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動物過冬》語文教學設計

欄目: 實用文檔 / 發佈於: / 人氣:3.34W

《動物過冬》語文教學設計

《動物過冬》語文教學設計

教學模式:

(1)激情導入——創設情境抓全篇,重在激發動機;

(2)初讀課文──強化情境,初步理解字、詞、句;

(3)精讀課文──憑藉情境品嚐語感,領悟課文精華。

(4)拓展運用——積累內化,遷移練習。

理論依據:

1.根據腦科學的研究,人的大腦功能,左右兩半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大腦左半球是掌管邏輯、理性和分析的思維,包括言語的活動;而大腦右半球則負責直覺、創造力和想象力,包括情感的活動。

2.從方法論看,情境教學是利用反映論的原理,根據客觀存在,對兒童主觀意識發生作用進行的,兒童的意識同樣是由客觀存在引起的,是以客觀物質世界為源泉,通過形象進入兒童的意識的。

3.從心理學看,任何一堂課,任何一位老師上課,都顯現出一種自然的情境。師生處於這種片段狀態的一系列情境中,或在較長的時間內,或在某一短暫的時刻,這種情境都會作用於師生雙方的心理,影響師生實現教與學目的的行為和力量。這種自然情境可以是使主體對情境獲得心理的滿足而產生正誘發力,促進目的的實現。

《小動物過冬》第二課時教案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2、能用“常常”説一句話。

3、通過學習能知道小動物過冬的有關知識,體會小動物之間的相互關心。

教學重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能分角色表演。

教學難點:道小動物的過冬方式不一樣,並能加上動作把小動物過冬的方式表演出來。

教學準備:頭飾、小黑板、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 師:小朋友,涼爽的秋天過去了,寒冷的冬天來到了我們身邊,小動物們都準備過冬了,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19課《小動物過冬》(齊讀課題)。上節課,我們認識了3位可愛的動物朋友,它們是誰呢?(生回答)

2、 師:它們是小燕子、小青蛙和小蜜蜂。不過啊,它們説了,只有我們小朋友順利闖過老師手裏的字詞關,它們才肯閃亮登場。同學們,你們有信心嗎?

3、 師:好,下面讓我們順利進入字詞關。(出示詞語)

強調坐姿(指名讀 開火車讀 齊讀)

4、認是認識了,三個小動物説還不知道你們會不會寫?下面拿出本咱們來隨機聽寫幾個詞。 強調寫字姿勢(抽幾名老師看,同桌互相看,有錯的立即糾正。)

5、恭喜我們同學們能闖關成功,下面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請出這三位可愛的動物朋友,歡迎它們光臨我們今天的課堂。它們是…(大家一起説,師貼圖)對有專吃害蟲的小燕子、保護莊稼的青蛙還有勤勞的小蜜蜂。

二、圖文結合,理解課文

(一)第一小節複習

1、 上節課我們已經學了第一自然段,通過學習我們已經知道,它們三隻小動物是什麼關係嗎?(板書:好朋友)

2、師:哪個句子能看出它們是好朋友呢?(生齊讀)

師:它們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過得很快樂。(師邊説邊點出:常常唱歌跳舞快樂)同學們,你能給“常常”找個近義詞嗎?(經常)

3、同學們,你們有好朋友嗎?你們常常在一起幹什麼呢?你能用這個句子説一説嗎?(師出示)

和 是好朋友,我們常常在一起 。

和 是好朋友,他們常常在一起 。

4、你們和好朋友在一起可以幹那麼多事情,你們覺得開心嗎?

5、讓我們一起讀第一小節,把你的快樂帶給大家。

(二)講讀第二小節

1、師:三隻小動物就這樣開開心心地生活着。日子過得很快,一眨眼秋天到了,秋風起了,天氣漸漸涼了。(播放圖畫)一天,三隻小動物聚在一起幹什麼呢?(指名讀第二小節)商量:交換意見,想辦法。

2、(生交流)師:同學們,這三隻小動物遇到難題能一起商量,可以看出他們三個真是――(好朋友)

3、誰能有感情地讀讀第二小節呢?再齊讀。

(三)講讀第三至八小節

1、小朋友,你們想不想聽聽它們是怎麼商量的呢?(想)好,請你們聽清楚老師的要求:自己認真讀一讀3-7小節。想想小青蛙、小燕子、小蜜蜂是怎麼過冬的,把描寫它們怎樣過冬的句子用直線劃出來,劃好後和同桌再一起讀一讀你們劃的句子。

2、生自讀3-7小節,師巡視。

3、(生自讀完畢)那我們先來看看小燕子是怎麼過冬的?誰來説説你的好朋友小燕子它準備怎樣過冬?(師發準備好的頭飾)

(出示第三小節)生戴上頭飾看着大屏幕説

師:小燕子是怎樣過冬的,你們聽明白了嗎?小燕子是飛到南方去過冬。(師板書:飛到南方)那麼小燕子為什麼要飛到南方去呢?

