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柳毅傳》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98W

一、自讀的準備

《柳毅傳》説課稿

自讀是一種語文閲讀能力,僅僅在平時的教學中有意識的貫穿還不夠。為了讓學生能創造性地讀好《柳毅傳》,我在前面的課文《促織》的學習中,採取了條塊分割(分段、分組)的研讀學習方法,實施了方法點撥——教師示範解讀(第一段)——師生集體研讀(第二段)——學生分組討論(第三至第九自然段)——中心發言——補充發言——教師總評(包括總結全文)的教學流程。學生已經初步獲得了自我研讀的體驗,教師已經為學生墊好了自讀的底子。

二、自讀的點撥

既然是創造性自讀,我不想給學生傳授什麼知識,更不想用什麼情感和觀點去感染和影響學生,儘量讓他們在自讀中去體驗一切。在師生一道誦讀課文的基礎上,我給學生提供了幾個自讀研究參考題,適當的給予了方法或內容上的點撥。具體內容如下(ppt幻燈片展示):

自讀研究參考題:(注意:這只是研讀方向或研讀的副標題,不可視為題目)

⒈文言知識點滴集萃

方法提示:任選一個文言知識點,進行歸類、整理、延伸及總結。

參考內容:幾種典型文言句式詞類活用現象虛詞積累及拓展實詞積累及拓展

⒉我眼中的龍女、柳毅、錢塘君、洞庭君形象

內容提示:可以從性格特徵和思想內涵兩方面去探討,也可以進行比較評析。

⒊課文表現藝術管窺

方法提示:不求面面俱到,採取“抓住一點,不及其餘”的研討方法,也可以進行多方位的比較閲讀。

參考內容:情節結構語言藝術人物塑造

⒋課文思想意義初探

方法提示:可以超出作者本人或其他評論家的理解,讀出你最動人的思想,還可以此為引發點,延伸或拓展你的思維理解。

參考題目:愛情呼喚自由時代需要熱心腸別悲悽,幸福路我來闖!

三、自讀的實施

創造性自讀的最好表現形式是用真純的文字把自己的心得寫出來。在點撥的基礎上,我組織大家在課堂上撰寫自讀筆記,為改變學生學習的拖沓作風,促發學生的靈感,我採取當堂收卷的方式。

自讀筆記的`撰寫至少應該有兩個層次:一般創造性的知識整理和較高層次的創造性地閲讀理解,而我更加側重於鼓勵後者的寫作。

自讀,應該是使學生由傳統的接受性學習向現代的創造性學習轉型的良好契機,也是學生把從教讀課文中所獲得的閲讀能力轉化為自我閲讀能力的鍛鍊過程。閲讀所獲得的體驗,比起那些題海戰術的閲讀訓練也許還會更有效些。

四、自讀的展評

在學生的自讀作品中,我發現我原先考慮到的所謂重點、難點,學生幾乎都有涉及,體會得也很到位。更讓人欣喜的是,我從學生的作品中讀到了學生無限的創造力,有的探討還是我自己在閲讀過程中,忽視的,或是沒有發現的。就寫作的形式來講,作品也超出了單一的鑑賞文章模式,有的由此文聯想到了女權運動和女權思想,還有的以抒情的筆調和社橘樹的視角,來抒發自己對課文的情感,也有的把《語文讀本》的有關文章拿來對比閲讀等等,不一而足。

我把這些作品進行歸類整理,然後組織學生按專題分門別類地進行展示,點評。學生作品的展評,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從內容上看,可以是片斷式的部分展示,也可以是整篇文章的全部展現等等;從形式上看,可以是師生的點評,也可以是學生的自我展評等等。最後,我把這些作品製成ppt展示課件,結集辦了一份班報,讓學生們在多種形式的展示中嘗試到成功的喜悦。從他們興奮的臉上,我明白了:那種喋喋不休的“傳經送道”是絕對沒有他們自主閲讀吸引人的了!

