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精品】音樂説課稿模板錦集8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9.31K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我們該怎麼去寫説課稿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音樂説課稿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音樂説課稿模板錦集8篇

音樂説課稿 篇1

活動目標:

1、欣賞康定斯基的抽象作品,知道其音畫合一的藝術特色。能大膽地表達自己對康定斯基作品的認識和感覺,感受畫面線條和圖形、顏色所傳達出來的韻律感。

2、初步嘗試用線條表現對音樂的感受,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

活動準備:

幻燈片、油畫棒、白紙。

一、用遊戲的方法,讓幼兒體驗繪畫的快樂,激發想象力。

1、師:“小朋友們用筆畫過線條吧?你們有沒有看見圖畫上的線條跳舞啊?你們猜猜他們會跳什麼舞?”

教師邊畫線條邊引導幼兒説出:“線條在跳圓圈舞、線條在跳直線舞、線條在跳曲折線舞……”

幼兒自由回答各種線條舞。

2、線條所代表的音樂

師:小朋友跳舞需要音樂,那線條跳舞會隨着什麼樣的音樂跳呢?

幼兒自由猜測哼唱線條所表示的音樂。

3、線條隨着音樂跳舞

教師播放音樂隨着音樂畫線條。

師:小朋友説了這麼多,線條急着要上場呢,我們一起來看看線條是怎麼跳跟着音樂跳舞的。

二、出示康定斯基的畫

教師:費老師今天要向你們介紹一位畫家,他叫康定斯基,他是世界上非常有名的畫家。他也喜歡用各種各樣的線條來作畫。他的畫很有節奏感,和音樂一樣呢。

出示圖畫

教師提問:你看到了什麼東西?

幼:各種形狀,各種線條,大片的黃色。

總結出有哪些線條:折線、弧線、圓形、橫線。

教師:你看出來畫家有沒有具體的一樣東西呢?

總結:這樣的畫叫抽象畫。

教師:畫家畫的時候,心裏想着一首音樂呢。現在老師請小朋友聽幾首音樂,聽了以後請你説一説,哪一首音樂最像這幅畫。(可以學着大畫家一樣用手比劃比劃這幅畫)

教師分別放小夜曲、凱旋進行曲、馬刀舞曲.。幼兒邊聽音樂邊可以邊晃動身體做各種動作)

教師:誰來説説像那首音樂?為什麼?

引導幼兒説出圖畫中的線條和音樂很像(一道道波浪線很像跳躍的節奏,黑色的圓圈咚咚咚的像重重的音樂。折線和很尖很尖的聲音很像。)

總結:看來這幅畫和每首音樂都有相像的地方,他就像一首很複雜的音樂。

三、教師:現在我們再來聽一首樂曲,你可以用一種你最舒服的姿勢來聽。(播放樂曲“單簧管波爾卡”。)

(“你可以用一種你最舒服的姿勢來聽”,這個給了兒童一個自由感受和欣賞音樂的寬鬆空間,也體現了教師對兒童的尊重。在聽的過程中,兒童可以趴着,可以在位置上做着各種動作。)

教師:聽了這首音樂你有什麼感覺?

幼兒:很快樂,很興奮,像春遊一樣,好像是出去玩,很高興,有點瘋。

教師:你想把這首音樂畫出來嗎?現在再聽一遍音樂,你可以把眼睛閉起來,想一想,音樂和你的畫裏有什麼樣的顏色,什麼樣的線條。

再次播放音樂。

教師:你決定怎麼樣畫呢,畫什麼樣的線條和顏色呢?

幼兒自由作答

教師:現在就請小朋友開始畫吧,讓你的線條和顏色在紙上變成好聽的音樂。

三、欣賞作品

教師:把你們畫好的作品貼到黑板上吧。

(音樂聲中)教師:“誰來講講你為什麼這樣畫?”

幼兒交流。

教師:“線條顏色跳完了舞,我們也一起來跳舞吧。”

音樂聲中結束活動。

音樂説課稿 篇2

一、 説教材:

《愉快的勞動》這一單元,包括歌表演《種玉米》、《不再麻煩好媽媽》,和聆聽曲目《勞動歌》、《海娃的歌》四個以勞動為主題的教學內容。本課欣賞曲目《勞動歌》是美國動畫片《白雪公主》中的插曲,為A大調,2/4拍,三段體,情調活潑。歌曲《種玉米》是一首堅定有力、充滿熱情的勞動歌曲,為2∕4拍,G大調,歌曲一開始就用了八分休止符,產生了果斷、帶有號召性的旋律,旋律突出運用了附點八分音符的節奏,使得音調更為堅定、有力。

