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我與地壇的説課稿範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3.27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用到説課稿來輔助教學,説課稿是進行説課準備的文稿,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你有了解過説課稿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與地壇的説課稿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與地壇的説課稿1

一、説教材、學情:

1、關於教材:

《我與地壇》(節選)選自高中語文蘇教版必修二第一個大專題“珍愛生命”下的第一個子專題“精神支柱”,它隸屬“文本研讀”的範疇,是高一年級的學生步入高一下半學期之後要學習的第一篇課文。蘇教版高中語文必須教材打破以往以文體為依據組合單元教學的體式,着重凸顯文本中的精神價值對學生的影響,就《我與地壇》而言,它要求學生在整體把握“珍愛生命”這個大主題的基礎上,品味散文的語言,賞析散文的藝術表現手法。

課文節選了史鐵生創作的散文《我與地壇》的前兩節,第一節寫地壇,寫自己在遭遇人生變故後在地壇中對生命的思考和感悟,其中的景色描寫直搗作者對生死的解讀;第二節寫母親,寫自己在地壇中對母親的追思與痛悔,作者用“我”與母親之間的細節及議論性語言放大了悲傷的力量,直擊學生的內心深處;而連接一、二兩節的則是藏在“我”與地壇背後的一隻眼睛,那就是母親的眼睛。

2、關於學生:

十五、六歲的學生正值青春最美的季節,關於生活和命運、苦難和坎坷、生和死,他們尚且處於一種似懂非懂自以為懂其實又不甚懂得的狀態;而在初中階段,他們已經學習過有關生命話題的文章,也積累了散文閲讀的一般知識和能力,基本能夠熟練地掌握“借景抒情,融情於景”的散文寫作特點,而關鍵在於“景為什麼能夠成為情的依憑所在?”,即就是説,學生在解讀《我與地壇》時,可能會對地壇為什麼能給予作者生命的啟示這裏形成閲讀障礙,由此導致學習難點,也因此也形成了我的教學難點。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會視情況而定,爭取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通過這堂課得到或多或少的感動與感悟。

二、説教學目標:

1、教學目標:根據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由淺入深的設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詞,尤其加深對多音字的記憶;

(2)課文第一節,品味景物描寫的語言特點以及景物背後藴含的情感脈絡。

(3)課文第二節,體會作者對母親態度的變化,並在變化中感受作者與母親之間濃烈而複雜的愛。

2、教學重點:由於課文一、二兩節在語言特色和情感表達上各具特色,所以(1)第一節,重在析景——通過對景色的賞析,讓學生明白地壇能夠給作者帶來生命啟示的原因。

(2)第二節,重在內省——通過文本中母親的“眼睛”讀懂母親的苦難與偉大,並從作者與母親的故事中走出來,去反窺自己,對母親對生活內省於心。

三、説教學過程:

在明確了教學目標之後,我安排了兩課時來完成《我與地壇》的講解。第一課時,以地壇中景色描寫為線索;第二節,以母親的“看”為線索。下面我將重點談一談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及實施過程。

我想通過“角色扮演”和“誦讀涵詠”的方法,讓學生在有聲的情感中身臨其境的去觀賞地壇中的景色,並從自身出發設身處地去理解作者對生命和生存的感悟。我具體設計了以下四個教學環節:

1、導入:

首先,我用多媒體投射兩張史鐵生的照片,讓學生去看,去觀察照片中的時間、環境和史鐵生的姿態與表情。

之後,角色扮演——我是記者,學生們都是史鐵生,一部分學生是照片1中的史鐵生,另一部分學生是照片2中的史鐵生。然後開始模擬採訪,我會提出問題:“請問您此時的心情是什麼,您希望二十年後您的生活是怎樣的?”

——我希望通過這樣一種類似遊戲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互動,打破上課之處的沉悶與緊張;並且讓學生從一開始就可以以自己的視角去靠近史鐵生的人生,對作者的遭遇和承受,去假想去體會。如此不僅可以直接拉近他們與作者和文本的距離,而且很直觀的激發了學生對作者人生經歷的同情與好奇,直逼生死的主題;同時,也在不同程度上隱喻了他們自身的幸運與幸福。

最後,由我總結,介紹作者生平,交代史鐵生在遭遇不幸的前後,在生活和思想上的變化,同時提出疑問:是誰讓這個終年與輪椅為伴,與疾病廝守的人笑得如此燦爛?或許我們可以從《我與地壇》中找到答案。由此走入第二個教學環節。

2、研讀課文,探尋作者的心路歷程。

這是第一課時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分四步走:

(1)一讀全文,奠基調,點重點。

讓學生快速默讀課文一、二兩節,標自然段、留意生字詞、並簡單概括一二節的主要內容。——整體感知課文的語言(平實而舒緩)和情感基調(壓抑悲慟)。

之後,我會和學生一起通字詞,特別強調多音字“剝、捋、雋、熨”。

再由學生自己概括課文兩節的主要內容(一:我與地壇;二:我與母親),我再簡單的點出:在我與地壇的後面有一隻眼睛,那是母親的眼睛。

這一步是為了讓學生對課文有一個整體認知,初步去感受課文平實而舒緩的語言所營造出的那種壓抑又略帶悲痛和希望的情感基調。在有了初步感知和整體把握後走第二步:

(2)二讀部分,賞景色,抓線索。

由學生自己自由的讀第一部分,可以默讀也可以朗讀,思考:我與地壇的關係。——讓學生帶着這個問題走進第一節,意在引導學生去關注我與地壇之間的緣分和宿命。

之後,全班齊讀第一段第一句話“我在好幾篇小説中都提到過一座廢棄的古園,實際就是地壇”,緊接着我再讀這句話,我會重讀“好”、“小説”、“都”、“實際”,意在強調地壇對“我”的重要性,讓學生馬上關注作者對地壇的描寫。

接着由學生分組討論:我和地壇的緣分表現在哪?——通過這個所謂的“緣分”很自然的引出後面對地壇景色的描寫;同時在他們的討論中我能夠了解學生對這個緣分的理解,或許會有新的想法和認識的生成。第三步:

(3)三讀景色,尋變化,悟緣分。

這一步就是析景,是第二個環節中最為重要的一步。

首先,找同學有感情的大聲讀第三段,並説説第三段為我們描寫了一個怎樣的地壇。我會點出,在“剝蝕、淡褪、坍圮、散落”背後的“愈見蒼幽”和“茂盛”,意在引導學生意識到,與廢棄荒蕪同在的還有那“滿園瀰漫的沉靜光芒”。

之後,再找同學讀第三段,沉澱我與地壇相遇之初的情感,明確:家與地壇的近,讓這個曾經無比輝煌而此時荒蕪冷落的園子,迎來了一個在最狂妄的年齡上殘了雙腿的年輕人,可謂惺惺相惜。

同樣道理,先找同學讀第五段中的景色描寫,我再讀一遍,爭取讀出一種輕快地節奏。再讓學生回答:這個時候,地壇是怎樣的,我又是怎樣的?

——學生對第三段的景色和情感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認識,以此為基礎,我希望能夠讓他們自己去悟我與地壇的相識之緣——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地壇“荒蕪但並不衰敗”,自己去體會景色中飽含的生命跡象,聆聽生命競相生長而發出的聲響。我再點出,第五段,作者實際是放大了對微小生物的描寫,用地壇中不常被人關注,但依舊鮮活的生命,去感化和鼓勵自己,讓自己努力做到殘疾但不頹廢。

最後一景兒——第七段六個譬如,我先讀,讓學生們閉上眼睛,放空一切,去聽去想,聽過之後説説自己的感覺。之後,我點出:“默坐”、“呆想”之後,耳邊的嘈雜、紛亂的思緒儘可拋諸腦後,所有的風雨所有的跋涉,即便艱辛甚至痛苦,也都是一種強大的釋放,是生命重歸零度的返璞。

再讓全班齊讀,用齊讀的力度帶起學生們內心的悸動和震撼,讓學生儘可能多的去感受那種來自生命中苦痛的力量,捕捉風雨中若有若無的彩虹。在分別賞析了三處景色之後,進行第四步:

(4)四讀全景,析語言,沉思想。

再把第一節從頭到尾讀一遍,出聲的讀,將地壇中三處景色描寫串起來,我會提醒學生,讓他們注意第七段第一句話“剩下的就是怎樣活的問題了”,以此明確,作者用大量筆墨寫地壇中的景色,實則是在寫自己那時那刻無處釋放的感情,借我在地壇中的所觀來訴説我在逆境中的所想,對生、死的感悟也就自然的流於其間。

最後,反問學生,作者何以在地壇中重拾活的信念,重燃生的希望?——這個問題是在迴應初讀第一節的那個思考“我與地壇之間的緣分是什麼?”,在瞭解了景色和思想的變化之後,沿着作者在地壇中走過的`路,去找作者的心路。此時,學生已經可以自己概括出我與地壇之間的緣分——距離的相近和精神的趨同,給我與地壇的相遇、相識、相知增添了一種緣分和宿命的味道。

走到這兒,文本研讀這個環節就進行的差不多了,對於地壇中景色的變化及其中所飽含的作者的心路歷程,學生已經能夠了然於心了。在此基礎上,就要讓他們從文本中走出來,低頭看自己。也就是我的第三個教學環節:

3、總結文本,反觀自己,昇華情感。

再次投射史鐵生的兩張照片,讓學生注意照片下面的小字,帶着學生回到上課之處的那場採訪中,提出最有一個問題:如果不再是扮演,而是真的,你們願意做史鐵生嗎?

