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孔子游春》第二課時優秀教學設計

欄目: 實用文檔 / 發佈於: / 人氣:1.63W

《孔子游春》第二課時優秀教學設計

《孔子游春》第二課時優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研讀“孔子論水”那番話使學生充分認識水的君子品性,理解孔子論水那番話的含義,使學生明白做人就要做像水一樣的真君子!

2.言為心聲,通過研讀“師生論志”的語言,使學生透過語言瞭解人物的品行,人物的思想,並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3.通過聽、説、讀、寫、思的語言實踐,使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有所提高。尤其是第8自然段要熟讀成誦,並且能仿照排比分句的表達方式仿寫水的特點。

教學準備:

師研讀文本,編寫教學設計,製作ppt

要求學生在預習的時候重點關注“論水”及“論志”的內容,讀讀、想想並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

教學重點:研讀“論水”以及“論志”部分。

設計思路:文本內容主要由三部分組成“賞春”——“孔子論水”——“師生論志”,因此可採用板塊式教學,抓住這三個重點進行學習。第一課時除了進行最基本的教學任務,還應突出重點學習第二自然段的“春景”。第二課時則重點研讀“論水”及“論志”部分的內容。這兩部分內容篇幅較長,如果段段俱到,那麼重點部分的交流時間則會被侵佔,所以在進行教學時應大刀闊斧的捨棄重點以外的內容:3至7自然段,9至11自然段,17至19自然段。取而代之的是通過教師設計的鋪墊、過渡環節實現對重點內容的鏈接。

課前交流:什麼樣的人才算得上是君子?

生談看法。

【設計意圖】為直奔重點段落“孔子論水”鋪路。

 一、學習“孔子論水”

(一)導入“孔子論水”

同學們賦予了君子許多高尚的品質。其實,自然界也有很多君子:如“亂雲飛渡仍從容”的鬆,“任爾東西南北風”的竹,還有誰呢?你能模仿老師剛才的語言結構説説嗎?(生交流。)在自然一山一水、一花一草的世界中孔子對水情有獨鍾,遇水必觀。(這句話是對3到7自然段的概括,也是為了很快地引出孔子論水的`內容)他從水的身上看到了什麼呢?讓我們走進課文的第八自然段去聽聽孔子對水的一番宏論。(課件出示第八自然段“孔子論水”的內容)

【設計意圖】水是真君子啊!怎樣引出這一話題呢?那就從古人所喜愛的“歲寒三友”——自然界中的君子切入,這樣比較自然。教師的課堂語言,尤其是導入語、過渡語要有智慧,要快捷有效。在引導學生介紹自然君子時,要求學生模仿老師的表達方式,是對學生語言的一種牽引,是潛移默化的培養活用所學詩句的能力。

(二)品味“水的品性”

1.默讀思考:孔子從水的身上看到了哪些君子品性?(生交流師相機板書:有德行、有情義、有志向、善施教化)

2.交流“水有德行”

從“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這句話你們想到了什麼?

多名學生交流,師相機對話,指導朗讀,背誦。

出示語言訓練:水萬物之本原,水澤被天下蒼生。因為有了水的滋潤一簇簇鮮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棵棵小草_________________;一株株大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為有水,六畜__________,五穀______________;因為有水,江山__________,桃李______________;因為有水,百鳥齊鳴_________,千年波翠__________……

由此看來,水是有德行的君子啊!

【設計意圖】此處的語言訓練題是對文本語言“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的形象拓展,是由語言生成形象,再由形象生成新的語言的一種手段。學生在生成新語言的同時,對這一特點的理解在逐漸加深,對水的情感也在逐漸加深,從而達到語言和精神相共相生的境界。

3.交流“水有情義”

課件出示:(圖文並茂)“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方或長,流必向下,它好像有情義。”

多名學生交流讀後所想,師相機對話,指導朗讀,背誦。

師談讀後感受:水為了別人,不斷地改變自己,奉獻自己。它把波瀾壯闊留給了大海,它把碧波盪漾獻給了池塘,它把細水長流留給了山溪,它像太陽對小草,媽媽對兒女一樣有情有義。一起讀: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方或長,流必向下,它好像有情義。

由此看來水是有情義的君子啊!

過渡:水有柔情萬丈的一面,亦有鋭不可當的一面。課件出示:“水穿山巖,鑿石壁,毫無懼色,它好像有志向。”

4.交流“水有志向”

指名朗讀,相機評價,指導朗讀。

多名學生交流讀後所想,師相機對話,指導朗讀。

師語言鋪陳:鳥為飛翔,人為夢想,馬為馳騁,水為奔騰,這有志向的水是君子。一起讀:“水穿山巖,鑿石壁,毫無懼色,它好像有志向。”

由此看來水是有志向的君子啊!

5.交流“水善施教化”

課件出示:“萬物入水,必能盪滌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

指名朗讀,相機評價,指導朗讀。

多名學生交流自己讀後感受,師相機對話,指導朗讀。

師談談自己的讀後感受:水用海納百川告訴我們做人要學會寬容;水用藏污納垢告訴我們,曾經的醜陋可以美麗;水用“奔流到海不復返”告訴我們“時光如水須惜時如金”……

由此看來水是善施教化的君子啊!

