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語文知識 > 説課稿

《分禮物》説課稿範文

欄目: 説課稿 / 發佈於: / 人氣:3.36W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那麼優秀的説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分禮物》説課稿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分禮物》説課稿範文

《分禮物》説課稿1

目的:

1、可以或許在題目情境中努力摸索與思索,在辦理題目的歷程中感覺、體驗數學的感化和風趣。

2、應用分類、計數、統計、平分的方法公正地分派禮品。

預備:

1、履歷預備:

(1)具有開端的分類意識,能憑據物體的色彩、鉅細等差別特性分類。

(2)可以或許逐一對應點數1~20以內的數目。

(3)具有肯定互助意識和履歷。

2、物資預備:

(1)該運動以分組進舉動宜。幼兒分成四組,每組四人。

(2)每組一袋禮物,禮物袋分四種色彩(紅、黃、藍、綠),內有種種小禮品,數目以每人每樣可以分到一至三個為宜。

(3)與禮物袋色彩相對應的記載表每組四張。四種色彩的小標誌每組多少。

歷程:

1、進入“送禮品”的景象進修分類。

(1)本日先生從北京為小朋友們帶來了禮品,幼兒園教育隨筆每組一袋。

(2)請你們打開看一看袋子裏都有什麼禮品。(引誘幼兒熟悉禮品,並從中相識北京的特點。)

(3)請你們給禮品分類,把一樣的工具放在一路。

2、遴選禮品並舉行小我私家的記載與統計。

(1)每人拿一種禮品,説説拿的是什麼,數數一共有幾個。

(2)先容記載表,引誘幼兒記載統計效果(如下表)。

(3)請把本身的禮品圖片找出來,貼在禮品標記上,然後把你一共有幾個禮品用數字卡表現在“?”的地位。

(4)幼兒操縱,西席個體引導。

3、將本身的禮品平分給同組的小朋友。

(1)如今請你們把本身的禮品分給同組的小朋友,每人都要分到,並且要一樣多。

(幼兒操縱,西席巡迴。)

(2)請説一説:你是怎麼分的?每人獲得幾個?每人獲得的禮品一樣多嗎?要是紛歧樣多,怎麼辦?

(3)幼兒記載小我私家分派效果,西席個體引導。

(4)引誘速率快的幼兒把本身記載的分派效果與西席交換。

4、幼兒園教案張貼小我私家記載表,團體評論辯論與交換。

(1)你分的是什麼禮品?一共有幾個?分給每個小朋友幾個?是不是一樣多?

(2)你是怎麼分的?(引誘幼兒用簡樸的説話形貌。要是説話表達不清,可請幼兒再操縱一次。)

5.盼望你們喜好先生從北京帶來的禮品,有時機到北京去看一看。

評析:

該運動計劃的意圖是讓幼兒在遊戲中感覺數學,體驗數學的主要和風趣,學會用數學的頭腦要領辦理所碰到的題目。該運動計劃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

1、運動內容切近幼兒生存,是幼兒感愛好的事物和題目。“禮品”對幼兒而言具有極強的吸引力,並且送禮品運動富有情緒顏色,異常有利於在異地借班運動的西席與幼兒舉行相同,使幼兒樂意密切西席,從而引發幼兒的到場愛好和進修努力性。而平分禮品又切合幼兒實際生存和生理的須要,以是很輕易使幼兒投入進修。

2、運動重在造就幼兒對數學運動的愛好,讓幼兒在摸索、辦理題目的歷程中感覺體驗數學的感化和風趣,讓幼兒經由過程統計和平分的方法公正地分派所得到的禮品,這些目的粗看對付中班幼兒好像有些難度,但誰又能説這些內容不是幼兒在生存中常常打仗到的呢?要害要看統計和平分數目的幾多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説,該運動目的異常相宜幼兒。

3、運動歷程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既切合幼兒當前程度,又具有肯定的挑釁性。可以看出,該運動歷程是顛末細緻斟酌的:先是分類統計記載,後是訓練平分,末了總結要領,一環扣一環,循規蹈矩,有利於幼兒變更原有履歷,摸索和進修新履歷。

4、運動質料均是幼兒在生存中可以打仗到的質料,幼兒在真實的題目景象中進修,有利於萌發到場運動的慾望。預備的操縱質料有飛機模子拼板、卡通動物鑰匙鏈、彩色橡皮、貼紙等,做到既包管幼兒對質料孕育發生愛好,又不花哨,從而有利於幼兒專注進修。

別的,為了制止幼兒從眾模擬,西席為每組幼兒供給的質料不完整雷同,同組內每種禮品的數目根基上是4、8、12,分離與組內幼兒人數相稱或為倍數,如許差別程度的幼兒可以選擇差別數目的禮品舉行平分,並能直不雅地感覺到差別數目的禮品平分後的數目是差別的。