我希望通過這個問題,讓學生沉澱這一節課所講過的,關於文本的語言,關於地壇的景色,關於作者的感悟等等,繼而再一次引發一種深度的,關於疾病與苦難,關於生命與生存的思考和討論,由學生們各抒己見,我也會説出自己的想法。

通過第一課時,我想告訴他們:當我們抱怨生活不如張三李四的時候,要想到,就命運而言修道公平;當我們因各種無法逃避的事端而遭受苦難的時候,要明白,正是苦難增加了生命的厚度,賦予生命悲壯凝重的色彩;當我們心中的苦悶與痛楚無處安放的時候,要看到,愛我們的人正默默地陪在我們身邊,為我們遮擋窗外更大的風雨。

最後一個環節,佈置作業:

4、作業:你在地壇中無意的碰到了史鐵生,你想對他説?

這個作業可大可小,意在發散學生的語文思維,讓學生們在課下繼續沉澱,繼續讀,深化他們對課文第一節的理解,並且能夠自由的説自由的寫。下面是我的板書:

從作者靠近地壇,與它相遇;到走進地壇,與它相識,深入地壇也深入自己,這一待就是十五年;再到走過地壇,走過自己人生的起起浮浮,與它相知。這其實是與文本研讀中的景色分析相對應,直觀的體現了作者借地壇景色變化而抒發的情感變化。

我的説課結束了,謝謝大家。

我與地壇的説課稿2

各位老師:

下午好。我今天説課的課題是: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課本,“珍愛生命”專題中的《我與地壇》。我主要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以及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進行説課。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專題“珍愛生命”中“向死而生”板塊下的一篇精讀課文。這是作家史鐵生自傳性的散文,講述的是作者在絕望中尋找希望的過程,充滿了其對於生命的哲思。教材節選了兩部分內容。一是我與地壇,二是我與母親。本課主要學習第一部分。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在教學中,我充分發揮文本的資源優勢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為學生營造一種讀的氛圍,讓學生在朗讀中加深對人物情感的理解和體驗。

二、説學情

學生基本情況:

本班共有學生58人。學生大多數對閲讀有一定的興趣,基本上能靜下心來讀一篇課文,並能簡單的表達自己的閲讀感受。

學生預習情況:

學生上課之前已經預習了課文,查詢了史鐵生的資料,抄錄了字詞,對課文的主要內容有一個簡單的瞭解。

從上述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結合學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我設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三、説教學目標

1、理清思路,體會作者對生命以及苦難的感悟。

2、學習課文第一部分,領會地壇使“我”豁達地對待生死。

3、品味語言,理解文中景物描寫與作者對生命的思考之間的關係。

四、説重點難點

1、作者傳達了怎樣複雜的情感。

2、作者對生命的思考。

五、説教法學法

1、以讀促悟:在教學中,通過朗讀,使學生在讀中感悟史鐵生情感的變化。

2、小組探究: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引導學生從地壇景物的特點中體會史鐵生對於生命的思考。

六、説教學程序

為了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圍繞上述構想,我將本課設計為以下三大環節:

一、課文導入

二、文本探究

三、課堂總結

第一環節:課文導入

只要分為三個方面:

1、照片導入,由史鐵生的照片導入課文

2、換位思考,假設你在21歲遭遇了殘疾,你會怎樣?

3、引入課文

第二環節:文本探究

本環節是本課重點。主要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圍繞殘廢之初作者的心境,從地壇與作者的相似之處中體會二者的同病相憐。重點解讀描寫地壇外貌的句子。第二部分,抓住地壇“荒蕪並不衰敗”的特點,圍繞課文第五自然段中對地壇景物的描寫,小組探究這些景物的特點以及其中所藴含的作者對生命的感悟。第三部分,則是作者從為何生到怎樣活的一個過渡的思考,由兩個問題,即“生是什麼,死是什麼”進行過渡。最後簡單解讀了一下作者看透生死後地壇展現的新景象。