二、説學情

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力強,為此,我採用歌、舞、圖片、遊戲相結合的綜合手段,進行直觀教學,因為這樣的教學最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所以,我為這一節綜合性的音樂課確定了一首歌曲和一首欣賞曲目作為教學內容,即:初聽歌曲《勞動歌》和演唱歌曲《種玉米》。

、説教學目標:

根據我對課標要求及單元目標的分析,結合教材分析和對教學對象的認知能力、身心發展等因素的認識掌握,我為這一節針對二年級學生的、以唱歌為主的綜合課擬定了這樣的教學目標:

1、享受勞動帶來的快樂和美好,培養和激發對勞動的熱愛,體驗合作創造的快樂。

2、能用堅定有力的聲音自信地演唱歌曲並在音樂活動中加強對應音樂節奏的感受。

3、附點音符及兩拍長音的準確演唱。

四、説教學重難點:

根據教學目標,我確定了這樣的教學重難點:

1.要有內在的力度,藴含着力量。

2.附點音符的準確演唱,特別是連續兩個附點音符。

五、説教學程序

根據教學目標和重點,我的教學過程是這樣設計的,它由四大環節構成:

第一環節:組織教學和導入新課。

1、播放《勞動最光榮》,學生在音樂聲中進入教室。

2、經過常規的組織教學後,()初聽歌曲《勞動歌》,並提問:這首歌曲講了什麼樣的故事?(七個小矮人在礦井勞動的故事)它的情緒如何?(活潑歡快)接着由此故事來提問:他們愉快的勞動情景感動了印度尼西亞的一羣小朋友,他們用甜美的歌聲召喚我們也一起來勞動呢!仔細聽,讓我們都做哪些勞動?

在這一環節中,我根據初聽與本課相關的歌曲來引出本節課的主題,運用了律動教學法和欣賞法來導入。通過律動能活躍課堂氣氛,通過音樂欣賞,可以發展學生的音樂聽覺能力、記憶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使教學任務完成較好。

經過這一環節的教學後,迅速過渡到本節課的下一個教學內容,帶着問題聆聽歌曲《種玉米》。

問題有如:

1、這首歌曲都讓我們做些什麼勞動啊?(除草、施肥、撒種、澆水、);

2、試着給歌曲起個名字。(出示課題)

3、這首歌是幾拍子的?(四二拍)

4、情緒是優美抒情的還是歡快活潑的?

根據學生的討論,老師適時的提示,使學生明白:這首歌種讓我們除草、施肥、撒種、澆水,可以給歌曲取名種玉米,這首歌曲是四二拍子,情緒是活潑歡快的。

這一環節中的欣賞過程,我沒有運用圖片、錄像等其它形式來提示、幫助學生們感受、理解音樂,因為我認為:音樂藝術應該運用音樂來體驗與表達,理解音樂最好的方法就是:仔細地聆聽音樂,用心去感受音樂。

經過了前兩輪環節的鋪墊,終於到了本節課的"學唱歌曲"這一環節。在這一環節中,我將主要運用:以難點節奏為切入口,教學、學生自學相結合的學習手法,教學生演唱歌曲、表現情感,具體過程是:(重點説:教唱的過程及對重難點的解決方法、手段)

1、解決難點;

X X X X | X X X X | X X | X o

小聲跟着老師琴聲有感情地讀歌詞。拍手打擊節奏

2、重聽錄音範唱,思考:

想讓玉米有個好收成都要經過哪一些的勞動

3、請説説種玉米的基本過程,同時,師出示書中歌詞

(1) x x x x|x x x |x x| x —

校園地裏播種上 金 玉 米

(2)x x x x|x x x |x x| x —

我來鋤 地 你來割 茅 草

(3)x x x x|x x x |x x| x —

幼芽嬌嫩需 要 勤 澆 水

第一句由教師示範x. x節奏

第二、三句學生觀察和第一句的異同處,自學

4、教師伴奏,速度可慢一些,學生分組練習互教互學,遇到的困難説出來,教師面向全體同學指導、糾正。(如:"鋤""要""種"三處附點要唱清楚,讓學生體會"馬蹄聲")

5、請學生對學生的演唱進行評價,教師總結學生的意見並結合自己的意見,表揚唱得精彩的地方,並糾正唱錯的詞句。

6、熟悉歌曲,將歌曲完整地演唱

7、要求學生以飽滿的熱情,有力的氣勢和開心的心情演唱歌曲。(要求:除了用堅定有力的聲音表現勞動氣氛,還要準確演唱二分音符的時值)

8、教師對孩子的演唱予以評價

在以上的教學環節中,我以解決難點為切入口,循序漸進的打開學生的音樂智慧之門,從而一步步的解決了難點,突出了重點。這一環節我主要運用談話法,練習法等方法,還注重生生評價與師生評價,因為在二年級音樂教參的第一單元中提到,要注意培養學生評價自己與評價他人的能力。

