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專業資料

説明文閲讀及答案(精選24篇)

欄目: 專業資料 / 發佈於: / 人氣:2.23W

説明文閲讀及答案

一、説明文的三要素

1.內容的嚴密性:

如實地反映客觀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徵、本質和規律,給讀者以正確無誤的認識。

2.説明的條理性:

按時間順序寫和記敍文相似;按空間順序寫需注意觀察點,注意事物的表裏、大小、上下、前後、左右、東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按邏輯順序寫要注意摸清各部分的內在聯繫,由表及裏,由淺入深,由現象到本質。

3.語言的準確性:

表示時間、空間、數量、範圍、程度、特徵、性質、程序等,都要求準確無誤。語言簡明,説明嚴密,擁有科學性和嚴謹性。

二、説明文閲讀及答案(精選24篇)

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特別是作為常用文體的説明文,説明文的內容具有高度科學性,語言具有嚴密準確性的特點。那要怎麼寫好這類型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説明文閲讀及答案(精選2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説明文閲讀及答案1

燕子善飛,婦孺皆知。其飛行速度每小時可達120公里,堪稱是鳥類大家庭中最善於飛翔的成員之一。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飛行特技:它們一會兒像箭一樣貼牆飛行,一會兒又-垂直地直衝雲天;它們能夠倏忽來個180度大轉彎,或者翼不振,翅不搖,乾脆在空中滑翔幾分鐘。

燕子老是在飛,似乎它們永不感到疲勞。可是有誰能想到這是它們的自身的弱點造成的。燕子有兩隻很小很小的腳。瘦小的腳難以支撐燕子的身軀,使它們在地上站立時不能夠靈活地保持平衡。因此,它們學會了一切都在飛翔中解決的本領:在飛行中吞吃獵獲物,在飛行中飲水,甚至在餵養自己的孩子吃飯時,也不是蹲坐在巢沿上,而是撲楞着翅膀,像直升機那樣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將食物一一餵給孩子們。那麼,燕子的飛行本領為什麼如此高強呢?原來,燕子的身軀呈流線型,兩隻翅膀既窄又長,每秒鐘可以振動20次,它們的尾巴幾乎是整個身軀長度的三分之一,這些對飛翔是特別重要的。燕子的身子特別輕巧,平均重量僅為20克,堪稱是最輕量級的飛行員。

燕子的繁殖能力很強,每年能產卵三次,每次三至七枚。這種很強的繁殖能力,符合燕子種羣延續的需要。因為燕子是一種遠距離遷徙性候鳥。例如,美國的亞種倉燕,它們往往到加拿大度夏,在阿根廷越冬,在由北往南或由南往北的長距離、不間隔斷飛行中,有時有一半的燕子因精疲力竭而死於途中。燕子是一種勤勞的鳥。築巢,“取妻生子”,撫養孩子,整天忙得不亦樂乎。燕子又是個捕蟲能手。一對燕子夫婦每天捕8000多隻蟲,除供自己所需外,大部分都用來餵養它們那些似乎永遠也填不飽肚子的孩子們。燕子吃掉大量害蟲,對農業、林業有很大的好處,所以,燕子是益鳥,是人類的朋友。

燕子又是一種很聰明的鳥。歐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越冬地飛行時,能夠發現穿越阿爾卑斯山的隧道。它們不是飛越高山,而是成羣結隊地穿過這些隧道,向目的地前進,從而節約了飛行時間和自己的精力。世界各地幾乎都有燕子,但各地的燕子種類不盡相同。據統計,全世界共有75種之多的燕子。在古老的傳説裏,燕子被稱為幸福鳥,人們把它們看做吉祥的象徵。

1.根據本文內容,用下定義的方法概括“燕子”的特徵。

答:

2.根據本文的介紹,概括燕子的生活特性。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燕子形體上的弱點是_____________,燕子為了戰勝自身的弱點,“學會了一切都在飛行中解決的本領”,這些本領包括在飛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種很強的繁殖能力,符合燕子種羣延續的需要”,這是因為()

A.燕子是一種遠距離遷徙性候鳥。

B.它們往往到加拿大度夏,在阿根廷越冬。

C.它們要由北往南或由南向北的長距離、不間隔斷飛行中。

D.在遠距離的遷徙、不間隔斷地飛行中,有時有一半的燕子因精疲力竭而死於途中。

5.本文有幾處運用了描寫,請找出其中一處描寫的文字,並簡要説明它在文中的表達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畫線句子運用的説明方法是___________。全文的説明順序是邏輯順序中的由________到_________。

7.第三段中説“燕子是益鳥”,請你仿照這一寫法,也舉一個你熟悉的“人類的朋友”的例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燕子是一種勤勞、聰明、善飛的益鳥

2.(1)善飛(2)繁殖力強(3)勤勞(或“善捕蟲”)(4)聰明(或“方向性強”)

3.兩隻瘦小的腳難以支撐其身軀吞食獵獲物飲水喂孩子吃飯

4.D

5.“它們一會兒……滑翔幾分鐘”生動具體地説明了燕子高超的飛行特技。或“甚至在……孩子們”直觀、形象地説明了它們學會了在飛行中解決一切的本領。

6.舉例子打比方主要(主)次要(次)

7.蜘蛛、蜻蜓吃蚊子,蛇、黃鼠狼吃老鼠等。

説明文閲讀及答案2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

在當代中國人的美食追求中,鮮是一項極為活躍、極為重要的指標。然而在所有的滋味中,鮮又是最飄忽不定、最難以把握的。

關於鮮,《辭源》的主要解釋是:生魚,新鮮,野獸,潔、善,古民族名,少。《漢語大詞典》的主要解釋是:泛指魚類,活魚;以鮮魚做的魚膾;新宰殺的鳥獸肉;新鮮食物;新鮮;味美。可見鮮字在規範的解釋中,從未被認為是一種滋味。中國古人對味的歸納是甜、酸、苦、辣、成。中國傳統的五味中沒有鮮。當然,鮮更不是當今人們所附會理解的那種將新鮮的魚和羊放一起進行烹調後產生的滋味。在嚴格的概念意義上,鮮始終沒有進入味的類型之中,充其量也只是對美味或風味的一種泛指,一種只可意會的表述。

對鮮的理解上的變化,出現在近代。特別是上世紀初日本人發明了味精後,人們對鮮的理解出現了一個明顯轉折,即原先寬泛意義上的鮮,非味型的鮮,被作為味型的鮮所代替。當時人們認為味精在烹調中只是起到一定的增味作用,即強化食物原來的風味,可是時間一長,人們就索性將味精的味型理解為辭味,並把所有類同、接近於味精的味都統稱為鮮味。

味精的出現和使用功過並存。對鮮味的確定性追求,既帶來了烹飪的發展和人們飲食口味的改善,也使原本眾多的美味有被鮮味化、同質化的危險。味精在提升食物鮮味的同時,也損傷了自然的天生麗質,它所帶來的千菜一味共性化傾向,恰恰是烹飪和品味的大忌,審美的火敵。

作為工業社會標準化、模式化產物的味精,從符號意義上象徵着我們與農業社會的告別。隨着用量越來越大,用途被不斷擴大和強化,味精對富有個性的千姿百態的美味的顛覆越來越廣泛而持久,而這一點卻常被現代人所忽視。儘管在當今的都市裏正出現一股崇尚農家菜、田園菜的飲食新潮,但在味精家族的遮蔽下,我們再也不可能嚐到真正的田園風味了。

5.根據文意,屬於中國傳統的五味中沒有鮮的依據的一項是

A.鮮和五味相比,是最飄忽不定、最難以把握和只可意會的味型。

B.在一些人看來,鮮就是將新鮮的魚和羊.同進行烹調後產生的滋味。

C.從鮮的定義看,鮮最初主要泛指魚類和新鮮,從未被作為一種味道。

D.在中國人的味覺感受中,鮮被用來泛指或描述食物所具有的美味或風味。

6.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甜、酸、苦、辣、成五味是中國古人對滋味進行的歸納,而鮮則是日本民族對味型的歸納。

B.人們對鮮的認識出現在近代,從日本人發明了味精後的上世紀初起,鮮就成為了當代人的美食追求。

C.味精具有增味作用,後來人們就將味精的味型理解為鮮味,並把所有類同、接近於味精的味都統稱為鮮味。

D.味精在烹調中可起到增味的作用,即強化食物原來的風味,使食物原來的味道鮮味化,從而成為美味。

7.依據原文的內容,下列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A.傳統五味中不包括鮮,反映了農耕時代的中國古人與當代人在美食上的不同追求:崇尚自然,講究本味。

B.原本只是泛指美味、只可意會的鮮成為了一種具體的味型,説明科學技術增強了人們對滋味的感覺能力。

C.作為工業社會標準化、模式化產物的味精改善了人們的口味,隨着其用途的不斷擴大和強化,將使眾口不再難調。

D.味精的出現和使用,再一次證明了人類對自然的每一次超越和由此而獲得的進步,都必然同時會付出相應的代價。

參考答案:

5.C(其餘各項答非所問)

6.C(A項鮮則是日本民族對味型的歸納在原文中沒有依據,屬於無中生有;B項對鮮的認識自古就有,人們對鮮的認識m現在近代屬於曲解文意;D項強化食物原來的風味從而成為美味屬於臆斷)

7.D(A項五味與美食追求沒有必然的因果聯繫;B項科學技術增強了人們對滋味的感覺能力主觀臆斷;C項使眾口不再難調推斷絕對化)

説明文閲讀及答案3

閲讀下面説明文選段,完成問題。

①立春過後,大地漸漸從沉睡中甦醒過來。冰雪融化,草木萌發,各種花次第開放。再過兩個月,燕子翩然歸來。不久,布穀鳥也來了。於是轉入炎熱的夏季,這是植物孕育果實的時期。到了秋天,果實成熟,植物的葉子漸漸變黃,在秋風中簌簌地落下來。北雁南飛,活躍在田間草際的昆蟲也都銷聲匿跡。到處呈現一片衰草連天的景象,準備迎接風雪載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帶和亞熱帶區域裏,年年如是,周而復始。

②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係,據以安排農事。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穀子。布穀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麼:“阿公阿婆,割麥插禾。”這樣看來,花香鳥語,草長鶯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

③影響物候的第三個因素是高下的差異。植物的抽青、開花等物候現象在春夏兩季越往高處越遲,而到秋天喬木的落葉則越往高處越早。不過研究這個因素要考慮到特殊的情

況。例如秋冬之交,天氣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氣温反比低處高。這叫逆温層。由於冷空氣比較重,在無風的夜晚,冷空氣便向低處流。這種現象在山地秋冬兩季,特別是這兩季的早晨,極為顯著,常會發現山腳有霜而山腰反無霜。在華南丘陵區把熱帶作物引種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腳反不適宜,就是這個道理。

④此外,物候現象來臨的遲早還有古今的差異。根據英國南部物候的一種長期記錄,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種喬木抽青和開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較,可以看出後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説,春天提前九天。

1.選文第②段説明的對象,正確的一項是()

A.花香鳥語,草長鶯飛,都是大自然的語言。

B.大自然的語言是指杏花開了,桃花開了,布穀鳥唱歌了這類自然現象。

C.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係決定農事的安排。

D.要注意觀察氣候與自然現象的關係。

2.對第③④段內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③段文字,句與句之間是由特殊到一般的順序。

B.逆温層形成的原因是:由於冷空氣比較重,在無風的夜晚,高處的冷空氣便向低處流,低處的暖空氣則上升到高處。

C.逆温層出現的時間及氣候條件有:秋冬之交,尤其是早晨,天氣晴朗,沒有風。

D.第④段中加粗詞“後者”指的是:1921到1930年10年平均的春初七種喬木抽青和開花日期.

