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我有一個夢想》説課稿範文(精選3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83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寫説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有一個夢想》説課稿範文(精選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我有一個夢想》説課稿範文(精選3篇)

《我有一個夢想》説課稿1

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我有一個夢想》。下面,我按高中説課考核六個項目的順序,把我備課的思路和設計,一一展開解説。

【説教材】

《我有一個夢想》被安排在高一語文新課標實驗教科書必修II第四單元的第二篇課應出於以下考慮:

1、這是一篇政治演講詞,旗幟鮮明地提出了要求自由、民主、種族平等的夢想。文章情文並茂、語言流暢,那飽滿的激情通過形象化的語言表現出來,深深地感染着聽眾,引起人們的共鳴。學習本文有助於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激發學生為實現理想不斷奮鬥的精神。

2、它是位於《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説》與悼詞《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之間的一篇政治演講詞,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承上篇《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説》層次分明結構嚴謹;啟下篇《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多種修詞手法的運用

【説目標與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1、學生情況分析:

我所教班級的學生語文基礎知識較薄弱,個別學生存在着語言表達不夠清晰、流暢。

2、教學目標制定的理論依據:

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指導學生欣賞演講名篇,體會演講風格,學習演講技巧。注重説寫結合,引導學生加強朗讀和口語訓練。

3、制定教學目標:

依據以上分析,我確定的教學目標為:

⑴知識與能力:

瞭解作者演講的背景及主要內容,體會全文激情飛揚、極富感召力的語言特點,並學習運用到寫作中去,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⑵過程與方法:

在反覆誦讀中揣摩重要詞句,結合文體特點與語境辨析,探究語言的深層含義。

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領會作者傾注在所述夢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實現夢想的堅定信念。

確定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以上三個目標的要求我設計了本課教學的重點、難點。

1、重點:感受排比句式的表達效果,學習並應用到寫作中去,提高表達能力。

本文是一篇激情飛揚、極富感召力的演講詞,使其具有如此語言特點的主要是排比句式的運用。我所帶的班級學生語文基礎較差,普遍存在着表達方面的困難,因此把感受排比句式的表達效果,學習並應用到寫作中去,提高表達能力作為本課教學的重點。

2、難點:結合背景材料深刻理解文中反映的黑人生活的嚴酷事實。

由於學生不熟悉西方的宗教生活,不瞭解美國的社會制度,對美國的種族歧視、隔離政策沒有深入的感受,所以就難以理解作者反映的嚴酷事實,難以體會作者傾注在夢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實現夢想的堅定信念。而理解這點,才能理解他講話的深遠意義。所以我把結合背景材料深刻理解文中反映的黑人生活的嚴酷事實作為本課教學難點。

【説教法與手段】

根據上述設計的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及依據:重視語文實踐活動;關注學生的發展;努力實現教師角色的轉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習慣的理論指導原則。我具情選擇了四種教法和運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

1、説教法:

本文是應用文,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和學以致用的指導思想,並根據我班學生的特點,我主要採用以下的教學方法:

⑴誦讀法。通過誦讀培養學生的語感,潛移默化地積累語言知識,領會演講的魅力及排比句式在演講中的獨特效果。

⑵情境教學法。在多媒體及教師充滿感情的講解中,使學生融進作者演講的氛圍中去,正真領悟到黑人所處的境況及作者那飽滿感情的演講。

⑶課外延伸練習法。通過引導學生以我有一個夢想為題練習寫排比句,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⑷探究品味法。結合背景材料對文中反映的黑人生活的嚴酷事實進行探究,和重要語句的探究。

2、教學手段:

為了使我根據教材而設計的三個教學目標以及重點難點得以的突出和突破,達到最大化的展示境界,同時也為了配合以上我選擇的四種教法得以完滿實現,我決定採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全程教學。利用電腦的信息容量大,操作簡便等優點,形象生動的直觀展示教學內容,不但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而且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説學法】

我為學生設計了三個學習方法:

1、讓學生學會在探究中學。通過對黑人嚴酷處境的探究和對文中重點語句的探究,培養學生在探究中學習的能力。

2、讓學生學會在讀中學。通過誦讀法指導學生在誦讀過程中感受演講詞內在的魅力,學會在讀中學。

3、讓學生學會在練習中學。通過課外延伸練習法,對所學的知識進行運用,培養學生的創新和自學能力。

【説教學程序】

按上述我設計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的突出與突破及所選的教法和學法指導等要求,對《我有一個夢想》的教學過程,我計劃用兩個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熟讀課文,結合背景資料理解演講的目的,理清演講思路,體會其強大的邏輯性。

第二課時,在朗讀中體會全文激情飛揚,極富感召力的語言特點,並學習運用到寫作中去,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在反覆誦讀中感受作者傾注在夢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實現夢想的堅定信念。

1、導語設計:從麥克爾喬丹和麥克爾傑克遜等黑人明星圖片入手來導入本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現實生活名人入手,引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從而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請同學簡介這篇演講詞的作者和時代背景。(可以促使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

3、本文問題是《我有一個夢想》,如果是你,你將從哪些角度來寫夢想?(夢想是什麼?為什麼要實現夢想?怎樣實現夢想?並讓學生在文中找出相應的段落,理清作者演講的思路。)

4、讓學生齊讀或個讀本文的三個部分,並在每一部分提出問題要學生回答。(發展學生獨立閲讀能力、概括要點)

5、問題探究:

⑴為什麼到第17節作者才正面提出自己的夢想?放在後邊起什麼作用?

⑵如何理解文章第二段所反映的事實?美國不是很富有嗎?不是標榜本國最講人權嗎?結合背景材料和文中反映的黑人生活的殘酷事實談談你的理解?

6、總結演講詞的特點,由演講詞的特點過渡到本文語言特點,讓學生説本文在語言表達上具備怎樣的特點?(大量運用排比句式)引出本課的重點內容:體會排比句的表達效果,並應用到寫作中去。

7、比較閲讀:第二自然段中刪掉一百年後的今天表達效果有何不同?(部分學生讀刪掉一百年後的今天,部分學生讀未刪掉一百年後的今天)讓學生字朗讀中體會排比句式的作用。

8、把文中的其他排比句找出來誦讀,並説説它們的表達效果。(採用個別朗讀與齊讀相結合的方式,在反覆朗讀中體會本文激情飛揚、極富感召力的語言特點。)

9、拓展訓練,我主要通過多媒體出示四幅畫面,指導學生以我有一個夢想為題當堂訓練,寫一段排比句(不少於四句)。

【説板書】

這個板書設計反映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和寫作特點,同時也顯示了教學流程:

我有一個夢想

馬丁·路德·德金

馬丁·路德·德金的夢想──民主、平等、自由

黑人的處境──駭人聽聞

排比句式的作用:

1、語言有氣勢。

2、感情充沛。

3、(結合演講詞這種文體)會使聽眾受到鼓舞。

作者鬥爭的決心──永不滿足,除非夢想成真

《我有一個夢想》説課稿2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應在整體感知、理清思路、把握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掌握演講詞的特點及寫作要求。

2、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採用瀏覽、誦讀、研讀等方法,運用合作探究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以美國人權過去和現在形成一個正確的認識,提高閲讀理解能力。

3、調動學生聽、説、讀、寫等各種能力,在主動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接受美育的滲透——通過學習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法,理解使演講錦上添花的表達技巧,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1、瞭解作者及主題,理清這篇演講的思路。

2、理解本演講詞的寫作要求、語言特點。

教學難點:

1、閲讀文章,體味富於表現力的語言,運用嚴肅抒情的語氣誦讀課文。

2、懂得模擬、仿寫,掌握演講詞的寫作技巧。

預習準備:

1、查閲有關馬丁·路德·金的資料及“美國人權狀況今與昔”。

2、聽錄音朗讀,感受演講的特點。

3、掌握生字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有人説:當今世界有三大武器,即原子彈,電腦和口才,“一言可以興邦,一言亦可誤國”,這説明了口才的重要性,作為口語中一人非常重要的內容—演講,歷來被各行各業的人們所重視,大家已經學習本單元的三篇演講詞那麼請歸納一下,什麼是演講?演講詞是什麼?閲讀演講詞要注意哪些方面?朗讀演講詞時,也要注意什麼?

