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彎道跑》的説課稿範文(通用3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2.91W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説課稿準備工作,通過説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説課稿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彎道跑》的説課稿範文(通用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彎道跑》的説課稿範文(通用3篇)

《彎道跑》的説課稿1

本課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將增進學生的健康貫穿於教學實施的全過程。從教學設計到評價的各個環節,始終把學生主動、全面的發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發揮教學活動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特別強調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體現,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提高每一位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

一、説教材

《彎道跑》是水平三(五年級)的教學內容,屬於田徑教學範疇。本課內容是學生已在三年級初步學習耐久跑的基礎上實施教學的,為學生以後進一步學習田徑中各類跑的教材作基礎。輔教材是以投擲為主的綜合類遊戲《你追我趕》,與主教材搭配,相輔相成。

根據對本課教材的認真分析和鑽研,結合小學中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確立的教學目標是:

1、認知目標:使學生理解彎道跑的技術原理,明確跑的目的是發展速度,為中長跑打好基礎。

2、技能目標:初步學會彎道跑的技術動作,掌握好適當的身體傾斜度和合理的擺臂方法。

3、情感目標:發展學生個性,培養運動的興趣和愛好,為終身體育活動打基礎。

4、能力目標:發展速度、耐力、靈敏和協調性等身體素質,提高競爭意識與合作精神,培養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身體內傾、手臂的正確擺動、腳的正確用力。

難點:克服離心力,提高速度。

二、説教法

為達到教學目的,充分突出和突破教學的重、難點,我本着從教學的實效性和創新性原則出發,主要採用嘗試教學法、問題激勵法、情景教學法等教法。

三、説學法

現代教育理論表明,課堂教學最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會學習。通過對學生進行觀察比較、小組討論交流、遊戲與比賽等學法的指導,使其掌握一些必要的體育基礎知識、基本技術和技能,其意圖就是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為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做準備的。

四、説場地器材

為解決場地小的弊端,教師精心準備了兩個雙圓圈(R=10m;r=9m既當田徑場,又作遊戲園)

五、説教學程序

課伊始,教師從學生的精神面貌入手,通過表揚激勵,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在學生認知目標後,把學生的注意力始終拴在課堂之中。

熱身活動中教師安排了《開飛機》遊戲、動作定格,並機智地結合《開飛機》遊戲的情節(聽信號,學生成一路縱隊在彎道上變速跑進)和學生切身體會,巧妙創設情景,讓學生説出感受從而巧妙提出問題,導出課題。

第一次嘗試

對於彎道跑教學,教師摒棄傳統的“示範-講解-學練”模式,先讓學生帶着疑問去體驗彎道跑,首先解決彎道跑的“身體姿勢如何”這一問題。

通過遊戲《開飛機》(分四組,學生魚貫沿跑道逆時針方向快速跑回各“大本營”),初

步體驗彎道跑。

第二次嘗試

教師讓學生説出各自的體驗,然後組織學生認真觀察表演者的身體姿勢(找一學生演示繞圓)。這樣學生就會形象地聯繫生活實際並能得出結論:彎道跑時“身體要向內傾斜”,解決了第一個問題。

第三次嘗試

教師進而示範彎道跑技術,讓學生看一看“兩臂的擺動有何不同?”再讓學生在《開飛機》遊戲中去主動體驗和探究,學生很快就能找準答案,會得出“右臂擺幅及力量要大於左臂”的結論。

教師概括彎道跑的正確技術,安排小組進行交流討論。

第四次嘗試

通過組織《你追我趕》遊戲,進一步讓學生試着應用並驗證所學的知識可信度,解決在彎道上跑如何取勝的實際問題。把學生分成八個小組進行比賽,一是為加強練習密度,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二是為培養學習小組的合作能力,小組間的競爭精神和創新能力。

結束階段安排放鬆活動《翻燒餅》,讓學生自由表現和模仿,使之達到愉悦身心、益智收心的目的。

最後,教師指導各小組學生把對本節課基礎知識的學習、基本技術及技能的掌握,小組合作情況,心理體驗和進步表現等情況羅列出來,歸納總結。這對今後如何進一步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將大有裨益。

六、説教學設計特色

一是始終突出和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作為着眼點;二是注重落實新課程體系所賦予的內涵,即力求學生的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等五個學習領域目標的和諧統一;三是大膽改革教學手段,未用任何器材便解決了本節課的安全因素制約的問題。

《彎道跑》的説課稿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上午好!