3.下面理解分析不準確的一項是()

A.“各種花次第開放”,“次第”的意思是一個接一個,它貼切地表現了花開的次序。

B.第②段中畫線句子舉的三個例子,説明的道理是:一些普通的自然現象,在農業生產那裏,起着預報農時的作用。

C.“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用這兩句詩可以説明影響物候的因素是高下的差異、古今的差異。

D.第④段中運用列數字的説明方法,以準確的數字説明物候現象來臨的遲早有古今的差異,令人信服。

參考答案:

1.A

2.A

3.C

説明文閲讀及答案4

鳥的建築

葦岸

①鳥巢是鳥的建築。和我們蓋房子不同,鳥築巢不是為定居。鳥只在繁殖期築巢。

②鳥類學家依據鳥巢的位置和性質,把鳥巢分為地面巢、水面巢、洞穴巢、屋宇巢和編織巢等幾種類型。

③地面巢大多簡單、隨便,往往僅在地面凹處略敷草物即告完工。這種巢,主要由雉、雁、鴨、鶴等笨拙的大型鳥類所為。出乎我們意料的是,像雲雀、百靈、歌鴝、畫眉這些名字美麗,叫聲動聽的玲瓏小鳥,也在地面營巢。當然,它們的巢編織得都很精緻。這是些疏於林木,常年出沒在曠野,為土地處處留下歌聲的可愛精靈。在水面營巢的鳥屈指可數,能夠列舉的如涉禽中善遊的骨頂雞與董雞。它們藉助水生植物搭造的可隨水面升降的盤狀浮巢,風險最小。洞穴巢包括崖壁洞穴和樹幹洞穴兩種,前者的主人有翠鳥和沙燕;後者居多,如椋鳥、山雀、斑鳩、八哥、鷦鷯及骯髒的戴勝等,都是天然樹洞或啄木鳥棄巢的受益者。如果順着這個行列數下去,我們還會驚訝地發現鴛鴦。應該指明的是,營樹洞巢的鳥,只有攀禽中的啄木鳥,真正具備開鑿本領。啄木鳥還有一種英雄秉性,即它從不使用自己往年的舊洞。利用我們的屋宇營巢的鳥(不提麻雀),主要為燕科成員,原因在於它們的泥巢無法在露天築造。最後説到的編織巢,就是指我們觀念上認定的,代表“鳥巢”這一詞語本義的,由鳥類中廣大的鳴禽在樹上(個別在草叢或灌木基部)精心營建的巢。這是那羣勤奮的鳥類藝術家嘔心瀝血的作品,也是我們這篇短文想要談論的核心。

④除涉禽中的鷺,遊禽中的鵜鶘和猛禽中部分鷹隼(這是些在樹上築粗陋大巢的鳥)外,編織巢幾乎全部為雀形目鳥類所造。它們長於鳴囀,巧於營巢,故根據分類上的説法,我們前面又稱它們為鳴禽。雀形目是新鳥亞綱中種數最多的一目,其龐大數量佔現代鳥類總體一半以上。

⑤編織巢的形態,可説多姿多彩。我們易於見到的杯狀巢、碗狀巢、盤狀巢及瓶狀巢,是其中主要的幾種。營哪種巢型,與鳥的科屬有關。但我願意相信,它取決於鳥類個體的偏愛與審美因素。因此,這裏無規律可循。

⑥杯狀巢是多數營巢鳥喜愛的一種巢型,像我們熟悉的伯勞、卷尾、柳鶯、壽帶等夏候鳥,都營此型巢。太平鳥、灰山椒鳥、烏鶇及北紅尾鴝等,營碗狀巢。樹鷚和灰喜鵲的巢很淺,呈盤狀。攀雀和棕扇尾鶯的巢收口,巢體似瓶。文鳥、黃眉柳鶯和“告春鳥”短翅樹鶯,能夠營造頂部具蓋,側面開門的球狀巢。更為精巧和高超的,是黃鸝和繡眼鳥的吊籃式懸巢。南方有一種富於傳奇色彩的小鳥,會將芭蕉或其他大型樹葉卷合,然後在葉緣穿孔,貫以絲線,縫成袋狀巢。這種天才的小鳥,鳥類學家就叫它“縫葉鶯”。

⑦真正和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在我們的視域內最為顯著的鳥巢,實際是喜鵲粗糙的球狀巢。這種“仰鳴則晴,俯鳴則雨,人聞其聲則喜”(《禽經》)的民間吉祥鳥,同淳樸的麻雀一道,終年祥和地圍繞着我們。特別是在空曠的冬天,它們的巢很像一座座村莊,醒目地坐落在原野高大的樹上(每巢都有一定巢距的巢區。個別也有一樹雙巢現象。在北京的沙河附近,我曾見過一樹四巢)。每次看到這些高聳的星羅棋佈的“家”,我都很動情,我覺得這是一種世間温暖與平安的象徵,是這個季節比雪與太陽升落更優美的景色。

⑧在神造的東西日漸減少、人造的東西日漸增添的今天,在蔑視一切的經濟的巨大步伐下,鳥巢與土地、植被、大氣、水,有着同一莫測的命運。在過去短暫的一二十年間,每個關注自然和熟知鄉村的人,都已親身感受或目睹了它們前所未有的滄海桑田式的變遷。

25.(1)根據第④段的內容,解釋什麼是“鳴禽”。(2分)

(2)簡要説説第③段第二句加點的“主要”一詞在文中的作用。(2分)

“這種巢,主要由雉、雁、鴨、鶴等笨拙的大型鳥類所為。”

26.鳥兒營造哪種巢形和鳥兒的科屬有關,為什麼作者卻“願意相信,它取決於鳥類個體的偏愛與審美因素”?(4分)

27.這是一篇介紹鳥類巢居的文章,在行文中卻有很多“不科學”的措辭,像“可愛精靈”“勤奮的藝術家”“天才的小鳥”“純樸的麻雀”等等,作者這樣寫好嗎?為什麼?(4分)

28.作者在文末説:“每個關注自然和熟知鄉村的人,都已親身感受或目睹了它們前所未有的滄海桑田式的變遷。”有何深刻含義?試將你的“親身感受”用最簡明連貫的語言表述出來和作者共鳴。(6分)

參考答案:

25、(1)鳴禽是長於鳴囀,巧於營巢的雀形目鳥類。(或:鳴禽是雀形目鳥類,它們長子鳴囀,巧於營巢。)(定義形式1分,內容1分)(2)“主要”表明“這種巢”絕大多數由大型鳥類所為,但不排除少數玲球小鳥“也在地面營巢”。(1分)用“主要”一詞體現了語言表述的準確和嚴密(起到了準確嚴密的修飾限制作用)。(1分)

26.這樣説將鳥類人格化,放到了和人類平等對話的地位上,(2分)表現了作者對鳥兒代表的自然美的熱愛之情,也體現了作者尊重所有生命體的思想。(2分)

27.這樣寫好。這些語言多是對鳥兒的修飾形容,並沒有影響文章準確傳達關於鳥巢的科學信息;這樣寫使文字生動活潑,增添了趣味性,容易走近讀者;(2分)更重要的是它們直接表達出作者對鳥類的喜愛與敬意,傳達出作者對生命、自然、社會的獨特認識,深化了文章主旨。(2分)

28.(6分)含義:①自然、鄉村被破壞是我們今天不得不面對的殘酷事實;②唯“利”是圖,建設性破壞應該引發人們認真思考:善待自然,等於善待自己。

感受:開放性答案,就“保護自然環境”、“維護生態平衡”、“愛護鳥類動物”諸方面之一談感想均可。(視內容深淺和語言優劣酌情評分。內容合理,語言通順即可給滿分。)

説明文閲讀及答案5

①蘇州園林裏都有假山和池沼。②假山的堆疊,可以説是一項(藝術、魔術、技術、美術)而不僅是(藝術、魔術、技術、美術)。③(甲)是重巒疊嶂,(乙)是幾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平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閲歷,胸中有丘壑,才能使遊覽者攀登的時候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④至於池沼,大多引用活水。⑤有些園林池沼寬暢,就把池沼作為全園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佈置。⑥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樑。⑦假如安排兩座以上的橋樑,那就一座一個樣,決不雷同。⑧池沼或河道的邊沿很少砌齊整的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⑨還在那兒佈置幾塊玲瓏的石頭,或者種些花草:這也是為了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⑩池沼裏養着金魚或各色鯉魚,夏秋季節荷花或睡蓮開放。(11)遊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

1、選文説明的中心內容是(B)

A.蘇州園林裏都有假山和池沼。

B.蘇州園林中假山和池沼的配合顯示出藝術美。

C.蘇州園林中假山和池沼的安排體現了設計者生平多閲歷,胸中有丘壑。

D.蘇州園林中假山和池沼的配合顯示出自然美。

2、選文可分為兩層,這兩層之間的關係是[總分]。在假山的堆迭部分,文中“攀登時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一句從遊覽者的感受的角度突出了假山堆迭的藝術效果。在説池沼的特點部分,文中用“這也是為了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一句評述池沼與其它景緻配合的藝術效果,句中的“這”指代的內容是“還在那兒佈置幾塊玲瓏的石頭或種些花草”。

3、對這段文字採用的主要説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

A.用分類別的方法,有條理地説明了假山、池沼各是怎樣與其它景物配合的。

B.用舉例子的方法,具體説明了池沼是怎樣與假山相配合的。

C.用分類別的方法,有條理地説明了假山與假山、池沼與池沼是怎樣配合的。

D.用舉例子的方法,具體説明了假山、池沼是怎樣與遊人互相配合的。

4.這段文字説明的對象是假山、池沼,文中先介紹説明假山,再介紹説明池沼,重點説明的對象是池沼。

5、②句選詞填空,依次應選填藝術、技術。

6.在文中橫線上的“甲”“乙”處,應填上最合適的關聯詞是(B)

A.既……又……

B.或者……或者……

C.不但……而且……

D.因為……所以……

7.本語段的中心句是(A)

A.第①句

B.第①②句

C.第①④句

D.第(11)句

8.本語段的層次分析正確的一項是(C)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

9.第⑨句加點的“那兒”指代的意思是池沼或河道的邊沿

10.對“生平多閲歷,胸中有丘壑”理解正確的是(D)

A.平時經常看歷史書,心裏就知道自然界的高山深壑。

B.平時遊覽的地方多,對各地的奇麗風景就會留下深刻的印象。

C.平時看的書多,遊覽的地方多,就會對一些險峻的地方久久

D.平時見多識廣,所以胸懷中有山水風景的形象,深知其中的趣味。

11.本語段是分項説明。課文中與它相呼應的語句是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12、“大多引用活水“中的”活“的作用是突出池沼的特點.

13、文中“又是入畫的一景”指的是什麼?

答:“又是入畫的一景”指的是魚戲蓮葉間。

14、“藝術”和“技術”區別?

答:“藝術”時強調個人獨創性的活動,其成果能給人以審美愉悦,並且無法被複制;“技術”意味着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實際效用的東西,一般可以大量複製。

15、“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樑。”一句中“往往”一次能否刪去?為什麼?