(看單元提示)

歸納:

寫作要求:

(1)明確主旨,突出中心;

(2)合理結構,科學組合;

(3)情理交融,語言生動。

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黑人之音”美國黑人民權活動家馬丁·路德·金的一篇演講詞《我有一個夢想》。

1、簡介作者(觀看錄相)。

2、介紹《我有一個夢想》寫作背景及簡短的評價(觀看錄相)。

3、這篇演講,當時受到在場聽眾的熱烈歡呼,有些人甚至激動得痛哭流涕,當時美國各大報刊紛紛刊登,引用他的這篇演講詞,其中許多膾炙人口的佳句名段已成為激勵黑人進行鬥爭的座佑銘。現在我們看看當時的場面(看錄相)這種強烈的感召力從何而來呢?我們就從他演講的內容和語言着手分析吧。(先閲讀,整體感知結構,板書)

三、現在請大家聽聽羅京的一段朗讀,並結合課文內容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為什麼會產生這個夢想?(集體討論、個別提問)

因為至今黑人還在忍受精神上的歧視,物質生活貧困,社會地位低。

2、集會的目的?(集體討論、個別提問)

(1)為了要求兑現諾言;

(2)為了提醒美國,現實已經非常嚴峻。

3、怎樣實現夢想?(他提出哪些主張?)(集體討論、個別提問)

鬥爭的方式:採用非暴力手段;

鬥爭的態度:堅決頑強、保持信心。

4、馬丁·路德·金時而對着美國政府做詞鋒犀利的諷刺;時而對集會者進行語重心長的勸告;時而又對未來做美好的憧憬,緊緊抓住聽眾的心,那麼他的夢想是什麼?

“人人生而平等”。(對,這是文章的主旨)

那麼他的夢想具體指什麼?請大家也想像我們也是面對成千上萬的聽從,而向世界發出自己的,也是億萬受奴役者追求自由平等的聲音,傾訴着內心的希望與夢想,請大家閲讀。

通過閲讀我們就知道“我”的夢想就是:讓黑人獲得真正的.解放,實現真正的自由和平等。

我們知道,演講詞要感人、要取得讀者的認可,除了內容本身有吸引力外,還要有飽含激情,高起的語言藝術,而這篇演講詞就是巧妙運用大量的反覆、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使演講者的思想表達得更充分,更鮮明。使這次演講有着排山倒海的氣勢,使演講如交響樂一般地在聽眾中迴盪,使聽人的情緒要受到感染並得以昇華,產生很強的感染力,那麼,請大家找出你人為最優美的語言。(自由發言)

四、演講需要真情,無需作秀,誰順應時代,誰代表大眾的心聲,誰就是講壇上的主宰者,危急關頭,想民所想,講民所不敢講乃是演講的第一意義,是演講的生命之源。通過我們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我們對演講詞有着更深入的瞭解。(放映)

演講詞的特點:

針對性:想民所想,講民所不敢講;

邏輯性:思維要有規律;

思想性:順應時代和社會發展;

可講性:上口入耳

鼓勵性:激發情緒,贏得贊同

五、拓展訓練:

現在請大家做個拓展訓練: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想》,讓我們在作者飽含深情,充滿自信,邏輯嚴謹的語言世界裏瞭解了當時美國黑人的現實生活,感受了作者高遠追求和不屈的精神,這是一個政治家對自由平等世界的夢想,那麼,作為正在成長的新時代的我們,又有怎樣的夢想呢?請用排比手法仿寫談談自己的夢想。(100字左右)接着讓學生把寫好的作文拿出來,用最恰當的語調演講自己的夢想?並評一評哪位同學最具有感染力。(先醖釀一分鐘)(可從演講者基本要求:氣質:大方自信;語言:流利而清晰;主題:集中而明確;感情:投入而真誠;等方面來評比。)

六、討論:

你認為在今天的美國作者的夢想實現了嗎?(可參考課後資料)(支動)

七、小結:

同學們的演講很精彩,我聽到一句句鏗鏘有力的誓言,聽到了同學們求索的心聲,看到同學們奮進的精神,看到了一顆年少卻深懷理想的未來之星。今天,我們學習演講詞的基本知識和要求,感受到馬丁·路德·金富有奔湧的激情和磅礴的氣勢,美好未來的展望。也初步嘗試到演講的滋味。在求知的道路上,同學們又跨進了一步,祝賀同學們!也希望同學們言行一致,牢記自己的夢想,真正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奮鬥。

八、佈置作業:

1、品味本文運用多種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

2、寫一篇演講稿:《我有一個夢想》。

九、板書設計:

《我有一個夢想》

馬丁·路德·金

一、主旨明確:讓黑人獲得真正的解放,實現真正的自由和平等

二、合理結構:盛讚宣言,指出現狀,陳述目的,提出主張,表達夢想

三、語言生動:排比、反覆、比喻……

《我有一個夢想》説課稿3

一、説教材:

《我有一個夢想》是高中語文必修第一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政治演講詞,旗幟鮮明地提出了要求自由、民主、種族平等的夢想。文章情文並茂、語言流暢,那飽滿的激情通過形象化的語言表現出來,深深地感染着聽眾,引起人們的共鳴。學習本文有助於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激發學生為實現理想不斷奮鬥的精神。

二、説目標:

<一>教學目標制定的依據:

1、課程基本理念:“根據新時期高中語文教育的任務和學生的需求,從、知識到能力、過程到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出發設計課程目標。”

2、課程的設計目的:“學生通過必修課程的學習,應該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修養和較強的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在語文的應用、審美和探究等方面得到比較協調的發展。”

3、新課標關於必修課程中常用應用文教學的建議:“應藉助文本示例來了解其功用和基本格式,以學生自學為主。”

4、單元學習指導與目標:“注意抓住演講詞的主旨和特點,分清邏輯層次,體會其中多樣化的表現手法”,“領悟、品位其中深刻的思想和精彩的語言”。

<二>制定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進一步瞭解演講詞的特點。

(2)結合背景資料理解演講目的及意義。

2、能力目標:

(1)理清演講思路,體會其強烈的邏輯性。

(2)體會文章極富感召力的語言特點,並學習運用到寫作中去,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3、德育目標:

領會作者的真切情感和實現夢想的堅定信念。

三、確定教學重難點

1、結合背景材料深刻理解文中反映的黑人生活的嚴酷事實。

由於學生不瞭解美國的社會制度,對美國的種族歧視、隔離政策不太瞭解並且全無感受,所以難以理解作者所反映的嚴酷事實,難以體會作者傾注在夢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實現夢想的堅定信念。然而要理解這點,才能理解作者所講的話的深遠意義。所以要把結合背景材料與深刻理解文中反映的黑人生活的嚴酷事實作為本課教學難點。

2、感受排比句式的表達效果,學習並應用到寫作中去,提高表達能力。

本文是一篇激情飛揚、極富感召力的演講詞,使其具有如此語言特點的主要是排比句式的運用。根據大多數學生的語文基礎較差,普遍存在着各方面的困難,因此把感受排比句式的表達效果,學習並應用到寫作中去,提高表達能力作為本課教學的重點。

四、教學方法與學法指導

本文是應用文,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與學以致用的指導思想,我主要採用誦讀法與討論法。通過誦讀培養學生的語感,潛移默化地積累語言知識,體會作者文句中藴含的感情,領會演講的魅力及排比句式在演講中的獨特效果。對難點的突破主要採用討論法,通過設計問題,以啟發引導的方式,讓學生開展積極的討論,自己去分析,去感悟,最後由教師補充點撥歸納。

五、課時安排

本課計劃二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熟讀課文,結合背景資料理解演講目的;理清演講思路,體會其強大的邏輯性。

第二課時:在朗讀中體會全文激情飛揚、極富感召力的語言特點,並學習運用到寫作中去,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在反覆誦讀中感受作者傾注在夢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實現夢想的堅定信念。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語設計

