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去年的樹》的課文教學設計

欄目: 實用文檔 / 發佈於: / 人氣:1.46W

《去年的樹》的課文教學設計

《去年的樹》的課文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1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正確讀寫“融化、剩下、伐木、煤油燈”等詞語。

2能有感情、分角色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童話揭示的道理。

教學重點

體會童話中“鳥兒”信守諾言的品質。

教學難點

讀悟文中的角色對話,體會童話角色的心理。

教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鳥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略寫)

1聯繫生活、激發興趣、揭題導入。

同學們,你們有好朋友嗎?介紹一下為什麼是他?有朋友真是件幸福的事!我們每個人都渴望交到一位好朋友。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發生在朋友間的事兒。板書課題,齊讀課題。這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一篇擬人體童話。

2質疑課題,初讀課文,交流體會。

看到課題你有什麼疑問嗎?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後交流你知道了什麼,你有什麼感受?

3學習生字詞。

出示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詞,你怎樣記住這些字?並書寫要求寫的字。

4再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請同學們再讀課文,説説童話講了一件什麼故事。

第二課時

1回顧舊知,導入新課

1.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1課,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童話《去年的樹》。齊讀課題。

1.2多媒體課件出示4個詞語(融化、剩下、伐木人、煤油燈),檢查識字情況。

1.3與生一起書寫“伐”字,你是怎麼記住的?以字理分析伐字,(左邊是單人旁,右邊是戈,戈是古時候的一種兵器,左邊側面站立一個人,這就是古時候的伐字)本意是砍伐,逐漸演變為今天的“伐”字,中國的漢字多奇妙,每個字都是一幅畫,每幅畫裏都有一個故事,在這篇課文中“伐”的是什麼呢?(板畫樹)樹被伐之前有怎樣的故事、伐之後又發生了什麼事情呢?生彙報。

過渡:這篇童話就講了這樣一個故事,通過事情發展的轉折點,伐,我們弄清了前因後果,這就是概況文章內容的一種方法。去年的樹,今年成為了燈火,樹已成為了去年的記憶,所以課文題目叫——去年的樹。

(設計意圖:第二課時的教學先回顧舊知,對學生的識字情況、課文主要內容的掌握情況進行鞏固,並交給學生概括課文內容的方法,為本課教學做好鋪墊。)

2精讀課文,傾心對話

2.1樹和鳥兒是好朋友(貼鳥兒圖),課文中很多次出現了“好朋友”這個詞,請同學們放聲地讀讀課文,很快地找出來,用筆畫出來。

交流:(1)……是好朋友。(2)……又來找他的好朋友大樹了。(3)……我的好朋友樹在哪兒……

(設計意圖:童話的字裏行間處處體現出鳥兒和樹是“好朋友”,文中更有3次出現“好朋友”這個詞,讓學生自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緊緊抓住“好朋友”這個詞眼,幫學生理清故事情節脈絡,奠定一個情感基調。)

2.2他們究竟是一對怎樣的好朋友呢?讓我們來讀讀課文的第一段(課件出示第一段),看看從哪個詞語中能真正體會到他們是好朋友?

交流:從哪個詞看出來的?(天天)説明他們朝夕相處,形影不離,你有這樣的好朋友嗎?有這樣的好朋友你感覺幸福嗎?請帶着這種感覺再讀讀這句話。

(設計意圖:抓住“天天”這一詞語,體會鳥兒和樹是一對好朋友,感受他們的深厚友情,為他們分別時的難捨難分奠定基礎。)

2.3師:多好的朋友呀!可是日子一天天過去,寒冷的冬天就要來到了,鳥兒必須離開樹,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在鳥兒和樹分別時有一組對話,找出來,同桌之間讀一讀,體會體會這對好朋友在分別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請一生讀對話。

師:聽他的讀你體會到這對好朋友在分別時的心情是怎樣的?(依依不捨、難捨難分)

請1生找你的朋友讀,採訪小鳥:你願意回來嗎?你能把它讀出來嗎?

師:你加重了“一定”,老師聽出了難捨難分,聽出了鳥兒對樹的承諾。同學們,你們能讀出來嗎?

師生分角色讀分別時的對話。(老師讀樹的話,學生讀鳥兒的話。)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指名讀,自由找朋友練讀,師生讀等形式讀好鳥兒與樹分別時的對話,體會小鳥與大樹的承諾,為最終感悟信守諾言主題埋下伏筆。)

2.4師:一對好朋友就這樣依依惜別,並做了約定,第二年,春天又來了,原野上、森林裏的雪都融化了,鳥兒又回到這裏,找他的好朋友樹來了,鳥兒滿心歡喜,可是,他看到他的朋友了嗎?他是怎麼做的?問了誰?為了找到好朋友,小鳥可是歷盡艱辛,你還能用什麼詞語來説説?