生:因為南方暖和,還有很多蟲子。師:等到明年春暖花開的時候,再飛回來。

師:哦,原來是這樣,小燕子飛到暖和的南方去過冬,肯定會很開心的。誰來讀好這一段呢?(把紅字讀好就能知道小燕子為什麼去南方過冬了。)(指名讀)

5、哪些小朋友想當小燕子的,我們站起來一起讀。(想當小燕子的學生齊讀)齊讀第三小節。

6、換個句式你會説嗎?(因為所以)(之所以是因為)

7、師過渡:大家説得真好!每年秋天,小燕子就會成羣結隊地飛過高山,飛過大海,飛到遙遠的南方去過冬。好朋友小燕子就要去南方了,你想對它説些什麼呢? (一路平安、早點回來)

8、小燕子飛到南方去過冬了,它不用擔心寒冷的西北風了,那麼它的好朋友小青蛙怎麼辦呢?剛才你們劃了哪些句子,誰來勇敢地做只小青蛙,説給大家聽聽。

9、(師發青蛙頭飾,生讀第5自然段)師:青蛙準備吃得飽飽的(點出),過兩天鑽到泥土裏去,再好好睡上一大覺。(點出)。青蛙準備(板書:鑽進泥土)

10、青蛙説:等來年春天,再出來找蟲子吃。你們知道來年的 意思嗎 ?(出示課件:明年、第二年)

11、(出示冬眠圖)你們看,這就是在泥土裏睡大覺的青蛙呢!看它舒服嗎?哪些同學們願意做只舒服的青蛙,請你們站起來舒舒服服地讀一讀。

12、那麼小青蛙的過冬方式小燕子知道嗎?它是怎麼問的?(生讀問話)

13、小燕子稱呼青蛙是青蛙哥哥,可以看出小燕子怎樣?(有禮貌)小動物都這麼有禮貌,我們小朋友在平時的生活中更應該有禮貌了。再請你們讀讀小燕子的問話,你們覺得小燕子對青蛙怎樣?(很關心,也很擔心)對了,小燕子非常關心它的好朋友。誰來讀一讀呢,讀出小燕子的關心。(指名讀,齊讀)同桌一個做燕子,一個做青蛙,自己練讀這組對話。(指名一組同桌讀對話。)

14、男女生對讀。(女:小燕子。男:青蛙。)

15、師:小青蛙可真聰明啊,再也不用擔心會捱餓了!好了,現在小青蛙不用擔心了,那麼小蜜蜂呢?

16、老師請這兩組小朋友讀燕子的話,這兩組小朋友讀蜜蜂的話。

17、小蜜蜂是怎樣過冬的呢?(生交流)出示第7自然段,點出:藏在蜂巢裏 板書:準備糧食(出示圖片)勤勞的小蜜蜂早就採了許多蜜,冬天它可以躲在蜂巢裏吃蜂蜜了。

18、師:你們準備怎樣誇誇這隻小蜜蜂呢?

19、小朋友,學到這裏,我們想到了一年級時學過的什麼課文,裏邊的那種小動物也是這麼勤快呢?(《螞蟻和蟈蟈》中的螞蟻)它們都是勤勞的小動物。

20、過渡:小蜜蜂也讓它的好朋友放心了,它們可高興啦!但是這三個小動物要分開了,又是多麼捨不得啊,於是它們有了一個約定。(讓我們拿起書一起讀最後一小節)

在一起“商量”過冬,表現了它們的互相關心;“約定”第二年春天再相見,表現它們友誼很深。(情深似海)

21、師述:明年春天到了,青蛙先從泥土裏鑽出來,早早來到約定的地方,等它的好朋友。接着,小蜜蜂從蜂巢裏出來和青蛙見面了。不久,小燕子也從南方飛回來了。三個好朋友一起快樂地唱起了歌,跳起了舞。(播放畫面)再次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三、表演誦讀,加深理解。

1.這是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它不僅生動地介紹了有關動物過冬的 過程,而且表現了小動物之間的相互關心。那麼下面這個空你會填嗎?(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2.文中三個可愛的小動物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請小朋友戴上自己的頭飾,四人一組,分好角色,加上適當的動作來演一演這個故事。(站起來,做動作)