答:“往往”表示通常情況下是這樣,但也有特殊情況,如果刪去與實際情況不符,不能體現説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説明文閲讀及答案6

閲讀文章《吸波材料——電磁波的剋星》

①隨着現代科學的發展,電磁輻射對環境的影響日益增大。在機場,飛機航班曾因電磁干擾無法起飛而誤點;在醫院,移動電話常會干擾各種電子診療儀器的正常工作;電腦的普及應用,使得電腦病、電磁過敏症頻頻出現。當前,治理電磁污染,尋找一種能抵擋並削弱電磁波輻射的材料──吸波材料,已成為材料科學的一大課題。

②吸波材料是能吸收投射到它表面的電磁波能量、並通過材料的損耗轉變為熱能而產生吸收的一類材料。在工程應用上,除要求吸波材料在較寬頻帶內對電磁波具有高的吸收率外,還要求它具有重量輕、耐温、耐濕、抗腐蝕等性能。

③早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英、德等國出於各自的軍事目的,針對雷達電子偵察和反偵察,開始對電磁波吸收材料進行大量探索工作。美國於60年代開始把吸波材料應用於空軍的F-14、F-15和F-18戰鬥機和F-117A隱形飛機上。8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投入巨資加大對吸波材料研究的力度,中國也將其列入九五攻關課題。

④電磁輻射是通過熱效應、非熱效應、累積效應對人體造成直接和間接的傷害。研究證實,電磁波吸波材料中的高磁導率鐵氧體吸波材料性能最佳,它具有高吸收頻段、高吸收率、匹配厚度薄等特點,將鐵氧體吸波材料應用於電子設備中則能吸收泄漏的電磁輻射,能達到消除電磁干擾的目的。根據電磁波在介質中從低磁導向高磁導方向傳播的規律,利用高磁導率鐵氧體,引導電磁波,當各向異性的自旋磁矩與外加的電磁波輻射頻率一致時,發生共振,以大量吸收外界的電磁輻射能量,再通過磁矩自身的旋轉――耦合,把電磁波的能量轉變成熱能的形式耗散。

⑤現代電信的發展,使得人類的一切通訊手段都離不開電磁波。網絡時代的到來,使得電子商務、網絡銀行、無紙貿易等日益成為現實。如何防止電磁波泄密、保證信息安全,已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而吸波材料的應用,可使這個難題得到很好的解決。

⑥將吸波材料應用於各類電子產品,如電視、音響、電腦、遊戲機、微波爐、VCD機、移動電話中,使電磁波泄漏降到國家衞生安全限值(10微瓦/每平方釐米)以下,確保人體健康。將其應用於高功率雷達、微波醫療器、微波破碎機,能保護操作人員免受電磁輻射的傷害。

⑦電磁波吸波材料是材料科學中正在崛起的一個新分支,將在未來的電子信息業嶄露頭角,為重塑人類潔淨空間作出貢獻。

13、下列的説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A、吸波材料具有吸收頻率範圍廣、吸收率高,重量輕、耐温、耐濕、抗腐蝕等性能。

B、早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英、德等國就開始對電磁波吸收材料進行大量探索工作。

C、現在人類的一切通訊手段都離不開電磁波,電磁輻射對人體造成直接和間接的傷害。

D、吸波材料曾運用於軍事,現在主要應用於電子產品,為重塑人類潔淨空間作出貢獻。

14、指出第②段中劃線句子的説明對象、説明方法及説明方法的作用。(4分)

説明對象:

説明方法:

作用:

參考答案:

13、B

14、吸波材料。(1分)下定義。(1分)對吸波材料的本質和它的所屬範圍,用簡潔明確的語言加以概括説明,使讀者對吸波材料有了一個明確的概念。(2分)

説明文閲讀及答案7

閲讀下面現代文文段,按要求完成14—18題(每題3分,共15分)

①原始生命的誕生,像一聲春雷,打破了地球的死寂,開闢了地球歷史的新紀元。這些原始生命在和大自然的搏鬥中生存、發展,經過億萬年的進化,逐步形成了原生動物、海綿動物、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棘皮動物,以至出現了像魚類這樣比較高等的海洋脊椎動物。原始生命向另一個方向發展,又形成了許多海洋藻類。

②生命在海洋裏誕生絕不是偶然的,海洋物理和化學性質,使它成為孕育原始生命的搖籃。

③我們知道,水是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動物組織的含水量在80%以上,而水母一類海洋動物的含水量高達95%。水是新陳代謝的重要媒介,沒有水,體內的一系列生理和生物化學反應就無法進行。生命也就停止。因此,在短時期內,動物缺水要比缺食物更加危險。水對於今天的生命是這樣重要,它對脆弱的原始生命,更是舉足輕重了。生命在海洋裏誕生,就不會有缺水之憂。

④水是一種良好的溶劑。海水中含有許多生命所必需的無機鹽,如氯化鈉、氯化鉀、碳酸鹽、硝酸鹽、磷酸鹽,還有溶解氧。原始生命可以毫不費力地從水中吸取它所需要的元素。

⑤水具有很高的熱容量,加之水體浩大,任憑夏季烈日曝曬,冬季寒風掃蕩,海水的温度變化卻比較小。因此,巨大的海洋就像天然的温箱,是孕育原始生命的温牀。

⑥陽光雖然為生命所必需,但是陽光中的紫外線卻有扼殺原始生命的危險。水能有效吸收紫外線。因而又為原始生命提供了天然的屏障。

⑦這一切都是原始生命得以產生和發展的必要條件。

注:①〔水母〕腔腸動物門中的一類水面浮游動物,如海哲等。

14、對文中加點的“動物組織”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動物之間的羣體部落

B、動物羣體中的體系

C、動物自身的器官構成

D、動物保護或研究的團體

15、不屬於“海洋是孕育原始生命的温牀”理由的一項是:

A、水是一種良好的溶劑。

B、水具有很高的熱容量。

C、海水的體積浩大。

D、海水温度變化較小。

16、不屬於“海洋原始生命得以產生和發展的必要條件”的一項是

A、生命在海洋裏誕生不會有缺水之憂。

B、海水中有生命所必需的許多無機鹽。

C、海水的温度變化卻比較小。

D、海水中有着豐富的紫外線。

17、不符合文中原意的一項是

A、原始海洋動物包括原生動物、海綿動物、環節動物、海洋脊椎動物、海洋藻類等。

B、海洋的物理和化學性質,使海洋成為孕育原始生命的搖籃。

C、生物靠水進行體內一系列生理和生物化學反應的新陳代謝。

D、陽光是生命的必需,但其中的紫外線卻有扼殺原始生命的危險。

18、下面比喻句作為本文的標題,最恰當的一項是

A、海洋是生命的温箱。

B、海洋是生命的温牀。

C、海洋是生命的搖籃。

D、海洋是生命的屏障。

19、下面比喻句作為本文的標題,最恰當的一項是

A、海洋是生命的温箱。

B、海洋是生命的温牀。

C、海洋是生命的搖籃。

D、海洋是生命的屏障。

14、C(根據上下文的內容可以推知)。

15、A(此段沒有運用分類別説明方法)

16、D(“海水中有着豐富的紫外線”不是“海洋原始生命得以產生和發展的必要條件”)

17、A(海洋藻類不是海洋動物)

18、C(文中的“搖籃”包含着温箱、温牀和屏障)

説明文閲讀及答案8

閲讀下面文段,完成13—14題。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期,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基本上保持恆定。這是由於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始終處於“邊增長、邊消耗”的動態平衡狀態。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有80%來自人和動、植物的呼吸。20%來自燃料的燃燒。散佈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有75%被海洋、湖泊、河流等地面的水及空中降水吸收溶解於水中。還有5%的二氧化碳通過植物光合作用,轉化為有機物質貯藏起來。這就是多年來二氧化碳佔空氣成分0。O3%(體積分數)始終保持不變的原因。

但是近幾十年來,由於人口急劇增加,工業迅猛發展,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及煤炭、石油,天然氣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遠遠起過了過去的水平。而另一方面,由於森林被亂砍亂伐,大量的農田建成了城市和工廠,破壞了植被,減少了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有機物的條件。再加上地表水域逐浙縮小,降水量大大降低,減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條件,破壞了二氧化碳生成與轉化的動態平衡,就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長,就使地球氣温發生了改變。

二氧化碳可以防止地表熱量輻射到太空中,具有調節地球氣温的功能。如果沒有二氧化碳,地球的年平均氣温會比目前降低20℃、但是,二氧化碳含量過高,就會使地球彷彿捂在一口鍋裏,温度逐漸升高,就形成“温室效應”。形成温室效應的氣體,除二氧化碳外,還有其他氣體。其中二氧化碳約佔75%,氟氯代烷約佔l5%—20%,此外還有甲烷、一氧化氮等30多種。

温室效應就是由於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氣體含量增加而導致全球氣温升高的現象。如果二氧化碳含量比現在增加一倍,全球氣温將升高3℃—5℃,兩極地區可能升高lO℃,氣候將明顯變暖。氣温升高,將導致某些地區雨量增加,某些地區出現幹早,颼風力量增強,出現頻率也將提高,自然災害加劇。更令人擔憂的是,由於氣温升高,將使兩極地區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許多沿海城市、島嶼或低窪地區將面臨海水上漲的威脅;甚至被海水吞沒。

13、下列不屬於影響大氣中二氧化碳“動態平衡”的一項是(3分)

A、湖泊、河流等地表水域逐漸地縮小。

B、人口急劇增加,森林遭到亂砍亂伐。

C、工業中煤炭、石油、天然氣的燃燒。

D、部分地表熱最有時能輻射到太空中。

14、下列説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多少與地球氣温的高低沒有直接關係。

B、維持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動態平衡是防止温室效應的有效方法。

C、消耗大氣中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徑是通過植物轉化為有機物質。

説明文閲讀及答案9

閲讀下面文段,完成13~14題、

目前,各國專家正積極倡導使用綠色能源,比如用太陽能、風力發電、水力發電等。還有一些科

學家則更進一步,開始尋找更“綠色”的能源,那就是用水藻提煉燃油。科學家樂觀地預測,只需種水藻提煉燃油,就能讓我們擺脱對天然石油的依賴。科學家很早就提出用植物來提煉燃油,比如從油菜籽和大豆中提煉燃油,不過很少人會想到用水藻來提煉燃油。但是,這種綠色植物現在卻異軍突起,成為最有力的競爭者,因為它有許多品質是其他植物所不具備的。

水藻是由簡單的水生有機體組成的,通過光合作用儲存光能,生產植物油。而植物油可以被轉化

成“生物柴油”,可以為任何柴油發動機提供動力。水藻有好幾個重要的優點是其他油料植物所不具備的,比如水藻可以種植在更廣泛的地方,而且能夠迅速繁殖,更難能可貴的是,水藻幾乎不需要特別的養分,它們需要的只是陽光、水和二氧化碳。此外,水藻生長的面積和體積比率是最高的。水藻不僅能生產綠色油料,更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淨化空氣,可以説是一舉兩得。事實上,

許多發電廠在廠區和周邊地區種植水藻,吸收發電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在這方面,麻省理工大學的“綠色油料公司”做得最好,他們正在進行這方面的實驗,利用發電廠產生的二氧化碳來種植水藻。小規模的實驗發現,這是一種可行性的概念,他們下一步要進行大規模的實驗。

不過,要想進入後石油時代,讓水藻油成為暢銷產品,需要解決許多問題。生產“生物柴油”,首先遇到的就是選擇水藻品種的問題。水藻有數千種,選到正確的種類是至關重要的。其次,水藻生長的速度極快,必須控制好種植的數量,如果太多,陽光就會不夠,造成大批死亡,而如果太少,則達不到所需要的數量。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藉助計算機來控制水藻的生長速度,也就是控制營養成分,不過這樣做會增加成本,減少水藻業的經濟利益。

即使成功地收穫了水藻,還要面臨着另一個難題,那就是如何把油提取出來。從大豆、油菜等植物中提取油是用冷壓法,而水藻卻不像大豆、油菜那樣有那麼多的纖維,不能使用這種標準的榨油方法。不過從理論上説,從水藻中提煉油並沒有想象的那麼難,美國科學家證實,在綠色的水藻中加入化學添加劑就可以提煉出油來,在水藻漿中加入甲醇或者乙烷是目前最好的選擇,相對來説又有效又節省成本。但觀察家對此有一種擔心,那就是這可能會影響土地和水的使用。

(選自《北京科技報》,有刪改)

13、下面不屬於“水藻將成為最綠色能源”的優勢的一項是(3分)

A、水藻可種植在更廣泛的地方,能迅速繁殖。

B、水藻需要的養分只是陽光、水和二氧化碳。

C、水藻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淨化空氣。

D、水藻可以通過使用化學添加劑提煉出燃油。

14、下列説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太陽能、風能、水能和植物燃油,都是專家倡導使用的綠色能源。

B、利用發電廠產生的二氧化碳來種植水藻的經驗,已經被成功推廣。

C、水藻通過光合作用生產的植物油,可直接為柴油發動機提供動力。

D、用綠色植物生產生物柴油,均可使用冷壓法這種標準的榨油方法。

13、D(這種提煉方法會影響土地和水的使用,並不環保,不“綠色”,因而不是它的優勢。)

14、A(B文中只説“利用發電廠產生的二氧化碳來種植水藻”還處於小規模實驗階段,並未推廣;C植物油要“轉化成‘生物柴油’,才可以為任何柴油發動機提供動力”;D文中説“水藻卻不像大豆、油菜那樣有那麼多的纖維,不能使用冷壓這種標準的榨油方法。”)

説明文閲讀及答案10

閲讀下面文段,完成13~14題。

我國的建築,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左邊怎麼樣,右邊也怎麼樣。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好像故意避免似的。東邊有了一個亭子或者一道迴廊,西邊決不會來一個同樣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樣的迴廊。這是為什麼?我想,用圖畫來比方,對稱的建築是圖案畫,不是美術畫,而園林是美術畫,美術畫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講究對稱的。

