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自己的事自己幹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73W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説課稿,通過説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麼應當如何寫説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自己的事自己幹説課稿,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自己的事自己幹説課稿

自己的事自己幹説課稿1

第一部分:説教材

首先,説本課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內容是七年級教材中“成長中的我”中的“主動鍛鍊個性心理品質,形成良好的學習,勞動習慣和生活態度”“養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態度,樹立為人民、為社會服務的遠大志向,體會自強不息的意義”的重要一課。通過學習本課有意識培養學生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能力,為將來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其次,説教學目標。

本課教學我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學理念為指導,以《思想品德課課程標準》為準繩,以學生的認知水平為出發點,以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為落腳點,我確定了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即: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懂得自立的含義;瞭解自立的表現;初步的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對比、體驗、社會實踐等方法,使學生體會自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樹立自立的生活態度,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在實踐中體會自立的意義,為將來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堅實基礎。

再次,説本課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教學重點是自立的含義、表現,這是因為初中生是個體從童年向青年過渡的時期,是半成熟、半幼稚的時期,也是獨立性和依賴性並存交錯的時期。讓學生自主參與並體驗自立的行為,構成健康人格,培養社會適應能力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教學難點是在實踐中培養自立品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這是因為從學生實際來看現今許多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性很強,一旦離開父母就精神不安,情緒不穩定,生活無法自理。因而要踐行自立,體會生活自立的成功,需要花很大功夫。

第二部分:説教法

課堂教學中我堅持“一個為本,四個調整、兩個轉變”,即以學生髮展為本,調整教學中的師生關係,調整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調整課堂內容的呈現方式,調整課堂教學目標突出對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實現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向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促進者,指導者轉變,學生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向自主探究者轉變。本堂課我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本堂課我通過故事、圖片多次為學生創設生動直觀的教學情境,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問題意識。

合作探究法。圍繞本堂課教學“自立的含義、表現”的重點和“在實踐中培養自立品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難點問題,結合學生和成長實際,關注社會生活實際,我準備組織三次課堂討論,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師生共同營造的和諧、寬鬆、民主的氣氛中,使學生在探究知識的'同時,形成正確的人生態度和情感體驗。

明理導行法。思想品德課作為中學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徑,其意義主要在於加強德育,教會學生“做人”。在合作探究和內心體驗後,從而更加理解自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自學能力,培養自立精神的意識,培養健全人格。

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第三部分:説學法

現代教育思想尤其注意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學生學的方法。本堂課我引導學生掌握和運用以下學法:

討論法。引導學生討論交流自己身上較常見的有關自立的表現從而提高認識。

讀書自學法。充分利用教材可讀性強的特點,組織學生閲讀—分析—歸納,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第四部分:説教學過程

為實現師生共識、共享、共進,圍繞目標開展活動;我將本堂課教學過程定位在師生交流,共同探究,突出對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我作了如下教學過程設計:

設置情境、明確目標、導入新課。通過多媒體展示:《兩隻小獅子》的童話故事,創設生動、直觀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學生思維並以簡練的語言切入課題。走向自立人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幹。

圍繞中心,突出重點設計。本課重點是自立的含義和表現。我通過以下辦法突出教學重點:

通過多媒體展示兩幅圖片《今天學校做衞生》和《新生》引發學生的思考並回答:這樣的事情在你身上或你周圍的同學身上發生過嗎?還有沒有類似的現象?這些現象説明現在的青少年身上存在着什麼問題?教師予以引導,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引出自立含義。

借用實話實説的形式組織學生結合自身成長實際進行“對號入座”的活動,讓學生思考兩個問題:①以上這些事情告訴我們什麼道理②在以上這些事情中還沒有做到怎麼辦?為什麼?通過學生的內心感悟體驗一個人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提高自立能力的過程。

根據教材可讀性強的特點,指導學生自讀教材P35自立的表現並填表格,哪些屬於個人生活的範圍,哪些屬於家庭、集體、社會生活的範圍?在這些表現中,自己能做幾項?教師從鼓勵角度出發,及時點撥發現閃光點。進一步突出重點,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層層深入,突破難點設計。本課難點是在實踐中培養自立品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過以下辦法突破教學難點:

課前讓每個學生做一個作業:用親身經歷的一件事或最崇拜的一個人為題,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從而使學生認識到自立對個人成長的極端重要性。

