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公輸》教案精選

欄目: 實用文檔 / 發佈於: / 人氣:7.36K

《公輸》教案精選

《公輸》教案精選

《公輸》教案

【教學目標 】

德育點:瞭解墨子通過止楚攻宋實現其政治主張(非攻)的奮鬥精神,啟發學生為實現理想而堅持實踐,勤學苦練。

知識點:瞭解墨子;積累文言文常用詞語;學習本文敍事詳略得當,論理多用類比的寫法。

能力點:體會墨子高超的勸説藝術;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語言,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複述、翻譯、朗讀的能力和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學習本文敍事説理的方法,理清文章思路,把握墨子勸阻楚攻宋的三個步驟;積累文言知識,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教學難點 】

文章第二、三兩部分是教學的難點。

解決辦法:①做好課前預習,在知識結構中梳理以前學過的知識,精心設計複習題,做到温故知新。②指導學生認真研讀課文,最好利用多媒體手段繪畫,即按照課文內容繪製畫面,創設情境,讓學生從中得到感悟。

【課前活動】

分角色朗瀆課文,仔細體味,揣摩語氣。

【教學方法】

導學法。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

1、導言:有一個成語叫“班門弄斧”,其中的“班”指的是魯班。我們知道魯班是古代有名的能工巧匠,同時他還是一位頑固狡詐、陰險狠毒的人。他的面前站着一位英勇無畏的外交家,他就是春秋戰國時期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墨子。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選自《墨子》的文章——《公輸》。

2、作者:(指導學生看課文註釋①)墨子(約前476—前390),姓墨名翟,戰國初期魯國人。他是一位出身於小生產者階層的思想家,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他主張“非攻”(反對掠奪性戰爭)“兼愛”(既愛自己和祖國,也愛別人和別國)“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等。“兼以易別”是他的社會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體行動綱領。他認為只要大家“兼相愛,交相利”,社會上就沒有強凌弱、貴傲賤、智詐愚和各國之間互相攻伐的現象了。他對統治者發動戰爭帶來的禍害以及平常禮俗上的奢侈享樂,都進行了尖鋭的揭露和批判。在用人原則上,墨子主張任人唯賢,反對任人唯親,主張“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他還主張從天子、諸侯國君到各級正長,都要“選擇天下之賢可者”來充當;而人民則要服從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義”。這些主張反映了小生產者要求參與政權的願望,在客觀上也起了維護封建統治的作用。

《墨子》是中國戰國時期墨家學派的著作總集。《漢書·藝文志》記載,《墨子》原有71篇,而流傳至今的僅15卷53篇,佚失18篇。學術界一般認為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後學在不同時期記述編纂而成,反映了前期墨家和後期墨家的思想。

3、背景:墨子所處的時代,各諸侯國掠奪性的戰爭頻繁不已,嚴重破壞生產,甚至使下層人民被迫“折骨為炊,易子而食”。墨子希望解除勞苦大眾的苦難,這是他提出“非攻”“兼愛”等政治主張的思想基礎。當時楚國是大國,佔有兩湖一帶廣大地區。宋國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帶,但處於戰略要地。楚用公輸造器械,接連打敗了周圍幾個國家,於是準備攻宋,墨子聽到消息,便從魯國趕到楚國去止楚攻宋。《公輸》寫的就是這件事,具體地表現了墨子的“非攻”思想。

二、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

2、學生齊讀。

3、概説文意。

這是一篇思想觀點鮮明的宣傳文章,也是一篇邏輯性異常周密的學術文章,墨子運用“類比”進行推理,明辨是非,駁倒對方。縱觀全文,墨子採用了先説服公輸盤,再説服楚王,最後又以實力相較量,終於取得止楚攻宋的勝利。從中我們不僅能看到墨子思想亡的細緻周密,也看到了墨子對敵方判斷的準確。他根據論敵的思想活動,步步為營,決戰決勝,因人制宜,靈活機動,對公輸盤這個有頭腦、有計謀的能工巧匠,採用“類推”方法,有斥責,也有勸戒,迫其“敗陣”;而對“楚王”這個貪婪成性、頭腦發脹的大國君主,則採用“類比”方法,使他知道如若攻宋,定是得不償失,乃是不智之舉,終於迫使強敵斂手,完成了風塵僕僕來楚的任務。

三、檢查預習。

1、正音正字。(放映幻燈片)

翟(dí) 盤(bān) 侮(wǔ) 郢(yǐng) 見(xiàn) 輿(yú) 褐(hè) 犀(xī)兕(sì) 黿(yuán)鼉(tuó) 鮒(fù) 姬(pián) 詘(qū) 圉(yù) 滑(gǔ)

2、根據上下文,把下邊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注意句中疑問詞的用法。

(1) 夫子何命焉為?

