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陸羽與茶經》的教學設計

欄目: 實用文檔 / 發佈於: / 人氣:1.02W

《陸羽與茶經》的教學設計

《陸羽與茶經》的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朗讀和默讀課文,瞭解茶聖陸羽的傳奇事蹟和精神品質。

2.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及表達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幫助學生認識“煎、吭、祿、茶”,會寫“煎、吭、舀、茶”,理解“煎茶、舀水、吭聲、如火如荼”等詞語。

二、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抓關鍵詞句去品讀理解文本,進而瞭解茶聖陸羽的傳奇事蹟和精神品質。

三、教學準備:

查找關於中國茶文化及陸羽的資料、多媒體課件。

 四、課時安排:三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讀

上課前老師想和大家聊聊你們最感興趣的話題:名人。學生暢所欲言自己崇拜的明星,在此基礎上(課件出示陸羽的畫像),讓學生猜猜這位名人是誰?相機引出課題教師板書:陸羽與《茶經》(師板書,生書空,同時講解“陸”字的右邊“擊”字書寫時注意的地方)

齊讀課題,讀後質疑:1.陸羽與《茶經》有什麼關係?2.為什麼以此為題?學生以課前準備簡要交流有關資料。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位名人,看看從文中我們又會知道些什麼?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快速瀏覽全文,想想:①文章是以什麼順序來寫的?

②文章從什麼話題談到陸羽?

③文中主要寫了陸羽的哪幾件事?

(相機板書:辨別江水、撰寫《茶經》、推廣茶藝)

(三)再讀課文,理解詞語

1.默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2.出示詞語,指名讀,齊讀,字音讀準。

3.詞語個性化朗讀,要求:按自己理解的詞義來朗讀。

4.對於個別較難的詞語給予解釋。

5.通過理解“茶”和“荼”的詞義,幫助學生區別

6.指導“荼”的寫法。

7.引導學生通過字義來區別“荼“的兩種讀音。

“荼“(tu)古書上説的一種苦菜。古書上指茅草的白花:如火如荼。古同“荼”,塗炭。

“荼”(shu)①玉板,古朝會時所執。②同“舒”,舒緩。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瞭解了課文是按總——分的順序來行文的,從茶鄉想到陸羽總起引出後面的三個事例(辨別江水、撰寫《茶經》、推廣茶藝),以此來表現陸羽。這節課我們接着在作者暢達的語言中去品讀、去感悟。

二、細讀品味

1.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自由讀,思考:從中你知道了什麼?哪些語句寫到了陸羽?(2、3句)能用一句話概括嗎?(陸羽是唐朝復州竟陵郡人,是中國茶史上的傳奇人物,他的茶藝在當時就已聞名天下,被人稱為“茶聖”。)

默讀第四句話,想想它在文中起什麼作用?(銜接,引出後文)

2.辨別江水

(1)自由讀文,找找文中哪些段落是寫陸羽辨別江水這件事?(2-8自然段)

(2)學生分角色朗讀,想象當時情景,感受人物形象。

從朗讀中你感受到了什麼?(陸羽精通茶藝)

文中哪些語句具體地表現了陸羽精通茶藝?

課件出示:

(軍士取來水後,陸羽馬上用勺子舀水。他看了一下,又用勺子輕輕地掂了掂水,説:“這水是臨岸的江水,不是南零的水。”)

(陸羽沒有吭聲,默默地將瓶水往外倒。倒至一半時,他又用勺子取水揚了揚,説:“這才是南零的水呢!”)

(3)陸羽一舀、一掂、一倒就分辨出江水來,難怪軍士不由衷的感歎:“陸先生,您真是神了!”(師生齊讀這句話)

(4)質疑:為什麼一舀、一掂、一倒就能分辨出江水來?

引導生結合學習鏈接理解

3.拒絕做官,撰寫《茶經》

(1)快速瀏覽,找找哪些段落寫了這件事?(9-11自然段)

(2)出示自學提示:

①陸羽為什麼要寫《茶經》?他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寫這部書的?讀到這裏你有什麼感受?

②為了寫《茶經》,陸羽做了寫什麼?花了多長時間?讀到這裏你又有怎樣的感受?

(學生自學,劃詞句,作批註。)

(3)小組交流,共同研討。

(4)討論交流,①重點引導學生抓住兩個“毫不……”(一是朝廷好幾次要他出任高官,他都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二是他為推廣茶藝,決心寫人們不屑於寫的“閒書”時毫不動搖。)體會陸羽的志向遠大,並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受陸羽的高尚人品。

課件出示相關資料,幫助學生感受陸羽的人品:

陸羽一生鄙夷權貴,不重財富,熱愛自然,堅持正義。《全唐詩》中載有陸羽一首詩,正體現了它的品格。

不羨黃金磊,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不羨暮登台;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凌城下來。

②引導學生抓住“二十一歲”,“十六年”,“三十二州”兩個“五年”,“二十六年”,“四十七歲”等數據來體會陸羽為撰寫《茶經》作出了無悔的選擇,投入了巨大的熱情,耗費了畢生的精力,才終於完成這部經典著作。

師小結:在剛才的學習中,我們先找出記敍這個事例的相關段落,然後劃記相關詞語,並抓住這些詞語細細品味,體會,感受。

③利用所查資料補充介紹(學習11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