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説課稿模板合集7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5.84K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我們該怎麼去寫説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説課稿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説課稿模板合集7篇

説課稿 篇1

全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通用教材《德育》第一冊中《人生的道路充滿矛盾》這一知識內容,它和《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共同構成第一冊教材第六課第一節《正確面對人生》的內容。《正確面對人生》是從人生常見的矛盾出發,在對其進行辯證分析後,提出人生價值的真正含義,幫助學生實現觀念上的適應。而《人生的道路充滿矛盾》這一知識內容的學習,對於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非常重要,有利於學生把握人生真諦,正確看待世界、正確看待社會、正確看待人生,從而培養"終身"德育的能力。

一、 主要內容:

闡述人生常見的矛盾:理想與現實、順境與逆境、競爭與合作,在對其進行辯證分析之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理念,激發學生熱愛生活、追求自我價值實現的精神動力。

而現實是,我們有的學生,受社會多元價值觀的影響,面對困難,消極悲觀;看待問題,片面武斷;不能正確處理人生的各種矛盾。但這個階段的學生可塑性強,有較強的事非辨別能力,只要社會和老師堅持以人為本,在教學實踐中,最大程度地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指導學生充分發揮自己認識和實踐的能力;在情感交流上,與學生保持儘可能近的距離,充分理解學生,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在具體操作中,主動放權,重視培養學生自己動手動腦、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就能培育出一顆顆美的心靈,培養出一個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現代青年。

所以,我為本課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二、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體驗人生的各種矛盾,懂得如何正確理解和對待

(二)能力目標:

1、 培養學生正確評價自己、自我教育的能力

2、 培養價值判斷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3、 培養學生辨析和思考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1、 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熱情,確立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

2、 引導學生感悟人生,樹立思考人生的良好習慣,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以上教學目標的確定,符合教學大綱對學生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引導學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知識的同時,突出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三、 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人生的各種矛盾,理清理想與現實、順境與逆境、競爭與合作之間的關係

四、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競爭與合作的關係

依據:這是因為競爭與合作是社會生活中的常見現象,兩者在形式上是對立的,但在社會生活中卻又是統一的。青少年看待問題容易走極端,往往認為競爭就排斥合作,合作就不能競爭,對於競爭中的合作,合作中的競爭缺乏認識。

為了達到上述教學習目標,解決教學重難點的問題,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五、教學方法:

講授、遊戲、提問、示範、案例、角色體驗等

依據:主要目的是為學生營造寬鬆、和諧、民主、活躍的課堂氣氛,併為他們創造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發掘、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興趣和熱情,切實體現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同時將感性的素材作理性昇華、理性的話題作感性演譯,便於學生吸收理解。

同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六、學法指導:

1、 閲讀、收集分析和處理信息,感受和體驗知識產生過程

2、 合作探究

3、 思考感悟

七、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短篇展示、音樂欣賞、圖片資料等)

依據:興趣是最好的的老師,只有抓住學生的興趣點,調動學生的聽覺和視覺,讓學生邊看生動形象的投影畫面呈現的教學內容,邊聽課、邊思考,觸景生情,不自覺地進入角色;同時增大了課堂容量,擴大了傳播知識的面,提高了教學質量。

八、教學流程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 教師活動:

1) 播放短篇《天賦潛能》並讓學生記錄下短片中自己印象最深刻的話;

2) 設問:"你一定也常常想發揮你曾經有過的這些優秀品質吧,但當人生的各種矛盾包圍你的時候,你都堅持住了嗎?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人生的道路充滿矛盾》,一起解決這些矛盾吧!"

2、 多媒體展示:《天賦潛能》

3、 學生活動:觀看短片、感悟內涵

4、 設計意圖:

1) 視頻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情趣、興趣,以趣促學;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為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2) 提出開放性的話題,使學生有充分的思考空間,激發學生思考感悟人生矛盾,培養思考問題的能力。

5、課堂互動氣氛:活躍、輕鬆、沉思、感慨

(二)品讀課文,整體感知

1、 教師活動:播放輕音樂,指導學生品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 多媒體展示:《秋日的私語》

3、 學生活動: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4、 設計意圖:

本課是屬於總結性的課程,部分內容在前邊幾課均有涉及。在這樣一種輕鬆愉悦的氛圍下,讓學生通過閲讀,調動其已有的知識經驗,給學生自讀自悟的時間和空間,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求知慾,使其產生強烈的探究意識。

5、課堂互動氣氛:輕鬆、安靜

(三)合作探究,學習評價

1、 教師活動:

1) 將學生分成4個小組,1至3組分別想一想,"你知道的有哪些正確處理了人生各種矛盾的優秀事蹟?"小組交流後與全班同學分享;

2) 第4組的同學結合書本知識點對前三個小組的發言進行歸納總結;

3) 老師在充分肯定學生髮言的基礎上,補充完善:

① 在"理想與現實"知識點上,請同學們想一想:為什麼要從自己的職業興趣出發來樹立自己的職業理想?讓學生明確:在確立自己的理想時,不能脱離當前現實,要達到成功的彼岸,最重要的是把握每一天的現實生活,善於實現理想的人,總能把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化解成一個個階梯,通過努力,不斷改變着現實。

② 在"順境與逆境"知識點上,播放《真心英雄》進行音樂引導,同時教手語,使學生明白:順境和逆境都有是人生常事,當我們身處順境時,不驕傲、不沾沾自喜,要頭腦清楚,謹慎而又勤奮地利用順境的有利條件,積極發展自己;當我們身處逆境時,不埋怨、不心灰意冷,堅強而又平和地對待逆境的磨鍊,以卧薪嚐膽的精神發展自己。

