輪對話,為每一輪對話編上序號。

3、周瑜和諸葛亮共有六輪對話,讓我們再來看看,周瑜在與諸葛亮對話時,心中是怎麼想的?

三、小結。

周瑜想害諸葛亮,諸葛亮也立下了軍令狀,那麼事情又會怎麼發展了?下節課我們再繼續學習。

五年級下冊語文《草船借箭》教案5

教學目標

1.瞭解本課的情節,使學生認識到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於他的有膽有識、足智多謀。

2.認識學習以記事為主的課文,必須抓住事情發展的線索,理清它的起因、經過及結果,並領會事件的本質意義。

3.學習本課“妒、督、魯”等ll個生字,以及妒忌、商議、推卻、探聽等8個詞語,理解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並會用“推卻、輕易”造句。

4.體會文章首尾呼應的寫法。

教學重點難點:

1.讓學生讀懂課文,在讀的基礎上,認識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膽有識,足智多謀。

2.能從課文所描寫的人物性格中體會文章首尾呼應的作用。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今天我們來學一篇根據《三國演義》的有關章節改寫的故事。(出示課題後齊讀)

2、簡介背景:東漢末年,即1700多年前,曹操、劉備、孫權各據一方。曹操打敗了劉備,又派兵進攻孫權,於是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諸葛亮奉劉備之命到孫權那裏幫助作戰,“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孫、劉聯合抗曹的時候,也就是在赤壁之戰之前發生的。

3、從《草船借箭》這個課題中,我們可以知道什麼?

你還想知道什麼?

如:怎樣借?為什麼能借到?

4、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1~2)講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幹,用十天造十萬支箭的任務來為難諸葛亮,諸葛亮接受了這個任務,並保證三天造好。

第二段(3~5)講周瑜不給造箭材料,進一步陷害諸葛亮。諸葛亮不要造箭材料,巧妙地做好借箭準備。

第三段(6~9)講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第四段(10)講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諸葛亮神機妙算,自歎不如。

學生歸納之後,教者充分肯定,並且相機指出:這是按照事情的“起因、發展、結果”的順序寫的。

二、學習第一段。

師:初讀了課文,大家看出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幹,想設計陷害他。第二自然段是一段精彩的對白。我讀提示語,一、二組讀周瑜的話,三、四組讀諸葛亮的話。想一想:從對話中可以看出周瑜和諸葛亮分別是個什麼樣的人?

師:這一段對話的提示語太單調,怎麼總是“周瑜問,周瑜説”呢? 我們學過的提示語中,常常有恰當地描寫説話人的動作、神態等的語句,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人物的個性特點。只是本文是由古文翻譯過來的,古人寫文章用提示語一般很簡潔,“某人曰”就好了。那好,我們接下去就來通過人物對話的朗讀和揣摩,給文中提示語加一個確切的表示人物動作、神態、心理活動的詞語,再讀讀這句話,更深地體會人物的個性特徵.

小結:這一段的語言交鋒,句句緊扣,可畫出兩個人鮮明的性格特點。周瑜表面客氣,內心暗藏殺機,表現了他心胸狹窄,兇狠狡詐。諸葛亮明知周瑜不懷好意,卻以大局為重,從容鎮定,胸有成竹。

五年級下冊語文《草船借箭》教案6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給課文分段。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新詞的意思。

3.通過讀課文,理解諸葛亮的為人。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大意。

教學難點:

給課文分段。

教具:

錄音、投影

教學過程:

一、審題激趣:

我們知道中國古典文學中有一部是寫東漢末年的農民起義的書,其中“桃園結義”、“過五關斬六將”等故事,你知道這是本什麼書?(《三國演義》)

二、學生自學課文,自學生字詞。

出示思考題:

1.課文中誰是主要人物?圍繞“借箭”,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2.按事情發展順序給課文分段。

三、質疑問難,分清因果。

1.學生提問,教師整理後存疑。

2.帶着問題邊讀邊想。組織討論,着重解決:

(1)諸葛亮為什麼到東吳來?為什麼要借鑑?(要求學生細讀課文第一段,弄懂事情發生的原因。)

(2)“妒忌”是什麼意思?以“妒忌”為線索,抓住有關句子邊讀邊議:周瑜怎樣步步緊逼,故意為難加害諸葛亮?諸葛亮又是怎樣將計就計,成竹在胸的?