用多媒體展示調查數據,從反面例子中得出啟發:不自立對於個人成長的害處,從而突破難點。

通過小辨論:聯繫教材P37的材料,有如下兩種觀點:正文:父母不應當支付子女上大學的費用。

反方:父母應支付子女上大學的費用。

結論:自己事情自己幹,自立人生少年始,人生需自立。

用多媒體展示課堂小結交流感悟。通過本堂課的探究,我經歷了我體會了我感受了讓學生暢所欲言,在“以生為本”的民主氛圍中培養學生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能力,為將來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堅實基礎。

課後作業:讓學生自己填寫自立箴言。

第五部分:説板書

板書採用歸納整合形式,理清學生思路,宏觀把握本課知識結構。板書如下:

自己的事自己幹説課稿2

各位老師,各位評委:

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七年級思想品德下冊第二單元第三課第一框題《自己的事情自己幹》。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來闡述我的觀點:

一、教材分析

1、課程標準依據:“成長中的我”中的“主動鍛鍊個性心理品質,形成良好的學習、勞動習慣和生活態度。”“培養自尊、自立、自強精神,養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態度,樹立為人民、為社會服務的遠大志向,體會自強不息的意義。”

2、內容分析:本框內容包括“自立人生少年始”、“人生需自立”兩目,旨在引領我們瞭解認識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自立的表現及自立的重要性、必要性。學好本課內容不僅有利於學生反思自己是否自立及自立的程度,而且為後面學習“告別依賴,走向自立”做了鋪墊,奠定了思想認識基礎。

3、教學目標:根據教材內容和課程標準的要求並結合學生實際,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的自立意識,增強學生生活、學習的自立能力。

●能力目標:初步形成自我管理的能力。

●知識目標:瞭解自立的含義、表現和重要性。

4、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自立人生少年始。依據是因為弄清這個問題,可以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從現在開始必須自己的事自己幹,培養自立能力,養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態度。

教學難點:人生需自立。依據是通過本課的學習,要使學生懂得自立,樹立正確的生活態度,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能力,有一定難度。

二、學情分析

初中生正處於青春期階段,開始有了強烈的獨立意識,但由於認知水平、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有限,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欠缺,仍然無法擺脱對父母的依賴。另一方面,現在的中學生獨生子女佔絕大多數,家長對子女全方位的“服務”,使他們嚴重缺乏自立能力和自立精神。幫助學生認識自身的自立能力,並引導學生有意識地培養自立能力對90後中學生來説尤為重要。

三、教法和學法分析:

1、教法:為了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我將運用情境教學法和活動教學法進行教學,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自立能力,感悟體驗自立的重要性,從而自覺增強自立意識,培養自立能力,學會自立。

2、學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説:教師的責任不在於教,而在於教會學生學。教會學生學習是教學的最高境界,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才算是真正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權,才能提高學習效果和質量,併為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基於這一理念我確定本課學法為,首先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其次指導學生參加活動,再次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進行自我教育。

四、教學流程(以下我將重點介紹我的教學流程)

1、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引入一段7歲小女孩會做哪些事的圖片和文字資料讓學生觀看。讓學生首先直觀感受一個7歲小女孩她會做什麼,近而聯想到13歲的自己會做什麼,形成一種對比,引發情感的碰撞,反思自己的自立能力,從而導入本課關於自立的學習。

2、探究明理,突出重、難點

活動是獲取知識,培養能力,提高道德意識的載體;合作式學習是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進行自我教育的一種教育方法,它為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供了條件,為學生施展各種才能,提供了鍛鍊的機會。因此在突破重、難點時,我設置了三個活動,讓學生以活動為載體,在合作探究、情感體驗中相互碰撞,迸發出更多的新思想、新看法,進而獲取知識,明確觀點,達到教育目的。下面我就這三個活動做具體介紹。

活動一:自立賽場———自己的事自己做

1、自立能力小調查(請根據自己的實際做出選擇,並在括號裏打上√)

①我自己做作業、複習功課,從不用父母督促、陪伴。是()否()

②我自己騎自行車上學。是()否()

③我是班幹部,能夠管理好自己負責的事情。是()否()

④我自己去超市、書店,購買自己所需要的生活用品和文化用品。是()否()