蘇州園林裏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疊,可以説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或者是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閲歷,胸中有丘壑,才能使遊覽者攀登的時候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至於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園林池沼寬敞,就把池沼作為全園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佈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樑。假如安排兩座以上的橋樑,那就一座一個樣,決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邊沿很少砌齊整的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還在那兒佈置幾塊玲瓏的石頭,或者種些花草:這也是為了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池沼裏養着金魚或各色鯉魚,夏秋季節荷花或睡蓮開放。遊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

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也着眼在畫意。高樹與低樹俯仰生姿。落葉樹與常綠樹相間,花時不同的多種花樹相間,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閲兵式似的道旁樹:因為依據中國畫的審美觀點看,這是不足取的。有幾個園裏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幹就是一幅好畫。開花的時候滿眼的珠光寶氣,使遊覽者感到無限的繁華和歡悦,可是沒法説出來。

遊覽蘇州園林必然會注意到花牆和廊子。有牆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層次多了,景緻就見得深了。可是牆壁上有磚砌的各式鏤空圖案,廊子大多是兩邊無所依傍的,實際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緻的深度。有幾個園林還在適當的位置裝上一面大鏡子,層次就更多了,幾乎可以説把整個園林翻了一番。

(節選自課文《蘇州園林》

13、下面對蘇州園林特點的概括,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A、亭台軒榭的佈局不講究對稱,崇尚自然,追求人在畫中游的美感。

B、假山池沼的配合因地制宜,自出心裁,遊人有身在大自然的感覺。

C、錯落有致的花草樹木,與整齊劃一的道旁樹俯仰生姿,交輝相映。

D、花牆、廊子、鏡子的巧妙配合,使園林景緻生色,層次豐富多樣。

14、下面對文段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以旅遊行蹤的線索,比較詳盡地介紹了蘇州園林的每一個景點。

B、每個自然段都運用比喻説明,生動準確地描述蘇州園林的美色。

C、圍繞“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分類介紹蘇州園林的特色。

説明文閲讀及答案11

閲讀下面文段,完成1315題

我國造園具有悠久的歷史,在世界園林中樹立着獨特風格,自來學者從各方面進行分析研究,各抒高見,如今就我在接觸園林中所見聞掇拾到的,提出來談談,姑名“説園”

園有靜觀、動觀之分,這一點我們在造園之先,首要考慮何謂靜觀,就是園中予遊者多駐足的觀賞點;動觀就是要有較長的遊覽線二者説來,小園應以靜觀為主,動觀為輔大園則以動觀為主,靜觀為輔前者如蘇州“網師園”,後者則蘇州“拙政園”差可似之人們進入網師園宜坐宜留之建築多,繞池一週,有檻前細數游魚,有亭中待月迎風,而軒外花影移牆,峯巒當窗,宛然如畫,靜中生趣至於拙政園徑緣池轉,廊引人隨,與“日午畫船橋下過,衣香人影太匆匆”的瘦西湖相彷彿,妙在移步換影,這是動觀

中國園林是由建築、山水、花木等組合而成的一個綜合藝術品,富有詩情畫意疊山理水要造成“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境界山與水的關係究竟如何呢?簡言之,模山範水,用局部之景而非縮小,處理原則悉符畫本山貴有脈,水貴有源,脈源貫通,全園生動我曾經用“水隨山轉,山因水活”與“溪水因山成曲折,山蹊隨地作低平”來説明山水之間的關係,也就是從真山真水中所得到的啟示明末清初疊山家張南垣主張用平岡小陂、陵阜陂阪,也就是要使園林山水接近自然如果我們能初步理解這個道理,就不至於離自然太遠,多少能呈現水石交融的美妙境界。

中國園林的樹木栽植,不僅為了綠化,要具有畫意窗外花樹一角,即折枝尺幅;山間古樹三五,幽篁一叢,乃模擬枯木竹石圖重姿態,不講品種,和盆栽一樣,能“入畫”拙政園的楓楊、網師園的古柏,都是一園之勝,左右大局,如果這些饒有畫意的古木去了,一園景色頓減樹木品種又多有特色,如蘇州留園原多白皮松,怡園多鬆、梅,滄浪亭滿種箬竹,各具風貌一個地方的園林應該有那個地方的植物特色,並且土生土長的樹木存活率大,成長得快,幾年可茂然成林它與植物園有別,是以觀賞為主,而非以種多鬥奇要能做到“園以景勝,景因園異”,那真是不容易同中求不同,不同中求同,我國園林是各具風格的古代園林在這方面下過功夫,雖亭台樓閣,山石水池,而能做到風花雪月,光景常新我們民族在欣賞藝術上存乎一種特性,花木重姿態,音樂重旋律,書畫重筆意等,都表現了要用水磨功夫,才能達到耐看耐聽,經得起細細的推敲,藴藉有餘味在民族形式的探討上,這些似乎對我們有所啟發。(節選自《陳從周園林隨筆》)

13、下面的內容,不能直接體現“靜中生趣”的一項是()(3分)

A、繞池一週,有時走走,有時可駐足

B、止步檻前,細數清水中游動的魚兒

C、坐在亭中,迎着清風等待欣賞月色

D、透過軒窗,注視牆上花影隨風搖曳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A項的內容屬於“動中生趣”

14、下面對文段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作者從我國造園歷史發展過程的角度,介紹中國園林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

B、用拙政園和瘦西湖的例子作對比,説明中國園林移步換影和動中生趣之妙

C、用平岡小陂、陵阜陂阪的例子,説明中國園林的建造要與大自然完全一致

D、中國園林的亭台樓閣和山水花木餘味悠長,符合傳統的民族欣賞藝術特性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與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A、作者從我國園林的風格來介紹中國的園林的B、用網師園與瘦西湖的例子作對比,説明中國園林移步換影和動中生趣之妙C、用平岡小陂、陵阜陂阪的例子,也就是説明要使園林山水接近自然

15、文中説“中國園林是一個綜合藝術品”,其藝術性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4分)

答案①亭閣建築富有詩意;②山水交融顯美妙;③花木佈局有畫意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根據文章對“中國園林”的介紹來概括其藝術性的具體體現即可

説明文閲讀及答案12

人類進化的啟示

應該説明的是,由於出土的化石數量有限,而且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分佈都是不連續的,所以到目前為止,我們對人類進化過程的瞭解,還只是初步的,相當概括的。然而,即使從這個相當粗略的輪廓當中,已經足可以得出一些令人驚歎不已、相當確切的結論和認識。那麼,我們從中可以得到一些怎樣的啟示呢?

首先,可以肯定人類確實是由類人猿、原始人和現代人類這樣一步步地進化而來的,而不是像聖經上所説的那樣,是由上帝在一夜之間造出來的。對於這一點,除了那些狂熱的宗教信仰者之外,大概已經沒有什麼異議。為什麼會有一部分猿類能從動物羣體中分化出來,最終進化成人呢?這完全是由於氣候變化所致。也就是説,氣候的變化是人類進化,當然也是其他生物進化的原動力之一。或者説,氣候變化正是人類進化的催化劑。在人和猿之間之所以會產生巨大的分化,正是因為它們的祖先寧肯跟着熱帶森林遷移,而我們的祖先卻勇敢地從茂密的森林走向了空曠的草地。

另外一個十分有趣的問題是,人和動物都在進化之中,為什麼人類進化得如此之快,而動物進化得卻如此之慢呢?其根本的區別在於,動物在接近10億年的漫長時期中,是僅僅通過突變和自然淘汰而進化的。而人類在這短短的1400萬年的瞬息時刻卻發展和演化出了非遺傳性的繼承和演變系統,即通過獨一無二的文化媒介,把知識和傳統留給了後代。這完全是由於人類的大腦比其他任何動物都要發達得多,因而能有日益增強的對環境的控制力量,例如利用穿獸皮、烤火、住山洞來造小氣候以利於自己的生存等。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了日益發達的文化,從而使遺傳進化退居於次要的位置。由此可見,人類在控制本身進化方面所取得的成績,僅次於生命的起源。

然而,有其利也必有其弊,大概正因為人類有了文化媒介可以把信息傳遞給後代,所以通過本身遺傳系統所傳遞的信息也就愈來愈少,例如人生下來不會蓋房子,必須要靠後天去學習。總之,動物有許多生存的本領是通過遺傳系統直接傳遞給後代的,而人除了吃喝哭叫之外,絕大部分生存本領卻只有靠後天去學習。’

最後,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事實值得人們去深思。從表中可以看出,在這1400萬年的漫長曆史中,人類進化的速度並不是均勻的,而是以很高的加速度往前演化着的。例如,從臘瑪古猿進化到南方古猿足足用了1000多萬年,而南方古猿進化到能人卻只用了3OO多萬年,依此類推。也就是説,在人類進化的過程當中,每完成一個飛躍的時間大約正好等於前一個飛躍所需時間的1/3,而等於後一個飛躍所需時間的3倍。

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隨着時間的推移,人類的大腦愈來愈發達;二是隨着實踐的積累,人類的知識愈來愈豐富。由此可見,人類今天所享有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並不是在短期內創造出來的,而是長期積累的結果,如果追根溯源地想一想,這一積累的過程早在1000多萬年以前就開始了,沒有那時的直立行走,怎麼會有後來的各種知識?也許,這可以叫做“積累效應”吧。因此,當我們思考現在的問題時,不應該忘記過去的歷史。當我們沾沾自喜於自己的成績時,不應該忘記別人的幫助。

5.根據文意,下列説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到目前為止,我們對人類進化過程的瞭解,還只是初步的,相當概括性的,其根本原因是出土化石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分佈都是不連續的。

B.《聖經》上所説的人是由上帝在一夜之間造出來的,這個説法是錯誤的,現在我們一致認為人類是由類人猿、原始人和現代人類一步步地進化而來的。

C.第二段中的“這一點”指的是人類是由類人猿、原始人和現代人類一步步地進化而來的,而不是像《聖經》上所説的是由上帝在一夜之間造出來的。

D.“氣候變化正是人類進化的催化劑”就是説,凡是跟着熱帶森林遷移的猿類都沒有進化成人,凡是走向了空曠的草地的猿類都進化成了人類。

6.下列關於人類進化的説法不準確的一項是()

A.動物比人類進化得緩慢的原因是動物僅僅通過突變和自然淘汰而進化,其進化始終是在遺傳性的繼承和演變系統範圍內進行的。

B.動物有許多生存的本領是通過遺傳系統直接傳遞給後代的,而人除了吃喝哭叫之外,其他生存本領卻只有靠後天去學習。

C.人類明白對環境的有效控制有利於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同時在這控制過程當中所產生日益發達的文化使遺傳進化退居於次要的位置。

D.由於其他動物的大腦沒有人類的發達,他們不可能如人類那樣能有日益增強的對環境的控制力量,不可能使遺傳進化退居於次要的位置。

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人類必須要靠後天去學習如蓋房子一類的事情,根本原因就是人類不能通過本身遺傳系統而只有依賴文化媒介傳遞信息。

B.如果動物不能通過遺傳系統將許多生存的本領直接傳遞給後代的話,那麼它們的後代就不可能像人那樣依靠後天學習而生存。

C.在人類進化的過程當中,每完成一個飛躍的時間大約正好等於前一個飛躍所需時間的1/3,而等於後一個飛躍所需時間的3倍。

D.人類進化以很高的加速度往前演化的原因之一是隨着時間的推移,人類的大腦愈來愈發達,從而不斷增強對環境的控制力量。

8.根據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斷錯誤的一項是()

A.“人類確實是由類人猿、原始人和現代人類這樣一步步的進化而來的”就是作者説的“得出相當確切的結論和認識”之一。

B.人類在不斷進化過程中,文化會更加發達,尤其是高科技的飛速發展,如基因工程等會使遺傳對人類的進化的影響越來越小。

C.人類從直立行走開始,就在為我們今天所享有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開始了知識積累,面向未來,人類這種知識積累只會越來越豐富。