(3)對話朗讀訓練,

(4)討論:諸葛亮為什麼不揭穿周瑜要陷害自己的陰謀?

3.首尾兩句聯繫對照,通過朗讀,思考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

讀最後一段,抓住關鍵詞“交箭”—“長歎”分清事情的結果。

四、小結:學習敍事的課文,應該分清事情的起因、結果,才能深入理解課文。

五年級下冊語文《草船借箭》教案7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引導學生探究課文,理解諸葛亮草船借箭能夠取得成功的原因。

2.深入認識諸葛亮這一人物,簡要複述課文。

教學重點:

學習探究課文,深入瞭解諸葛亮。

教學難點:

簡要複述課文。

教具:

掛圖、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細讀課文3—5自然段,討論:

1.周瑜派魯肅去探聽情況,“探聽”可以換成什麼詞?

2.魯肅是怎樣對待諸葛亮的?

二、細讀課文6—9自然段,切入重點抓住“借”字,思考:草船借箭為什麼成功?

默讀課文,找出課文中一箇中心詞來概括回答,並用上“因為------所以”(神機妙算)

三、引導學生探究,領悟方法。

1.理解“神機妙算”

2.諸葛亮敢於用“草船借箭”,首先“神機妙算”到了什麼?

聯繫“大霧滿天”一句,説説諸葛亮是怎樣一個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朗讀小結:剛才我們是怎樣讀懂“神機妙算”的?(抓住關鍵句—聯繫上下文)

四、導學法,探究討論。

1、根據學法,再讀課文,討論諸葛亮還“妙算”到了什麼?怎樣安排計策?劃下有關句子

2、組織討論,在讀讀議議中把握重點。

(1)讀“諸葛亮笑着説”一句,體會他充分“妙算”到的情況。

(2)讀議“一字兒排開”一句,想想諸葛亮為什麼要這樣安排?結果怎樣?(出示掛圖)

“一字兒排開”與“一列縱橫”有什麼區別?

再讀“飛箭如雨”句,“船頭掉向”又説明了什麼?

(3)結合第9自然段,你還讀懂了什麼?齊讀。

3.小結:學習課文,要抓住重點詞句來理解課文,

五、擴展探究,加深認識。

1.默讀課文,哪些地方也表現出諸葛亮“神機妙算”?(學生相互交流)

2.討論:諸葛亮為什麼能神機妙算?(知己知彼,博學多才,善於分析,巧妙運用計策)

六、簡要複述課文。

抓住課文中的一些關鍵詞複述。自由複述—指名複述—同桌複述

五年級下冊語文《草船借箭》教案8

一、教學要求:

1、瞭解草船借箭這件事的前因後果和一步步的發展過程。

2、從草船借箭這件具體事情中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和周瑜的心胸狹窄。

3、感情朗讀課文。

二、教學過程:

(一)提示課題,介紹背景。

1、揭題。

2、這篇課文是我國著名長篇歷史小説《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寫的是東漢末年的事。(幻燈演示三國演義羅貫中)

3、誰知道這三國指的是哪三國?三國的代表人物分別是誰?

4、出示幻燈:

當時,曹操剛剛打敗劉備,又派兵進攻孫權,於是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草船借箭》這個故事就發生在孫權、劉備聯合對付曹操的時候。

(二)檢查預習。

1、通過昨天的預習,你知道這個故事中有哪些主要人物?

板書:諸葛亮周瑜魯肅曹操

2、你知道他們分別是哪國的?什麼身份?教學:都督(dū)

(三)初讀課文。

1、草船借箭到底講的是什麼故事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試着用幾句話簡單説説。

2、通過閲讀這個故事,文中的諸葛亮和周瑜給你留下什麼印象?(你能分別用上書中的一個詞來評價嗎?)

