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小班音樂優秀説課稿範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3.1W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編寫説課稿是必不可少的,藉助説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説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班音樂優秀説課稿範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小班音樂優秀説課稿範文

小班音樂優秀説課稿1

一、説設計意圖:

音樂是幼兒的天性,幼兒園的音樂教育是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如今,倡導“讓幼兒主動學習,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已成為教育工作者的共識。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學的歌唱活動中發揮孩子的主體性,使枯燥平淡的歌唱教學變得生動活撥和富有兒童情趣,是我們常常遇到的一個問題。本次活動意在打破傳統單一教學模式,通過師幼互動,運用形象生動的肢體動作配合輕快的節奏,以鼓勵、賞識的方法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幼兒愉快地投入整個活動中,而《我會變》是一首旋律生動活撥、節奏感強的幼兒喜歡錶現自我的教材,它通過創編水果造型來體現的是人的豐富形象的肢體動作,容易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説活動目標:

當代教育論認為教育過程就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師幼互動是本活動的教法學法的最大特點,一方面,幼兒是音樂活動的探索者,學習者和創造者,幼兒帶着對音樂的熱愛,帶着對音樂教育活動的期盼、帶着各種各樣的問題和挑戰,主動積極地參與到音樂活動中,自由地與音樂交流、大膽地表現自己優美的動作,對於音樂活動的愉快體驗主動與老師溝通,吸取經驗,並獲得教師的支持、幫助,與鼓勵。另一方面,教師是幼兒主動學習的引導者、支持者和促進者,也是幼兒音樂表現和藝術創造活動的發現者、欣賞者和學習者。教師為幼兒營造一個愉快、歡樂、無拘無束的音樂遊戲氛圍,從而有效地激發幼兒音樂學習和不斷創新的動機興趣,充分體驗到音樂遊戲所表達的快樂,讓幼兒有充分表現自我的機會。為此,我為《我會變》這一活動確定了以下的目標:

1、跟着音樂愉快地做動作,喜歡參與活動。

2、嘗試用身體創造性地表現各種水果的造型。

三、説活動的重點、難點: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和難點都定位於:讓幼兒嘗試用身體創造性地表現各種水果的造型。對於小班幼兒,他們認識是具體的、直觀的,只能根據外部的特徵來區別事物,水果中的不同最直觀的便是造型,幼兒對此也有了一定的經驗認識。通過教師的引導,幼兒的模仿到自創的肢體動作,與相似的水果聯繫起來,使活動呈現了趣味性,同時寓教育於生活情境、遊戲之中。

四、説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作了以下準備

1、魔術帽一頂,魔術棒一根。

2、水果娃娃卡片5張(蘋果、梨、香蕉、龍眼、西瓜)

3、五角星貼貼若干。

4、課前學唱歌曲《我會變》。

五、説教法:

教育心理學家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直觀法、演示法等教學方法。那麼,為什麼要採用以上方法呢?

直觀法是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幼兒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屬於典型的具體形象性思維,所以在幼兒園音樂教育中貫徹直觀性原則非常重要。以看卡片上的形象的水果圖案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由難變易,活動開展得生動活撥,從而激發幼兒參與的興趣。

採用演示法是因為能引導幼兒有目地的、仔細的觀察教師的動作,啟發幼兒積極思維,將看到的具體形象和肢體動作聯繫在一起,是解決活動重點和難點的有效方法。

六、説學法:

遵循幼兒學習的規律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綱要》新理念的指導下,整個活動,始終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唱唱、聽聽、看看、想想、動動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幼兒將運用觀察法、互相學習等方法。

觀察法是幼兒通過視、聽覺器官積極參與活動,幼兒通過觀察卡片瞭解水果娃娃的不同造型。

相互學習法是幼兒在結合了水果娃娃不同造型的基礎上,扮演自己喜歡的水果造型的動作或相互學習表演不同形態的水果造型的動作。

七、説活動過程:

我採用環環相扣的程序為本次活動設計的流程如下:

1、觀察水果娃娃的不同造型。小班孩子有意、注意的時間較短,在活動開始,充分利用孩子的這段有意、注意時間,引導幼兒觀察各種水果的不同之處,並鼓勵他們講述不同之處。

2、嘗試用身體創造性地表現各種水果造型。由於幼兒的年齡特點,對學習的認識很大的程度都依賴於行動,那麼鼓勵幼兒當“水果人”扮演自己最喜歡的水果造型既能滿足幼兒的天性,又能在音樂遊戲中讓幼兒體驗快樂。在幼兒扮演自己的水果造型的同時也讓幼兒相互學習到同伴表演的不同形態的水果造型。

3、玩音樂遊戲《我會變》。老師當魔術師,幼兒扮演水果人,帶領幼兒用《我會變》的曲調將動作和魔術師的咒語引入仿編的歌詞進行遊戲表演。如:(邊做動作邊唱)我們都是水果人,我們都是水果人,我會變,我會變——(魔術師唸咒語)哧哧哧,哧哧哧,(幼兒即變成指定的水果)我會變成XX人(西瓜)。