其實,我們僅僅從學生的文題中就會發現學生存在着無限的閲讀潛能:

《“禮”中窺洞庭》《不給天帝面子的錢塘》《寥寥數語現明君》《“俠肝義膽”還是“憐香惜玉”》《掙脱枷鎖,讓愛自由》《從龍女看中國女性的地位》《出於塵也歸於塵的社橘樹》《獨特的想象奇異的世界》《見義需勇為》《神話下的幾抹影子》《水與火的較量》《仙與人的疊合》《自由的花才嬌豔》《從〈柳毅傳〉中讀唐代的神仙境界》等等。

最後,還是聽聽學生的自讀之聲,讓他們稚嫩而勇敢的聲音來為我們創造性自讀的真正魅力喝彩助威:

⒈我不以為錢塘君是個英雄,他應該只是個武夫,至多也只能算個真空中的英雄。他發怒,則是一方土地洪水氾濫長達九年;他有恨,則殺生六十萬,殃及六百里;他的一個噴嚏,一聲怒吼,都會讓無數的生靈留下傷疤。他憑藉的是自己的威猛,而把自己的情感渲泄得淋漓盡致,以致於一發不可收拾。聲勢的浩大,這也是“神”的靈性才驚動天地,然而,這是不值一提的——如果人有了力量,照樣可以展現出雄壯的場面,因為情感的渲泄是每個人都會的。我覺得他在沒有他物的時空中,才可以盡情地渲泄自己,大展雄壯之美,並且不留下任何破綻。(譚劫)

⒉龍女的不幸來源於包辦婚姻,至少洞庭君應該為女兒的不幸負一半的責任。也許是出於其與涇川家的世交,也許是出於門當户對的世俗思考,也許還有什麼不得已的苦衷,但他還是親手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一個“樂逸”之徒。這便是一個德高望重的中庸者不斷隱忍所釀成的悲劇。(呂傑)

⒊龍女很不幸卻又很幸運:首先她嫁給了涇水龍君的次子,這是古代的所謂門當户對的“良緣”,但偏偏涇川次子不務正業而且由於婢僕之言而輕視龍女,龍女的公婆卻幫親不幫理的糟踏龍女。這時的龍女沒有打掉牙往肚子裏吞,而是尋求到了柳毅的幫助,這是龍女不幸中的第一層幸運;洞庭龍君他們沒有以“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的態度看待來龍女,錢塘君怒殺涇川為侄女出了氣,此龍女之二幸;玉皇大帝沒有降罪於錢塘,為三幸;龍女後來嫁與柳毅,柳毅未以“破鞋”視之,這是四幸。我們從龍女的幸與不幸中,讀到了包辦婚姻的惡果,同時也觸摸到了作者的新婚姻觀念——“一女能待二夫”。(唐橙橙)

⒋矛盾之中見真人:劉毅見龍君“設拜”,見錢塘君“趨拜之”,可見其“知禮”,但其後劉毅連問:“錢塘,何人也?”“何故使

不知?”似有不懂規矩之嫌,但我覺得,正是這“知禮”與“不懂規矩”的表現,作者刻畫出了一個下層儒生的真切形象,知書達理之中流露出來的幾許率真;柳毅為龍女毅然前往龍宮,途中也未見其怯懦的表現,其勇敢可見一斑,可當他見到錢塘君“真身”時,卻“恐蹶仆地”,其膽小,又讓人可憐,或許作者是在以怯襯勇,使勇更勇,從而凸現出其勇氣後的善良與狹義;柳毅還家後訪洞庭時,毅答武夫話曰:“走謁大王耳”,並且“不告其實”,足見他的機智和謹慎,而龍女只是他路上偶遇之人,所説的話未必全可信,況且,龍女還“聞君將還吳”,的確有些蹊蹺,柳毅還“氣血俱動,恨無羽毛,不能奮飛”,其愚又之極,我想,作者這樣在矛盾中突出他的善良是別具匠心的。(胡南)

⒌“景從雲合”四字,不僅形象地描繪出了洞庭君隨從的眾多,還把侍從唯命是從以及臣僚的仗勢情態刻畫得惟妙惟肖。(張成成)

⒍作者在刻寫洞庭君的禮儀之舉的過程中,流露出了一種平等、民主的思想。也許他希望當時的天子,能夠對布衣平民以禮相待,能夠互拜互舉。然而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中,這也許只能是水中花、鏡中月了。(葛藍天)

⒎《柳毅傳》是想象佳作,真是美不勝收:龍宮的超凡脱俗之美或許讓《西遊記》神往已久了,大有摹仿此文的嫌疑;洞庭、錢塘人如其名內涵美,讓人頷首稱笑;人界與神界難得的和諧之美,使水火都相融了。(王建芳)

⒏壯哉!衝冠一怒吃薄情,我獻歪詩一首給錢塘:涇川頑童意猖狂,縱情聲色棄新娘。唯有龍宮錢塘君,敢教次子見閻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