③ 在"競爭與合作"知識點上,通過讓學生參加小遊戲領悟內涵:競爭是前進的動力,我們不應該逃避,應勇敢地、積極地、主動地參與競爭,要公平、公正、講風格講道德地競爭。同時,學會合作是現代社會青年的基本素質,人只有生活在集體中,只有學會合作,才能完成自己的任務,實現自己的價值。

4) 引導學生閲讀相關資料,使其情感得到進一步昇華;

5) 請同學們想一想:當面對人生的各種矛盾時: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希望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2、 多媒體展示:《真心英雄》、小遊戲規則、《資料》

3、 學生活動:

1) 小組交流並展示,體驗知識產生的過程;

2) 積極參與手語和遊戲活動;

3) 閲讀資料,加深對人生各種矛盾的認識

4、 設計意圖:

1)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學習的指導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知識的探索者,小組合作學習不但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而且集思廣益,更有助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 通過學生對同學發言的歸納總結,培養學生總結概括的能力,同時使學生在生生、師生的相互評價中提高綜合實踐的能力,使評價真正發揮優勢作用;

3) 通過創設多種活動,用感悟和體驗的方式加強與學生情感方面的交流;

4) 通過學生的自我評價,培養學生經常回頭看的自醒習慣。

5、 課堂互動氣氛:感動、振作、熱烈、反思

(四)拓展延伸,總結遷移

1、 教師活動:

1) 帶領學生自我承諾;

2) 佈置作業:①收集與本課內容相關的名言警句;

②以下任選一詞"理想、現實、順境、逆境、競爭、合作"寫一篇簡短的感想;

3) 介紹好的書籍和優秀影視作品給學生閲讀和欣賞;

4) 在《一千零一個願望》優美的歌聲中總結並結束本課

2、 多媒體展示:《自我承諾》、《名言警句》、《書籍》、《一千零一個願望》

3、 學生活動:

1) 自我承諾:

我是我生命的責任者,我要對我的生命負責。我知道:一切的艱難、險阻、挫折和挑戰,都只是成長的過程!我堅信,我一定做得到!我, , 要從這一刻起,發揮潛能、自我超越,堅持不懈、實現理想!

2) 課外收集名言警句;

3) 閲讀課外書籍;

4、 設計意圖:

1) 一個鏗鏘有力的自我承諾,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情緒,使課堂氣氛達到高潮;

2) 通過作業,培養收集資料的意識和習慣,瞭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指導學生個體差異;

3) 使德育教育不只侷限在課堂,而是有機地拓展到課外,實現了德育教育與學生學習生活的銜接,同時激發了學生從課外汲取知識的熱情。

5、 課堂互動氣氛:熱烈、振作

九、板書設計:

人生的道路充滿矛盾

如果一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味地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去想辦法讓學生活躍起來,不去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表現欲,不去抓學生對知識的消化和落實,那麼,即使這個教師知識豐富,口才出眾,到頭來,他所講的也不過是瓢潑大雨一淋到了水泥地面上,水勢不小,但終歸只濕了地面,滲不下去——流跑了!

所以,在本課的設計中,以能力為本位,以知識為載體,以教師特有的感召、樂從、分享的心態設計和組織各種互動活潑的課堂活動,注重寓教於樂,營造互動的課堂氣氛,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使學生在自覺參與整個學習的過程中開心、開眼、開竅,同時思想感情得到薰陶,精神生活得到了充實,道德境界得到昇華。

説課稿 篇2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八年級上冊第十五章第二大節第四課單項式的乘法,下面我從教材分析、教學目的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過程的設計等幾個方面對本節課進行分析説明。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主要講解的是單項式乘以單項式,是在前面學習了冪的運算性質的基礎上學習的,學生學習單項式的乘法並熟練地進行單項式的乘法運算是以後學習多項式乘法的關鍵,單項式的乘法綜合用到了有理數的乘法、冪的運算性質,而後續的多項式乘以單項式、多項式乘以多項式都要轉化為單項式的乘法,因此單項式的乘法將起到承前啟後的作用,在整式乘法中佔有獨特的地位。

二、教學目的

1. 使學生理解單項式乘法法則,會進行單項式的乘法運算 。

2. 通過單項式乘法法則的推導,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目的的第一條的確定是考慮到學生對單項式的概念、有理數乘法、冪的運算都較為熟練,在此基礎上導出的單項式乘法法則學生能夠達到“理解”的要求,同時由於單項式乘法的所有內容已包含在這節課中,學生能按照一定的步驟完成單項式的乘法運算,據此確定了教學目的的第一條。而單項式法則的導出過程是發展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極好素材,據此確定了教學目的的第二條。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單項式乘法法則。

(這是因為要熟練地進行單項式的乘法運算,就得掌握和深刻理解運算法則,對運算法則理解得越深,運算才能掌握的越好)

難點:多種運算法則的綜合運用

(這是因為單項式的乘法最終將轉化為有理數的乘法、同底數的冪相乘、冪的乘方、積的乘方等運算,對於初學者來説,由於難於正確辨認和區別各種不同的運算及運算所使用的法則,易於將各種法則混淆,造成運算結果錯誤。)

四、教學方法

本節課在教學過程的不同階段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以適應教學的需要。

1、在新課學習階段的單項式的乘法法則的推導過程中,採用了引導發現法。通過教師設計的問題,引導學生將需要解決的問題轉化成用已學過的知識可解決的問題,讓學生即掌握了新的知識,又培養了學生探索探索問題的能力,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始終處在觀察思考之中。引導發現法的使用對實現教學目的的第二條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突出了本節課的重點。

2、在新課學習的例題講解階段,採用了講練結合法。對例題的學習,圍繞問題進行,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解題的過程中展開思維。與此同時還進行多次有較強針對性的練習,分散難點,對學生分層進行訓練,化解難點,並注意及時矯正,使學生在前面出現的錯誤不致於影響後面的解題,為後面的學習掃清障礙,通過例題的學習教師給出瞭解題規範,並注意對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3、在歸納小結這個階段採用師生共同總結,旨在訓練學生歸納的方法,並形成相應的知識系統,進一步防範學生在運算中容易出現的錯誤。

