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藏羚羊跪拜》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5W

作為一名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説課稿編寫工作,説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應當如何寫説課稿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藏羚羊跪拜》説課稿,歡迎閲讀與收藏。

《藏羚羊跪拜》説課稿

《藏羚羊跪拜》説課稿1

《藏羚羊跪拜》是長春版五年下冊第4單元動物之美的第2課。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敍述了一隻藏羚羊為了保護自己肚中的孩子,向獵人跪拜求生,但最終沒有逃脱獵人的槍口,而獵人為之感動,從此不再打獵的故事。作者意在借這一悽美、悲壯的故事,喚起人們保護動物,熱愛自然的健康情感。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會認10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積累部分詞語。

⑵通過閲讀理解課文,關注文中細節描寫,體驗藏羚羊震撼人心的母愛力量,把握老獵人的形象及情感變化。

⑶在閲讀、交流、及表達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的綜合能力。

2、過程與方法

⑴ 經歷自主學習的過程,在品讀、聯想、推測等閲讀策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選用質疑重點句子的提問策略深入閲讀。

⑵在小組學習過程中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分享。

⑶在集體交流的過程中不斷自我改進、自我提高。

3、情感、態度、價值觀

⑴願意與人交流,通過交流不斷完善自己的學習成果。

⑵通過本課學習,建立保護動物,熱愛自然的健康情感。激發深層次思考,培養續寫故事的興趣。

教學重點:把握藏羚羊跪拜的細節,從而感受動物的靈性。樹立關愛動物,關愛自然的觀念。

教學難點:通過分析人物的心理行為變化體會老獵人的思想性格,把握人物形象。

教學流程:首先引導學生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把握時代性、社會性,掃清字詞障礙,理清文章脈絡,記下初讀感悟。接着引導學生感悟藏羚羊悲壯求生的一幕,反覆朗讀體會描寫藏羚羊跪拜的文字。感悟“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動物在內,都是神聖的。”品味語言表達的準確性。然後,從人物的描寫中體會老獵人的心理行為變化,把握老獵人這一人物形象。

詳細的過程不再細述,具體説一下本節課的設計:

一、 關於自主學習。

這一課運用了集體補充指導式。學習指南的第一點都是要求學生自己進行該項任務學習,有一個自我認知的過程,經歷自我獨特的認識和感受。這是與以往教學相同的地方。不同的是以往學習要求是由教師口述出來的,個別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不夠引起足夠的注意。還有以往自主學習都是直接在書上進行批註閲讀,節省了大量時間。但同現在的學習卡比起來我覺得學習卡更加合理。因為標註書上的只是個人的最初見解,不可能十分完善,也沒地方不斷修正,而學習卡可以傳閲後進一步完善答案,更適用一些。無論學習卡還是指南,都可以使學生集中注意,沉下心來,默默地去理解感知。

二、關於合作學習。

指南的第二項是小組合作交流。這與以往教學也是相同的。區別在於交流的方式。對於沒有進行過這種交流的班級我設計了遊戲“熱山芋”。這是我在書中看到的一種“熱山芋法”,就是在小組內有序傳閲自學成果。為了讓學生一目瞭然的明白這種方法不僅是傳,還要讀懂傳來的答案,解決自己棘手的問題。我創編了筆袋熱山芋遊戲,傳閲中仔細觀察每個筆袋不同特點,這就是子課題,得出筆袋共同特點,這就是總答案。學習中用熱山芋法在小組內交流,做到了每人讀其他五個人的答案。最大限度獲得了信息的交流,汲取五人的營養後熱山芋傳回自己的手中在進行二次感悟,認識得以昇華。尤其是班級所有差生得到了最好的兼顧。就是他自己的感悟再怎麼侷限讀了其他五個人的見解也會進行自我修正。真正是活而有序,動而不亂,合而有效。完全克服了以往“一人説大家聽,信息不夠;搶着説亂哄哄,信息不清”的狀態至於學習卡完成情況因為要互相傳閲,又有小組長組織,沒有一個不寫的,還都想寫好積極彙報,彙報時是提升的成果,差生也可以和優生一樣回答問題,不存在差生問題。彙報時完全聽得清清楚楚,如果不為了給聽課老師看,沒必要展示。

三、關於教師指導。

教師指導補充究竟補充什麼。這個問題看似課堂隨機出現的問題,實際應該是教師心中備而待用的問題。也就是教師心中有當堂要學的所有內容。這樣一旦彙報不到位教師就要有幕後走到前台拍磚引玉。