由於該運動的重點不是記載,是以西席力爭使記載方法簡樸易行。記載表格異常簡便,只有四格,表格中所供給的記載圖標顛末經心計劃,充實思量了中班幼兒的認知程度,便於幼兒操縱。如能在末了總結時直接出現一張團體記載表,則更能讓幼兒清晰地看到有些什麼禮品,每種禮品有幾多,分給每小我私家有幾多,等等,以有用資助幼兒清算得到的履歷。

《分禮物》説課稿2

導讀:活動方案的意圖是讓幼兒在遊戲中感受數學,體驗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法解決所遇到的問題。該活動方案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

目標:

1、能夠在問題情境中積極探索與思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體驗數學的作用和有趣。

2、運用分類、計數、統計、等分的方式公平地分配禮物。

準備:

1、經驗準備:

(1)具有初步的分類意識,能根據物體的顏色、大小等不同特徵分類。

(2)能夠一一對應點數1~20以內的數量。

(3)具有一定合作意識和經驗。

2、物質準備:

(1)該活動以分組進行為宜。幼兒分成四組,每組四人。

(2)每組一袋禮品,禮品袋分四種顏色(紅、黃、藍、綠),內有各種小禮物,數量以每人每樣可以分到一至三個為宜。

(3)與禮品袋顏色相對應的記錄表每組四張。四種顏色的小標記每組若干。

過程:

1、進入“送禮物”的情景學習分類。

(1)今天老師從北京為小朋友們帶來了禮物,每組一袋。

(2)請你們打開看一看袋子裏都有什麼禮物。(引導幼兒認識禮物,並從中瞭解北京的特色。)

(3)請你們給禮物分類,把一樣的東西放在一起。

2、挑選禮物並進行個人的記錄與統計。

(1)每人拿一種禮物,説説拿的是什麼,數數一共有幾個。

(2)介紹記錄表,引導幼兒記錄統計結果(如下表)。

(3)請把自己的禮物圖片找出來,貼在禮物標誌上,然後把你一共有幾個禮物用數字卡表示在“?”的位置。

(4)幼兒操作,教師個別指導。

3、將自己的禮物等分給同組的小朋友。

(1)現在請你們把自己的禮物分給同組的小朋友,每人都要分到,而且要一樣多。

(幼兒操作,教師巡迴觀察。)

(2)請説一説:你是怎麼分的?每人得到幾個?每人得到的禮物一樣多嗎?如果不一樣多,怎麼辦?

(3)幼兒記錄個人分配結果,教師個別指導。

(4)引導速度快的幼兒把自己記錄的分配結果與教師交流。

4、張貼個人記錄表,集體討論與交流。

(1)你分的是什麼禮物?一共有幾個?分給每個小朋友幾個?是不是一樣多?

(2)你是怎麼分的?(引導幼兒用簡單的語言描述。如果語言表達不清,可請幼兒再操作一次。)

5.希望你們喜歡老師從北京帶來的禮物,有機會到北京去看一看。

評析:

該活動方案的意圖是讓幼兒在遊戲中感受數學,體驗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法解決所遇到的問題。該活動方案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

1、活動內容貼近幼兒生活,是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禮物”對幼兒而言具有極強的吸引力,而且送禮物活動富有情感色彩,非常有利於在異地借班活動的教師與幼兒進行溝通,使幼兒願意親近教師,從而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和學習積極性。而等分禮物又符合幼兒現實生活和心理的需要,所以很容易使幼兒投入學習。

2、活動重在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讓幼兒在探索、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體驗數學的作用和有趣,讓幼兒通過統計和等分的方式公平地分配所獲得的禮物,這些目標粗看對於中班幼兒似乎有些難度,但誰又能説這些內容不是幼兒在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呢?關鍵要看統計和等分數量的多少了。從這個意義上來説,該活動目標非常適宜幼兒。

3、活動過程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既符合幼兒當前水平,又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可以看出,該活動過程是經過仔細推敲的:先是分類統計記錄,後是練習等分,最後總結方法,一環扣一環,循序漸進,有利於幼兒調動原有經驗,探索和學習新經驗。

4、活動材料均是幼兒在生活中可以接觸到的材料,幼兒在真實的問題情景中學習,有利於萌發參與活動的願望。準備的操作材料有飛機模型拼板、卡通動物鑰匙鏈、彩色橡皮、貼紙等,做到既保證幼兒對材料產生興趣,又不花哨,從而有利於幼兒專注學習。

另外,為了避免幼兒從眾模仿,教師為每組幼兒提供的材料不完全相同,同組內每種禮物的數量基本上是4、8、12,分別與組內幼兒人數相等或為倍數,這樣不同水平的幼兒可以選擇不同數量的禮物進行等分,並能直觀地感受到不同數量的禮物等分後的數量是不同的。

因為該活動的重點不是記錄,因此教師力圖使記錄方式簡單易行。記錄表格非常簡潔,只有四格,表格中所提供的記錄圖標經過精心設計,充分考慮了中班幼兒的認知水平,便於幼兒操作。如能在最後總結時直接呈現一張集體記錄表,則更能讓幼兒清楚地看到有些什麼禮物,每種禮物有多少,分給每個人有多少,等等,以有效幫助幼兒整理獲得的經驗。