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詠鵝》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3.36W

一、説在前面

《詠鵝》説課稿

悠悠歲月,上下五千年。中國浩如煙海的古詩詞,有着如此燦爛的文化,博大而精深。唐時就有人人會吟詩的風尚。古詩文的朗朗上口,使人易誦易記,它那富有音樂性的節奏,至今,仍煥發出不息的藝術生命力。

新課程標準如是説:1、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全日制語文課程標準。2、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課程總目標。3、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一、二年級階段目標中的閲讀目標。

《詠鵝》這是一首兒童十分熟悉的古詩,不少孩子在幼兒時就會誦讀。放在課文的第一篇,讓其讀讀、背背、看看圖、做做動作,自解其意,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二、説教材

這首詩從一個七歲兒童的眼光看鵝游水嬉戲的神態,寫得極為生動活潑。

首句連用三個鵝字,表達了詩人對鵝十分喜愛之情。這三個鵝字,可以理解為孩子聽到鵝叫了三聲,也可以理解為孩子看到鵝在水中嬉戲,十分欣喜,高興地連呼三聲鵝、鵝、鵝。

次句曲項向天歌,描寫鵝鳴叫的神態。曲項二字形容鵝向天高歌之態,十分確切。鵝的高歌與雞鳴不同,雞是引頸長鳴,鵝是曲項高歌。

三、四句寫鵝游水嬉戲的情景: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浮撥兩個動詞生動地表現了鵝游水嬉戲的姿態。白毛紅掌綠水等幾個色彩鮮豔的詞組給人以鮮明的視覺形象。鵝白毛紅掌,浮在清水綠波之上,兩者互相映襯,構成一幅美麗的白鵝嬉水圖,表現出兒童時代的駱賓王善於觀察事物的能力。

本課教學目標定為:

1、引導體味詩的情趣,指導有感情地背誦古詩。(語感目標)

2、會認鵝、向天、白毛、綠水、紅掌、清波,會寫向、白、毛。(技能目標)

3、逐步培養自學古詩,自吟古詩的興趣。(情感目標)

 三、説教法

一堂好的語文課應充分體現十六個字:書聲朗朗、議論紛紛、高潮迭起、讀讀寫寫。針對以上教學思想,這節課,主要選用自學探究式教學方法,採用多媒體、討論、展開想象等多種教學手段,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自學能力。

四、説學法

向學生傳授學法。讓學生會學是教學這節課的真正目的、根據教材和學生認知水平,主要向學生滲透自學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讀書。通過學生的讀讀、想想、議議等活動,調動學生積極思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智慧。

五、説教學程序

認識一位新朋友,激起學生興趣。

從圖到字再到整首古詩,抓住時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為下文學習埋下伏筆。讀出詩的味道,又讓學生趣味盎然。

繼續督促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兒歌的階段中,學生有認真聽記的習慣。在整體感知語言以後,要求學生能夠讀讀劃劃,認識詞語,再對照課後的要求檢查自己的掌握程度。教師依然要重視孩子已經形成的學習詞語的方式,不要用強硬的形式讓孩子去認記詞語。詞的大量認讀是現語教材的一個明顯特點,在此處設計靈活多變的形式,使詞語的認讀不顯枯燥,又有實效。

Tags:説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