第四大環節:表演歌曲,我主要採用創編練習的方法來完成。

1、請孩子們出示自己製作的打擊樂器沙錘,以及發出短音的打擊樂器。對孩子們的製作表示讚賞,對特別有創意和製作特別精美的樂器的孩子獎勵。

2、請孩子對以上三句歌詞進行創作伴奏。

3、教師示範教材裏的伴奏

沙錘的敲擊方法:左手一下,右手兩下

4、全班孩子練習

5、教師鋼琴伴奏,學生邊唱邊分別用沙錘伴奏

6、師評價

雖然學生們創編活動的質量高低參差不齊,但是學生在課堂中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教師這時則變成了整個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服務者,比如:彈伴奏、放音樂、組織評比等,最大程度地接受了藝術的薰陶。

當然,由於時間的緊迫,學生們的創編在這一節音樂課上不可能一一的展現出來,我將選擇其中較好的小組的創編在本節課上進行當眾表演,並鼓勵其它組創編的形式,課後進行再加工,下一節音樂課為老師和同學進行表演。

這樣的設計,不僅使本節課的教學得到了適時的拓展,而且,還將這一內容擴大到了課後,為下次的音樂課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作用。

最後,我對本節音樂課做了最後的總結。

總之,我設計的這節針對二年級學生的音樂課,體現了新課標要求,遵循了基本的教育原則,並在單元目標的總體規劃下,體現了音樂課獨特的施教特點,完成了教學內容,達到了授課目標。

音樂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初中音樂七年級下冊第4課的一節欣賞課《烏蘇裏船歌》。《烏蘇裏船歌》是一首赫哲族船歌,歌曲運用了大量的襯詞、裝飾音、回聲、力度符號等等,目的是為了突出歌曲所要表達的情感和意境,歌詞簡單易懂,描繪的是烏蘇里江的風光以及漁民捕魚歸來的場景。

二、説學情

作為一名教師不但要對教材有所瞭解,還要對學生的情況要有清晰明瞭的掌握,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來我對學生的情況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我所面對的學生是七年級的學生,初中階段的學生思維由形象向抽象過度,並且掌握了一定的音樂知識,但是他們正處於變聲期,所以在學習演唱歌曲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生保護嗓音,這個時期的學生同時也喜歡流行歌,因此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激發學習興趣,從而更好地展開教學。

三、説教學目標

新課標指出,教學目標應包括情感態度價值觀、過程與方法以及知識與技能這三個方面,而這三維目標又應是緊密聯繫的一個有機整體,因此我設計的三維目標如下: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聆聽歌曲,感受歌曲帶來的意境,學生產生對民族的熱愛之情。

過程與方法:通過演唱、聆聽、感受等方法,學生能夠進行歌曲創編活動。

知識與技能:瞭解裝飾音、襯詞、力度符號、回聲等,體會歌曲所表達的意境並學會哼唱。

四、説教學重難點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以及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難點:

重點是引導學生體驗旋律的美感,並能夠完整有感情地背唱歌曲;

難點是唱好切分節奏,瞭解切分節奏在歌曲中的感覺。

五、説教法、學法

為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堂課我主要採用的教學方法分以下兩點。

教法:講授法、創設情境法、直觀演示法。

學法:視聽結合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六、説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思考的,總的設計思路分為四個環節:情境導入——感受體驗——分段欣賞——鞏固提高——課堂小結。下面,我將分別來介紹這五個環節:

第一環節是新課導入環節

好的導入是成功的一半,為了培養學習興趣、營造濃郁的音樂課堂氛圍。上課伊始,我將採用情境導入法,利用多媒體播放朝鮮族歌曲《蘋果豐收》,順勢引出本課課題。

這樣設計,既鍛鍊了他們的自主思考的能力,又將課堂思路引領到了本節課的授課內容中,從課下到課上形成了一個自然地、生動的過渡。

第二環節是初步感知環節

初步感知這一環節是本節課新課講授的第一個環節,我會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展開教學。

首先我會提問“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學生自由發言。進而我將總結歌曲的情緒是悠長的、寧靜的,彷彿把我們帶入到了烏蘇里江邊。

其次復聽歌曲,並設問:“歌曲有什麼特點?”學生自由發言。我來進行總結歌曲是搖曳的、突出了船歌的特點,彷彿看到了在江上捕魚的人們。

通過這樣直觀感知的方式,同學能夠捕捉到最表面一層的音樂信息,充分發揮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為接下來的探究學習做好準備。

第三環節是分段欣賞環節

分段欣賞這一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新課標指出表現是學習音樂的基礎性內容,是培養音樂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在這一環節,我主要是精心誘導,變枯燥為生動,學生通過學習“分段—欣賞—哼唱”的步驟,親身實踐、自主探究。