D.“當我們思考現在的問題時,不應該忘記過去的歷史。當我們沾沾自喜於自己的成績時,不應該忘記別人的幫助”是啟示人應該知恩圖報。

參考答案

5.C(A選項所謂“根本原因”實是單方面的原因,不成立B“一致認為”非文章本意,屬強加D“凡是”,太絕對,在文中沒有依據)。

6.B(原文是説“絕大部分本領”)

7.A(“不能通過本身遺傳系統而只有依賴文化媒介傳遞信息”,原文是“本身遺傳系統所傳遞的信息也就愈來愈少”。)

8.D(“不忘記別人幫助”並不等同於“知恩圖報”)

説明文閲讀及答案13

閲讀下面文章,回答問題。

請重視“彈性水庫”

彈性水庫,就是那些裝點着青山的樹林。

樹林,在調節降水時間不均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有人估計過,樹大根深的森林區土壤,每公頃可蓄水500~2000噸。因而,森林享有大氣和水資源“綠色衞士”的美稱。比如説我國的長白山自然保護區,那裏有20萬公頃的森林土壤,如果按每公頃蓄水1000噸計算,則可蓄水2億噸。

那麼,為什麼説這種森林水庫是“彈性”的呢?因為一棵樹不但是一台“吸水器”,還是一台“降雨機”。植物的體內,90%以上是水,天旱時,植物的葉子向大氣蒸騰水分,甚至可以把它所吸收的水分放出去99%。這樣一來,依靠茂密的森林,就會使乾燥的空氣變得濕潤,使旱情因而減輕。它雨季能蓄,旱季能吐,完全根據外界環境的變化而自動變化,無需人工操縱。

山區有了森林,就可以貯存和過濾雨水,就有可能把將要氾濫成災的降雨,分解為清清細流注入江河。科學工作者在這方面曾經作過比較仔細的研究。

比如,福建省惠安縣有個村子,地處山區,過去水土流失嚴重,耕地既易旱又易澇,十年九不收。1954年,村民們開始大搞植樹造林,到1965年時樹林已長到3米多高,且鬱蔽成林,水土流失也得到了控制。過去只要降水量達到30毫米,山洪便氾濫成災,水土直瀉而下,農田大遭其殃,農田的抗旱能力不到7天。現在,同樣下這麼多雨,山洪卻不見了,代替的是涓涓細流,數週不絕,農田的抗旱能力達到了30天以上。

科學家認為,世界上許多幹旱和半乾旱地區,大多都是森林貧乏的地區,如果把這些地區植起樹來,使森林覆蓋度均勻地提高到30%以上,旱季用水就可以增加5~8倍。可見,做好植樹造林工作,建立起彈性水庫,對於擴大水源改變缺水現象,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彈性水庫還有着地上水庫和地下水庫所不易起到的重要作用,就是能夠改善小氣候。

在一個森林環抱、綠樹成蔭的城市裏,這個功能最明顯。這裏,人們不但感到空氣清新,還會感受到它在温度和濕度方面的雙重影響。冬季,它能擋風禦寒,既可使寒冷的氣温不致降得過低,又可使冬天不至於過分乾燥;夏季,它能吸收一部分太陽輻射,造成了夏天綠地裏的良好小氣候環境,為人們在生產、生活上創造了涼爽、舒適的氣候環境。

1.結合文意,仿照註釋①解釋下面詞語。

①“吸水器”,這個比喻形象地説明了樹木在降雨時能蓄水的特徵。

②“降雨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彈性水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説明的對象是_________,主要説明它在_________和_________方面的功用。

3.如果給本文再加一段結束語,你打算寫些什麼?(不超過5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2)“降雨機”:比喻樹(林)具有(在天旱時)放出水分的特徵。(3)“彈性水庫”:比喻樹林具有雨季蓄水,旱季吐水(完全根據外界形勢變化而變化)的特徵。

2.樹林;蓄水抗旱(調節降水時間不均或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小氣候(或氣候)

3.“略”。(只要符合文意即可)

説明文閲讀及答案14

⑴水是人類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條件,是人們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資源,是生態環境中最活躍、影響最廣泛的因素,具有許多其他資源所沒有的、獨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農業生產重要資源。工業生產中,水具有冷卻、加工、沸騰、蒸發、傳送等一系列功能。農業用水佔了全球使用量的73%,這裏主要指灌溉用水。

⑵全球有水139萬億立方米,其中97.3%是鹹水。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為冰帽集中在南北極的高山上難以開發利用。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們使用,有直接經濟效益。水的數量雖在一定時期內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時間、一定的空間範圍內又是非常有限的。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現了水危機的國家,如埃塞俄比亞。聯合國已發出警告:水將成為一種嚴重的社會危機。水資源已成了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持續發展的非常稀缺的資源。現在世界上約2/3的國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機。

⑶我國是一個水資源十分短缺的國家,人均水資源量僅佔世界平均水平的1/4。儘管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左右,但地區分佈十分不均,有八成分佈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佔全國耕地面積的1/3左右。水土資源不相匹配,生態環境相對脆弱。我國地域廣闊,南北跨度極大,遠距離調水的難度可想而知。因此,總的水資源可利用量並不很大。我國人均水資源佔有量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峯將達到16億,人均水資源佔有量為1700立方米,將接近或達到世界公認的用水警戒線。缺水將越來越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嚴重製約因素。中國平均每年因旱受災的耕地面積約四億畝。正常年份全國灌區每年缺水300億立方米,城市缺水60億立方米。全國年排放廢污水總量近600億噸,其中80%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水域。在全國調查評價的700多條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⑷供需失衡的結果,一是國民經濟用水擠佔生態環境用水,二是城市與工業用水擠佔農業用水。目前,北方水資源開發程度已超過50%,導致河道斷流和湖泊萎縮;南方水網地區污水超標排放,造成水體污染;西北乾旱區大量擠佔生態用水,荒漠化趨勢蔓延;西南山丘區坡陡田高水低,水資源開發利用工程艱鉅。從全國看,水資源現狀承載能力和生態環境容量已經明顯不足。

1.第⑵段中畫線的句子主要運用了什麼説明方法?有什麼作用?(3分)

2.從第⑶段中看,我國水資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去掉後對文意影響相對較小的一項是(2分)

A.水是生態環境中最活躍、影響最廣泛的因素。

B.農業用水佔了全球使用量的73%,這裏主要指灌溉用水。

C.現在世界上約2/3的國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機。

D.我國是一個水資源十分短缺的國家,人均水資源量僅佔世界平均水平的1/4。

4.下列説法符合文意的一項是(2分)

A.全球的水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為冰帽集中在南北極的高山上難以開發利用。

B.我國人均水資源佔有量接近或達到世界公認的用水警戒線,缺水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嚴重製約因素。

C.北方河道斷流和湖泊萎縮的主要原因是水資源開發過度,西北乾旱區大量擠佔生態用水使得荒漠化趨勢蔓延。

D.文中舉出北方地區、南方水網地區、西北乾旱區、西南山丘區等幾個地區的用水情況,主要是為了具體説明我國是一個水資源十分短缺的國家。

5.針對我國水資源的現狀,請你提兩條合理建議,並簡要説明理由。(2分)

參考答案:

1.主要説明方法:列數字。作用:具體、準確地反映了全球水資源的總量及鹹水、淡水所佔的比例等,表明全球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們使用。(説明方法1分,作用2分,滿分3分)

2.⑴地區分佈不均(水土資源不相匹配,生態資源相對脆弱)

⑵南北跨度大,遠距離調水困難(總的水資源可利用量不大)

⑶人口越來越多(人均水資源佔有量越來越小)(每點1分,滿分3分)

3.D(2分)

4.C(2分)

5.提示:此題為開放性試題,只要提出兩條合理建議,並能説明理由即可。(2分)

説明文閲讀及答案15

①淘米水很不起眼,平時常被白白倒掉。可是你知道嗎?它在生活中卻有許多妙用。

②淘米水是天然的去污劑,與一般的工業去污產品相比,淘米水不僅洗淨力適中,而且無任何副作用,比如,淺色衣服用淘米水浸泡一下,然後用肥皂洗滌,就會潔淨如新;起黴斑的衣服,放入淘米水中浸泡一夜,可退斑洗淨。又如,面對一堆有油污的碗、碟、瓶子時,與洗潔精相比,淘米水是更好的選擇。淘米水經加熱後,其澱粉質變性,而變性澱粉具有良好的親油性和親水性,所以油污一旦遇到淘米水,就會被淘米水中的澱粉吸附,從而脱離碗碟。

③淘米水是不花錢的化粧品,淘米水裏含有澱粉質、維生素、蛋白質,這些營養物質可以對皮膚起到保濕、抗老化美白的作用。經常用淘米水洗手、洗臉,皮膚會變得光滑白皙,淘米水還具有護髮、亮發的功效。據説,傣族姑娘的一頭秀髮就是淘米水的佳作。傣族姑娘常用糯米的淘米水來護髮。不過,她們用的淘米水要存放半個月或一個月的時間才能使用。因為淘米水經過沉澱發酵以後,含有非常豐富的B族維生素。B族維生素可以幫助頭髮的色素細胞生成黑色的色素顆粒。所以經常用淘米水洗頭,可以營養頭髮,使頭髮變得烏黑亮麗。如果你想保持美好的形象,又不使身體受到任何傷害,還想節省費用,那麼淘米水不失為一種首選的化粧品。

④淘米水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淘米水含有一定的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別是頭一兩次淘米水含有鉀且呈弱酸性加入食鹽入藥後,具有清火、涼血、解毒的功效。用淘米水加食鹽煮開後,外洗或外擦皮膚,對皮膚有比較温和的清潔作用,而且可以保持皮膚表面正常的酸鹼度,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長,防止皮膚搔癢,等等。

⑤此外,淘米水中含有蛋白質、澱粉質、維生素等豐富的營養物質,可用作上等飼料;淘米水中含有氮、磷、鉀等微量元素成分,可用作上好的肥料。

⑥淘米水有如此多妙用,你還會白白倒掉它嗎?

1.請將選文所介紹的淘米水的妙用依次填入下面的括號內。(3分)

()--()--()--(做肥料、飼料)

2.傣族姑娘用來護髮的淘米水,為什麼要存放半個月或一個月的時間才使用?(3分)

3.選文④段中加着重號的詞語可以去掉嗎?請説出理由。(3分)

4.選問⑥段在全文的內容和結構上有什麼作用?(3分)

答案:

1.(3分)作去污劑、作化粧品(護膚美髮)、有藥用價值(答出一點得1分,意思對即可)

2.(3分)淘米水經過沉澱發酵以後,含有非常豐富的B族維生素。B族維生素可以幫助頭髮的色素細胞生成黑色的色素顆粒。(意思對即可)

3.(3分)不可以。(1分)因為加着重號的詞語起限制作用,説明了淘米水藥用價值是有限的,體現了説明語言的準確性和科學性。(2分)(意思對即可)

4.(3分)強調人們要重視對淘米水的使用;(2分)呼應開頭。(1分)(意思對即可)

説明文閲讀及答案16

①記得小時候,在院子的牆根處,看到一朵異樣的植物,正在玩耍的我們姐弟仨驚奇地叫起來。

②這絕對不是一般的植物,以前從沒見過,它白白的圓而厚的葉盤,肉鼓鼓肥嘟嘟的,支撐它的也是胖乎乎的根莖,憨態可掬的樣子,讓人欣喜不已。整個模樣,像一把白色的傘,忍不住用手輕輕地觸摸它。我叮囑弟弟妹妹小心點,唯恐一不小心,碰壞了它。它的形狀和我們以前見到的“狗尿苔”有點類似,但那種狗撒尿而形成的植物,長着灰不啦嘰、薄薄的幾乎沒有一點厚度的葉片,細而瘦弱的莖杆,看着就讓人生厭,沒過兩天就被太陽曬得蔫巴了,無精打采地耷拉下它被風乾而裂成幾個口子的葉片,最終萎縮、癱倒在地面上。

③眼前這個是什麼呢?從沒人種植,怎麼憑空生出了這樣一個讓人喜歡的東西?它肥碩的根,紮在淺淺的牆根上,陽光照不到它,雨水淋不住它,又沒有肥沃的土壤,如此貧瘠的環境,卻富有生命力地生長着,簡直不可思議。我們拉了母親來看,她説這是蘑菇,和那“狗尿苔”是一類的,但“狗尿苔”有毒不能吃,這蘑菇是像肉一樣可以吃的好菜呢,好好看着它,再停兩天就可以採下來了。

④聽着母親的描述,我們好像已經吃到嘴裏似的,心裏美滋滋的,只有到春節才可以嚐到肉的歲月裏,突然知道了世上還有和肉一樣吃的好東西,當然是樂不可支了。為了防止雞、鴨、小豬來糟踏,我們就日夜嚴加看守,弟弟找來個破碗扣着它,我們就不時地揭開碗看看它生長的進度,等稍大了些,在它旁邊搭建一圈小籬笆,以防它慘遭襲擊,幾顆心像保護寶貝似的既緊張又喜歡。

⑤終於成熟了。我們把長成的蘑菇,小心翼翼地摘下,母親把它洗淨後一點點地撕碎,下到麪條鍋裏的時候,我們就雙手支着小腦袋,眼巴眼望地等着飯菜飄香的時刻。

⑥往日只灑些鹽巴的素面條,寡淡無味,現在有了這像靈芝一樣的好蘑菇的浸潤,吃起來格外有味道。綿軟、滑溜、細膩但富有韌性的蘑菇,雖沒有母親説的如肉一樣的香,但卻沒有肉的油膩,也確實是少見的爽口,我懷疑天地間的精華,都浸透在它丰韻的身上了,只可惜太少了,每人碗裏只有可憐的幾片。

⑦後來眼睛就格外留意潮濕的牆根處了,居然又幸運地遇到了幾個盛開如花的大蘑菇。

⑧“媽媽,這樣好吃的蘑菇,為啥別人家裏沒有呢?”

