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關於班主任工作心得體會範文

欄目: 實用文檔 / 發佈於: / 人氣:1.54W

關於班主任工作心得體會範文

關於班主任工作心得體會範文

前幾年,有關學校生活的韓劇和港片很多,大都是講學生怎麼戲弄老師的,其中還會有一個代課教師和學生們鬥智鬥勇。最終教師智勇雙全,將所有的調皮學生一一收服。不幸的是,劇中大多數的教師,都是以一種很愚蠢的形象出現的。作為一個教師,我的心裏很不是滋味。怎麼説教師也是知識的化身吧,怎麼就成了“蠢”的代言人了?

我想,教育的過程,應該可以説是與學生鬥智鬥勇的“交戰”過程吧!既然是“交戰”,那麼,我們不妨運用一些兵法戰術,融兵法智慧於班主任工作中,達到以智取勝的效果。

需要解釋一下,我們只是把學生當作對手而非敵人。大多數老師之於學生都是居高臨下的,學生永遠都是弱者,教師永遠都是強者。教師與學生之間永遠都是不平等的。當我們把學生看作對手,就是把學生放在了與我們平等的位置上。這正是對學生主體的尊重呀!今天,我就來講講三種戰術。

一、以實擊虛

1、隱弱示強戰術。三國時,諸葛亮失了街亭,眼看司馬懿大軍殺來,情急之下,擺出空城計。一座空城,幾個老兵弱卒,大模大樣地擺出來,反倒讓司馬懿拿不定主意,以為對手以逸待勞,極其強大,連忙傳令全軍急速後退。

2、故意示弱戰術。孫臏減灶誘殺龐涓就是一個有名的例子。為了麻痺對手、誘敵深入,孫臏在與龐涓作戰之初佯裝節節敗退,卒散將逃。第一天有炊灶十萬,第二天只有五萬,第三天僅剩下三萬了,終於誘動龐涓輕騎冒進,兵敗馬陵。

我們可以從這兩個戰例中受到啟發:

首先,我們要虛虛實實,不能讓學生把自己摸透。要知道,學生都是很聰明的,他們很容易適應一成不變的東西並且很快想出應付的辦法。我們一旦被學生牽着鼻子走,就只能疲於奔命了。那麼,怎樣才能掌握主動權呢?這就需要我們懂得一點虛虛實實的原理。虛則實之,實則虛之,虛實相間,在與學生“交戰”過程中讓學生找不到規律,在必要的時候隱藏自己的真實意圖。

其次,我們要善於“以實擊虛”。我們都知道庖丁解牛的故事,為什麼庖丁會做到遊刃有餘,因為他解牛所用的刀的“實”,遇到牛身上的“虛”,所以旁人就覺得異常輕鬆。要是一個不熟練的屠夫去操作,一刀砍在骨頭上,牛痛苦,人也痛苦。這叫以實擊實,通常都會導致兩敗俱傷。

那麼,如何才能做到以實擊虛呢?

比如,當我們發現學生大面積地違反紀律,已到了非整頓不可的地步時。我們一般會召開一次班會進行集中處理。在處罰之前我一定不會忘記先表揚。表揚什麼呢?無論情況多麼糟糕,班級裏總是有一部分學生是沒有參與不良行動的,還有少部分學生是自始至終對自己嚴格要求,不受環境和他人影響的。那麼,這部分學生就是我要大力表揚的。由於表揚和批評同時進行,表揚和批評的力度同時得到了加強,絕大部分處於中間跟風的學生也會有了方向,有了目標。當然,我的側重點在於處罰,處罰是“實”,表揚是“虛”,但是由於有了表揚的存在,整個效果就不一樣了。

二、攻心為上

作為一名教師,與其説我們從事的是傳授學生知識的職業,不如説我們肩負的是改變學生心靈的重託。面對幾十個性格各異、不斷髮展變化的孩子,怎樣走進他們的心靈世界,找到屬於他們的那片沃土,播下適宜他們成長的那粒種子?我想,我們應該認真思考,我們的教育是否走進了學生的心靈?是走近,還是走進?是理念上的走進,還是實踐中的走進?是淺嘗輒止的走進,還是入木三分地走進?是走進了每個學生的心靈,還是隻走進一部分學生的心靈?

有效的教育一定是觸及心靈的。講講發生在一個小學校的故事。這所小學有一個班級,學生説髒話現象十分嚴重。剛接班的班主任不是喋喋不休地講道理,而是開展了一個活動。這位班主任在講桌上擺了一個鮮豔的、沒有一點傷痕的蘋果,説:“從今天開始,只要有人説髒話,就在這蘋果上刻一刀。”第一天,蘋果上刻了一刀又一刀,第二天,第三天……一週以後,蘋果傷痕累累。班主任捧着蘋果痛心地説:“它原來可是一個鮮豔的沒有一點傷痕的蘋果啊!可如今被傷害成這個樣子了。我們每個同學就是一個蘋果,一個鮮豔的蘋果,我們不應該彼此傷害。”過了一週,老師在講桌上又放上一個鮮豔的、沒有一點傷痕的蘋果。第一天過去了,第二天過去了……這個蘋果最終沒有一點傷痕。這位老師巧妙地借用一個蘋果打動了孩子們的心靈。

有效的懲罰也一定是觸及心靈的。曾有一人在報上登載尋人啟事,尋找文革中的老師,原來文革中他曾造老師的反,強迫老師跪在地上並把糞澆在老師頭上。多年以後他每想到此事就悔恨不已,不找到老師當面道歉便寢食難安。最終老師找到,已是白髮蒼蒼。老人輕輕一笑,我不怪你,當時你還是個孩子,不懂事。一番話,説得此人痛哭不已,羞恨難當。從上面的故事中我們能感受到當一個人知錯的時候,內心都有一種接受懲罰的準備,這是一種心理需求——為自己的愧疚承擔責任,以取得心理的平衡。所以説,有時教師的寬容所引起的道德震動,比處罰來得更強烈。

三、賞罰分明

歷來治軍嚴謹的將領都是非常強調獎賞與處罰的。三國時,馬謖失了街亭,釀成蜀軍慘敗,諸葛亮終於揮淚斬馬謖。事實上,同情馬謖的人很多,為馬謖求情的人也很多。而且,馬謖還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諸葛亮平定南方部落七擒六縱攻心為上的建議就是馬謖提出來的。但是,馬謖不殺,軍紀即亂,軍紀一亂,部隊的戰鬥力就下降,戰鬥力一下降,就要打敗仗,打敗仗就要付出許多士卒甚至將領的生命的代價的。是馬謖一個人的生命重要,還是全局重要,諸葛亮是一清二楚的。所以,諸葛亮最終沒有采納眾人的意見

也許有人認為班級管理與治軍不一樣,沒有必要把這一套搬過來。但是我想,人性的弱點是普遍存在的。士兵如此,學生也是如此。只是,具體操作的時候,在尺度的把握上,我們要靈活地掌握。可以遵循以下幾條原則:

1、可以只賞不罰。比如説,對學生做作業的情況,可以每次都表揚一下作業做得好的學生,實際上,對於那些沒被表揚的學生來説,也就是一種批評了。

2、必要時改罰為賞。用賞取代罰可能會有更好的效果。比如,在行為規範評比中,有兩種方案:一是每人滿分10分,查到一項不合要求扣1分。第二種是每人底分10分,每次檢查,合格者加以一定的分數,然後比較誰的分數高。顯而易見,無疑是第二種方法更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會使師生間的關係更為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