4、本節課的教學內容豐富,訓練量大,利用投影儀,增大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五、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主要包括以下五個環節:1、 創設問題情境 2、新課學習 3、反饋練習 4、小結 5、作業佈置。

(1) 創設問題情境

本節課通過一實際問題,引入課題,這樣的目的是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通過問題1、問題2的設置進而明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2) 新課學習

新課學習包括單項式乘法法則的推導和例題講解。

① 單項式乘法法則的推導

由於八年級學生還不具備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單項式乘法法則的推導必須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為此我設計了兩個引例。引例1中的兩個問題就是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分析兩個單項式如何相乘,使學生能運用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和同底數冪的運算性質等知識探索單項式乘以單項式的運算法則。引例2讓學生動手嘗試,在嘗試成功的基礎上再提出問題3,由問題3引導學生進行歸納,最後得出單項式乘以單項式的法則。從而實現理解單項式乘法法則的這一教學目的,同時在上述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在研究問題中所體現的“將未知轉化為已知”的數學思想,通過嘗試活動,使學生體會到從“特殊到一般”的認識規律,從而啟迪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親身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發展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較好地實現了教學目的第二條,教學的重點內容學生得以掌握。

在此基礎上,我又設計了一組簡單的練習,由學生回答,強化對單項式的乘法法則的理解和運用,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② 例題講解

本着循序漸進的原則,對例題按按照逐步增加運算種類進行了編排,使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單一到綜合。我總共設計了三道例題。

例1是單項式乘以單項式的計算,在講解此題時關鍵是讓學生按照單項式乘法的法則進行運算。例2是單項式的乘方與乘法的混合運算,在例2後我又設計了一問題,此問題的設計主要是引導學生觀察,根椐題目特徵,辯認出它們是哪種運算,應選用什麼樣的法則進行計算,使學生逐漸分清運算類型,正確實運用法則,以實現難點的分散和突破,並提高學生運算的熟練程度。例3是單項式的乘法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通過例3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應用十分廣泛,從而逐步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在例題的教學過程中除學生口算計算過程,教師要給出規範的解題過程,並要求學生按規範的書寫格式進行練習和作業。

在每道題完成之後,都配有與例題相近的鞏固練習,由學生板演和分組練習,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以實現“會進行單項式的乘法計算”這一教學目的。

(3) 反饋練習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的我又設計了反饋練習,以瞭解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的內容的掌握情況,並再一次對出現的問題進行矯正,使學生對單項式的乘法運算的熟練程度得以加強。

(4) 小結

本節課的小結由師生共同完成,先由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然後教師歸納形成知識系統,通過小結,使學生明確單項式的乘法最終將轉化為有理數的乘法、同底數的冪相乘、冪的乘方、積的乘方等運算,引起學生對單項式乘法中係數與指數運算易混淆等問題的重視。

(5) 佈置作業

數量不多的作業,既能讓學生能對本節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又能有充裕的時間拓展自己的視野。

六、教學評價、反饋措施

本節課採用了不同的反饋手段和較多的反饋練習。

1、設計分段練習。例如練習一-------練習四每次練習主要解決一重點問題,同時使教師及時瞭解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矯正,掃清後續學習障礙。

2、採用不同的練習方法。如口答、筆答、板演、快速強答等,以增加反饋層面。通過練習使大多數學生的學習情況都能及時反饋給教師,使教師對教學情況心中有數。

3、及時矯正。對每次練習情況進行講評,對正確的解答及時給予肯定,發現問題及時評講。

這就是我對本節課總的設計過程,具體過程將體現在我的課堂教學之中,謝謝大家!

説課稿 篇3

一、理解教材。

《認識物體和圖形》是學生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開始,主要從形狀這一角度來使學生初步認識物體和圖形。這一單元包括:立體圖形的初步認識和平面圖形的初步認識。因為現實生活中孩子們接觸的大多是立體圖形,所以教材把認識立體圖形排在平面圖形之前。教材在這部分內容的編排上體現了新課標的兩大理念:注重知識與生活的聯繫;注重在活動中學習知識,通過學生親自動手操作,自然地完成學習過程,掌握知識。

二、瞭解學生。

兒童對形狀的知覺是通過視覺、觸覺、運動覺協同運動的,這有利於增進他們對所處環境的認識,為將來學習幾何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其實兒童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接觸各種形狀的物體,關於形狀,他們已經有了較多的的感知經驗,只是這些經驗太感性,需要進一步抽象化,形成簡單的幾何概念,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我的學生大多是五六歲,年齡偏小,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還非常弱,加上班上人數多(56人),分組活動不容易組織。另外,據我課前調查,學前班雖然也認識過這些圖形,但很多孩子將“長方體”説成“長方形”,將“正方體”説成“正方形”,也有將“圓柱”説成“長方形”的,將“球”説成“圓”的更多,所以教學目標不能定得太高。

三、擬定目標。

根據教材的編排特點、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將教學目標定為:

1、通過操作、觀察,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知道它們的名稱,會辨認這幾種物體和圖形(這是知識與技能方面的目標);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及觀察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這是數學思考方面的目標);

3、通過學生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和創新意識。(這是情感與態度方面的目標)

教學重點與難點是: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與圖形,建立空間觀念。

四、學法與教法。

根據以上分析,我認為學生應採用這樣的學法:

1、積極投入到活動中,仔細觀察,更要多動手操作;

2、和其他同學一起合作學習,共同探究;

3、將知識與生活緊密聯繫起來,學以致用。

“教”是服務於“學”的,與這些學法對應,教師該做的是:

1、準備大量的實物和模型,為學生的觀察、操作活動提供材料;

2、營造好學習氛圍,組織好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活動、主動探究;