板書:妒忌神機妙算(理解這兩個詞)

(四)細讀課文。

1、過渡:

草船借箭這件事從開始到結束哪些地方充分地表現出周瑜對諸葛亮的妒忌和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只要我們認真讀課文,想象當時的情境,就能處處體會到他倆各自不同的個性,做到真正理解人物。

2、講讀第一段。

(1)我們先來看故事的開頭,周瑜和諸葛亮商議與曹軍水上作戰用什麼兵器最好?(板書:議)

(2)在這場討論中,周瑜有意要為難諸葛亮,默讀ξ1-2,找找看,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3)諸葛亮知道周瑜的心思嗎?你怎麼知道?教學:懲chéng罰fá

(4)小結:故事一開始,在周瑜和諸葛亮之間就展開了一場智鬥,一個設下陷阱,步步緊逼;一個胸有成竹,從容應對,同學們一邊讀一邊想象當時的場面,想象兩人對話時的神態。(男女生分角色讀)

3、講讀第二段

(1)為了達到進一步陷害諸葛亮的目的,周瑜還做了些什麼?

周瑜説的話充分暴露了他的險惡用心,要置諸葛亮於死地而後快。(指名朗讀)

(2)那麼,諸葛亮是怎麼做的呢?從中可以看出他的神機妙算嗎?(板書:備)

(3)魯肅是周瑜的部下,諸葛亮為什麼找他幫忙?(板書:忠厚守信)魯肅確實忠厚守信,從哪兒看出?哪個詞最能説明?

4、講讀第三段。

(1)魯肅照諸葛亮説的,引讀。

諸葛亮為什麼直到第三天才行動?為什麼四更時候行動?為什麼祕密地請來魯肅?為什麼要請魯肅一起去取箭?(結合看插圖)(板書:取)

(2)整個取箭這一段集中地體現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找找看,還有哪些地方能説明?四人討論交流。

(3)諸的神機妙算表現在他知人心,通天文、識地理。

這些條件少一條行嗎?為什麼?

(4)出示諸葛亮的話(出示幻燈)

凡為將者,不通天文,不識地理,不曉軍情,不明陳圖,乃庸才也。

(5)齊讀取箭經過,想象當時的情境,想象人物的神態,進一步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5、講讀第四段。

(1)引讀二十條船靠岸的時候,(板書:搬)

(2)真的是準備來搬箭的嗎?結果呢?

(3)你認為周瑜什麼地方比不上諸葛亮呢?

(4)總結:我們今天讀課文,知道了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邊讀邊想象。通過體會人物的神態、心思來理解人物的個性特點。閲讀寫人物的文章,真正理解人物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讀書的主要目的,這樣的做法,我們在今後的學習中將繼續練習。

(五)質疑,體會課題借的好處。

1、課文基本上寫完了,還有什麼問題嗎?

2、一個借字充分體現了諸葛亮的才華。

(六) 引導課外閲讀。

1、假使周瑜真的認為比不上諸葛亮,會怎樣呢?真的這樣做了嗎?《三國演義》中還有很有精彩的故事,回家看。

2、同學們回去再讀讀課文,讀讀有關諸葛亮的小故事,準備下節課改寫《神機妙算的諸葛亮》。

五年級下冊語文《草船借箭》教案9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理清文章的敍述順序,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弄清借箭的經過,認識借箭成功的原因,領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3、能試着評論歷史人物。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清文章的敍述順序,弄清借箭的經過。

教學難點:

認識借箭成功的原因,體會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師:暑假中,曾上演了大型連續劇《三國演義》,誰知道三國指的是哪三國?