通過有關夢想的詩句和名言引起學生對夢想的思考,再通過一些人的名字:比爾·蓋茨、麥克爾·喬丹、林肯等——讓人想到這些人無疑都是美國人。看來同學們對美國是十分熟悉的。可是,我們對美國的社會現狀有多少了解呢?我們又對佔美國人口12.5%的黑人生活現狀有多少了解呢?那麼,今天我們將對美國社會現狀作一個初步的認識,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共同學習的一篇非常重要也極其優美的演講詞——《我有一個夢想》。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現實生活入手,引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從而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預習檢查

1、重點字詞積累

駭人聽聞、義憤填膺、安之若素等詞語

2、請同學簡介這篇演説辭的作者和時代背景(課前印發預習資料;教師作相應補充)

教師有針對性的進行預習檢查,促使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

整體感知

1、思考:題目是《我有一個夢想》,如果是你,你將從哪些角度來寫夢想?(夢想的內容、怎樣實現夢想?為什麼要實現夢想?)速讀課文,看看作者是不是和我們的想法有何不同。從文章中找出相應的段落。

夢想是什麼?(17—25節)

為什麼要實現夢想?(1—5節)

怎樣實現夢想?(6—16節)

2、熟知課文內容

(1)學生齊讀17—25節,結合文章背景,概括出作者的夢想究竟是什麼?

(2)讓學生朗讀1—5節,並概括為什麼要實現夢想?

(黑人仍然生活在受歧視和貧困的環境中,美國沒有實現百年前自由的諾言,今天討回權利已是迫不及待的事,如若不能實現,美國將出現叛亂。)

(3)讓學生朗讀6—16節,概括怎樣實現夢想?(採用非暴力手段,決不退縮)

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情境,變被動為主動。

發展學生獨立閲讀的能力,從整體上把握文本內容,理清思路,概括要點。

問題探究

為什麼直到17節作者才正面提出自己的夢想?放在後邊起到的作用?

(讓學生自己思考總結髮言,教師把學生觀點用有關詞語記錄在黑板上,然後教師點撥、小結)

探究文章結構,體會其強大的邏輯性。

注重以學生為本,採取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進行對話,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學生理解感悟的能力。

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學習,説説演講詞具有什麼特點。

(目的明確、邏輯性強,內容具有針對性、思想性等。)

第二課時

導語設計:

通過上一課的學習同學們知道演講詞一般具有極強的説服力與號召力。其中語言起着很關鍵的作用。你能説説本文在語言表達上具備怎樣的特點嗎?(大量運用排比句式)

引出本課時的重點內容:體會排比句的表達效果,並應用到寫作中去。

比較閲讀

1、刪掉“一百年後的今天”表達效果有何不同?

一部分學生讀(讀4):“然而一百年後的今天,我們必須正視黑人還沒有得到自由這一悲慘的事實,在種族隔離的鐐銬和種族歧視的枷鎖下,黑人的生活備受壓榨,仍然生活在物質充裕的海洋中一個窮困的孤島上,仍然萎縮在美國社會的角落裏,並且,意識到自己是故土家園中的流亡者。今天我們在這裏集會,就是要把這種駭人聽聞的情況公諸於眾。”

另一部分學生讀(讀5):“然而一百年後的今天,我們必須正視黑人還沒有得到自由這一悲慘的事實,一百年後的今天,在種族隔離的鐐銬和種族歧視的枷鎖下,黑人的生活備受壓榨。一百年後的今天,黑人仍然生活在物質充裕的海洋中一個窮困的孤島上。一百年後的今天,黑人仍然萎縮在美國社會的角落裏,並且,意識到自己是故土家園中的流亡者。今天我們在這裏集會,就是要把這種駭人聽聞的情況公諸於眾。”

(去掉後面三個“一百年後的今天”,主要內容不變,但語氣顯然不如原文更有氣勢。作者為什麼強調一百年後的今天説明黑人遭受壓榨的時間之長,增強了文字的感染力。)

2、學生齊讀第二段

讓學生體在朗讀中體會排比句式的作用:

1、語言有氣勢。

2、感情充沛。

3、使聽眾受到鼓舞。

佈置作業:

以“我有一個夢想”為題,寫一篇演講稿。學寫演講詞,切實提高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初步學會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