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巴金《繁星》説課稿範文(通用5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3.36W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要開展説課稿準備工作,藉助説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説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巴金《繁星》説課稿範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巴金《繁星》説課稿範文(通用5篇)

巴金《繁星》説課稿1

設計理念

通過資料收集、美文誦讀、音樂欣賞、討論分析、寫作訓練等方式,使學生聽説讀寫的能力得到綜合的訓練,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提高分析表達能力,發展聯想思維,在審美的愉悦中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

本課的性質和地位

本課是初一語文教材的第二課,擔負了激發學生閲讀文學作品的興趣,培養學生感悟及表述能力的任務;本課緊呈第一課的修辭練習,是學生加深對修辭手法的認識的好機會;同時,作為一篇教材建議略讀的課文,本課應以練習為主,是放手讓學生鍛鍊、展現語文素質的舞台。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收集關於課文作者、背景及相關修辭手法的資料,學習本文修辭的運用。

2、誦讀欣賞課文,理解作者觀察繁星的感受,產生欣賞星空的共鳴,樹立熱愛大自然的思想。

3、仰望星空,發揮想象,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完成寫話練習。

重點:發揮想象,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完成寫話練習。

難點:理解、感悟作者觀察繁星的感受。

重點的實現:通過預習與檢測鞏固學生對修辭的認識,通過朗讀、思考、討論、分析使學生明確作者感情的基調,再通過欣賞音樂與圖片使學生產生感悟與聯想,激發創作慾望,達到教學目的。

難點的解決:引導學生注意抓住課文的細節,對重點的句子仔細分析、討論,聯繫學過的內容與自己的經歷理解作者的感受。重點的詞彙通過詞彙聯想練習加以感悟。

給學生的學習建議:

A、認真做好課前預習與資料收集,可以先做一點修辭練習。

B、在欣賞中注意用心去感悟和思考,在討論中求同存異。

C、發揮聯想與想象,思維活潑開放。

指導思想

倡導學生主動收集相關資料,在學習中發揮自主意識;在對問題的分析和解決過程中發揚合作精神;在思考與創作過程中體現出個人獨特的感悟,鼓勵學生提出探究性的新問題。

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預習

課前請同學通過網絡或書籍,獲取關於巴金的情況和創作背景。

回顧第一課學習的修辭手法,複習它們的概念,觀察本文使用的修辭手法。

有興趣的同學寫一首關於星星的小詩或一段關於星空的文字。

二、導入與預習成果的展示

請同學朗誦自己創作的關於星星的詩歌或文段,引出課題:繁星

請同學展示自己收集的巴金生平、代表作品、本文的創作背景等資料,老師加以補充。

學生指出本文使用的修辭手法,説出它的概念,並造一個使用該手法的句子。如:“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靜寂的,是夢幻的。”使用了排比(把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似、內容相關、語氣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例句:“閲讀文學作品,是一種文化的積累,是一種知識的積累,是一種智慧的積累,也是一種感情的積累。”

三、朗讀比賽

指導學生使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反覆誦讀中品味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邀請學生分別朗讀第三段,比一比,誰讀得更有感情。

四、討論與分析

思考:文中寫了作者幾次看星?每次看星的時間、地點怎麼樣?作者看到的星空是什麼樣的?思考的結果請學生以表格形式寫在黑板上。

注意仔細閲讀課文,抓住課文細節,通過這一環節提高學生對課文的熟悉程度,對於看星是三次還是四次的爭論,鼓勵有不同的意見。

討論:作者每次看星的感受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會有這些不同?

第一個問題學生可以利用原句回答,應注意引導學生注意作者觀察與感受變化的規律。

第二個問題可啟發學生結合自身經歷來談,還可以聯想第一課《為你打開一扇門》中的內容,得出感受隨環境、心情、修養、閲歷的不同而存在差異。(適當聯繫第一單元的作文指導思想:有感而發)

分析:課後第三題列出的重點語句,在這些句子中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

鼓勵學生抓住重點詞彙,進行跳躍式的聯想,如看到“母親”就聯想“搖籃”、“温馨”、“安詳”或“家園”、“故鄉”、“祖國”等,從詞彙練習中明確作者的感受,分析中請學生保持求同存異。

五、感悟與聯想

欣賞關於星空的不同風格音樂(温柔浪漫的、平靜自然的、悽楚哀傷的),注意用心感悟音樂中流露的情感,聽完後發表自己的感悟。

看星空圖片,充分發揮聯想和想象,結合音樂欣賞中的感悟,運用學到的修辭手法,完成以繁星為主題的寫話練習。

設計特色: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的實踐,從聽説讀寫等多方面鍛鍊學生能力。不拘泥於知識的系統與完整,強調聯想與感悟,課堂開放而有活力,呈現出多元化的特徵。