⑨母親認真地想了一下説:“孩子,這是上天種的花啊,他看咱家的孩子乖,就把他種的花,移給了咱幾棵。”母親用温暖的手撫摸着我們的頭,慈祥地笑着。

⑩是麼?怪不得只我們家有呢,一時我們就驕傲地昂起了頭。讀了兩年書的母親,大字不識幾個,也就會寫幾個歪歪斜斜的字而已,給我們講不來做人的大道理,更不會講“孔融讓梨”、“孟母三遷”的故事來感化我們,但她的“上天愛乖孩子”的道理,通俗易懂,我們欣然接受了。想啊,我們是乖孩子,上天都知道,上天憐惜我們的清苦,把他心愛的花,都賞給我們吃呢。

(11)早不記得我們那時是不是真的很乖,但從此,我們時時都在注意自己的言行,盡力做得聽話、懂事,不惹母親生氣。在家裏,每當有好吃的時候,我們從不爭不搶,你推我讓。在外面,我們不淘氣,不惹厭,友善地和身邊的每個人相處,母親滿意的笑容,就常常在臉上掛着了。

(12)其實我們不知道“人在做,天在看”的説法,但總認為有一雙意味深長的眼睛,時刻在天上方嚴肅地注視着,自己是一覽無餘地暴露在那雙法力無邊的視力之內,所以我們坦誠做人,不偷不拿,不騙不坑,我們愛自己的手足和親人,進而去愛他人,愛這個人間。

(13)如今我們都已長大,都是再平凡不過的人,融入到洪大的人流中,就像一滴水湧入江河毫不起眼,但我們可以自豪地説:我們都得到了上天種的花。

(選自《智慧》,有改動)

1.閲讀選文第①——⑩段,完成下面表格。(4分)

事件發展過程________,________採摘蘑菇品嚐蘑菇

人物內心變化_________,緊張喜歡__________滿足驕傲

2.選文第②段描寫“狗尿苔”的樣子,有什麼作用?(3分)

3.選文第③段“簡直不可思議”的原因是什麼?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3分)

4.體會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表達效果。(2分)

終於成熟了。

5.選文第⑨段畫線的句子運用了什麼描寫方法?有什麼作用?(4分)

6.選文第(11)段畫線的句子在內容和結構上有什麼作用?(3分)

7.選文第⑨段和第(13)段中“上天種的花”的含義有什麼不同?(4分)

參考答案:

1.A.發現蘑菇B.看守蘑菇C.驚奇欣喜D.小心翼翼

2.與蘑菇形成對比,表現作者對蘑菇的喜愛之情。(以“狗尿苔”的醜陋,反襯蘑菇的可愛,突出我們對蘑菇的喜愛之情。)

3.蘑菇無人種植,生長環境貧瘠卻富有生命力的生長。

4.突出我們對蘑菇成熟的期盼和蘑菇成熟後的欣喜之情。

5.動作描寫、神態描寫,生動形象地寫出母親的慈愛。

6.內容上:突出母親的話給我們帶來的巨大影響(或母親的教育方法在我們身上起了作用),使我們注意自己的言行,變得更乖巧;結構上:承上啟下(過渡)。

7.第⑨段:指蘑菇;第(13)段指我們身上具有的正直、善良、坦誠、踏實的品質(坦誠做人,踏實做事)。

説明文閲讀及答案17

①猶他州的奧斯汀·史密茨踏着滑雪單板從山頂上俯衝下來,朋友説我姿勢糟糕,但是衣服很酷。他在博客中寫道。他身上的滑雪服原料是回收的廢可樂瓶,這種面料有個時髦的名字:可持續面料,由回收的可樂瓶、舊衣物的纖維、天然麻、無毒染料等製作而成。

②其實,這種利用廢品、纖維再造製衣的技術在歐美國家已存在多年。人們也越來越接受低碳裝的概念。不過它在中國這還是個全新的概念。現在,日本一家公司將這種可循環的服裝材料帶來中國並向李寧品牌提供。這種新型環保面料有一個新名稱:ECOCIRCLE(生態輪迴)。它是日本2002年研製出的一種面料,將回收的聚酯類衣物(制服製品)經過粉碎、化學反應、聚合等步驟再生而成的。美國老牌户外用品巴塔哥尼亞就使用這種材料。李寧首次把這個概念帶入了中國,目前網球訓練系列即將上市。

③李寧將這些舊服裝回收上來(不過目前這個系統只接收本產品的舊衣),送進工廠,化學分解後,這些服裝將變成新的面料。這類衣服會在標籤上標出衣年輪標記,標記越多,代表它再生的次數越多。據龜井範雄介紹,ECOCIRCLE作為可持續面料,它的生產從舊服裝回收、送進工廠、化學分解、到新面料形成,這過程將使生態圈系統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各降低大約30%。

④即便舊衣回收的環保意義和技術讓人津津樂道,但推廣舊衣回收再生的活動還是困難重重。英國的一項調查顯示,一個英國人每年在衣服上的支出約為600英鎊,丟棄衣服價值卻高達400英鎊。每年有63%的廢舊衣服被丟棄,進入垃圾填埋和焚燒場,能被回收上來的只佔16%。在中國,人們對舊衣也同樣排斥。據《新知客》聯合珍古道爾環保組織發佈的《衣年輪低碳着裝調研報告》顯示,35%的被訪者選擇丟棄舊衣物。

⑤即便在垃圾分類最成熟的國家,衣服也屬於最難回收的一類。因為其往往由混合面料構成。尤其是化纖和混紡的衣服,由於含有多種原料及各種顏色,一般人很難辨別,再加工的難度很大,目前還沒有一種技術可以對衣服進行百分之百的回收處理。

⑥在日本,回收1千克舊衣成本為2030日元,跟以石油為原料生產的成本相當。李寧副總裁方世偉也承認,ECOCIRCLE產品的回收無疑會加大配送渠道等運營成本,他希望越來越大的`市場能帶來整體成本的降低。

⑦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新知客》的調查中,受訪者中有約37%的人首選棉麻為主的衣服,化纖僅佔2%。大部分民眾不願因為環保而犧牲舒適,這也是回收再生的化纖類製品目前大部分僅應用於運動外套的原因,舒適性也將成為廠商面臨的挑戰之一。

11、選文第①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3分)

12、根據第②段內容,給ECOCIRCLE(生態輪迴)下個定義(40字以內)(3分)

13、為了讓讀者更清晰地把握行文思路,請你在第⑥段的段首加一句恰當的話,提示該段的主要內容。(2分)

14、有人對ECOCIRCLE的發展前景表示擔憂,請你根據文中內容和鏈接材料,説説你對ECOCIRCLE的發展前景的看法及理由。(4分)

材料一:國際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認為,服裝行業的振興重點:一是扶持符合生態、環保和資源綜合再利用的生產。二是推廣新型、高效、節能的面料工藝設備研發。在滿足時尚、款式、功能性等新消費訴求的同時,必須呼籲服裝產業走低碳化的道路。

材料二:在舊衣回收、加工的低端產業鏈上,在離城市的較遠區域,很多小服裝回收廠把舊衣切碎,製成拖把等,然後把它們銷往更偏遠的地域,最後都成為了垃圾。舊衣很難再回到城市人的身上。

參考答案:

11、文章開篇以奧斯汀·史密茨衣服的事例引出説明對象可持續面料;激發讀者的閲讀興趣。(答出一點給2分,答出兩點的滿分)

12、ECOCIRCLE是一種將回收的聚酯類衣物(制服製品)經過粉碎、化學反應、聚合等步驟再生而成的面料。

13、回收成本高也是新面料運用廠商的難題(回收成本高也是一大難題、回收成本高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能對概括出本段主要內容即可)

14、示例1:我認為ECOCIRCLE的發展前景不好(令人擔憂)。因為大多數人對穿舊衣服比較排斥,而且回收成本高;再加工的難度很大,目前還沒有一種技術可以對衣服進行百分之百的回收處理;加之大部分民眾不願因為環保而犧牲舒適。(只有觀點沒有理由不給分,理由是多方面的,能給出兩個以上的合理理由就可得滿分)

示例2:我認為ECOCIRCLE的發展前景很好(良好)。因為ECOCIRCLE本身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面料;有利於環境保護;符合當前各國政府(世界各地)提出的低碳化理念(節約能源),加之可以得到政府的扶持。所以它的發展前景應該是樂觀的。(只有觀點沒有理由不給分,理由是多方面的,能給出兩個以上的合理理由就可得滿分)

説明文閲讀及答案18

亭,是我國古典園林中最常見的一種景點建築,僅頤和園裏就有各式亭子40多個。這些亭子,有的建在湖畔,有的隱於林間,有的浮於水上,有的立於山巔,有的夾於廊中,有的位於橋頭它們不僅把美麗的湖光山色點綴得更加嬌豔動人,又為遊人提供了一處處停留休息領略周圍景色的場所。

位於昆明湖東堤旁的朗如亭,不僅是全園中也是我國現存亭子中最大的一個,面積有130多平方米,遠遠望去,猶如一個巨大的圓形宮殿,朗如亭通過十七孔橋與南湖島遙相呼應,顯得格外壯觀。

而在佛香閣旁有一個小巧玲瓏、十分逗人喜愛的小小亭子,它的高和寬都僅有一米多,只能供人觀賞。

在小小亭的西邊則有一個極為珍貴的銅亭,它全部用青銅鑄成,造型之精美,工藝之複雜為世上罕見。

在銅亭東邊有一個甚為奇特的敷華亭,它的外形並不奇特,而是在亭內有一山洞直通山下,並有一個小木亭位於其中。亭中有亭,真是奇妙無比。

敷華亭東邊有一個很是別緻的蝴亭。它造型與眾不同,別具一格由兩個相連的六角單檐亭組成。那黃色琉璃瓦在陽光下熠熠發光,甚為美觀。從昆明湖東岸通過一座小橋有一小島,島的中心坐落着全國最佳的知春亭。它造型美,四面環水,周圍滿是綠葉紅花。站在亭上向遠處望去,四周景色盡收眼底,令人陶醉。

頤和園的亭子千姿百態,它們和着山水樹木,和着周圍的建築及變幻莫測的天空,又與碧波盪漾的昆明湖、葱蘢蒼翠的萬壽山及許許多多的殿堂樓閣融為一體,組成了一幅生動清新、美麗動人的畫面。

1、本文的説明對象是,説明對象的特徵是。(2分)

2、本文介紹的亭子有哪些?請依次寫出它們的名稱。(2分)

3、本文第二段所使用了哪些説明方法?並請舉例説明其中一種説明方法的作用。(3分)

答案:

1、頤和園裏的亭千姿百態

2、朗如亭、小小亭子、銅亭、敷華亭、蝴亭、知春亭

3、作比較列數字打比方,如把朗如亭比作巨大的圓形宮殿,生動形象地説明了朗如亭壯觀的特點。

説明文閲讀及答案19

小烏龜聽了這番話後陷入了沉思:如果所有的動物都被邀請了,當然也會包括我。為什麼我不去參加這有史以來最熱鬧的婚禮呢?