⑤我的衣服我自己洗。經常()偶爾()不會()

⑥我家打掃衞生、飯後洗碗,由我負責。經常()偶爾()不會()

⑦我的父母工作忙或外出時,我能夠自己做飯,料理自己的生活。是()否()

⑧我的父母病了,我能陪他們去醫院,還能在家裏照顧他們。是()否()

⑨我會整理課桌。經常()偶爾()不會()

⑩、我會自己乘車去荷花的外婆家。是()否()

我還會:

歸類:個人生活:家庭生活:

集體生活社會生活:

請給自己的自立能力評分()【選“是”得1分,“經常”得2分,“偶爾”得1分,“我還會什麼”每寫一條加1分】

2、評選:小組內得分最高者為本組“自立之星”,小組“自立之星”競爭班級“自立之星”。

3、自立之星發表獲獎感言。

(設計意圖:通過自立能力小調查活動可以讓學生了解自立表現在方方面面,引發學生對自己自立能力和自立程度的思考,自立之星的評選可以樹立身邊的典型為學生的行為提供學習的榜樣。)。

活動二、神童夢波啟示錄(視頻欣賞:《快樂星球》第33集神童夢波)

片斷1:厲害的夢波

設問思考:如此厲害的夢波會有美好的未來嗎?

此時學生可能會有不同的答案,有的學生可能會從夢波的高智商角度出發持肯定答案,也有的學生會考慮的更全面,不僅從智商還會從能力角度提出自己的觀點。不管哪種情況,都可以順利的引入片斷2的學習。

片斷2:不能自立的夢波

啟發思考:片中的夢波缺乏什麼能力?這對他會有什麼影響呢?

藉助這個片斷讓學生看到夢波缺乏自立能力,並就夢波缺乏自立能力會對他產生什麼影響分小組展開討論。在學生討論交流的基礎上實時引入日本注重對孩子自立能力的培養的材料讓學生閲讀,增強學生對自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得出人生需自立的結論,突破重難點。

(在日本,無論是旅遊的時候,還是平時在馬路上、公園裏,都會看到孩子們(即使是正在蹣跚學步的孩子)自己拎個小包。日本的父母之所以這麼做,就是要讓孩子從小就習慣自己的東西自己拿。孩子從小就懂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的道理。

日本的學校門口見不到“家長止步”的警示牌,上學放學時也見不到一個學生家長,只有學生們三五成羣地揹着大書包在人行道上行走。對日本家長不開車或騎車接送孩子上學的現象,神奈川縣立橫濱平沼高中的教師杉本靜夫這樣解釋:“接送孩子上學這種事情在日本是不可想象的,因為這樣不利於培養孩子的吃苦精神和自立能力。”)

片斷3:振救夢波

思考:夢波怎樣才能自立,你能為學校、夢波同學、夢波媽媽提出哪些建議?

為振救夢波提建議的活動是按照“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的思路設計的。學生不僅要明白道理,還要知道怎麼做,體現思品課導之以行的教育目的,達成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設計意圖:人生需自立是本節課的難點,通過看視頻—————議現象———————明事理的方式讓學生明白高智商低能力的人是不會獲得成功的,從而體會到自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近而反思自己的行為,起到情感上的觸動,自覺落實到行為當中。)

活動三、我自立我快樂———實踐體驗

1、自查課桌內物品整理整潔情況,給自己打分。

2、課桌整潔的學生上台介紹整理物品的小訣竅。

3、給自己的課桌進行大掃除。

4、説一説看着自己勞動成果後的心情。

(設計意圖:經常整理課桌是學生好習慣的一種體現,也是一種自立能力。借這個活動能讓學生動手學會生活中一個本領——整理物品,也會讓學生從中體驗感受勞動後快樂、輕鬆的心情。)

3、知識應用與發展

設計活動方案:春天即將到來,我們學校將組織一次野炊活動,以小組為單位擬定一份活動方案。(提示:可從所需材料及購置和人員任務分配等方面着手)

(設計意圖:野炊是學生在春天到來時最喜歡參加的一個活動,提前讓學生設計方案目的是將課堂內的知識引申到課外,落實到行動中去。也能培養小組的合作意識和團隊意識。)

各位老師,以上是我對這節課教學內容的理解和對教學活動的安排。謝謝大家!

Tags:説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