4、頒獎活動。由幼兒推選出最具有創意的水果造型,併為其幼兒進行頒獎,獎勵五角星小貼貼。

活動結束,我們還不能馬上告一段落,教師可以為幼兒扮演的水果造型照相留影,放入表演區,相信幼兒會對水果產生持續的興趣,或許還可以從中產生一些更有價值的活動。

小班音樂優秀説課稿2

一、説設計意圖

《我愛我的幼兒園》是一首簡單的4/2拍兒童歌曲,節奏活潑明快,歌曲旋律簡單優美,歌詞短小易懂,富有生活氣息,便於幼兒理解。這些都符合幼兒的認知發展特點,符合《指南》中所説的“小班幼兒能模仿學唱短小歌曲。”小班幼兒剛剛進入幼兒園,對幼兒園的環境不熟悉,環境的變化使幼兒感到不安,排斥去上幼兒園,有些幼兒哭着鬧着要回家。而這首簡單的兒歌通過簡單的歌詞和旋律告訴幼兒上幼兒園的好處,使幼兒從心底認可幼兒園,喜歡上幼兒園,同時《綱要》指出“藝術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應充分發揮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行成。”因此我選擇了《我愛我的幼兒園》作為本次活動的教材。

二、説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活動設計的重要環節,它即是教育活動的設計起點,又是教育活動設計的終點。同時《綱要》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教師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教育過程。”所以我制訂了以下幾個目標:

1、學唱歌曲《我愛我的幼兒園》,知道所唱歌曲的歌詞是什麼。

2、在教師的示範和引導下,能隨着音樂用自己的肢體動作進行表演。

3、感受音樂的美,逐漸產生對幼兒園的喜愛之情。

三、説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通過本次活動學會唱歌曲《我愛我的幼兒園》。

活動難點:在活動中,能夠隨着音樂,大膽的用自己的肢體動作進行歌曲的表演活動。

四、説活動準備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了突出重點,解決難點,我做了以下準備:

物質準備:

1、音樂《我愛我的幼兒園》、《找朋友》。

2、幼兒日常生活照片製成的教學ppt

經驗準備:幼兒入園已有一段時間,會唱兒歌《找朋友》,且有交好的小夥伴。

五、説教法學法

在本次活動中,我運用了遊戲法,表達法,觀察法等教育教學方法。

遊戲法是指通過在教師指導下進行有規則的遊戲活動來進行教學的一種方法。在活動中,我將組織幼兒進行找朋友的遊戲。

表達法即發表,表現,是指幼兒經過思考,領悟,用行動來表現自己的思想,感受,反映對事物認識的一種方法。在活動中,我將請小朋友們説一説自己的好朋友是誰,他是什麼樣的。

六、説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我將分為三個大的環節:

環節一,導入部分(唱一唱)

在本環節中,我將通過和幼兒的相互問好“小朋友們好,老師您好”進行發聲的練習,既複習了音階,又和幼兒進行了交流。作為活動的導入部分,也可以激發幼兒的歌唱興趣。

環節二:主體部分(學唱歌曲)

1、遊戲找朋友

在該環節中,教師播放音樂《找朋友》,幼兒通過找朋友的遊戲,找到自己的好朋友,體會幼兒園生活的快樂和團體生活的温暖。

2、聽一聽

教師播放音樂《我愛我的幼兒園》,讓幼兒整體感知音樂,體會歌曲節奏的活潑歡快,大體知道歌曲在唱什麼。在該環節中,教師引導幼兒和小夥伴一起聽音樂,與歌曲產生聯繫,讓幼兒體會到幼兒園裏朋友多,感受歌曲的歡快和美好。

3、學一學

通過上一環節聽一聽,聯繫生活,激發幼兒歌唱的興趣,讓幼兒想知道歌曲在唱什麼,應該怎麼唱。在該環節中,教師通過逐句教幼兒唱兒歌,可以幫助幼兒理解歌詞,並快速學會唱歌曲。

4、比一比

在幼兒學會唱這首歌的基礎上,組織幼兒進行歌唱比賽,可以更好的激發幼兒的歌詞興趣,也可以使部分幼兒得到一定的休息。

5、説一説

在該環節中,教師通過播放幼兒的生活照製成的ppt,請幼兒認一認他是誰,講一講自己的好朋友是什麼樣的。這既可以使幼兒的嗓子得到休息,又可以加深對本班幼兒的認識,這也是本次活動動靜交替的表現。

6、演一演

在幼兒説一説自己的好朋友時,讓幼兒感受幼兒園生活的快樂。在本環節中,教師引導幼兒用快樂的動作來表演這首歌,教師也應進行適當的提示如拍手等。通過幼兒大膽的表演,既滿足了幼兒的表演慾望,又複習和鞏固了所學的歌曲。

環節三,結束部分(遊戲大家一起唱一唱)

在本環節中,教師將再次組織幼兒進行找朋友的遊戲,讓幼兒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唱一唱,演一演,讓幼兒在快樂的氛圍中結束本次活動。

為了更好地完善本次活動,我將活動延伸至美術活動,讓幼兒畫一畫我的幼兒園,畫出幼兒自己心中的幼兒園,表達自己對幼兒園的喜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