3、適當指導,幫助學生提高。

五、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孩子們喜歡看動畫片,喜歡藍貓,我先出示漂亮的藍貓圖片,然後説:小朋友,今天聰明的藍貓來和我們一起上數學課,咱們每個組的桌上都有一個袋子,這是藍貓給大家的禮物,看一看是些什麼?藍貓還提出一個要求: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看哪個組的小朋友放得又快又好。

這裏用藍貓來激發學生的興趣,用生活中常見的實物引入課題,使學生有一種親切感,並能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二)小組活動,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小組活動,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

(2)揭示概念。

教師拿出大小、顏色不同的實物直觀揭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概念,並板書名稱。然後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的模型,讓學生認一認,並與相應的實物歸為一類。

經過上面的活動,學生有了一些感性的經驗,這時教師揭示概念,出示一般模型,幫助學生將感性認識抽象化。

2、摸一摸,感知特徵。

(1)讓學生動手摸一摸這些實物,然後把自己的感受在小組內交流。

(2)在班上彙報交流。

親自去摸一摸,可以加深學生對幾種立體圖形特徵的體驗,和同學的交流有利於豐富對這些立體圖形的認識,在以上過程中還可以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1、由實物圖抽象出模型圖。

教師以一句“藍貓放映的時間到了”將學生注意力吸引到投影屏幕上來。通過幻燈片,從一個個實物圖抽象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一般模型圖。

前面的兩次小組活動,以實物和模型為研究對象,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對幾種立體圖形有了比較多的感性、直觀的認識,這時引導學生觀察實物圖,再過渡到模型圖,逐漸抽象,為的是促使學生形成幾種立體圖形的表象,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2、記憶想像。

(1)分別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讓學生辯認,將這些圖貼在黑板上,讓學生拿出相應的實物。

(2)讓學生閉上眼想一想四種圖形的樣子,並用手比劃。

(3)兩人遊戲:猜一猜。

一人閉上眼,摸一摸別人給出的一種實物,判斷它的形狀。

這一組活動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建立四種立體圖形的表象,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3、讓學生説一説日常生活中見過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

安排這一環節是引導學生將知識與生活聯繫起來,培養學生數學思考的意識和能力。

(四)遊戲中體驗特徵。

1、推一推。

2、搭一搭。

3、摸一摸。

用遊戲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快樂地學習,對幾種立體圖形的特徵有更豐富的體驗,並能培養動手能力、合作能力。

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影響價格的因素》是人教版必修1《經濟生活》第二課第一框題的內容。本題既是第一課第一框題“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的延伸,也是後一框題“價格變動的影響”的鋪墊,而這一課的理論屬於經濟學的基本理論,是進一步學習其他經濟學理論的基礎。因此本框題不僅為整課的學習打下了牢固的理論基礎,也為整個教材的學習打下了重要的理論基礎。所以,本框題在教材中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地位。

(二)教學目標

根據高一新課程標準要求,以及教材的內容和結構,並結合我校高一年級學生有較強的感性認知能力,但理性認知的能力較差的特點,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瞭解影響商品價格的各種常見的具體因素,並懂得這些因素影響商品價格的途徑和渠道。理解供給與需求對商品價格的影響、價格與價值的關係、社會勞動生產率與商品價值量的關係,把握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和表現形式及其運用。

2、能力目標

新課程改革有一個重要的轉變就是要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培養學生的多方面能力。因此,我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理解不同層次的因素如何影響商品價格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透過經濟現象認識“價值決定價格”這一本質提高學生的辯證分析能力;能辯證看待商品供求與價格的關係,提高參與經濟生活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教學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要使學生以科學的態度認識事物,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通過學習《影響價格的因素》要讓學生以科學的態度認識價格的變動,增強參與經濟生活的自主性;提高學習勞動價值論形成勞動光榮、勞動偉大、勞動創造價值的觀念。

(三)教學重、難點

根據本框題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學生理解“價格由價值決定”是學好本課的關鍵所在。因此我將本框題的教學重點確定為影響價格的因素;價值規律的內容和形式。

根據教材地位以及“勞動生產率與價值量的關係”理論性較強,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作基礎。所以我將本框題的教學難點確定為勞動生產率與商品價值量的關係。

二、説學情

高一學生感性認知能力較強,理性分析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採取由感性認知到理性分析符合高一學生的認知特點。

但我校作為農村高中,多數是農村學生,基礎比較差,學習主動性不強,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相對較弱,因此在教學中我適當的加以點撥、引導,多列舉貼近學生生活的例子,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三、説教法、學法

基於上面的教材分析和學情分析,我根據自己對研究性學習、“啟發式”教學模式和新課程改革的理論知識,我主要採取以下幾種教學方法:直觀演示與列表對比法、活動探究與集體討論法、邏輯反證與課後反思法。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學習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學生主動獲取、運用知識的過程,因此,我在教學中指導學生學習時,應避免單純地、直露地向學生灌輸某種學習方法。有效地學法指導應是滲透在教學過程中的,是通過優化教學程序來增強學法指導的目的性和時效性。因此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我在本節課教學中主要滲透以下幾種學法指導:自主探究法、分析歸納法、合作交流法、反思總結法。

四、説教學程序

對課堂的設計,我始終在努力貫徹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有計劃的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實踐能力、思維能力的思想。並且能從實際出發,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了新課改的教學理念。

這節課我主要設計了以下六個環節:

(一)導入新課

(二)講授新課

(三)課堂小結

(四)課堂練習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一)導入新課

為激發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我展示出教材p11“四則鏡頭”,讓學生分析價格變動的原因,從而導入新課。圖片往往具有趣味性、啟發性,在教學中,創造一定的教學情景,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大有好處。

