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分離混合物》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19W

一、教材分析

《分離混合物》説課稿

我説課的內容是河北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的18課《分離混合物》,孩子們通過分離溶解於水和不溶於水的物質,從觀察到的現象中親身體驗事物具有的可逆性和不可逆性。

二、解讀學生

四年級學生從知識和能力體系上看,已掌握了一定的科學知識,具備初步自主研究的能力;從學生的年齡結構和心理特徵來看,他們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心,有較強的求知慾,在教師的引導下能主動開展探究活動。

三、教學目標

根據“科學課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的課程改革的方向。我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1、科學探究:能預測、設計簡單的混合物的分離實驗,仔細觀察、記錄實驗中的發現,能説明自己的設計意圖和實驗過程,並體會出一些現象是可逆的。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與其他同學合作進行分離混合物的方法,提高實驗設計能力、操作能力,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樹立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正確態度。

3、科學知識:運用實驗結果去解釋發生的現象或推測可能發生的事,初步接觸一些化學變化,滲透"物質是運動變化的"思想。

四、難點定位

本課難點是分離混合物的'實驗設計和實際操作。

五、教學策略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科學課必須建立在滿足學生髮展需要和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種科學探究活動。要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因此,我注重改變課堂教學方式:把溶解和不溶解、分離混合物融合在4個遊戲活動中,着重於學生的預測過程和驗證過程,讓學生親自體驗、感性理解。

在新課教學階段,先用“猜一猜”的遊戲激發興趣,再進行利用各種方法分辨具有不同性質的物體,後進行“分離混合物”的實驗。學生從遊戲中親身體驗了科學探究過程,用自己選擇的工具材料,去探究自己選擇的研究內容,把課堂交給了學生,讓科學探究融合在孩子的“玩”中,我的任務就是引導他們,讓他們的“玩”變得有目的、有計劃、講方法。把科學教學與“玩”結合起來,讓他們在樂此不彼的“玩”中經歷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和過程,其潛力也是無量的。所以,我把這節課整體定位在“遊戲活動”中滲透知識。

1、迷藏遊戲,體驗不同觀察方法

一進教室,我就由遊戲捉迷藏引出,問學生願不願意找出藏在幾個杯子中小客人,從而激發課堂氣氛。在這我特地選擇豆漿、水與鹽水,學生很容易分辨豆漿和水,但是光看是分辨不出鹽水和水的,接下來的環節,順理成章的就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了。

先用問題——“如果不用嘗的方法,你能區別出來嗎?你有些什麼方法呢?”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提高起來,紛紛發言,課堂氣氛達到一個小高潮。再利用一個演示實驗:將豆漿分別加入清水和鹽水中,倒入清水中的豆漿成為更稀的豆漿,而倒入鹽水中的豆漿形成豆花,與水明顯分離開。通過這一步讓學生了解不僅可以從顏色、氣味、味道分辨物體,還可以利用其它的東西進行觀察,而且效果更好。

2、猜謎遊戲,根據觀察預測事物。

承此啟發,我又提出新的問題:不打開桌上的紙包,你用什麼方法猜出裏面的東西?讓學生討論,並彙報各個組是怎麼猜的。有的學生説可以用聽紙包搖動時發出的不同聲音判斷。有的學生説用掂的物體輕重,用手捏時物體的粗細軟硬感覺來判斷;還有的學生利用磁鐵判斷。而學生到底猜得對不對,拆開紙包就知道了。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形成預測式的假設(例如這包一定是泡沫,因為它很軟很輕等等)。我引導學生運用感官和藉助其它工具進行觀察,學生可以到“工具台”選擇自己需要的工具進行猜測,在“猜東西”遊戲中,學生通過感受物體大小、形狀、輕重、軟硬等來進行簡單預測,同時體驗了成功的喜悦。

3、分離遊戲,感受可逆變化現象。

分離固液混合物這一環節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將剛才學生猜出來的物體:鹽、細沙、泡沫碎片、小鐵片任選2——4種混合在一起,進行分離。