――先生(有)什麼見教呢?

(本句中,本來沒有謂語,在翻譯時應補充出來。“焉為”表示疑問語氣。)

(2)宋何罪之有?

――宋國有什麼罪過呢?

(在古漢語中,表疑問的疑問代詞要提前,正確的語序是“宋有何罪”,“之”,賓語前置的標誌。)

(3)胡不已乎?

――為什麼不停止(攻宋)呢?

(4)胡不見我於王?

――何不向楚王引見我呢?

(“見我”,理解為“把我引見。”)

四、自主學習

1、把學生分成若干組,指導其羣策羣力,利用一些工具書及參考資料,疏通文意。

2、每組各派代表複述課文內容梗概。

3、進一步引導劃分文章結構。

全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公輸盤服),墨子用“義不殺眾”説服公輸盤。

第二部分(“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必取宋”),墨子連用三個比喻,指出楚王攻宋之不智。

第三部分(“於是見公輸盤……吾請無攻宋矣”),墨子以實際行動迫使楚王停止攻宋。

五、課文導讀

1、學生默讀第一部分,教師指點難詞、難句。

①雲梯之械:之,代詞,這。

②將以攻宋:即“將以之攻宋”,介詞“以”後面省略了賓語“之”。

③夫子何命焉為:夫子,對有道德的老人的敬稱,等於説“老先生”。命,命令,自謙而把對方的意見説成命令,這裏引申為“指教”,這句意思是:“老先生(有)什麼指教呢?”

④請獻十金:請,和下文“請説之”,“吾請無攻宋矣”的“請”都是敬辭,猶言“讓我,請允許”。

⑤吾義固不殺人:義,道義,名詞用如動詞,遵循道義。固,可以作“本來”講,引申“決”。這句意思是:我遵循道義決不殺人。

⑥再拜:古代的一種禮節,先後拜兩次,表示特別敬意。

⑦義不殺少而殺眾:少,指北方欺侮墨子的人。眾,是指將要在楚宋戰爭中送命的士卒。

2、互動解決問題。

(1)為什麼墨子從得到楚國攻宋的消息到見公輸盤,中間只用“起於魯,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十二字來表達?

――因為事情緊急,刻不容緩;墨子一路上的經歷,與文章主題關係不大。

(2)哪句話揭示了全文的主要事件?哪句話表現了墨子見義勇為和不辭勞苦的品質?

――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子墨子聞之,起於魯,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見公輸盤。

(3)墨子僅用三次對話,就使公輸盤屈服,這三次對話分別用了什麼方法?

――設誘(“北方有侮臣者,願借子殺之。”);激將(“請獻十金”);追擊(“請説之……不可謂知類”)。

(4)公輸盤的觀點是什麼?墨子怎樣給予致命一擊的?

――公輸盤的觀點是“吾義固不殺人”,他是既要攻宋,又要表示有“義”,於是便暴露出矛盾。墨子正是抓住了公輸盤的弱點,以“義不殺少而殺多,不可謂知類”這致命的一擊使他理屈辭窮。

六、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對《公輸》進行了初步學習,對結構和內容有了大概的印象。公輸盤在民間傳説中是能工巧匠,是正面形象,在本文中他既好名又好利,既要為楚國製造雲梯攻打宋國,爭取楚王寵信,又要標榜自己有“正義感”。

七、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翻譯下列句子。

①宋何罪之有?

②夫子何命焉為?

③胡不見我於王?

第二課時

一、齊讀課文。

二、導讀課文。

1、學生默讀第二部分,看註釋,相互研究,教師指點難詞、難句以後,請學生口譯。

①吾既已言之王矣:“既”的意思跟“已”相同,複用為的是加以強調。

②此為何若人:何若,若何,怎樣,全句是“這算是怎樣的人呢?”

③必為有竊疾矣:竊疾,好偷的病,全句是“一定是有好偷的毛病”。

④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臣,墨子的謙稱;以……為,認為……是;之,結構助詞;與,介詞,跟;此,指示代詞。這兩句意思是:我認為大王派人攻打宋國,是跟那個有好偷竊的毛病的人一樣的。

2、學生口譯後,引導分析。

――墨子用理折服楚王,這是他到楚國以後的第二個回合的戰鬥。這一部分,墨子所用的策略都跟前一部分大體相同,但又同中有異,一切根據楚王的性格特點佈置安排。楚王是一個掠奪成性的奴隸主貴族,既貪財好利,又要維護大國君主的風度,墨子準確地抓住了他性格上的這一深刻矛盾,先提出一組假設句,接着發問:此為何若人?楚王只好認為那個人“必為有竊疾矣”。一個“必”字用得妙極,顯示了楚王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就為墨子的推論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三、研讀段落