(二)講授新課

1、供求影響價格

這是本節課的重點之一,為突出這個重點,我從具體影響因素和直接影響因素兩方面來分析。首先我利用前面“導入新課”的例子,把學生分成四個小組,每一小組討論一個例子,最後教師總結。這種分組討論的形式體現了新課改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還可以培養他們的團結協作精神,更活躍了課堂氣氛。

(1)、具體影響因素

氣候、時間、地域、生產、宗教信仰、習俗等。

(2)直接影響因素

在得出影響價格的具體因素之後接着設置一個探究活動:“這些因素是通過什麼渠道影響價格的?”讓學生利用表格填空。這樣可以鍛鍊學生的探索能力,也改變了以往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還學生的主動權。

現象因素供求影響

雹災蘋果減產氣候因素供應減少蘋果價格遠遠高於往年

皮衣在秋冬季的價格不同時間因素秋冬季需求大夏季需求小秋冬季價格高夏季價格低

在東北熱賣海南沒人買地域因素東北需求大,海南需求小在東北價格高在海南價格低

石油減產生產因素供應減少石油價格狂升

接着展示教材p12兩幅圖片並讓學生填表,知道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讓學生有一個比較直觀的認識。這個知識教材沒作過多的要求,以“名詞點擊”和圖片的形式出現,學生很容易理解,所以沒必要作過多講解。

供求關係商品缺餘購買者銷售者俗語價格漲跌何方有利

供不應求商品短缺爭相購買趁機提價物以稀為貴”價格漲高賣方市場

供過於求商品過剩持幣待購競相出售貨多不值錢”價格跌落買方市場

2、價值決定價格

這是本節課第二個重點,為突破這個重點,我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分析、探究:

(1)、價格與價值的關係

首先,通過設問:“商品價格會不會無限上漲或下跌?為什麼?”讓同桌之間相互討論、回答,教師進行總結。這種合作交流法可以增進同桌之間的感情,實現培養學生辯證思維能力的目標。

(2)商品的價值量

這個問題比較抽象、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所以我為了使抽象的問題具體化,複雜的問題簡單化,結合了一些具體事例,用邏輯反證法,讓學生思考:“如果商品的價值量由個別勞動時間決定會導致什麼後果?”,從而推出“會導致出現獎勤罰懶這一不合理的現象,而且會出現一個商品一個價的奇怪現象。”使學生認識到衡量商品的價值量只能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決定。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教材為了減輕學生負擔,不要求學生作過深的發掘,而是以相關鏈接形式納入教材,供感興趣的學生課後學習,

所以沒必要作太多講解。

情景一:在一個簡陋的工作坊裏,生產者純靠手工生產,生產一雙皮鞋要1小時。

情景二:在一個現代化生產廠房裏,生產者生產同樣一雙皮鞋要20分鐘。

情景三:根據社會調查,社會上大多數的皮鞋生產者生產同樣一雙皮鞋要花40分鐘。

(3)個別勞動時間對具體商品生產者的影響

在得出上述結論後,學生可能有這樣的疑問:“既然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的價值量,那麼個別勞動時間對具體商品生產者有什麼影響呢?”

這個問題我讓學生探討剛才展示的例一和例二,分析這兩廠家的命運將如何?他們該怎麼做?從而得出結論:個別勞動時間<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有利(盈利)

個別勞動時間≥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不利(虧損或不虧不盈)

影響:提高勞動生產率,縮短個別勞動時間,是商品生產者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徑。通過本知識的學習讓學生形成勞動光榮、勞動偉大、勞動創造價值的觀念。(4)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對商品價值量與價值總量的影響這是本框題的難點,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先列表,對比這幾個知識點的關係,從而得出社會勞動生產率與商品價值量的關係、目的是讓學生能更直觀、更深入地理解本知識點。

單位時間生產商品數量單位商品價值量單位時間生產商品價值總量

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增多減少不變

個別勞動生產率提高增多不變增多

然後對商品價值量、價值總量分別與社會勞動生產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個別勞動生產率、個別勞動時間的關係通過圖表以提問的方式作總結,讓學生有一個整體上的把握。這種歸納總結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拉近師生間的距離。

(5)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和表現形式

這是本課的又一個重點。新課標對這個知識點的要求有所弱化,對其講解主要是在總結以上內容後得出的,是本框的總結。對這部分教學,我是通過啟發的方法並展示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圖讓學生根據前面所學的知識自己推出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和表現形式,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三)課堂小結

我讓學生先自己歸納、總結,然後我再以“物以希為貴”這句俗語做總結。既可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又可當堂檢測學生45分鐘的聽課效率,真正讓學生夯實基礎。

俗話説:“物以稀為貴”,體現的是商品供求對價格的影響。當然不否定價格的決定因素是價值。

(四)課堂練習

針對學生的生活實際,我設計了一道來自生活的作業進行訓練,既可以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可以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體現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

有句俗語:同樣的生意不一樣的財利。意思是:從事同一種經營不同的生產者獲利不同;同一生產者的經營在不同時間裏獲利也會不同。請結合本節課所學知識分析其中的原因。

(五)板書設計

我講究簡潔、美觀的板書,可以把知識點清晰地呈現給學生。

2、1影響價格的因素

一、供求影響價格

1、具體影響因素

2、直接因素

二、價值決定價格

1、價格與價值的關係

2、商品的價值量

3、個別勞動時間對具體商品生產者的影響

4、勞動生產率與商品價值量和商品價值總量的關係

5、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和表現形式

(六)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有助於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因此,我在平時教學中非常注重教學反思。

課後我打算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反思:

1、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的運用情況;

2、我所運用的教學方法是否符合教學實際;