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彎道跑,下面我將就本課設計思路、教材、學情、教學

法和教學流程幾個方面來闡述,請大家批評指正.

一、 本課設計思路

本課以快速跑中的彎道跑為主線,遵循體育教學規律,力求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努力踐行新課標理念,以學生髮展為中心,從學生身體的'基本活動能力出發,通過情景激趣、啟發指導、分層遞進等教學手段,引導學生開展反覆學練,以達到發展學生的快速跑能力,培養學生自信,勇於挑戰自我的能力以及團結協作的能力;激發學生對田徑運動的興趣,展示自己的個性,在學練中體驗成功的快樂,促進身心健康。本節課緊緊圍繞兩個同心圓做文章,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彎道跑技術。在設計教學過程中,以遊戲比賽組織的形式,立足一個“精”字,抓住一個“活”字,突出一個“新”字,體現一個“實”字。通過直道快速跑與彎道快速跑作比較,讓學生不斷體會彎道跑的技術動作,並在反覆的練習中鞏固與提高。在教學中既注重同班級學生的共同特徵,又重視學生個體發展中的差異。設置不同層次的發展目標及多層次的學習目標,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

二、 説教材、學情

(一)教材、學情分析:彎道跑是跑動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在日常的生活裏也較為常見,學生對這個教材也並不陌生。但是,由於學生體質和運動技能的差異,很多學生在快速跑教學或比賽中,彎道跑成為制約他們成績的重要因素。彎道跑與直道跑是兩種不同的技術,與直道跑相比難度大。彎道跑的技術關鍵是跑速越快,身體向內傾斜越大,外側手臂擺動越大。在彎道跑技術教學中,讓學生帶着“彎道跑與直道跑有什麼不一樣”的問題去學習,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彎道跑技術特點得以強化。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生知道彎道跑的技術要領和動作原理,提高對田徑運動的練習興趣。

(2)技能目標:85%以上的學生能做出身體內傾、外側擺臂大於內側擺臂的彎道跑動作,發展速度素質、技能素質及上下肢的協調性。

(3)情感目標:學生們能在各種遊戲中體驗運動的樂趣與成功的愉悦,提高團隊的協作能力。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與刻苦耐勞的精神。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合理的傾斜角度、正確的擺臂動作、兩腳的着地方法。

難點:控制重心、克服離心力、保持身體的平衡。

三、 説教學法

因為田徑教材相對比較枯燥,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力求興趣化,層次化,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關注學生個體差異。不求人人成功,只求人人進步。本課次初步預設的教法為:講解與演示、設疑與釋疑、引導探究、分層教學、遊戲法、競賽法。學生的學法採用:小組合作探究、觀察與思考、討論與分析、練習法、競賽法、自我評價與互評。課的組織結構不拘泥於過分的統一規整,以達成教學目標為目的,突出運動主線,突出合作學習,力求做到合理緊湊、流暢、循序漸進。

四、教學流程

1、激趣導入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前教師以朋友身份,主動融入學生羣體之中,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初步激發,在學生情感自然表露的同時,更增進了師生間的情感交流,並且很自然地走向過渡。首先,常規教學,接着在伴有音樂的輕鬆的氛圍下師生共同體驗開飛機。這種別有新意的跑法容易激發同學們的好奇心,產生新鮮感,容易使學生的身心達到一個興奮的狀態,為學習新的教學內容打下良好基礎。然後我引用“我問你答快成團”的遊戲寓於教學,讓學生在趣味化的環境中進行體育運動,既能培養學生的反應能力,又能起到熱身作用,並逐漸將課引入主題。

2、學習與體驗

這一階段是本節課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實現本課目的,依據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我將主題內容教學分解成三個層次逐步推進。