首先是帶領學生進對歌曲分段,通過聆聽歌曲可以分為三段。然後帶領學生聆聽第一段,並提問第一段的有什麼特點?學生自由回答。我來進行總結,第一段運用了大量的襯詞、力度記號、裝飾音和回聲等。力度記號強弱的變化,營造了歌曲的意境,回聲的出現彷彿把人們帶到意境中,感受烏蘇里江的美。然後帶領學生哼唱第一段。

其次帶領學生聆聽第二段,並提問第二段歌詞描繪的是什麼內容?通過聆聽學生能夠感受到第二段出現了歌詞和少量的襯詞,更加突出地描繪了烏蘇里江的美景和漁民捕魚豐收的喜悦,歌詞的出現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感受和體會歌曲,瞭解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情感。然後帶領學生有感情地哼唱第二段。

再次帶領學生學習第三段,並提問第三段有什麼特點。學生自由回答,接下來教師進行總結,第三段重複第一段,出現了大量的襯詞,目的是將聽眾拉回現實,再次感受烏蘇里江的美景。然後帶領學生哼唱第三段。

最後是再次整體聆聽歌曲,並帶入剛才的體會,完整地哼唱歌曲。

通過這樣的設計,學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清學習思路,更地掌握新知,同時學生還可以主動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來,把握歌曲所表達的情感與內涵。

第四環節是鞏固創編環節

為了更好地鞏固已經掌握的新知,並讓音樂變得生動有趣。我會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自選打擊樂器為歌曲創編伴奏,並提醒學生注意打擊樂器和歌曲強弱規律的搭配。隨後我還會請同學們在小組之間進行自由的展示,最終選取學生互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展開討論。

這樣做既能夠對新學習的音樂作品進行鞏固,同學們又能充分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鞏固對音樂的體驗與感受,同時提高音樂欣賞、表現、創造以及藝術審美的能力。

第五環節是小結作業環節

好的結尾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課堂小結時我會和同學們一同探討本節課有哪些收穫,總結音樂作品所傳達的精神內涵。

在作業部分我會佈置一個開放性的作業,回去繼續蒐集中外民族的船歌,下節課一起進行欣賞。

音樂説課稿 篇4

一、學生情況

我班是4歲左右的幼兒,喜歡唱歌活動。能在音樂活動中獲得情感的愉悦與交流,喜歡嘗試用動作和聲音表現自己的感受。所以特選取了《小雨沙沙沙》的教學內容,讓孩子從歌曲的角度來感受春天。從當前的季節來感受歌曲。

二、教材

1.歌曲〈小雨沙沙沙〉曲調優美,音域適合中班幼兒。歌詞用詞簡潔,用排比句描繪出春天的景象,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能夠調動起孩子的情感。

2.活動目標:

能夠感知、理解歌曲的歌詞和曲調表現的內容。

學唱歌曲,能夠正確的再現歌曲的歌詞和曲調。基本達到人聲和諧,情感和諧。

在快樂的情景中自由表現,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活動準備:

歌曲動畫課件、歌曲錄音。(演唱5遍,伴奏1遍)、歌曲圖譜、灑水壺

4.活動重難點:

能夠正確的再現歌曲的'歌詞和曲調自然,投入的歌唱,和諧的歌唱。

二、教法

聽唱法 圖譜記憶法 遊戲法 整體教學法

三、學法

體驗法 直觀記憶

四、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

1、律動;2、練聲

(二)學習歌曲

1、導入歌曲

2、熟悉旋律

“請小朋友閉上眼睛聽歌曲,邊聽邊想,從這首歌曲中,你聽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

“聽了這首歌,你有什麼感覺?”

請小朋友仔細聽,仔細感受,把你聽到的節奏用手拍出來。

請小朋友用手拍腿,隨音樂旋律拍出節奏來。

3 熟悉歌詞

老師清唱歌曲,幼兒聽後講述歌曲的內容

請小朋友認真聽老師唱一次,聽聽歌曲裏唱了些什麼?

