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土壤的顏色》教案設計

欄目: 實用文檔 / 發佈於: / 人氣:1.67W

《土壤的顏色》教案設計

《土壤的顏色》教案設計

第一課 我們周圍的土壤

教學目標:

1.能夠親自採集土樣,並觀察土壤;能選擇自己擅長的方式來研究土壤。

2.意識到自己感官的作用,會觀察、描述、記錄;

3.瞭解土壤與生命有密切的關係。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

1.談話: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挖土。你們知道,在我們周圍哪裏有土壤嗎?

2.談話:關於土壤,你知道些什麼?大家還有什麼感興趣的問題?

3.學生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老師根據現有條件,引導學生確定本課的研究內容。

二、實地考察土壤並採集土壤樣品

1.根據實際情況分小組活動

學生挖開土層,觀察在土層下看到了什麼,並記錄。

2.小組交流:描述自己看到了什麼。

3.注意觀察土壤中“居民”的'生活,它們都在幹什麼?

4.在觀察的基礎上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

三、感性認識,提出設想,深入研究

1.讓學生回憶以往認識事物的方法:用眼看、用鼻子聞、用手摸、捻、握、捏等。善於讓學生在平時探究活動中總結自己的研究方法,也要善於靈活地運用這種方法。

2.教師給學生提供放大鏡等工具和充足的時間進行觀察,説一説自己的發現和感受。

活動過程:

(1)讓學生取一些採回的土樣放在紙上。

(2)觀察土樣、用放大鏡看、在手指間摩擦乾燥的土樣、聞土樣。

(3)把自己的觀察發現寫在活動記錄上。(科學教材第62頁)

3.組織學生討論觀察到的結果。

談話:剛才你們發現了什麼,想到了什麼?然後推薦一名同學把本組發現和疑問告訴大家。

2、瞭解土壤

一、教學目標:

1.能夠運用多種感官和不同方法鑑別土壤中的沙、黏土成分的多少。

2.知道沙、黏土和腐殖質是組成土壤的三種主要成分。

 3.意識到自己感觀的作用,形成探究意識。

二、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沙子、黏土和壤土若干,一堆新鮮的當地土壤。自制過濾裝置三套。

學生準備:每六個學生一組,每組學生準備:沙子、黏土、腐殖土、酒精燈、三腳架、石棉網、試管夾、玻璃棒、紙巾、一杯水、攪拌棒、盤子、放大鏡、表格等。

 三、教學過程:

(一)、錄像導入、激發興趣

1.播放《土壤的顏色》思考:我們這裏的土壤屬於什麼顏色?適宜種怎樣的植物?

2.提問:關於土壤,你還想知道哪些呢?

3.學生説一説。

4.教師小結:説得很好!大家想知道有多少種土壤?土壤裏有些什麼?怎樣分類?我們周圍的土壤屬於哪一類?為什麼不同地方的土壤生長的植物不一樣?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一起去研究吧。

(二) 自主學習

▲做一做

1.學生交流,教師補充:

2.學生選擇性實驗:(出示友情提醒)

3.交流1:(用燒烤法認識土壤中的成分)

(1)燒了一會兒,你看到了什麼?聞到了什麼?你發現了什麼?説明了土壤裏有什麼?

(2)教師相機介紹儀器名稱、使用方法及友情提醒。

4.交流2:(用沉澱法認識土壤中的三種成分)

(1)把土塊放入水中,攪拌後靜置一段時間,你有什麼發現?

(2)教師相機介紹儀器名稱、使用方法及友情提醒。

5.小結:把土塊放入水中,攪拌後靜置一段時間,可以看到水面上飄浮着一些東西,這是土壤中動植物腐爛之後形成的物質叫腐殖質,再細看一下水中的土塊,你會發現它在水中明顯地分成三層:上面一層顆粒較細,是黏粒;中間一層中等顆粒為粉粒;下面一層顆粒較大的是沙粒。人們根據下面的三種土粒含量的不同,將土壤分為三類,是哪三類?請看這裏的介紹。

▲看一看《播放土壤的分類》

1.討論交流:

2.教師歸納:沙粒含量特別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特別多的是黏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板書)

▲議一議:

1.談話:那麼,這三種土壤有什麼特點?又適宜種植那些植物呢?請大家來看老師做一個實驗,這個實驗老師請三位同學合作完成,老師這裏有沙土、黏土、壤土這三種土壤,請這三位同學同時往這三種土壤裏倒進相同量的水,請大家注意觀察:哪種土壤中滲出的水最多?這説明了什麼?

2.教師小結:不同土壤裏的透水性和保水能力不一樣。那麼,根據土壤的透水性和保水能力,你們覺得沙土、黏土、壤土適宜種植那些植物呢?

3.播放課件《土壤種植》。

 四、板書設計:

1.水

空氣

腐殖質

2.瞭解土壤

黏粒→黏土

微粒 粉粒 壤土

沙粒→沙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