想了一天一夜,小烏龜拿定主意上路了,它一步一步向前爬去,雖然很慢,卻一直沒有停下。

路上,它遇到了蜘蛛。得知烏龜此行的目的後,蜘蛛哈哈大笑:婚禮兩週後就要開始了,慢得出奇的烏龜哪能趕得上?烏龜滿懷信心地看了看自己的腿,它們雖然很短,卻很結實。它説:“我會準時趕到那裏的。”

蜘蛛充滿同情地勸説:“我的腿不但比你的靈巧,而且還多一倍呢。可連我都覺得路途太遠了,你還是趕快回去吧。”

小烏龜友好地回答:“很遺憾,我不能這樣,我的決定是不可改變的。”

小烏龜走啊走,越過了種種障礙。在池塘邊它看到了一個迷迷糊糊的蝸牛。蝸牛用了半個多小時才理清了思路,它難過地告訴烏龜:“你走的方向完全反了。”

“非常感謝你給我指路。”小烏龜説完慢慢地掉轉方向。儘管後天就要舉行婚禮了,但小烏龜説,只要一步一步堅持走,就一定會到的。

烏龜走啊走,它遇到了正在打瞌睡的壁虎。作為獅王的高級官員,壁虎通知烏龜:“婚禮暫時取消了。由於非常突然的原因,獅王二十八世不得不和老虎開戰。你可以回去了。”

“很遺憾,我的決定是不可改變的。”烏龜説完繼續向前爬去。

小題1:用一句話概括這幾段的中心。(3分)

小題2:從這幾段中可見小烏龜有什麼性格特點?最能體現這一性格特點的是什麼描寫?(3分)

小題3:文中對蝸牛、壁虎用什麼詞語形容?有什麼表達效果?(4分)

小題4:犟龜聽了蝸牛對它説的話是怎樣做的?這符合它的性格嗎?為什麼?(4分)

小題5:為什麼烏龜聽説婚禮暫時取消還不回去呢?(3分)

參考答案:

小題1:小烏龜在去參加慶典路上遇到種種困難和阻礙,以它的犟勁繼續前行。

小題1:小烏龜的性格特點:不怕困難,勇往直前,有一股犟勁。

最能體現這一性格特點的是語言描寫。

小題1:蝸牛:迷迷糊糊,壁虎:正在打瞌睡。突出了蝸牛、壁虎安於現狀,懶惰的性格,與小烏龜形成鮮明對比。

小題1:掉轉方向,一步一步堅持走。符合。

因為它性格是“犟”但不是絕對不聽勸,有助於實現追求目標的正確勸阻,它是樂意聽並且接受的。

小題1:因為小烏龜認為婚禮只是暫停,並非沒有了。因為它要參加的是有史以來最熱鬧的婚禮,二十八世戰死,二十九世繼位的婚禮,就是最有意義的。小烏龜參加的婚禮就是從未有過的,最美的。

説明文閲讀及答案20

①有這樣一隻不知危險、無所畏懼的灰顏色的蝗蟲,朝着那隻螳螂迎面跳了過去。後者,也就是那隻螳螂,立刻表現出異常憤怒的態度,接着,反應十分迅速地做出了一種讓人感到特別詫異的姿勢,使得那隻本來什麼也不怕的小蝗蟲,此時此刻也充滿了恐懼感。螳螂表現出來的這種奇怪的面像,我敢肯定,你從來也沒有見到過。螳螂把它的翅膀極度地張開,它的翅豎了起來,並且直立得就好像船帆一樣。翅膀豎在它的後背上,螳螂將身體的上端彎曲起來,樣子很像一根彎曲着手柄的枴杖,並且不時地上下起落着。不光是動作奇特,與此同時,它還會發出一種聲音。那聲音特別像毒蛇噴吐氣息時發出的聲響。螳螂把自己的整個身體全都放置在後足的上面。顯然,它已經擺出了一副時刻迎接挑戰的姿態。因為,螳螂已經把身體的前半部完全都豎起來了,那對隨時準備東擋西殺的前臂也早已張了開來,露出了那種黑白相間的斑點。這樣一種姿勢,誰能説不是隨時備戰的姿勢呢?

②螳螂在做出這種令誰都驚奇的姿勢之後,一動不動,眼睛瞄準它的敵人,死死盯住它的俘虜,準備隨時上陣,迎接激烈的戰鬥。哪怕那隻蝗蟲輕輕地、稍微移動一點位置,螳螂都會馬上轉動一下它的頭,目光始終不離開蝗蟲。螳螂這種死死的盯人戰術,其目的是很明顯的,主要就是利用對方的懼怕心理,再繼續把更大的驚恐納入這個不久以後就將成為犧牲者的對手心靈深處,造成火上加油的效果,給對手施加更重的壓力。螳螂希望在戰鬥未打響之前,就能讓面前的敵人因恐懼心理而陷於不利地位,達到使其不戰自敗的目的。因此,螳螂現在需要虛張聲勢一番,假裝什麼兇猛的怪物的架勢,利用心理戰術,和麪前的敵人進行周旋。螳螂真是個心理專家啊

③看起來,螳螂的這個精心安排設計的作戰計劃是完全成功的。那個開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蝗蟲果然中了螳螂的妙計,真的是把它當成什麼兇猛的怪物了。當蝗蟲看到螳螂的這副奇怪的樣子以後,當時就有些嚇呆了,緊緊地注視着面前的這個怪里怪氣的傢伙,一動也不動,在沒有弄清來者是誰之前,它是不敢輕易地向對方發起什麼攻勢的。這樣一來,一向擅於蹦來跳去的蝗蟲,現在,竟然一下子不知所措了,甚至連馬上跳起來逃跑也想不起來了。已經慌了神兒的蝗蟲,完全把三十六計,走為上策這一招兒忘到腦後去了。可憐的小蝗蟲害怕極了,怯生生地伏在原地,不敢發出半點聲響。生怕稍不留神,便會命喪黃泉,在它最害怕的時候,它甚至莫明其妙地向前移動,靠近了螳螂。它居然如此地恐慌,到了自己要去送死的地步。看來螳螂的心理戰術是完全成功了。

④當那個可憐的蝗蟲移動到螳螂剛好可以碰到它的時候,螳螂就毫不客氣,一點兒也不留情地立刻動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的地擊打那個可憐蟲,再用那兩條鋸子用力地把它壓緊。於是,那個小俘虜無論怎樣頑強抵抗,也無濟於事了。接下來,這個殘暴的魔鬼勝利者便開始咀嚼它的戰利品了。它肯定是會感到十分得意的。就這樣,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地對待敵人,是螳螂永不改變的信條。

16.用簡潔連貫的語言概括上文內容。(2分)

17.螳螂是怎樣戰勝蝗蟲的?(2分)

18.螳螂真是個心理專家啊!作者為什麼這樣説?(2分)

19.文節選自法布爾的《昆蟲記》,這部書真實地記載了昆蟲的生活,充滿了對自然萬物的讚美之情,試從文中找出流露作者這種情感的句子。(至少找出兩處)(2分)

20.法布爾對昆蟲世界的描述也折射出他對社會的思考,給人以啟迪。從文中你得到哪些啟迪?(3分)

參考答案:

16.本文細緻地描繪了螳螂利用心理戰術撲食的過程。

17螳螂主要利用心理戰術戰勝蝗蟲:先以驚奇的姿勢、可怕的聲音威脅對方,再用死死盯人的戰術震懾對方,最後用它的武器制服對方。

18.螳螂作出奇特的動作,發出可怕的聲音,是為了虛張聲勢,利用對方的恐懼心理而戰勝它,而小蝗蟲正好中計,在螳螂面前不知所措而命喪黃泉。

19.略

20要做生活的強者;危險時不懼怕,不慌亂;不要被別人的虛張聲勢所迷惑而嚇倒等等。

説明文閲讀及答案21

(1)蝴蝶喜歡飛來飛去,時而“狂隨柳絮”,時而“舞入梨花”,但是不論在何處,它們一直騰挪翻轉,從來不願沿着平緩的路徑飛行。蝴蝶的這種靈動舞步,長期啟發着詩人和畫家們的靈感,但也引起了人們的疑惑:既然蝴蝶有着(相對於它們而言)如此巨大的翅膀,應該能夠很容易地協調飛行姿態,它們為何還要選擇如此曲折顛簸的飛行方式呢?

(2)其實,這是蝴蝶對抗捕食者的一種進化策略,因為飛行的路徑越古怪,捕獵者就越難抓到蝴蝶。與那些為了充分利用氣體動力學而設計強壯翅膀的鳥類相比,蝴蝶並不是非常專業的飛行員,它們所追求的並不是飛行的速度和高度,而是敏捷的變向能力。而且,蝴蝶“亂飛”的好處不僅僅在於干擾捕獵者的預判,還能讓捕獵者難以近身。日本京都2015年鐵嶺市中考語文試題大學的科學家們對蝴蝶的飛行方式做了流體動力學模擬,結果顯示,蝴蝶在推進自身向前時伴隨着許許多多的上升下落,這樣可以在周圍產生洶湧的氣體湍流,這種湍流乾擾了捕獵者的攻擊路線。所以,毒性大的蝴蝶往往比無毒的蝴蝶飛得更平緩,因為它們不怎麼屑於採用這種逃避的策略了。

(3)這種高難度的“亂飛”是如何做到的呢?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科學家們研究了蝴蝶的身體特點。人們很久以來就知道,蝴蝶的前翅與它們的肌肉連接,而後翅只是被動地由前翅帶動,似乎起不到什麼作用。科學家們試着通過逐漸消減蝴蝶的後翅,來調查一下後翅的作用。他們發現,即使所有的後翅都被去掉,蝴蝶仍然可以持續地飛行,而且飛行路線仍然可以像往常那樣曲折,但是飛行和轉彎的速度慢了許多。很明顯,蝴蝶的後翅並不用來提供飛行升力,而是專門用來增強身體轉彎時的靈活性。

(4)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科學家也做了類似的研究,他們通過解剖估算了蝴蝶身體各個部分的重量,然後通過高速攝影機記錄了蝴蝶的飛行運動,發現蝴蝶在飛行時,除了翅膀,其身體也承擔了很重要的作用。蝴蝶可以改變身體和翅膀的相對位置來調整重心,增強身體的可操作性(比如轉身),這就好像溜冰選手或者跳水運動員通過擺動手臂和腿來改變身體重力的空間分佈,因此可以做出漂亮的動作。帝王蝶尤其精通此道,它們可以在比其自身身長還短的距離內實現90度轉彎。

(5)然而,蝴蝶還有一個令人疑惑的問題,它們大都色彩鮮豔,更容易引起捕獵者的注意,這似乎違反了蝴蝶的進化策略。現在科學家們發現,蝴蝶豔麗的外表體現了它們的生物智慧。蝴蝶最初是從飛蛾進化而來的,飛蛾喜歡夜間活動,它們率先進化出了大翅膀和閃避的本領對抗蝙蝠。蝴蝶只在白天活動,它們也有着巨大的翅膀,對於鳥類而言無論如何都是很容易看到的,於是它們索性將身體進化成很顯眼的色彩,以此用作一種宣傳——蝴蝶是非常難捉的。如果一隻年輕的缺乏狩獵經驗的鳥兒看到了一隻鮮豔的蝴蝶,它會想“哇哦,瞧瞧這塊肥肉,它是我的了。”但很快這隻鳥發現,蝴蝶不僅難以趕上,即使抓到了它們,它們也是很滑的,因為蝴蝶翅膀覆蓋着鱗片,容易逃脱。久而久之,鳥就會意識到抓獲蝴蝶實在是太費力了,漸漸地就失去了對蝴蝶的興趣,轉而考慮其他的獵物了。