生:三國指的是魏國、蜀國、吳國。

師:魏、蜀、吳三國並立,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為什麼是三國鼎立?看老師畫圖。(師邊畫邊講)

師:曹操剛打敗劉備,又要進攻孫權。因此,孫劉兩家聯手要抗擊曹兵。劉備的軍師諸葛亮奉命來東吳幫助作戰,遇到大將周瑜。周瑜對諸葛亮是什麼態度呢?誰知道?

生:周瑜妒忌諸葛亮。

師:周瑜讓他幾天之間造多少箭?

生:讓他三天之內造十萬支箭。

師:這可能嗎?

生:不可能。

師:諸葛亮草船借箭(板書課題)挫敗了周瑜的暗算,顯示了他的聰明才智,那麼諸葛亮找誰借箭?怎麼借箭?結果如何呢?請大家打開課本。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生用較快的速度閲讀全文,自學生字、新詞,瞭解大意

三、細讀課文。

1、指名讀1、2自然段。

師:哪一段寫周瑜妒忌諸葛亮?

生:第1自然段。

師:周瑜為什麼要妒忌諸葛亮?

生:因諸葛亮挺有才幹。

師:齊讀這一段,注意挺和很這兩個詞要讀得語氣重一些。(生齊讀)

師:周瑜是怎樣提出十天造十萬支箭的事的?諸葛亮是怎樣做的?默讀第2自然段。

四、佈置作業:

1、理清文章層次,給課文分段。

2、準備複述草船借箭的故事。

五年級下冊語文《草船借箭》教案10

一、教學要求:

1、討論、理解課文二、三、四段主要內容。

2、體會諸葛亮的智慧和才幹。

3、進一步理解事情的前因後果。

二、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諸葛亮的智慧和才幹。

三、教具準備:

小黑板一塊,吹塑紙小船數只。

四、教學時間:

1課時

五、教學內容:

學習二、三、四段。

六、教學過程:

1、通過上一課時的學習,我們看到諸葛亮面對周瑜的蓄意謀害和步步緊逼,是顧全大局,胸有成竹地接受了任務。周瑜以為諸葛亮了上自己的當,以為自己是十拿九穩地佔了上風,非常高興。諸葛亮怎麼完成任務呢?下面我們進一步學習。當諸葛亮接受任務後,周瑜、諸葛亮各是怎樣做的?(默讀3─5節後答)

2、你從中看出什麼?是怎麼看出來的?

備用:

①周為什麼吩咐不給諸葛亮準備造箭用的材料?

②諸葛亮怎麼敢找魯肅幫忙?

周瑜:想害諸葛亮,從“造”的方面卡,對諸葛亮的打算一無所知,連聽了彙報也不明白。

諸葛亮:知道周瑜想害自己,知道魯肅不會泄密,做好了防範工作,做的借箭準備。(識人心)

3、周瑜不知道諸葛亮怎麼辦,諸葛亮卻在充分準備之後,穩紮穩打地開始行動了。(自由讀6─9節)看看諸葛亮是怎麼指揮軍士們利用草船借箭的。讀書要求:

①用xx把出發時間、二十隻船怎麼受箭,怎麼返回的語句勾出。

②根據課文內容,把借箭經過向同桌講一講,注意用上書中的重點詞句。

4、請同學上台,用小船演示,講述草船借箭的經過。(出示小黑板:長江方位圖)

5、諸葛亮為什麼選在第三天四更行動?怎麼那麼巧?

6、回顧板書(連線) ──蜀吳聯軍本當一致抗曹,可是周瑜氣量狹小,生了妒忌之心。因為他妒忌諸葛亮的才幹,就藉口兩軍交戰需要用箭,用十天造箭十萬的詭計來暗算諸葛亮,而諸葛亮“挺有才幹”,他神機妙算,結果成功地只用三天就借箭十多萬,迫使周瑜仰天長歎,低頭認輸。這,就是“草船借箭”的前因後果。我們讀記敍事情發展的文章,把事情的前因後果分清,能幫助我們理解課文,這是理解課文的一個重要方法;寫類似的文章,也要注意寫清事情的前因後果,才能使別人看得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