師:鳥兒歷盡艱辛、心急如焚地找,在尋找大樹的過程中,有許多次急切詢問的話語,請你找一找,用“——”畫出來,自己再讀讀,體會小鳥的心情。

指名讀三次詢問的話。

從這些話裏,我們最能感受到小鳥的心情了,出示三句話:

引讀:小鳥滿以為自己能馬上見到闊別已久的朋友,沒想到卻只是看到光禿禿的樹根時,他是怎麼問的?請生讀。心情怎樣?

小鳥跋山涉水,找到了工廠裏的大門

,他是怎麼問的?請生讀。心情怎樣?

小鳥奮力飛向擁有火柴的小姑娘身旁,又是怎麼問的?請生讀。心情怎樣?

師:為了尋找好朋友,鳥兒一次比一次焦急,一次比一次急切,我們連起來讀這三句話,體會小鳥心情的變化,好嗎?

生齊讀。

師:我看到有的同學眉頭都皺起來了,語速也加快了,我體會到你們心中的焦急,在對話裏還有其他幾個角色,請大家在四人小組裏分工練習讀。

指四人分角色讀。生生互評,你覺得誰讀得比較好,或是哪個角色你能讀得比他更好?

(樹根——樹的一部分,語氣也應該有些傷心;門——習以為常,不以為然;小女孩——稚氣)

師:你們説得這麼好的,我相信肯定能讀得非常好,咱們大家來把這部分讀一讀好嗎?

一組生讀旁白,其他學生分角色讀。

(設計意圖:童話常常用人物對話的表達方式發展故事情節。教師讓學生找一找、畫一畫相關句子,在形式上分別採用自由讀、小組分角色讀、全班分角色讀等,讀的層次性和指向性都是非常清晰的,在讀的內涵上,教師不斷地引發學生思考鳥兒的內心情感,並不時地採用師生評、生生互評、學生自評等多種評價手段,使學生越讀越有感情。)

3引導想象,體會文意

3.1師:小鳥在尋找大樹的過程中,歷盡艱辛,飛越千山萬水,那份焦急、擔心、急切就是奉獻給大樹最深厚的友情,(課件出示課文插圖,並伴有哀傷的音樂)終於,努力沒有白費,村子裏,煤油燈旁,兩個朋友相聚了,去年的樹已成為了燈火,(師讀最後3段),同學們假如你是鳥兒,此時,你的心情怎樣?(傷心、難過)

同學們快看,在這裏,鳥兒看了幾次?他是怎樣看的?從中你體會到什麼?自己讀讀。

第一次:鳥兒是怎樣看的?(睜大眼睛,盯着)此時,你就是鳥兒,你在想什麼,想説什麼?(樹朋友,我終於找到你了,我來給你唱歌來了)

第二次:鳥兒又是怎樣的看?唱完了歌,又對着燈火看了一會兒,它實現了自己的諾言給樹唱歌,你就是鳥兒,你在想什麼,想説什麼?

師:這兩個看字裏,飽含了多少真情,多少留戀啊!讓我們一起讀這部分。

(設計意圖:課文末尾是文意和情感的高潮,學習時讓學生再次談談感受,體會兩個“看”字,通過讓學生換位體驗,把學生帶入課文,文我一體,文中有我,我中有文。)

3.2師:同學們,學到這裏,老師不禁要問,樹已經不在了,但為什麼鳥兒非要歷盡艱辛,尋找去年的樹,並且要為他唱去年的歌?(板書:信守諾言)

(設計理念:有了前面的鋪墊,設計這樣一個揭示文章主旨的問題,在學生理解起來是水到渠成。)

4拓展延伸,多元對話

4.1師:鳥兒飛走了,帶着淡淡的感傷與哀怨飛走了,他給大樹留下了歌聲、留下了友情,留下了世上最珍貴的誠信,同學們,課文學完了,你肯定有許多話想説,你想對誰説?鳥兒、樹、伐木人、作者……,想對誰説就對誰説,想説什麼就説什麼,將你想説的話寫下來。

4.2學生寫話並交流,教師相機點評。

(設計意圖:這樣的設計,既為學生創設了語言實踐的機會,又培養了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使文本主題得到了昇華,實現了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結合。)

5迴歸課題,昇華理解

師:同學們,讓我們再來看看這課題,就是去年這棵枝繁葉茂的樹,今年已不復存在,給我們留下了那麼多傷感和留戀,讓我們無限懷念地讀——

正是這棵去年的樹,給我們留下了太多太多的思考,關於誠信,關於環保,奉獻、友情,讓我們意味深長地讀——

(設計意圖:首尾呼應,讓學生再來品讀課題,卻又有了不同的感受,昇華理解。)

6推薦經典,永久對話

師:這就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童話,沒有華麗的辭藻,語言樸實無華,但卻情深意濃,讓我們感受了世間最美好的情意。他不滿30歲,就因病去世,但給後人留下了許多經典,被譽為日本的安徒生。課後推薦同學們去閲讀他的代表作品《白蝴蝶》《狐狸阿權》《小狐狸買手套》《蝸牛的悲哀》等書。

同學們,童話是一座巨大的寶庫,願你們從寶庫中摘取更多寶物,那裏的美好情感會伴你終身。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閲讀經典的童話讀物,積累文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