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蟈蟈與蛐蛐》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07W

"説課"是教學改革中湧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也是集體備課的進一步發展,而【説課稿】則是為進行説課準備的文稿,它不同於教案,教案只説"怎樣教",説課稿則重點説清"為什麼要這樣教"。教師在吃透教材、簡析教材內容、教學目的、教學重點、難點的基礎上,遵循整體構思、融為一體、綜合論述的原則,分塊寫清,分步闡述教學內容,以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今天小編以《蟈蟈與蛐蛐》為題説課稿,希望大家喜歡。

《蟈蟈與蛐蛐》説課稿

《蟈 蟈 和 蛐 蛐》説 課 稿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叫XXX,是XX小學的一名音樂教師。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人音版小學音樂五年級第十冊第六課《蟈蟈和蛐蛐》。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蟈蟈與蛐蛐》是一首敍述性的詼諧歌曲,以擬人化的手法,諷刺愛“吹牛”的“蟈蟈”和“蛐蛐”。歌曲曲調汲取了北方戲曲(如京劇)、説唱的音樂素材創作而成,以內容的情節發展而分為三個樂段。第一樂段詞曲結合貼切,平穩而帶有敍事性;第二樂段以説唱的形式各自吹噓自己的本領;第三樂段是全曲的高潮部分,音樂節奏拉寬,帶有戲曲的拖腔味,前八分休止符的出現形象的刻畫出公雞吃掉蟈蟈和蛐蛐的情景,風趣而圓滿地結束了這一鬧劇。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的主題是京腔京韻。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京劇有着悠久的歷史,是我國的國粹,通過這一課的學習,使學生感受、體驗京劇的音樂風格與韻味,進一步激發對民族民間音樂的熱愛。第六課有兩首歌曲,《蟈蟈和蛐蛐》、《我是中國人》。其中,《我是中國人》是根據京劇曲牌中典型的西皮流水的音調綴成的戲歌,《蟈蟈和蛐蛐》則是一首具有京韻大鼓風格的歌曲,詼諧風趣,將蟈蟈和蛐蛐擬人化,敍事性強,更適合孩子演唱,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會被有趣的故事所吸引,用自己誇張的聲音和肢體語言表演歌曲,感受那濃濃京韻。

3、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生活範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發展,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已具備一定的音樂素質。但同時,這一階段的學生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愛發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表揚,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這些特點,一方面運用直觀生動的形象,引發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要採用聽唱結合、動靜搭配、動口動手動腦等多樣的教學形式,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4、教學重難點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地位和作用的分析以及學情分析,結合新課標對本節課的要求,我將本節課的重點確定為:感受京韻,表演歌曲。 難點確定為:歌曲第三樂段拖腔和八分休止符。

二、説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方面,這三維目標應是緊密聯繫的一個有機整體,在教學中以知識與技能為主線,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並把前面兩者充分體現在過程與方法中。因此,我將三維目標進行整合,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與能力:能熟練演唱歌曲,用動作表現歌曲詼諧幽默的情緒,理解歌曲京韻的風格。

2、過程與方法:通過聆聽、表演、體驗等多種音樂實踐活動,使學生初步學會設計表演唱,勇於表現,積極參與。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學習,體驗歌曲藴含的濃濃京韻,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進一步激發對民族民間音樂的熱愛。

三、説教法學法

1、教法

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是:創設情境、對比聽辨、啟發誘導、感受體驗等。同時,充分利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使之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結合現代化多媒體教學,使整個教學活動成為師生之間不斷進行思維交流與心靈溝通的過程。

2、學法

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我設計了聆聽、參與、體驗、演唱等學法,指導學生先欣賞聽辯音樂,感知音樂,然後進入情感體驗與想象聯想,直到理解領悟音樂的意境。

四、説教學過程

感受京韻、理解京韻是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也是教學重點,而京韻是看不見摸不着的,如果只是教師用語言來講解,那不僅違背了新課程的理念,而且到底什麼是京韻,學生還是稀裏糊塗。我通過課前查找資料發現,説唱音樂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音樂與語言結合的很緊,講求“按字行腔”、以説帶唱,屬於唸誦式唱腔,如京韻大鼓就是以北京的語音聲調來吐字發音的,此外,還有韻白是以唱代説。瞭解這些之後,我在設計這節課時,首先從聽辨不同風格的説唱音樂入手,使學生知道歌曲具有京韻大鼓的風格,初步感受京韻。然後以蟈蟈和蛐蛐吹牛的故事為主線,以京韻的感受體驗為暗線,

從第一樂段歌詞語調和旋律的起伏變化相一致説明歌曲具有以説帶唱、旋律口語化這一京韻大鼓的特點,

通過第二樂段韻白的唸誦、

第三樂段戲曲拖腔味的表演等幾方面使學生感受京韻,體驗京韻,理解京韻,品味京韻,沒有教師的直白講解,一切都用音樂説話。  圍繞着這一思路,我設計了以下四個教學環節:

一、組織教學,歌曲鋪墊 上課之前,播放歌曲伴奏,創設音樂氛圍,上課時,我選取歌曲

中的第一和第四小節進行師生問好,唱  要求學生模仿我的旋律來回

答老師您好,緊接着是説唱方式的開場白

唱很高 興 今·天 我們 ︱在 一 起 0 ,開 始這愉快的 音樂 之 旅。

一.設計意圖:新穎獨特的師生問好,説唱形式的開場白,創設出輕鬆活潑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的心情得到放鬆,使學生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初步接觸歌曲音樂,同時激起對説唱音樂的興趣,產生強勁的學習動力,此時我把學生帶入下一環節:

二、導入新課,感受京韻 從師生問好是有説有唱引出對説唱音樂的介紹:

説唱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寶庫中特有的民間表演藝術,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兩段説唱音樂,請同學們認真聆聽,他們在語言上和風格上有什麼不

5 同? 這兩段音樂特點鮮明,學生能回答出第一段使用了河南方言,

第二段使用的是北京話,我告訴他們這兩段分別是流傳於我們河南洛陽地區的河洛大鼓和老北京方言進行説唱的京韻大鼓,總結出:語言的不同,形成了他們不同的唱腔,不同的風格。

説唱音樂最大的特點就是語言,這一環節設計的目的就是通過觀看兩段不同的説唱音樂使學生初步瞭解説唱音樂的特點是以説代唱,是以語言為主要演唱基礎的,初步感受京韻大鼓的風格。

接着,聆聽歌曲《蟈蟈和蛐蛐》,要求學生聽出這首歌的風格和剛才聽到的哪一種説唱音樂比較接近。當學生説出以後,教師總結:這首歌曲和京韻大鼓的風格非常接近,也是説中有唱、唱中有説,具有濃濃的京韻,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汲取北方戲曲和京韻大鼓音樂元素創作而成的歌曲《蟈蟈與蛐蛐》。這一環節用音樂來説話,使學生從感性上聽辨出歌曲具有京韻大鼓的風格,初步感知京韻。

然後,教師範唱。

6.唱  學生第二次聆聽歌曲,並根據故事情節發展為歌曲劃分樂段,這一環節設計的目的一是加深學生對歌曲的感受,二是為深入感知京韻做準備。  接下去就進入到本課的重點:

三、學習歌曲,品味京韻

(一)第一樂段

“故事的主人公蟈蟈和蛐蛐出現了” 課件出示第一樂段的歌詞,師生一起按節奏讀歌詞。我提醒學生,蛐蛐兒這裏加了兒化音,這是北京話的一個特點,引導學生把京味讀出來。接着,我啟發學生體會這幾句歌詞語調的起伏變化有什麼特點,邊讀邊用手勢表示,學生髮現每一句都是先揚後抑,在此基礎上,學生讀一句歌詞,我唱一句,體會旋律的起伏變化和語調的起伏變化相一致的特點,使學生形象的感受京韻大鼓以説代唱的風格,然後指導學生用説的感覺來學唱,並採用師生分角色演唱的方法鞏固歌曲第一樂段。在本環節中,通過體會兒化音的京味、反覆讀歌詞並與旋律作比較,感受體驗京韻以説代唱的特點,初步品味京韻。當學生學會以後,以一句“蟈蟈和蛐蛐都吹了些什麼呢”引出第二樂段的學習。

(二)第二樂段

學生先聆聽範唱,找出這一段中那一句是説的,(老弟呀嘿嘿!)我們應該怎麼讀,才能形象地表現蟈蟈和蛐蛐互相吹捧的神態?通過對比的方式使學生把音調提得高一些,用歌唱的感覺來唱,體會以唱代説。將學生分成兩組,分別扮演蟈蟈和蛐蛐,比一比看誰牛皮吹的最大,誰最傲慢,指導學生把這一句讀的更誇張一些,當學生從感性上體會到以唱代説之後,我告訴他們,這也是京韻大鼓的另一個特點——韻白。接着,我唱歌,學生來念韻白,繼續體驗京韻。學生演唱的環節我設計了分角色演唱,一半唱蟈蟈,一半唱蛐蛐,比賽吹牛皮,除了用聲音演唱之外,我還鼓勵他們用動作來表現這兩個牛皮大王的趾高氣揚,並找幾個同學上台表演。本環節,通過分組比賽吹牛皮,動作表演等形式引導學生參與音樂體驗,讀出韻白味道,進一步品味京韻。當學生情緒高漲時,我問他們“蟈蟈和蛐蛐正得意,發生了什

7 麼呢”,引出第三樂段。

(三)第三樂段  我範唱第三樂段,請學生找出哪兩句是表現他們牛皮越吹越大,不着邊際的呢?

唱  這一句我重點放在了“皇帝”這兩個字上,旋律有戲曲拖腔的味道,彷彿蟈蟈和蛐蛐目空一切,眼高於頂,是本課

的難點之一,我啟發學生,皇帝應該是什麼樣子的,用你的動作表現出來,通過形象的動作表演,表演   巧妙地引導學生把拖腔唱準,表現出皇帝的神態。第三和第四樂句出現了前八分休止符,這是本課的另一個難點,

我主要採用對比的方法,將這一節奏改變演唱,唱  再按照正確節奏演唱,比較情緒的變化,節奏改變緊張的情緒也就隨之消失,使學生明白唱準八分休止符的重要性,我又結合生活中的例子“生活中我們突然被嚇一跳的時候會怎麼樣?(倒吸一口涼氣)那這兒我們就可以用這種感覺來唱”,解決這一難點。

最後,完整演唱歌曲,師生共同進行歌表演。這一環節學生通過模仿皇帝的神態,唱出戲曲拖腔味,再結合生活經驗唱準前八分休止符,在對比、感受、體驗中解決教學難點,深入品味京韻。  四、課堂延伸,時代京韻  欣賞具有京韻大鼓風格的歌曲《前門情思大碗茶》,感受京韻和現代音樂元素的融合,用説唱的形式師生再見。  這一環節設計的目的是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使學生知道京韻不只是傳統文化,他也可以和時尚流行的音樂元素融合在一起,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從而激發對傳統文化的熱愛。最後的師生再見採用説唱

8  形式既是對師生問好的呼應,也是對本節課學習內容的一個回味。

我的説課到此結束,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