第三環節:課堂總結

1、從“作者喜歡地壇嗎”這個問題入手,要求結合前文學習,讓學生概括地壇對作者走出逆境起到的作用。從而對整節課作一個總結。

2、 佈置作業

七、説教學反思

《我與地壇》這堂課,是我們高一語文組共同努力的成果。我至今還記得第一次磨課時那令人萬分尷尬的一灘死水的課堂。這個可能跟那個班級本身就不活躍有關,但我想,大部分問題還出在我自己。下課之後,季老師、錢老師還有小環等等,我們坐在一起,努力的糾結到底哪裏出了問題。總結了幾點就是,1、導入頭重腳輕,2、課堂小問題太多,主問題不清晰,3、對句子的分析浮在表面,沒有深入體會,4、語速過快等等。然後大家出謀劃策,就有了第二次的磨課。果然集體的智慧是強大的,第二次磨課,從各方面來説,都比第一次好,但還是存在問題,一是在分析地壇與史鐵生的相似之處那裏,問題設置的順序有點混亂。二是對第五自然段的分析,教師講的太多了,學生的感悟較少,三是最後六個譬如那裏,也是內容太多,教師的分析浮在表面。回去之後我又進行了修改。今天呈現的就是我們的成果了。通過對這節課的認真準備,我認識了備課組集體力量的強大,同時就個人而言,我瞭解了更多的教學手段,鍛鍊了自身素質,自我感覺在課堂教學上有了較大的進步。雖然因為經驗等等方面的原因,我還存在着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我相信以後我會做得更好。

以上是我的説課,希望各位老師多給我提意見。謝謝大家。

我與地壇的説課稿3

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今天,我要説課的題目是《我與地壇》。下面、我將從如下幾個方面來談談我的教學設計,不足之處懇請各位批評指正。

一、總體構想:(大綱、教材)

本篇文章是高中語文教材第一冊第二單元第三篇文章,它所講述的是有關生命本身的問題:人應該怎樣來看待生命中的苦難。所屬單元教學重點是:在整體把握散文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的基礎上,品味散文的語言,賞析散文的表現手法。

同時本篇文章是高中語文教材第一篇散文自讀文章,這對於鍛鍊學生的閲讀能力是一個重要的契機。

新大綱”規定語文學科的性質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就是説,語文教學不僅要表現出其知識性、工具性的特點,還要表現出人文性、思想性的特點。

所以,我從這兩個方面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一)抓住關鍵句,品味揣摩作者深沉綿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寫景語言。

(二)熟讀課文,解讀作者對生命的哲理性思考,增強學生面對苦難時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通過學習,體味作者對親情的獨特感悟,體會母愛的偉大,培養學生養成珍惜自己眼前的擁有,學習體諒父母進而養成寬容待人的健康生活觀。

《我與地壇》是新教材的新課文,雖然篇幅較長,但脈絡非常清晰。全文共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寫古園風情,我的思緒,注重的是“生命”的意義,第二部分是寫對母親的理解,注重的則是“情感”的意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第二部分中對“情感”的理解和思考又回答了第一部分的對“生命”的疑惑,而母親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應該怎樣活、怎樣面對命運、怎樣面對苦難的問題。這是文章的精髓,也是課文理解上的難點。因此,本篇課文的難點在於:感受作者對生命的感悟、對“生與死”的思考及對母愛的感悟。而教學重點則應該放在讓學生理解地壇和母親在作者頑強求索中的作用,從而解開“我(作者)”、地壇、母親三者之間的關係。

二、説教法

討論法:教育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我結合對研究性學習理論和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的認識,本堂課主要採用討論式進行教學。討論是必須問題為中心,在教師引導下進行師生和生生的對話、它旨在鼓勵學生髮揮學習的主動性,學會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去辨析、去歸納。

另外,心理學理論告訴我們:學生的學習情緒直接影響學習效果。所以,我還採用了通過以多媒體為教學手段的情景教學法和誦讀法,以激發學習熱情,通過直接感知,促進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

三、説學生,説學法

這些學生,剛升入高中人生閲歷還很淺,又剛剛接觸到高中的散文,本文所講述的是有關生命本身的問題:人該怎樣來看待生命中的苦難。這樣學生偏淺的理解能力和文章相對深刻的內涵構就成了一對矛盾,怎樣在45分鐘裏讓學生讀懂文章並有所收穫,完成對這篇文章比較深刻的解讀,選擇正確有效地學習方法是確保實現教學目的的關鍵。

(一)預習思考法;

(二)誦讀感知法;

(三)分析探究法;