巴金《繁星》説課稿2

一、教材分析

《繁星》一課是文學大家巴金所作,具有語言生動傳情、用聯想和想象來寫景狀物之特點,是引導學生初步接觸文學的短小精悍的佳作。文章圍繞看繁星,依次寫了“從前”、“三年前”、“如今”三個片段,狀寫了“我”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書寫了“我”由此產生熱愛自然、嚮往美好生活的感受,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和美好享受。

整篇文章意境高遠,如詩如畫,極富感染力,有豐富的情感因素可以挖掘,為情景教學提供了契機。它段落結構大體相同,脈絡清晰,文筆清新,語言流暢,寫作方法獨特,很值得學習和借鑑,是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好教材。

二、學情分析

通過四年多時間的學習,學生已基本具備了識字能力,教師只需對極少數易錯字稍作強調即可;在詞語的理解上,學生已學習了不少方法,可在課前通過相關的預習自學自主識字,在課堂中可分別就字詞的音形的難點和部分詞義可通過預習反饋加以檢測,當然一些重點詞語還需結合課文加以理解。

在閲讀方面,學生已掌握一些閲讀方法,也有了初步感知課文的能力。課前,教師可適當佈置預習作業,促使學生藉助原有知識儲備,有針對性開展預習工作。通過理清課文的脈絡來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是本單元的一個訓練重點,通過填寫表格理清文章結構,再根據表格説説文章的主要內容,這樣的一個方法指導較為有效。

在理解重點句上,學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難,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各種語言訓練,針對該年段學生思維深度、言語概述能力不強的特點,強化練習。最終使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不僅僅是從內容到內容,而落到思維的訓練,語言的內化,情感的認同。

三、説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及不同的感受。

2、體會作者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四、説教學重難點

1、瞭解作者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及不同的感受,體會作者的情感。

2、學習用聯想和想象的手法寫景狀物,抒發情感,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3、細心觀察大自然,學用借景抒情的方法表達自己觀察後的感受。

五、説教學過程

研究教材制定教學目標後,我對教學進行了如上設計,體現以下三點:

(一)補充媒體資料,有效激發情感。

語文課中“文”的理解往往與“情”交織在一起,所謂“披文入情”,抑或“披情入文”皆言於此。媒體、作者和背景資料的補充,能幫助學生較好理解文本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上課伊始,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了美麗的星空,把學生帶進 了一個新奇夢幻的世界。接着,藉助媒體展示了作者巴金的照片及作品等,很好地填補了學生的知識空白,使學生對巴金的生平及其作品留下了較為深刻的印象,為學習提供情感上的鋪墊,進而為深入理解文本的奠定基礎。

(二)面向全體,以學生為主體。

把學習主動權應交給學生,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自讀,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獨立讀書能力和閲讀能力。因此,一進入課的內容,就讓學生自讀課文獨立完成表格。這一環節,教師創設了一個讓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的理念。

(三)積累運用,進行仿寫,教給學生寫作方法。

結合課文在本文的教學中我還設計了多樣的讀寫練習:

1、拓展情景説話練習:本文中作者望着繁星,浮想聯翩,我們也展開合理想象説一段話。如“好像它們就是我的朋友,它們常常和我談話”――星會對作者説些什麼?

2、加強學生的讀寫實踐,教給學生寫作方法:如果夏天的夜晚面對滿天的繁星,你會產生哪些聯想和想象?模仿課文中的寫法,描述一段你曾經在夜晚眺望星空的情景,寫出感受。在交流評議後,教師總結出藴藏在其中的獨到的寫作方法,以此借鑑、運用。

巴金《繁星》説課稿3

學習目標:

1、歸納並説出作者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觀看星星的情景以及不同的感受。

2、能從關鍵語句中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能運用聯想和想像來寫作抒情。

教學重點:

1、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學習虛實相間的寫法。

課時:一課時

教學設想:

本課語言優美,文學之美陶冶的必然是我們的心靈,讀得越多,我們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必然會循序漸進的得以提高,文學素養的提高也就順理成章。本文要多讀多悟,在多讀的基礎上感受文章語言、情感、意境之美。體會作者感情。

預習:

1、晚上觀看繁星,然後寫下自己的感受。

2、閲讀課文,找出大作家巴金看出的感受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播放歌曲“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

晴朗的夜空,往往星光燦爛,當我們仰望星空時,會產生哪些遐想呢?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嗎?(檢查預習)

一顆顆璀璨的.星星,一個個美麗的傳説,幾許快樂、幾多憂愁……五四運動之後,有一位中國作家,經常獨自仰望星空,他不僅用眼睛眺望繁星,更用心靈感受星星,讓心靈與宇宙直接對話。

