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母親的恩情》 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3.25W

《母親的恩情》是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蘇教版第4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以講故事的形式,在文中巧妙自然地引出了古詩《遊子吟》,並提供相關的背景知識,展現了創作本詩的具體情景。表現了詩人熱愛母親,不忘母恩的思想感情。同時,教育學生從小體貼、孝敬父母,懂得要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根據大綱對本冊教材的要求以及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同時結合二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我為本篇課文的第二課時,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母親的恩情》 説課稿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背誦《遊子吟》。2、理解《遊子吟》的意思,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懷之情,教育學生從小體貼、孝敬父母,懂得要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教學重點及難點:理解《遊子吟》的意思,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懷之情,教育學生從小體貼、孝敬父母,懂得要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1、學文引詩,理解課文內容。

2、朗讀理解,嘗試背誦古詩。

3、情感遷移,感悟父母恩情。

一、學文引詩,理解課文內容。

1、用複習舊知導入法,複習詞語、課文主要內容導入新課。

2、多媒體出示古詩《遊子吟》,讓學生朗誦古詩,利用設疑導入法,問學生:“想知道這首詩是怎樣寫成的嗎?我們學完課文就知道了。”來導入課文的學習。

3、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課文的1、2自然段,並提出自學要求:兒子要出遠門了,母親是怎麼做,怎麼想,怎麼説的。分別用不同的符號標記出來。

4、學生交流四人小組自學情況,體會兒子臨行前母親所做的和所想的,並指導重點朗讀母親説的話,並且提問:為什麼孟郊的眼睛會濕潤了?學生會回答,是因為孟郊被母親對自己那種深深的愛所感動了。同時指導學生找出這兩個自然段表現的是古詩的第一、二兩句。這樣,通過學生小組自學和教師在學生學生交流自學情況時候的適當點撥,讓學生感受到了父母對子女深深的關懷之情。體現了教學目標中的第二點,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懷之情。

二、朗讀理解,嘗試背誦古詩。

在理解了課文前幾個自然段的基礎上,引入了古詩。第二個平台的主要任務就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古詩的.含義,並且嘗試背誦古詩。我是通過以下環節來完成平台2的構建的:

1、多媒體出示古詩《遊子吟》,請學生朗讀。再出示重點字詞的意思,請學生嘗試説説詩意。最後教師用出示詩意,請學生齊讀,並且理解記憶。從而達到教學目標2中的理解古詩意思這一目標。

2、用多媒體出示,劃分古詩的節奏,教師指導朗讀,在感情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嘗試背誦。完成了教學目標2當中的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遊子吟》。

平台2的構建,主要是用看、聽、講、想、動、靜這幾個要素輪換使用,讓學生不感到疲憊,樂於學習相對枯燥的內容。

三、情感遷移,感悟父母恩情。

平台3主要是遷移學生感情,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對感情進行昇華,完成教學目標2中教育學生從小體貼、孝敬父母,懂得要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的任務。運用了要素組合方式中的幾個要素,用小組合作等組織形式,利用學習卡等工具來共同構建。我是這樣操作的:

1、請學生四人小組討論:媽媽為我做了些什麼?我為媽媽做了些什麼?並用學習卡記錄。討論後請學生交流,教師用卡片記錄媽媽為我做的和我為媽媽做的,最後進行對比。引導學生髮現,媽媽為我們做的太多,雖然是極其細微的小事,但是母愛的偉大就體現在這些平凡的小事中。讓學生感到自己的媽媽對自己的無微不至的愛,對父母的愛也就油然而生。

2、在此基礎上,再次播放幻燈片,主要內容講述了父母對兒女的愛,以及父母老了兒女應該孝順父母。看後叫學生談感受。學生大多會説父母如何的愛自己,自己長大了要如何對待父母,從而對感情進行二次昇華。到此完成了教學目標2的任務,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懷之情,教育學生從小體貼、孝敬父母,懂得要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