3、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應如何培養。

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陶罐和鐵罐》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中的一篇寓言故事,它趣味性強,寓意深刻,講的是國王御廚裏的兩個罐子的故事。鐵罐自以為堅硬,看不起陶罐,經常奚落它。而陶罐卻不與它計較,埋在土裏許多年以後,陶罐出土成為文物,而鐵罐卻不復存在。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於看待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相互尊重,和睦相處。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理解課文説明的道理,學會全面地看問題,懂得要多發現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二是繼續學習初步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童話故事三年級的孩子已經接觸了不少,他們想讀、樂學,但要理解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卻有一定的難度。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及教材特點和本班學生實際,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會認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驕傲、傲慢、謙虛”等詞語。

2、能積累描寫表現陶罐、鐵罐神態和動作的詞句,積累語言。

3、在分角色、有感情朗讀課文中讀懂課文內容,明白其中的道理。這既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又是難點。

二、説教法

1、指導觀察法

遵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充分發揮文中插圖的作用,以圖帶文、圖文並茂,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自然地加深了對課文的學習。

2、表演教學法

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採用表演讀,旨在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調動學生的興趣,誘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投入課文所設置的情境中。

3、鼓勵欣賞法

教師及時的點評,甚至學生之間的互評,都是以鼓勵、欣賞為主,主要是激勵學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滿足他們希望得到讚許,體會成功的心理特點,激起學生學習的慾望,增強朗讀的信心。

三、説學法

1、合作學習法

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注重討論、交流、合作、體會。讓學生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同時,能聯想自己已有的知識積累。

2、美讀訓練法

以“看”“聽”“説”“讀”“悟”為主要訓練方式,把“讀”的訓練貫穿在整個教學中,通過師與生、生與生面對面地提高、思考、討論、交流、體會、練讀逐步實現教學目標,讓學生在具體的閲讀實踐中得到鍛鍊。

四、説教程:

(一)、看圖談話,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讀童話故事嗎?説説你讀了哪些童話故事?(學生自由發言)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個童話故事(隨機課顯:陶罐和鐵罐的圖片)你認識他們嗎?在學生叫出他們的名字後出示課題,引導學生換偏旁識記“陶”,並指導書寫“陶”。(童話故事對於三年級的學生而言極有吸引力,讓生‘説説你讀了哪些童話故事’?更能激起學生不吐不快之感,我想此時孩子們的興趣已被激發,再加上看了立體的、鮮活的圖片,孩子們會迫不及待想接觸文本,想了解故事的來龍去脈。此時,我拋出一句:他們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故事?去讀讀第27課就明白了,就這樣我巧妙地把孩子引入自主閲讀狀態,這樣就進入了第二個環節。

(二)、讀通課文

讀通課文是理解課文的基礎,在這一環節,我主要給足時間與空間讓學生自主閲讀文本。在閲讀中,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並運用已掌握的方法自主識記生字詞。學生是帶着自己的經驗與感受與文本對話,對文本的解讀帶有很強的個性化,因此我讓學生讀通課文後説説“你讀懂了什麼?”這裏,我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多層面地交流讀書體會,在點評中,我做以下的點撥,以助於學生深入理解課文。

1、在學生髮言中,注意讓學生讀好文中人物的對話

2、對字詞有不明白之處,可讓學生之間相互幫忙,充分利用學生自己的資源。

(三)、抓住對話,深究“人物”的內心活動

這一環節是教學的重點,有了前面的鋪墊,我首先出示詞語(驕傲、傲慢、謙虛、輕蔑、惱怒、寬容、不再理會)在學生齊讀後進行分類,隨機板書。

然後引導學生再次走進文本,讀讀課文,找找、畫畫從哪些語句看出鐵罐的傲慢、驕傲,陶罐的謙虛、寬容?在學生彙報交流中,我主要做了以下點撥引導:

1、理解一些詞語的意思,如“奚落”,我先讓學生説説“奚落”的意思,然後引導學生聯繫生活説説你曾在什麼情況下奚落過誰?或你曾受過誰的奚落?

2、用指名讀、師生合作讀、評議讀、賽讀、加動作表演讀等多種方法讀好人物的對話,重點指導讀好以下幾個句子:

(1)、“我確實不敢碰你,但並不是懦弱。”陶罐爭辯説,“我們生來就是盛東西的,並不是來互相碰撞的。説到盛東西,我不見得比你差。再説……”

(2)、“住嘴!”鐵罐惱怒了,“你怎麼敢和我相提並論?你等着吧,要不了幾天,你就會破成碎片,我卻永遠在這裏,什麼也不怕。”

此環節,我引導學生多種方式讀課文,學生在一次又一次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走進了人物的內心,感悟了人物的品質,也潛意識領悟了故事的道理。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領略了祖國語言的精妙。學生不僅積累了語言,還提高了思維能力,自主能力。此時,學生已取得獲得知識的快樂,也更加關注了陶罐和鐵罐的命運,於是我以“陶罐和鐵罐的最終命運到底如何?”這一問題過渡到下一部分內容的.學習,即默讀課文10----17小節內容,重點抓住人們對陶罐讚賞的語言及陶罐説的話,感悟陶罐的品質。

(四)、延伸文本

我説:“如果此時陶罐與鐵罐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對誰説句什麼話?學了課文你想對自己或身邊的誰説句什麼?”請選擇其中的一個話題寫寫。(這樣不僅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也在寫話中明白了道理,突破了難點,同時也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還提高了學生寫作的能力。)

(五)、佈置作業,讀寫結合

我説:“如果陶罐和鐵罐再次相遇,他們之間又會發生什麼故事呢?”請你也來當一回童話大師,寫一寫這個故事,寫完後讀給爸媽聽,讓他們給你打打分。(這個作業為指導學生寫作指明方向,長期這樣訓練,學生的寫作水平一定得以提高)

説課稿 篇6

一、説教材

《東北風》是九年義務教材遼寧海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東北風情的欣賞曲目,此單元具有濃郁的東北地方特色,突出東北音樂風格和音樂文化。

