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牛郎織女》教學反思(精選10篇)

欄目: 實用文檔 / 發佈於: / 人氣:1.72W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所謂反思就是能夠迅速從一個場景和事態中抽身出來,看自己在前一個場景和事態中自己的表現。那麼應當如何寫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牛郎織女》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牛郎織女》教學反思(精選10篇)

《牛郎織女》教學反思 1

我在教學《牛郎與織女》一課時,設計了一個這樣的問題:你覺得文章有沒有“不合理”的地方?問題一出,學生擁躍發言:有的説,他們沒有戀愛就結婚;有的説,他們孩子是人還是仙沒有交代;有的説,老牛怎樣知道這麼多的事?有的説,人與仙結合可以生小孩嗎?等等。我明知這些問題自己回答不了,也知曉學生會為這些問題所不解,但問題終究是問題,是不能迴避的。雖然上述學生所提問題中,不是該課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但我認為可通過這些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問題,且正是這些難以理解的問題,才充分體現了該課的神話色彩,反映了語文課的文學性和浪漫性特徵,為今後學習語文開發學生的思維空間。

韓愈説:“人非生而知之,熟能無惑?”説明學生有疑問是很正常的;古人又説:“於不疑處有疑,方是進矣。”由此可見質疑的重要性。愛因斯坦在成名後介紹經驗時也説:“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才能,不過喜歡尋根究底的追問罷了。”可是傳統的教育卻恰恰沒有給學生的質疑解惑留下暢想的餘地,往往是課堂上老師精心設計出種種問題,制訂出標準答案,再一步步引導學生往事先設計好的圈圈裏跳,於是乎出現了這樣一個真實的'傳説:老師在上課時畫了個月牙狀的東西,問學生説這是什麼?學生紛紛發表看法:鐮刀、豆角、髮夾等不一而足。但最後教師説:“你們都錯了,應該是小船。”。聽課者無不譁然。所幸的是,課改的春風吹進了中小學校,新課改教育理念強有力地佔據了語文課堂,對文章整體的感知質疑,及對疑惑的解答,由學生自主解答或小組內合作解答,學生把握課堂的權利大了,學習的積極性也提高了,語文教學日漸豐富多彩了。

《牛郎織女》教學反思 2

聽、説、讀、寫是語文的四項基本能力,在教學《牛郎織女》一文時,我重點落實了説和讀能力的訓練。

一、朗讀能力的訓練。

蘇教版教材或新課程標準都十分重視學生朗讀能力的訓練。《牛郎織女》是一個民間故事,民間故事或神話故事一般故事內容比較淺顯,情節比較生動,高潮凸起,人物個性鮮明,課文第三至第五自然段更是故事的高潮部分,情節跌宕起伏,比較適合朗讀能力的訓練。當然有感情地朗讀並不是一步到位,一蹴而就,而是要循序漸進,要有層次性,一般要經歷讀通——讀懂——讀出感情這麼三個過程。首先是讀通,讀懂課文,瞭解課文的大概內容,為有感情的朗讀打下基礎,然後朗讀和感悟相結合,通過朗讀引導學生感悟到王母娘娘的心狠手辣和不講骨肉情誼,一個專制形象。織女的非常痛苦的.心情和牛郎知道織女被王母抓走後的那種心急火燎的心情。再快速瀏覽課文找出相關的重點詞句,最後抓住這些重點詞句指導學生進行有感情地朗讀,讀出不同人物的不同特點。

我認為朗讀的指導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要正確地面對學生的朗讀差異性,儘可能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學生,讓學生慢慢地讀,細細地品味,把體會到的讀出來即可。

二、要加強複述課文能力的訓練。

複述課文的能力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能力,往往教師會忽視了這項能力的培養,因為考試不考的。蘇教版課文比較重視這項能力的培養,有很多故事情節生動、曲折的課文都要求複述課文。複述課文必須在讀通,讀熟課文的基礎上進行。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我在指導學生複述《牛郎織女》時,讓學生按課文的段落層次一段一段地進行,這樣降低難度,由簡到難,調動學生複述的興趣。複述前先指導學生編列小標題式的複述提綱,供複述時參考,如:男耕女織,日子美滿——老牛訣別,忍痛剝皮——王母知情,發誓追回——闖入家中,抓走織女——心急火燎,攜子追趕——隔河想望,化作星辰——喜鵲搭橋,一年一見。