看動畫,記憶歌詞

(請小朋友看《小雨沙沙沙》的動畫片,請你仔細的聽歌詞)

春雨發出什麼樣的聲音?——沙沙沙

小雨在哪裏?————花園裏(魚池裏,田野裏)

花兒快樂得怎麼樣?——-張嘴巴(搖尾巴,向上爬)

看圖譜

師:最開始是小雨落在花園裏,花兒樂得張嘴巴

然後是小雨落在魚池裏,魚兒樂得搖尾巴。

最後是是小雨落在田野裏,苗兒樂得向上爬。

出示圖譜,按歌曲圖譜練唱歌詞,(放伴奏錄音)老師示範,幼兒唱。

“請小朋友看圖譜,一起來唱這首歌。”

4 幼兒練唱歌曲

播放動畫,集體演唱。

隨錄音演唱

請小朋友一邊唱,一邊用你喜歡的動作來表演

三、結束部分:

小雨要邀請小朋友和它一起唱歌舞蹈,來,我們一起和小雨唱歌跳舞吧。

造型照相留影,放入表演區,相信幼兒會對水果產生持續的興趣,或許還可以從中產生一些更有價值的活動。

音樂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一)教材分析:

《賣報歌》是我國著名音樂家聶耳根據舊上海一個小報童的真實生活經歷創作的一首歌曲。歌曲為五聲宮調式,四二拍,基調樂觀活潑,形象單純,結構短小,是四個樂句的單樂段結構。這三段歌詞在演唱時要進行不同的情感處理。因此,本節課我以音樂審美為核心,重視音樂情感體驗,鼓勵音樂表現為基本理念,培養學生自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生動地表演歌曲內容。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創設特定的音樂情境,引導學生聆聽和學唱歌曲《賣報歌》,在生動的歌聲與表演中表達出對小報童生活經歷的感受。

(2)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能用心感受歌曲情感,學習小報童在艱苦的生活環境中所保持的樂觀、自信、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3)技能目標:通過歌曲情感的表現,訓練學生通過音色、力度、速度、表情、動作等音樂要素的變化得到體現。鼓勵學生創造性地參與,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表現力,並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正確的評價能力。

(三)教學重點:

(1)學會正確演唱歌曲。

(2)能對歌曲進行歌表演的創作。

教學難點:

(1)後十六節奏的正確演唱。

(2)使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

(四)教學準備:

錄音機、磁帶、課件、報紙等與多媒體相結合。

二、説學情:

三年級的學生通過兩年來的學習,掌握了一些基本節奏,積累了少量的學習經驗和方法,有一定的探索新知的能力,但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更要求我要利用學生的已有學習經驗和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完成教學目標。

三、説教法:

本課我通過運用故事法、聽唱法、談話法等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吸引學生,為他們提供了充滿自信地感受音樂、表現音樂、體驗音樂的機會。同時充分利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使之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整個教學活動成為師生之間不斷進行思維交流與心靈溝通的過程。

四、説學法:

1、體驗感知法:通過體驗舊社會貧苦的孩子小報童的悲慘生活經歷及他對待這種生活那種樂觀向上的態度,從而感受到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並且要學習小報童樂觀自信的對待每一天的學習生活。

2、自主探究式學習法:通過自己對歌曲的理解,比較選擇最適合體現歌曲內容的演唱方法,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與表現力。

五、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首先,我讓學生觀看視頻圖片,從而引出一位特殊的賣報人物——解放前舊社會窮苦人家的孩子——小報童,然後我以講故事的形式來介紹歌曲的創作背景和作者,把學生帶入解放前舊社會這個環境當中,使學生懂得音樂來源於生活。接着,我再設置一個疑問——真正觸動著名作曲家聶耳的是掩藏在小報童單薄破舊的衣衫後閃閃發光的東西——就是對待悲慘生活的態度,那是什麼呢?請同學們用心聽了歌曲後就會感受到的,從而自然的引出課題《賣報歌》,使學生初步感受歌曲的內容及情感,為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作了必要的鋪墊。

(二)聆聽學唱,突破難點

1、不同方式的兩次聆聽歌曲的第一段。

2、填詞演唱,發現節奏問題,並進行節奏唸白。

3、學唱第二段時,後十六的節奏再次應用。

4、學唱第三段,讓學生自行突破。

説明:這樣循序漸進教唱既遵循了音樂學科的特點,又符合三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

(三)介紹、使用打擊樂器

1、引導學生認識打擊樂器——沙錘。

2、唱、奏兩種形式體驗音樂快樂的情緒。

説明:唱、奏、兩種形式的體驗音樂,會把同學們的愉悦推向了高潮,完成了最初設定的激發學生對於音樂喜愛的情感目標。

(四)動作創編——動作表現與歌曲的情感結合

1、嘗試對歌曲的表演創作。

2、分組進行,教師巡視幫助。

3、分組表演,進行評價,改進提高。

説明:新課標中鼓勵音樂創造,注重個性發展,教師應為學生提供發展個性的可能和空間。

(五)教學評價

在生生互評,師生共評的評價過程中,能使學生達到感受自我,正確評價自我的目的。

音樂説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歌曲《恰利利恰利》是一首歡快的印度尼西亞民歌,表現了莊稼人的勞動熱情。旋律中貫穿着歡躍的舞蹈節奏,雖然連續八次出現相同的節奏型,卻毫無單調宂長之感,反而使人感到意猶未盡,更具鄉土氣息。