(6)所以,蝴蝶以它獨特的生物智慧,既保護了自己,又在自然界留下了一道豔麗的風景。

20、你怎樣理解(1)段在選文中的作用?(3分)

(1)段用生動活潑的語言説明了蝴蝶飛行的特點(1分);自然引出後文的説明內容蝴蝶的飛行策略(或:蝴蝶“亂飛”的原因)(1分);結尾用問句引發讀者的閲讀興趣和思考(1分)。

2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選文(2)—(5)段的説明內容。(3分)蝴蝶的生物智慧(或:蝴蝶亂飛及色彩豔麗的原因)。

22、選文(3)段中加點詞語“似乎”是如何體現説明文語言特點的?(3分)

“似乎”是“好像”的意思,表猜測,起修飾限制作用(1分);説明人們對“蝴蝶後翅對於它的飛行方式不起作用”的認識,只是一種猜測,並不確定,沒得到科學的證明(1分);“似乎”一詞體現了説明文語言準確嚴密的特點(1分)。

23、選文(4)段中畫線句運用了哪兩種説明方法?有什麼作用?(3分)

舉例子、列數字(2分)。具體準確地説明了蝴蝶可以通過改變身體和翅膀的相對應位置來調整中心,完成靈活的轉身(1分)。

24、選出下列與選文內容不相符的一項(B)(3分)

A.蝴蝶“亂飛”產生的洶湧的氣體湍流能夠干擾捕獵者的攻擊路線。

B.蝴蝶所追求的並不僅僅是飛行的速度和高度,還有敏捷的變向能力。

C.蝴蝶的後翅能增強其身體轉彎時的靈活性,從而幫助蝴蝶加快飛行和轉彎的速度。

D.蝴蝶用外表豔麗的色彩向捕捉者傳達了一種信息:蝴蝶是非常難捕捉的。

説明文閲讀及答案22

有人説,美是財富。貧困者因之而富有,淺薄者因之而淵博,愚昧者因之而聰敏,平凡者因之而崇高。

有人説,美是財富。消沉者因之而(A),怯懦者因之而(B),動搖者因之而(C),猶豫者因之而(D)。

法國雕塑家羅丹説:“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發現。”大漠孤煙,長河落日,是自然之美;憂國憂民,興利除弊,是社會之美;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是藝術之美。但是,如果你缺少發現美這一種特殊的能力,沒有審美的眼睛,沒有審美的耳朵,沒有審美的感受,那麼,(1),(2),(3)。作為一箇中學生,你捧起語文課本,也難以發現文章中表現出來的氣象萬千的自然美,異彩紛呈的社會美和琳琅滿目的藝術美。

因此,要想得到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中學生應該學會發現美,具備健康高尚的審美觀,做到既會發現美,又會體驗和欣賞美,進而創造一個美的世界。

1、適合本文的一個恰當的標題是[]

A.要學會發現美B.生活處處都有美C.什麼是美D.談“美”

2、根據文意給短文A、B、C、D處各填入一個恰當的詞語

A___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

3、文中(1),(2),(3)處各漏掉了一句話,從下列各句中選出來放回原處。(只填序號)

A.你諦聽“春江花月夜”只會莫知其然

B.你置身蘇州園林也難以領略其中的佳妙

C.你面對“斷臂維納斯”只能瞠目而視

4、文中劃線句子的中心意思是什麼?

5、文中“美是財富”的確切含義是什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A

2、A奮發(奮起)B勇敢C堅定D沉穩(果斷)

3、(1)C(2)A(3)B

4、生活中不是缺乏(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5、學習美學知識,提高審美能力,可以使我們視野更開闊,素養更高,精神更豐富(意近即可)

説明文閲讀及答案23

①被譽為“南閩第一峯”的九侯山位於詔安縣金星鄉,總面積226平方公里,中心景區25平方公里,主峯西山巖海拔1120米。據《漳州圖經》記載,“大禹後裔,九人入閩,歿而為神,各主一峯,尊若王侯,故名九侯山”。

②九侯山以“峯峻、水秀、樹奇”聞名,景觀瑰麗,置身其間,如臨仙境。

③九侯之峯,雄偉險峻。九侯山雲霧迷濛,羣峯如蒼龍穿行於雲海,峯頂有數十塊巨石,疊簇而立,這些巨石姿態萬千,情態各異。有的峭然獨立,如金雞護蛋;有的端莊安詳,似金蟾蟄伏;有的憨態可掬,猶老牛卧眠;有的二石對立,像“大聖拜觀音”;有的二石偎依,若“八戒娶妻”……

④九侯之水,秀美神奇。九侯山主溪流全長近20公里,最具特色的是鬆澗泉飛瀑。每逢夏季,一泓清泉從天柱峯飛流直下,與鯉魚巨石撞擊後形成三疊飛瀑,遠看如一尾巨鯉衝波擊浪逆流而上。相傳開漳聖王陳元光平定“靖安之亂”後,帶領將士來到這裏,見泉水清澈,就取劍在石頭上用泉水磨礪,頓時劍光逼眼,以劍劈石,石頭裂成兩半,後人在石壁上刻下“試劍”二字作為紀念。若將泉水置於瓶中,水終年不沉澱、不生苔,清冽甘美。

⑤九侯之樹,榮茂奇麗。山上原始森林密佈,落葉覆蓋,厚達一尺。“陰陽樹”則是九侯山的標誌景觀。所謂“陰陽樹”,乃為兩棵高山榕。其中一棵的樹根生長在一塊狀若花瓶的巨石下,樹幹緊貼着石壁,樹冠茂密,宛如開在瓶中的花朵,距花瓶石約2米處生長着另一棵高山榕。不可思議的是,這兩棵樹在同樣的土壤環境中卻是此消彼長,一枯一榮,互為陰陽。

⑥“鳴鳥穿巖唱孟秋,浮雲繞樹畫中游。洗心聖地添新景,試劍清泉依舊留。”九侯山雖然不如武夷山聞名遐邇,但是其秀麗的風光,神奇的傳説仍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來此駐足品賞,使它具有更深厚的文化底藴。

⑦南宋理學家朱熹任漳州知縣期間,曾察訪九侯山,見九侯山鍾靈毓秀,立刻用茅草臨時紮成一支大筆,當場書寫“西齋”二字,如今這塊牌匾依然懸掛於千年古剎九侯思禪房的竹門楣之上。明代大儒黃道周題寫的“洗心之藏”的匾額也懸掛於寺中正殿。福勝巖左側石壁上刻着清代貢生吳泰來題的“穀神玄牝”,這四字出自老子的《道德經》。九侯山並不大,卻有佛、道、儒三家在此共生共榮,和諧相處,真正體現了有容乃大的哲學思想。

⑧九侯山上還散落着眾多的摩崖石刻。元朝高僧無礙手書的“九侯名山”、明朝雲南參政羅汝芳鐫刻的“天開”、清朝舉人林天翔題跋的“萬山第一”等30多處珍貴的摩崖石刻,無疑是最好的證明。

⑨九侯山風光旖旎,景色秀麗,文化底藴十分深厚,山上的每一棵奇樹,每一塊異石,無不訴説着神奇的故事……來吧,讓你我走進翰墨飄香的丹詔大地,擁抱這夢幻如詩的九侯山水!

9.閲讀第2-8段,文中從哪幾方面介紹丹詔名勝九侯山?(4分)

10.選文多處採用引用資料的説明方法,請舉一例並簡要分析其作用。(4分)

11.文中劃線部分與下面改後的句子語言各有特點,你喜歡哪一句?為什麼?(4分)

【改句】這些巨石形態各不相同。有的兀自獨立,有的二石並立,人們根據石頭的形狀和情態特徵,把它們叫做“金蟾石”、“牛眠石”、“八戒娶妻石”……

參考答案:

9.⑨九侯山自然景觀瑰麗(九侯山峯峻、水秀、樹奇);②九侯山東文化底藴十分艱鉅深厚。(4分)

10.示例一:第①段引用《漳州圖經》的記載;作用:説明九侯山名字的由來,使説明的內容便宜加充實可信。(4分)

示例二:第④段引用陳元光率領將士來到鬆澗泉試劍的傳説;八作用:説明九侯山之水洗脱秀美神奇,使説明的內容更加充實,文章的趣味性。(4分):

示例三:第⑥段首句引和詩歌;作用:説明九侯山風肖秀麗、傳説神奇,使説明的內容更加充實,增添詩情畫意(富有文學色彩)。(4分)

11.示例一:我喜歡文中的句子;文中句子採用排比、比喻的修辭手法,描寫九侯山的山石姿態萬千、情態各異,使人們對此特徵有更直觀的瞭解,語言生動形象。(4分)

示例二:我喜歡改後的句子;改句採用簡潔的語言,説明九侯山山石不同的形態特徵,語言平實明瞭。

説明文閲讀及答案24

①在世界美食文化的大餐桌上,有一種麪食簡單而平常,卻風靡已久,這就是麪條。

②若問麪條的問世時間,科學的定論為時尚早。有資料記載,1991年,考古學家在我國新疆一處兩千年前的墓葬裏.發現器皿中盛有又細又長的食物。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麪條。墓葬的主人是早在2500年前就定居在新疆的古歐洲人,他們可能是最早製作麪條的先人。

③麪條橫跨亞歐,它的普及與商貿密切相關。我國宋代的開封曾有“麪條天堂”的美譽,這與其繁華開放的國際商貿大都會的地位不無關係。有文字記載,當時阿拉伯商隊長途báshè穿越絲綢之路來到開封經商,能夠保存6個月的乾麪條就是他們最喜愛的食品。在經商途中,他們將乾麪條技術傳播到了其他國家。後來,麪條又以開封為起點,傳播到蒙古、韓國、日本等國。商貿的繁榮客觀上促進了麪條的普及推廣。

④傳説中世紀初期,阿拉伯人征服了意大利的西西里,於是阿拉伯麪條就隨着伊斯蘭文化傳入西西里,促成了意大利麪的誕生。20世紀60年代,一批西藏喇嘛為傳播中國文化來到不丹,不久,不丹人的餐桌上出現了一種新的麪食――“面遲”。有學者認為“面遲”是對中文詞語“麪條”的異讀,也是兩國文化交融的見證。可見,麪條的發展與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有關。

⑥在麪條普及和發展的過程中,人們賦予它豐富的象徵意義。僅以亞洲為例:在日本,人們在農曆七月初七吃素面象徵着好運連連。在泰國,人們在歡慶的日子裏吃麪條象徵着喜事不絕。在我們中國,生日吃麪條的傳統綿延千年,它象徵着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細長的麪條藴含着人們對好運綿長、幸福持久的殷切希望。

⑦一碗小小的麪條豐富着我們的飲食文化。它是一種“美味粘合劑”,內有不同尋常的意義。麪條記錄着人類幾千年的歷史,它在不同地域間傳遞文化,連接起全世界。

13.根據拼音寫漢字。(2分)

báshè______

14.第⑦段畫線句在文中的意思是指______

15.麪條的普及與發展有哪些原因?請概括。(6分)

16.下列對本文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世界上最早的麪條出現在新疆。B.阿拉伯人是最早發明乾麪條的。

C.全球年消費方便麪100億塊左右。D.人們經常在歡慶的日子裏吃麪條。

17.下列這段文字可以放在本文哪一段末尾?請具體闡明理由。(5分)

在一幅歐洲中世紀時期的油畫上,有一名婦女正在揉麪,而另一名婦女在把又細又長的生面條掛在架子上準備晾乾。這表明距今1000年前,麪條又神祕地出現在地球的另一端――歐洲。

參考答案:

13.跋涉手

14.麪條這種食物豐富了飲食文化,並在不同地域間傳遞文化,連接世界。

15.商貿的繁榮促進了麪條的普及與推廣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促進了麪條的發展人們賦予面最美好的象徵意義促進了麪條的普及

16.C

17.這段文字可以放在第2段末。這段文字闡述了距今1000年前面條在歐洲出現的情況。

從內容上來看,是闡述麪條的歷史,與第2段的內容相同。此外,這段文字中“又抻祕地出現在地球的另一端”中的“又”“另一端”是相對於第2段中説明的最早的麪條出現在新疆來説的,從結構上看,這段文字也照應了第3段韻首句“麪條橫跨亞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