學生一段一段地進行復述,積極性比較高。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進行全文複述,在複述的時候設置了一個情境,讓學生給他提個醒,其實就是複述的要求,然後問他你是講給誰聽的?他説是講給奶奶聽的,那奶奶耳朵有點背,聽不清楚,你可要想點。有了這個情境,增加了學生複述的情趣。

《牛郎織女》教學反思 3

《牛郎織女》是四大民間故事之一,講的是美麗善良的仙女和勤勞忠厚的小夥,歷經苦難,終於擁有了幸福美滿的生活。多麼令人神往!故事敍述了牛郎從童年到成人的痛苦生活和織女在天宮沒有自由和歡樂的生活,以及他們在老牛的幫助下結成夫妻的故事,表現了牛郎和織女善良、誠實、勤勞的品格,反映了人們對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本文是牛郎織女故事的前半部分,這部分以牛郎的成長過程為主線展開敍述。開始,敍述了牛郎小時候的貧苦生活,他細心照料老牛,與老牛結下深厚的感情。接着,寫牛郎長大成人後,被趕出家門,和老牛相依為命。最後,講他在老牛的幫助下與天宮的織女相見,互訴衷腸,結成夫妻。在牛郎與織女互相傾訴時,插敍了織女和眾仙女在天宮沒有自由的生活及下凡的經過,為故事的後續發展埋下伏筆。

通過這篇故事,學生可以對善良、純樸的人們所受的壓迫,以及對自由、安樂、幸福的.渴望有所瞭解;而且能激發學生了解我國民間傳説的興趣;同時培養課外閲讀興趣和獨立閲讀能力。

一、教學成效

本節課圍繞訓練重點和難點設計教學流程,切實有效地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養,現總結如下:

1、課前導入

同學們,你們都讀過中國那些民間故事?誰能給大家講一講呢?今天,我們一起走進民間故事之一:《牛郎織女》,它會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呢?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運用上個單元的閲讀速度和方法,快速捕捉本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起因經過結果如何?這一環節的設計意在鞏固上個單元的學習成果,也為引導孩子們抓關鍵點來總結主要內容作好鋪墊。學生們快速朗讀,很快便理清了文章的脈絡。

3、品詞析句,領悟人物個性特點。

在引導學生將長文讀短之後,出示閲讀提示:自讀自悟,本文出現了幾個人物?標畫相關的語句,體會他們的性格特點?他們之間的關係如何?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呢?這樣一來孩子們既要用心讀書,尋找準確的語言文字,還要進行深入的思考,從語言資料的描述中去感受人物之間的關係,為複述文章或表演或創作故事都夯實了基礎。接下來讓孩子們複述故事,水到渠成,簡潔明瞭,還清楚明白。

二、可取之處

整個課堂氛圍很活躍,因為學生喜歡讀故事,講故事,聽故事。每個孩子都能較快地融入學習,而且能自讀自悟,思維火花被激發,課堂不斷湧現孩子們精彩的理解和表達。

三、需要改進之處

文章內容淺顯易懂,沒有涉及更有助於思維深度的問題,所以素養的提升微乎其微。

四、改進措施

如果再重新上這篇課文,我會創設辯論賽,讓孩子們評一評牛郎的哥嫂的行為?織女這樣的選擇對不對?讓我的教學更圓滿!

《牛郎織女》教學反思 4

記得一位美國學者有過這樣一個觀點: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也就是説教師要想有所成長只靠以往的經驗是不可能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只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才能不斷提高。經過這兩年的教學,我也的確有所感悟。

俗話説:“無心插柳柳成蔭”,本是無意之舉卻有了意外的收穫。如同往常一樣,定目標,根據目標設計教學思路,按部就班的上課,似乎一切都在我的`預料之中。考慮面面俱到,唯獨沒有想到學生的表現。讀課文交流的過程中,一男孩把“王母娘娘拽着織女,一齊飛向天宮。”的“一齊”讀成了“一起”,當時沒有考慮太多,只是想把兩個詞寫到黑板上讓孩子們在讀音上能加以區分,可孩子們卻給了我意想不到的答案,一個女孩是這樣説的,“如果織女是心甘情願的跟王母娘娘走的話應該用‘一起’,而在文中織女是被迫飛向天宮的,在這樣一個語境下,‘一齊’與‘一起’的感情色彩是不一樣的” 。沒想到這一字之差,讓孩子們感觸頗深,同時也給我以深深的啟發。我想這源於孩子們對“牛郎織女”這個民間故事的熟悉,對故事情節,對人物形象早已先入為主了,所以才會出現孩子們對上述兩個詞語感情色彩的定論。