二、學習者特徵分析

本節課學習者是四年級學生。該班學生音樂基礎薄弱,不少同學把學會唱歌作為音樂課的主要目標,甚至唯一目標。其它音樂素養如:欣賞、律動、演奏、創編、體驗、感悟等被忽視。為此在每節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都應注重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引領他們吸收豐富的音樂營養,進行美的薰陶。

三、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恰利利恰利》,讓學生體驗勞動的艱辛以及收穫成果時的喜悦,懂得珍惜勞動成果,熱愛大自然。

2.體驗印度尼西亞的音樂風格、情趣,對錶現鄉村生活的音樂產生興趣。

3.準確、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能發揮想象力,模仿人們在田間勞動時的動作、表情,創編動作表演。

4.欣賞《霍拉舞曲》,瞭解有關霍拉舞的知識。

四、教學重點:

體驗這首鄉村音樂所表現的喜悦情感;啟發創編音樂。

五、教學思路設計

本節課教學流程設為四大塊,即:創設情境採金秋;走進情境唱金秋;融入情境舞金秋;採集音源創金秋。

首先,創設情境,引領學生走進大自然,走進音樂世界。我將這麼去創設情境:同學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喜歡這個季節嗎?為什麼?重點圍繞“為什麼”讓學生暢所欲言,引領學生走進大自然去發現秋天的美、秋天的豐收。接下來再引:那就讓我們去《採金秋》(即複習舊歌)、唱金秋、舞金秋吧。從而引領學生走進音樂世界。

第二環節,走進情境,唱金秋(即學新歌)

怎樣才能唱出歌曲的美好的情感?第一,引導學生學會聽。播放出色的錄音範唱,讓優美旋律撥動學生的心絃。聽後讓學生説出心裏話——音樂感受。還可設計這樣的問題讓學生回答:你覺得歌曲反映了怎樣的情緒?這樣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欣賞音樂,感悟音樂的能力。第二,寓教於樂,把枯燥的音樂知識融入豐富多彩的遊戲中,讓學生在遊戲中獲得音樂知識,形成音樂能力。如:為了掌握二四拍的強弱規律,我設計啟發學生創編不同拍法,或擊掌——拍肩,或跺腳——捂膝,或與他人合作等等。第三,模唱、跟唱、評唱、唱準確。多角度、多形式的學唱歌曲,切實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合作的能力。

第三環節,融入情境,舞金秋

啟發學生模仿莊稼人勞動的動作來體驗勞動的辛苦,感悟曲情,實踐音樂,豐富想象,鼓勵創新,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

第四環節,採集音源,創金秋

“生活即音樂”,這對小學生來説,本屬陌然、遙遠,然而當教師引領學生走進大自然、走進田野,去採集音源時,學生覺得“生活即音樂”竟是那麼親近,那麼真實!這一環節我是這麼設計的:看到田野一片繁忙豐收的景象,天上飛翔的鳥兒,一定為他們歌唱。同學們,假如你就是小鳥,會怎麼唱?還有誰會歌唱?那就讓我們唱響一首田園交響曲吧!這樣,通過引領學生採集音源,然後按節奏編創,形成多聲部後模唱。學生會深切體會到:創作並非大家的專利,我們小學生同樣能行!至於運用新理念去實施音樂教學,就再也不是強人所難的事了。

音樂説課稿 篇7

一 、關於教材

深刻感受到音樂學科獨特的藝術魅力:

1、它以藝術的本質特徵為主線:其中包括藝術的生活性、藝術的自然屬性、藝術的民族性、藝術的描繪性等等。

2、以人文主題構建知識內容,滲透學科知識:體現在藝術形式的交融(比如音樂與舞蹈、音樂與歌舞劇、音樂與詩歌、音樂與美術)等等。

3、以感受為主要學習方式。

4、以樹立正確的藝術審美觀為最終目標。

1、加強學科德育。2、發揮學科特點。3、增強人文內涵4、落實學科知識。

二 、教學內容

《驚愕交響曲》是一首欣賞曲,作曲家海頓,奧地利人,維也納古典樂派第一位大師,後人稱其為“交響樂之父”。 作曲家在作品中用幽默詼諧的音樂語言和多變的藝術手法,把一條簡單的旋律,經過四次變奏昇華,使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古典交響套曲一般由四個樂章組成,其中第二樂章通常是抒情的慢板樂章。在《驚愕》這部作品裏,海頓卻出人意料地在第二樂章中用極弱的力度陳述主題後,立即加上樂隊全體的強奏,使觀眾為之驚愕。像這樣的力度和情緒的對比及其所產生的效果,現在看來不足為奇,但在當時來看,這卻是一大創舉,“驚愕“之名由此得來。

