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原子的構成》説課稿推薦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1.28W

【教材分析】

《原子的構成》説課稿推薦

本課題處於初中化學第四單元第一課題,第四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祕》是雙基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單元基本概念集中,這些概念是全書的一個重點,所以本單元對於學生十分重要,它既是今後學習的理論基礎,又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而本課題包括原子的構成和相對原子質量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重點介紹原子的構成,同時介紹了原子不顯電性的原因,然後又形象的介紹了原子的大小,以及原子中各部分的大小和運動情況。第二部分介紹相對原子質量,由於原子的質量太小,書寫和使用都很不方便,於是採用相對原子質量來表示原子的質量。教材還通過介紹張青蓮教授的事蹟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學生分析】

我縣地處偏遠地區,學生課外知識有限,而本課題內容又較抽象,遠離學生的生活經驗,因此課堂上需要老師儘可能的多提供一些信息,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好在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初步探索了物質構成的奧祕。不過,他們並不知道原子是否就是構成物質的最小粒子,它的質量到底有多大,本課題就是要解決學生的這些問題。

【教學目標】

1. 充分發揮學生的空間想象力,瞭解原子由質子、中子、電子構成,知道質子數、核電荷數、電子數的.關係。

2. 讓學生初步瞭解相對原子質量的概念,知道中子數只和原子的質量有關,並學會查相對原子質量表。

3. 通過比較、討論、歸納等方法,逐步提高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重點:1。 原子的構成

2.相對原子質量

難點:原子結構和相對原子質量概念的形成

【教學媒體】

1. 實驗媒體:投影儀、掛圖、多媒體

2. 學案(附後)

教學設計思路】

在現有的教學條件下,原子這種微觀粒子只能靠分析宏觀現象去誘發想象,因此在教學中我儘量使用多媒體、投影儀、掛圖來誘發學生想象,加強對知識的理解。

【教學方法】

1、 探究討論法

新的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的精神。探究討論促進學生多渠道地獲取知識。師生不斷問答,學生積極討論,老師適當點撥和評價。這種教學方法有益於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和學習策略。教學中我主要採用這種教學方式。

2、 情景教學法

心理實驗表明,人在滿懷興趣的狀態下學習,注意力集中,思維最活躍,接受最快,記憶最好。所以在教學中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相當重要。本課題內容抽象,對學生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習興趣,激活學生思維,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

3、 分析比較法

讓學生分析原子構成的表格,比較相對原子質量和實際質量以達到以下目的

A提高學生的閲讀分析能力

B訓練學生整理資料的技能

Tags:原子 説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