1、一般常規問題。比如“狩”讀音。“逮”中隸字最後一筆學生沒彙報教師就要引導。課題跪拜的理解尤其重要,彙報出則以,沒彙報就要引。

2、有關聯想、推測。學生關於藏羚羊跪拜細節學得會比較好,但是很難發揮聯想挖掘藏羚羊內心活動,這就需要教師適時點撥。結合神態、動作引讀有關心理活動的補充從而引出深入研究的問題“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動物在內,都是神聖的。”的含義,進行討論。還有就是“殺生和慈善在老獵人身上共存。”這一性格特點學生在自學關於老獵人的描寫中都能理解。難就難在他對人慈善,對動物並不慈善。對高原精靈藏羚羊的慈善僅限於微薄的一點點”心頭一軟”“雙眼一閉”殺生還是主要的。而對於“久久難以入眠”是的心理推測就需要教師加以點撥,因為學生小沒法理解失眠,也不理解失眠會想事情。這裏教師點撥,再加上發現小羊時心裏推測就會起到四兩撥千金的作用,老獵人對動物的`善念真正點燃,慈善的形象在學生心裏趨向完善,埋槍埋葬了什麼也就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理解了,不必另外花費精力。至此老獵人形象走向完善,整體感悟一下獵人最終棄惡揚善的形象。如果只抓住“殺生和慈善在老獵人身上共存”理解,不理解埋槍不把握最終走向慈善的形象,就不會真正把握文章主旨。

四、關於學習指南的設計。

1、字詞的學習要求不應該與檢測卡同時發放,應該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這樣學生除了生字詞語外還能學的更多,而不是侷限檢測卡上有限的內容。在學生寬泛的學習後再發放檢測卡。如果學生拿着檢測卡學習,那不是自學,是在寫老師佈置的練習。閲讀學習指南應該具有宏觀指導性。每個指南適合一個大問題,而不應是細碎的小問題。小問題則學生被老師牽着鼻子走,就是一個一個的回答問題。比如閲讀指南一簡言之就是體會跪拜描寫,深思母愛神聖的含義。指南二就是從人物描寫體會獵人心理變化,感悟人物形象。

五、關於閲讀線索。

如果從“殺生和慈善在老獵人身上共存”生髮開去閲讀理解,獵人形象得以突出。藏羚羊這個主人公地位就會削弱,有點喧賓奪主。獵人的轉變是藏羚羊神聖母愛感召的結果。教材説明很清楚:文章敍述了一直藏羚羊為保護自己肚中的孩子,向獵人跪拜求生,但最終沒有逃脱獵人的槍口,而是獵人為之感動,從此不再打獵的故事。兩個形象,兩個主旨。不是以獵人為主,獵人的形象主要在藏羚羊跪拜後變化。學習文章先理解藏羚羊跪拜及神聖母愛,後把握獵人形象,順文而下,水到渠成。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千法萬法,鑽研不好教材就沒法。每讀一遍教材,就有一種不同的理解。

《藏羚羊跪拜》説課稿2

教學目標:利用圖片和影像資料瞭解藏羚羊以及它們的生存現狀,欣賞文學作品《藏羚羊跪拜》。感受作品所表現的思想內涵。運用繪畫、製作等手段對藏羚羊這一題材進行創作練習。

教學重點:使學生對藏羚羊產生深厚的情感,樹立保護珍稀動物的意識。

教學難點:能創造性地使用表現材料進行個性表現藏羚羊。

教學準備:藏羚羊的圖片資料、水彩筆、鉛筆、橡皮、藏羚羊的美術作品。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導入新課

1、圖片導入

教師:我們國家西北角的青藏高原,有一個我們國家最大的無人區——可可西里,在藏語中,她的意思是美麗的少女,這個常年冰雪的地方,住着一羣可愛、高貴的精靈——藏羚羊。

教師:今天我們就要來認識一下這羣可愛的動物。

出示課題:跪拜的藏羚羊。

二、講授新授

1、欣賞藏羚羊的成長圖片。

出示圖片(藉助圖片、影視資料的欣賞,引導學生認識自然界中的藏羚羊,瞭解藏羚羊的基本結構,觀察、分析藏羚羊都有哪些顯著特點)

2、藏羚羊的寶貴處。

羊角可以入藥,羊毛可以做衣服。

教師:藏羚羊這些寶貴的地方並沒有引起人們對它愛護,而是遭遇了人們對他們的殺害,特別是藏羚羊的羊絨。藏羚羊跑的非常快,於是獵人就用了最殘忍、最原始的抓捕方法:獵殺後扒皮。