在教學安排上,我主要圍繞第二樂章的賞析及展開教學,讓學生感受音樂、對變奏旋律片段的分析,從而學習掌握對音樂再創作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三 、教學目標

音樂欣賞是以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感受與鑑賞能力和對音樂藝術的熱愛為首要任務。因此,在教學目標方面,我是這樣制定的:

1、通過聆聽音樂,瞭解音樂家海頓,讓海頓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並從中懂得追求自己的理想,併為之奮鬥的優秀品格。

2、在欣賞歐洲古典音樂作品過程中,讓學生領略音樂中古典氣質和美感,從而培養學生對古典音樂的興趣,認識其精華所在。

3、結合作品欣賞、作品分析,初步瞭解變奏曲式、變奏手法等相關音樂知識,並試着運用所學知識創作簡單的變奏旋律。

四、説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感受歐洲交響音樂藝術魅力的同時,培養學生學習古典音樂的興趣。

2、分析變奏曲變奏表現手法及曲式結構的建構組成。

教學難點:旋律的變奏創編

五、説教法、學法

初中年級的學生已具有一定的認知水平,自我學習的意識和能力都有所提高,建立一種新型的師生關係,學生集體探究,教師適當引導,建立一種師生共同學習探究的課堂模式。

教法:

1、建立開方式教學環境。 所謂開放式教學,我的理解是,開放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體現在課堂主動權的下放:把課堂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帶着課前收集的音樂家海頓的資料進入學習,真正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同時得到人文精神的滋養。其次,開放體現在:教學內容的開放,學生欣賞古典音樂的同時,瞭解維也納的作曲家及作品風格。

2、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驚愕交響曲》第二樂章最出彩的就是樂段的變奏,所以,讓學生創編旋律變奏也是一種實踐性教學,學生在創編的過程就是一種創造美的過程,是對原作旋律形象進行再創造的過程。這樣的教學,為學生提供創造音樂以及學習、積累音樂文化的廣闊天地,培養學生自主能力、獨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

(二)説學法:課前自我學習探究的自主學習方式。通過互聯網、書報等了解音樂家海頓。這樣在課堂上不再被動,而是主動接受知識。並且個人學習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讓自信心在實踐活動中成長。教師在組織教學是運用多種教學形式,開展實踐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主體參與的機會,促進學生對音樂的體驗和感受。在為一段旋律創編一段小變奏時,鼓勵學生全體參與,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不限形式,各顯其能,很多學生都把自己最自信的一面表現出來,培養他們學習音樂的自信心。

六、 教學過程

導入環節:古典音樂欣賞課是令很多音樂老師頭疼的課,學生感覺高雅藝術太高不可攀,離自己太遙遠。在這裏,我想到了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諾基亞手機鈴聲,通過各種多變的鈴聲所產生的不同音效,使同學們產生不同的體驗來進一步的感受變奏曲的獨特魅力,拉近了和古典音樂的距離。在新課標的理念下,我追尋着快樂教學,試着讓學生在快樂自然的課堂上感受快樂,體驗快樂。用優美的語言、親切的目光將學生的情緒很快的引領到輕鬆和諧的氛圍之中。

出示課題,介紹“交響樂之父”海頓以及哼唱作品的主題。

聆聽全曲,拋出問題 。用什麼作為該樂章的標題?師:該主題出現過幾次?並統計下來(教師展示幻燈片)生:學生討論説出。

(説明:1、開門見山出示課題。2、從背景故事入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新授環節:新課標中説“音樂課的基本價值在於通過以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和音樂創造活動為主的審美活動” 《驚愕交響曲》第二樂章最有特點的就是主旋律不斷變奏和力度的變化,在這個環節,通過完整的欣賞,師生共同分析作品要素,圍繞主旋律和4個變奏樂段的對比賞析,讓學生了解變奏曲式的概念,感受作品獨特的音樂風格。

2、作品分析 :

(1)、唱一唱主題音樂(説明:第二樂章的音樂特點主要是主題變奏,先學唱主題音樂,有助於學生對主題音樂變奏有更好的把握。)

(2)、分析主題變奏:

分別賞析主題音樂及各段變奏音樂,教師適當引導。

學生思考:每段變奏音樂有何特點?説明:通過逐段賞析變奏音樂,讓學生更深入的解讀作品。

概述變奏曲式(説明:在學生主動思考後,再給出變奏曲式的定義。)

實踐:參與音樂實踐,獲得審美體驗:創設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的機會,注重學生有效參與,只有不斷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主體參與的程度,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的發展。

用各自喜歡的變奏手法,為一段旋律創編小變奏曲。(教師出示旋律片斷)學生分小組討論並創編。展示成果。

小組展示創編後的《小星星變奏曲》(説明:讓學生更完整感受並掌握變奏曲式)