讓我們隨著名作家巴金一起去看星星,聽聽他看星星的感受。

二、我心目中的巴金:學生介紹,老師補充巴金資料。

巴金(1904~), 原名李堯棠,字芾甘,1904年生於四川成都。建國後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主席,作協上海分會主席,上海文聯主席,《收穫》主編。是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發展史中的一個重要人物,立志做社會活動家的他,卻成為小説家、散文家,可謂德高望重的文學泰斗。其作品感情豐沛,故三部曲式大部頭之作甚多,後期作品用筆趨於沉實,其長篇小説《寒夜》堪稱傑作。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説《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篇小説《憩園》,《寒夜》;散文集《保衞和平的人們》,《友誼集》,《隨想錄》;散文、小説、

巴金《繁星》説課稿4

教學目標:

1、反覆誦讀,體會作者望星星的情況和感受。

2、學生交流自己對大自然的觀察和感受,並形成書面材料。

教學重點、難點:

重視閲讀過程中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教學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納涼(nà) 半明半昧(mèi) 搖搖欲墜(zhuì)

霎眼(shà) 靜寂(jì) 艙面(cang)

2、解釋下列詞語。

納涼:乘涼。

半明半昧:一會兒明亮,一會兒昏暗。昧:昏暗。

霎眼:眨眼。

密密麻麻:又多又密(多指小東西)。

搖搖欲墜:形容非常危險,就要掉下來或垮下來。

模糊:不分明,不清楚。

二、導入

1、作者簡介

巴金,生與904年,四川成都人,現代小説家、散文家。他的主要作品有:《愛情三部曲》(《霧》、《雨》、《電》)和《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2、解題

繁星是常見的,卻引起古今中外無數人的遐想,巴金寫了“從前”“三年前”“如今”看繁星的感受。你有這樣的感受嗎?

三、閲讀課文,整體把握

思考:

作者是怎樣寫他“從前” “三年前”“如今”看繁星的感受的?找出相關的語句。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從前”看繁星,“我就會忘記一切,彷彿回到了母親的懷裏似的”。

“三年前”看繁星,這些星光“使我們覺得光明無處不在”,“好像它們就是我的朋友,它們常常在和我談話一樣”。

“如今”看繁星,“我好像看見無數螢火蟲在我的周圍飛舞”。“我彷彿看見它們在對我霎眼,我彷彿聽見它們在小聲説話”,“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小孩子,現在睡在母親的懷裏了”。

總之,在作者筆下,繁星是如此的親切,觀看繁星又是一件美好的事。

四、學習課文最後一段(第4段)

朗讀最後一段,展開聯想、想象。

思考:你是如何理解最後一段內容的?

學生討論、自由發言。

明確:第四段寫“我”在別人的指點下認識了壯如“巨人”的星座,感受到了“巨人還在跑”的樂趣。如果説第三段是從面上泛寫海上看繁星,那麼,第四段就是從點上特寫海上看星座。

讓學生髮揮想象,動手畫一畫“天上的巨人”。

五、品味語言

思考:

下面幾句話,作者把星天比作母親,把星星比作朋友,並和它們談話,表達了一種什麼樣的感情?

1、望着星天,我就會忘記一切,彷彿回到了母親的懷裏似的。

2、好像它們就是我的朋友,它們常常在和我談話一樣。

3、我望着那許多認識的星,我彷彿看見它們在對我霎眼,我彷彿聽見它們在小聲説話。

明確:第一句寫作者小時侯望星天的感受——甜蜜、温馨,側重於表達對星天的依戀之情。

第二句寫作者三年前望星天的感受——親密、投機,側重於表達對星星的夥伴之情。

第三句寫作者如今在海上望星星的感受——愜意、信賴,側重於表達對星星的知心之情。

這幾句都表達了作者對繁星的熱愛,對光明的追求。在討論時,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感受,不強求同樣的答案。

六、探究

你一定也觀察過天上的繁星,你有哪些感受?比較一下,你的感受與巴金的感受有沒有什麼不同?

七、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段意

明確:

課文圍繞看繁星,依次寫了“從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四個片段,表達了作者酷愛星天的深切感受。

第一部分(第1段),描寫“我”最愛看繁星,回憶從前在家鄉夜晚望星天的情景和感受。

第二部分(第2段),回憶“我”三年前在南京讀書時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第三部分(第3——4段),描寫“我”在海上觀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八、小結

中心意思:課文按時間順序,緊緊圍繞“繁星”展開描寫,狀寫了“我”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抒寫了“我”由此產生的種種感受,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和美的享受。

九、佈置作業

1、背誦第3段。

2、完成課後思考練習題。

巴金《繁星》説課稿5

教學目標

一、引導學生學會細心觀察大自然,培養其熱愛自然的思想情感。

二、學習並運用聯想和想像的手法寫景狀物,抒發情感。

三、學習並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教學重點與難點

理解作者看繁星的感受,品析課文描寫繁星的精彩語言。

教學方法

教師通過啟發、點撥等方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實踐。

教學要點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探究課文三次描寫看繁星的變化特徵。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導入

師問:同學們,當你凝望那充滿神奇色彩的星星,你的心情如何?你產生了怎樣的遐想呢?

