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法不可違説課稿範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9.98K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説課稿説課稿是進行説課準備的文稿,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説課稿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法不可違説課稿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法不可違説課稿範文

一、説教學理念

當代德育的重點逐漸由“道德教育”轉向“道德學習”,即由“培養論”轉向“學習論”。 為此,教師作為學生思想品德課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夥伴,與學生共同使用教材文本,實現:教師──教材──學生三者相互對話,教師與學生相互教育和自我教育,共同學習,共同發展。誠如課程標準所説的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激發道德學習願望”。因此,教師在組織、引導學生學習教材中,要幫助學生學習道德知識,但更重要的是活化教材中所藴含的德性精神,激發學生的道德需要,煥發學生道德生命活力,激勵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思考,產生做有道德的人的強烈願望;幫助學生提高道德判斷、道德選擇、道德踐行的能力。

二、説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地位及作用

本框題由“誰都不能違法”、“犯罪必受懲罰”兩目組成,分別介紹什麼是違法、犯罪、刑罰等內容。是對上一框題“走進法律”更進一步的解釋,讓學生更好地認識到學法、知法、守法的重要性。

2、學生分析

初中生正處在身心發展、成長過程中,其情緒、情感、思維、意志、能力及性格還極不穩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變性。他們既可以在良好的教育影響下走向品學兼優、健康向上的道路,也可以在不良的環境影響下走向道德敗壞、違法犯罪的道路。近年內,青少年犯罪總數已經佔全國刑事犯罪總數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歲少年犯罪案件又佔了青少年犯罪總數的70%以上,其中缺乏法律知識的現象非常嚴重。因此讓學生了解哪些行為是違法行為,使他們懂得什麼行為是合法的,什麼行為是違法犯罪的,懂得什麼樣的行為會帶來什麼樣的法律後果,以及相應地要受到怎樣的法律制裁,從而養成遵紀守法的習慣。

3、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引導學生了解什麼是違法,三種違法的含義及區別,以及犯罪的含義及基本特徵,刑事處罰的含義及種類。

(2)能力目標:針對初一年級學生思想不成熟,法制意識不健全的現狀,對學生以創設情境導入,典型案例分析等形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通過教學,讓學生明白不論是什麼原因,只要是違反了法律,就是違法行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以提高學生的守法意識。

4、教學重點

使學生能夠認清合法與非法行為,初步具有守法觀念。

5、教學難點

行政違法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三者的區別。

三、説教學方法

根據本框教學內容,考慮採用以下教法:

1、理論聯繫實際。抽象的理論只有與生動的實踐相結合才能體現出它的偉大。教學中把理論知識的學習與案例的分析聯繫起來,可以加強理論知識的掌握,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主導與主體相結合。教育教學的主體是學生,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扮演好主導的角色,採用問題式教學法,通過學—導—學,培養學生參與意識,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3、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效率。

四、説學法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要“以學生為主,教會學生學習,使學生形成適應學習型社會需要的終身學習的能力”。初一年學生的學習方法單一、不注重效率、死記硬背,因此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習方法指導。通過本節課教學進一步使學生明白預習的重要性,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指導學生閲讀教材培養自學能力,指導學生進一步作好筆記,學會圈點勾畫,提高學習效率。

五、説教學反思

1、教案的設計採用以活動貫穿全過程,學生在活動中探究、體驗、感悟,打破了傳統單向信息傳遞的方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較好的培養了學生合作、探究意識。

2、教學過程中安排了“聯繫生活,以案説法”、“課外拓展,學法踐行”等活動體現了課程的實用價值。

3、但在教學過程中,本人忽視了初一學生的概括能力不足,因此在對知識點的概括中出現了冷場,在提示或問題的引導上沒有把握學生的思維,造成對知識點的誤解。希望在今後的教學中克服不足,提高教學和教育水平。

六、説教學點評

由於本課知識點多,學生對法律知識的瞭解程度也不是很清楚,所以在設計此教案時,注重了知識體系的把握與落實,在活動上的設計相對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