3.指名錶演。評價(先鼓勵,再説缺點)有時間的話再請一組。

四、拓展深化,豐富知識。

1、小朋友,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三種小動物的過冬方式。下面我們來討論一下,哪些小動物的過冬方式和它們一樣呢 ?(指板書)

A、先看燕子:燕子是飛到南方去過冬的的,這種隨着季節的變化而不斷遷移的鳥類叫作侯鳥。這種過冬方式叫作:遷徙(板書:遷徙)你還知道哪些動物也是和燕子一樣過冬的嗎?丹頂鶴(天鵝)、大雁、野鴨、黃鸝、杜鵑

B、像青蛙一樣冬天吃飽後睡上一大覺,這種過冬方式叫作:冬眠(板書:冬眠)。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是冬眠的嗎?蛇 夜鶯 黑熊

C、那麼有些是像蜜蜂一樣準備了足夠的糧食過冬, 這種過冬方式叫作:備糧(板書:備糧)還有什麼動物也是這樣的呢?小螞蟻,小松鼠(出示適當的圖片)

2、同學們,大自然是神奇的,是美麗的,更值得我們去探索,去發現。還有好多種形形色色的動物,它們的過冬方式都不一樣,老師這兒有點小資料,大家可以理解理解。(出示)

3、通過學習和大家自己查閲的資料,老師相信大家也瞭解了很多,最後老師寫了一首小詩,通過學習本課你會把它補充完整嗎?(出示課件)填完讀一讀。(佈置作業)課後把這首兒歌變成你自己的兒歌給自己家人讀一讀好嗎?

五、總結:

同學們,這三個小動物這節課和大家上的很開心,你們開心嗎?(開心)它們希望我們同學之間就和它們一樣做互相關心的好朋友,希望我們小朋友從小努力學習,學會仔細觀察,長大後憑你的聰明才智去揭開大自然中的一個個奧祕。你們有信心嗎?(下課)

六、板書:

19 小動物過冬

燕子(圖) 飛到南方 (遷徙)

青蛙(圖) 鑽進泥土 (冬眠)

蜜蜂(圖) 準備糧食 (備糧)

教學反思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我們的語文課必須以人為本,在教學中善於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使學生在掌握了知識的同時,也掌握好學習的方法。在本課的`教學中,經過對《小動物過冬》學習活動的設計與實施,我對小學語文教學又有了新的認識。

一、初讀:整體感知

《小動物過冬》這篇文章的篇幅較長,如何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整體感知而又不會覺得乏味呢?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三個教學環節:1、小動物請大家看動畫片——朗讀欣賞,初步感知。2、讓老師聽聽誰最快收到了禮物——自由朗讀,讀通課文。3、小動物邀請愛讀書的小朋友一起玩遊戲、學知識——再讀課文,朗讀流利。學生有了一次聽老師的範讀、兩次自己讀的基礎,接下來的課文教學就順暢多了。

二、學字:形式多樣

識字寫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在這節課中我通過讓小組長帶領小夥伴認識生字——開火車認讀生字,讀對了,生字就對你眨眨眼——拍手讀生字——自由讀詞語,選一個讀得最好的詞讀給大家聽——猜字謎——請你當小老師提醒大家寫生字時應注意什麼——跟小老師一起書空——描紅練習等等各種各樣的學字形式,寓教於樂,調動了學生學習生字的積極性。

三、精讀:設置情境

憑藉情境,可以強化學生已有的感知,充分利用情緒加深內心體驗,促使學生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還能讓學生展開聯想和想象的翅膀,豐富課文的內涵。所以,在課堂上我首先讓學生戴上最喜歡的小動物頭飾變成可愛的小動物,自然而然地引出第一自然段的內容:青蛙、燕子、小蜜蜂三個好朋友生活得很快樂;接着,我分別設置了“春天”、“夏天”和“秋天”的教學場景讓學生判斷,使他們感受季節的變化再引出第二自然段的內容:秋天到了,小動物該幹什麼了;而三至七自然段都是寫小動物之間的對話,內容通俗易懂,主要是通過分角色朗讀的形式讓學生去體會去感悟;最後一個自然段,我請學生髮揮想象,小動物分別時會怎麼説的?從而理解“約定”一詞。

四、積累:演課本劇

課本劇的表演過程,實際上是理解課文,訓練口頭表達能力,進一步觀察思考,提高説話技巧的過程。同時,根據小學生自我表現意識強的特點,在學生掌握了課文內容之後,我讓學生表演動畫片。

經過這節課的教學,我感到了自己教學上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如指導學生讀書時讀得不到位,讀與説的訓練不夠紮實;在調控課堂氣氛方面還不能做到收放自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