學生暢所欲言後,教師導入:這堂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繁星》,看看作家巴金遙望星空後是怎樣的感受?

1、作者簡介。

2、背景介紹。

二、教師範讀課文

注意讀音及字形

搖搖欲墜(zhuì)半明半昧(meì)模糊(mó)霎眼(shà)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討論:課文幾次描寫繁星美景,內在的順序是什麼?

討論明確:作者三次描寫繁星美景圖:

第一次是“從前在家鄉七、八月的夜晚”,

第二次是“三年前在南京”,

第三次是“如今在海上”。

三次描寫繁星美景的內在順序是時間順序。

四、再讀課文,深入探究

學生四人小組合作討論:

1、作者三次寫看繁星的情況和感受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不同?

討論後全班交流。

明確:“從前”在家鄉,看到的是“密密麻麻的星”,

“三年前”在南京的“一個靜寂的夜”,作者看到的是“星羣密佈的藍天”並且“認識了一些星星”,

如今,作者看到的是“深藍色的天空裏懸着無數半明半昧的星”,甚至“看清楚了那個天上的巨人”,“那個巨人還在跑呢!”

感受不同:“從前”的感受是“望着星天,我就會忘記一切,彷彿回到了母親的懷裏似的”,“三年前”“好像它們就是我的朋友,它們常常在和我談話一樣”,“如今”“我彷彿看見它們在對我霎眼,我彷彿聽見它們在小聲説話”“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小孩子,現在睡在母親的懷裏了”。

產生情況和感受不同的原因:作者隨着年齡和閲歷的增長,對周圍世界的觀察和感知也漸進細微深切。

2、我們能比較一下感受變化的特點嗎?

明確:作者第一次感受是彷彿回到母親的懷裏,第二次感受是彷彿和朋友對話,第三次感受是彷彿睡在母親的懷裏。感受越來越深,越來越細緻,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之情越來越強烈,甚至還融入了對祖國的眷念之情。

3、作者是在赴法留學的郵船上創作的此文,看星的情況可以從第三段寫起,那麼前兩個片段有什麼作用?

討論後明確:前兩次為“我”表達“愛星天”情感打下了鋪墊,起烘托作用。

五、拓展訓練

作者隨着自己年齡和閲歷的增長而有了對星空不同的體驗和感受,我們每位同學的人生閲歷都存在個性差異,那麼當你在某個夜晚面對星空時,看到了什麼?又想到了什麼?請用簡潔優美的語言表達出來。

教師再次放映星星閃爍的夜空,設置情境,然後要求學生寫200字左右的短文,待第二課時交流。

附板書:

繁星 巴金

情景感受

第一次密密麻麻回到母親的懷裏

(烘托)

第二次羣星密佈朋友

第三次半明半昧睡在母親的懷裏

教學要點

學習運用聯想、想像寫景狀物,學習運用修辭手法進行語言表達。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展示上堂課“望星空”語文活動成果

全班範圍內,教師指名朗讀自己的小練筆(讓3~5名同學交流)。

學生評價後教師提出:將自己的描寫與巴金的描寫進行比較。

二、學生自主學習,讀作者描寫看星空的三個片段,並與自己的描寫比較,從中發現問題。

三、學生四人小組合作,交流自己的發現

四、師生共同探究

明確:

①作者在描寫對象時既寫眼前景,又由眼前景想到其他,這就是運用聯想、想像寫景狀物。有的同學自己的描寫也有此特點。

②作者在描寫事物時運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的修辭手法,使語言形象生動,富有情趣,增強了感染力。

五、重點結合第三段品賞文章語言美

1、讀第三段,説説你最喜歡的句子,並説出理由。

教師引導:從思想情感、語言表達、譴詞造句等方面去説理由。

比如:“深藍色的天空裏懸着無數半明半昧的星。”這句話以一個“懸”字形象地寫出了星星搖搖欲墜的情態。

“我望着那許多認識的星,我彷彿看見它們在對我霎眼,我彷彿聽見它們在小聲説話。”作者以擬人的修辭手法來寫,不僅情趣盎然,而且飽含着對大自然的深深熱愛之情。

2、嘗試背誦第三段。

六、語文實踐

1、同學們看星空能產生諸多的聯想和想像,那麼看自然界其他事物你有怎樣的感受呢?請寫出來。要求學習巴金描寫事物的方法。

2、全班交流。

指名3~5位同學交流,並圍繞目標作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