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少年閏土》教學片斷及反思的內容

欄目: 實用文檔 / 發佈於: / 人氣:2.24W

《少年閏土》教學片斷及反思的內容

《少年閏土》教學片斷及反思的內容

【教材説明】

這篇課文通過“我”對少年閏土的回憶,刻畫了一個機智勇敢、聰明能幹、知識豐富的農村少年形象,表達了“我”與閏土的友誼及對他的懷念之情。

課文先寫“我”記憶中的閏土,接着寫與閏土相識、相處的過程。重點寫了閏土給“我”講捕鳥、撿貝殼、看瓜刺蝟和看跳魚四件事,最後寫兩人的分別和友誼。

要求是繼續練習用比較快的速度閲讀課文,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難點是理解一些含義比較深刻的句子。

【教學理念】

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以“主動參與,樂於探究,交流與合作”為主要特徵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中成長,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通過語文實踐,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與此同時,教師的角色也將隨之轉變,教師不再是單純意義上的知識的傳授者或施教者,而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

【課前準備】

課前要求學生通過查書,網絡查找魯迅先生的有關資料,閲讀魯迅的相關作品《故鄉》。

【片斷一·設定目標,分工合作】

師:下面同學們仔細讀課文及課後問題,然後分小組討論研究,給這篇文章設計學習目標,也就是你認為應該學習和掌握的知識內容,記錄人做好記錄。

(學生讀書討論。)

各小組彙報本組意見後,綜合歸納,羅列成板書:

1、學會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2、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課後1題)。

3、能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課後2題)。

4、弄明白“我”是怎樣認識閏土的。

5、瞭解閏土是怎樣一個人。

6、談自己讀後的心得。

師:每小組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目標作為研究課題,小組合作完成。

【片斷二·快速讀課文,畫出“我”非常欽佩閏土的句子】

1、學生自由學文。

2、反饋:

啊!閏土的心裏有無窮無盡的稀奇事。

⑴齊讀句子。

⑵文中的“我”對哪件事印象深刻?

(學生概括,並請學生隨機板書。)

3、小組合作學習,教師提供一些研讀方法:

⑴讀一讀,談感受,把你的真實感受説給同學聽。

⑵讀一讀,交流感受或想法,把課文按你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讀給大家聽。

⑶讀一讀,把你想對少年閏土説的話説給大家聽。

4、反饋,交流研讀成果。

【片斷三·探究含義深刻的句子】

師:課文中有這樣一句話:“他們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裏的四角天空。”這句話給你的感受是什麼?

生:魯迅生活在一個只有四角天空的封閉的空間裏,沒有自由。

生:不對,魯迅在這裏學得很刻苦,我知道魯迅小時候跟壽鏡吾先生讀書、習字,在自家搬去的課桌上刻了個“早”字來勉勵自己刻苦學習。

師:那你知道,魯迅到底學到了哪些東西呢?

(學生討論。)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我是按全新的教學理念來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嘗試主動、探究、合作這種新的學習方式來學習,並初步學會這種新的學習方式,讓教師的角色也發生根本的轉變,由單純意義上的傳授者,施教者轉變為學生的引導者,合作者,這些目的我達到了,而且落實得較好,應該説是成功的。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培養了學生語文素養,敢於在讀中開放語文課程,展開探究式語言實踐。讓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交流與合作為主要特徵的學習方式,主要是通過“讀”來完成的。正如“教學片段一”,“教學片斷二”所展示的,閲讀教學就是要學生讀,讀通了才能説,讀通了才能交流感想,讀通了才能與閏土對話。這讀的過程便是主動參與,樂於探究,交流合作的過程。二、從人文精神出發,敢於重新審視課文的文本價值。《少年閏土》算是一篇老課文,以前我們總狹隘地理解少年魯迅和那一批“少爺”們一個個都在“只看見院子裏高牆上的四角天空”裏過着壓抑的生活,他們知識狹窄,殊不知,魯迅在這“四角的天空”裏,經過先生嚴格的教誨,以及他自身刻苦的學習,汲取了書本中優秀的民族文化精髓。《三味書屋》這篇課文就是寫的魯迅小時在課桌上刻“早”來勉勵自己刻苦學習的故事。

當然,少年魯迅在“又看見院子裏高牆上的四角的天空”裏汲取的書本中的優秀民族文化精髓,僅僅是書本上的,從《少年閏土》這篇課文中我們也讀了,正是閏土那“許多的新鮮事”,使他又超越了那“四角的天空”最終成就了偉大的一生。而閏土,心中雖然有“許多新鮮事,有大千世界豐富多彩的知識,但因社會殘酷、家境貧苦等原因,人生就黯淡了。理解這一點還是不夠,更重要的要讓學生感悟到在我們課堂這“四角的天空”裏,要有如魯迅當年在“四角的天空”裏的自主和刻苦,又能對“四角天空”外的如同閏土所知道的那“許多的新鮮事”做深入的探究,這樣就會有個絢麗多彩的人生。

由此也帶出了很多問題:

1、並非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優生表現積極,差生則顯得無所事事。

2、每一個小組完成組內任務,對其他組內容研究很少,在他組彙報完後,很難提出自己的意見

3、課文知識只落實到組,學生難以全面把握課文內容以完成課程目標。

諸多問題都還待解決。如何保留傳統教育的精髓,再揉進新的教學理念,新的學習方式,結合學生實際,創設一種現代化以人為本的教學模式,是每個教師所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