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促進農村發展的長遠大計演講稿

欄目: 實用文檔 / 發佈於: / 人氣:1.89W

促進農村發展的長遠大計演講稿

促進農村發展的長遠大計演講稿

解決“三農”問題的最大難題是如何解決好農民的就業問題。如果大量農村富餘勞動力無法轉移出去,農民的富裕、農村的現代化就只能是一句空話。着眼於從根本上提高農民素質,全面開展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是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的重大舉措,是從根本上解決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的關鍵所在。河南許昌作為一個傳統農區,各級政府從戰略高度抓農村勞動力培訓和轉移,靠就地轉移和向外輸出兩條路子*解農民就業難題,確實找準瞭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切入點。經濟的快速增長不僅需要物質資本的投入,也離不開人力資本的投入。我國是一個農業人口大國,農村藴藏着巨大的人力資源。只有大幅度提高農村人口的科學文化素質,提高農村勞動力的技能型就業能力,才能把沉重的農村人口壓力轉化為巨大的人力資源優勢。開發農村人力資源,應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進一步強化農村基礎教育。2003年,我國農村居民人均受教育年限僅為7.6年,比城鎮居民低3年。在農村,小學和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在總人口中佔75.14%。農村人口主要由受過初中和小學教育的羣體構成,而城市人口主要由接受了高中及以上教育的羣體構成。這是城鄉之間最大的不平衡。由於過去欠賬多,我國農村基礎教育發展面臨的一些突出問題遠沒有得到解決。應當考慮城鄉之間和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水平和財政實力的巨大差異,強化中央、省級政府的支出責任,更加公平地分配國家的公共教育資源,加快實行免費九年制義務教育制度。

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技能教育。農村青年大部分初中畢業即進入勞動力市場,不具備應有的職業技能。長期以來,農村職業教育內容與農村發展需求嚴重脱節。由於經費短缺,農村職業教育機構萎縮,人員大量流失。絕大多數進城務工農民沒有接受過任何職業技能培訓,就業競爭力不強。隨着勞動密集型產業升級和高科技產業的發展,需要各種具有專業技能的藍領工人和高級技工。應有效整合教育資源,把發展中等職業學校的重點放到農村去。中等職業教育應適應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推動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的要求,增強辦學的針對性和實用性。積極鼓勵社會力量辦職業教育,促進職業教育辦學主體和投資多元化。

健全農村勞動力就業培訓體系。應大幅度增加各級政府用於勞動力培訓的投入,建立“政府主導、多方籌集”的投入機制。把滿足市場需求和尊重農民意願作為根本出發點,建立“訂單培訓、企業參與”的培訓機制,走先培訓後輸出、以培訓促輸出的路子。同時,積極創新農村勞動力的培訓方式。一些地方推出的“培訓券”方式,就是農村勞動力培訓方式的一個創新。這種做法最明顯的好處是,不是用政府有限的資金去建培訓機構、招教師、購設備,而是直接補給受培訓者,讓受培訓者自己去選擇培訓者。這有利於培訓機構間展開競爭,讓市場對培訓機構進行優勝劣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