出示圖片:結合學生的認知情況,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了解藏羚羊是怎樣一種動物,它們現在的處境如何,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藏羚羊。

結合學習活動內容,選擇生觀看藏羚羊慘遭殺害的圖片,以此激發學生對藏羚羊命運的擔憂,樹立自己在環境保護方面的責任意識。使學生深刻地體會到由於人類的貪婪,野生動物正面臨着滅頂之災。讓學生知道美麗的羚羊角與柔軟的羚羊絨只有生長在活着的藏羚羊身上才能構成真正美麗的風景線。

3、藏羚羊的藝術品。

圖片欣賞:福娃迎迎、藏羚羊工藝雕塑等。

4、欣賞人們為尋傳保護藏羚羊的繪畫作品。

5、教師示範繪畫藏羚羊,並示範如何改編成卡通藏羚羊形象。

四、佈置作業

創作一幅表現藏羚羊題材的繪畫作品。

五、學生繪畫,教師巡視指導

六、小結展評

附:藏羚羊跪拜

王宗仁

這是聽來的一個西藏故事。發生故事的年代距今有好些年了。可是,我每次乘車穿過藏北無人區時總會不由自主地要想起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口只將母愛濃縮於探深一拜的藏羚羊。

那時候,槍殺、亂逮野生動物是不受法律懲罰的。就是在今天,可可西里的槍聲仍然帶着罪惡的餘音低迴在自然保護區巡視衞士們的腳印難以到達的角落。當年舉目可見的藏羚羊、野馬、野驢、雪雞、黃羊等,眼下已經成為風毛麟角了。

當時,經常跑藏北的人總能看見一個肩披長髮、留着濃密大鬍子、腳蹬長統藏靴的老獵入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動。那支磨蹭得油光閃亮的權子槍斜掛在他身上,身後的兩頭藏犛牛馱着沉甸甸的各種獵物。他無名無姓,雲遊四方,朝別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餓時大火煮黃羊肉,渴時一碗冰雪水。獵獲的那些皮張自然會賣來一筆錢,他除了自己消費一部分外,更多地用來救濟路遇的朝聖者。那些碴長頭去拉薩朝覲的藏家人心甘情願地走一條佈滿艱難和險情的漫漫長路。每次老獵人在救濟他們時總是含淚祝願:上蒼保佑,平安無事。

殺生和慈善在老獵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手中的權子槍是在發生了這樣一件事以後——應該説那天是他很有福氣的日子。大清早,他從帳篷裏出來,伸伸慵腰,正準備要喝一銅碗酥油茶時,突然瞅見兩步之遙對面的草坡上站着一隻肥肥壯壯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門來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渾身立即湧上來一股清爽的勁頭,絲毫沒有猶豫,就轉身回到帳篷拿來了權子槍。他舉槍瞄了起來,奇怪的是,那隻肥壯的藏羚羊並沒有逃走,只是用企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後衝着他前行兩步,兩條前腿撲通一聲跪了下來。與此同時只見兩行長淚就從它眼裏流了出來。老獵人心頭一軟,扣扳機的手不由得鬆了一下。藏區流行着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語:“天上飛的鳥,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時藏羚羊給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饒命了。他是一個獵手,不被藏羚羊的憐憫打動是情理之中的事。他雙眼一閉,扳機在手指下一動,槍聲響起,那隻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後仍是跪卧的姿勢,眼裏的兩行淚跡也清晰地留着。

那天,老獵人沒有像往叫6樣當即將獵獲的藏羚羊開宰、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現着給他跪拜的那隻藏羚羊。他感到有些蹺蹊,藏羚羊為什麼要下跪,這是他幾十年狩獵生涯中唯一見到的一次情景。夜裏躺在鋪上他久久難以人眠,雙手一直顫抖着……次日,老獵人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對那隻藏羚羊開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顫抖。藏羚羊的腹腔在刀刃下打開了,他吃驚地叫出了聲,手中的屠刀咣噹一聲掉在地上……原來在藏羚羊的子宮裏,靜靜卧着一隻小藏羚羊,它已經成型,自然足死了。這時候,老獵人才明白為什麼那隻藏羚羊的身體肥肥壯壯,也才明白它為什麼要彎下笨重的身子向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獵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條命呀!

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動物在內,都是神聖的。

老獵人的開膛破腹半途而停,當天,他沒有出獵,在山坡上挖了個坑,將那隻藏羚千連同它那沒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時埋掉的還有他的權子槍……從此,這個老獵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沒有人知道他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