第一層次:體驗練習——大膽探索

跑的練習,按以前的教學方法可以就直接先進行知識的傳授,而這節課我改變以往教與學的方式設計先讓學生自由去體驗彎道跑的動作入手,然後老師設問“彎道跑的動作要點怎樣?與直道跑有何不同?”以創設問題情景,讓學生帶着問題邊思考邊實踐,並啟迪學生相互觀察同伴之間的動作。鼓勵學生大膽去探索,去歸納總結彎道跑的基本動作要領,通過體驗練習——觀察同伴——合作討論——大膽探索,這樣一個過程讓學生在練習中學會思考。

第二層次:評價感知——展現自我

讓學生在學練與反饋的基礎上,教師再通過語言揭示技術要點,演示動作,進行指導,傳授關於彎道跑中上體、擺臂以及腿腳的基礎知識技能。通過觀察老師的動作來進行思考比較,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最終解決問題的過程,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我要學”,這樣更有利於學生動作技能掌握和技術的昇華。最後,讓學生進行展示交流。通過展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彎道跑能力,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張揚學生的團隊精神。

第三層次:遊戲挑戰——張揚技能

彎道跑的練習比較單一,枯燥,為了更好鞏固提高彎道跑技術,於是我在最後採用遊戲競賽法,並在遊戲競賽的設計上做一些創新。這個充滿趣味性和競爭接力遊戲,作為輔助教材無形中是對主題內容的彰顯。這種富有激情的遊戲氛圍,既能使每位學生都學有所得,學有所進,學有所樂。同時,又能培養學生團結友愛,交流協作和頑強拼搏的精神。

3、身心愉快

結束階段我採用了“軟布袋”放鬆法,在説笑聲中和學生盡情放鬆,恢復身心,陶冶情操,讓學生真正達到身心愉悦的效果。

以上是我本次課教學設計的全部過程,不足之處,敬請各位領導、老師多多指導。謝謝!

《彎道跑》的説課稿3

一、説教材

教材內容為直彎道跑的技術練習。屬田徑運動教學內容之一。根據體育教學的目標的任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使學生掌握一些田徑運動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基本技能和運用田徑運動項目科學鍛鍊身體,發展身體,增強體質,培養學生團結友愛,吃苦耐勞,奮發向上的精神的教學任務。根據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和認識,技能水平情況制定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 瞭解跑的基本知識,嘗試直彎道跑的技術原理,並能明確科學鍛鍊的目的是全面發展身體素質,增進健康。

2、 技能目標:讓學生正確掌握直彎道跑的技術要領,發展學生的奔跑能力。

3、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競爭,團結協作和奮發向上的精神。

二、説教學程序:

在課的結構上,為能激發學生活動的積極性和運動興趣,把掌握直彎道跑的技術整個安排在遊戲中進行對比教學。

1、 在課堂常規後,準備部分藉助遊戲“喊數抱團”進行熱身運動,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興奮性,然後統一領做徒手操,讓學生準備充分,滿懷信心進入課堂。

2、 第二階段:首先利用“20米往返接力”遊戲讓學生在愉快中體會直線跑的動作要領,並帶問題“直線跑的擺臂和身體姿勢怎樣?”進入下一個教學內容。緊接着有安排了彎道跑技術的專門性練習遊戲“圓形接力”。讓學生邊體會沿圓弧快速跑與直線跑的異同點,經過遊戲體會得出結論。

3、 在課的結束部分有安排了放鬆遊戲“下雨啦”,作為從運動狀態到安靜狀態的一個過渡,使學生大腦興奮點轉移,達到心理上的放鬆,最後進行小結,對學生的積極參與和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和表揚,結束本課教學。

三、 説教學特色: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愉快教學法”作為指導思想,能充分發揮學生的認識能力,能培養學生的基本運動能力,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能讓學生在愉快,輕鬆,活潑中學習。

四、課的預計:

本課預計平均心率在120次——130次之間,最高不超過170次,能讓85%以上的學生掌握直彎道跑得基本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