暢談:因為小班學生人數少,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靈活利用談話式、小組合作、分層學習、感悟體會等多種形式,激發每個學生思維的活力,真正地讓每個學生都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也通過提問、討論、角色扮演、分組學習、比賽、遊戲、合作學習等分層次教學活動,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讓每個同學都充分參與進來,及時進行互動反饋,真正遵循“關注每一個”的宗旨,同時也體現了音樂課堂 “活動化教學”。

音樂説課稿 篇8

一、説設計意圖:

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多,家裏比較嬌慣,孩子們面對困境的能力與人相處的能力都很差,小熊過橋這一內容比較生動有趣,幼兒比較容易接受,能在不知不覺中對幼兒進行勇敢教育,並讓幼兒學會關心幫助困境中的同伴,進行道德品質的培養。

二、説目標定位: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新《綱要》的目標要求及大班幼兒年齡特點為依據,確立了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目標,目標為:

(1)培養幼兒喜歡單獨表演和與同伴合作表演的興趣,體驗在歌表演中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2)引導幼兒探索在歌表演中如何運用臉部表情和動作與他人交往。

(3)教幼兒唱出歌曲中2/4拍和3/4拍的不同節拍感覺。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與同伴進行歌表演。通過圖片、多媒體課件、運用臉部表情、遊戲體驗使活動得到深化。

活動的難點是:教幼兒唱出歌曲中2/4拍和3/4拍的不同節拍感覺。總之,整個活動呈現了趣味性、綜合性、活動性,寓教育於遊戲之中。

三、説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2小熊、熊媽媽的圖片,頭飾。3小熊過橋背景圖,4平衡木。

四、説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互動。因此,本次活動我採用的教法有:

1、演示法:是指教師通過生動形象的動畫,幫助他們對歌詞、歌曲情緒等方面獲得一定的理解。本次活動中的演示法是通過圖片及多媒體動畫“小熊過橋”的完整演唱,讓幼兒對整首歌曲有全面的認識,

2、創作法:所謂創作法是指幼兒充分發揮想象力,創作出一些新的事物。本次活動中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2/4拍和3/4拍的不同,充分發揮的孩子們的想象力,讓他們自由的創編動作,體現三拍子和二拍子的強弱規律。

3、遊戲法: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創造性。本次活動的最後的環節中,我就引導幼兒扮演小熊和熊媽媽,共同體驗過橋時害怕和過橋後的喜悦心情。孩子在表演的過程中不僅學習合作表演,而且認識到要熱心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更是創編了多種多樣的動作。

五、説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幼兒採用的學法有:

1、多通道參與法:活動中我們引導幼兒看一看、學一學、説一説、做一做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不知不覺就對整首歌曲發生了興趣。

2、嘗試法:在幼兒嘗試着用動作表現2/4拍和3/4拍的不同時,充分發揮的孩子們的想象力,讓他們自由的創編動作,逐步探索出三拍子和二拍子的強弱規律。

3、體驗法: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提高”。為了讓幼兒對歌曲有更深的印象,我們就採用了遊戲體驗法,在唱唱演演中引導幼兒體驗過橋的快樂。

六、説教學程序。

我採用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程序,活動流程為:激發興趣——完整欣賞——節奏遊戲——動作體驗——完整演唱——歌表演延伸

(一)激發興趣(情境:請來兩位小客人,利用圖片講故事)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活動一開始我就利用可愛的小熊形象,引發幼兒的興趣。在以下的環節中,我都是以小熊作為情節發展主線,從形式上,內容實質上深深吸引孩子。

(二)完整欣賞(多媒體課件演示)

通過生動形象的多媒體動畫“小熊過橋”的完整演唱,幫助幼兒對歌詞、歌曲情緒等方面獲得一定的理解,對整首歌曲有全面的認識。

(三)節奏遊戲(隨音樂拍節奏)

把枯燥的歌詞練習設計成一個孩子們喜歡做的遊戲,激發他們的興趣,既讓幼兒熟記歌詞,又能讓幼兒熟悉音樂的旋律。

(四)動作體驗(體驗三拍子和二拍子的強弱規律)

讓幼兒用動作來表現2/4和3/4的不同,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創編出許多動作,體驗三拍子和二拍子的強弱規律。

(五)完整演唱(引導幼兒運用臉部表情和動作來演唱整首歌曲)

在引導幼兒觀察小熊的表情後,討論出現這些表情的原因,從而運用臉部表情和動作來完整演唱,並激發幼兒勇敢、樂於助人的情感。

(六)歌表演延伸(進行歌表演)

在孩子們演唱這首歌曲以後,很想與小朋友們一起表演,因此,我給孩子們創設環境,讓孩子們戴上頭飾,踩着平衡木進行歌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