從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出發,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我設計了“導入新課、整體感知、具體探討、拓展延伸、鞏固探究”等五個教學環節。其中,導入新課估計需要3分鐘;整體感知需要10分鐘;具體探討20分鐘;拓展延伸10分鐘;鞏固探究需要2分鐘。下面我就來談談我的具體實施過程。

四、説教學過程。

(一)設置懸念,激情導入。(本環節主要採用情景教學法):(情景導入,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為激起全班同學學習課文的興趣,我設計如下導語來導入新課)

導語:有這樣一個人,從小生長在北京城,16歲時從清華大學附中畢業,文革時為響應“上山下鄉”的號召,18歲主動去延安老區插隊落户,21歲時因積勞成疾回北京住院,那一天,正是他的生日,可他從此以後再也沒能站立起來,曾有的豪情壯志,所有的年少輕狂,都似乎成了海市蜃樓,他痛苦迷惘過好一陣子,後來在母親的奔走下進了街道辦的一家小廠,在那裏每天畫彩;再後來,他轉向了寫作,成了一名作家,當他第一次獲獎時,他的健康的朋友們把他從輪椅上抬起來為他歡呼時,他倔強的昂起了頭,但淚水卻委屈地流了出來。這個人就是史鐵生,讓我們看看他在《我與地壇》怎樣走過那最青春而又最痛苦的歲月。

(二)抓住關鍵,總體把握(約10分鐘)

教師要求學生在5到8分鐘內快速閲讀全文,並且用幾個詞歸納出這篇散文的核心內容。

[設計意圖] 《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能“根據不同的閲讀目的,針對不同的閲讀材料,靈活運用精讀、略讀、瀏覽、速讀等閲讀方法,提高閲讀效率。” 因此,我限定閲讀時間,並要求閲讀後歸納概括。通過課堂上反覆訓練,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

(三)具體探討 (約20分鐘)

這一環節分兩個板塊進行,第一板塊:感悟生命;第二板塊:母愛無言。這兩個板塊我主要是通過問題教學法、分析探究法來完成的。下面請大家跟我走進第一板塊。

第一板塊感悟生命我是通過四個問題來達到我的家學目標。

1、“地壇”部分重在寫景,這些景的特點是什麼?與“我”的處境有什麼相通之處?

2、古園的景物除了荒蕪、冷落外,還有什麼特點?請看文中的這一段文字:

3、面對這些景物,結合作者的情況説説作者得出了什麼樣的思考?

4、在“地壇”的景物描寫後作者提出了哪三個嚴肅的問題?核心問題是什麼?

由第四個問題過渡到第二板塊:母愛無言。對於這一板塊,我主要是通過問題討論法來完成教學的。

邊聽朗讀,邊思考下列問題。

(1) 文中寫了母親哪些行動?

(2) 作者設想了母親哪些心理活動?表現了怎樣的母親形象?

(3) 作者寫了自己的哪些心理活動?有什麼作用?

(4) 寫母親與“如何面對命運”這一作者追思的核心問題有何關係?

第四個問題是重點,解決了這個問題,就解決了我、地壇與母親三者之間的關係。

[設計意圖]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倡導問題教學法,認為這種方法可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有利於學生遷移能力的形成,有利於學生創造性的培養。因此,我向學生出示了具體的問題,引導學生獨立地深入地探究文本。

(四)、拓展延伸(約10分鐘)

(語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這個環節的設計把課堂教學向生活延伸)

討論:

1、你有哪些關於“母愛”的體驗?

2、你遭遇過坎坷嗎?該如何正確地面對?

[設計意圖] 讓學生品味到生存的凝重悲壯,明白生命只有在負重的時候,才能展示出其不凡與可貴,以此消融平時學習與生活中感受到的挫折與痛苦。通過師生對話,展開心靈的交流,提升學生的精神與情感。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悲哀,產生愛戴母親的情愫。實現情感薰陶和思想教育的目的。

(五)、鞏固探究(師生共同小結後,教師佈置作業。)(約2分鐘)

教學步驟如下:

1、根據板書,簡要的回顧一下這節課所學的內容

2、教師佈置作業:

(1)、中國人有句俗語“好死不如賴活着”,當代女作家池莉有篇小説題名《冷也好熱也好活着就好》,如今的社會有人喊生存日艱,有人説要提升生活的質量等等。請聯繫實際,寫一篇不少於六百字的作文展現你對目前高中生生存狀態的一點思考。

(2)回家後向父母説聲謝謝,併為他們做一件事。

[設計意圖]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通過社會實踐活動積極地建構其知識與技能。為了深化學生在課堂上獲取的精神體驗,我特設計了這些作業,提升學生的思想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