器樂小合奏《東北風》是根據同名的東北民歌改編的一首新民樂作品。作曲家將東北地區音樂中常用的特色樂器與電腦音樂製作相結合,統配出了既有濃郁東北風格,又有嶄新時代感,深受廣大聽眾喜愛的器樂曲。

二、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術能目標

聽辨不同樂器的音色,音樂與地方方言,音樂要素的變化對音樂表現的作用,用各種藝術形式來表現樂曲。

2. 過程與方法目標

欣賞體驗音樂情感,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模仿,演唱,舞蹈,創編等創新活動。

3.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體會東北音樂在表現形式上的多樣性和豐富性,音樂與生活環境風俗習慣的聯繫,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

三、説重難點

重點:瞭解我國的民族樂器和音樂的表現作用。

難點:體驗音樂基礎上用音樂要素來分析理解作品。

四、教學方法

欣賞提問、討論比較、遊戲貼圖、簡譜視唱、表演創作法等。

五、教學用具

扇子、圖片、笛子、多媒體等。

六、教學程序

1. 導入部分

邊聆聽歌曲邊欣賞老師表演的舞蹈,説説是屬於哪一地區的。用這樣的方式來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很自主地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從而引出本課的課題,教師板書。

2. 認識我國的民族樂器

讓學生了解我國的民族樂器的種類,一共分四種,即拉絃樂器,吹管樂器,彈撥樂器,結合圖片聆聽聲音來理解這四種不同種類的樂器,重點講解二胡與板胡和區別。

3. 分析作品

採用總——分——總的形式來處理。

A 完整欣賞器樂小合奏《東北風》,將學生分為三組,每組有一件樂器,當你聽到音樂中是你所有的樂器就將圖片貼到黑板上,這樣用新穎的形式引起學生的認知,刺激學生產生疑問和探索的慾望,吸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接着視唱間奏,並用不同的方式來表現。

B 分析樂曲的結構,分段聆聽,啟發引學生用音樂要素來分析作品,理解作品的情緒和意境。

C 感受全曲,聽到奏擊掌助奏。

4.拓展延伸

學生討論東北人的性格,並通過多媒體展示東北的相關文化,東北三省,東北三寶,東北三怪,東北的二人轉等,讓學生更形象,更直接的瞭解東北。

5. 創作表演

聽老師吹奏的兩段秧歌曲牌,説出其情緒特點,然後學習十字步,並用兩種不同的方式表現這段秧歌曲牌,這樣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發揮他們的創作能力,展現各自優美的舞姿,抒發各自內心的情感,從而加深對東北音樂風格的認識。

最後在熱鬧歡騰的氣氛中結束本課。

説課稿 篇7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羅布泊,消逝的仙湖》,選自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第三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

一、 教學分析

1、教材分析

《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是報告文學家吳剛的佳作,被評為20xx年度中國最佳報告文學。本文的作者根據歷史資料,調查研究和實地考察,懷着極為痛惜的心情向世人報告羅布泊的今昔,寫出羅布泊這一曾為我國第二大內陸湖,因地處塔里木盆地東部的古絲綢之路之要衝而聞名於世的仙湖,由昔日的牛馬成羣、綠樹環繞、河流清澈的生命綠洲變成今天一望無際的茫茫戈壁的悲劇的原因,告訴人們羅布泊的消失是近30年來人為造成的悲劇,從而呼籲人們樹立環保意識,搞好生態保護,否則,這樣的悲劇將繼續上演。

本文是歷史教訓的總結,報告水資源的濫用怎樣破壞了生態環境,今天學習這篇文章有着重要的現實意義:以前車之鑑昭示西部大開發應注意的一個戰略重點,就是必須抓好生態環境建設。

2、學生分析

現在的學生已經基本適應了初中的學習節奏和特點,基本學會了一點學習初中語文的方法。絕大部分學生已經能夠自覺地查找和收集資料。相當一部分學生擁有家庭電腦並能上網,這為查找和收集資料提供了更為廣闊的途徑和更為便捷的方式。

二、 教學目標

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教材的特色以及《新課標》的要求,我想通過這一內容的教學,達到這樣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瞭解報告文學的特點,體會語言的形象性、抒情性;瞭解羅布泊消逝的原因,感受作者強烈的憂患意識。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蒐集和整理資料以及概括要點的能力。

3、情感目標:

培養科學理性和人文情懷。使學生樹立生態、環境意識,可持續發展觀念,增強社會責任感。

三、 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1、瞭解羅布泊的過去和現在,並歸納變化原因。

2、理解造成羅布泊消逝的深層原因,明確我們在西部開發中該吸取那些教訓。

3、探究文本,品味語言,感受作者強烈的環保憂患意識。

四、教學困難

恐怖的羅布泊!大家都想一睹它的風采。然而它又遠在千里之外,我們的學生不可能對它進行實地考察。那麼,通過什麼方式來了解羅布泊呢?對!運用信息技術。我是這樣考慮的:1、關於羅布泊的信息,網絡化教學可拓展學習空間,為合作學習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2、我校八年級學生求知慾強,積極性高,能熟練地使用Internet,有較高的獲取、分析、處理、應用信息的能力。

五、 教學方法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以及自讀課的特點,我用一課時完成。本課運用多媒體教學工具,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課文,我採用組織學生進行網絡環境下自主性學習為前提,課堂上成果展示:由學生自己設計、自己展示,教師旁邊指導。我也利用信息技術上網為學生蒐集一些圖片,有仙境美景,也有荒漠慘像,利用這圖片喚起學生的情感,引起學生的興趣。通過視頻鏈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瞭解報告文學的特點。然後個性閲讀,讓學生初步感知,再利用自我探究、質疑問難、小組討論、合作探討的學習方式把握文章主旨。教師從中點撥,穿插思想教育。

那麼信息技術如何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它的功效,如何實現整合呢?我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設計以下教學過程。