由此讓我聯想到一句話,“不要教師範讀“,其觀點是教師的示範已經讓孩子們先入為主,抑制學生多角度的理解能力和個性化的朗讀能力。但是我覺得,範讀,既是體現教師對教材的感悟,體現現代語文教師素質的有效途徑,又是在多媒體技術盛行的今天讓我們的課堂安靜下來的有效教學手段。

《牛郎織女》教學反思 5

《牛郎織女》是一篇民間故事,主要講述了孤兒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美麗的姑娘織女,他們男耕女織,過着美滿的生活。後被王母娘娘強拆散,只能隔河相望,天長日久,他們就成了天河邊上的牽牛星和織女星。

在熟讀的基礎上,先在全班集體交流的基礎上疏通文章脈絡:名字由來——老牛指點——樹林相識——幸福生活——王母強拆——鵲橋相會。在此基礎上,逐步分析交流課文內容。在細細品味人物形象時,主要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描寫,通過想象、情境表演等形式,逐步體會感悟,也學到了表現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其中,想象的環節深受學生的喜歡,比如,讓他們想象牛郎織女林中相識時的'對話,想象王母娘娘知道織女私自下嫁凡間之後的暴怒,想象牛郎與織女鵲橋相會時的傾訴,等等,學生們竭盡全力,表達自己的感受,我覺得説的有理有據,比較到位。

最後,我還問了學生,為什麼織女放棄天上的“富麗堂皇”。而喜歡人間的平常生活,學生們的回答也讓我刮目相看,有的説有牛郎相伴,抵得上任何金銀財寶;有的説人間自由自在,縱沒榮華富貴,但有愛人在身邊,也是幸福的。

《牛郎織女》教學反思 6

《牛郎織女》是一個民間故事,故事語言平淡樸實,但卻寄託了勞動人民美好的願望,對我國傳統道德文化進行了一個折射。牛郎折射了我國農業社會中男性吃苦耐勞的品德,織女折射了我國農業社會中婦女賢惠淑德的精神。王母娘娘則代表了封建保守勢力,折射了專制統治者狡猾的醜惡嘴臉。

教學中,在理清了故事情節後,我設計了人物評論這個環節,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談談你對故事中的人物的看法。在討論到王母娘娘這個人物角色時,學生中出現了爭議。有學生認為王母心狠手辣,破壞了牛郎織女的美好生活,可恨。但也有少部分同學認為,織女違反天規,應該受到懲罰,王母娘娘是大義滅親、鐵面無私。孩子們互相爭辯表明自己的觀點,誰也不能説服誰,在孩子們爭論無果的時候,我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大義滅親一般是指為了維護正義,對犯罪的'親屬不循私情,使受到應得的懲罰。王母娘娘維持的天規是不合理的規則,所以不能説她是大義滅親。牛郎和織女追求幸福的願望是美好的。這篇課文是一則民間故事,它反映了勞動人民的願望、要求和理想,表達了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在那個封建統治的年代,老百姓倍受壓迫,更多的是渴望自由的生活,而這個故事就是人們這種美好願望的表達。”這個環節提升了學生的認識水平,引發了對價值觀的正確判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牛郎織女》教學反思 7

《牛郎織女》(二)是一篇略讀課文,根據單元目標的要求,第一、要讓學生了解牛郎和織女的故事結局;第二、要給牛郎織女繪製連環畫並配上相關的文字,而且只需要一節課就結束這一篇課文。看看長長的一篇文字,該如何在一節課就完成所有目標呢?開始的時候,有一點燙手山芋,無法下手的'感覺,但是隨着對課文的梳理,慢慢就有了思路。

