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關於依託教育理論優化班級管理的教育理論論文

欄目: 實用文檔 / 發佈於: / 人氣:5.77K

關於依託教育理論優化班級管理的教育理論論文

關於依託教育理論優化班級管理的教育理論論文

班級管理是以學生為本、着眼於促進學生成長的教育。科學的管理方法能夠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要注重將“木桶原理”“羅森塔爾效應”“馬太效應”等教育理論與班級實際情況相結合,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管理的自主性,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律、自主、自尊、自愛的良好品質,優化班級氛圍,打造優秀的班集體。

教育教學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班級管理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教師只有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進行實踐,才會取得理想的管理效果。

一、木桶原理——揚長促短

木桶原理指的是一桶水的容積不是由最長的一塊板決定,而是由最短的一塊板決定。因此,欲使“存水量”趨於最大值,必須想辦法使木桶上的“短板”變長。那麼,要建立優秀班集體,達到整體優化的目的,作為班級管理者必須分清學生羣體中的“長板”和“短板”,並且將着眼點放在“短板”上,但對“長板”也不能放鬆。要想提高教育管理的整體水平,必須拉長單項工作中的“短板”;要想幹好某項管理工作,必須補齊各個環節中的“短板”。

把木桶原理應用到教育實踐中,就是從最後一名學生抓起,用耐心和細心去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發現學生的可愛,激發心中對他們的關愛與熱情,進而調動自身工作的積極性。在認清學生的“長短”之後,要尋求補“短”的有效途徑和方法。要全面瞭解學生,對每個學生仔細觀察,周密調查,認真研究,從“短”中發現“長”,進而做到揚“長”避“短”。要特別注意對後進生增加感情投入,多給些“偏愛”,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關懷。

學生小昕來自農村,性格比較內向,家長平時對其要求很嚴格。由於忙於生計,沒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怕孩子學壞,孩子犯錯時家長經常採用暴力管教的方法,以至於孩子膽小怯懦,不願意與別人交流。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孩子對籃球情有獨鍾,甚至達到了痴迷的程度。發現孩子的長處後,我讓其擔任班級體委和籃球隊隊長,很多活動都交給他安排。剛開始時活動被他弄得一團糟,我也不急不躁,耐心地對他進行指導。經過一年的鍛鍊,他的體委工作幹得有聲有色,籃球隊長的工作更是出眾。與此同時,他的籃球技術也突飛猛進,得到了同學和老師的認可,被選為學校籃球隊隊長。之後他帶領校籃球隊的同學參加市裏的籃球賽,因在比賽中表現突出被組委會評為最有價值球員。由於有了這樣的經歷,小昕的性格也變得開朗自信,全班同學都願意與他交朋友,他與家長和老師的關係也變得融洽了。這樣的實例很多,教師要從學生的長處入手,用長處催化短處,促進學生的轉化,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二、羅森塔爾效應——滿懷期望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考查某校,隨意從每班抽3名學生共18人作為調查對象,並將調查結果以表格的形式交給校長。他極為認真地對校長説:“這18名學生經過科學測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事過半年,羅森塔爾又來到該校,發現這18名學生的確超過一般,長進很大,再後來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崗位上幹出了非凡的成績。這一效應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鳴現象。羅森塔爾效應告訴我們,人基於對某種情境的知覺而形成的期望或預言,會使該情境產生適應這一期望或預言的效應。

在班級工作中,我們要善於利用羅森塔爾的期待效應來管理班級。每次月考後,老師們都會對學生的試卷和成績進行分析,並提出新的期待,有的學生進步很快,有的學生卻見效不明顯。期待效應的.運用要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進行,如果低於最近發展區學生就容易自滿,如果高於最近發展區學生就會失望,認為自己的努力效果不好,甚至會放棄努力。在優秀的班級中,學生一定會有明確的目標,目標是人們期望通過努力而達到的結果。在班級這個最為行之有效的教育集體中,具有操作性的班級目標是其靈魂。一個優秀的班集體,應該有團結、民主、健康、向上的班風,設置科學的目標是促成這種班風形成的有效途徑。有經驗的班主任都清醒地知道,每一個班級目標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總是與其他目標如教育總目標、學生的個人目標等一起構成一個體系,共同對班集體發生影響。在班級中實施目標管理是一種科學的管理方法。

每次大型活動時都要對學生提出明確的目標,如每年的春季越野賽、運動會、籃球賽、足球賽等。在學校下達比賽方案時就鼓勵學生按照要求嚴格訓練,比賽前再提出具體的目標要求,激勵學生在比賽中竭盡全力。通過參與活動鼓勵學生在其他方面也要全力以赴,認真完成每一項任務,達到預期的目標。班主任要用這種奮鬥目標去激勵學生,鼓舞士氣,使班級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時還要注意目標的績效反饋,用目標的實現來肯定學生的努力,在此基礎上再向他們提出新要求,促使他們奔向新目標。對沒有實現目標的學生也要適當鼓勵,或暫時降低目標要求,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

三、馬太效應——合作學習

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其名字來自聖經《新約·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社會學家從中引申出“馬太效應”這一概念,用以描述社會生活領域中普遍存在的兩極分化現象。在現實社會中,馬太效應可以歸納為任何個體、羣體或地區,一旦在某一個方面(如金錢、榮譽、地位等)獲得進步和成功,就會產生一種積累優勢,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進步和成功。班級教學中的馬太效應是指相比於成績落後的學生,成績優秀的學生會得到教師更多的關注、鼓勵和指導。教師在分配其關注、鼓勵和指導這種微觀層面的教育資源時所存在的馬太效應,被越來越多的教育研究者所重視。

在班級管理中如何發揮馬太效應的積極作用,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避免出現兩級分化的問題呢?筆者認為,加強小組合作學習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小組合作學習能夠促進師生、生生間的相互交流,協調強強之間、強弱之間、弱弱之間的關係,有效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讓學生由 “要我學”變為“我要學”,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有效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擴大學生的信息擁有量,使學生在互補促進中共同提高。

1.小組合作學習拓展了學生的學習空間

學習小組的建立,為學生提供了輕鬆自主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有機會發表自己的看法與見解,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使學生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收穫愉悦的情感體驗。小組合作學習將原有的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競爭關係改變為合作關係,小組成員可以發揮各自的學習長項,通過“兵教兵”實現文理科互補,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小組合作學習確立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培養主動參與意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又一制勝法寶。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闡釋自己的見解提供了平台,增加了學生髮言交流的機會,便於學生接受不同的觀點,提高學習能力。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體現。

3.小組合作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品質,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習的能力。熟悉的同學之間互幫互助,交流溝通,增強了集體意識。大家共同承擔學習任務,集思廣益,各抒己見,人盡其能,充分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也有效突破了學習難點,促進了學習效率的提升。

4.小組合作學習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在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上,學生都希望能有出色的表現,因此課前都認真做好預習工作。充當小老師的學生為了能教得更清楚透徹、講得更全面仔細,課前對所要展示的材料認真地進行閲讀分析和歸納整理,自學能力在預習過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培養。課堂講授的學生得到其他同學的認可後,學習的積極性會更加高漲,自學能力也會提升得更快。

總之,教師在“木桶原理”“羅森塔爾效應”“馬太效應”等教育理論的指導下,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 善於利用各種教育資源,運用科學的教育方法,班級管理工作就一定會取得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