六、 教學過程

我把這節課學生活動主要過程先呈現給大家。活動主要分三塊“課前準備”、“課堂展示”、“課後總結”。注重新課標所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一)、課前分組準備、網絡自主學習

根據這節課的特點,課前提前兩週,佈置學習任務,按專題,分成四個小組:羅布泊的過去和現在、青海湖的過去和現在、月牙泉的過去和現在、相關的受人為破壞的例子。讓學生通過網絡收集與專題有關的資料,並整理、篩選、加工,做成課件。

這一環節設計我主要考慮一是利用現有網絡資源,讓學生主動參與,進行小組協作學習。經過合作交流、篩選、分析、加工,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完成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二是我想通過這個環節來鍛鍊他們的能力。

(二)、教學設計

第一板塊:課前出示課題(畫面配上月牙泉歌曲

此環節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營造憂傷的情感氛圍。

第二板塊:導入設計

有這樣一句公益廣告:珍惜地球水資源,否則最後一滴水將是我們的眼淚。

有這樣一首印第安歌謠:只有當最後一棵樹被刨最後一條河中毒最後一條魚被捕 你們才發覺 錢財不能吃

同學們,人類破壞生態環境,浪費地球資源,最後遭殃還是我們人類自己啊!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課文,一起走進受到人類破壞的地方《羅布泊,消逝的仙湖》。

(此環節的設計是為了吸引學生學習興趣,既與本文主題緊密相關,又能引發學生的憂患意識,為學習文本奠定情感基礎。)

第三板塊、解題:

1、“泊”是什麼意思?你認為“泊”應是什麼樣子的?

2、課文題目給我們提供了哪些必要的信息?

3、針對題目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學生根據課題提出問題。

4、再讀題目,同學們能讀出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感情激調嗎?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為了鍛鍊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也為學生學習課文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方法——從題目入手解讀文本。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而不是教師提問,由教師領着走到學生自己走,由學生自己研讀、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真正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做學習的主人。第4問是為了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寫這篇文章時的感情基礎))

第四板塊、整體感悟

(1)羅布泊情況介紹

(2)圖片欣賞:羅布泊的過去和現在(第一小組派代表展示自已查找到的相關資料製成的PPT演示文稿,目的是通過課件從視覺角度打開學生想象空間,瞭解羅布泊的過去和現在,形成強烈反差,為探究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教師過渡:美麗的羅布泊怎麼會變成現在這樣也一滴水也沒有的羅布泊呢?同學們,我們打開課文,共同去尋找答案。

(3)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4)教師出示篩選出的圖片,要求學生從課文中找出能符合這幾幅圖片的解説詞,然後再用自己的話概括羅布泊的現在和過去。(這個環節,為使學生的學習不脱離文本,因此要求回答問題時先讀出原文相關語句,又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既鍛鍊了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

(5)找出變化的原因?(從中探究深層原因)(教師再播放視頻)

教師過渡:同學們昔日的羅布泊是一個碧波盪漾的仙湖羅布泊,那裏水平如鏡,花草繁茂,是各種鳥兒棲息的天堂。如今沒有一隻鳥,沒有一條溪,成了恐怖的羅布泊,成了痛苦的羅布泊,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找一找告訴大家。

(這個環節既使學生了解了報告文學具有新聞的特點要求真實,又能讓學生對文本的相關資料瞭解得更全面、更形象,避免了傳統教學下教師枯燥的介紹。視頻中強烈、鮮明的畫面對比使學生更深刻地領悟到了造成羅布泊生態破壞的深層原因。圖文並茂,文字與解説相結合,收到良好的效果。

(6)我們在西部正在大開發中該吸取那些教訓。

第五板塊:研讀賞析(美讀法)

找出文中你認為最有感染力的語句在組內朗誦,並説説這些語句有怎樣的表達效果?學生分組朗誦,組內發言,小組代表在班內發言。(播放背景音樂)

(設計此環節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了解報告文學具有形象性和抒情性,作者運用對比、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使文章字裏行間充滿了強烈的憂患意識;學生邊讀邊配有背景音樂及自由選擇相關畫面,進行解説,使文本更具震撼力和感染力,這一種無形的力量是文字所不能達到的。分組的目的是讓學生各抒己見,營造輕鬆愉悦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敢於説話,樂於説話,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也是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同時也是新課標中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法的體現。)

第六板塊:拓展延伸

1、課文最後提到青海湖水面下降和月牙泉瀕臨乾涸兩個例子,説明悲劇仍在繼續。(請二、三兩個小組用收集到的有關資料製成的PPT呈現給大家,讓我們用真實的畫面來感受這兩個悲劇。)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這樣的悲劇?(第四小組展示)

2、你身邊有類似的悲劇嗎?

3、假如你是一位世紀老人,見證了羅布泊的百年滄桑,你將向人們訴説什麼?

(通過這個環節,學生更多地瞭解了受到生態系統破壞的活生生例子,學習更多的環保知識,呼籲環保。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圖片的出示可以激發學生的想像力。)

第七板塊:課外作業

試寫一封公開信,呼籲人們行動起來,制止生態惡化。(這個環節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第八板塊:總結 羅布泊的今昔變化給人類帶來了深刻的教訓。讓我們從現在開始保護環境,只要人人都擁有一顆保護地球母親的慧心,我們有理由相信:天會更藍,樹會更綠,水會更清!

(此環節的設計是為了使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有個系統完整的印象。)

七、 教學反思

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樣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信息技術可以和語文學科有利整合,尤其是這一類科普文,初中語文每一學年都有此類文章,可以推廣採用。由多媒體進入文本,先聞其聲,引人入勝,學生受到良好的情感薰陶。

2、注重朗讀,以讀悟情。我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讓他們自由朗讀,提倡個性化閲讀,根據畫面及背景音樂的渲染,不斷地讀、評、讀,最終得到真實的情感體驗。

Tags:模板 説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