1、分角色朗讀。分組對讀“子墨子見王……必為有竊疾矣”。

2、點撥:當楚王神氣十足地對這種現象進行嘲笑時,自己卻被牽着鼻子走上了被告席位,這時墨子突然話鋒一轉,以連珠炮般的三組恰當的類比,向楚王發動正面進攻,徹底揭露楚王準備攻宋的無理、無義、愚蠢可惡。

3、推敲:三組類比的具體內容都是什麼?(請同學回答後,展示投影或幻燈片)

――①荊之地,方五千裏,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猶文軒之與敝輿也。②荊有云夢,犀兕麋鹿滿之,江漢之魚鼈黿鼉為天下富,宋,所謂無雉兔鮒魚者也,此猶樑肉之與糠糟也。③荊有長鬆文梓楩楠豫章,宋無長木,此猶錦繡之與短褐也。

――這樣三組類比的落腳點是:把將要發動侵略戰爭的楚王比作患有盜竊病的人。

4、齊讀,輪讀“子墨子曰……為與此同類”。(反覆體味墨子正氣凜然的大無畏精神和言辭的雄辯。具體認識楚王的偽善和愚蠢。)

四、課堂小結

文章中間部分詳細敍述了墨子與楚王和公輸盤鬥爭的經過,墨子以理折服楚王,用巧妙、鋒利的言辭使戰爭發動者理屈詞窮,又憑謀略使他們不敢輕舉妄動,顯出正氣凜然的大無畏精神和言辭的雄辯,表現了墨子臨危不懼,智勇雙全的性格。

五、佈置作業

1.課文第三部分在寫法和材料的組織安排上與前兩部分有什麼不同?

2,背誦第一、二部分的內容。

3.參照註釋,筆譯課文第三部分。

第三課時

一、 檢查背誦

背誦第一、二部分的內容。

二、導讀課文

1、學生默讀第三部分。教師指導學生解決預習作業 中的疑難詞句。

①九設攻城之機變:九,表示次數多,虛指。

②子墨子九距之:距,通假字,同“拒”。

③子墨子之守圉有餘:圉,通假字,同“御”。

④雖殺臣,不能絕也:雖,即使。絕,盡。這句話的意思是,即使殺了我,也不能(殺)盡(宋的守禦者)。

2、講讀,分析第三部分。

――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墨子九距之。公輸盤一次又一次施出機巧變換攻城的方法,墨子一次又一次抵擋住並挫敗了他。兩個“吾不言”生動地描寫了雙方的針鋒相對,墨子的“吾不言”更顯出他比公輸盤棋高几着。

3、點撥:前兩個回合的鬥爭,在寫法上主要是通過對話鬥智,第三部分則通過鬥勇。前兩回合墨子主攻,後一部分墨子防守。“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餘”,墨子把公輸盤的進攻—一擊敗,使之無計可施。而墨子的防守還綽綽有餘。至此,墨子的勝利已成定局。但又起風雲,再掀波瀾。

4、思考:又有何事發生?請大家齊讀後三段。分析:當公輸盤準備和楚王會謀殺害墨子時,墨子臨危不懼,當場予以揭穿,用事實宣佈了楚國攻打宋國必敗,至此,楚王只得無可奈何地表示“吾請無攻宋矣”,放棄了攻宋的野心。墨子最終獲勝。

三、互動歸納

1、本文敍述了墨子同公輸盤、楚王三個回合的鬥爭,表達了什麼思想?

――通過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表現了墨子的勇敢、才智和他的“非攻”思想。

2、本文寫作上有何特點?

――本文是一篇敍事散文,事件發展跌宕起伏。安排筆墨詳略得當。其次,本文運用了類比推理的方法來説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課堂小結

墨子的“非攻”思想在今天來看,仍不失為一個美好的理想。墨子為實現自己的政治主張,不怕艱險,堅忍不拔,勇於自我犧牲的奮鬥精神和始終重視實踐的作風,是值得肯定和學習的,但子墨子的這種非攻思想也有它的侷限性,因為他不懂得引起戰爭的社會根源和階級根源。戰爭是階級鬥爭的最高形式。墨子所處的時代所以發生連續不斷的兼併戰爭,是當時階級鬥爭的必然現象,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現象,是不能用“非攻”的主張來制止的。因此,所謂?“非攻”在墨子所處的時代是根本不能實現的。

五、佈置作業

1、學習本文敍事明理的方法,不改變原作的基本意思,合理想像,適當擴充情節,材料可以作必要的取捨,以“墨子救宋”為題編寫一則故事或課本劇(表演)。

2、以“最貴是和平”為題進行小型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