【設計意圖】以上關於水的四個特點的教學,形成了四個教學板塊,每個板塊均以“由此看來,水是什麼樣的君子”小結語結束。這樣的板塊教學可以給師生充分交流的空間。在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師真實表達自己的想法,是對學生語言、情感、價值觀的引領。既給了學生話語權,又發揮了老師的引領權,這樣的告知不霸道,是一種平等對話的姿態。在某種程度上老師的語言應該有一定的高度,它不是重複學生的觀點、語言,而是對學生髮言的一種提升,是智慧的結晶。

師小結過渡:水像無聲的老師,啟迪心靈,它引導人們要做心靈純潔的君子。水在你們眼裏是什麼樣兒的呢?請你也當一回孔子,模仿孔子論水的語言形式,説説水還有什麼品性。

學生靜思默想後交流。

6.練習背誦第八自然段。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仿寫表達訓練,一是對文本末尾處“……”的內容進行補白;二是引導學生揣摩文本語言的表達方式,組成結構,從而實現閲讀與寫作的相交,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三)探究孔子論水的目的

1.孔子論水只為贊水是君子嗎?

2.生交流。

3.師追問:從這段話中的哪個成語可以看出來呢?(意味深長)

4.小結過渡:孔子論水,意在啟迪弟子們要做像水一樣的君子。弟子們明白了老師的良苦用心嗎?我們可以從弟子們的志向裏去尋找答案。

【設計意圖】探究孔子論水的目的,可以自然過渡到第二大板塊——師生論志,同時也為第三大板塊——探究孔子的教育智慧埋下伏筆。

 二、學習“師生論志”

1.劃出師生言志的內容,讀讀,思思這三處語言流露的思想情意。

2.研究“子路的志向”。

(1)出示課件(子路圖片及志向):“我願意把車馬、衣服拿出來跟朋友們一塊享用,就是用壞了、穿破了我也不會在意。朋友之間就應該有福同享嘛。”

(2)説説子路想做什麼樣的君子。

生交流,師相機對話。

師: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這是一種善於和別人分享的君子品行,難怪曾子説“取諸人以為善是為善者,故君子莫大於與人為善。”課件出示:“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取諸人以為善是為善者,故君子莫大於與人為善。”學生朗讀積累。

(3)過渡:心直口快的子路誌向是“與人為善,兼濟天下”,顏回的志向是什麼呢?

3.研究“顏回的志向”。

(1)出示幻燈片:顏回圖片及志向“我希望成為一個不為自己表功的人。”

(2)學生交流顏回想做什麼樣的君子。

(3)師:顏回曰“願無伐善,無施勞。”意思是我不願誇大自己的功勞,也不想誇大自己的能力。可見,顏回是個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君子。同學們想一想,不為自己表功是不想建功立業嗎?

生交流,師介紹顏回是個很有志向的人,只不過生在亂世,不遇明主,所以他選擇了“有利劍兮匿於中,有美玉兮泥土深藏”。身居陋巷,不卑不亢。

(4)孔子教育弟子要做真君子,那麼孔子的志向又是什麼呢?

4.研究“孔子的志向”

(1)出示課件:孔子圖片及孔子論志的話。

(2)學生交流從這段話裏看到了什麼,師相機對話。

(3)師小結:孔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孔子的這番話流露了他“以仁治天下,以仁得天下”的治國理想,為我們描繪了一個理想的國度。

【設計意圖】第二板塊的教學重在通過研讀師生三人的語言,瞭解他們的志向,知道他們想做什麼樣的君子。通過交流得到精神的薰陶。在此過程中老師的語言相機鏈接了與之相關的一些古文,意在豐富課堂的語言,同時使學生了解到古文的言簡意賅,實現古今語言的融會貫通。

 三、探究孔子的教育智慧

1.一番交談之後,師徒琴舞相和,此時,泗水河畔春意濃濃,情意濃濃。(這句話是對課文17到19的概括,同時為拋出下一個問題作鋪墊)

2.拋出問題:孔子帶弟子“勝日尋芳泗水濱”,僅僅是為了“無邊光景一時新”嗎?

3.學生交流。

4.師小結:孔子游春,走進了自然,走進了泗水河畔,讓一花一草傳情,讓一山一水育理。孔子用自然這部博大精深的教科書教育弟子,水的品性如汩汩甘泉流進師生心田,也流進我們的心田。由此可見,孔子除了是個了不起的思想家,還是位循循善誘、教育有方的智者。難怪有人説,“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要從2500年前的孔子那裏尋找智慧。”孔子的智慧集中表現在他的《論語》一書中,請同學們多多關注《論語》這部書,相信同學們一定可以在書中尋找到生存的智慧,成為真正的智者。

【設計意圖】探究孔子游春的目的,其實是讓學生探究孔子的教育智慧。探究孔子教育的智慧,其實是為了引導學生閲讀《論語》這部書。老師希望《孔子游春》課文學完了,但是追尋孔子的腳步,探尋孔子的思想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