在分離固液混合物的活動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自己到教室的前面拿需要的實驗器材。並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自由選擇要分離的混合物,不統一要求學生分離幾種混合物。要求學生在分離混合物前的有一個“設想”的過程,學生經過了思考,設計了分離方法,並在實驗設計單中寫下了自己的計劃:比如利用泡沫能浮,小鐵片會沉的性質,用加水的方法,讓泡沫浮起來,鐵片沉到水裏,來進行分離;用鹽能溶解的性質就能分離出細沙等,這個時候,有的學生就提出意見,説鹽溶解在水中,並沒有分離出來。這個問題難度增大了,要分離出溶解在水中的鹽,有的學生可能一下想不出來,而我,就利用了一個簡單的多媒體課件——海水曬鹽。經此提示,學生立刻想到了用加熱使水蒸發,剩下的就是鹽了。

而分離混合物的實驗過程是個驗證過程,驗證想法(依據)是否正確,方法是否可行。通過這個過程,學生進一步認識了固體的沉浮現象、溶解現象,學會了利用物體不同性質分離混合物的多種方法。這些知識、方法不是由我直接告訴學生的,而是學生在自主活動中,通過小組合作、探究自行學習的。

“小組互相協作”的方式,能使孩子們得到了“資源互補”,得到了相互啟發。合作狀態下的學生思維顯得特別活躍,各組學生都能“你一言,我一語”地相互“合計”着,完成探究實驗。這種方式,營造了 “人人蔘與,個個主動”的探究氛圍,使學生津津樂道於“科學探究”,從而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4、現實應用,童話情景鞏固拓展。

“科學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最後一環節,我把生活中的問題帶入課堂,讓學生回顧生活中見過的分離混合物的現象?並利用課件分析一些實例,加深鞏固。最後創設一個情景,請大家想辦法幫助灰姑娘把豆子從灰裏撿出來,在輕鬆的童話氛圍中結束新課。

另外,我再説一下本課的板書,由於教學對象是中年級,要求板書簡明扼要,富有條理性,而這一課的教學重點是:理解溶解和不溶解物的分離。因此,我的板書設計如下:

本課教學設計的特色是:

靈活處理教材,積極營造寬鬆探究環境,體現學生學習主體地位。本課的教學組織活動中,我將自己的身份定位在科學探究活動的組織者和合作者上,為了給學生營造了寬鬆、民主、和諧的探究學習環境,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大膽實驗。我允許學生自由走動,自已選擇猜測的紙包和要分離的混合物,自己確定觀察實驗的方法,自己選取觀察實驗工具和材料,自己驗證自己的想法。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為“學生提供選擇的機會和創新的空間”,使課堂教學更加開放,學生學習更加積極主動,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以上是我對《分離混合物》一課的説課設計,希望今天的説課能得到各位評委老師的幫助,謝謝!

熱門搜索
司文 我不想做乖乖女五年級作文 上課遲到檢討書左右 家鄉的橋作文一年級 鄉社 大自然的一種聲音初一寫景作文 想象中的血液打印機作文 “紅錦晚開雲母殿 身體問題辭職報告 六年級《小草和大樹》讀後感500字 《木器時代》閲讀答案 人事行政一週工作總結 寫秋天郊遊的作文 《請給我結果》優秀讀後感 橋種類與變化小學作文 《大戈壁·火焰山·葡萄溝》的閲讀題及答案 《心聲》語文教案 上海市金山區前京小學學區範圍 可愛的小麻雀小學三年級作文 我的夢想優秀英語作文帶翻譯 撤銷第三人申請書 《給教師的新建議》個人讀後感 2021年有關於光棍節的祝福語 公司生產經營總結 養魂 經典情人節浪漫祝福語 工廠安全觀後感500字 「南山」寶塔(詩歌) 快樂六一小學二年級作文 我的大學優秀讀後感1500字 《混合運算》的數學教學反思 幼兒園親子運動會家長會發言稿 銷售經理/主管簡歷表格 快樂的平安夜想象作文 小學生法律教育國旗下的講話演講稿 辛棄疾豪放派詩詞 我的日記的學生作文 給女人的婦女節祝福語 春天的公園三年級作文300字 名人傳優秀讀後感 期中考試後的作文300字 遊白帝城作文300字 優秀作文我是一顆樹 身邊的藝術六年級八單元作文 那些時候那些人的散文隨筆 讀《清華北大他們是怎樣考上的》有感 快樂的家作文450字 小班社會婦女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