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我也會送你一輛新車説課稿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47W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要開展説課稿準備工作,藉助説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應當如何寫説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也會送你一輛新車説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也會送你一輛新車説課稿

一、説教材

《“我也會送你一輛新車”》講述了一個讓人感動的故事,保羅在聖誕節前收到了哥哥送給他的禮物——一輛嶄新的轎車。小男孩讓保羅把他的新車開到家門口,目的是為了讓有殘疾的弟弟能看一眼,並告訴他自己有一天也會送給他一輛新車,這情境讓保羅感動,他與兩個男孩共同度過了一個美好的夜晚。

故事的敍述很有些波折,特別是對“我”心理的描述,如當“我”初次看到小男孩時,以為小男孩時羨慕“我”的新車;邀請小男孩坐上“我”的新車後,又以為小男孩想在鄰居面前誇耀一番;最後沒想到的是,小男孩只是想讓他的腿又殘疾的弟弟相信自己:有一天哥哥也會送一輛新車給弟弟作聖誕禮物。故事動人,所講述的道理也很明瞭:給予是快樂的。

二、學情分析

本班14位同學,能在預習課文的基礎上正確地讀通課文。但對於有些形近字仍會發生混淆甚至讀錯的情況。加字、漏字的情況亦有發生。故在課堂上反饋預習情況時,更要耐心地指導,將形近字歸歸類。其次,在説話方面存在兩極分化,有一部分學生敢於開口,説話能力較強。但也有部分學生在表達時語言的組織能力弱,表達不流暢。課堂中,對後者要給予更多的關注,可以請能力強的學生先來説,讓能力較弱的學生在不斷的模仿中,逐步提高語言的組織能力。

三、教學目標:

目標一:積累表示“看”的詞語;能照樣子填寫表示人物説話時神態的詞語。

本課沒有生字,但是對於形近字的比較,積累詞語這樣的訓練,就要放在知識和技能的板塊中,作為一個訓練地重點。

目標二: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保羅兩次都想錯了,他錯在哪裏。

讓學生通過不斷地朗讀,讀懂課文。瞭解保羅的兩次誤解是本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師應該在這部分的教學上,多下力氣。思考如何能把這個重點和難點深入淺出地教給大家。

目標三:懂得人與人之間只有相互給予才是快樂的。

以上制定的教學目標環環相扣,逐層遞進。讀懂了課文,才能瞭解保羅兩次想錯的原因,從而理解“相互給予才是快樂的”這個道理。

四、教學設計

葉聖陶先生説:“語文老師是引導學生看書、讀書的,而不是給學生講書的。”學生只有在多讀中才能感知、理解課文,從而達到自我消化與吸收。然而,貫穿課堂教學的讀又不是簡單地機械性重複,這樣,學生必然會讀得索然無味。所以,教師應根據教學環節和目標的不同,引導學生採用恰當、多樣的方式,有目的地進行朗讀,在讀中學習字詞,在讀中感悟語言,在讀中練習説話。

本課的教學關鍵是要讓學生通過課文的學習,能瞭解保羅兩次誤解小男孩,他錯在哪裏,從語言文字中感受到“相互給予才是快樂的”。故在設計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通過保羅對小男孩的兩次誤解作為抓手,來重點展開教學,通過讀讀、説説、做做,讓學生最終感悟到“相互給予才是快樂的”。

(一)課前預習、讀通課文

本課安排在最後一個單元,沒有生字,且難度不大。大部分學生在預習的時候就能讀通課文,在教學時,可以抽些基礎較落後的同學來讀書,讓其他學生認真聽,遇到讀錯的地方集中進行指正。讓兩個層次的孩子能夠共諧發展。

(二)讀做結合、感悟語言

在研讀課文的板塊,先讓學生帶着問題,靜下心來讀文章,讀讀畫畫;然後教師抓住關鍵詞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最後再通過串讀文章,讓學生帶着自己的理解去讀。不同層次的朗讀,讓學生對文章的語言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三)讀中積累

語文的核心是語言。在語文學科的工具性、思想性和綜合性中,工具性是最根本的。説話是語文教學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學內容。那學生規範的語言從何而來?無疑教師在鑽研教材的同時,應善於去尋找到每個文本語言訓練點。讓學生能在教師有意識地引導下,通過反覆朗讀,來學習運用語言的方法。比如:本文中所出現的“讀句子,説説下列句子中帶點詞語的作用,照樣子在括號裏填上合適的詞語”。教師就在評價學生的朗讀時,滲透提示語的重要性,指導學生讀出語氣。這樣,就為學生理解提示語的作用做了較好的鋪墊。

總之,閲讀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以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朗讀,使朗讀成為語文課堂教學的“熱點”,提高學生朗讀質量,讓學生從朗讀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五、課後反思

教師要上好一堂課必定對文本有一定地鑽研。本節課我是從課題入手,引出本文的三位主人公,然後再抓住本文的兩條線索進行教學,短短標題的幾個字,我也沒有分析的很透徹,比如標題中的那個“也”字,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字,我在教學中沒有分析出來。

對於課文的文本,初讀《“我也會送你一輛新車”》,覺得這是一篇易教的文章。抓住故事的`波折,從“我”的心理描述入手,最終讓學生理解我對小男孩的兩次誤解的原因,從而明白給予是快樂的。教學時,教師往往抓住了文章的人文性,進行教學,但是學生一節課下來的收穫卻很小。本節課沒有生字詞,我試圖抓住這節課的一個知識技能訓練點,進行訓練。本文主要以人物的對話入手,我抓住了文章的關鍵詞指導學生的朗讀,學生通過朗讀,感受到提示語的重要性,然後再結合課後練習設計一些提示語的填空,對學生進行這一技能的訓練,在訓練的同時,學生又深刻地理解文中人物的對話、表情,從而更深入地理解文章。

但在訓練的同時,我忽視了一個問題,大量的提示語填空是能較好的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但卻侷限了學生的思維,他只會向你給出的方向去想,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更多的留出空間給學生,讓他們有更多的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