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農業廣播電視大學演講稿

欄目: 實用文檔 / 發佈於: / 人氣:1.72W

農業廣播電視大學演講稿

農業廣播電視大學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行:

我所在的賓川農廣校,位於佛教聖地雞足山腳下,全縣人口32.6萬人,雖然各級農業職業教育學校千方百計,努力抓好培訓,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仍有占人口總數93%的賓川農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權有5.8年,低於全國平均水平1.3年。賓川是個農業縣,農民,特別是青年農民,文化素質偏低,要想實現縣委政府提出的建設10萬畝優質米、10萬畝優質水果、10萬畝特色蔬菜、10萬畝亞麻、10萬畝烤煙和白肋煙、10萬畝乾果、3萬畝香葉及畜牧業八大基地的奮鬥目標,都因廣大農民科技文化偏低而直接影響奮鬥目標的實現是個不爭的事實。賓川縣委政府高瞻遠矚,高度重視,要求全縣有關單位把以提高農民素質、推廣科技成果、增加農民收入、促進我縣經濟發展為目的的農民科技培育的重擔挑起來;我們農廣校抓住機遇,責無旁貸努力工作,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們就想方設法開展了農民科技培訓工作。

同志們!生活的規律就是這樣:只要一心為民,勤奮工作,善於動腦,辦法總是會有的,良機總是會來的。1996年我校向省農業廳申報了“綠色證書”示範縣,項目在當年就批下來了,這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縣委政府成立了由分管農業的副縣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和“綠色證書”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我校,由我校組織實施和管理。我校因地制宜地開設了農學、果樹、蔬菜、農機、畜牧獸醫、植保六個專業,在全縣開展了500多場次培訓,共培訓5169人,頒發2887本,完成了每20户農民有一名持證學員的可喜指標。通過“綠色證書”工程培訓,為我縣培養了一批有文化、懂技術、善管理、巧經營、覺悟高的新型農民。如金牛鎮龜山村葡萄種植户張蓮,參加“綠證”培訓後,1997年在自己承包地裏種植1.1畝優質紅提葡萄,經過三年辛勤勞動,現年均純收入1.2萬元,走上了富裕之路。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位34歲的農村婦女自己富了不忘鄉里人,發動周圍200户農民種植葡萄600多畝,使龜山村成了縣內外聞名的葡萄村。又如金牛鎮後壩田的柑桔種植户鍾紹軍,1997年參加培訓後,在自己責任田裏種植2.2畝柑桔,又向集體承包3.7畝老果園,經他苦心耕耘、精心改造,到1999年僅柑桔一項,全家純收入4萬元。再如江干村農副產品經貿公司總經理唐軍參加培訓後,以他家20多畝優質石榴園為示範,帶動全縣已發展優質石榴近3000畝。

各位領導!各位同行!我們賓川農廣校借“綠色證書”工程成功經驗的東風,又抓住了被中央農業部、財政部、共青團中央列為“跨世紀青年農民科技培訓工程”縣的大好形勢,實施過程中,我們充分利用縣報、縣電視台、各村鎮集市街頭開展宣傳,讓廣大青年農民認識到農民科技培訓是黨和國家對農民的關懷,近則發家致富,遠則造福子孫,小而利家大而利國的大好事,青年農民們便踴躍報名,要求參加培訓。如在金牛鎮新坪村舉辦的葡萄專業教學班,原計劃培訓50名學員,結果報名88人,篩選後招收60名,但其他28人堅持旁聽。綵鳳柑桔專業教學班原計劃招收50名學員,結果報名95人,篩選招收72名,其餘23人也堅持旁聽。更突出的是舉辦州城葡萄專業教學班,也是計劃50人,頭天開課,人數就達128人,由於教室座位有限,很多農民就在走廊上聽課。近半個月的培訓課堂,真是座無虛席,窗台上天天扒滿了旁聽的農民;如此感人的學習場景,使我們激動不已。我們的“跨青”培訓處處開花,處處受歡迎,成績是令人欣慰的。如州城鎮山崗村委會芝麻莊陳沖家有5口人,兩個勞動力,近年來共種植柑桔8.6畝,由於受病蟲害影響,畝產值僅有1600多元;參加培訓後,他以所學知識進行科學管理,柑桔大豐收,畝產值達到8000多元,終於實現他家建蓋“小洋樓”的夙願。提到培訓,陳沖總是高興地説:“得到了實惠,嚐到了甜頭,看到了希望。”像陳沖這樣在培訓中學科技、靠科技致富的農民還很多。如金牛鎮大辛村的禹志會和賓居鎮楊官村委會的徐貴軍。禹志會承包耕地2.7畝,按老套大春種稻、小春種麥,年收入才3500元。他參加培訓後,調整作物品種結構,把2.7畝耕地改種茄子,嗨!年收入達2萬元。徐貴軍是養奶牛專業户,由於缺乏飼養技術,不能科學配料,不能科學擠奶,更不能防牛病治牛病,4大頭奶牛不是生病就是奶量不高。他參加培訓後,學會了打預防針、配飼料等知識,奶牛健康成長,奶量成倍增加,奶牛年純收入從過去的2500元提高到6000元。我們農廣校從1月至同年年底,開展了15個專業45個班次的青年農民科技培訓,共完成3466人的培訓任務,頒發《跨世紀青年農民科技培訓工程證書》3000本,平均每個村民小組有2至3人獲得證書。獲得“綠色”證書和“跨青”證書的農民總數為5887人,形成了一支以青年農民為主的科技隊伍,他們活躍在全縣14個鄉、鎮、場,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中堅力量。同志們,“綠色證書”工程培訓、“跨世紀青年農民科技培訓工程”這兩大工程在我縣的順利實施,讓我們賓川農廣校威風凜凜,大受歡迎。回想1990年建校之時,全校教職工擠在一間不足20平方米的辦公室辦公,但我們在中央校、省校、州校、主管局的關心支持下,通過農廣人的多年努力,艱苦創業和大膽創新,學校從無到有,發展至今已是一所擁有佔地面積1200平方米,建築面積294.4平方米的兩層教學樓和辦公室,配有現代化的遠程教學設備,集大中專學歷教育、農民科技培訓、農業科技人員繼續培育培訓、陽光工程培訓、農民實用技術短期培訓、職能鑑定等綜合性的多功能學校。農廣校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我們農廣人常常因此而自豪。

各位領導,各位同行,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賓川縣農廣校將繼續高舉農民科技培訓的旗幟,情繫農民,利為農民,大踏步地勝利前進!我們熱烈祝賀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25週年校慶,在此,謹賀詩一首,以表慶賀之至誠:

中央廣校校慶,農廣人情懷深深,25年熒屏傳教,贏得莘莘學子信任,學到真本領,拿到真文憑,大江南北絃歌聲,頌揚中央廣校美名;中央廣校校慶,農廣人情懷深深,賓川農廣創業艱難,經風雨健壯成長受好評,十多年的創業歷程,誠謝中央校指導諄諄,聽吧,神州處處歌頌農廣校功勛,自豪吧,農廣人我們沒有虛度年華,傳播着發揚着中華文明。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