第一步:快速默讀全文,思考故事結局。這個問題非常簡單,孩子們讀完課文之後,就能夠用一句話説出故事的結局:牛郎和織女被天河分隔兩岸經過奮鬥,每年七夕相見。根據孩子們的回答,我要去他們思考:這篇文章主要寫了哪幾方面的內容呢?聰明的孩子稍微一思索就紛紛説出“幸福生活”、“織女被抓”、“鵲橋相會”這三個部分。

第二部:教師引領,學做連環畫。在這個環節,我首先説自己想給其中的一個部分——幸福生活,製作成連環畫。我準備配上織女一手牽着一個孩子,在夜色中看着天空,牛郎靜靜地坐在織女的身邊,老牛躺在他們不遠處。我給這幅畫配上這樣的文字:牛郎織女幸福生活,牛郎耕田,織女織布,夜晚一家人靜靜地在暮色中享受幸福的時光。

第三步:孩子有選擇地為故事製作連環畫。小組交流,大家開始為自己喜歡的部分配上圖畫並寫上文字。先組內分享,再全班交流。孩子們上了講台之後,紛紛説出自己選擇的部分並給這一部分配上圖畫並添加文字,講得精彩紛呈,不時博得其他同學的陣陣掌聲。

如今,面對新的教材新的版本,需要教師不斷學習,積極思考才能夠應對新的要求。如今的每一篇課文,對我來説都是一種挑戰,也能成為一種戰勝自己我的樂趣。

《牛郎織女》教學反思 8

《牛郎織女》是一個民間故事,課文講述了一個動人的故事:孤兒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美麗的姑娘織女。他們男耕女織,過着美滿的生活。王母娘娘知道後,拆散了他們,並帶着天兵天將抓走了織女。牛郎急忙披上老牛的皮,用竹筐挑着兩個孩子去追趕織女,被王母娘娘用玉簪劃出的天河隔開。從此,牛郎織女只能隔河相望了,天長日久,他們就成了天河邊上的牽牛星和織女星。文章的語言平等樸實,但卻寄託了勞動人民美好的願望,對我國傳統道德文化進行了一個折射。

在課堂教學中,我主要引導學生自讀課文,通過課文中的一些字詞句,説説故事中不同人物的性格特點。一切都按我預設中的進行着,同學們各自選擇了自己喜歡的`人物進行了評價,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着。很多同學都説牛郎非常的善良,勤勞;織女也是美麗賢惠;而老牛是知恩圖報。所以他們三個人的生活過得很愉快。我一一肯定了學生的回答。但在舉手的學生都回答過後,我發現他們説的要麼是牛郎,要麼就是織女或者老牛,卻沒人説另外一個人——王母娘娘。於是我就問學生,那王母娘娘給你的印象是什麼?幾乎沒有沒人舉手。等了半分鐘左右,有同學舉手了。

一生説:我認為王母娘娘脾氣十分暴躁,因為課文第八自然段中説了,“王母娘娘得知織女下嫁人間,氣得暴跳如雷,發誓要把織女抓回天庭,嚴厲懲罰。”如果王母娘娘心不狠,她就不會暴跳如雷,對織女進行嚴厲的懲罰。於是我乘機引導學生想象王母娘娘暴跳如雷的場面,更加深了王母娘娘的形象。

另一生説:老師,我從課文第九自然段看到:“兩個孩子跑過來,死死地抓住媽媽的衣裳,王母娘娘狠狠一推,兩個孩子跌倒在地。”所以我認為,王母娘娘是個六親不認的人,她連跟自己有血緣關係的小孩也不認,她太壞了。抓住這個句子我組織學生説了另外一些描寫王母娘娘的詞語,如“鐵石心腸、心狠手辣”等。通過這些環節學生對王母娘娘的形象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通過這堂課我發現,學生在潛意識中對一些正面的人物比較欣賞,而不願面對一些反面的人物,思想確實很單純。

《牛郎織女》教學反思 9

《牛郎織女》是一篇神話故事,本課是這個故事的第一部分,説的是古時候一位孤兒牛郎在湖邊的樹林裏結識了織女,織女同情牛郎的遭遇,留在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讚揚了牛郎織女勤勞、善良的品質和他們真摯的感情。

本節課感覺以下幾點做的比較成功:

一、由謎語引出傳統節日,由傳統節日引出本課的課題。

猜謎語是小學生喜歡的智力遊戲項目之一,一個謎語緊緊抓住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傳統節日的引出對孩子們滲透了傳統文化的`教育,在無形中這樣做體現了語文課程所承載的主要任務之一。同時幫助學生牢記民間節日所不同的習俗,歸類區分。這樣一來,順理成章的就講到了“七夕節”的由來。又該孩子們大顯身手了。關於牛郎織女的神話故事家喻户曉,先讓他們講講自己聽説的內容,然後再結合課文,激情學習。

二、以讀帶講,讓學生嘗試着給課文的第一段加上小標題

小標題是一段內容的提煉。只有在深入瞭解了一段話或者是一段課文的主要內容之後才會概括提煉出合適的小標題。這是在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我首先讓學生帶着問題自讀課文,理清課文的思路。因為本文是一篇民間故事,所以語言通俗易懂,適合學生自讀自己歸納。在概括每一段的小標題的時候我提示學生:概括的小標題句式要整齊,內容要醒目,還要讓別人容易理解。這個要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每個人都想着表現一下自己的實力,課堂的學習氛圍非常的濃厚。

三、從學生實際生活經驗入手,設置問題,循循善誘,幫助學生感悟課文講述的道理

設置問題:你在生活中看到過或經受過別人對你的虐待嗎?你想對有這樣遭遇的人説點兒什麼?如果你能幫助他的話你會幫助他嗎?從而引發學生的同情心,幫助學生養成幫助弱者的好習慣。再讀課文,從課文中哥哥嫂子對牛郎的虐待來感受牛郎命運的多舛。在和文中牛郎與老牛的相依為命和互相關心照顧中感受牛郎的幸福。是呀,牛郎的勤勞善良,會讓此刻正幸福着的孩子們感動、深思,他和老牛之間的深情更感動着所有的人。動物也有感情,這一點也不假,牛郎善待老牛,老牛陪伴牛郎。課堂上有學生這樣問我:“老師,哥嫂對牛郎不好,牛郎為什麼不跑,跑到很遠的地方,説不定可以找到自己的幸福!”“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應該有反抗啊!”孩子們的答案豐富多彩:“為了手足之情”“為了相依為命的老牛”

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繼續研究適合不同課型的教學方法,讓孩子們每一堂課都有不同的全新的感受,帶着孩子們在語文天地裏遨遊,徜徉。

《牛郎織女》教學反思 10

今天,教學《牛郎織女》這一課,民間故事教學新嘗試。課前我盯着教材,心想:這麼長的課文,怎樣教學才會既省力效果又好呢?如果根據教材內容按部就班地讀讀議議,學生肯定不會感興趣。這時,目光轉到人物特點上,腦子裏突然冒出一個好的想法——按人物關係以及人物出現的先後順序來教。

課堂上,我板書好課題“牛郎”“織女”(兩人中間空開了幾個字的距離)後,説道:牛郎是個可憐的孤兒,在織女之前,誰和他關係最好?它們是怎麼形成這樣的關係的?老牛又是怎樣報答牛郎的呢?從這裏,你能看出老牛是個什麼樣的人?隨着疑問的解答,學生知道了老牛的.善解人意、知恩圖報。

接着看牛郎和織女。這時我設計的問題是,他們倆分別看到對方身上什麼優點,才願意結成夫妻的?學生喜眉笑眼地瀏覽着課文,很快,就把這兩個人的品質特點給概括出來了。牛郎勤勞善良,織女美麗善良且心靈手巧。

在感受了夫妻二人幸福的生活後我加了一個過渡句,假如故事到此結束,我們會覺得結局是多麼完美,可是天不遂人願,此時出現了另外一個人物——王母,她是個什麼樣的人呢?學生馬上説“壞!“”賴!”我示意學生根據具體的語言材料談談看法,學生在讀文後用充分的證據説明了王母的冷酷無情、心狠手辣。

此時我又加了一個過渡語:牛郎織女被分隔在天河兩邊,假如故事到此結束,我們又會感到多麼可悲,此時又出現了本文中最後一個重要人物——喜鵲,大家説説喜鵲怎麼樣?學生説:“很仗義。”

到此,理解課文,概括人物特點全部結束,用時三十分鐘。這麼長的課文,能夠使學生始終處在興奮狀態之中學習,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我甚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